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干预方法在流动儿童社会融入中的应用

2022-09-11

一、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社会学干预理论分析

社会学干预早在1970年, 西方著名社会学家阿兰·图海纳在构建“行动社会学”过程中创造、发展的独家方法。该方法如今被国内很多学者应用于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研究中, 这两方面也存在较高的补充性和契合性, 具体体现为:社会学干预方法与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问题的研究方向都以认同为核心;社会学干预方法本质及实施过程能有效弥补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研究中出现的行动困境;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问题核心与社会学干预方法技术精华相契合;社会学干预方法在于重构社会关系、重建互动场景, 相关研究者从中获得具体的行动能力。

二、A区流动儿童现状分析

近几年, 天津市在“城乡一体化”政策的大力推行和鼓舞下, 各县各区都开始加速推进城乡结构改革,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此大背景下, 天津市的中小型企业飞速发展, 从而吸引了一大批农村劳动者进城打工, 尤其是A区这类相对偏远的城区, 因物价、房价偏低, 因此吸引了很多农村流动人口, 导致流动儿童数量急剧增加。天津市A区的流动儿童与我国其他省市流动儿童情况大体相同, 都是因为自身户籍限制、文化差异、经济困难, 再加上城乡差别的社会现状等因素, 使他们进入城市后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流动儿童自然也不例外。

三、A区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社会学干预过程

(一) 构建社区干预群体

A区各个社区的居委会可以通过建设10名左右8~9岁儿童所组成的干预小组作为参与者, 并组织小组成员定期、定点进行讨论、分享社会融入经验, 使小组成员在每次分享经验中能互相学习、探索自己身份、感知社会关系, 从而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 具体内容和过程如下:

1. 讨论、建立干预小组行动体系

A区各个社区群体干预小组的所有成员通过商量共同构建干预小组行为体系, 制定小组行为规范, 从而为之后的干预实践提供理论参考。以干预小组行为规范为起点, 居委会组织、引导小组成员在社会公共场所、社区集体等规范自身行为, 进而促进对城市生活、社区生活规范化的思考。

2. 认识自我

社区居委会可以组织小组中流动儿童进行社区服务活动, 例如捡落叶、捡垃圾、服务老人、擦拭公共器材等, 引导流动儿童通过服务他人感受到自身在社区存在的价值;鼓励流动儿童在小组内分享自豪的事, 互相表达自身的兴趣和长处;向父母、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等介绍小组内成员, 与成员之间和谐相处, 认知自我并认识他人长处。以上主题的社会干预实践, 主要是为了促进社区内流动儿童与人交往、与人沟通的自信心, 培养外向性格, 并在小组内重新审视、认知自己, 从而改变不自信的生活态度。

3. 重新审视并认识自己的社区和所在城市

身份模糊是流动儿童在社会融入过程中最常见、也是最大的问题, 这对流动儿童行为模式以及生活态度都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社区干预群体通过带领干预小组重新审视并认识自己所处的社会及城市环境, 认识城市地图, 了解城市样貌, 使其有机会重新思考自己所处的位置, 理解各个社区间、各个群体间的差异性, 从而确立身份地位。社区居委会带领流动儿童小组历时半年的社会学干预实践, 一定能在小组内每个成员身上看到其行动及认知变化。一方面, 小组内流动成员在不断了解城市、社会差异性的同时, 认识到自身的独特性, 从中挖掘出自己的优势和特点, 使其增加城市融入感和自信心。另一方面, A区社区流动儿童干预小组在参加社会学干预活动中, 能有效锻炼群体生活能力, 掌握基本技能, 并在群体探索中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以上这些行动和能力的建设, 势必会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 家庭方面的社会学干预活动

流动儿童父母的自身品格、教育理念、社会态度以及适应行为等都会影响到期社会融入情况。例如一些接受过高等教育和新文化、同时有保有本土文化品质的父母, 会更有利于子女的城市融入, 反之, 则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因此, 在进行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社会学干预过程中, 还应注重家庭方面的干预。基于上述情况, 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 父母可以用过增强自身工作能力, 提升家庭经济水平

对于没有保障或工作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家长而言, 可以选择参加一些职业培训, 增强自身专业技能, 从而提高社会竞争力, 为的是谋求更好的职业, 为子女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

2. 提高流动儿童自身文化素养

父母应多加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 可以通过购买一些有利于儿童成长和教育的书籍, 与儿童进行互动阅读, 与孩子共同分享各自经验, 缩短两者之间代沟, 既有利于孩子正常人生观的建立, 父母也能在其中得到成长。

3. 增强情感支持, 提高儿童自信心

在家庭生活中, 农村父母应打破旧式家庭关系, 采取开放式、民主式的教育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多给予孩子鼓励, 挖掘孩子自身长处并重点培养。在对待孩子错误时, 摒弃打骂教育模式, 合理看待儿童是处于发展中的人, 渐渐引导儿童摆正生活态度, 从而培养其自信心。

4. 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 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除了要关注儿童的学习情况外, 家长还应多多关注儿童的心理状况。在日常生活中, 家长应尽量抽出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 例如一起出去郊游、一起参加少年宫活动等, 加强对儿童的关注度, 引导儿童培养健康、积极的心态。这种情况下, 流通儿童在社会融入时才会有自信、有想法、有态度。

(三) 社会层面的社会学干预

1. 利用政府职能, 完善社会教育体系

国家要想健康、稳步发展, 就要充分利用政府职能, 为流动儿童创造一个合理、平等的生活、学习环境。例如, 在户籍政策上, 参考国外先进国家的案例, 通过打破我国“城乡二元结构”, 消除因户籍不同给流动儿童带来的差别待遇;完善社会教育体系, 并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提高流动人口发展与城市之间的契合度;加强政府政策宣传, 例如“申请城市暂居证、两免一补”等政策, 提高对流动家庭的政策、物质支持, 真正让流动儿童与当市儿童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2. 加强社会机构服务性功能

加强社会机构服务性功能及资源的利用, 在社区帮助流动儿童进行社会融入时更加顺利。我国社区机构是由政府支持, 并投资购买的社会性服务, 因此社会机构也是连接流动儿童与政府的重要纽带。针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入服务: (1) 提高社工机构专业性服务质量, 掌握社工服务技巧, 通过完善社会工作, 为流动儿童创造良好的活动平台; (2) 培养并发挥社会机构服务人员“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使其戈静气质, 从而为流动儿童等弱势群体争取更多、更好的社会资源; (3) 社会机构通过招募并培养志愿者, 为其增加新的服务动力等。

(四) 学校方面的社会学干预

1. 构建规范的流动儿童就学档案

学校作为流动儿童主要的生活和学习场所, 更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社会职能, 从而帮助流动儿童更好的进行社会融入。通过加强学校教师与学校社会工作者之间的沟通, 共同构建并完善流动儿童的就学档案, 内容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年级、家庭成员、父母职业、联系电话、性格爱好、家庭关系等, 依据档案分析每个儿童自身特点、家庭情况、性格爱好等, 制定针对性的服务计划, 以此帮助学生提升社会功能, 实现城市融入。

2. 建立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合作机构

学校可以加强与社区、家庭之间的联系, 并形成“三位一体”的合作机构, 全方位的帮助流动儿童进行社会融入。例如给儿童提供支持性网络, 减少流动儿童教育融入障碍。此外, 学校还可以举办一些课外活动, 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社会中, 同时与家长、社区居委会人员保持沟通状态, 三方合力, 共同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

四、总结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发展, 越来越多举家迁移的流动人口、流动儿童在城市中长期居住情况也呈增长趋势。因此, 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问题也成为了城市环境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而社会学干预方法作为传统“行动社会学”核心方法, 其表现的独有实践优势, 在“环境与系统整合、社会与环境互动”方面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因此, 社会学干预与当前我国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问题之间存在巨大的契合度和共通性。本文通过将社会学干预方法应用于流动儿童社会融合问题中, 不仅帮助相关学者深入了解并掌握该问题的内涵和解决决心, 还在于其对儿童个体、社会以及学科层面带来了一定的现实价值。

摘要:目前, 我国出现大规模的农村流动人口迁移, 使得城市流动儿童数量显著增加, 再加上其居住呈长期化趋势, 因此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问题也逐渐显现。本研究以天津市A区流动儿童社会融入为例, 通过分析其融入现状, 基于社区群体、家庭方面、学校方面、社会方面对A区流动儿童社会融入进行社会学干预, 并提出自己相关的对策建议[1]。

关键词:社会学干预方法,流动儿童,社会融入

参考文献

[1] 焦云飞.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的社会工作干预研究[D].太原:太原科技大学, 2017.

[2] 秘舒.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社会学干预策略——基于天津市J社区的个案研究[J].青年研究, 2016 (05) :19-28+94.

[3] 秘舒.社会学干预方法在流动儿童社会融入中的应用[J].南开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04) :92-102.

[4] 张佳佳.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入:J社区流动儿童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 201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关于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建议与思考下一篇:重庆市永川区水稻直播栽培技术发展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