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室卫生寝室文化论文

2022-04-24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寝室卫生寝室文化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寝室卫生管理是高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但效果往往不甚令人满意。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对寝室卫生的重要性、寝室卫生的构成、寝室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通过对对策的探索,有效地改善学生寝室卫生管理工作。

寝室卫生寝室文化论文 篇1:

态度三要素视角下的大学生寝室卫生管理工作

态度是人(主体)对对象的一种评价。大多数心理学家都接受了弗里德曼(Freedman)的观点,认为态度包含三种成份,态度对任何给定的客观对象、思想和人,都具有认知的成份、表达情感的成份和行为倾向的成份,即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殊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要素组成的心理倾向,可以形成以某种成份为主的态度,也可以形成混合性或综合性的态度。由于学生态度对寝室卫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着巨大影响,于是校方寝室卫生管理者对学生态度的准确拿捏能够使学校掌握寝室卫生工作的方向和进展,同时可按照学校文明寝室建设的目的加以管理。

一改变否定性认知态度,消除学生对寝室卫生管理工作的刻板印象和偏见

认知因素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它是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含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从态度三要素认知层面探究寝室卫生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现学生个体对寝室卫生工作认知的欠缺以及固有的思维倾向是影响寝室卫生工作顺利进行且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摆脱学生对寝室卫生检查工作形式主义的认知模式

诸多寝室卫生管理者在文明寝室建设工作中都只是把寝室卫生当作文明寝室建设工作中的一项内容,基本采用以面带点的研究方式研究寝室卫生工作;与此同时,在研究解决寝室卫生管理工作所遇到的问题时,大多从宏观的制度层面或文化层面来探究,如制定相关的寝室卫生标准、广泛宣传寝室卫生对学校寝室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强调应维护学校组织纪律等,寝室卫生工作及如何让其成效得到可持续发展并没有系统、微观层面的研究,主要原因之一是忽略了寝室卫生工作的真正主体———学生,没有灵活运用信息说服学生,较少地让学生认识到寝室卫生工作对他们自身的重要性,以致使学生认为寝室卫生工作只具有宏观意义,是学校应对相关部门检查的形式主义决策。与此同时,部分辅导员、班主任等在对待寝室卫生工作问题上也持形式主义态度,仅在上级部门组织检查时通知学生搞好卫生,导致部分学生扭曲学校寝室卫生检查工作的初衷,致使当学校谈及寝室卫生管理工作时,学生便产生刻板印象,认为寝室卫生检查是形式主义,从而对此产生消极甚至抵触情绪。对此,辅导员及班主任应把寝室卫生工作常态化,可以在走访寝室或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谈及寝室卫生工作,并让学生明白其对于自身的重要性,把寝室卫生工作当做学生生活中应该解决的问题之一,关心学生的微观生活,而非过于强调寝室卫生工作的宏观意义,使学生从表面的依从转变为认同寝室卫生工作对于自身生活的重要性。

2把握教育的度,正反面教育相结合

一定程度地强调和教育学生寝室卫生与其学习、生活等息息相关,有助于学生重视寝室卫生,而过度地教育或强调则会引起学生的反感,适得其反。为了让寝室卫生工作能够收到快速有效的成果,本校大部分学院加大对不合格寝室成员的教育惩处力度,实行一票否决制,即取消卫生不合格寝室成员的一切评优评奖、入党等资格,然而却没有相应的、明确的鼓励措施。虽然学校有文明寝室评比活动,学院也有寝室美化大赛等诸多鼓励学生搞好寝室卫生的措施,但与处罚措施相比,鼓励措施并没有与其相当的力度,寝室卫生的好坏成为学生评优评奖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意即寝室卫生搞不好会抹杀学生在学习及其它方面的努力。当学生被大量反面教育影响时,容易被反面信息所感染,进而消弱学生对寝室卫生工作积极的认知,对教育者产生偏见,对寝室卫生工作产生排斥。要使学生认可寝室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在思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需尊重学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质进行教育,而非把某种教育措施强加给学生,更不能用某种吓唬或恐吓的手段强迫学生接受,否则,只会达到相反的效果。弗里德曼曾与另一位心理学家弗雷瑟提出“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认可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认可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顺利地登上高处。因此,对于寝室卫生工作的教育,可以要求学生先从较小的、较易完成的方面做起,继而慢慢提高要求,逐步接受整个文明寝室建设的规范标准,在奖惩上也把握好教育的度,避免学生产生对寝室卫生标准的不合理认知及偏见。

二以情动人,重视学生内在需求,共创良好寝室风气

态度的情感成分,指由与认知成分中信念联系着的感情上的情感构成,是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情感既影响认知成分,也影响行为倾向成分。因此,从情感上凝聚学生非常必要,只有把寝室卫生工作内化为学生的主观需求,讓学生热爱、认同寝室卫生工作,并在寝室卫生工作中产生认同感,才能在适度情境中调动和激发学生搞好寝室卫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1重视学生内在需求,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思想

寝室卫生管理工作不仅要以满足校方的客观需求为导向,还应以满足学生的主观需求为导向。在针对本校寝室情况调查问卷中,很多学生对寝室硬件设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满,对后勤管理服务工作也有一些微辞,致使学生在寝室生活中没有归属感,更不用说把寝室当做自己的家来打扫。对此,学校寝室卫生管理者应该正规学校硬件设施的不足,并通过实际行动改善环境,以示学校对学生内在需求的理解与满足,如学校近两年加大对学生公寓内学生寝室、自习室、生活厨房等的投入与建设,在学生中引起了良好的反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消减学生对文明寝室建设的抵触,学校可以借助学生情感上的理解与原谅化解寝室卫生工作过程中的阻力。此外,公寓管理人员、辅导员等应经常深入学生,忧学生之所忧,想学生之所想,主动与学生交流寝室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关注他们的内在需求,满足他们的内在需求,以情动人,从情感上凝聚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本着为学生创建更好的寝室环境的宗旨,与学生一起发现寝室卫生工作开展中的瓶颈,一起探讨持久保鲜的解决方法,使拥有良好的寝室卫生环境成为他们内在的需求。

2营造和谐的寝室风气,发挥其影响力

环境并非影响态度转变的决定因素,但营造良好的环境,创设优良的情境,对态度的转变会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在对学生进行寝室卫生工作思想教育时,教育者可创设适合的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中最关键的情境便是营造和谐的寝室风气,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寝室卫生工作离不开每一个寝室成员,因此,促进寝室成员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可以使他们在认知、情感和行动上达成共识,在态度转变过程中,通过共同的情感体验、认知以及实践,使他们懂得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去面对寝室卫生这个共通问题。

三发挥行为倾向积极的中介变量作用,将学生引入实践之中,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行为倾向成分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行为倾向成分会影响到人们将来对态度对象的反应,但它不等于外显行为,而是具备准备性质,准备在将来对某个态度目标采取行动。它是一个中间变量,取决于有关行为的态度和规范。规范是社会或群体接受或允许的行为的准则,个体有关具体行为的信念影响态度。

1重视群体规范的影响力及榜样示范作用的发挥

人具有社会性,因此,人们的行为倾向不仅受到个人行为态度的影响,同时也受其所处社会文化环境和他人的影响。越是对其他人规范行为模式敏感的个体,越容易认可接受相应的社会规范;越是对某些社会规范的认同感强,则越会自觉按照规范约束做出决策。即使不愿意或不喜欢去做,但为了融入社会群体,获得认同和归属感,也会与社会规范保持一致。青春期大学生处于社会敏感期,最需要获得的是朋辈的认同,因此,为了在朋辈中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就会按群体的规范要求去行事。

2创设实践情境,强化行为倾向

行为倾向预测了行为,要促进学生由行为倾向向实践的实质性转变,惟有付诸实践,强化意向,态度才可稳定。首先,寝室卫生检查与管理工作应常态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党员、班干部、辅导员深入学生寝室,创设实践情境,在寝室卫生工作方面做出表率,示范指导,可以激励学生参与到寝室卫生工作实践中去;其次,规定寝室卫生工作的时间和任务,长期展开,长久行为更能表明态度;最后,开展形式多样的寝室卫生管理工作,如寝室卫生大比拼,通过这些有意创设的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地将寝室卫生工作变成学生的日常事务。

作为教育者,尤其是寝室卫生管理者,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学生对寝室卫生工作的态度是什么?他们喜欢用何种方式去接受寝室卫生工作?他们愿意改变现状吗?如何影响和改变他们现有的态度和方式?從而使文明寝室建设工作,尤其是寝室卫生工作走向常态化、科学化,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弗里德曼.社会心理学[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1-632.

[2]侯玉波.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1-349.

[3]肖南兵.“贝勃规律”和“登门坎效应”对企业商务运作的指导[J].人力资源管理,2011(4):228-229.

[4]田志龙,杨文,龙晓枫.影响中国消费行为的社会规范及消费者的感知———对消费者规范理性的探索性研究[J].经济管理,2011(1):101-111.

作者:侯怡芬

寝室卫生寝室文化论文 篇2:

对高校学生寝室卫生管理的思考

摘 要: 寝室卫生管理是高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但效果往往不甚令人满意。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对寝室卫生的重要性、寝室卫生的构成、寝室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通过对对策的探索,有效地改善学生寝室卫生管理工作。

关键词: 高校寝室卫生管理 重要性 构成 存在问题 改善对策

寝室卫生管理是高校各项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高校都制定了寝室卫生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以规范学生在寝室的一些基本行为,并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可从工作实践和其他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寝室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希望通过对提高大学生寝室卫生途径等问题的探讨,以引起各位管理者的重视,从而有助于高校寝室卫生状况的改善。

1.寝室卫生的重要性

1.1寝室卫生状况影响学生学习。

寝室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寝室卫生状况势必影响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单巨川等在《大学生宿舍卫生为什么要常抓不懈》一文中指出,文化成绩与宿舍卫生成绩成正相关。这说明良好的寝室卫生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情,有助于成绩的提高。

1.2寝室卫生影响人际关系。

同住一个屋檐下,寝室卫生人人有责,每个人都认同,但在实际执行中,总有学生不屑一顾,偶尔的不履行职责,室友尚可原谅,长久不履行、不遵守寝室卫生制度的学生肯定会受到遵守卫生制度同学的冷漠对待,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寝室内部关系紧张,引发同学矛盾。

1.3寝室成员的精神面貌的反映。

寝室卫生状况基本能够反映寝室成员的精神风貌,寝室卫生状况较好,寝室成员生活态度比较积极、阳光,愿意通过自身努力提高寝室卫生整洁度,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卫生较差的寝室,部分成员生活习惯相对比较差,口头上什么都不在意,已习惯了脏乱的环境,对此环境似乎已没什么感觉,也没有打扫寝室卫生的概念,寝室整体面貌较差。

2.寝室卫生的构成

寝室卫生从理论上讲,应该包括能够影响到学生正常生活、学习的室内及周围环境的卫生,而很多高校寝室卫生管理中仅仅把寝室卫生缩小为寝室内部卫生,不包括寝室周围的环境卫生,这样做不利于培养学生维护周围整洁环境的责任感,整洁卫生环境的维护关键在于保持,而不是不停地打扫。因此,我认为寝室卫生的构成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个人卫生:床铺、个人物品的摆放;(2)环境卫生:地面、寝室是否有异味等;(3)寝室周围卫生:走廊、楼道清洁度等。

3.寝室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寝室卫生不受重视。

寝室卫生作为学校管理的一种亚文化,很少有高校高度重视寝室卫生的管理,所以总是处于被冷落的管理边缘。当宿舍发生火灾等重大事故时,学校领导才会高度重视,进行整风式的检查,突击寝室安全、卫生问题。在无重大问题发生时,规定检查日,大多数寝室卫生基本合格,但对于没有检查日的卫生,尤其是男生宿舍,成了辅导员、班主任最头疼的问题之一。

3.2寝室卫生管理条例制度不健全。

各高校的《学生手册》中都有寝室管理的相关规定,但针对寝室卫生管理的相关制度往往是轻描淡写,没有具体可操作的寝室卫生标准。多数寝室卫生标准往往由检查部门自行制订,让学生感觉寝室卫生检查有太多的主观性、不透明性。如果将寝室卫生管理制度写入《学生手册》,作为学生必须遵守的制度之一,如寝室卫生一学期几次不合格,评优一票否决写入《学生手册》,将会引起学生高度重视,执行过程将不会产生异议,对学生卫生习惯、公共卫生责任意识的养成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3.3现有寝室卫生管理制度难以落实。

寝室作为公共生活空间,对于寝室卫生的保持、寝室卫生管理制度对成员的职责作了明确的规定,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往往大打折扣,很难落实。因每位成员对寝室卫生认识、态度不一,生活中总有一些学生不遵守寝室卫生管理制度,从而使不落实学生的态度慢慢弱化了认真落实学生的态度,或者积极落实者的习惯、动机,部分同学产生心理不平衡,对打扫卫生则出现逃避行为。刚开始比较积极的干部、党员还有奉献精神,愿意承担起寝室卫生的艰巨任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动机一直得不到强化,学生干部、党员也不愿意继续坚持,寝室卫生状况开始出现危机。

3.4寝室卫生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寝室整洁卫生环境的营造,需要每个学生的自觉来维护。针对违反寝室卫生管理的不卫生、不文明行为,需要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制度来监督,以实现寝室卫生的良性运作。

4.改善寝室卫生的对策

4.1完善寝室卫生管理条例。

从学校层面对寝室卫生管理条例细化,让学生认识到寝室卫生与个人自身发展密切相关,如《学生寝室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寝室卫生评价标准》等,条例可明确规定,寝室卫生状况不合格评优一票否决制等,对学生的个人卫生情况进行考核,个人卫生占60%,环境、周围各占20%。同为一个寝室,环境、周围卫生评分一致,每周检查情况进行登记,将学生一学年的考核进行汇总,这样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寝室卫生意识,改善学生参与寝室卫生整洁、美化的积极性。同时组织学生学习相关寝室卫生管理规定,从而达到寝室卫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目的。

4.2成立寝室卫生自治委员会,建立卫生督察机制。

寝室卫生管理以楼、层为单位,招募自愿者对寝室走廊、楼梯等进行打扫、管理,让他们从自身需要出发,对寝室卫生的改善作出有利的决策。此外,在寝室卫生状况定期检查的基础上,还应成立以学院为单位,由老师、学生骨干组成的文明督察组,监督学生寝室中存在的不卫生、不文明行为,通过学院网站通告批评,并计入学年考核,促使其卫生、文明行为的形成。

4.3样板对照评分。

重视寝室卫生,关键是让学生建立、养成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一个整洁的学习环境,评价标准不一定整齐划一,但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个思想统一的标准。因每幢公寓建造时间、结构、装修程度、住宿人数不一致,每幢楼整体卫生、外观存在一定的差异,评价者根据主观感觉评分自然也会存在差异。为了缩小这种差异,在每幢公寓中可先评出几个样板寝室作为参照,让所有人都看得到,什么情况的属于优秀、良好、合格。

4.4设置寝室储藏室,美化生活空间。

每一楼层设置几个房间,作为学生用品储藏室,将平时很少用到的东西集中储存,相应地收取部分管理租金,从而扩大学生的生活空间,使宿舍生活起来更舒适,减少些空间拥挤的压抑感。

4.5学生负责清理公共卫生区。

目前,很多高校寝室公共卫生一般都有学校清洁工打扫,学生只负责将生活垃圾扔出寝室门口即可,而就这一最基本的要求,很多学生都难以做到。如果要求学生垃圾堆放在规定地点,寝室门口的卫生也许将会有较大的改善。天天生活的寝室卫生让他们自己负责清理,尤其是宿舍的卫生间、走廊、楼梯等公共卫生空间,因为无论男生、女生步入社会都要面临这些生活琐事,让他们从现在开始,从自我做起,养成保持公共空间卫生的习惯,增强维护公共空间卫生的责任意识。

4.6营造寝室卫生文化氛围。

利用校园网络、手机、寝室走廊、校园活动等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寝室卫生美化活动。比如在寝室周围、寝室走廊设置一些具有文化气息的标语,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自身形象和修养,注意维护寝室卫生。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认识到寝室整洁的重要性,养成维护寝室卫生的习惯。

5.结语

寝室的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寝室的卫生整洁。寝室卫生的长期保持,从制度上做严格要求,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也不是解决寝室卫生的有效策略。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可以作为有效解决寝室卫生的有效途径,如果将来有一天,寝室卫生问题不再受关注,那么此时就是大学生寝室卫生意识深入之时。

参考文献:

[1]王梅.浅谈大学生寝室卫生管理[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

[2]张慧娜.刍议大学生寝室管理存在问题的研究与分析[J].管理与观察,2008,(9).

[3]潘云,李建兵.高校学生宿舍内务管理探索[J].湖南农机,2007,(7).

[4]任锋,张昆,段丽莉,金耀武.国内高校学生宿舍管理现状及改革方向[J].科技资讯,2010,(16).

[5]单巨川,曹鸿飞,米衣军,张丽萍,崔赞梅.大学生宿舍卫生为何要常抓不懈[J].考试周刊,2010,(30).

作者:田彩霞

寝室卫生寝室文化论文 篇3:

寝室文化建设调研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迈进,高校学生公寓不断扩建,由最初的只有简单居住功能的公寓逐渐发展成为集学习、生活、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学生社区,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寝室卫生不佳、寝室文化缺失等。近年来,高校不断提高对文明寝室建设的重视程度,为广大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学生公寓作为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学生精神风貌和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窗口。为了解我院文明寝室建设现状,同时也为学校公寓管理部门开展文明寝室建设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寝室 文化 调研

一、基本情况分析

在本次调查中,共发放问卷982份,其中,问卷回收967份,剔除无效问41份,剩余有效问卷926份,问卷有效率为95.8%。从系别分布、性别来看,调查样本与我院在校学生的总体情况基本吻合;抽样学生来自20、21级的在校生,各个年级的样本数量 基本均衡;受调查学生中,42.2%的学生平均每天待在寝室的时间超过13个小时,寝室成为学生逗留时间最长,最固定的场所;课余时间,从学生在寝室进行的活动来看,上网聊天、看电视、浏览网页成为最主要的活动,占比87.3%,其次是睡觉(64.1%),选择看书学习的学生并不是特别多,占比59.0%。

二、调研内容分析

按照建设“服务体系健全、卫生环境整洁、文化氛围浓郁、管理职责明晰”的新型学生公寓目标,我们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观察、访谈等方法,对我院文明寝室建设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

(一)硬件设施与布局

公寓的硬件设施建设是反映文明寝室建设的一个重要参数, 经统计,我们发现,对公寓硬件设施及布局表示满意(非常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学生占70%,可见公寓的硬件设施配置能被大部分学生认可,但同时也有23%的学生满意度一般,反映了公寓内配套的硬件设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被调查的学生群体中,当问及硬件设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时,墙体脱落、网线端口少、空间有限是学生反映较大的问题,在访谈中有学生提出,南校区寝室空间,特别是衣柜空间较小,缺少安置杂物和悬挂衣物的地方,一个寝室共享一个网线端口的情况极易造成寝室内网线乱接乱搭。关于寝室楼的功能性设施,95%以上的学生熟知辅导员值班室、聊聊吧,但平时与辅导员的交流比较少,另外,学生对储藏室、资讯加油站熟知度不高,对此方面缺乏宣传和引导。

(二)卫生安全状况

公寓的卫生安全是体现寝室环境的重要标准,在调查的926名在校学生中,结果显示:一半学生(57.2%)自认为所在寝室的卫生状况良好,另外42.8%的学生则认为寝室卫生状况一般或不太好 ,寝室卫生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宿舍地面脏、书桌桌面杂乱、衣服鞋子摆放杂乱等方面,寝室内抽烟(3.7%)也要引起高度重视。对违禁电器这一问题的调查数据显示,4%的学生表示有较多同学使用,14.9%的学生表示有个别同学使用,数据说明仍有相当部分学生在寝室内使用违禁电器,寝室内用电存在安全隐患。

(三)公寓文化建设状况

公寓文化是校园文化中的亚文化,公寓文化建设体现在很多方面,在进行问卷调查时涉及到2个问题,通过调查寝室室友的关系,我们了解到90%以上的寝室成员之间能做到和睦相处,互相谦让。寝室楼活动是有力推进文明寝室建设工作的有效途径,88.2%的学生表现出对寝室楼活动的参与度,参与过寝室楼活动的学生表示参加这些活动能培养她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还能培养她们的审美情趣。

(四)寝室管理状况

合理有效的管理有利于文明寝室建设工作的开展,调查显示,寝室楼都制定了规章制度,但从学生对寝室楼规章制度的了解程度来看并不令人满意,只有14.4%的学生对规章制度非常了解,在与宿管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公寓楼关门时间、离寝登记等制度的认识并不全面。30.2%的学生认为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自身寝室卫生状况一般,14.3%的学生认为没有示范性;61%的学生认为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在寝室中的影响力一般,也有10.3%的学生认为没有影响力,可见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在寝室中的现实表现一般,没有对文明寝室建设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五)学生的认知和态度

学生是文明寝室建设的主体,了解学生的认知和态度对文明寝室建设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调查显示,对文明寝室建设持支持态度的学生占90.5%,与此相对应,79.1%的学生认为文明寝室卫生检查有意义,但需要引起关注的是,37.3%的学生对文明寝室建设的热情度并不高。文明寝室建设中最主要的问题反映为学习氛围不浓郁(42.1%)和卫生状况不容乐观(30.4%),通过问卷和访谈了解到,上网聊天、看电视、睡觉是学生在寝室最常进行的活动,影响了学习氛围的养成和卫生的改善,这是值得教育管理者和学生深思的问题。

三、结论

我们了解到学生对文明寝室建设的支持度较高,认为文明寝室建设对于改善寝室面貌、提升个人的身心健康水平有积极意义,且在调研过程中积极参与,提出了提升文明寝室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从整体上看,我院文明寝室建设工作走在前进的道路上,但目前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思考和探索。

(一)公寓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学生公寓是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30%的学生对寝室楼硬件设施及布局的满意度为一般或不满意。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南校区学生对公寓基础设施的满意度较低,墙体脱落、网线端口少、衣柜空间有限是最主要的问题,北校区学生的满意度相对较高,但也存在电源插口少的问题。目前,寝室楼基础设施不健全不完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文明寝室建设工作的推进。

(二)寝室卫生安全状况不容乐观

我们的学生是00后一代,00后的学生性格特点鲜明,各有主见,成长环境相对较好,但生活自理能力和集体意识较弱,文明寝室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在走访寝室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寝室衣物摆放杂乱、地面垃圾未清理、卫生间脏乱、电线网线乱接乱搭,寝室存在脏乱差现象。另外,还有部分学生存有侥幸心理,在寝室抽烟、使用违禁电器,这都为寝室安全留下了极大隐患。寝室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寝室的卫生和安全应引起高度重视。

(三)公寓文化育人氛围不浓厚

公寓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明寝室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和突破口。我院在寝室文化建设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建立了以卫生和文明公约为中心的系列制度,设立了提供各方面资讯信息的加油站,但调查结果反映出,只有少数学生了解这项信息。此外,当问及“文明寝室建设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时,“学习氛围不够浓郁”占了42.1%的最大比例,这说明公寓文化育人功能急需提高。

(四)公寓管理机制不健全

管理机制是文明寝室建设的重要保障。目前,从文明寝室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来看,主要表现在文明寝室建设缺少统筹规划,检查标准不明确,学生反映一天内多部门检查且标准不一易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作息。同时,班主任、联系教师走访检查学生寝室的机会较少,监督力度也比较欠缺。

(五) 建设主体意识不强

文明寢室建设的主体是学生,但我们的学生虽有卫生维护意识,但执行力不强。学生干部、学生党员作为学生群体中的骨干力量,应冲在文明寝室建设的前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但调查结果反映出,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无论是个人寝室卫生状况还是在寝室中的影响力,都表现一般。

作者简介:王海瀛(1989—1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讲师,辅导员。

作者:王海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护理风险中妇产科论文下一篇:企业账款管理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