大学生爱情观论文

2022-05-17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大学生爱情观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关于爱情题材的影视作品能够对大学生的爱情观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影视作品对当代大学生爱情观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入手,分析了影视作品对当代大学生爱情观产生影响的原因,主要包括大学生对爱情缺乏理性思考,影视作品的表现形式具有吸引力等原因。

第一篇:大学生爱情观论文

浅析大学生的爱情观及其误区和对策研究

摘要:大学生在爱情方面是一个非常前卫的群体,但因为各方面原因,存在着很多误区。那么大学生应该如何面对爱情,走出误区呢?又应该如何平衡好爱情和学习之间的关系呢?

关键词:大学生;爱情观;原因;误区

爱情是人际之间吸引的最强烈形式,是指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它具有强烈的社会性。

一、大学生爱情观的特征

随着社会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大学生作为前卫群体,恋爱问题已经渗透到了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人生态度等各个方面,大学生谈恋爱已是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但部分学生不分场合卿卿我我,无法平衡好学习和爱情的关系,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人格的健康发展。

大学生爱情观具有观念开放化、爱情动机多元化、恋爱方式多样化、恋爱自主性进一步加强等特点。此次舆情报告进一步探讨爱情观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成因,提出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爱情观的对策及建议。

二、大学生恋爱误区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心理生理具已进入成熟阶段,必然会萌发出爱情,并在其整个精神世界占据突出地位,一旦出现合适条件,便会迅速进入恋爱实践,而大学生陷入爱情误区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种:

1、从恋爱动机方面。首先是因为寂寞而恋爱的,部分大学生因为校园生活的孤单,心灵空虚,从而寄望于通过情侣来寻求精神安慰,消遣孤独;其次是因为无聊而恋爱。大学生活空余时间较多,对于课余的时间,有的学生倾向于通过恋爱来消磨时光,寻求暂时快乐。再次是因为好奇而恋爱。大学生的生理基本成熟,心理趋于成熟,渴望与异性有更深的接触,恋爱恰巧满足了部分大学生对异性的好奇心。还有因为功利而恋爱。部分大学生以恋爱的名义获得来自对方的经济支持,以满足自身的花费。最后一种是因为跟风而恋爱。有的大学生因为周围的好友相继恋爱,从而也加入了恋爱大潮。

2、从恋爱道德方面。部分大学生责任意识淡薄,以游戏态度对待恋爱,对自身与他人不负责任,倾向于三角恋、多角恋、性行为等;其次公德意识淡薄,一些学生不分时间、场合,在大庭广众下作过分亲密的举动,有损社会公德,也是对纯洁爱情的亵渎。

3、从恋爱行为方面。恋爱过程闪电化,部分学生持有“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态度去对待恋爱,频繁地更换情侣。恋爱周期短,对爱情不够尊重。同时将恋爱地位神圣化,部分大学生将恋爱作为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不能很好地处理学习与恋爱的关系,导致影响了学业。在心理方面,恋爱心理脆弱化,一些学生不能忍受恋爱过程中的摩擦与失恋带来的伤痛,精神萎靡不振,自暴自弃。

4、从外界原因方面。学校教育因素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可以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学校更注重学习成绩的教育模式致使有些大学生因为人际关系,考试,就业等让大学生感到很大的压力,从而对信念价值把握不定,从而产生茫然,沮丧,故通过恋爱找人分担,从而缓解压力摆脱孤独。家庭环境因素,家庭教育是极为重要的环节,许多孩子因为没有得到父母的关怀,或者受父母长期在外,吵架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寻找恋人作为情感寄托。中国性教育体制的不完善,多数父母的“谈性色变”未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使得大多数好好从青春期步入大学的大学生因为对性的好奇而产生恋爱动力或行为。

三、大学生恋爱存在的误区

1、部分学生盲目跟风,为了排解寂寞而谈恋爱,恋爱动机不纯,盛行“包养风”,把爱情物质化,把男(女)朋友当作取款机。

2、部分学生对爱情认识不清,往往误把友情或者感动当爱情,轻易就陷入爱河,无法自拔,混淆恋爱与学习的主次关系,将恋爱作为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

3、一些学生公德意识淡薄,不分时间、场合,甚至在课堂上有过分亲密的举动,对老师和同学不尊重。

4、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积极想要构建属于自己的爱情童话,妄图找到自己的白雪公主或白马王子,期待有一番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

5、一些学生不能忍受恋爱过程中的摩擦与失恋带来的伤痛,恋爱心理脆弱,精神萎靡不振,于是自暴自弃。

6、部分大学生以游戏态度对待恋爱,责任意识淡薄,对自身与他人不负责任,倾向于三角恋、多角恋、性行为等。

四、大学生爱情观走出误区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明确恋爱方向。恋爱是为了寻求志同道合、白头偕老的终身伴侣,是双方在有共同兴趣、共同的生活态度、共同的人生理想的前提下所产生的两心相悦。提倡志同道合的爱情、摆正爱情与事业的关系,明确爱情是一种责任。

2、培养良好的恋爱道德观念。真正的爱情是与高尚的道德融为一体的,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就没有纯洁的爱情。因此,大学生恋爱也要遵從道德规范的约束,应当具备恋爱的责任感、义务感和忠贞感,以高尚的情趣、理智的行为与对方相处,受道德维系的爱情,才更具有稳定性、高尚性和纯洁性。热恋中的青年都会产生性的冲动,在内心深处经受理智与情感的煎熬,如何取舍全靠自己把握。无论做出何种选择,一定不可违背道德,对于可能导致的后果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应对措施,要勇于承担责任,切不可因一时放纵而自毁前程。

3、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业的关系。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大学生非常清楚学业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但是面对爱情的诱惑,很容易表现出“主观学业第一、客观爱情至上”的不正确认识。大学阶段的爱情有时像一把“双刃剑”,处理得当,就可以成为双方学业上不断进步的无穷动力,如不能理智地把握则会终日沉溺于卿卿我我之中,荒废学业。因此,大学生既要珍惜这份美好的感情,更不可辜负自己的青春,要正确处理好恋爱与学业之间的关系,毕竟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参考文献

[1] 闫军秀.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误区与教育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2010.

[2] 付华.当代大学生恋爱误区[J].社会心理科学.2015.12.

[3] 林建安.大学生恋爱中的不良倾向与和谐校园建设[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11).

[4] 邓验.当代大学生恋爱现状及对策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2009.

[5] 陈飞,林远平.当代大学生恋爱观误区、成因与对策浅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4).

作者:向佳

第二篇:论影视作品对当代大学生爱情观的影响及对策

摘 要:关于爱情题材的影视作品能够对大学生的爱情观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影视作品对当代大学生爱情观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入手,分析了影视作品对当代大学生爱情观产生影响的原因,主要包括大学生对爱情缺乏理性思考,影视作品的表现形式具有吸引力等原因。关于如何利用影视作品培养大学生正确爱情观,主要包括加强对影视作品的审查与分级管理,选择优秀影视作品对大学生进行爱情观教育,培养大学生对影视作品的辨别能力三个方面。

关键词:影视作品;大学生;爱情观;影响

影视作品是电影作品和电视作品的统称,由于包含丰富的信息和多种传播渠道被广大观众喜爱,在观众中占很大比重的是大学生群体。影视作品中一个重要元素就是“爱情”,它所传达的爱情观对大学生的爱情观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利用影视作品的积极影响对大学生进行教育,能够“让大学生在耳闻目睹和身临其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无声中激励着受众去探求人格的完美,促使受众在美的情景中主动参与提高思想政治素质”[1]。分析影视作品对当代大学生爱情观积极和消极影响,探讨社会、学校和家庭如何利用影视作品向大学生群体输导正确的爱情观, 引导他们理性地对待爱情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影视作品对当代大学生爱情观的影响

对当代大学生爱情观教育应当重视影视作品对大学生爱情观的积极影响和作用,努力克服消极影响,通过选择正面的影视作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消除大学生爱情观中功利化和物质化的倾向,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 影视作品对大学生爱情观的积极影响

在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形成的过程中,影视作品扮演着一个特殊而重要的角色。由于爱情影视包含信息的娱乐性和丰富性,其中包含正能量的主题和情节必然会对大学生的爱情观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影视作品对大学生爱情观的积极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爱情关系中突出无私奉献。注重对爱情的奉献与守护是中国传统爱情观的基本价值取向,这种对于爱情的奉献与守护,我们可以在很多爱情影视作品中看到。如电影《山楂树之恋》,这类现实主义题材的爱情片对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大学生而言,他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别样的爱情体验。纯洁爱情关系当中,爱一个人并不一定要让对方知道,只要把这份爱情默默地守护在心底,就能体验到内心甜蜜的幸福。这类影视作品中的爱情强调默默付出,不管最终能不能感动对方,都能收获心灵的幸福。

二是在爱情挫折中学会坚韧执着。爱情观尚不明晰的大学生觉得有困难波折的爱情就不是真爱,喜欢把错误归咎于对方,甚至期待下一段感情会更好。在电影《云水谣》中,陈秋水和王碧云两人之间海峡相隔、音讯全无。但为了坚守对爱情的承诺,王碧云执着地守候爱人归来。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是无视于岁月的前行而依旧云水不变的爱情,他的眼中有痛苦、无奈,但没有丝毫的动摇和疑惑,虽然他们之间的时空在拉长,但他们之间执着的情结始终系着彼此的心。其实,爱情中矛盾在所难免,只有彼此包容,耐心地去培养感情,才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美丽心灵,只要愿意去执着地坚守,那么这份回馈就一定是值得的。这类爱情影视作品在让大学生体味爱情的包容与执着的同时,也会让他们学会更加珍惜彼此,加倍呵护这份情感,在执着和坚守中共同成长。

三是理性地在感情与物质冲突中做出抉择。人类追寻爱情本质上就是追寻一种精神上的幸福感,在爱情中过度注重物质也就使爱情失掉这个本义,爱情最终会不复存在。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所传达的主题就是寻找那个“正确的人”。女主人公文佳佳最终意识到没有感情的金钱供养关系让人心寒,优越的生活条件并不是爱的真义,真正的爱情应该是男主人公弗兰克“豆浆油条”般的不离不弃和无微不至。在这部电影所传达的爱情观中,一段感情中最基本的要素是双方人格都是独立的,是精神上相互理解和沟通。大学生在面对感情与物质冲突必须做出价值选择时,要清楚物质保障固不可少,但是心灵相通带来的愉悦、情感相依来的安心才是爱情中最难得、最珍贵的部分。财富可以在未来通过努力共同创造,而情感迷失了就真的很难再找回了,只有感情的存在,恋爱双方才会被幸福感所包围。处在爱情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应当如何来寻找和培养真挚的爱情,是为了物质丢弃自我成为另一方的依附还是注重在双方人格平等基础上的精神沟通,这部影视作品给出了理性的选择参照。

(二)影视作品对大学生爱情观的消极影响

当前,影视作品的制作和传播已经完全进入商业化运作轨道,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搭建了平台的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屏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着消极影响”[2]。一些影视作品尤其是西方的爱情影视作品对大学生的爱情观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是诱导大学生在爱情中崇尚性开放。近年来,西方影视剧通过网络吸引了大批大学生观看,其中部分爱情片对于大学生的恋爱道德观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西方爱情影视剧中传达的是西化的爱情观,恋爱关系相对复杂,对性的观念也比较开放。这些影视使一部分大学生进入了对于影视作品欣赏的误区,盲目崇尚感官刺激的恋爱方式,导致有的大学生对待爱情不够珍重,婚前性行为和同居现象在当代大学生中变得越来越普遍。

二是诱导大学生在爱情中过分强调物质享受。部分影视作品强调爱情中的物质享受给大学生带来强烈的思想冲击,使得部分青年大学生爱情观的错位、扭曲。这类影视作品使许多思想尚未成熟的女大学生过分迷恋追逐钱权,进而以此作为首要择偶标准。如在国产电视剧《蜗居》中,大学毕业生海藻无法忍受购房的压力与生活的辛酸,丢弃感情选择物质享受并陷入第三者的困境。还有部分影视作品直接或间接地把爱情物质化,把爱情变成了利益权衡中的“快餐式”爱情,使得爱情观念由传统的专一、责任爱情观转变成“物质化、金钱化、游戏化”的爱情观。

二、影视作品对当代大学生爱情观产生影响的原因

对于长期处在校园里的大学生而言,他们还没有过多地接触社会,对爱情抱有相对多的渴望与幻想,为了更多更便捷的了解异性,影视对于大学生而言无疑是最好的方式之一。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它们对于大学生这样特殊的群体造成影响的原因主要有:

(一)大学生对爱情题材的影视作品缺乏理性思考

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情观还处于形成阶段,当他们面对爱情时,还不能对一些问题做出理性判断和处理。一部分学生对影视作品中腐化、炫耀、堕落的恋爱方式不加辨别地接受,有的大学生忽略自己的经济基础艳羡并效仿在影视剧中的奢侈生活方式,模仿爱情剧中男女主角之间的浪漫享受,盲目追求时尚奢华的爱情。爱情的培养需要很强的理性思考能力和判断力,而不是一时的心理冲动和生理快感,如果对情感问题的考虑欠缺细致周到的分析,一旦处理不当就极有可能给双方带来痛苦的情感体验。

(二)影视作品的表现形式具有吸引力

关于爱情题材的影视作品吸引着大学生的关注,大学生之所以喜欢爱情影视的表现形式,大致出于以下两点原因:

第一,影视作品能够形象地渲染爱情氛围。影视作品以一种包含声音、图像、语言和行为的形态,使观众如同身临其境,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的各种感官,唤醒了大学生关于爱情的各种情绪,从而满足了他们对于爱情浪漫场景的想象和渴望。如《泰坦尼克号》中杰克和罗斯站在船头的经典镜头,这个美妙的画面能够深深打动观众,容易得到对爱情期待渴望的大学生的认同。

第二,影视作品的故事情节能够引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影视作品相对于课堂教学,其故事情节紧凑完整,对于人物的刻画更为细腻,矛盾冲突更为强烈。这种完整的情节和矛盾冲突能够唤起大学生的关注和共鸣,使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使得大学生对于爱情产生了强烈的期待、好奇、茫然的心理。在影视世界里,他们时而渴望《泰坦尼克号》的凄美,时而被《浪漫满屋》的温馨所感动,影视作品的导向作用在他们身上得到充分展现。

三、利用影视作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爱情观的对策

如何传播影视作品的正能量,利用影视作品的积极影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已经是一个无法回避并且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加强对影视作品的审查与分级管理

相关职能部门要把监管落到实处,加强完善对影视作品的审查与分级管理,使社会主义影视文化依法健康传播。针对当下的影视作品传播现状,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对影视作品加强审查并进行分级管理,对于爱情观扭曲的影视作品严格控制其传播渠道,影视制作单位也不能仅仅为了逐利和迎合错位的消费口味而忽视对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

(二)选择优秀影视作品对大学生进行爱情观教育

为了避免纯粹理论灌输导致的教育低效,可以借鉴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如采取“设置场景—引导角色进入—体验—选择”的模式[3],将经典爱情影视运用于显性课堂教学,通过非传统教育形式灌输符合教育目标的内容。根据教学内容选取教学片,用生动形象的影视作品强化课堂的理论教学。如运用获得奥斯卡奖的经典影片《美丽人生》作为影视教学资源,以该剧的剧情为基础,结合大学生在爱情挫折中的具体问题设计教育专题,按专题内容要求将该片加工成为专题教育的题材。同时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自我分析,提高他们应对爱情挫折的勇气和能力。

(三)培养大学生对影视作品的辨别能力

利用多渠道多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爱情观教育,目前在高校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一方面,可以通过系列化、常态化的课堂讲学、专题讲座、心理咨询、读书沙龙对大学生进行定期辅导,此外,还可以利用经典影视赏析等形式潜移默化的提高大学生的对于爱情真谛的深入理解,以引导他们在恋爱问题上做出最适合自己的理智选择。培养大学生对影视作品的辨别能力尤其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面对影视作品中的爱情观,能够从理性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才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合理地选择内容加以赏析,不断加强自我约束能力。

总之,影视作品从诞生之日起就已深入人心,传播影视作品的正能量对大学生的爱情观进行积极影响,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学生自身的多方共同支持和努力。(作者单位: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三峡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大学生爱情观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三峡大学为例”的研究成果,三峡大教〔2013〕16号。

参考文献:

[1] 刘晓:试析红色原创影视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9).

[2] 张法,赵勇:网络影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与屏障[J], 电影文学,2010(16).

[3] 连泽纯: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理论界,2009(7).

作者:闫少华 邢涛

第三篇: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

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异性充满好奇,总希望找到自己的白雪公主或白马王子,却因为对这种复杂抽象的情感陌生,虽然不乏以身试“恋”之人,但大多以失败结束。所幸的是,从初中到高中的教材中都有涉及这个话题的文本。那么,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呢?笔者愿与大家交流。

一、充分发挥语文课堂主阵地,找准切入点

爱情题材作品出现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并占有相当的比重,这是根据当代学生身心发展教育的需要而设置的,符合新课程理念,顺应着时代发展要求。我们应该通过这类作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必要的爱情教育,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妨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描写爱情的材料,引发学生对爱情的思考,上课时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结合文本师生共同讨论什么是正确的爱情观。例如我在讲授完《致橡树》后,让学生先从大家搜集到的材料中一起来寻觅,这时学生分组活动,选出本组体现爱情美好语句,初步感受爱情的纯洁与美好。(此处关于爱情的诗句略)

那么大家一起找找《致橡树》中作者的爱情观是什么?学生们通过寻找意象、分析手法、鉴赏诗句,很快就能理解诗人用“绝不做攀援的凌霄花”断然否定了贪图荣华富贵,炫耀自己的攀附爱情观……那么诗人向往什么样的爱情观呢?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时学过的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再次体味文章中提到三个词——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之间的紧密的联系,理解真正的爱情必然伴随着忠诚,是爱人之间的生死相依,永不背叛,相濡以沫,永不厌倦;真正的爱情也必然是心灵的交融与契合,是可以超越死亡的“追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是世间永恒的美和力量,愈经历风雨,就愈显风范,她是情感的高标,人性的盾牌!

二、正视早恋,适时引导

在对课文深层次挖掘之后,我请同学们谈谈家长老师学校忌讳的话题“早恋”,引导学生正视早恋,为此,我设置了诸多问题,仅举一二。

例如:1.你觉得你在中学阶段可以开启美好的爱情吗?为什么?2.当早恋不期而入時你会如何面对?

学生讨论异常热烈,有正反不同意见,这时我引入名人对爱情理解材料及时补充。如:

爱情,是一种炽烈的感情,一定要让理智做心灵的主宰。

——苏霍姆林斯基

爱情不是花阴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软绵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爱情是建立在共同语言的基础上的。

——莎士比亚

这种讨论不仅让学生理智对待青春期情感,也学会了在不合适时机遇到爱情时该如何处理。在同学们若有所悟时,我适时引导:只有努力学习,以高尚的人品、成功的事业作为基石,才能到达美好圣洁的爱情殿堂!

三、观看爱情影片,点评中感悟爱情

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很多影视作品也会对青春期的学生爱情观产生影响,中学生是非观念差,容易受他人影响,好模仿,逆反心理强,考虑上述因素,我在教学后利用晚自习时间为学生播放有关爱情的影视片,如《早熟》等。同学们看完电影后,我让学生讨论:影片中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感情是否是真正的爱情?男女主人公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哪些地方我们要引以为戒?通过讨论,同学们明白了我说过的“不能在冬天做春天的事”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也明白了女孩子要洁身自爱,男孩子要勇于担当。这时我说,马克思认为爱情使一个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所以我们不应该躲避爱情,但也不应该过早地步入爱河。记得上大学时一位教授说过,大学生谈恋爱应该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经济基础,二是对彼此及双方父母负责的态度,三是有正确的爱情观。同学们现在正处在求学阶段,以上三个条件不能同时具备,所以我们不可在没有做好准备时就赶时髦地看别人谈恋爱自己也谈,那样不仅不能收获美好的爱情,也会因此影响了个人发展。

爱情是纯真美好的,是高尚伟大的,像一支古老又清新的歌曲,拨动着人们的心弦。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爱情,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职责。正如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所说:“爱是需要学习的。没有经过学习的爱情是幼稚的,甚至是危险的。”

作者单位 陕西省渭南市瑞泉中学

作者:马立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互联网时代论文范文下一篇:大专文学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