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理识字教学设计

2022-08-15

第一篇:字理识字教学设计

字理识字教学

字理识字教学——讲述汉字的故事

“心得”一词出自《吕氏春秋·先己》:“故心得而听得,听得而事得。” 现指工作或学习中的体验和领悟到的东西。在我聆听了北京教育学院的吕俐敏博士关于“聚焦汉字教学,提升专业素养”的专题讲座后,更理解了“心得”一词的含义。我们都知道,只有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汉字的起源是原始的图画,原始人在生活中用来表达自己的“图画”形式。慢慢的从原始图画变成了一种“表意符号”。

我比较关注识字教学,但是有些现象着实让我担忧:有的老师把讲读字与认读字混为一谈;有的老师只是盲目地让孩子描红而不从兴趣出发,走他孩童时期识字的老路;有的老师方法单一,所有的左右结构的字都用加减法记忆,孩子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兴趣就在单一枯燥的加减中慢慢地消失了„„激发孩子的兴趣,教会孩子方法是我们教学的催化剂。

在一次识字教学评优会上,经历了几节大同小异的课后,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让评委眼前一亮:一位老师在黑板上写出“家”字,让学生猜这是什么字,学生看了半天,没人猜得出。老师接着写“家”,学生纷纷笑着说:“里面有猪、猪!”可还是猜不出究竟是个什么字。老师笑了,接着写,全班学生屏息凝神,听课老师也瞪大了双眼,当老师的“家”字还没停笔时,孩子们已经喊上了:“家,这是家字。”随后老师又写了一个“家”字,并告诉学生:“这四个字都是‘家’字,我是按照由古到今的顺序写的。最早的一个是甲骨文,是我们的祖先最早使用的文字。你能猜猜它为什么这样写吗?”孩子们开始想象„„这一环节是我们看到了字理识字的广阔天地。

我在想:汉字识字教学究竟该教什么,怎样教?才能让孩子接触到汉字文化,品出一点汉字的韵味,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吕老师的讲座给我打开了一扇窗,字理教学完全能成为识字教学的亮点,就是从孩子角度出发,当他了解汉字背后有趣的故事,让他爱上汉字,了解老祖宗留下了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在吕老师的报告中,她结合学员的姓名及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实例,从文字学角度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指出了识字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倾向,例如有的对汉字进行了错误的归类,把形声字说成会意字,或把会意字说成形声字,有的违背造字规律随意解释,任意曲解汉字的偏旁和部首等等。吕老师明确指出,一种不合理的识字教学可能对学生学习汉字造成长期的不良影响。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汉字的形体不是随便画成的,而是遵循着一定的原则和方法的,也就是说,汉字的构形有一定的理据。如果我们在汉字教学中把汉字的构形理据分析出来告诉学生,让学生知道某个形体的构形原理及其演变过程,这就是字理教学。我们所说的“字理”实际包括构造之理和演变之理两个方面。动态演变是纵向的,贯通古今的;而静态构造是横向的,可以分为字源构造、历变构造和现实构造等不同的构形模式。

第二篇:字理识字教学八法

字理识字教学内容丰富,操作性强。为便于教师根据汉字不同的构形特点和造字方法采用相宜的教学方法,现归纳出八种字理识字教学的方法,简介如下。

1.图文并茂·形象法

象形,是最早的造字方法,它是用描摹事物形状的方法来造字,字形即为事物的图形。因此,象形字的教学应该根据字的特点来进行,即先出示字的原始图形,让学生观察,了解图形与字义的联系;再讲解由图到字的演变过程,引导学生分析图形与字形的联系;然后综合分析图形、字形与字义的联系,字形、字义与字音的联系,其中应重点分析图形、字形与字义的联系。如“日”字的教学,先出示“日”字甲骨文形体⊙,像太阳形,○像圆形的太阳,里面的一点像太阳里的黑斑(有的说像太阳里的光);再讲解由⊙到日的演变过程,引导学生分析图形与字形的联系(“○”演变为“口”,“·”拉长为“一”);然后综合分析图形、字形与字义的联系,让学生理解“日”字的构形原理。

图文并茂·形象法,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适用于象形字的教学。运用这种方法教学象形字,既有利于学生掌握象形字的形、义、音,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编制字谜·联想法

汉字的众多以及复杂的笔画和结构,给小学识字教学带来了困难。但应该看到,汉字的形体结构却为我们编制字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字谜是用暗示字义或描摹汉字形体特征的方法为谜面,以文字为谜底的一种谜语。它分为两种类型:

① 揭示汉字形体的字谜。如下述字例:

乖:乘人不备(拆字法)。

碍:砸左边,得右边(拆拼法)。

更:与人方便(反拼法)。

囱:窗下(特指法)。

妙:少女(拼字法)。

泵:水落石出(会意拼字法)。

②揭示汉字形体、暗示汉字意义的字谜。如下述字例:

暗:站在两日旁,反而不见光。

泛:分开水太少,合拢水太多。

丸:本来圆又圆,原来是九点。

臭:因为自大一点,惹得人人讨厌。

崩:一对明月,毫不残缺。躲在山下,左右分裂。 辛:立着工作十个小时真辛苦。

制谜要求告诉我们,编制既通俗、形象、简短,又具有较强的思想性、益智性的字谜,让学生猜射,非常有助于学生掌握汉字的形体或意义,使识字教学生动活泼,饶有趣味,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取得识记汉字和娱乐益智的双重功效。

3.动作示范·示意法

汉语单音节动词中,有很多是表示人体动作的。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词义做示范性的动作,让学生从中领会动词的意义,掌握动词的构形特点。如“睁”、“握”、“踮”三字的教学:

张开两眼(动作)——睁(目字旁)。

五指收拢(动作)——握(提手旁)。

提起后跟,脚尖着地(动作)——踮(足字旁)。

动作示范·示意法,既可用于动词的词义教学和词形教学,又可用于动词的听写。它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动词的词义和使用,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4.形近比较·辨异法

汉字从结构上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两种类型。独体字是由点、横、竖、撇、捺、提等笔画组合而成,合体字则是由独体字演变而来的偏旁组合而成。用其有限的笔画和偏旁组合数万汉字,这就产生了大量的形近字,给汉字的认读、书写和使用带来了困难。要解决这个困难,就要在识字教学中,将形近字进行比较,让学生从中区别形近字的异同,寻同辨异。重点是辨“异”,即区分形近字的不同点。辨异可从字音、字义、笔画、构件、结构和造字方法等方面进行。如下述形近字的教学:

①货——贷:都与钱贝有关,故从“贝”。“货”字读huò,以“化”为声符,本义为商品。“贷”字读dài,以“代”为声符,本义为借入或借出。

②爰——爱:“爰”字中间是“丿”,读yuán,以“爰”为声符的形声字,韵母为uan,如“缓、暖、援、媛”等字。“爱”字中间是“冖”,读mī,以“爱”为声符的形声字,音节是ai,如“嗳、暧、嫒”等字。

③冠——寇:“冠”字从冖(读mǐn表示覆盖的意思),从元(人头),从寸(手),合起来表示手拿东西(帽子)加在人的头上。因此,冠字本读guān,指帽子,如衣冠不整、张冠李戴。“寇”字从宀(房子),从元(人头),从攴(读pú,手持器械),合起来表示手持器械闯进别人家里打人家的头,这种行为就是强盗行为。因此,寇字的本义指盗匪。

形近比较·辨异法,既可以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又能够规范学生对汉字的认读、书写和使用。

5.部首表意·求同法

在编撰字典、词典时,为方便人们检索,编撰者将同一偏旁的汉字归为一类,这个类就是部首。辞书中有三大部首系统:一是“形体型”部首系统,如

一、ㄧ、丿、丶、乛等部首,它们一般与字义无关(若按安子介辟文切字的理论,汉字的每一笔画都是有其特定意义的);二是“形位型”部首系统,如“腾”字中的马部,“颍”字中的水部,“叛”字中的八部和又部,它们有的与字义有关,有的与字义无关;三是“形义型”部首系统,它按字形分部,以表意的偏旁作部首(即按义分部)。因此,“形义型”部首系统是辞书中主要的部首系统,它最能体现汉字据形知义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合体字,尤其是在形声字的教学中,尽可能引导学生对同部首字的字义进行分析、归类,让学生认识到每个部首都存在着表义的类属性。如引导学生分析“顶、额、颊、颈、项”等字的意思,让学生认识页部的表义类属:从页的字,字义多与人体头部有关;分析“侈、伏、俭、儒、侠、仰”等字的意思,让学生认识亻部的表义类属:从亻的字,字义多与人的类别(儒、侠)、品行(侈、俭)、行为(伏、仰)等有关。

部首表意·求同法,是让学生掌握部首的表义类属,加深学生对汉字“据形知义”特点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汉字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望文生义”的理解能力。

6. 构件分解·形缀法

有的合体字尽管结构复杂,给识字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应该看到,这些陌生的合体字大都是由人们熟悉的构字部件(简称为“构件”)组合而成,合体字的形、义、音是由构件的组合关系来体现的,这就决定了合体字结构的可分性。因此,我们必须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规律来教合体字:先让学生初步感知合体字的形、义、音;再将合体字分解成若干个构件,引导学生了解每个构件的读音和意思;然后再将几个构件连缀起来,引导学生理解每个构件与合体字在音或义上的联系,从整体上掌握合体字。如“碧、染”二字的教学:

碧:①“碧”字读bì,本指青绿色的玉石。

②把“碧”字分解成“王(玉)、白、石”三个构件。

③将上述三个构件连缀起来理解“碧”字:“王”和“石”表明“碧”是一种玉石,“白”表示“碧”的读音(此字演化至今,只能理解为两个字的声母相同,都是b),“碧”是从玉、从石,白声的形声字。

染:①“染”字读rǎn,本指把布帛等放在颜料里,使着色。

②把“染”字分解成“木(植物)、氵(水)、九(多数)”三个构件。

③将上述三个构件连缀起来理解“染”字:把染料(古时染料多为植物的皮、叶、根)加工成液体,经过多次反复的染色过程,使布帛等物着色。“染”是从木、从水、从九的会意字。

构件分解·形缀法,是一种化难为易、驾轻就熟的教学方法,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识字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构件与字的内在联系,从形体结构和造字方法这两个方面掌握合体字的形、义、音。

7. 意义合成·义缀法

意义合成是会意字的一种会意方式。这种会意字的特点是字义为字中的构件义之和。因此,这种会意字的教学,教师应该先将字分解成几个构件,引导学生了解每个构件的意思;再将这些构件义连缀起来,让学生理解会意字的意思;最后因义识形,让学生从构件和字的意义关系这个方面掌握该字的形体。如下述字例的教学:

歪:由“不、正”两个构件组成,字义即为不正、偏斜。

套:由“大、长”两个构件组成,字义即为又大又长的东西。

腔:由“月(肉)、空”两个构件组成,字义即为肉体中有空洞的地方。

卡:由“上、下”两个构件组成,字义即为上不来,下不去,夹在中间,读qiǎ。

意义合成·义缀法,是从构件和字的意义关系这两个方面,让学生掌握意义合成会意字的意义和形体。

8.反义联系·辩证法

世上一切事物都充满着矛盾,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所谓矛盾的同一性,一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互相依赖,矛盾的一方必须以另一方为媒介,一方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二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相互渗透,存在着由此达彼的桥梁。非常有趣的是,有些汉字的形体、意义和造字方法正充分体现了矛盾的这种同一性。如下述字例:

表示树根与树梢的“本”、“末”二字:“本”字从木,“一”在木下,指示这是树根所在;“末”字从木,“一”在木上,指示这是树末梢所在。

表示大米买与卖的“籴”、“粜”二字:“籴”字从“入”,从“米”,表示从市场上买米担入家里;“粜”字从“出”,从“米”,表示把米挑到市场上卖出去。

表示空间方位的“上”、“下”二字:甲骨文“上”字以一条弧线表示位置的界线,线上一短横则指示在“上”面的意思;甲骨文“下”字则把短横放到长弧线的下方,指示在“下”面的意思。

上述三组汉字,造字方法相同,字形字义相反。教学时,我们可运用联系的观点,引导学生用学习熟字的方法顺势迁移到生字的学习上,让学生掌握在形体和意义上构成反义关系的汉字,并从中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事物和处理问题。

综上所述,以上八种字理教学方法,涉及到汉字的各种类型以及字理识字教学的各个方面。它们共同的指导思想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为核心,以掌握汉字的形义音、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为目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汉字“据形知义”的特点为原则;在学生的“旧知”与“新知”、“已知”与“未知”之间建立一种有机的联系,打破传统识字教学所形成的“单打一”的平面格局,确立一种立体的识字教学的模式,多角度、全方位地丰富识字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第三篇:字理识字教学法

钟山县实验小学 唐晓花

根据汉字不同的构形特点和造字方法采用相宜的字理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规范学生对汉字的书写、认读和使用,在此我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字理识字教学的方法。

一.象形法

象形,是最早的汉字造字方法,它是用描摹事物状的方法来造字。因此,象形字的教学应该根据字的特点来进行。即先出示字的原始图形,分析图形与字义的联系;然后讲解由图到字的演变过程, 最后综合分析图形、字形与字义的联系。 如:“水、月、牛、目、山、壶”等。这些字都是按实物描绘出来的。“水”像小河流水,“月”像一弯新月,“牛”突出了牛角,“目”简直就是人的眼睛,“山”像峰峦层迭,“壶”就像一把水壶。这些象形字,可借用简图讲解字的形状,分析字形。如教学“亭”字,先让学生观察“亭”的简单图画,说说它的形状,再仔细看看“亭”的字形,说说它们相似的地方。学生图字对照,初步认识到“亭”这个字是由图中的画演变而来的,从而了解了象形字的特点。这样图字对照,学生既了解了字义,又掌握了字形,同时还初步知道了象形字的构字特点,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其他生字如“鸟”等也可以用这种教法 ,图文并茂,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它既有助于学生了解汉字据形知义的特点,掌握象形字的形、义、音,又有利于教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字谜法

汉字繁难的笔画、复杂的结构给小学识字教学带来了困难,但应该看到,汉字的形体结构却为我们编制字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字谜是用暗示字义或描摹汉字形体特征的方法为谜面,以文字为谜底的一种谜语。它分为两类型:

1.揭示汉字形体的字谜。大:一人。乖:乘人不备 。告:一人 吃掉牛尾巴。夹:一人挑两小人。 券:拳头对刀。 拿: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

2.揭示汉字形体、暗示汉字意义的字谜。泛:分开水太少,合拢水太多。臭:因为自大一点,惹得人人讨厌。

三、辨异法

大量的形近字,给汉字的认读、书写和使用带来了困难。要解决这个困难,就要在识字教学中,将形近字进行比较,让学生从中区别形近字的异同,重点是辨“异”,即区分形近字的不同点。辨异可从字音、字义、笔画、构件、结构和造字方法等方面进行。 如:教学“清、情、请、晴、睛”这种与“青”有关的字串,就要启发学生辨字义记字形,组织学生观察联想,以便正确记住这些字。引导学生编顺口溜:“有水才说清,有言才说请,有日天气晴,有目是眼睛,有心想事情。”又如:教学“辩、辨、辫、瓣”这几个字,可以让学生指出它们的“异”,然后引导编顺口溜“中间有话来争辩,中间种瓜长花瓣,中间有丝扎辫子,中间点撇辨一辨。在识字教学中,将形近字进行比较,寻同辨异,可以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规范学生对汉字的书写、认读和使用。

四.求同法

汉字有功能奇特的部件,可以通过归类进行批量识字。在教学中要抓住字与字之间的内在联系,就可以轻轻松松的学会一大串字,如:账、资、货、贷„„这些字都有一个相同的部首,而“贝”字给是指贝壳,而古人曾用贝壳做钱币,因此用“贝”作部件时,其义多是财物的意思,教学时就可让学生举例说说哪些字是贝字旁。让学生多举例,熟能生巧,长期坚持这样训练,学生的识字能力就会一天天提高。 又如引导学生分析“顶”、“项”、“颈”、“额”、“颊”等字的意思,让学生认识页部的表义类属:从页的字,字义与人体肩部以上的部位有关;分析“儒”、“侠”、“俭”、“侈”、“仰”、“伏”等字的意思,认识人部的表义类属:从人的字,字义多与人的类别(儒、侠)、品性(俭、侈)、行为(仰、伏)等有关。部首表义,求同法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部首的表义类属,加深学生对汉字据形知义特点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汉字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和望文生义的理解能力。

五.分解法

有的合体字尽管结构复杂,给识字教学带来了困难,但应该认识到,陌生的合体字大都由熟悉的构件组合而成,合体字的形、义、音是由构件的组合关系来体现的,这就决定了合体字结构的可分性。因此,我们必须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规律来教合体字: 将合体字分解成若干个构件,引导学生了解每个构件的读音和意思;然后再将几个构件连缀起来,引导学生理解每个构件与合体字在音或义上的联系,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合体字。如“葬”字的教学过程:葬:本指掩埋死人。把葬字分解成(草)、死(尸体)、 (双手) 。三个构件。将三个构件连缀起来理解葬字:手把尸体掩埋在草丛间。聪:上课的时候“耳”朵、眼睛(丷)、嘴巴(口)、“心”都用上的小朋友就是“聪”明的孩子。

六.义缀法

意义合成是会意字的一种会意方法。这种会意字的特点是字义为各个构件义之和。因此,这种会意字的教学,教师应该先将字分解成几个构件,让学生了解各个构件意义,再将这些意义连缀起来,理解该字的意义,最后因义识形,让学生从构件和字的意义关系这个方面掌握该字的形体。如“尖、卡、歪”字的教学:

尖:由小、大两个构件组成,字义即为上小下大的东西。

卡:由上、下两个构件组成,字义即为上不来、下不去,夹在中间。

歪:不正就是歪了。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字理识字教学法,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第四篇:初探字理识字教学

忻城县思练镇中心小学——肖艳凤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在小学阶段,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能正确地书写,运用。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我始终在思考如何切实提高学生的识字效果,并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强烈需求。我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几种字理识字教学方法:

1、 图文并茂,形象法。

象形,是最早的汉字造字方法,它是用描摹事物状的方法来造字。如“日”字教学,先出示“日”字的甲骨文形体,像太阳形,像太阳的圆形,里面的一点象太阳里的黑斑(有的说像太阳里的光);再讲解由到日的演变过程,分析图形与字形的联系:演变为,拉长为一:然后综合分析图形、字形、字义三者之间的联系。学生理解了“日”字的形义联系,便会掌握“日”字的构形原理。图文并茂,形象法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它既有助于学生了解汉字据形知义的特点,掌握象形字的形、义、音,又有利于教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教学“采”字时,就可以出示一幅画一只手去抓植物的果实,上面的人手逐渐演变成了“爪子头”,下面的“木”代表植物的植株,用手摘果实就是采摘的意思,这样学生不仅记住了字形也了解了字义,掌握的也非常牢固。再如:教学“笔”字时,可先拿出自己准备好的毛笔,让学生说说,笔杆是什么做的?笔头是什么做的?引导学生理解:古人用的都是毛笔,是由竹子和毛做成的,所以“笔”字的上面是个竹字头,下面是个“毛”字。运用这样直观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教学效率。

2、动作示范,示意法。 汉语单音节动词中,有很多是表示人体动作的。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做示范动作,让学生从中领会动词的意义,掌握动词的构形特点。如睁、握字的教学:

张开两眼——睁(目字旁) 五指收拢——握(提手旁)

动作示范,示意法既可用于动词的词义教学和词形教学,又可用于动词的听写,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动词的词义和使用。

3故事激趣法。

用简单有趣的故事激趣。如教学生字“分”,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项羽和刘邦打了几年仗,双方曾经议和,中分天下”。怎么分呢?分开用刀,刀的左右各有一笔,表示用刀将一件东西分开两边——写成“分”;对于部分暂不解析字理的汉字,也可以运用一些拆字等方面的相关故事来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记忆。如“阔”字,可简略地讲述三国时曹操因嫌门大而在门上写“活”字的故事。

4、演示法。

演示法是运用实物、动作等帮助阐明字理的方法,一般要求演示内容简单明了,动作明显。常见的有实物演示法、动作演示法和综合演示法。当需要直观教学而又能找到实物进行演示时,可采用实物演示法。如教“尖”字时,可采用实物演示法进行演示。当需要直接教学而又能动作进行演示时,可采用动作演示法。如教“开”字,可以做双手拉门闩开门的动作;教“灭”字,可做用手往下压的动作。综合演示法指实物演示与动作演示交叉使用。如教“寸”字是“手”的变形的同时,用左手指着右手寸口处,以说明“寸”字中的“、”的指事作用,进而说明“寸”的本义;教学“闪”字时,巧用多媒体,先出现一个门框,然后一个小孩在门内一闪,最后由门框、小孩还原成一个汉字“闪”、结合构字原理所作的形象化演示,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这实际是在引导学生感受会意字的奥秘。

5、形近比较,辨异法。

汉字从结构上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两种类型。独体字是由点、横、竖、撇、捺、提等笔画组合而成,合体字则是由独体字演变而来的偏旁组合而成。用这有限的笔画和偏旁组合成数万汉字,这就产生了大量的形近字,给汉字的认读、书写和使用带来了困难。要解决这个困难,就要在识字教学中,将形近字进行比较,让学生从中区别形近字的异同,重点是辨“异”,即区分形近字的不同点。辨异可从字音、字义、笔画、构件、结构、构字和造字方法等方面进行。如:在教形声字“蚂蚁”的“蚂”字时,我先引导学生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然后启发学生说出“蚂”字是“妈妈”的“妈”字去掉女子旁换上虫字旁组成的。通过比较识记,让学生明白,蚂蚁是昆虫,而妈妈是女性,所以偏旁不同。再如“值、植”两个字,值日要人来做,所以“值”是“单人旁”,“植”是和植物有关,所以是“木字旁”,学生理解了,就不会用错字了。

6、歌诀法。

歌诀法是指教师运用歌诀来帮助学习者识记汉字的方法,多适用于暂不讲字理的汉字。歌诀的一般要求是简易上口,既表示字形结构,又指明字义,可以继承前人或他人的歌诀。常见的有叙述性歌诀是指将字形、字义用歌诀的形式表达出来。如“互”字的歌诀:“上一下一,正七倒七,互相学习。”字谜性歌诀即隔绝式的字谜。如“秋”字的歌诀:“左边绿,右边红;绿的喜雨,红的喜风;喜风的怕雨,喜雨的怕虫。”再如“日”字的歌诀:“画时圆,写时方;冬天短,夏天长。”

7、游戏明理法。 根据人类的记忆规律,识记过去的事物,会产生遗忘的现象。我们采取多种游戏活动,发挥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让他们既动脑,又动口、动手,以加深印象。如每人制作一个带虚线“田”字格的识字卡,用来辨认生字,供相邻座位学生互相检查。又如每人自制常见的偏旁和独体字的“识字卡”,在活动课、早读课时间,组织小组开展“拼字”游戏。这样练习量大,趣味性浓,竞争意识强,效果很好。

字理识字侧重于识字“知其所以然”,关注汉字教学的规范化,不仅大大减少错别字的产生,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而且极大地传承了汉字文化。我还会更加努力地去研究字理识字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会生字。

第五篇:字理识字教学案例

刘湾镇中心小学 崔静

一、案例背景:

识字是学习文化的起点,是阅读写作的基础。随着课改的全面推行,识字教学成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任务。因此,如何更好地进行识字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面对小学低年级2000多字的识字量,怎样开展教学才能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呢?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我们一年级组的识字课题,做了一节一年级语文课《雨点儿》。

《雨点儿》一文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告诉学生雨点是从云彩飘落下来的,有了雨点儿的滋润,花更红了,草更绿了。对于进入小学学习才三个月的孩子来说,如何引导他们尽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给他们打开一个建立在生活经验基础上的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而《雨点儿》正是引导学生进行识字和阅读很好的教材。文章篇目短小,但语言文字很有特点。课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和小雨点儿的对话来呈现的。这篇课文生字量挺大,要认识12个生字,识字和朗读是教学的重点。

二、案例描述:

【片段一】:字理识字,揭示课题

师:老师带来一位“朋友”(出示课件:动画“雨”字演变:要下雨了,天上飘来一片乌云,接着下起雨。乌云就变成横,雨点儿就变成雨字的下半部分。)快来打个招呼吧! 生:“雨”。

师:仔细看,雨字是怎样演变的。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

师:板书“雨点”,读一读。

生:“雨点”。

师:板书“儿”,连起来再读,有什么不一样? 生:“雨点儿”。

师:范读,注意儿化音的读法。 生:“雨点儿”。(多名读) 师:雨点儿给你什么感觉? 生1:可爱 生2:好玩儿

师: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读出可爱。 片段二】:多元识字,增强实效

1、教学“数不清”:

师:出示“数”,指名领读,(还有一个读音:shù 数学、数字);出示“清”,指名领读;“数不清”,齐读。 师:文中说什么数不清? 生:雨点儿数不清。

师:出示“数不清的雨点儿”(指名读)数不清的雨点什么样?

生:雨点儿太多了,多得都数不过来了。 师:数不清是什么意思?

生:多得没有办法数清楚。(再指名读,齐读。)

师:你知道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吗?出示填空:“数不清的

” 生:蚂蚁、细菌、雪花„„(同桌交流:头发、树叶、星星、人„„)

2、教学“云彩”:

师:出示“菜(艹)——彩(彡)”,说说发生什么变化了? 生:菜的草字头去掉,换成三撇,就是彩。

读词:云彩(出示)注意轻声。对比读:云彩——彩云(配图片),对比有什么不同?

生:把“云彩”这个词的两个字调换位置就变成了“彩云”。 出示:云彩的图片和彩云的图片,看图体会词义的变化。 师:相同的两个字变换位置,词义也发生了变化。

扩充词语(出示图片对比):牙刷——刷牙;雪白——白雪;牛奶——奶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怎么样让孩子吃苦下一篇:最美的风景叫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