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系统地理信息管理论文

2022-04-19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服务系统地理信息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水利数据共享服务系统提供水利信息资源发现、数据访问、数据下载订购、API接口调用、水利数据和产品的共享分发等服务。

服务系统地理信息管理论文 篇1:

农村信息资源共建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研究

摘要:信息时代,农村信息资源匮乏已成为妨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瓶颈,成为加大我国城乡差距的主要因素之一。农村信息资源共建服务系统需要实现的是各个农村信息服务系统的各种信息资源有机集成与共享建设,使其在农村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有研究成果只注重信息集成技术手段的使用,对农村信息服务共建共享的具体方法和模式研究较少。文章分析设计了农村信息服务系统共建模式整体架构、数据模型、结构层次和平台流程。使用.Net和SQL Server为开发工具,根据对共建模式的设计和分析,构建了农村信息服务共建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主要功能。通过农村信息服务系统共建中的各种知识成果的共建共享,需求者可以更加及时、高效、方便的进行交流和学习,对促进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及农村社会进步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信息服务;信息共建共享;信息资源;信息系统;实现框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08ATQ003)系列成果之一

0 引言

在我国,早在2000年,黄丽惠[1]在其论文中提出了“建立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包括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农业市场信息系统以及农业科技信息系统三个子系统”的构想,同时还提出了改善农村环境,发展小城镇和当地农业信息行业的必要性。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信息技术在农村领域的应用研究与推广取得了一些成果,建起了一批农村数据库和应用系统,如农业部利用网络协议信息发布与查询等技术,建成的专业面涵盖较宽、信息资源丰富的中国农业信息网[2]。但是农村信息服务的网络状况并不乐观,各地分散建设,导致资源比较分散,信息需求者很难从分散异构的海量信息中获取想要的信息,且大多数农村网站内容较少,深度较浅,实用性比较差。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农村信息服务共建共享系统,使各类异构信息融合到统一的农村信息服务共建共享系统中,方便用户的访问和信息获取,提高农村信息服务的质量。

郑宇飞等人提出了一个新的信息共享服务系统的框架,他指出通过共享访问模块访问信息源,实现信息共享,快速、准确地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服务[3]。但他对信息共享的标准、元数据及共享模式考虑不足,有提高的空间。郑文钟从农业机械化领域的研究入手,利用系统集成技术将具有空间信息处理功能的地理信息系统与传统结合,研究了应用基于数据挖掘和系统集成的农业机械化信息共享的方式[4]。但其研究成果只注重技术手段的使用,缺乏对共建共享的方法和模式架构等方面研究。本文针对这些不足和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根本需要,对农村信息服务共建系统结构进行了设计,构建实现了农村服务共建系统。

1 农村信息服务共建系统的构建实现

基于上文对农村信息服务系统共建模式的研究分析,我们利用. Net和SQL Server等技术,开发了农村信息服务共建系统。

1.1 系统主页面功能构建

在农村信息服务共建系统的登录界面上,系统用户可以使用国家级共建中心分配的账号登陆系统。对于普通用户,只可以进入界面进行信息的浏览,获取信息服务。

用户登录共建系统后即进入平台的主页面,主页面左边为各类信息资源共建的控制和浏览选项,最下面两项“系统应用”和“系统维护”为超级管理员登陆后专用,是用以进行系统用户权限设置、管理和系统维护专用模块设计,一般系统用户的主页面没有这两项内容。右上角为一些工具栏的选项,其中帮助栏提供对共建平台具体操作流程的详细说明,供一般用户学习和查询。右下角设计为一些用户操作选项,如“个人设定”提供用户对账号密码的修改,“登录日志”提供该用户登录记录的查询等,具体如图1所示。

1.2 各类信息资源共建功能设计

为了使用户能够全方位的了解农村信息服务系统的信息资源,农村信息服务系统还应该提供全方位的信息资源。因此,我们构建的农村信息服务系统共建是广义范围上的信息资源,即与农村信息服务系统相关且用户关心的信息资源,本文主要归纳成五大类:农村各类信息资源、农村多媒体服务、农村相关研究、农村特产和农村动态信息。

1.2.1 农村各类信息资源 农村各类信息资源门类众多,涉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6],因此,从自然环境到人文环境到民族风俗,从宏观到微观,各种信息和资料都属于农村信息服务系统资源的范畴[7]。农村信息服务共建系统的构建必须基于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信息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向受众的各种感官多渠道输送信息,例如以生动的、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农民容易接受理解的形式表达农村相关的政策法规等,这些可以使农村信息需求者得到生动、具体的深刻印象,促进其思考和认识,这是传统农村信息服务手段不可比拟的。

1.2.2 农村多媒体服务 农村信息服务共建系统担负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开展知识教育、丰富农村人民文化生活的职能。提供的知识内容具有多样性,甚至包括社会历史、自然生态、艺术、科学技术等众多方面。需要以多媒体的手段将这些信息传递给需求者,如以图形、图像方式表述农村的精神文明状况,以视频方式表述农村科技知识[8],如果树培育的视频等。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其表现形式多样化,已经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为农村信息服务系统开展知识传播和教育提供了新的渠道,我们在构建农村信息服务共建系统时,不仅包含演示视频、还应用三维动画等技术手段。

1.2.3 涉农研究 我们构建农村信息服务系统,要顾及农村研究人员的需要,注重科技信息和研究成果的整理建设。把各类研究成果进行分类汇总,为农村科技工作者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服务。我们在系统建设中提供的涉农研究主要有:与农村信息服务相关的各类科研成果;农村信息服务系统标准化和元数据研究的成果;农业科技方面的研究成果;业界内的学术交流方面的信息及成果以及对农村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共享、利用方面的研究成果等。对于各类研究成果,虽然可以通过学术刊物获得,但是会受到格式、时间、篇幅等因素的制约。通过农村信息服务系统共建中的专业研究成果的共建共享,需求者可以更加及时、高效、方便的进行学术交流和专业学习,这对“三农”研究成果以及一些先进理念的普及具有一定优势的。

1.2.4 农村特产 各个农村一般都有其地方特产,但由于信息闭塞,他们的特产很难为其他人所知晓。我们通过农村信息服务共建系统,将各地的特产汇集到系统上来,方便了用户的检索和浏览,使需求的用户获得信息,使提供信息的用户获得了经济利益,从而可以促进信息的交流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一方面可以在扩展文化传播的基础上实现商业利润,扩展各地农村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可以抵制市场上的各种质量低劣的农村特产,使需求者获得真正想要的农村特产。

1.2.5 農村动态信息 与农村相关的各种动态信息,如新颁布的政策法规、农村重大活动、农村相关的学术会议、重要农村研究与建设项目等,及时了解这些动态信息,对农村基层管理与服务人员、农村科技工作者和农民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也可以让全社会了解我国农村事业的最新进展。

3 结语

农村信息资源共建服务系统需要实现的是各个农村信息服务系统的各种信息资源有机集成与共享建设,使其在农村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已有研究成果只注重信息集成技术手段的使用,对农村信息服务共建共享的具体方法和模式研究较少。本文使用.Net和SQL Server为开发工具,根据对共建模式的设计和分析,构建了农村信息服务共建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主页面功能。通过农村信息服务系统共建中的各种知识成果的共建共享,需求者可以更加及时、高效、方便的进行交流和学习,希望能对促进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及农村社会进步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丽惠.关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思考[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0,(2):61.

[2] 陶承.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平台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3] 郑宇飞,刘磊,丰强泽,曹存根.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服务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计算机科学,2005,32(8):1-6.

[4] 郑文钟.基于数据挖掘和系统集成的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系统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05.

[5] Laberge J C, Creaser J I, Rakauskas M E, et al. Design of an intersection decision support (IDS) interface to reduce crashes at rural stop-controlled intersections[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Emerging Technologies,2006,14(1):39-56.

[6] 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紧扣五句话 建设新农村[N].人民日报.2005.11.29.第十三版.

[7] Yoshida C. Web-based information-sharing tool enabling citizens to participate in rural developments[C].In:Proceedings of the 13th IASTE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rnet and Multimedia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Acta Press,2010:11-17.

[8] 朱学芳,袁顺波,徐强.我国数字图像信息资源应用现状及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1):56-59.

作者简介:朱学芳(1962-),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信息处理、多媒体信息技术及应用、信息资源管理等;朱鹏(1981-),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士生,研究方向:网络信息资源、信息组织及管理技术等。

作者:朱学芳 朱鹏

服务系统地理信息管理论文 篇2:

水利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系统设计

摘要:水利数据共享服务系统提供水利信息资源发现、数据访问、数据下载订购、API接口调用、水利数据和产品的共享分发等服务。整个系统在纵向上分为六层,其中门户网站是实现平台一体化的外部接口,处在底层的是对基础设施的管理,诸如水利信息资源虚拟化、资源分配自动化与协调;其次是以J2EE和NET技术为支撑的分布式计算环境;再其次是基于服务构件的支撑环境;处在第三层的是核心技术与支撑环境,包括元数据与目录管理、元数据同步等核心技术和数据共享分发支撑环境;第二层是以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为基础构建的数据交换系统,包括数据分发策略、标准格式转换、发送统计子系统;处在顶层的是Web检索与服务分系统、数据定制分系统、用户管理分系统和信息平台管理与技术支持分系统。各层次之间相互联动,共同支撑数据共享服务系统的运行。

关键词:水利信息;数据共享;系统整合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5.09.015

0 引言

数据共享服务系统是建设南京市水利信息共享平台的重要基础性保障。通过建设覆盖全江苏的数据共享服务系统,可以加强水利信息资源的整合,深化水利服务内容,实现水利信息的充分共享和利用,为防汛防旱、水利工程、水资源管理、水文、水利政务、地理信息、农业、林业、海洋等重要部门提供更高质量的水利信息服务,使整个南京市的水利科学服务系统发挥最大的整体效益。

数据共享服务系统强调“以共享应用需求为导向”,兼顾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规范性、可扩展性,把数据共享服务系统的先进性作为增强新一代水利信息共享平台竞争力的基本手段,实现各类水利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共享。具体内容包括:1提供元数据交换基础设施,完成共享服务系统涉及的元数据采集、发布、交换和使用,并对以元数据为核心的目录进行查询和管理维护,实现统一的元数据目录访问服务。2通过数据共享服务提供水利信息资源发现、数据检索下载、数据订购,访问服务接口调用,水利数据和产品的共享分发等一站式服务,支持部门内水利信息的高度共享,实现水利信息与水利资源的全面整合和优化配置。3依据相关分级分类的管理规定,提供对整个用户服务流程和多种服务手段的统一管理。对服务用户提供注册、在线交流和在线支持等功能;为数据服务部门提供用户关系管理、用户反馈信息管理、服务质量分析等功能,全面提升数据共享服务系统的核心竞争力与综合服务水平。

1 水利数据共享服务系统总体构架

水利数据共享服务系统提供水利信息资源发现、数据访问、数据下载订购、API接口调用、水利数据和产品的共享分发等服务,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整个系统在纵向上分为六层,其中门户网站是实现平台一体化的外部接口,处在底层的是对基础设施的管理,诸如水利信息资源虚拟化、资源分配自动化与协调;其次是以J2EE和.NET技术为支撑的分布式计算环境;再其次是基于服务构件的支撑环境;处在第三层的是核心技术与支撑环境,包括元数据与目录管理、元数据同步等核心技术和数据共享分发支撑环境;第二层是以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为基础构建的数据交换系统,包括数据分发策略、标准格式转换、发送统计子系统;处在顶层的是Web检索与服务分系统、数据定制分系统、用户管理分系统和信息平台管理与技术支持分系统。各层次之间相互联动,共同支撑数据共享服务系统的运行。

水利数据共享服务系统面向水利部门用户、行业用户建立不同的门户系统提供水利信息的共享服务,各门户系统之间在物理上和逻辑上完全独立。安全可靠性是数据共享服务系统建设的首要原则,也是数据共享服务系统未来推广应用的最重要的条件。安全可靠性包括技术上的可靠性和运作的可靠性。数据共享服务系统不能瘫痪,提供容错设计和动态组建替换机制,有故障检测和恢复手段。在确保安全性同时,要加强系统规范性建设,包括制度规范、数据标准规范、开发方法规范等。

(l)本部门共享服务

水利部门门户为本部门用户提供基于WEB应用服务的水利信息资源发现、数据访问、数据订购下载,访问服务接口调用,水利数据和产品的共享分发等一站式服务。本部门共享服务系统的逻辑结构图如图2所示:

(2)行业共享服务

行业门户为下级行业用户提供基于WEB应用服务的水利信息资源发现、数据和产品访问、下载等服务,行业共享服务系统的逻辑结构图如图3所示:

(3)实时业务专用库共享服务

共享服务系统面向本部门实时业务用户提供专用实时数据访问服务调用。其逻辑结构如图4所示:

2 数据共享服务系统的信息流程

(l)共享服务系统基本信息流程

本部门共享服务信息流程实现的主要业务功能包括数据服务、元数据交换/同步、用户认证、共享数据交换等,其信息流程如图5所示:

行业共享服务信息流程实现的主要业务功能包括数据共享服务、用户服务管理、元数据与目录管理等,其信息流程如图6所示:

(2)本地数据服务流程

数据共享服务门户针对数据存储管理系统的各种水利观探测资料和基本业务产品,提供数据导航、检索、下载服务;并为用户提供数据格式转换、统计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等处理功能。系统主要功能包括用户认证与授权、数据导航、数据请求、请求处理、数据服务。系统数据服务流程主要内容包括:

1)数据导航系统提供基于元数据的水利数据目录导航、数据搜索,实现数据定位。

2)登录用户进入数据服务页面,系统根据应用元数据生成数据的检索或处理模版;用户通过条件选择或输入,提交数据服务请求。

3)系统接收用户请求,根据服务分级策略,生成服务订单;并按照用户请求的形式、种类和内容,编排进行用户请求处理的工作流/业务处理流程。

4)系统的工作流引擎,按照编排,调用相应的算法库或软件包,进行数据检索、处理、分析、可视化作业,获得用户所需的资料。其中,对实时服务请求订单,系统进行即时处理和相应;对于非实时服务请求,通过订单管理和作业调度,进行处理。

5)用户订单处理完成后,系统对处理结果数据(或图形/图像)进行服务数据临时存储管理,并以FTP和HTTP方式提供服务;并将处理结果返回或通知用户。

(3)全网数据服务流程

用户根据本地数据共享服务门户网站提供的元数据目录发现并定位到目标数据。如果目标数据的服务位于本地,则通过本地用户认证获取权限,并通过数据请求和数据服务等环节获得所需数据;如果发现目标数据位于异地,则系统自动导航到异地数据共享服务门户网站,通过全局用户认证获取异地数据访问权限,并通过位于异地的数据请求和数据服务等环节获得所需数据。

(4)元数据交换管理流程

元数据交换管理流程分为两个部分:节点内流程和节点间流程。具体流程如图7所示,

节点内流程——在上级和下级中心的本地,元数据采集和发布功能模块根据应用元数据模板和预定义的采集规则,通过人工或自动两种方式生成本地应用元数据的元数据文件,这些元数据其中的描述部分从数据存储管理系统的元数据库中抽取,并且人工采集的部分须经过验证和审核来发布;本地元数据网关经由本地元数据提供服务获取本地的应用元数据文件,并经过转换和整理存入本地元数据库;元数据目录管理模块完成对元数据库的目录管理维护功能;而元数据目录服务(由数据发现与全局导航模块提供)则通过访问元数据库的目录树来实现数据发现和导航的功能。

节点间流程——节点间的元数据流程指的是节点间的元数据交换,这一过程按照拉取(PUII)和推送(PUSH)两种工作模式进行,拉取模式提供一般水利资料的元数据同步服务,时效性一般;而推送模式则为实时水利资料,如:雷达、天气警告等提供时效性更强的元数据同步服务。它们的工作流程如下:

拉取模式——省中心节点的元数据网关向下级中心节点元数据网关发起元数据收割请求,下级中心节点网关从本地元数据目录中抽取更新的元数据目录项发送给省中心元数据网关,省中心接受这些目录项,收集整理存入省中心元数据目录;下级中心节点元数据网关向省中心节点元数据网关发起元数据收割请求,省中心节点网关从本地元数据目录中抽取更新的元数据目录项(包括其他下级中心和省中心自身的更新元数据目录项)发送给下级中心元数据网关,下级中心元数据网关获得上述目录项后将其存入本地元数据目录。

推送模式——当本地元数据文件有更新,省或下级中心节点将更新的元数据文件以消息的形式推送至本地元数据网关,网关对消息经过验证后存入本地元数据目录,同时将消息推送至所有临近节点的元数据网关,以此类推,直到所有节点接收到推送的元数据更新消息,并存入各自的元数据目录。

(5)用户认证流程

用户认证流程分为两种:本地用户认证流程和全网用户认证流程,实现用户的注册、单点登录、统一认证、用户的行为跟踪监督、服务日志记录等功能。具体流程如图8所示

3 数据共享服务的系统应用层次及其用户群

共享服务系统面向最终用户提供四种服务方式:

通过WEB数据服务,提供全网数据目录的导航、关键字检索、空间检索等多种搜索方式,为最终用户获取数据提供数据发现、数据检索、数据下载、数据定制等服务;基于部分水利数据和产品支持在线统计分析和图形化显示功能;

面向业务系统提供可编程数据访问服务接口,实现高时效和规范的数据访问;

数据直接获取服务:建立水利资料目录,采用ftp方式提供数据直接下载;

提供数据共享分发服务;

本系统主要的用户包括行业用户、社会用户、上级用户、下级用户、业务值班用户和业务管理用户:

行业用户、上级用户、下级用户依托地面传输网络和卫星广播网络,以文件形式,采用推、拉方式来交换数据。

行业用户借助同城网络、INTERNET,通过WEB检索的方式来获取本系统所管理的数据。

业务值班用户和业务管理用户主要以IE浏览方式来了解系统和业务运行状况。

通过数据共享服务系统提供服务的数据资源包括各级中心的水利数据和产品。其中通过数据共享分发方式共享的信息为局域网内部业务需要的水利数据与产品为主,通过检索服务方式共享的信息为全部的各类水利数据和产品。共享服务系统面向行业用户提供的服务方式不同,基于不同区域系统提供的服务内容也有所不同。

数据共享服务系统的功能设计应充分引入现代信息流管理、信息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先进的经营理念,保证各种服务方式之间的紧密衔接,充分发挥出数据共享服务系统的先进性特点,为相关用户提供全方位服务。同时,在对现有技术进行分析、评价和选择时,应当充分考虑到未来水利业务需求的发展和变化。因此,在数据共享服务系统实施过程中,充分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构建可扩展的数据共享服务系统平台,保障业务应用的未来发展需求。

5 结论

新一代水利信息共享平台中的数据共享服务系统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涉及大量的信息技术和水利管理知识。为避免低水平重复开发与建设,提高水利信息集成与共享的程度,在建设过程中,本设计积极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并会同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相关方面的专家整体规划和设计,集中于内部系统平台的搭建、元数据与目录服务部署和数据共享服务建设上,逐步将重点转移到信息化服务的完善、用户服务管理和信息平台的管理。

作者:施丛丛 陈名生 杨建业 吕超贤

服务系统地理信息管理论文 篇3:

旅游景区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研究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景区客流量的激增,为游客提供交通出行信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中山陵风景区为案例,研究讨论了旅游景区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在此基础上设计内外两个圈层系统,并构建多模式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打造智慧景区,为游客出行提供更多的便利。

关键词:旅游景区;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多模式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发展,各大景区的游客量迅猛增长,景区周边的城市道路交通压力增加,景区内部交通拥堵以及交通服务水平下降。这一情况迫切要求建设智能化的旅游景区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目前有不少学者研究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大多数侧重于提出新的架构、体系与技术。赵祥模等人将先进的综合技术运用于交通信息服务领域,提出一种泛在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主要偏向于技术研究[2]。而其他研究者侧重于分析某大型活动的交通信息服务,如关积珍探讨了北京奥运会公众交通信息服务 [4]

本文以中山陵风景区为案例,研究讨论了中山陵风景区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在此基础上设计内外两个圈层系统,并构建多模式交通信息服务系统。

2 旅游景区交通信息服务系统设计

2.1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功能模块

旅游景区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是一个针对景区游客并为之提供交通信息服务的系统,分为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两个层次。外部圈层指游客通过各种通行方式到达风景区入口处所需信息的服务系统,内部圈层指游客在风景区各个景点处所需信息的服务系统。系统包括车内及车外信息系统,车内信息系统有车内广播、公交车电视等,车外信息系统有道路旁的可变信息板、广播系统、电视系统、Internet和路边查询亭、专线电话、信息台等。

2.2 外围圈层系统

(1)公交车交通信息服务。对于进入中山路景區的公交线路,可在客流量较多的地方(例如火车站、飞机场、新街口等地区)设立交通站台引导以及在需要换乘的站台做好换乘引导。对于可到达中山陵周边的公交线路,可在公交站牌上标注“可步行至中山陵”,并在对应的公交车站设立步行指路牌,包括步行方向、里程等。

(2)轨道交通信息服务。南京地铁2号线与景区紧密联系的轨道站点有苜蓿园站、下马坊站以及钟灵街站,分别通过陵园路、博爱路及灵谷寺路与景区相连。可在各个地铁站标注通往风景区的出口、步行方向以及里程,并且配备直观的地图或者示意图。

(3)私家车交通信息服务。基于私家车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应着眼于全市层面。一是指路系统,在各个进城入口(例如沪宁高速公路出口、各国道、省道出口)设立指路牌,指明方向和行驶距离。二是停车引导系统,当周末、节假日或者有大型活动时,通过动态停车位指示牌,引导车辆停放在外围停车场,并通过换乘进入景区。

(4)步行、骑行等其他出行方式。近距离的街道或者路段上设立较为详尽的周边地图供游客参考。

2.3 内围圈层系统

(1)景区巴士。中山陵风景区内部有明中线和灵中线两条巴士线路,在沿途选择合适的地点设立电子公交站牌,显示出行信息,包括最早班车时间和最晚班车时间、间隔时间、停靠站点、方向等,甚至可以动态显示车辆达到时间等信息。

(2)观光小火车。为提高观光车辆的使用效率,可在各个景点处设立路标,指向固定停放观光车辆的地点,便于游客寻找;在风景区旅游图上标注出小火车等车辆的行驶路线,方便乘客参观游览。

3多模式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

3.1 基于基础网络的交通信息服务

中山陵基本实现了基础网络的全覆盖,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信息传输网络,能满足景区未来5-10年的主站网需求。在改善相关系统的软硬件环境下建立了两级信息管理平台,同时对光纤网络及监控设备进行了提档升级,按照两级管理模式建成了一级平台两个,二级平台四个,下一步还将继续做好平台建设和系统的集成优化。

3.2 基于大数据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

中山陵数字指挥中心集中设置了监控系统,门禁系统,GPS,GPRS定位系统,警务系统等数据管理模块,并利用DLP大屏幕电视墙显示各个系统终端画面及监控视频,初步实现了道路交通、票务窗口、景区主出入口、游客集散地区域的集中监控。同时建立了数字中山数据库,内容涵盖了交通管理等多方面的基础资料和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持续不断的扩充交通信息资料,形成景区交通统一的数据库中心。

3.3 智能导览信息服务系统

依托地理信息系统、物联网、移动定位、无线通讯、多媒体、语音合成等技术,研发了中山风景区智慧交通导览服务系统。游客可使用手机通过景区门户网站下载或者景区服务中心WIFI推送安装该系统以获得自助式服务。智能导览系统,游客可以获得灵活多样的旅游线路推荐,查到就近的景区各种服务设施,如公共厕所,经营网点,游客中心,停车场等位置,团队游客还可以及时了解团队成员之间的所在位置,便于相互交流及时会合。

3.4 观光车信息化管理系统

该系统包括景区旅游观光车运营管理系统和景区票务管理系统两大部分。旅游观光车运营管理系统及车辆调度、管理、统计、核算为一体,通过可以对每一辆车的运行次数、运行公里、运送游客数量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原图的监控设备及时掌握各站点的游客数量,便于及时的组织、分流和疏导调度。此外,每一辆车都装有GPS定位系统,实时显示旅游观光车的位置和行驶轨迹,可以及时对驾驶员发布调度指令,进一步提高了旅游观光车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4结语

在信息与现代通信新技术的应用支撑下,旅游景区应重视构建资源统筹、信息贯通、应用丰富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构建由基础网络、大数据、智能导览的多模式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打造智慧景区,为游客出行提供更多的便利。

参考文献

WISCHHOF L, EBNER A, ROHLING H. Informafiondissemination in self-organizing intervehicle networks [J].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2005,6(1):90-101.

赵祥模,惠飞,史昕,马峻岩,杨澜. 泛在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概念、架构与关键技术[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4,04:105-115.

叶常春,罗金平,周兴铭.一种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2002,07:47-49.

关积珍.对北京奥运公众交通信息服务的探讨[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8,06:61-66.

周扬华,高颖. 上海世博会多模式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研究[A].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智能交通应用[C].中国智能交通协会:,2012:10.

顾敬岩.日本、韩国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系统[J].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06,02:20-23.

杜兰,葛军莲,王宏志,龙毅,李畅. 基于POI网络信息的景区最优游客接待中心选址研究——以南京钟山景区智慧旅游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4:613-619.

郑芳芳. 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及关键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

作者:杨煜琪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化工项目合同风险管理论文下一篇:疏导管理民间金融瓶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