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就业价值观取向分析及引导——以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为例

2022-12-12

一、相关概念界定

价值观, 是指人们对各种事物产生具体认识, 并在其基础上, 从而对事物的全面看法并产生根本观点。价值观体现了人们在现实生活的总体需求和人民对各种理想信念的不同追求, 代表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发展倾向。就业价值观, 属于价值观范畴, 它主要反映人们对职业发展的认识以及对职业发展的目标。人们在追求与选择职业的过程中, 将人生态度、人生目标与职业选择三者紧密结合起来, 从而表现出对职业的认识, 以及对职业目标的向往与追求, 同时集中反映出人们对职业的看法, 包括对就业选择的心态与一系列职业活动的价值取向, 由此带来的影响将会贯穿整个职业生涯。

就业价值取向, 是指在就业过程中, 就业主体对职业价值的定位与追求、评价及选择的一种倾向性的态度。其中, 高职学生就业价值取向, 是其在就业过程中人生价值观的现实体现, 对其择业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变化, 高职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也随之发生变化。身处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的学生, 其个人就业价值观的变化, 体现在宏观方面, 则凸显代表了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体现在微观方面, 则具体反映了其个人追求观念和就业心态的变化。

把握当前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的趋势, 深入分析引发高职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的主要原因, 积极探讨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的对策, 有效引导其设定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 更好的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

二、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就业环境

无锡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无锡经济发展和高端制造的产业集聚高地——新吴区, 定位为“高新区办学、办在高新区”的一所高职院校, 学校依托无锡高新区雄厚的产业, 与多家知名企业合作办学, 就业区位优势明显, 就业机会较多, 具有优良的就业资源及工作岗位。

(二)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2017届就业质量分析

1. 就业率及毕业去向

总体就业率情况。学院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8.87%, 就业率达到较高水平, 充分就业的目标基本得以实现。其中, 协议就业比率占到84.53%为主要毕业去向, 其次是升学就业率占到13.72%。 (见表1)

2. 就业流向

就业地区分布其情况。学院2017届毕业生选择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中, 其中92.41%的学生选择在省内工作, 符合学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定位;省内毕业时就业主要流向无锡市 (71.90%) , 其次是南京市 (5.74%) 、苏州市 (5.32%) 。

3. 行业流向

毕业生毕业后所从事的行业已多元化的形式分布, 制造业所占比率最高为25.93%, 其次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所占比率为18.34%, 批发和零售业占到9.44%, 其他分布在房地产、餐饮等。

4. 职业流向

毕业生从事职业呈多元化分布, 其中工程技术人员所占比率为26.95%为最多, 其次是行政办公人员 (19.14%) 、购销人员 (10.16%) 。

5. 单位流向

按照毕业生所在单位规模不同划分, 单位人数主要集中在100人以下, 所占比率达到46.40%。其次为101-300人规模的单位, 所占比率23.38%。301-2000人规模的单位, 所占比率12.23%。总体体现出2017届毕业生主要流向中小型规模的单位。

(三) 升学

1. 升学原因

增加择业的学历资本, 能够站在更高的求职起点上择业, 这促使更多的毕业生愿意选择升学深造的首要原因。这部分学生群体通过专升 (转) 本和各类自学考试等形式继续深造, 提高其个人学历的同时也增强了其未来就业的竞争力。据相关统计, 这一部分学生所占比率达到66.68%, 约占学生群体的三分之二;其次, 则是主要为了提升个人综合能力, 所占比率为33.33%。

2. 升学满意度

据统计, 2017届选择继续升学深造的毕业生对升学结果的满意度所占比率为97.44%。 (图1)

三、学院学生就业价值观取向

以上分析显示, 高职学生不同的就业选择, 反映出其不同的就业价值取向, 这主要受到工作地域、专业交织取向、地区经济状况以及所处社会的文化、经济等变量因素的影响。

(一) 工作地域价值取向

71.9%的毕业生选择在无锡、无锡周边以及江苏省内其他地方工作, 这一数据反映出毕业生更加重视地域文化背景、地域文化的差异对其及其对未来个人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传统思想束缚也影响到部分毕业生群体, 毕业生更愿意在出生地或周边熟悉地域工作就业, 不愿走出去, 地域文化的认可以及家乡情结成为主导个人职业的评价标准。

(二) 专业价值取向

高职院校学生专业以电子类、软件类为主, 更偏向于理工科, 因此, 高职院校专业学生更加关注专业的成就感及价值, 职业生涯规划则依托专业, 而此类职业价值取向是最为理性的, 也是更加地符合我国高职教育, 近些年来不断培养和教授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的目标。

不管是为了追求单纯的人生目标, 还是未来对社会承担的贡献与责任, 以上职业价值观取向都是最大程度适应社会需求, 以及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三) 学历提升价值取向

部分学生选择继续进修, 对个人学历进行提升, 加深专业知识学习, 以提高其择业资本, 提升个人就业竞争力。同时, 也避免了就业压力, 这也受到家庭要求及社会需求的影响。

(四) 工作环境价值取向

众所周知, 学生群体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相比较弱, 他们更加关注在良好工作环境, 特别是工作其中的融洽氛围和愉悦心情, 看重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关系之间的和谐关系;还有一部分高职大学生仍旧抱着“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择业观念, 不重视基层一线的技术工作, 内心渴望能够获得国家机关、央企国企以及事业单位的岗位录用机会, 将心理因素作为相对重要的个人职业评价标准。

(五) 薪酬价值取向

日趋多样化的社会经济成分与组织形态, 对于学生群体的价值观有着最为直接和根本的影响, 学生群体的经济利益取向变得更加强烈和明显, 薪酬因素已经成为学生当前甚至未来很长一段阶段时间择业择岗选择的重要考量, 就业更多是学生将来谋生的手段, 薪酬则是个人职业的评价标准的主导之一。

(六) 发展空间价值取向

学生群体的事业进取心较强, 期望更加远大的个人职业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特别是一线和二线城市成为意向择业的优选和首选, 期待能够在其中获得更多的工作学习机会与个人发展平台, 工作的成就感作为主导个人职业的评价标准之一。

四、完善素质教育体系, 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价值观

(一) 强化就业指导

学院开设了大学生就业辅导课程, 以及相关思政教育课程, 通过课程的专业指导提升学生就业认知和自我认知能力,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增强心理承受力。在开展职业意识的启蒙、职业道德的培养以及加快树立职业理想教育的同时, 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人特点, 重点强化和培养学生群体职业生涯设计的相关能力素质。

(二) 强化专业技能

设置合理的专业课程, 强化人才培养结构, 突出教育与产业对接、专业与职业对接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学习, 切实提高其专业能力及业务能力, 打下扎实基础。强硬的专业基本功, 熟练的专业技能, 增强学生就业创业和适应社会的本领。

(三) 加强心理辅导

学院设立了就业合作处以及心理辅导站, 并且有针对性地对就业选择及就业问题以及产生的就业压力进行心理辅导, 通过匹配相关社会实践活动与心理职业倾向, 有针对性地树立和引导高职学生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 更好地激发广大学生的个人潜力和学习动力, 促进并达成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四) 提供就业平台

学院加强与企业合作办学, 校企合作,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和就业机会。每年举办毕业时双选洽谈会, 以及利用广大师生的人脉资源, 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

(五) 加强政策指导

通过更多贴近实践的校企合作, 并且在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条件下, 创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 努力做到将学术专业能力的培养和高职素质教育的目标相互融合、无缝对接, 使得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中, 充分学会如何做职业人和职业事, 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五、结语

就业价值观对高职学生择业取向和职业发展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渗透于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过程。在新时期和新常态下, 如何更好地了解高职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 着重把握群体呈现出的新特点, 对于有效解决现阶段高职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就业指导相关工作, 更加有利地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 这都具有重要且现实的意义。本文, 对学院做好学生就业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建议, 学院可以通过强化就业指导、强化专业技能、加强心理辅导、提供就业平台、加强政策指导等方面,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有机地将高职素质教育的目标与专业能力的培养相融合、对接, 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学会如何做职业人、职业事, 从而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摘要: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无锡科技职业学院2017届毕业生, 调查该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从毕业生的就业流向、行业流向、职业流向、区域流向等多个角度, 重点分析了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取向,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从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引导。

关键词:就业价值观取向,分析,引导

参考文献

[1] 向凌云.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 (6) :107-108.

[2] 方留, 孙祥, 李宏伟.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趋势的实证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12) :78.

[3] 沈东华.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及对策研究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4 (2) :123-125.

[4] 李欣.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探析[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1) :54-56.

[5] 张晶.高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取向及对策思考[J].林区教学, 2015 (5) :72-73.

[6]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2018届就业分析报告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五年制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下一篇:TRT6000地震波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在大瑞铁路隧道工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