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

2023-01-12

第一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

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点滴思考

清流城关小学

马清香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已经八年的时间了,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感人深思,“三维整合”耳濡目染。我曾兴奋地说:“新课程真好”。我谨以个人谈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与各位同仁共勉!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恐龙的灭绝》这篇课文时,我找来各种各样恐龙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博物馆里巨大的恐龙化石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恐龙,了解它们灭绝的原因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恐龙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我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我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

2、拓展教材,放飞学生想象力。

在教《宿新市徐公店》这课时,我让学生搜集有关描写春天景色的诗,进行对照,并通过情境的设置启发学生想象“飞入菜花无处寻”的美好景色,最后让学生想象篱落外还有怎样的美丽景色,这样一来,教师以教材为本,又超越了教材本身,突破了课文的局限性,拓展了教材,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想象的空间,整节课学生的创造思维都处于兴奋状态,获得了知的收获,思的启迪,美的熏陶,情的感染及能力的发展。

3、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 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创新的语文教学一定要结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的局面,要从封闭走向开放,开放学生的教材,开放学生的课堂,利用语文的优势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服务。因此,语文教材就要联系学生实际,努力把学生引向课外,引向生活,引向自然,引向信息。引导学生在自然、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从而拓宽语文教育,使小课堂连着大世界。

1、与其他学科整合

语文内容包罗万象,和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可以把握语文课个性的基础上,适当向其他学科开放,使各学科相互渗透,互相提高。如,《找春天》一课,理解课文后,结合《春天在哪里》这首歌让学生唱春天,学生兴趣高涨。这样把教材当作载体,打破了学科界限,体现出音乐学科与语文学科的融合,使无声的语言和有声的音乐融为一体,更加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感受美和欣赏美的能力。《四个太阳》一课,跨越学科界限,让学生动手画,鼓励学生画出自己的独特体验,这一环节将语文与美术有机融合,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2、向课外延伸

开放的语文离不开感悟。感悟是一个思维过程,扩大阅读增强积累是学生“自我感悟”的关键,而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仅靠读课本是远远不够的。中华文化宝库浩如烟海,语文课本只能是沧海一粟。如果把课本看作学生学习语文的全部,那必然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熟读古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古人的经验说明广泛涉猎、大量吸收,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必由之路。教学中把课文当作“例子”,课前指导搜集资料,课中插入相关资料、文章的阅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课后推荐读物,拓展学习内容,提高阅读能力,科学的补充教材。《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引导学生搜集其他动物的尾巴特点资料并编故事,孩子们编出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学生在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拓宽了知识面,实现了知识共享。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

第二篇:对小学数学活动教学的思考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陈杨办明德小学:岳小康

在数学活动中促进学生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的发展,是我们研究的根本目的。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测、验证、归纳、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下面以低学段内容为例,谈谈我在“研究学生——设计活动”这方面的思考和实践。

一、仔细分析学生的学习起点

分析学生的学习起点,主要分析学生是否具备应有的教材知识基础,以及已有的生活经验,赖以获取数学知识的操作基础、思维方法水平。当学生面对任何一个即将学习的新课题时,他们的头脑里绝不可能在这方面完全是一张“白纸”。因为数学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另一方面儿童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他们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然而,他们对所感知的事物或运用的推想方法往往是表面的、模糊的、片面的。由于孩子们的生活背景、认识水平、个性特征的不同,对同一个问题所做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备课中必须认真去提取、分析学生头脑中那些有利于学习新知的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认识方法,精心设计数学活动情景去唤醒它、激活它、运用它。例如:一年级认识“元、角、分”一课,尽管从教材来讲这是起始内容,但分析学生就会发现他们对此十分熟悉。通过调查得知,不少学生能较准确地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大部分同学还用钱买过物品;此外,他们在思维水平上,已有初步的观察、分类能力。针对这一实际和教材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将教材结构调整为:整体呈现——分类认识——建立联系。上课一开始就出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认一认角(结合现实生活实际,扩展对1元、5元、10元和20元的认识,初步认识50元和100元),并根据他们自己的认识对这些人民币进行分类(分类标准可以不唯一)。接着,再分别对元、角、分从票面上作进一步的认识。对不同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认识也充分启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百以内数的组成的知识基础,力求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活动的空间和余地,让他们学得更主动、更灵活,打破了教材上“一分一分地数,10个1分是一角;一角一角地数,10个一角是1元”的单一模式,设计这样的系列思考、操作活动:①最小的角币是什么?请你用合适的分币来换(鼓励用不同的换法);你发现分与角之间有什么关系?②最小的元币是什么?请你用合适的角币来换;在这些不同换法中你又有什么发现?③想一想,你还能用合适的分币换1元吗?分和元又有什么关系?能说出道理来吗?在这样的活动中,所有的学生都能以多种方式主动积极地、饶有兴趣地参与学习,自己发现和概括数学规律,从本质上获取和掌握数学知识。

二、充分估计学生的自主学习倾向 在教学设计中,从学生的主体和发展性出发,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创设活动情景,让孩子们主动参与、主动探究怎样顺着思路因势利导,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怎样调整、完善“组合”,方式,使思维更加灵活。为此,在教学设计时仅仅分析学生的基础还不够,还必须充分估计学生在认识和解决数学问题时的认知倾向,即面对新的学习内容,如果没有老师的启发,他们会做出怎样的反应?他们会怎么想?会采用什么方式来解决?会将“旧成分”进行怎样的“新组合”?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什么障碍或误区等等。然后再根据教学要求,制定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活动。例如:在“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教学设计中,我们事先研究学生面对例题23—7=?当个位3减7不够时,他们会怎么办?从基础看,多数孩子不能直接抽象的去思考,必须借助分小棒才能寻求出解决问题的途径。那么,在分小棒的过程中,他们又会有哪些不同的方法呢?通过分析预测,学生可能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一是先从23里去掉3根,然后拆开一捆小棒成10个1,再从中去掉4根得6根与另一捆合起来是16;二是拆开一捆小棒成10个1,从中去掉7根得3根,再把3和13合起来得16;三是拆开一捆小棒成10个1,和原来的3根合起来是13个1,从13里面去掉7得6,再与另一捆合起来得16。进一步分析又发现,学生更容易用第一种方法来解决,因为这与不退位减法的思路更接近,而第三种方法却不太容易想到,可这恰恰是教材所要求的思路,也是进一步学习退位减法笔算法则的重要基础。既要让学生学得主动、灵活,又要达到教材的教学要求,在这部分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先让学生分四人小组进行小棒操作活动(主动探究)——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几种不同的方法(灵活思维)——请学生再次将第三种方法即教材中要求的方法作重复演示(重点感知)——结合板书展示思维过程(逐步抽象)——多种形式表述思维过程(重点理解)——读教材填空(深化认识)。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的愿望得到满足,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到体现,在知识的展现和运用中又有所选择和侧重,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了退位减法的口算道理和方法,使学生的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现代教学论指导下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课堂上要营造一种宽松的、适宜沟通的气氛,教师要努力创设师生互爱、人人平等、教学民主、生生和谐的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所以平时教学时,要关心每一位学生,使学生感到老师是可以交心的朋友,让爱充满着整个课堂,学生之间形成了和谐友好、互助、竞争的良好关系。课上,也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通过互相讨论、互相反馈、互相倾听、互相激励、互相合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情感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

实践证明,课堂教学面对的是独立的、有个性的孩子,它是有计划的,又是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设计的成效如何,完全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教师只有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才能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切为学生考虑,对数学课堂生活进行充分地预设,才能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价值和神奇。

第三篇: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力的思考

------课题研究组

要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力的研究,首先必须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有所了解,我们才能采取相应的策略。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演变。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是故事内容或人物思想性格的分析。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是:“通读课文—划分段落—讲解内容—概括段意—归纳中心—总结写作特点”。完全是由内容到内容的分析。把理解课文内容人微言轻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语文课实际上就是抄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色和词语解释。这种模式目前在某些学校依然还存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口号,并很快席卷全国,形成共识,认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思想教育、智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都应该在吸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上进行”。几年间“语言文字训练”成了小语教坛上的热点话题。1995年10月,在沈阳举行的全国首届青年教师阅读观摩活动中提出了四条评课标准。其中第

二、第三条就是“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意识”和“要展现语言训练的过程”。1997年10月,在安徽马鞍山举行的第二届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活动中,对评课标准提出了六看:一看基本目标,二看教材理解,三看学生主体性,四看语言训练,五看教师素质,六看整体效果。1999年10月,在云南昆明举行的第三届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活动中,又提出了四条评课标准:一是教学目标明确、适当、集中,二是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三是以读为本,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四是优化教学过程 、方法、手段,教学效果好,从三次大赛评功课标准来看,“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始终是评价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指标,于是有的教师提出“语文课就是语言文字训练课”,然而语文课是一门情感性很强的学科,它不是数学是理性学科,它是人文学科,将

座标点仅仅定位在“训练”这一纵轴,舍弃学生阅读过程中品味和领悟课文中的人文内涵的过程,显然是不妥的。针对这种状况,2000年修订的小语大纲强调了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提出要注意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强化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语文课程标准》更是凸现了人文性。避开了工具性、思想性、人文性、科学性、审美性等谁主谁从的争论,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功能性”。2002年10月,在广西南宁举行了第四届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活动,结果是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新形式出现了,“综合性”体现了人文观,但是语文的本质特点没了,语言文字训练淡化了,会后全国小语会副县长会长丁培中先生总结说:“这不是历史的跨越,这是一种误区。”他认为语言训练始终是语文教学的最根本的任务。朱作仁教授认为,“抓住了语感的培养,语文课的特性才能体现出来。”我们强调个性学习,、情感体验、人文感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千万不可淡化语言的工具性,我们既要披文工团入情,更要以读悟语。

二、现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缺憾。

然而我们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真正领悟新课标的精神,常常是“闭门造车”,下面是我们一些教师的教学片断: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我们课堂教学策略。

这是一位一年级教师在执教第二册苏教版《雨点》这篇课文时的一个片断。(公开课)

师:请从苹果树上摘一个带有你认识的字的苹果贴到黑板上。(教师出示教具苹果树)

生:纷纷争抢苹果。(共九个要识的字,没摘到的同学又回到座位)

师:老师帮你们贴到黑板上。

生:跳跃,贴到哪儿好呢?(还剩词语“洋”)

师:大家一起看一看,贴到哪儿好?

生:贴到下边好!

生:贴在题目旁边。

生:„„

师:还是贴在这儿(海洋里)吧。(教师把字贴在了海洋里)

师:请把自己摘的苹果上的字领大家读一读。(小学依次领读词语)

对于这个教学片断你是怎么认为的?(请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

分析:你认为这位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法时,教学策略实施得怎样?新生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活跃学生生命的灵性,实现自主学习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内涵,在情境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促进合作互动,这是低年级课堂教学的重要策略。然而教师在设计活动和游戏时,往往忽视其在教学活动中的实际效果,热衷于形式上的热闹,在本片断的识字教学中,这种看似活跃的自主教学,其结果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虚假的,即使是参与活动的孩子也只不过是随意抢摘一个而已,匆匆而过,期间有多少思考与选择?抢摘后的支配权还在于教师,教师让贴切哪能里就贴切哪里,叫你干什么你才能干什么。分析以上教学,板贴的位置,表面上看似乎与课文内容相联系,实际上是为了教师的板书设计。学生抢摘后如何利用学具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并不局限于齐读,学生还有自己可选择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在于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有足够的空间思考,有够多的机会实践,这个片断教学,结果教师将抢摘的时间留给学生去读,去思考怎么认识和掌握生字词,然后去贴,在贴中,将生字词的教学,与课文内容的理解结合起来,不是更好吗?

回过头来看看,我们当前的课堂,有这种现象,很值得我们深思。

一是,整堂课是在教师的安排下“忙碌”:交流,汇报、表演、操作、检查,很难看见学生静静地进行思考;二是,整堂课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说了算,在没有充分引导,创高级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想说哪一段就说哪一段,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用什么方式,交流什么,都不明确)把自主等同于自能自会自流,其结果是不少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获得了自由,实际上放任自流,真正的自主,一定是在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下,进行的,绝不是孙悟空式的自主。放羊式的自主。

我们再看一位教师的教学策略运用。

这是一位青年教师,在上《美丽的小兴安岭》时的公开课片断。

师:这篇课文讲了小兴安岭的哪些景色?

生:讲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

师:请喜欢春季的同学座在一起,喜欢夏季的同学座在一起,喜欢秋季的同学座在一起„„

生:按自己的喜好找到了各自的集体。(大多数坐到了春季夏季小组中,而秋季那一组只有4位同学)

生:开始小组合作学习。

生:小组汇报学习结果。(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发言)。其它学生的发言被某个优生取代了,且代表的是个人的立场。

请大家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你认为这位教师的教学策略怎样?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以小组合作为代表的合作学习策略被教师们广泛,小组学习应用得当的确能给人们享受与启迪:如写议论文(我的体会)集体备课。

关键是合作学习是有一定的条件的,他是以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的,经上教学活动在学生没有充分读书、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不深刻,这样的合作只能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各组成员在合作的目标与任务的分工上也不明确,乱哄哄一堆,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合作学习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如果改为:先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明确你学哪些景色,掌握了哪些内容,存在什么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相同的兴趣,组成学习小组,先共同学习,感兴趣的内容与探讨问题,明确小组内分工,则会更有效,我们的课堂切不可像山是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看似热闹实质空洞这种现象姑且称为“竹笋式合作”。

三、我们再看一个教学片断,分析一下这位老师的教学策略。

《捞铁牛》这篇课文,大家都很熟悉,有位教师在讲到怀丙和尚用两船泥沙捞铁牛这一环节时,是这样处理的:

1.用实际展示用两船泥沙捞铁牛的过程,(小的铁牛,船上泥沙慢慢去掉)学生兴趣很浓。

师:你认为怀丙和尚是个怎样的人?

生:聪明的人。

生:了不起的人。

师:老师相信你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你想一想看能否还有其它办法捞起铁牛?

生:用许多人来抬。

生:用起重机来吊。

生:用大型直升飞机来吊。

生:把铁牛切碎后再捞捞上来再用万能胶组合起来。

(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始终脸带微笑,不时点头肯定)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看看你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吗?

你对这位教师的教学策略怎样看待?

阅读是富有个性的行为,阅读过程充满了创造,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开放话题,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阅读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但是开放性阅读教学要把握上个度:开放要有利于师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的有价值的对话,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进行科学方法、科学情趣的渗透,这位教师发散思维的导向发生了偏差,开放广、大、空。对学生的问题设置空,对学生的回答更是来者不拒,(就像社会上的有些人一样,不管什么人,只要给钱,来者不拒)这种开放,我们不妨称为来者不拒式开放。如果,这位教师能紧扣文本来设置问题,则效果就会不一样了:请同学们想一想,怀丙和尚为什么用两船泥沙来捞铁牛?不能用其它办法吗?引发学生对文本的深层解读,既感悟捞铁牛的过程,更深层感受当时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进一步明确怀丙和尚的智慧,同时明白在当时的情况下,的确难以有其他办法。思维是两个翅膀;一是求同,一是求异,求同就是发现规律,求异就是发现特点,在实际

教学中切不可只关注求异思维,突出开放,也应关注求同能力的培养,适度收缩,求同求异,方能丰满学生思维的双翼。

四、家犬式的探究

这是一位教师执教人教版第十二册《草船借箭》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以前看过电视剧《山国演义》,刚才又自由读了课文,请同学们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主要讲了诸葛亮运用计谋,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的事。

生:周瑜想用三天造十万支箭的办法来陷害诸葛亮,诸葛亮草船借箭,击破了周瑜的阴谋。

生:„„

师:读课文后,大家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

生:周瑜为什么要陷害诸葛亮?这对他们联合抗曹有好处吗?

生:诸葛亮明知周瑜要陷害他,为什么还要去借箭呢?

生:鲁肃为什么会听诸葛亮的安排?

生:诸葛亮为什么要向曹操去借箭?还那么有把握?

生:„„

师: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都很有思考价值。老师觉得这些问题主要是怎样认识文中的这些人物,把握了人物的特点,问题也自然解决了。大家有兴趣来研究这些人物吗?

生:有兴趣!

师:文中共出现了四个人物。请你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人物来研究,注意抓住他的特点。

生:进入探究性阅读活动。7分钟后,展开读书交流„„(交流中,学生对人物的分析还有一定的见地,但对事件的理解比较分散。)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对于小学生的探究性阅读来说,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探究性阅读活动。问题意识、亲自实践、开放视野是其主要特征。小学生的

探究学习虽不是科学探究,但在操作上必须讲究科学性,杜绝随意性,突出有价值性,探究的问题来自学生的发现,但不是学生所有的发现,要引导学生质疑能够体现文本价值的问题,要探究能够贯穿文本主线的问题。这个片断中,教师重视了学生的质疑,能对学生的读书质疑进行梳理,但没有抓住文本的内涵价值来归纳,本文是一个历史故事,人物的特点应是在具体的情节中体现的,如果教师能在学生质疑发问的基础上,归纳出一个统领全文的纲领性问题“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贯穿学生整个读书过程,使学生探究的目标明确,文本的价值得到体现(研究原因实际上就研究了人物,诸葛亮成功的主要原因不就是天、地、人吗?而人是最重要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定要联系当时的整个情况,来分析其中的人物,整体上感受诸葛亮的智慧,学生学的有趣,教师教的轻松)而这位教师让学生各自为政,去研究其中的一个人物,实在是零碎且偏移,一组人研究曹操,另一组人对曹操只能是听听,谈不上个性化意见这种探究,就像是家犬乱嗅气味,乱撒尿,没重点撒到那算那,要像警犬一样顺着着一种气味追踪,因而,我把这种探究称之为家犬式探究。

五、狐狸式的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引进了“教学对话理论”与“阅读对话理论”明确提出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主体间的对话过程。我们的教师非常重视这个理论,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的《青蛙看》的教学片断。(我市某乡镇一位年轻教师)

师:青蛙有一个什么想法?

生:想看大海。

师: 他有没有看到大海?

生:看到了。

师:他是怎么看到的?

生:他去问苍鹰、松鼠后跟着松鼠上去的。

师:苍鹰是怎么对他说的呢?

师:请你把课文中的话读一下。

师:松鼠又怎么对他说的呢?

师:请你把课文中松鼠的话读一下

第四篇: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思考

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因材施教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表达能力的基本方法。而在这一切的前提是教学设计要得当。在不断的学习和思考中,我认为:

1、问题要有概括性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类心理中最基本的特征是在意识经验中显示的整体性,局部的学习只能在整体的完成之中,并认为注重部分而忽略整体的是畸形的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尤其强调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整体理解文章的主旨,品味文章的语言,揣摩文章的表达。

所谓问题的概括性,就是指问题的设计是从课文的整体出发,能牵一发而动全身。问题具有概括性,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高水平的训练,能提高学生从整体角度去把握文章的能力,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层的、多向的思考与探究。

如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小骆驼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呢?”这个问题可供思维的空间很大,可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再如:北京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先生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要求学生:请你以“______皇帝”的形式,给课文加个副标题,并结合课文说出理由。这种从课文整体出发设计的问题,学生要回答,必须认真读课文、分析课文、概括课文,问题有很强的牵引力,能引

1 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课文,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加深学生思考的层次,能引领学生从整体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能让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这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有促进作用。

2、问题要有层次性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学生的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可分为识记、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教师设计问题时应遵循这一规律,设计出有层次性的问题。要解决文章中的一个难点或重点问题,往往靠直接提问是解决不了的,这时教师要站在整体的高处,设计出一组系统化的提问,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调动学生的思维,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公仪休拒收礼物》时,设计了一组问题:①公仪休喜欢吃鱼吗?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②公仪休是怎样拒收礼物的?这两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了解熟悉课文内容,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为下一步教学打好基础。③公仪休喜欢吃鱼,为什么拒收别人送上门来的活鲤鱼呢?这个问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认真分析其实质,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④你觉得公仪休是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要求学生概括人物品质,旨在训练学生的概括、评价能力。⑤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做?这个问题是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出的,旨在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一组问题紧密联系,层层递进,使学生在语言、思维、感情、认识等方面都有所收益,产生了较好的整体效果。

3、问题要有开放性

2 开放性提问的特点是“可以自由补充的条件”和“非唯一的答案”。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从多种角度去思考,寻求不同的答案。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正确处理基本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关系有以下一段说明:“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新性,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能拓宽学生思路,引起丰富想象,不求标准答案,但求多方面答案的提问。例如教授《三顾茅庐》时,设计让学生想像刘备在离诸葛亮家还有半里路时就下马步行及刘备在阶下恭恭敬敬等待诸葛亮午睡等情景的提问,教师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据一些老师的实践,这样往往能激活学生思维,学生联系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放飞想像,且言之成理,言之有据。这样的提问,不仅使学生对刘备诚心诚意、求贤若渴的性格特征领悟得更加透彻,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还要注意针对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多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以增强其学习动力。对一般难度的问题可以先让学习不太理想的同学尝试回答,然后让其他同学来补充,以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计问题应考虑到全体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注意保护那些成绩一般的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选择不同的提问对象,让所有学生的思维都运转起来,

3 激发每一个孩子的积极性,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求知欲望,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课堂提问要切合教材与学生的实际,要追求学生的全员参与,确保全体学生都能从中得到启发,有所收获。

提问是一门学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提问才艺术,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我们永恒的研究课题。

第五篇: 对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的思考

世雅小学 丁菲菲

[摘要]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提高学生文化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美术欣赏教学,必须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结合,掌握他们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本文主要通过对小学美术欣赏课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的策略进行简单论述,寻找怎样进行美术欣赏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美术 欣赏课 教学方法

美术欣赏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三项内容之一,它与绘画、工艺教学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范围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各个种类,古、今、中、外等各个方面。特别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美术欣赏教学已经越来越被美术教育界所重视。因此,美术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用美术本身的力量,使欣赏者置身于视觉的天地中,通过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使学生品德、智力、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

如何才能上好小学美术欣赏课,我认为老师的作用举足轻重。小学生在上课时,老师的引导、授课方式往往会影响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一旦有了兴趣,学生会主动地去学习,这样才能事半功倍。然而,现在小学美术欣赏课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重绘画、轻欣赏

很多教师在教学时缺乏对欣赏课的正确认识,认为欣赏就是看看,不重要,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欣赏的教学研究。认为欣赏课就是教会学生绘画,对作品进行展评,让学生互相看看就行了。

(二)教学目标偏离

传统的美术教学只是纯粹的技能型教学,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美术专业技能型教育。着重培养学生以后考试技能,并不强调美育的重要性。现在,美术教学强调技能及素质的综合培养,特别是欣赏教学着重于提高学生对美的发现能力、感受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但是美术老师不能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将美术欣赏课视为技能课,狠抓美术基本技能教学和训练,完全忽视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三)在欣赏教学中,知识代替了体验 教师往往会在美术欣赏课中添加一些课外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经常会出现任意拨高的现象,教师单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欣赏水平来选材,一味追求“纯艺术”,这些脱离了学生已知水平的作品只会让他们感到迷惑、枯燥、乏味,无法积极参与教学,最终消极怠学,致使美术欣赏教学严重失效。例如在二年级的美术欣赏教学中,将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纳入拓宽教材,这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无异于天书,教师再有口才,学生听的也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四)缺乏欣赏语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很多教师在美术课的欣赏过程中感到自己的“力不从心”,有时想表达的意思没有办法把它清楚的表达出来,导致学生的“一知半解”。

(五)教学方法单一,扼杀学生兴趣

很多美术欣赏课就是教师一课本一学生三者的直线型教学模式,教师看课本、讲课本,学生看课本,听老师讲,教学就是围绕课本进行的枯燥文字游戏。教师主体的个人背景不同,审美的观点亦存在差异,教学欣赏如果只是教师一个人的欣赏讲解,那么欣赏美的过程就会变成师生消磨时间的过程,学生不能活跃于课堂,教师也无法更好的施展才华,彼此之间缺乏积极互动,课堂一片死气沉沉。学生对美术欣赏课就会缺乏兴趣。

当我们翻看课本的画页或走进美术馆时,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各类各样的美术作品,犹如万花筒般地迷人,又如谜一般地令人费解,首先涌入脑海中的却是一堆的问题———这是什么作品?所要表现的是什么内容?为什么有的绘画画得逼真,有的画得很怪,有的什么也看不出来?对形式分析不清,对形象把握不住,对艺术语言不理解,分不出画得好坏,也就无从把握作品的内蕴。因此,美术欣赏教学,可以使同学们了解各种美术形式的特点和中外美术名作。

那么如何上好美术欣赏课呢?下面谈谈我的几个观点:

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一堂好的欣赏课有时就像一个优秀的故事,在开头设下悬念,然后在过程中将问题一一解决。在美术欣赏课中,我们也要通过分析、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来一步步完成对作品的欣赏和认知,最终达到对于美的理解和感知的目的。在“我也是艺术大师”一课中,我特意准备了一幅毕加索的“和平鸽”,不用老师解释学生都知道这幅画的名称,但没人知道它的来历,我就提问:为什么要用白鸽来象征和平?它出现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它表达了画家当时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结果大家对此都很感兴趣,经过小组讨论,大家踊跃发表意见:有的说鸽子的白色代表纯洁,象征和平;有的说画家一定是个爱好和平的人;有的说此画出现以前可能刚打完仗(此画是在二战结束后产生的)。最后由我补充:这是毕加索在50年代为在巴黎召开的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创作版画,以鸽子为题材,被人们称为“和平鸽”。 毕加索还是一位雕塑家,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的探索精神,给西方20世纪现代艺术以很大的推动。在整个一堂美术课上,学生发言积极,思维敏捷,而且个个神情专注。由此可见,提问是上好美术欣赏课的一种有益尝试,能引导学生对问题探个究竟,增强对课程的注意力,会给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通过游戏加深印象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美术欣赏课中穿插一些游戏,并能在游戏中完成欣赏目的,这不正是“寓教于乐”这一师生都能接受的最好形式吗?在“中国民间玩具”这一课中,我课前收集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玩具。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游戏,通过学生的游戏、观察,每一组派代表说说玩具的特点:有的甚至边说还边把玩具的特点演示给大伙儿看,惹得学生都乐开了怀。经过这样的形式,学生对中国民间玩具有了更深的印象。因此,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对我们的美术欣赏课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三、通过操作促进理解

有时要让学生了解被欣赏的作品,光靠教师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这样产生的印象不仅肤浅,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反感。如在欣赏“走进博物馆——非洲雕刻”这一课时,如果光就形体的讲解,学生对作品的认知就会离实现教学目标相差甚远。因为非洲在学生的印象中是一个比较遥远的概念,只有通过学生自己对作品的实际模仿与操作,我们才可能让学生切身体会到非洲人民的勤劳、智慧与非凡的想像力。我引导学生在模仿中了解非洲作品的一些风格和特征,使他们知道人物塑造时变形夸张的特点,体会非洲人民浓郁的民族特征和生活气息。在操作过程中,学生还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譬如:有的不纯粹是人物形象,它既是人像又加入一些动植物的造型,这可能是他们崇拜的国王或图腾造型;有的将人物和动物造型揉在各种生活用具中,使用具更加美观、富有创意;有的则表现一家人和睦相处的生活情节。通过学生自己的制作,使他们更了解非洲的民间艺术,也是他们打开世界艺术之门的金钥匙。

四、与动手、表演相结合

欣赏教学与绘画、表演的教学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学生如果有了绘画、表演的实践,就能更好地理解与认识艺术作品。欣赏教学要善于借助学生绘画、表演等美术实践的“外力”。如:教师通过对欣赏作品的分析讲解,激发学生的欣赏欲,使他们心情舒畅,表达各自的感想,同时教师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让他们亲自动手画一画,进而起到良好的欣赏效果。也可以根据欣赏作品的内容让学生进行模仿的动作表演,如:在学习《机器人》时,我让学生表演机器人的各种动作然后带领学生进行观察,从而让学生对机器人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与把握。

五、与音乐、视频、动画等相结合

美术欣赏不能成为教师把单一确定的相关知识灌输给学生的过程,学生不能成为欣赏的旁观者和接受者。应该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扭转模式,积极创设情境,挖掘教学内容中趣味性、生活性并且符合学生心理的东西,吸引学生参与到美术欣赏的过程中来,主动感知艺术形象和体验艺术情感,让学生成为美术欣赏的主体。所以多媒体的运用给美术教师上好美术欣赏课提供极大的方便和可能。如:在教授《怪兽》一课时,我将怪兽的音效和动画融入到教学中,有声有色图音并茂。欣赏怪兽图片时随着音乐节奏的起伏,眼前情与景的不断变幻,学生自身的情感也融入画面,随后的学习孩子们显得积极主动、兴致勃勃。

六、教给学生欣赏的方法 学生欣赏作品通常凭着第一眼的感觉,感觉好,就是好。在他们的世界里,所谓的美就是漂亮,他们对美术的欣赏的概念是模糊的。那么,我们在这时就应该去引导,去帮助他们明白什么是美术欣赏,教会他们怎么欣赏作品。在培养学生发现视觉艺术的含义和价值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从审美的角度去感受事物,用深刻的洞察力、敏感性对待艺术,用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思想,真实地观念,通过了解艺术家和作品创作的相关背景资料,学生能明确这些艺术家的人格,获得对他人的更积极的理解和对世界更深刻的意识。学生掌握了欣赏的方法就可以寻着一定的思路来欣赏。

总之,一堂生动活泼的美术欣赏课,除了需要教师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更需要有教学的技巧,有能够加深学生印象的活动方式。只有让他们感受到欣赏课的生动、有趣、有意义,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我们的课堂上来,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的才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对美的向往和渴望。

参考文献:

[1]杨智《教育科研论坛》[J]百家出版社 2007. [2]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 [3]王慎.《美术与欣赏》[M]《中国艺术报》2002.0224 期 [4]雷浩民.《美术教学策略浅析》[J]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9. [5]龙厚强,任庆薪. 谈新时代的基础美术教育[J]. 美术大观. 2008(05)

[6]张婷.从中小学美术课程演变看学习评价变革[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0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大学资产评估期末考试下一篇:大学学生会学习部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