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论文

2022-04-16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随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推广,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提升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主要是探讨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从而提高就业能力。

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论文 篇1:

关于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探讨

[摘要]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要求,是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和“两课”教学改革的需要。因此,应该通过转变“两课”教育教学理念、调整“两课”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方法等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为高职教育服务的教学宗旨。

[关键词]职业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职业道德教育

[作者简介]包艳君(1972- ),女,广西浦北人,北海职业学院社科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广西 北海 536000)

职业道德建设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在学校教育中既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和技术技能训练,还要切实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潜在的职业素质,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具备从事社会职业活动所必需的职业道德。因此,我们在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注意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修养的渗透教育。近几年来,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始终,遵循高职学生成长规律,坚持科学性、教育性、主体性、活动性、实践性、创新性等原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职业品质及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职业意识和能力,进而成为高素质的职业人。经过几年的教学探索,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笔者认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教育教学理念要更新

在教育理念上,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坚持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使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中。高职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自始至终强调为生产一线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如果脱离了职业教育环境,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精益求精、服务社会的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把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指导、创业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并贯穿于品德养成的全过程。

二、教学内容设计要有针对性

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应体现职业性。凡是能与职业道德有联系的教学内容,我们都围绕“培养大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孝敬父母、关爱他人,讲文明、懂礼貌,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等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并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比如,在讲授“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时,根据国家新出台的《劳动合同法》,组织学生学习,结合典型案例讲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劳动合同如何签订等问题,解决了学生的许多疑虑和后顾之忧,让学生在实习、就业前就养成遵守法律、法规并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正当劳动权益的习惯。又如我们针对学生的特点,在全院一年级新生中展开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比赛,通过比赛学生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整体的规划,有助于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的实现。还比如我们针对教学内容举行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使他们认识到诚实守信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的重要作用,诚信的意识深入人心。

三、教学方式方法要体现实践性

在教育方式上体现实践性。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通过“行动体验”把课堂延伸到活动中,做到课内外相结合、校内外相结合、品德养成和职业教育相结合;通过鼓励学生走出去,让学生走出校门,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价值判断能力;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兴趣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原理形象化,促使学生自觉地进入主体角色,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比如,让学生在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名人贤士的高尚品德;在专业实训和校外实习活动中与工人师傅结对子,学习他们在长期职业生活中形成的良好品性;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注意行为习惯的养成和训练,锻造良好的个人道德品质等,从而最终实现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由外部要求向引起共鸣、打动心弦、触及灵魂的转变。

四、学习方法要强调自我对话和道德内省

道德内省也称为道德反思,道德内省强调反省、内察、体悟,以亲身经历为基础,进行理性思考,反躬自检,以求道德提升。与自我对话,是人的内向交流,是人的自我思考、自我反省等心理活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道德境界的重构和升华。同自我进行对话的过程是一个人的内省过程,是一个人的道德觉悟从晦暗到敞亮的过程,是一个人的内心深处的仁爱、智慧和正义感浮出水面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道德观念日趋成熟、道德行为逐步走向理性的过程。例如,我们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活动,带领学生到当地农村参观村容、村貌,开展“学农”活动,调查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情况,请该村的致富带头人给学生讲述农村创业的苦辣艰辛以及成功喜悦。这样,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聆听中反思,在学习中自省,不仅亲身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体会到了真实的农村生活,加强了劳动教育,也很好地培养了吃苦耐劳、互帮互助的合作精神,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五、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重视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是渗透品德教育的前提。职业院校应该制定有关“向教师倾斜”的政策,积极鼓励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及同等学力的优秀行政和教辅人员加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行列里来。在教师任用上,严格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规范和要求,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开招聘,让每个具有教师素质的教师进入教师队伍,让教师队伍里的每个教师真正具有教师素质。这样就为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教师是实施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成长的直接影响者。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等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应该在完成好相关课程内容讲解传授的同时,向学生介绍做人的道理,剖析人生的真谛,特别是在学生发生困惑的时候,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分析问题的症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此外,教师的德育渗透除了主体自身的言传身教外,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另一方面。教师应当及时检查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严格规范课堂听课、课后复习,并鼓励学生到社会实践中去体会领悟所学知识,以进一步认识理解知识、能力和做人之间的关系。教师只有既言传身教,又严格要求,才能使学生在文化知识、实践能力和思想品德等方面得以协调健康的发展。

总之,具有过硬的职业素质是高职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获得用人单位和社会认同的重要保证,也是高职教育成功与否的一个衡量标准。探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何渗透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问题是“两课”教改的一项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之一。我们的思考是初步的,对该问题的研究还有待深入,相信随着全社会对该问题的重视,以及“两课”教师的共同关注和研究,这方面的教育一定会取得更多的令人瞩目的成绩。

[参考文献]

[1]赵忠洁.提高职校生职业道德修养的有效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4(30).

[2]华爱民,单学英.高职专业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的方法和措施初探[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3).

[3]潘玉昆.关于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2).

[4]裴娣娜.现代教学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包艳君

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论文 篇2:

“工学结合”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研究

摘 要:随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推广,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提升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主要是探讨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从而提高就业能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职业道德教育;对策

随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推广,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提升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高职学生如何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教学内容职业化——突出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而其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必须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相联系。因此,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必须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整合,以“一线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基点,以企业对人才要求为要素构建若干内容上具有相对独立性、主题突出、鲜明的教学模块,变教材体系为教学体系。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突出职业道德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以正确的人生价值教育为主线,加强意志品质、适应能力、合作能力、团队精神、心理抗压能力等关键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职业选择、职业理想、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原则与规范进行教育,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什么是职业道德,作为高职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道德观。

(二)结合专业、岗位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的共性表现为社会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共同职业道德要求。职业道德的个性即行业职业道德,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道德要求。行业规范往往是从事该行业人员必备的职业道德。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共性的范围,还应该进行个性化的行业职业道德教育。高职学生只有集共性与个性道德品质于一身,才能形成优良的职业道德素质。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引入行业职业道德,丰富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结合专业及岗位群的要求开展教学,让学生明确将来从事的职业或岗位应该具备怎样的职业道德,帮助学生培养职业道德素质。

(三)引入企业文化理念,增强学生的职业价值认同

当前,相当一部分高职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就业后被“炒鱿鱼”,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高职学生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而企业文化是职业道德的有效载体,为了做到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把现代企业文化引入教學内容中注重、突出敬业、责任、创新、服从、守时、沟通、吃苦、细心等职业态度的教育与培养。根据企业文化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遵守企业的生产流程,培养质量意识、遵守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按企业要求规范学生言行举止,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

二、教学方法、手段多样化——注重职业道德行为的培养

要充分重视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创新和完善课堂教学形式,是教育方法创新的一个具体方面,要在保持传统讲授法优势的前提下克服讲授法的不足,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授课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融“教、学、做”于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因此,一是打破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旧三中心”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的“新三中心”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从以往被动的客体地位提升为积极的主体地位。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正确、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之后,运用灵活多样新颖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可以根据职业道德的教学内容和特点采用专题讲授、上台演讲、课堂讨论、主题演讲、专题辩论、角色扮演、影视教学、参观调查、社会实践等方法。通过多种多样、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既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实践教学常态化——加强职业道德素养的养成

职业道德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是在职业生活中积累、培养的过程,职业道德只有在职业道德训练的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升华。高职学生作为“准职业人”,高职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养成仅靠课堂教育是难以实现的,只有让学生到实践中去领悟、体会和感受,才能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在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过程中便显得格外重要。目前,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水平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其主要问题不是缺乏理论知识,而是在行为能力上。通过理论教学,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要求有了较深的理解,关键的问题出现在“知行合一”上。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过程中,应把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兴趣,促进高职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活动设计:一是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选取不同的重点与难点,设置不同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在日常行为规范上与企业的要求相衔接,把企业要求职工的行为规范作为培养高职生日常行为的部分规范要求。二是选用案例时选取与专业相关的案例进行教学,加深学生对行业职业道德的认识。三是不管是课堂纪律还是实践活动的纪律按照企业的纪律要求进行设计。

四、考核方式过程化——强化学生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

道德评价是人们依照一定的标准、根据和方法,对某种社会道德、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的价值和性质进行判断,以达到扬善抑恶目的的一种特殊评价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目的不仅让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采用适当的方式,从理论教育入手,同时让理论来指导学生的行为,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达到知、情、行的统一。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的考核要更加关注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的形成过程而非结果。从评价主体来说,实现评价主体多样化,改变单一评价主体为多方评价主体,采用任课教师评价、辅导员评价、同学评价及自我评价相结合。从评价方法来说,实现评价方法多样化,改变单一评价方法为全面的、多角度的评价。即坚持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相结合、理论考试与日常行为表现相结合、平时作业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评价办法。从评价内容来说,职业道德的教育既是内化的过程,更是外化的过程。坚持理论认知与日常行为相结合、课内表现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通过考核方式的改变,不断完善评价体系,力求知行统一。

五、建立校企互动的教育途径——让学生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感悟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过于强调教师主导地位,过于强调课堂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道德行为体验;教学方法仍然停留在“灌输式”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对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教学过程存在着知行分离的教育困境。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教育困境,就要不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把职业道德教育过程向企业延伸,不断丰富职业道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校企互动的教学模式。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把企业文化引入课堂,建设具有职业化特征的课堂教学,还应进一步深化与企业的合作,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不但要“引进来”,而且还要“走出去”,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身临其境地感受企业文化,切身感受企业生产经营中员工所表现出来的职业道德,了解岗位所需的职业道德。通过校企互动,可以培养学生关心企业、了解企业、研究企业、服务企业的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吸纳优秀的企业文化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甚至把思想政治工作延伸到学生到企业实习、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起到导向的作用。

六、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示范化——为学生树立职业道德的榜样

高职院校要培养出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教师是关键。教师作为一个职业人,其所作所为都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形成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正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德高为师,学高为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立场、道德修养、敬业精神、创新意识、治学态度及日常行为举止对高职学生都有着最直接、最强烈的影响,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及以身立教的思想,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把抽象的道德标准、行为习惯内化为教师的道德行为及职业行为习惯,并在言行举止中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直接楷模与巨大的教育力量;同时通过教师的示范作用及学校对教师的职业要求,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企业制度、企业文化、职业核心价值观、企业对毕业生能力素质的要求,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的养成,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及学校办学特色和育人要求,根据企業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探讨教学改革,把教材体系变为教学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充分发挥企业员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榜样作用,使学生在学习、工作及生活中不断感悟、内化,从而不断提高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珏.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2]许倪倪,肖杰.如何将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带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J]·文教资料,2009,(1).

[3]应金萍.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机制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9,(3).

[4]王和平.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模式的探索[J].科教文汇,2011,(9).

[5]曲文涛,邱蕊.引入优秀企业文化提升高职学生职业道德[J].黑龙江教育,2010,(3).

(责任编辑:李 慧)

作者:陈少珍

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论文 篇3: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与对策刍议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其提出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呼声越来越高。大学是学生迈入社会就业前的重要受教育时期,并且,大学生作为服务社会的人才主力军,要在大学教学阶段,重视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素质对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以及素质提升起着重要作用。为此,本文将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提高教学对策进行研究,从而实现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有效性。

一、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

随着社会与企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升,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战略任务的有效实施,促使我国职业道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职业院校以及师范类等院校都在教育中对学生開展了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从而使职业道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近年来,在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中,职业道德教育取得了成绩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职业道德教育应该具有普遍性,并从理论上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进行研究。由于对职业道德教育认识的不断提高,伴随新课改的实施,在各大高校开设职业道德相关课程,同时针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开设了相关课程。例如“大学生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对大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

二、目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观念有待提升

在实际教学中,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高校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而在实际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又忽视了对职业道德的有效教育。职业道德往往只是在毕业前期对学生开设相关专题课程,从而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学生对于很多职业技巧以及职业道德观念都不能有效地领悟和认识,从而未达到职业道德实际预期效果。

(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不够明确

部分高校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片面地强调表面知识,从而忽视了本质培养。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培养时,应该从政治角度出发,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联系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道德教育目标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目标,从而针对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的特殊性,以及对学生在就业中的有效性,从而影响了对学生的有效培养。

(三)大学生职业道德教学内容空泛

在大学职业道德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体系没有随着专业的不断细化进行发展,同时大学生职业道德教学体系也没有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而使得在实际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较为单一,缺乏鲜活的内容,缺乏对学生隐性课程的有效培养,同时缺乏实践活动,从而缩小了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范围和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职业道德学习的主观动能性。而当前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学生的教学要求,从而其教学内容也不符合对学生的有效培养,并影响了对学生职业素质提升。

三、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对策

(一)提高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在大学职业道德教育中,教师要提高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在教学中要不断适应并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对学生进行现代化教育培养,并正确认识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同时,教师要明确自己承担的教育职责,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从而提升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素质能力。良好的职业素质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专业在社会中的价值,并能将自己的精力放在对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中,从而加强学生对职业行为的规范性以及对自身的自律性认识,以实现对社会的有效发展。

(二)完善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体系

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时,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体系的创新和改革,并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师资力量,制定职业道德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大纲,聘请专业的职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进行有效教学。高校要在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从而为职业道德实践教学创造有利条件,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从而提升学生对职业道德的有效理解。

(三)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提供条件

高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培养时,在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创造道德素质氛围,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在高校中可以开展相应的校园文化建设,根据学校氛围以及特点,为学生打造底蕴深厚的校园文化环境,同时还要加强对校园的有效管理,促进学生的自我约束,并在校园内树立先进典范,从而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提供教学氛围,并在生活上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总之,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能够使学生对未来就业明确方向,从而能够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来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社会的不断发展需要应用型人才,这就对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保障学生能在社会中更稳定地发展。

作者:刘金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个人所得税改革和完善论文下一篇:维护工作广播电视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