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计量货币选择探析论文

2022-04-16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会计计量货币选择探析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虽然加密货币已逐渐得到飞速发展,但当前包括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在内的各大准则制定机构对加密货币的会计核算原则仍然众说纷纭。通过梳理当前澳大利亚、日本、白俄罗斯、韩国已出台的加密货币会计核算指导意见,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和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意见,对当前加密货币会计核算进行理论探索。

会计计量货币选择探析论文 篇1:

非货币性交易中补价的会计处理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的非货币性交易越来越多,涉及到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也越来越多,但非货币性交易在我国的会计实践中还是一个新的课题,人们对此还不很熟悉。但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准则已成为我国现行会计准则重要的组成部分,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重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提出了公允价值新的计量属性,为规范不涉及或很少涉及现金的非货币性交易提供了依据,对它的会计处理尤其是补价的处理作了明确规定。

关键词:非货币性交易;补价;会计处理

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准则是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2006年2月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将非货币性交易改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更加明确了交易对象是非货币性资产而不包括非货币性负债。本文就新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中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进行探讨。

一、非货币性交易的含义及判断原则

1.含义

非货币性交易(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以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它的主要特征在于交易的对象是非货币性资产,是一种物物交换,可以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长期股权投资之间的同类非货币性交换也可以是非同类非货币性交易。要深刻了解非货币性交易的含义,还需要明确区分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的范畴。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

2.判断原则

理解了非货币性交易的含义,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如何判断一项交易是否属于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制度给出了基本的判断标准,其参考比例是25%。即对于收到补价的企业,其收到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不高于25%;对于支付补价的企业,其支付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之和的比例不高于25%,则可视为非货币交易,根据非货币性交易的核算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二、非货币性交易中补价的会计处理

何谓补价?补价是如何产生的?从以上所述的非货币性交易的定义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补价是在非货币性交易中涉及到的少量的货币性资产,是为使非货币性交易公平的一种补充;而从补价的来源来看,则是由于双方交易的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不相等。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入账价值计价基础,这一规定遵循了会计上谨慎性的原则。在资产交换过程中,由于一方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另一方资产的公允价值,根据市场经济中等价交换的原则,较高一方必然要求得到一定的补偿,其补偿的差额就是补价。由于补价的存在,使得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相对不存在补价的会计处理更为复杂,可见,补价的准确确定对于交易的会计处理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1.支付补价的会计处理

支付补价时,公允价值较低的一方需要向较高的一方支付补价,以使双方的交易符合等价交换的原则。在旧准则中认为,支付补价的,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与它不同,新准则规定:符合商业性质(所谓商业性质具有两个特征,一是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二是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差额大)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交易,应以公允价值为计价基础,不符合条件的,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价。具体表现为:若以公允价值为计价基础,就应该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在“营业外损益——非货币性交易损益”科目下进行核算(旧准则中设置“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交易收益”和“营业外支出——非货币性交易损失”分别核算补价方补价中所含的收益和损失,这种账务处理虽说简单,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具有不合理成分);若以账面价值为计价基础,就应该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此时不涉及损益。

2.收到补价的会计处理

旧准则中认为,对于收到补价的企业,在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时,应先根据公式确认损益,然后根据“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确认的收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计算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从旧准则中我们可以看出,收到补价的企业确认了一定的收益。但是,根据新准则中规定,不管以何种基础计价均不核算收到补价所含收益或损失的确认,而是确认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直接计入损益。具体表现为:若以公允价值为计价基础,就应该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补价并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也是在“营业外损益”科目下进行核算;若以账面价值为计价基础,就应该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补价并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此时也不计算当期损益,较旧准则的处理更加简便。

3.同时换入多项资产的会计处理

如果在非货币性交易中,同时换入的是多项资产,就应该对各项资产分项计价。根据新准则的规定也应该按照是否具有商业性质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具体表现为:若非货币性交易具有商业性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资产的成本;若非货币性交易不具有商业性质,或者虽具有商业性质但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进行分配确定。其中比例的分配原则新旧准则基本相同。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理解新准则中对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也能很清楚地看出公允价值在确定补价金额时所起的重要作用。但是,公允价值的实施需要一个活跃的市场,而我国目前的现有情况离公允价值适用范围还有一大截距离,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监督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也就是说,我国在非货币性交易中确定公允价值的大环境还没有得到根本上的实现。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非货币性交易中的会计处理做进一步的思考。

三、对完善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的思考

从发展的角度分析,非货币性交易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在我国会计领域的发展与推广也势在必行。为了更好地与世界接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更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使我们做出的信息披露透明度、可靠性与国际相比较,我国分别在1999年、2001年和2006年修订了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准则。尤其是这次修订对公允价值的应用加快了与国际准则的协调。因此,我们应该吸取国际上这方面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我国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以求它更加合理,能更好地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

1.公允价值的运用在我国存在着固有的局限性

由于我国目前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严重不足,资本市场刚刚开始培育,利润操纵现象严重,取得公允价值的成本相对较高,而且对它的判断往往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易于成为关联方操作利润的工具。因此,短时间内在我国大范围的推行公允价值是不合理的。但是,公允价值的执行和发展是大势所趋,我们应根据我国特殊的国情积极营造公允价值适用的氛围,不断向国际惯例靠拢。

2.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不高

由于我国会计政策和准则的制定上很好地考虑了我国的实际国情,使得与国际惯例有稍微的差别(例如,我国认为在确定入账价值时应考虑上补价和相关税费),因此,我们要积极对外公开,加大宣传力度,尤其是当企业对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择上发生变更时,应披露它对利润的影响程度,进一步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而我们的新准则中仅对换入资产、换出资产的类别,换入资产成本的确定方式,换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确认的损益进行披露,披露的内容远远不能满足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的要求。

总之,我们在应用新准则中关于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时,应对补价金额的确定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公允价值的判断和选择谨慎处理,对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只有这样我们的会计才能更好地为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 黄毅勤.浅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J].商业会计,2006,(6).

[2] 顾久炜.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J].会计之友,2006,(4).

[3]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自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施行.

[4] 和淑绵.谈非货币性交易中补价的会计处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17).

[5] 马妍.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的探讨[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6,(4).

[6] 尉珍琪.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4).

[7] 王升幕.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问题探析[J].当代经理人,2006,(14).

[责任编辑冯胜利]

作者:雷立平

会计计量货币选择探析论文 篇2:

加密货币的会计核算问题分析

【摘要】虽然加密货币已逐渐得到飞速发展, 但当前包括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在内的各大准则制定机构对加密货币的会计核算原则仍然众说纷纭。 通过梳理当前澳大利亚、日本、白俄罗斯、韩国已出台的加密货币会计核算指导意见, 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和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意见, 对当前加密货币会计核算进行理论探索。 进一步地, 从案例研究的角度出发, 以A公司对加密货币的会计处理为例, 在分析其对财务报表影响的基础上, 评价其加密货币会计处理方式的允当性。 最后, 综合案例研究结果和各国经验与政策, 为会计主体所持有加密货币的会计核算提出建议。

【关键词】加密货币;会计处理;确认与计量;无形资产;披露

一、引言

当今时代,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 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 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有力地推动着社会发展①。 作为互联网技术驱动的创新发展产品之一, 2021年以来, 加密货币迎来新一波投资热潮。 华尔街大行竞相推出加密货币投资和交易服务, 以特斯拉基金和桥水基金(Bridgewater,全球最大对冲基金)为首的一些金融机构高调宣布持有以比特币为主的加密货币。 同时, 美国比特币公司Coinbase在纳斯达克上市, 将加密货币投资高潮推向高峰, 使得其价格节节高升, 截至2021年5月初, 加密货币市值高达24910.51亿美元②。 然而, 2021年5月11日, 随着特斯拉宣布暂停接受比特币购车计划, 比特币价格急剧下降, 截至2021年6月26日其价格跌至11893.77亿美元②。 2021年5月18日,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联合发布《关于防范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公告》, 要求成员机构不得开展与虚拟货币相关的业务; 5月21日,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五十一次会议进一步明确“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

加密货币在大部分国家未取得合法地位, 但由于它具有匿名性、去中心化、低成本等特点, 可以方便交易、提高支付效率和便利跨境交易[1] , 因此仍得到世界人民的追捧。 自2008年比特币概念提出至今, 其总市值由起初的13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1月1日的8042亿美元②; 交易价格由最初发行的0美元提高到2021年9月份的48187美元; 目前市面上流通的加密货币约为7050种③; 吸引的交易所用户数量高速增长, 在2021年4月Coinbase公布的上市前的第一季度报告中, 已核实用户数达5600万, 同期增长约800%。

然而, 与加密货币在实务中的高速发展现象相反, 对于会计主体所持有的加密货币应当如何进行会计核算, 如今全球各大会计主体仍未有一致意见。 IASB在2016年12月启动了对加密货币会计核算的项目研讨, 欧洲财务报告咨询组(EFRAG)在2020年7月发布了《加密资产(负债)会计核算》讨论稿, 此外, 澳大利亚、日本、美国等國家的各大会计机构或职业团体也纷纷就加密货币的会计核算问题发表了意见, 但到目前为止, 仍未就加密货币的会计处理出台明确的准则要求。 加快讨论并制定加密货币的会计核算准则对于市场监管和衡量相关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性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此, 本文从加密货币的持有人角度出发进行研究, 梳理当前各大国际会计组织和职业团体机构对加密货币会计核算的处理建议, 对加密货币资产类别的判定、确认与计量建议进行总结。 为进一步探究加密货币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和核算方案的合理性, 本文以A公司作为研究案例, 通过分析其加密货币会计核算结果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讨论其核算方案的允当性, 并在上述研究结论的基础上, 提出相关建议。

二、重要文献综述

自2016年以来, 国外逐渐兴起对加密货币会计核算问题的研究。 乌克兰学者Tetiana Yatsyk[2] 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制定的角度出发, 提出应该建立标准化的加密货币分类法, 以帮助会计师判断其会计核算方案; 由于加密货币富有创新性和多样性, 因此难以采用统一规范的会计核算规则。 通过对两家澳大利亚上市公司和日本对加密货币的核算情况进行分析, Tetiana Yatsyk指出, 尽管加密货币符合无形资产和存货的某些特征, 但现有会计准则对于以投资为持有目的的无形资产和存货并没有明确的会计规范。 因此, 他建议IASB应修订相关资产准则, 使加密货币可以得到更好地计量。

Procházka[3] 提出: 一方面, 区块链记录经济行为使审计有了新的难度; 另一方面, 加密货币的兴起督促会计准则制定者尽快为加密货币制定合理的核算标准。 Procházka结合加密货币的历史波动价格指出, 当加密货币用于投资目的时,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型可以为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最相关、最有用的信息。 同时, 不同持有目的的加密货币应当分属于不同的资产类别。

我国对于加密货币会计核算相关的文献十分有限, 当前我国学者将研究重点主要放在将加密货币划归为何种资产类别上。 马洪[4] 通过以比特大陆IPO招股书为切入点探索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会计核算模式, 对其资产类别的确认、后续计量、收入确认等具体核算准则提出了几点质疑。 比特大陆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 并把加密货币确认为一种无使用期限的无形资产。 基于比特大陆获取比特币的主要途径, 马洪认为, 将加密货币确认为无形资产只是简单地套用《国际会计准则》, 他建议可将加密货币划归为金融工具及存货等。 由于加密货币市值波动大, 马洪还认为, 比特大陆对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而不采用公允价值确认损失, 会使其有虚增资产、虚增利润之嫌。

加密货币是区块链发展的产物, 其会计核算也与区块链的技术息息相关。 袁广达、郭译文[5] 从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三个方面阐述了区块链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 他们认为, 区块链技术既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可信任性、追溯性等, 也可以提高财务管理精细化水平以及审计效率等。

当前, 国内对于加密货币的会计核算研究和讨论才刚刚起步。 本文在梳理澳大利亚、日本、白俄罗斯和韩国以及各大会计职业团体关于加密货币的核算意见之基础上, 以A公司对加密货币的核算为例, 分析其会计处理的允当性, 以期为企业持有加密货币的确认和计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加密货币会计核算规范的国际动态比较

由于加密货币的发展势头迅猛, 各国的准则制定机构和各大会计职业机构或组织都比较关注其核算规范问题。 以下将分别从加密货币的资产类别判定以及计量与信息披露两个方面来梳理各方主体的意见。

(一)加密货币的资产类别判定

根据IASB的概念框架, 资产是由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从这一点来看, 由企業或个人持有的加密货币是符合“资产”的定义的, 这在各国会计准则理事会和各大会计团体中已普遍达成一致。 但是, 鉴于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分类较复杂, 不同资产类别之间的计量和核算差异较大, 在加密货币究竟应当属于哪一类型的资产这一问题上, 各组织间的看法存在差异, 使该问题成为加密货币会计处理中最具争议性的争论焦点之一。

目前, 至少已有日本、白俄罗斯、美国等国家明确表达了对加密货币资产类别的看法, 本文整理如表1所示。

当前会计业界对于加密货币究竟应该确认为哪类资产这一问题, 主要在已有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融资产”“存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之间进行讨论, 本文将主要对前四类资产进行分析。

1. 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各大会计职业机构或组织普遍不认可将加密货币确认为“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理由如表2所示。

因此, 尽管加密货币可以在特定交易平台上兑换法定货币或者其他商品和服务, 但是由于受众尚少, 其交换媒介的职能大大受限, 还不能像现金一般作为交换媒介。 此外, 由于价格浮动巨大, 因此加密货币亦不具有贮藏价值职能。 市场上也从没有用加密货币进行定价或者比较商品和服务价值的行为, 因此价格尺度这一职能也不存在。 所以, 目前会计业界普遍认可“加密货币不属于现金和现金等价物”。

2. 金融资产。 对于加密货币是否属于“金融资产”的争论, 主要焦点在于加密货币的持有者是否与其他方之间存在合同关系。 依据《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呈报与披露》(IAS 32)以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 9), 金融工具是依据合同而成立的。 各大职业机构或组织对加密货币能否判定为金融资产的意见如表3所示。

3. 无形资产。 依据《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IAS 38), 加密货币符合没有物质实体这一要求, 是可以识别并单独辨认的。 因此, 加密货币似乎符合IASB关于无形资产的定义, 澳大利亚和美国均提出可将加密货币作为无形资产进行核算。

但是, 企业持有加密货币的目的也可能是为购买商品或服务、用于投资或作为员工激励的对价, 并非只为“生产或经营目的而持有”。 此外, 无形资产都是按成本进行计量的, 而加密货币的价格波动幅度巨大, 甚至很多企业购买加密货币本身就是为了投机或者赚取买卖价差。 因此, 如果考虑持有目的的多样性和成本计量的适用性, 加密货币可能并不完全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

4. 存货。 那么, 加密货币是否属于“存货”呢?对这个问题的判断, 依然取决于企业持有加密货币的目的。

只有当企业或个人是为了在经营过程中持有加密货币以待销售时, 加密货币才符合“存货”的定义, 适用《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存货》(IAS 2)。 此外, IAS 38中也提到, 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持有待售的无形资产不适用于IAS 38的规范, 而应当参照IAS 2进行会计处理。 不过, 对于企业长期持有用于投资目的的加密货币, 普华永道和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委员会均提出, 这种情况下就不适用IAS 2的规范了。

除上述意见或看法之外, 还有组织或个人建议, 当企业持有加密货币是为了投资时, 可以考虑参照“投资性房地产”引入“投资性无形资产”来进行规范[9] 。 或者, 将加密货币作为一种全新的资产, 单独制定专门的会计准则。

(二)加密货币的计量与信息披露

1. 加密货币的计量。 对于加密货币的计量, 一般认为, 无论将其分类为何种资产类别, 对于外购取得的加密货币, 都应当按照取得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但是, 关于加密货币的后续计量则因确认资产类别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分歧。 例如: 当加密货币被确认为“存货”时, 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原则进行计量; 当加密货币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时, 则不进行摊销处理, 但每年需要进行减值测试。

此外, 关于加密货币的后续计量也在公允价值模式和成本模式之间存在争议。 当加密货币存在活跃交易市场时, 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但如果不存在活跃交易市场, 则只能采用成本计量模式。 此种情况下, 在加密货币持有期间, 还需要依据《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IAS 36)的要求, 定期进行减值测试并计提必要的资产减值准备。

表4展示了澳大利亚会计准则理事会(AASB)和日本会计准则理事会(ASBJ)对加密货币后续计量的建议比较。

2. 加密货币的信息披露。 根据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和日本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建议, 除了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遵循所确认资产类别的披露要求, 报告主体对于持有的加密货币至少还应当披露以下信息: (1)加密货币的重要特征和持有目的; (2)年末持有的加密货币数量; (3)选择加密货币会计处理政策的依据; (4)如果选用成本模式, 应披露如何依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IFRS 13)确定加密货币的公允价值; (5)与加密货币相关的市场风险信息。

而日本会计准则理事会还提出, 当企业出售加密货币时, 应将销售收入、加密货币的成本列于利润表, 并补充披露以下信息: (1)企业持有加密货币的数量和金额, 并按有无活跃市场进行分类, 对于两个类别的加密货币数量与金额也需要列示; (2)交易商为客户持有的加密货币的数量或金额。

四、加密货币会计处理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以A公司为例

(一)A公司背景介绍

A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速、低功耗定制芯片设计研发的科技公司, 其客户包括对加密货币感兴趣及寻求AI解决方案的个人及企业, 在行业领域内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其背景特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 市场规模巨大。 如果按2017年的收入计算, A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基于ASIC(集成电路)的加密货币矿机公司, 占有全球74.5%的市场份额。

2. 利润增长迅速。 受加密货币投资风潮的影响, A公司的利润增长率令人惊叹, 在案例研究期间其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28.2%。

3. 拥有一套较为完整的加密货币会计核算标准。 A公司的加密货币会计核算标准经本文整理如圖1所示。

A公司认为, 它所持有的加密货币是具有高度流动性的“无形资产”。 但与普通流动资产相比, 加密货币仍然具有明显不同的特质, 因此A公司在资产负债表中并没有将加密货币报告在无形资产项目之下, 而是直接将其作为一个单独的流动资产项目进行列示的, 只是在会计处理上参考了使用寿命不确定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方式。

(二)加密货币会计核算对A公司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A公司在资产负债表中将其持有的加密货币列示为一项单独的流动资产项目, 并以成本法进行计量。 这样的会计处理容易诱使信息使用者错误理解公司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 这是因为, 依照无形资产准则报告流动资产本身就非常奇怪, 更何况A公司并没有就所持有加密货币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进行进一步的披露。 也就是说, A公司可能存在将一些流动性不高、变现能力不强的加密货币也报告为流动资产的情况, 从而导致流动资产虚高, 影响公司内部信息使用者和外部信息使用者对资产流动性的判断。

因此, 企业至少应当配合披露所持有加密货币的类型及各种类型是否都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 以及企业的持有意图。 只有当A公司持有的各类加密货币均具有活跃市场并且交易不受限制, 符合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快、变现能力强的特点时, A公司的处理方案才是合理的。 但是, 如果A公司持有的某一类别加密货币根本没有活跃的交易市场, 或者A公司的持有意图并非短期目的, 则其加密货币不具有报告为流动资产的理由。

此外, A公司参照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对加密货币进行后续计量, 即采用“成本+减值测试”的模式。 这样做避开了加密货币的市场价值波动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简化了会计处理工作程序, 降低了会计处理难度。 但是, 加密货币本身就是全球价值波动范围最大的资产之一, 当加密货币的市场交易价格出现剧烈波动时, 会使得资产负债表中的数字无法代表其真正的价值, 当加密货币在企业资产总额中占比较高时, 会对企业财务指标造成较大影响。

(三)加密货币会计核算对A公司利润表的影响

作为全球最大的加密矿机生产公司, A公司披露了其在各项经营活动中的收入确认政策, 具体如表5所示。

A公司接受客户以加密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购买矿机与服务, 因此, 当A公司在交易中收到加密货币时, 按收款日该加密货币的公允价值确认收入。 由于加密货币的市场价值波动频繁, 导致已确认收入金额与这部分加密货币在变现时可兑换到的法定货币金额之间往往存在差异且差异较大。 因此, 按上述报告的收入与按照传统法定货币和收入确认原则报告的收入相比, 在信息质量方面明显存在差距。

A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都与加密货币的市值变动息息相关, 由于其将近30%的矿机销售收入都是通过加密货币来支付的, 因此正确区分加密货币的销售收入和公允价值变动十分重要。 但是, A公司对所持加密货币仅按“成本+减值测试”的模式进行计价, 从而在利润表中忽视了加密货币的公允价值变动对公司业绩的可能影响。

此外, 由于A公司对加密货币使用“成本+减值测试”模式进行计量, 所以在出售或者处置加密货币时, 按出售所得与加密货币的账面价值之差额确认出售损益, 并报告在利润表中的“其他收入”或“其他支出”项目之下。 这是因为A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矿机销售和矿场服务等, 加密货币的持有与处置并不是其主营业务, 因此列报为“其他收入”或“其他支出”。 但是, 这样列报是在假定A公司仅在经营活动中持有加密货币的前提下才成立的, 如果A公司通过销售商品取得加密货币后, 同时根据市场情况判断会选择对加密货币进行投资, 那么此时还将其报告为经营活动的“其他收入”或“其他支出”是不是就不合适了呢?

综上所述, 由于缺乏对应的会计准则指引, A公司参考无形资产的核算建议, 对所持加密货币的会计核算直接采用了“成本+减值测试”的计量模式, 未根据所持加密货币的类型、持有目的和意图等进行区分, 因此无论是资产负债表信息还是利润表信息, 在信息质量方面都还欠缺保障。

五、结语

当前, 针对加密货币的会计核算问题, 世界各国以及各大会计职业团体或机构并未出台明确的、统一的、完善的会计政策或指导意见。 与此同时, 随着世界范围内加密货币投资热潮的兴起, 加密货币的市值波动较大, 由此, 针对加密货币建立起合理完善的会计核算方式对于经济市场显得尤为重要。 借鉴各大会计职业机构或组织对会计主体持有加密货币的会计核算意见, 以及A公司加密货币核算对财务报表产生的影响, 本文认为, 未来关于加密货币的会计建设应牢牢抓住以下三个关键: (1)考虑加密货币的持有目的, 区分加密货币的类型和特征, 不同类型和特征的加密货币可能具有不同的流动性与风险。 (2)可以参照金融工具准则, 充分考虑企业管理加密货币的方式和加密货币本身可能带来的现金流量特征, 谨慎划分加密货币的资产类型, 并对划分理由和依据进行详细披露。 (3)在相关准则的制定或规范过程中, 应充分重视加密货币的市场价格高波动性和加密货币本身内在价值的虚无性。

经济越发展, 会计越重要。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会计核算遇到的新问题也会层出不穷, 加密货币便是其中的一例。 此外, 考虑到加密货币的流动性、市值高波动性等其他重要特征, 关注加密货币本身内在价值、谨慎划分加密货币资产类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相信, 在抓住上述三个关键的基础上, 通过密切关注加密货币的发展动态, 多研究实务案例和听取各方意见, 一定能妥善解决加密货币的会计核算与报告问题。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项目编号:19YJA790114);重庆市社科规划办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项目编

号:2020YBGL92)

【作者单位】1.墨尔本大学商业与经济学院, 墨尔本 3053;2.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重庆 400044

【 注 释 】

1 节选自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2014年11月19日)的贺词。

2 英为财情—加密货币总市值(https://cn.investing.com/crypto/charts?__cf_chl_jschl_tk__=pmd_5ErXyT4qjwYyDuVWaUt7vHdeGBG4IPOXfoiiAMuaX3Y -1634804601 - 0 - gqNtZGzNAjujcnBszQ

o9)。

3 数字货币行情_所有加密虚拟货币实时行情_英为财情(https://cn.investing.com/crypto/currencies)。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

[1] 金以文,唐昆.加密货币的会计处理[ J].新理财:公司理财,2017(4):43.

[2] Tetiana Yatsyk. Methodology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of cryptocurrencies according to the IFRS[ J].Europe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18(6):53 ~ 60.

[3] Procházka D.. Accounting for bitcoin and other cryptocurrencies under IFRS: A comparison and assessment of competing models[ 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Accounting Research, 2018(24):161 ~ 188.

[4] 马洪.区块链加密货币的会计处理方法——透过比特大陆IPO招股书来探讨加密货币的会计处理方法[ 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9(2):83 ~ 86.

[5] 袁广达,郭译文.区块链技术在会计领域中的应用探析[ J].财务与会计,2019(6):73 ~ 74.

[6] PwC. In Depth: A look at current financial reporting issues[EB/OL].https://www.pwc.com/sg/en/insurance/assets/ifrs17-current-financial-reporting.pdf,2017-06-30.

[7] EY. Applying IFRS accounting by holders of crypto assets updated Ocotober 2021[EB/OL].https://assets.ey.com/content/dam/ey-sites/ey-com/en_gl/topics/ifrs/ey-apply-ifrs-crypto-assets-update-october-2021.pdf?download,2021-10-04.

[8] IFRS. Holdings of cryptocurrencies[EB/OL].https://www.ifrs.org/content/dam/ifrs/supporting-implementation/agenda-decisions/holdings-of-cryptocurrencies-june-2019.pdf,2019-06-10.

[9] 管書悦,朱丹,郝小渝,史慧燃.数位加密货币的会计处理规范探讨[ J].月旦会计实务研究,2020(6):97 ~ 107.

(责任编辑·校对: 罗萍  刘钰莹)

作者:邱爽 朱丹

会计计量货币选择探析论文 篇3:

高速通货膨胀对企业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摘 要:近几年,我国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宏观上,我国政府不断采取措施平抑物价;对于微观的企业来说,高通货膨胀率将导致企业利润虚增,资本无法保全,甚至企业难以为继。如何通过财务处理降低这种风险成为财务人员面临的难题。本文试图通过对股东资产和金融资产会计处理方法的探讨,降低企业通货膨胀压力。

关键词:公司金融;企业财务;通货膨胀

一、引言

高速通货膨胀的含义:高速通货膨胀通常定义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物价总水平全面的、持续的、公开的上涨。由于货币供给量超过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货币贬值和物价总水平持续、普遍上升的经济现象

通货膨胀在现代经济学中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当今社会,物品的价格呈上涨的趋势通货膨胀的现象比我们想象的趋势要大。国家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进行宏观干预,物价稳定,但是这种无形的干预压力较大,这是我们面临的困难之一。通货膨胀从一个国家来说主要表现在货币的贬值即“钱”不值“钱”。对于我们百姓而言,身为财务人员,体现在企业上来说库存商品的成本提高,卖出的收入却没有提升,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针对这一现象,作为财务人员来说,如何使得企业在这样困难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并且取得收益,这是值得深思的并研究的。

二、高速通货膨胀下企业会计的类型

计量属性与单位计量构成了企业模式,通常意义上的计量单位用货币作为依据。其中,将不具有购买能力的货币称为名义上的货币,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具有购买能力的货币叫做稳定的货币。

1.历史成本会计模式及其特点

(1)历史成本/名义货币会计模式

这种会计模式,是前面提到的不具有购买能力的货币为依据,从历史成本出发的单位属性。“历史成本”这种类型的特点是固定的不会随着货币或者其他要素的变动而变动。所以,这种模式欠缺的是变现不出来市场变动的趋势。

2.现行成本会计模式及其特点

(1)现行成本/名义货币会计模式

这种会计模式是以现有的货币为依据,以稳定的货币为计量单位。针对企业所作出的研究,考量和结果。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有关企业的一些变动以及这些变动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可以得出一个公式:净收益=现行成本/现行收入。其中(现行成本等于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费用等于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

三、通货膨胀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

1.公允价值的含义

是指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在按照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资产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我国实行公允价值经历了三大历史进程:提倡公允价值阶段、回避公允价值阶段、重新引入公允价值阶段。因此,在通货膨胀下对于公允价值的选择问题,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态度,分别是当今的世界已经融为一体,国际一体化,我们要充分掌握有力的会计准则,学习先进的会计方法,取长补短。还有一种态度表现为公允价值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还不能更好地体现在会计中,应该和会计准则相结合,可以减少利润不实虚假的现象。

2.通货膨胀对公允价值的影响

(1)公允价值对金融工具计量的影响

公允价值对金融的计量工具主要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的金融工具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其报告价值即为市场价值。其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也就是说,企业公允价值的变动与企业自身是否了解所在行业的变化和了解有着密切的影响。这是正方向的发展。即了解的越多越好,公允价值变动也会增加。这也表明,在通货膨胀背景下,这种提升将会更加的明显。

(2)公允价值计量对投资房地产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对固定资产采取累计折旧或者摊销的方式来体现公允价值的变动,并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这一科目来反映企业的盈亏。社会的现状是房地产事业价格呈不断上涨的趋势。那么又有房产更多的人或者拥有更多土地使用权的企业,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是有收益的。

(3)公允价值计量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影响

原来的会计准则是按照非货币资产交换的账面交易做账,在有补差款的时候收益的确定是按照比例计量的。所以,这种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会带来利益的产生。由于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利益更大。

3.通货膨胀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的对策

(1)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

财务人员掌握的专业知识以及对会计准则掌握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会计准则的实施,企业是否采用最新的会计准则也在于会计人员的水平,一些会计准则随时随地都在进行变化和完善,就需要会计人员及时的掌握这些准则的变化,对企业的影响很大,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要求会计人员具有更高的水平来应对。

(2)限定公允价值在会计准则中运用的范围

在通货膨胀背景下,公允价值可以并且适度运用。在新财务制度下,公允价值不单单体现在原有的领域中,在新的范围中也有体现,像非交易性金融资产。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3)完善企业管理制度

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使企业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有序的前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的效益最大化。在通货膨胀的前提下,也能以不变应万变,顺应并且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通货膨胀中固定资产与金融资产会计处理

1.通货膨胀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

(1)传统会计固定资产核算规定

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了一些方法,以缓解通货膨胀的影响,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可以采用:

①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会计准则规定,针对于固定资产而言,可以采用快速折旧的办法,把固定资产的年限缩短了,折旧率进而提高,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减弱了通货膨胀对固定资产的影响。

②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任何企业的资产有减值发生时,都应进行确认和计算。企业如果在通货膨胀时购买了固定资产,花费了一定的货币,在通货膨胀过去之后,货币价值提高购买的能力也提高。账面上的价值就高于购买资产的当时价值,中间就出现了一个差价,这就出现了资产减值这一会计科目。资产减值准备需要计提。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可以慢慢的减少通货膨胀对企业固定资产的影响。

(2)构建专门的通货膨胀固定资产会计处理方法

在现时期,不仅要遵循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方法来解决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所做出的对策,还应该进一步的体现会计制度。进一步规定一些更深入、更灵活的调整方法,使我国在应对通货膨胀的进程中有自己的方式方法。逐渐形成我国专门的通货膨胀会计准则。企业会计核算时采用准则规定的方法尽可能地减少通货膨胀对传统会计的影响。一些会计处理方法如下: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基数的调整。加速折旧法虽然提高了企业固定资金的回收,但是在通货膨胀时期,如果平时按照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原始价值)作为计提折旧的基数,当固定资产报废需要更新时,收回的折旧价值虽然等于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由于物价的上涨,此时固定资产的重置价值已高于原始价值,无法用收回的折旧对固定资产进行更新。因此,计提折旧时,应把通货膨胀的因素考虑进去,调整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基数。即应以年末物价指数调整后的固定资产价值作为计提折旧的基数,这样每年的折旧额就变为: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价值×(1+年末的物价指数)×相应的折旧率。

当企业选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时,同样对计提折旧的基数进行调整,此时: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的净值×(1+年末的物价指数)×相应的折旧率。

使收回折旧的价值尽可能地同资产重置成本相一致,以减少通货膨胀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2.通货膨胀中金融资产会计处理

(1)传统会计金融资产核算规定

金融资产非实物资产,其价值变动在于被投资单位相关资产的价值变动。因此,我国《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必须以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账务处理。即金融资产的随着被投资单位或相关投资标的的价值变动而变动。

(2)构建专门的通货膨胀金融资产会计处理方法

通货膨胀时期,金融资产价值变动仍然依赖于被投资单位相关资产或其他投资标的的变动而变动,但是受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金融资产名义价值波动将明显偏离实际价值波动,并都产生负面效应。当金融资产价值上升时,实际价值将低于金融资产的名义价值;当金融资产价值下降时,实际价值将远低于名义价值。

因此,基于金融资产价值波动的特性,笔者构造如下等式,以平滑通货膨胀带来的金融资产价值估计误差。

当金融资产价值上升时,金融资产实际价值变动=期初金融资产价值×(名义增长率—通货膨胀率);

当金融资产价值下降时,金融资产实际价值变动=期初金融资产价值×(名义下降率—通货膨胀率)。

参考文献:

[1]刘振伟.论通货膨胀会计对传统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推动和发展[J].价值工程,2014(02).

[2]张明.通货膨胀对公司资本结构影响的经验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13(04).

[3]仝乐伟.对我国推行通货膨胀会计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4(12).

[4]陈敏,刘苏.通货膨胀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基于上汽集团的案例研究[J].新会计,2014(03).

[5]周保玲.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及对策[J].企业研究, 2011(24).

[6]吴文乾.物价变动会计应用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1(07).

[7]韦彩霞.物价变动会计与公允价值计量[J].会计师,2011(07).

[8]王丰琪.物价变动会计在我国应用探索[J].中国外资,2011(08).

[9]林娇,李兵宽.浅议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与物价变动会计[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03).

[10]冀秀丽.浅谈物价变动会计在我国的应用[J].天津经济,2011(01).

[11]师志刚,李军.我国物价变动会计模式探析[J].中国市场,2010(27).

[12]张莉.论物价变动会计在我国的应用[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05).

[13]张培莉.物价变动条件下会计信息有用性研究[J].财会通讯,2010(09).

[14]杜鹏.后公允价值时期是否还需要物价变动会计[J].经济论坛, 2009(24).

[15]Lucas Robert E. 1976 Some International Evidence on Output-Inflation Tradeoff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985.

[16]Madhavan,Ananth. 2004. Implementing Fair Value Pricing. Journal of Investing, 1:14^35.

[17]Semmler Willi, Zhang Wenlang. 2007. Asset price volatility and monetary policy rules: A dynamic model and empirical evidence.Economic Modelling, 3: 41-430.

作者:钱俊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校资产信息管理系统论文下一篇:新制度影响下会计核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