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本土知识农村教育论文

2022-04-20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发展本土知识农村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特岗教师作为农村乡土文化的外来者,缺乏本土人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智慧,这给特岗教师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适应困难。通过农村地方性知识的生成可以加速其生活适应,促进其教育教学实践,提升其专业素养。

发展本土知识农村教育论文 篇1:

后发优势、制度创新与跨越式发展

本文从后发优势理论实现经济增长的可能性出发,分析了江西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所具备的后发优势条件,剖析了其后发优势难以发挥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指出江西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增加资本、知识等生产要素存量,积极推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并进行制度创新,构建有效率的制度体系。

[关键词]后发优势;制度创新;跨越式发展

杨海军(1970—),男,江西高安人,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副研究员;罗 明(1964—),男,江西临川人,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教授;熊小欢(1981—),男,江西南昌人,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助理经济师。(江西南昌 330063)

本文为江西省重大委托课题“江西省‘十一五’技术创新规划”(编号:DB200509158)阶段性成果。

后发优势理论是发展经济学中关于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理论,它表明国家和地区兴衰是会交替的,落后国家和地区在充分利用和发挥后发优势的基础上能够以时间上的压缩形式和幅度上的跨越形式实现经济追赶。江西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其发展路径选择有两种:一是按经典经济学所设定的工业化路径,二是按后发优势理论所揭示的跨越式发展路径。经典工业化路径与跨越式发展路径之间的区别并不像它们表面上所显示出来的时间是否压缩那么简单,而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差别。

一、理论综述:内涵、条件与制约

(一)理论内涵

后发优势理论是指后发国家和地区同其经济发展相对迟缓而形成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各种机遇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其内涵包括技术和制度两个层面。一是技术性后发优势,即后发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模仿创新,指从先发国家引进各种先进技术,并经模仿、消化吸收和改进提高所形成的追赶优势。这不仅包括从外部世界学习利用科学知识所引起的知识型或智能型技术进步,而且包括引进技术和模仿技术所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二是制度性后发优势,即后发国家和地区的制度学习和制度移植,指效仿或借鉴各种先进制度并经本土化改造所产生的追赶优。[1]后发优势与跨越式发展是紧密相关的,跨越式发展是用较短的时间完成较长的历史阶段的目标和任务,是由量到质的飞跃。发挥后发优势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后发区域只有通过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的赶超,摆脱落后地位。后发优势理论是对超常规、非平衡经济增长的形象概括。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后发优势理论被一些后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过程所验证。

(二)后发优势发挥的条件与制约

后发优势只是相对后进性在积极意义上的理解,只是为后发国家和地区急起直追、加速发展提供了一种机遇或可能,并非后发国家和地区所实际拥有的利益。要使后发优势变成现实的后发利益,还需要后发优势转化条件的支持。需要强调的是,后发优势是一种潜在优势,后发优势条件为后发优势的挖掘奠定了基础,而后发优势转化条件则是后发优势转化为现实利益的催化剂,也是社会能力形成的根基。这些转化条件包括:①物质资本。物质资本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物质资本即经济制度本身生产出来的,体现一定技术进步的,并被用做投入要素以进一步生产更多商品和劳务的物质产品,[2]包括总固定资本加上存货的增加两个部分。王绍光和胡鞍钢[3]运用增长账户计算法对各种因素对各省区产出增长的贡献的测算,在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以及技术进步这四个增长因素中,有形资本的贡献度最大。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前提,资本调动能力大的地区,其经济增长速度就会比较快,后发地区只有获得充足的资本积累,才能提高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4]②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即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非物质资本。[5]历史发展的经验也证明文化教育和生产技能较高的国家,资本吸收能力很强,一旦有大量的物质资本可以利用,经济就能很快被推向前进。③规模经济条件。规模经济条件即在既定的技术条件下,生产一单位单一的或复合产品的平均成本递减的现象。规模经济的形成对于后发区域的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至关重要,因此后发优势的发挥需要后发区域具备规模经济条件。④制度条件。“制度是一系列被制订出来的准则,守法规则和行为的道德伦理,它旨在约束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6]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它与技术模仿创新具有互动性,有效的制度安排将极大推动经济的发展,使潜在的后发优势转化为现实。①⑤政府的推动作用。后发国家和地区在发挥后发优势时需要一定条件的支撑。如果既无物质资本的积累,又无人力资本的储备,既无对外来先进技术引进、吸收、消化的能力,也缺乏对先进制度的学习和移植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后发国家和地区缺乏形成这些初始条件的市场机制,这些都是其经济启动的障碍。[7]显然,面对这种障碍,政府应该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以弥补市场条件的缺失。

二、江西经济现实条件分析:有利与不足

(一)江西具有的发挥后发优势的有利条件

后发优势的发挥同样需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这是由后发优势的特点决定的——后发优势是一种潜在优势。后发优势是在一定“社会能力”的基础上发挥作用的,而且这种社会能力越强,后发优势也就越容易发挥出来。这种社会能力主要是指企业家队伍、现代公司制度、资本(包括人力资本)积累、技术(包括管理技术)积累和比较完备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制度结构等。[8]

根据李永周的分析框架,我们认为,江西具有的众多先天比较优势和宏观的政策环境及机遇共同构成了其后发优势条件。

1.资源与成本优势

江西地处“两洲一区”的共同腹地,与沿海相比在资源和成本上有一定的优势。首先是矿产资源特别是有色金属储量丰富,据统计,在99种已探明储量的矿物资源中,居全国前10位的江西有52种之多,居首位的江西有12种,其中铜、铀、钼、铝、稀土、金和银更是被称为江西的有色金属的“七朵金花”。其次与沿海相比,江西具有经济成本梯度差的优势。由于工业化程度低下,江西省人均工资约为沿海发达地区的1/3,电能每年富余200多万千瓦。水、电等公共资源的低价格,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形成了投资的高回报率。

2.生态环境优势

江西自然环境优越,生态环境优美,是一个山、江、湖兼有的生态大系统,境内水源丰沛,森林覆盖率高,名山名湖名泉成网。近年来江西依托生态资源深度开发农产品,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以“绿、红、谷、花、景”五色为主题的旅游业方兴未艾,游客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大幅度增长。

3.交通区位优势

江西紧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经济区是唯一能同时接受这三大经济区直接辐射的省份。同时,东部通往西南唯一的铁路直通线——上海至贵州、重庆也经过江西。京九线的开通对江西的人流、物流乃至整个经济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赣州龙川铁路的开工,将进一步加强江西与福建的经济融合。目前江西已全面打通东到上海、浙江、福建,南下广东,西达湖南,北通湖北、安徽的高速通道,比九五期间新增高速公路1000公里。连南接北、承东启西的交通网形成后,江西将形成省际8小时和省内4小时两个经济圈。

4.宏观政策调整的机遇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相继实施东部“特区政策”、“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后,东部、西部和东北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国家政策和财力支持,区域经济已经形成对中部地区夹击的发展态势,“中部塌陷”已形成发展速度和发展政策的“双重塌陷”之势。因此,党中央提出了“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认为要“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规划和措施”,“国家要从政策、资金、重大建设布局等方面给与支持”,国家对中部地区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宏观政策将会较以往更多地考虑中部地区的利益,这是江西实现崛起的重要机遇。

5.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

由于江西优越的区位优势,随着江西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泛珠江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的实施与“浙赣经济合作”的推进,必然推动江西与长三角地区以及珠三角地区的经济联系,尤其是随着沿海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及其资源、能源限制的日益突出,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速度与进程将进一步加快,江西经济将日益融入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经济圈。

(二)江西发挥后发优势中存在的不足

1.物质资本稀缺

物质资本的形成是区域后发优势的重要前提条件。但从我国东、中、西三类地区物资资本形成状况来看,以1998年为例,中部地区面临物资资本严重稀缺的困境,其形成总额占全国物质资本形成总额的1/4,而江西省更是位于中部省区最后,仅为702.45亿元。2004年,江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以及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无论绝对值还是增长速度,在中部六省中都处于低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只相当于河南的1/4,湖南的3/5。由此可见物质资本稀缺是江西发挥后发优势的主要困境之一。

2.知识贫困

知识贫困不仅仅是教育水平低下的程度,还包括获取、吸收和交流知识能力的匮乏或途径的缺乏。[9]未来的区域发展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落后将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的被动。江西教育发展长期滞后,江西的教育落后主要是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农村教育等方面:如今全省仅有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寥寥无几,仅有5个博士培养单位、20多个博士点,院士和博士点数量远不如外省一所著名大学,每年从国家争取的教育科研经费也极其有限;而江西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远远满足不了工业化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其次是科技事业发展水平不高,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滞后。

3.产业层次低下

长期以来,江西三次产业结构一直是以一产为主导的大农业格局,1990年三次产业结构为41.0:31.2:27.8。1993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农业,1996年,第三产业比重也开始超过一产和二产。随后的几年里,第一产业的比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的比重逐年上升,到2003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30%,标志着江西工业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格局已经形成。2005年,三次产业比重演变为19.0:47.2:33.8,其中,工业所占比重为35.9%,[10]基本形成了以第一产业为基础、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居重要位置的产业结构。江西省当前的工业化水平总体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这使整个产业承载技术的领域和范围受到极大限制。[11]

4.规模经济难以形成

克鲁格曼在中心-外围模型中将人口(通过城市化进程表现)、运输成本、固定投资成本作为形成规模经济的要素。[12]然而江西的现实状况使规模经济难以形成,从而制约发展要素从东部向内陆的转移。据统计,2004年江西城市人口比率为35.6%,而世界平均水平在50%左右,欧美发达国家更是高达80%以上。城市化水平低而导致区域内制造业人口比重低,对制造业产品的有效需求不足,从而限制了发展要素从东部发达省份向江西的转移。

5.后发劣势的排斥

经济发展中的后发劣势又被称作“对后起者的诅咒”,杨小凯[13]认为经济发展中的后起者往往有更多空间模仿先发者的技术,用技术模仿代替制度学习和文化创新,从而使落后的制度和文化阻碍经济发展的现象。江西尽管因技术引进与技术模仿使分工和经济运行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但制度变迁滞后和无效制度的固化严重影响了各种发展要素的作用效率,从而限制了后发优势作用的发挥。表现为经济体制还比较僵化,政府管理体制尚未理顺、法律法规不健全等。

三、对策建议

江西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追赶目标,就必须克服现实发展中的困境,在依赖政府区域经济政策的支持与驱动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发挥自然禀赋、区位条件等比较优势在社会能力增强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身对技术、制度的承载和消化能力,依靠技术和制度的创新来彻底改变落后面貌。

(一)建立有效的投融资体系,促进物质资本的形成

物质资本是落后国家和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起飞的首要条件。根据“双缺口”模型可知,一个地区的投资能力取决于区域内储蓄水平和区域外的净资本流入量,即资本的最终形成源头是自我积累与外部注入。江西属欠发达地区,依靠自身积累远远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对物质资本的需求。因此,物资资本的形成在短期内应实施以引进外部资本为主、自我积累为辅的战略,而实施这一战略的关键是建立有效的投融资体系。

1.通过多种途径,形成多样化的融资渠道

做大做强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等金融载体,使之成为地方资金的吸纳主体和投资主体,为服务地方建设更好的发挥作用。在有关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可以让民间资本和有实力的民营企业注资或参股中小金融机构,使其逐步壮大并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以开放的意识,积极引进外来资金,扩大金融资源总量。一是积极吸引外资金融机构(银行、保险公司等)和其他省市金融机构来赣投资设点,以实现江西金融体系多元化,通过学习交流引入先进的金融资源配置理念。二是扩大江西企业直接融资能力。鼓励有资质有实力的企业上市融资,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各种条件和配套措施,指导和协助企业上市融资,扩大直接融资总量。

2.积极发展金融市场,推动金融创新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大力培育资本市场。从世界范围来看,凡是成功的区域开发几乎都充分利用了资本市场的支持。资本市场不仅可以为促进经济发展发挥巨大的筹资、融资作用,同时由于资本市场具有较强的流动性,能促进商品、劳务和生产资料市场的建立和价格的形成,节约市场的配置资源过程中的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和分配效率,从而提高江西本地区的资本形成能力。

以市场为导向进行金融创新。学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的经验,积极探索和尝试人寿保单质押贷款、保全仓库业务贷款、出口退税抵押贷款、应收帐款质押贷款、联保协议贷款等新型信贷方式,大力拓展中间业务,发展网上银行业务等,通过金融创新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二)积极推动“一号工程”,增加知识资本存量

未来国家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归根结底在于人才,而知识贫困是后发区域实现赶超战略的最大障碍。因此,江西要充分利用全球化的知识溢出效应消除知识贫困,缩小与东部先发地区知识发展的差距。

1.大力发展教育,提高提高劳动者素质

在社会生产力的三要素中,人力因素是最活跃的要素,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根本要素。与以资本投入为主要增长源泉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相比,当代经济增长方式是以科技为投入增长为主要源泉,而人才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根本保证,人力资源的水平代表着生产力的水平和经济的发展潜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也要求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加速发展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相应地要求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

2.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引进和吸收知识的能力

国家或区域开放程度的差异是国家或区域知识发展和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原因[14]。因此,要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逐步实现经济趋同,就要求江西实行区域大开放的战略利用全球知识的溢出效应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知识。包括:既要面向国际开放又要面向区际开放,既要重视物质、技术领域的开放,更要重视思想、观念方面的开放。

3.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倡导、鼓励自主创新,提高生产知识的能力

后发地区为了能够追赶发达地区,就必须通过自主创新来缩小“最后最小差距”②。为了提高江西的自主创新能力,政府应当设立促进本地区提高生产知识能力的专项基金,资助有优势有实力的R&D机构,确定科研投资的优先领域。建立多元化的R&D体制,提高机构生产知识的效率。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的潜力和作用,提高技术人员生产知识的效率。鼓励企业对R&D的投入,使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三)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工业化进程

江西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通过适宜的产业结构来实现,而产业结构的优化需要通过以下产业措施来实现。

1.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面提高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要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推进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产品,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提高农业的综合产出能力。积极发展畜牧业、渔业、林果业等产业,提高它们在整个农业产出中的比重,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2.加速主导产业的培育,为跨越式发展建立驱动点

首先,江西的比较优势基本上集中在自然资源优势产业中。从产业贡献率看,对江西经济发展贡献率比较大的产业主要有:有色金属采选业、有色金属加工业、交通设备制造业、大量金属矿物加工业、食品加工业等。江西主导产业的选择应集中在这些优势行业中,充分发挥主导产业扩散作用和关联作用强的特点,以主导产业发展带动江西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其次,应当大力加速软件产业、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省内中心城市和中心地区、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使之成为江西经济新的增长点。

3.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

在我国地区经济动态发展过程中,完成产业战略大转移,一方面是东部先发地区在自身的产业结构调整中要让出原来的主导产业,向更高的主导产业转移;另一方面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要随后跟进,向发达地区让出来的产业扩展。江西作为后发地区,具有资源成本优势完全可以抓住机遇作为长三角、珠三角产业梯度转移的受体,加速自身经济的发展。

(四)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规模经济效应形成

区域运输效率和城市化水平低下是江西制造业规模经济效应难以形成的重要原因。因此改善江西的运输条件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江西通过形成规模经济效应来发挥后发优势的重要途径。既要发挥铁路大动脉的骨干作用(京九线),又要重视公路交通的主导地位和基础作用,同时还要积极发展航空运输业,充分利用内河资源发展水运事业。加快城市化进程,要着重建设好南昌市及各设区市的中心城市,充分利用这些城市区位条件好、市场容量大的优势,集中布局现代工业,聚集周边地区的生产要素,促进城市工业现代化进程。

(五)构建有效率的制度安排,弱化后发劣势的排斥作用

后发劣势对后发优势的排斥严重影响了后发优势作用的发挥。要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弱化后发劣势的排斥,构建有效率的制度安排。但是有效的制度安排,仅靠移植和模仿是不行的。因为一种制度安排的效率极大地依赖于与之相协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发达国家和地区成功经验只为我们创造了学习和借鉴的空间而不是提供了复制的模本,世界上决不会产生两种完全相同的经济发展模式,江西应在比较分析成功制度的适用性上结合本地的经济特征、发展程度和社会环境,创造出符合本地实际的制度安排。避免陷入“引进—不适用—落后—再引进—再不适用—再落后”的泥潭,使江西永远处于落后和疲于追赶的状态。

注:

①这是因为后发区域的各种制度与技术之间有一种低水平或原始的适应性。当技术模仿创新带来技术进步和生产力水平提高时,就会产生技术与制度不相适应的矛盾,于是新的技术推动制度的改革,新的制度又为新的技术产生创造了环境,两者相互促进,形成互动。②陆德明(1994)所提出的后发国家发展动力假说中,认为通过学习型追赶,后发国家和地区能缩小与先发国家和地区的差距,但总还有一恒定差距无法消除,要超越这一“最后最小差距”就必须由引进、模仿转为自主创新。

[参考文献]

[1][7][14]王必达.后发优势与区域发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冯金华.敲开希望的大门——发展经济学[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3]王绍光、胡鞍钢.中国:不平衡发展的政治经济学[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4]施培公.后发优势——模仿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6][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8]李永周.后发优势与我国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2,(3):19-23. [9]胡鞍钢、李春波.新世纪的新贫困:知识贫困[J].中国社会科学,2001(3):22-26.[10]江西省统计局.江西省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OL].http://www.jx.stsats.gov.cn.[11]杨海军等.工业化阶段的判据:霍夫曼系数法的缺陷及其修正——以江西、江苏为例的分析[C].中国市场论坛会议论文,2006.[12][美]克鲁格曼.地理与贸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5]何国勇、徐长生.比较优势、后发优势与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J].经济学家,2004,(5):16-22.[13] 杨小凯,2002.经济发展中的后发优势和劣势[EB/OL].http://www.inframarginal.con.

【责任编辑:莉 茹】

作者:杨海军 罗 明 熊小欢

发展本土知识农村教育论文 篇2:

特岗教师农村地方性知识及其生成初探

特岗教师作为农村乡土文化的外来者,缺乏本土人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智慧,这给特岗教师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适应困难。通过农村地方性知识的生成可以加速其生活适应,促进其教育教学实践,提升其专业素养。促进农村特岗教师农村地方性知识生成的策略有:在岗前培训和职后教师学习共同体中纳入农村地方性知识的学习内容,同时鼓励特岗教师将农村地方性知识与教育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并在学习和生活中留心积累农村地方性知识。

特岗教师  地方性知识  生成

特岗教师大多对农村地方性知识所知有限,任教学校多为生活和教育资源都相对匮乏的农村中小学。作为新任,他们不但要面对其他初任教师所面临的入职适应,而且要面对与自己迥然不同的生活和教育教学环境,这无疑加大了特岗教师生活和入职适应的难度,影响特岗教师的生活质量、教育教学效果以及专业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试图从主观的视角,从特岗教师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出发,通过农村地方性知识的生成提升其农村生活的适应能力,改善其教育教学的方式,并进一步促进其立足农村特色的专业发展。

一、特岗教师缺乏农村地方性知识:现状分析

地方性知识是由地方生产经验、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构成的一个符号系统,是地方居民为适应当地环境创制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意义系统和生存智慧。[1]它包括生产生活、历史文化、传统民俗、民间艺术、地理景观和思想观念等地方性知识。[2]这些地方性知识伴随着“本土人”的成长,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衣食住行甚至工作和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当地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智慧。而这一过程是作为“文化外来者”的特岗教师所没有的,换句话说,特岗教师不具备当地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智慧,因此,才产生了生活和工作适应的障碍。研究表明,特岗教师主观感受到的教师职业压力不仅高于一般青年教师,同时也高于农村教师。[3]一种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特岗教师所面临的入职适应和艰苦生活及工作环境适应的双重适应困难造成了他们巨大的职业压力。对于特岗教师来说,缺乏应对这一艰苦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智慧也应成为导致特岗教师生活和工作困境的原因之一。

对于“本土人”来说,地方性知识是他们的直觉经验和生活常识,而对于特岗教师来说,这些地方性知识却是他们的未知。也就是说,这些对“本土人”的生活和工作潜移默化起作用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智慧并未有意识地提升到地方性知识的层面而被理解,因此,人们从未意识到地方性知识对其生活和工作所起的巨大作用。比如说,蚊虫叮咬和地方性疾病的防治办法、农产品储存和加工的技术、婚丧嫁娶的礼仪、人际交往的禁忌,“本土人”会根据他们所熟悉的当地气候特点做相应的准备,他们也会运用当地的文学艺术形式娱乐自己,更重要的是各种地方性知识对人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的塑造和改变,促使“本土人”与地方性文化自然融合。而特岗教师缺乏与地方性文化融合的经历,又不具备有意识通过补充地方性知识改变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的主观自觉,同时相关部门也没有对特岗教师补充地方性知识的引导和帮助,这都阻碍了地方性知识对特岗教师生活、工作和发展促进价值的有效实现。

二、特岗教师掌握农村地方性知识:意义探寻

1.有利于特岗教师的生活适应

大量研究表明,特岗教师群体目前存在着较大的生活适应问题:他们往往工资待遇偏低、生活条件较差、人际关系困扰、精神孤独空虚[4][5],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特岗教师的生活质量。面对这些问题,引导特岗教师主动调节自身融入外部环境与当地生活环境达到和谐适应的状态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地方性知识的学习和领会有助于特岗教师获取当地农村的生存智慧和良好心态。究竟是什么使“本土人”能够生活得井然有序、安贫乐道,就是他们祖祖辈辈生活于此代代传承并发展的生存智慧和思维方式,正是那些生产生活的窍门和技巧帮助他们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满足生活的各种需要;是那些有效的预测和提早的防范帮助他们规避了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伤害和麻烦;是那些生动有趣意蕴深刻的神话传说和民间艺术塑造着他们的精神世界和思维方式;是那些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维系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互相帮助。总之,特岗教师只有这样看待并学习地方性知识,即把它们看作是改善自己物质和精神生活状态的有效工具和重要资源,才能与当地文化逐渐相容,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生活。

2.有利于特岗教师的教学实践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个体知识的建构必然与其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密切相关,已有的知识经验往往是新知识学习重要的生长点。个体头脑中与新知识相关联的有助于新知识接受的旧知识的数量以及激活程度对于新知识的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在教学中,新知识的呈现方式影响着学习者头脑中旧知识的激活程度,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决定着学生头脑中与新知识相关联的旧信息的量,这二者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他们在农村生活和成长,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大多是围绕农村地方性知识展开的,而现行的教科书中为数不少的知识点以城市文化为依托,经常出现农村学生生活中陌生的城市或外来文化形态。[2]这就需要教师将教科书中知识的呈现方式进行转化,转化成农村学生所熟悉的与其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相吻合的呈现方式,从而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建构。

3.有利于特岗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最核心的依托是文化,而乡土文化的核心特质就是其地方性。[6]以地方性知识为核心的乡土文化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肥沃土壤,它不仅为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丰富的给养,而且为其提供了可行性路径。特岗教师的使命和特点决定了特岗教师应该走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即将教师发展与乡土文化深度融合的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地方性知识对于特岗教师各方面的专业发展都有积极意义。在专业思想方面,地方性知识有助于特岗教师对农村风土人情的了解,加深其对农村教育价值的体悟,坚定其从事教育工作特别是扎根农村教育的信念;在专业知识方面,地方性知识作为特岗教师普通教育教学知识向农村教育教学实践性知识转化的一个重要中介要素,不但丰富了特岗教师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它通过改善特岗教师的认知结构,促进特岗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性知识的构建,提高特岗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在专业能力方面,地方性知识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价值对于特岗教师整体能力素养的提升,特别是对于将教育教学内容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结合能力、了解研究学生的能力、与同事和学生沟通的能力以及基于乡土文化的教学研究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整体职业素养,甚至是教师整体素养的成长和发展,这其中知识掌握特别是能够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特定而迫切需要的知识的构建,诸如地方性知识之于特岗教师,其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三、特岗教师获取农村地方性知识的路径探索

1.将农村地方性知识纳入特岗教师的岗前培训

政府和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对特岗教师地方性知识的生成责无旁贷地负有引导和资助的职能。特岗教师的岗前培训无疑是可以帮助特岗教师初步吸收和掌握农村地方性知识的有效途径。地方政府或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在特岗教师入职以前,将当地农村的一些普适性的、基本的、必备的地方性知识纳入到特岗教师岗前培训的内容,为特岗教师进一步丰富和扩展当地农村的地方性知识奠定基础。首先,地方性知识的培训范围可以以县为单位,由县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本县特岗教师的岗前培训,并在其中纳入本县农村的地方性知识的培训内容,以此平衡培训成本过高与地方性知识差异性的矛盾。其次,对于特岗教师农村地方性知识的培训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对民俗工艺、传统文化、自然地理等地方性知识可以采取集中面授的方式进行,而对于生产生活、人际交往、文明礼节等内容可以对特岗教师进行现场教学和实地考察,而后进行集体讨论分享收获和感想的方式进行,以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采取适宜的教育方式。最后,应将农村地方性知识与其他特岗教师岗前培训的内容相融合,如将农村地方性知识与教育教学理论、学科教学理论的学习与运用相结合,一方面充分显示农村地方性知识在当地农村教育教学中的魅力和价值,同时引导特岗教师初步学会在教育教学中运用农村地方性知识。

2.将农村地方性知识引入职后教师学习共同体

将农村地方性知识的学习和探讨纳入到职后教师学习共同体,也是促进特岗教师农村地方性知识生成的有效途径。首先,在教师学习共同体中,特岗教师可以分享到农村教师所享有的大量鲜活的、实践色彩浓郁的农村地方性知识,相较于书本上和教师培训中抽象的地方性知识的呈现方式,在农村教师直觉经验层面上的农村地方性知识更为具体直观、形象生动。其次,教师学习共同体互动交流的学习方式是领悟知识、生成灵感、点燃智慧的催化剂,在学习共同体教师们的合作交流中,农村地方性知识也会呈现得更为全面立体、深入透彻,这不但有利于农村地方性知识的传承,同时在农村教师代言的乡土文化与特岗教师代言的现代城市文化的碰撞与冲突中,也能够促进乡土文化与城市文明的融合和升华,在相互吸收和彼此批判的过程中有助于形成以乡土文化为核心兼具时代精神风貌的进步的农村教师文化;最后,将教育教学实践中地方性知识运用的有效做法积累整理、编辑成库,作为教师学习共同体讨论农村地方性知识的成果,为进一步的农村地方性知识的推广和研究积累资源,奠定基础。

3.将农村地方性知识与教育教学实践有机结合

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同样是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有效途径。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工作是特岗教师运用农村地方性知识的重要领域。特别是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教学问题情境中,农村地方性知识的有效运用有赖于特岗教师对地方性知识的灵活提取和深度加工,方可准确地识别问题并高效地解决问题。根据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问题解决的过程是新旧知识交互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但有利于新知识的加工处理,而且有利于个体原有认知结构的丰富和强大。具体而言,首先,特岗教师应有意识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农村地方性知识,将教育教学内容与农村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构建教育教学内容与学生直觉经验的桥梁,促进农村学生的意义建构。其次,特岗教师应养成理性反思的习惯。这里的理性不但指合乎专业即教育教学之理,而且要合乎农村本土文化之理。只有理性的而非盲目的经验性的反思,才能更有效地促进特岗教师地方性知识甚至专业知识的深化和扩展。

4.在学习和生活中积累农村地方性知识

特岗教师在学习和生活中也可以有意识地积累农村地方性知识。特岗教师在农村工作和生活,身处农村地方性知识丰富的乡土文化场域之中,即使是茶余饭后、街谈巷议都可以成为特岗教师获取农村地方性知识的途径和来源,关键是特岗教师应善于在点滴生活中细心观察、留心积累,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更要做善于学习的智者。需要注意的是,首先,特岗教师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条件越艰苦,环境越恶劣,心态应该越平和。只有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才能看到事物正向美好的一面,才能体味乡土文化中朴实无华深沉厚重的意蕴和魅力。其次,特岗教师应将自己的角色设定为加入者,而非暂住者或外来者,加入者的身份认定有助于特岗教师坚定与本土文化融于一体的信念,并能成为他们学习和积累地方性知识的动力之源。另外,特岗教师还可以选择和挖掘地方性知识中审美意蕴丰富、生活情趣十足的内容,比如在自己的业余时间游览地方景观、参与特色活动,与当地人交朋友,感受地方民风民俗,品尝并学习烹制当地美食等,并以轻松愉悦情趣盎然的方式与乡土文化近距离接触直至深度融合。

————————

参考文献

[1] 潘洪建.地方性知识及其对课程开发的诉求.教育发展研究,2012(12).

[2] 李长吉.论农村教师的地方性知识.教育研究,2012(6).

[3] 朱艳丽.农村“特岗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2.

[4] 徐继存,宋朝.农村特岗教师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1).

[5] 谢国秀,傅丽萍.农村特岗教师人际关系与孤独感之相关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

[6] 葛孝亿.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范式转换.中国教育学刊,2012(3).

[作者:李虹(1979-),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王  颖】

作者:李虹

发展本土知识农村教育论文 篇3:

试论城乡“共谐”视阈下农村教育功能的内涵

摘 要: 城乡“共谐”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农村教育必须积极促成这一目标的实现,其内涵在于以人的发展为导向,发挥农村教育功能的“基础性”;以自然人文为资源,发挥农村教育功能的“乡土性”;以教育规律为准则,发挥农村教育功能的“引领性”。

关键词: 城乡“共谐”发展 农村教育 功能特征

城乡“共谐”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二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依托又保持各自优势的共生和谐关系。无疑,作为农村社会改革和发展重要推动力量的农村教育,其功能发挥应体现促进城乡“共谐”发展的内涵。

一、以人的发展为导向,发挥农村教育功能的“基础性”

人的发展是农村教育功能的“本”、“源”,是农村教育各种社会功能实现的前提。因此,农村教育功能在发挥过程中,必须立足于以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为导向,为农村社会全面健全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从农村学生对象发展看,农村教育功能具有奠基性。农村基础教育的对象是中小学生,他们是整个国家社会的未来,对其素质发展的要求并不能因“农村”而有所改变或降低,即农村教育在面对中小学生的教育教学时,其重心和任务与城市中小学生是一样的,即如何促进学生的基础性综合发展,而非“为农”或“离农”的功利选择,这是需要清醒的。农村“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是人的发展的基础性,是儿童进一步成长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而不是区域发展的基础。农村基础教育和城市基础教育中的农村和城市只是区域性的定语,绝不意味着两种不同性质的教育模式”[1],无论农村教育包涵多少功能,其发挥都必须以受教育对象掌握的基础文化科学知识为前提,所以农村中小学教育要成为“以学术性学力养成为主、职业性资格准备为辅的基础性、综合型的教育”[2],让中小学生具有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综合素质,而这一素质是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社会主体所必须具备的。

2.从农村社会成员发展看,农村教育功能具有持续性。时代发展到今天,“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存在方式。农村社会成员没有理由落后于时代,而要以自己特有的方式顺应时代的要求。由于学习化社会不仅要求人人都是学习者,更要求每个人都有终身持续学习的能力和品质,因此,农村教育要充分满足农村成员作为“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学习需要,培养其生存、生活方面的综合素质,教会其懂得如何学习、为什么学习,最终使其能够“巧妙地适应”、“很好地生存”、“幸福地生活”,成为聪慧的、精神丰富的、对于各种生活有所准备的社会主体。当然,农村社会成员终身学习能力是一个内隐的集态度、方法、精神等为核心的个体素质要求,然其外延价值却可作用于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发展。毋庸讳言,缺乏受教育机会、生活贫困和处境不利的人群主要分布在边疆民族农村地区,农村教育顾及这些人群的发展,培养其对生活处境的反思意识与能力,有利于他们对受教育权利的争取、诉求,从而有助于以人的“启蒙”、“自觉”逐渐推动社会、教育民主与公平的进程。因此,农村教育功能的基础性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既可培养农村社会成员的终身学习能力,又可推动诸如包括教育在内的整个社会民主、正义的发展[3]。

二、以自然人文为资源,发挥农村教育功能的“乡土性”

虽然农村和城市不是区别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依据,教育在性质和类型上不分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之别,但不能否认的是农村教育有不同于城市教育的发展特征。原因在于:其一,城乡“二元”发展是社会现实,且不可能短期内消失,在没有实现“城乡一体化”之前,农村教育依然处于发展中的“弱势地位”,在条件、资源等方面“有异于”城市教育而得寻求“自我特色”立足。其二,教育具有文化性格,农村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塑造了农村教育,使其形成了区别于城市教育的自身特点[4],不宜于以同一基准和尺度要求或评价它们二者[5]。因此,农村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不得不考虑其功能的“乡土性”,那么这一乡土性该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农村教育功能的乡土性体现在农村教育的双重文化环境上。农村教育处于农村政治、经济、自然环境构成的文化之中,农村的文化传统天然地与农村教育联系在一起;同时农村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农村教育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公民,主流的文化价值必然要在农村教育中得以反映。为此,农村教育需围绕农村成员的全部生活经验、基础、条件、前景加以构建和实践,既保证农村教育的国家主流文化特性,又积极寻求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文化、生活的联系,充分发挥农村教育将农村优良文化传统融合于农村现代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农村教育功能的乡土性还体现在农村教育内容应积极吸收乡土文化知识。农村有着优良的传统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是维持农村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比如农村优美、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农村贵生重和、淳朴忠厚、勤劳耐苦等是现代社会需要进一步发扬的珍贵文化因素,也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道德品质。此外,农村有其不同于城市的许多生活方式和乡土人情,存在由建筑、服饰、饮食、人生礼俗、音乐舞蹈等组成的独特“文化心理场”,农村教育必须让自己的下一代继承和发扬这些民族文化传统,在教育内容中加入这些农村传统文化和本土资源,使农村学生不忘乡土,在活态的农村文化濡染中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3.农村教育功能的乡土性应体现在农村教育理论与实践特色的构建上。农村教育的发展不应局限于学习与借鉴城市教育和别国的农村教育理论实践,而应注重农村教育本土理论与实践构建和创新。如我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和乡村改造,接着是五十年代的扫盲运动,继而到八十年代的综合改革和二十世纪末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再到近年来的农村教育税费改革、城乡教育一体化等,已经积累了极丰富的经验和教训,注重这些经验的多元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不搞“一刀切”,因时因地探索适宜的创新发展模式,建立本土化改革经验基础上的我国特色农村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

三、以教育规律为准则,发挥农村教育功能的“引领性”

教育规律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们只能认识它、利用它促进教育的发展,不能违背它、破坏它。农村教育虽然有着“向城”的“指示性”和“为农”的“乡土性”,但农村教育不能因其功能的“功利性”而在发展中丢弃教育的规律性。农村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具有奠基性的特点,其功能发挥的周期性长,应以人的整体生命发展为原则,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使其具有创新能力,依靠自身进行生命品质的提升。具体而言,农村教育在遵循教育规律,促进农村社会发展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农村教育对教育规律的遵循,就意味着农村教育功能的超时代,农村教育得承担起促进农村社会在未来发展中走向现代化的重任。从人类社会的发展看,社会的演进依次经历了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后工业文明的历时性过程,但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现状并不完全处于社会演进中的某一文明阶段,而是表现出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交互作用、共时推进的特征。可以说,包括农村社会在内的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实质是现代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对抗、融合过程,这一过程决定了我国农村社会的发展并不能“守旧”于农业文明的满足,而应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上不断向“现代工业文明”靠拢,在二者的对抗与冲突中不断走向“城市化”。所以,农村教育既要开发智力资源,培养建设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又要开发物质资源,发展农业生产,振兴农村经济。当然,农村教育不能单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只能以综合的社会效益为准则,为创建高度文明、民主、富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6]。

2.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趋势。农村教育要将城乡“共谐”发展作为目标,通过将城市文化价值观念和农村原有传统文化相融合,积极吸收和接纳外来的城市文化优势,并实现与当地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实现。而以往认为农村教育要面向农村的观点是一种僵化发展思维,弃农村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和时代性于不顾,它必将导致农村社会发展的狭隘性,因为这种发展观认为农村只有完全实现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以后,农村教育才有可能对农村进行现代化改造,如照此逻辑发展,农村永远只能落后于城市或时代文明的发展中。为此,农村教育在促进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绝非“城市取向”和“农村取向”的相继发生,其价值定位不应摇摆于“农村”和“城市”之间,而应以城乡教育一体化为改革方向,逐渐缩小城乡差距,并最终实现整个社会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城乡共谐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趋势,农村教育在这一趋势中要以人的发展为导向、以教育规律为准则,充分利用农村自然人文资源,发挥出对农村社会的“基础性、现代性、乡土性”价值,实现农村社会成员物质生活的充裕兼精神生命的“富足”,促使“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鲍传友.论现代视域中的农村基础教育取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

[2]白中军.农村教育该“姓”什么?——关于农村教育“本体”功能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2(12).

[3]张乐天.全球化视野中的农村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3(12).

[4]李少元.农村教育论[M].南京:江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7.

[5]刘世民.错位与抉择—论农村学校教育的主导功能和路向[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3-23.

[6]余永德主编.农村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78-18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大理白族文化认同‘复合基因’的教育传承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4YJC880068)”;大理学院博士科研启动费项目“文化认同与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价值构建研究(项目编号:KYBS201105)”;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教育交往的文化认同功能及其当代意义研究”(项目编号:2012K143)”。

作者:田夏彪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中课堂中的积极音乐论文下一篇:英语教学中的现代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