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管理论文

2022-04-20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我国企业依然没有成为高职教育成本分担的重要主体,文章在讨论企业分担高职教育成本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成本分担的理论条件和中国的具体国情,构建出基于能力和收益原则的企业分担理论模型,并提出了实施的对策性建议。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管理论文 篇1:

教育财政如何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

摘 要:文章从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角度论述了教育财政如何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分析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必要性、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后,进一步指出了基于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教育财政应如何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财政 成本分担 政府

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理论是美国教育经济学家布鲁斯·约翰斯通于1986年正式提出的,布鲁斯·约翰斯通根据时代的发展情况不断发展、完善“成本分担”理论。他认为,高等教育的各种成本应由各受益主体即政府或者说纳税人、学生家长、学生本人、私人或社会事业捐赠者四部分共同承担。我国学者王凌皓、苗淼认为,实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能够缓解高等教育经费紧张的问题,有利于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并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

一、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必要性

1.解决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不足问题的需要。我国政府对高等教育较之其他国家投入不足,使高等教育采取成本分担的形式成为必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我国高校普遍扩招,纷纷增设专业、扩建校区、增加和改善设施设备等,这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尽管近年来国家把教育的改革发展作为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根本问题,已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但由于财政能力的下降,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目前仅为3%左右,还没有达到像有关政策目标设定的那样逐步上升,沒有达到4%的预期水平。因此,推行成本分担制度,多渠道筹集资金便成为高等院校的必然选择。

2.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需要。在社会发展、人均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提下,通过高校收费的方式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给国家、高校、企业和学生家庭,增加了高等教育资源总量,从而可为更多的人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从这个角度来说,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是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的机会公平的。

3.经济活动多样化之使然。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专业分工日益精细,经济活动多样化特征日趋明显。而经济活动的多样化必须要求有教育活动的多样化做保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育成本仍然由政府“单挑”,必须使教育完全处于政府的严密控制下,就不利于教育多样化的实现。而由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和政府一起分担教育成本,会使其对教育获得一定的影响权,进而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量身打造一批专业人才,使整个社会经济实现多种形式蓬勃发展成为可能。

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成本分担的现状。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成本的现状是:成本分担多元化,但在主体分担的比例上却出现很多问题。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总量逐年增加,但政府投入在生均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却变化不大。相应的,学生个人和家庭、社会团体、私人企业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无论在绝对数量上和相对比例上都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高校收费改革后学生及其家庭所承担的比重增幅较大。具体可参见2003~2007年我国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来源情况(表1):

2.成本分担存在的问题。(1)教育成本分担比例达到或超过了社会大多数人能够承担的心理极限。据社科院2011年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数据表明,2010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869元,其中有40%是实物性收入,还有20%必须用于第二年的生产开支。这样一来,农民真正的可支配收入每年人均不足2000元,要供一个孩子读书,是非常困难的。(2)国家分担的比例没有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加。近年来,全国每年GDP增长率都在9%以上,一方面,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确实在增长,另一方面,政府投入与学校和学生增长幅度并不相称。这导致了从1999年扩招以来,学费收入成了高等学校经费来源的主要部分,政府和社会对高等教育成本的分担比例不但没有提高,反而还在相对下降。(3)成本分担制度执行和落实出现偏差。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在执行成本分担制度时,没有考虑教育对象的接受能力,特别是没有考虑社会中低收入阶层、特别贫困阶层学生的承受能力,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在成本分担比例的控制上,没有充分的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和监控作用,客观上加剧了享受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三、结论与对策

通过以上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从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角度来看,教育财政在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方面应该有进一步的改善,以下为相应的对策:

1.增加和优化国家教育投入。在保证政府处于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可以进一步优化国家教育投入,比如实行对高校的财政差别化支持,这样既可以充分合理利用资金,又不会出现国家对高校财政投入出现“大锅饭”的情况;此外,还可以探索利用教育券制度,进一步扩大低收入家庭获得优质教育的机会。同时政府也可以对那些低收入家庭的高能力学生发放奖学金,或者也可以通过学校发放,以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的机会均等。

2.激励地方政府将更多的财政支出用于高等教育。在我国财政分权的体制下,各级地方政府都有一定的财政自主权,而且有些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还是很高的。但是地方政府,特别是市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支持是很少的,究其原因,在于付出与收益的不平衡。按照高等教育的收益原则,分担高等教育的成本越多,从高等教育得到的收益也应该越大。但我国高等教育的招生是分省进行的,市级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支出并不能给该市带来更多的招生规模。为了激励地方政府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财政补贴力度,应该将高校所在地区的招生规模与地区政府的财政投入相联系,比如可以考虑让高校给予所在地市一定的额外招生名额,以鼓励市级政府更多地支持高等教育。

3.改革教育财政拨款制度。从分担教育成本的总量上来看,政府教育财政拨款要和教育生均成本以及学费相适应,建立“教育成本——财政拨款——学费”的互动机制,履行政府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实现教育规模、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由于我国政府对教育投入总量的不足,2009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3.59%,这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连续第四年增长,但仍未达到法定4%的比例,而西方发达国家这一比例早已达到6%~7%,投入不足仍是困扰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从分担教育成本的形式上来看,政府除了直接给予财政补贴之外,还可采取间接资助的方式,除了对高校征地、基建、校办产业、教学科研、图书资料及教学设备进口等方面给予应有的援助外,向高校提供低息或贴息贷款也是分担教育成本的合理有效的途径。

4.对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高校成本分担进行分类控制。在国家分担总成本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类别高校的具体情况,设计和采用不同的成本分担设计方案。(1)不同地区高校成本分担分类控制。中西部地区的高校,国家应分担更高比例的培养成本;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国家应分担较低比例的培养成本。(2)不同层次高校成本分担分类控制。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对象主要应该是社会中低收入家庭的子女,主要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国家应高分担或全分担成本,低收费或不收费,引导和鼓励这些家庭的子女学习应用技术。(3)不同专业高校成本分担分类控制。逐步在一些大学推行学费全免的政策,鼓励那些优秀的但是家庭收入不高的学生,能够没有任何负担地进入大学学习,费用由国家全部分担。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人力资源市场的供求状况,通过高低不同的学费,引导和鼓励学生选择国家急需的专业进行学习,体现国家对专业人才培养的结构要求和导向。

总之,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费已经形成了由财政拨款、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学、社会捐资和集资、学杂费以及其他教育经费等多渠道分担的经费筹集体制,尽管人们对教育成本分担的褒贬不一,但成本分担的改革与实践应当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同时政府应坚定不移地大力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在教育财政总额既定的情况下,如何高效发挥教育财政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凌皓,苗淼.高等教育成本补偿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5(6)

2.杜屏,李宝元.中国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与机会均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3.王处辉,彭荣础.我国现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评议[J].高等教育研究,2007(1)

4.张亚斌,彭世琦,艾洪山.中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实证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8(2)

5.方房泉.中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政策选择[J].高教探索,2003(3)

6.张继华.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政策性建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

7.朱洁义.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结构现状与高校社会捐赠.教育学术月刊,2011(1)

(作者单位: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扬州 225127)

(责编:芝荣)

作者:俞泓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管理论文 篇2:

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教育成本企业分担研究

【摘 要】 我国企业依然没有成为高职教育成本分担的重要主体,文章在讨论企业分担高职教育成本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成本分担的理论条件和中国的具体国情,构建出基于能力和收益原则的企业分担理论模型,并提出了实施的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 成本分担; 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2011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职业学校数量达到1 276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60%。随着其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短缺的现象日渐显现,虽然高职教育成本分担政策极大地改善了这种状况,但对成本分担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问题所在:国家财政投入比例严重不足,学生及其家庭的分担压力越拉越大,而作为高职教育规模扩大的最大受益者企业分担成本的方式还只是局限于缴纳税款的方式来分担成本。企业缴纳税款是基本义务,但企业的这种分担方式并不能体现教育成本分担的公平性,企业也没有因为享受教育所提供的人力资本这种稀缺资源支付必要的成本。当前,企业这种享受利益而不承担相应责任的现象除了影响到教育成本的合理分担之外,还会影响到高职教育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供给。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中作为整合学校和企业资源与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模式,在高职教育领域得到普遍开展并取得较好成效。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开展形式多样的工学结合使高职教育更加直接地服务于社会和企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收益。基于成本分担的谁受益谁分担的原则来看,企业也是更加应该分担更多的高职教育成本。因此,思考企业在高职教育中成本分担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是一个重中之重的问题,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无可质疑是应该分担更多的教育成本。但是在理论方面,界定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主体时,常常把政府和企业视为一方,这难以明确企业在成本分担中要承担的职责。本文拟从企业分担高职教育成本的理论依据、校企合作模式下企业高职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构建与实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使企业能够在高职教育中有效发挥成本分担的功能。

二、企业分担高职教育成本的现实性与合理性分析

(一)财政投入不足和学生与家庭分担压力过大决定了企业应该成为有效的分担主体

从高职教育经费来源看,我国已经建立涵盖国家、企业、学生个人与家庭和高校的分担机制,但是从分担主体所履行的责任和分担比例角度来看,主要还是依靠国家和个人,一直以来国家投入的财政性经费和事业收入(含学杂费)累计基本在95%左右,个人及家庭分担高职教育成本的比例迅速提高,学费作为一种替代性财政来源持续上涨,从高职院校学费在4 000—6 000元之间来看,占城镇可支配收入40%以上,相当于农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如果加上住宿等费用比重更高,相对于支付能力来看个人和家庭承担成本相对较高,甚至超过了个人和家庭的承担能力,影响到教育的公平性。其中和企业有关的分担成本比例基本维持在1%~2%之间(具体数据见表1),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这与成本分担理论的发源地美国截然相反。据美国教育资助委员会(Council for Aidto education)统计,1993—1994年社会捐赠占大学经费来源的比例为:公立高校4.6%,私立高校13.5%;2001年至2002年高校社会捐赠总额达239亿美元,从整个高职教育成本分担比例来看,国家财政投入加大的空间相对有限,学生和家庭的承担压力已经相当之大,只有企业和高校本身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而这两个分担主体已经在开展相关合作,还有很大的分担能力和潜力可以进行有效的挖掘。

(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收益和能力原则决定了企业分担高职教育成本的合理性

约翰斯通在基于准公共产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认为高等教育的教育成本应当由在教育中获得益处的各主体分担。其实施遵循两个基本原则:其一是“利益获得”原则:即谁从教育中获得好处和利益,谁就应当支付教育经费,它要求得到教育利益的各方都要负担教育成本,受益多者多负担,受益少者少负担,没有受益不负担;其二是“能力支付”原则:即能力强者多负担教育成本,能力弱者少负担教育成本。这两个原则具有统一性,缺一不可。首先,企业是高等教育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企业作为高等教育产品的使用单位,高等教育为企业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其次,同校企的深度合作中,企业利用了高等教育中企业具备的各种资源,比如科技研究、校内的实验室和学生的创意等;同时我国企业的成本分担能力越来越强,企业一直是通过税收的方式来分担教育成本,但是这些年来,政府实施“藏富于民”的财政政策和相关的企业扶持和免税政策,企业成为了税收的直接受益者。虽然我国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在2010年超过19%,但是税收结构仍然不合理,企业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18.7%,普通工薪阶层占到了所纳个税总金额的70%左右。近年来企业在经济改革中获得了飞速发展,相关经济统计资料显示,非国有经济的产值占全年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2.37%上升到72.55%,北京、天津、上海等地,非国有企业产值在当地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已接近78%。在政府财力削弱的情况下,相对而言企业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的能力在不断加强,相对于学生和家长承担的将近25%的高等教育成本而言,企业负担能力增强从而分担更多的高等教育成本也是合乎情理的。

三、基于能力和收益原则的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教育成本企业分担理论模型构建

按照高职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的“利益获得原则”和“能力支付原则”,企业、高职院校和社会等其他机构应该承担其必须承担的成本,但是这几个主体在某种程度上是缺失或不足的,高职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也丧失了活力,造成教育成本虚高,难以调动企业与社会的成本分担积极性。高职教育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来分析企业分担成本,是遵循“收益支付”和“能力支付”两个基本原则,立足于我国高职教育成本及现状,以教育的效率与公平为核心和主线。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在遵循收益和支付能力的原则上按照国际经验来进行思考,明确企业在高职教育成本分担中的角色与地位,企业在校企合作中能够有效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技术与创新问题和人力资本问题,可以高效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其二是在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基础上,探索有效的企业受益方式和分担高职教育成本的有效途径,比如通过探索共建学院、科技实体、校内外的合作基地和开发教学课程的方法来分担高职教育成本;其三立足于整体的高职教育环境和校企合作模式的背景,研究使企业主动积极分担高职教育成本的配套措施与政策。比如企业通过税收、捐赠、设立奖学金、助学金、提供勤工俭学等方式直接分担高职教育成本,高职院校积极为企业提供教育与科研资源提高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政府实施税收与相关支持政策促进企业分担高职教育成本等(如图1所示)。

四、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教育成本企业分担的对策与建议

(一)明确企业在高职教育成本分担中的角色与地位,发挥企业家和企业的作用

企业间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技术竞争和人才竞争,在享用高职教育的成果方面,企业接纳吸收大量受过高职教育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同时大量利用高职院校专利成果,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基于利益获得原则,企业也应成为高职教育成本的重要承担者,利用企业对高职教育成本进行分担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投入开办高等职业教育机构,我国以往有国有企业进行了相关的探索,虽然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慢慢淡出视野,但是在当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水平提高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重新探索新的投资方式,比如通过注资和合股等有效的方式对高等职业院校进行投资。二是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对高职教育进行间接投资实现成本分担:首先是企业可以对专业对口的高职院校直接捐赠相关科研设备和提供科研经费,分担高职教育的办学成本;其次是可以工学结合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分担高职教育的教学成本;最后是设立专业奖学金等,降低高职教育中受教育者的个人成本。

(二)以利益均衡与共享为基础构建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

在面对校企合作的问题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高职院校和企业双方的利益需求与出发点的共性和不同之处,在利益均衡与共享的基础上探索有效的合作方式和途径:一是共建院校和科技研究中心,这种合作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合作双方的利益均衡,也能够实现企业对当前利益的追求,提升企业在高职教育成本分担方面的能力,同时企业通过对产品、技术的开发,明确地告诉了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要求与标准,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实现了有效对接,进一步为企业提供真正具有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降低企业的人力再培养成本;二是积极探索校内外的实习与实训基地的建设,依托企业优势大力推行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同时与高职院校共同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积极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专业对口的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岗位,通过这两种方式分担高职院校开展校内外实验实训教学的成本,同时这也有助于解决企业招聘难的问题,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

(三)完善配套政策构建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教育企业分担的利益补偿激励机制

我国可以参照发达国家的做法,利用相关政策鼓励企业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有效分担高职教育成本:一是通过立法手段对受益企业开征高等教育税或人力资源税,利用法律手段明确企业对高职教育的成本分担义务。二是通过舆论导向和政策激励引导企业履行高职教育成本分担的社会责任,比如在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中增加企业对高职院校设立助学基金、优先录用高职院校毕业生等方面的具体优惠政策,出台企业捐赠的相关税收减免政策的相关实施细则,落实2002年、2005年国务院分别颁发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关于“企业和个人捐赠,可在应纳税所得额中全额扣除”的政策;同时,在教育捐赠免税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允许把企业教育捐赠款的50%或300%用于抵扣企业所得税,以提高企业向职业教育捐赠的积极性。三是可以积极探索对企业开征职业教育与培训税,对规定达到某一经营规模的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责任,但同时利用这种税收建立职业教育专项基金,用于补偿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分担高职教育成本的损失,以此构建一种有效的激励制度。

【参考文献】

[1] 皮江红.论高等职业教育成本的社会分担[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7(9):352-355.

[2] 董世华.试论我国企业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J].理工高教研究,2007(2):67-69.

[3] 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hgds/20120220/000111408046.shtml.

[4] 刘春生.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及投资策略研究[J].教育研究,2002(6):17-22.

[5] 李博.构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对策研究[J].职教论坛,2011(13):17-20.

[6] 蔡丽芬.高职院校建立“深度融合”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12(6):109-110.

作者:杜安国 魏国平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管理论文 篇3:

建立健全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相关研究

摘 要:2010年以来,随着《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通知》的落实,加上我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学前教育事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强化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利于我国国民素质的强化,还能为我国人才强国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保障。而实际情况是,我国的学前教育经费相对短缺,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推动学前教育事业有效发展,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学前教育成本分担作简单描述,进而指出我国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现状,并相应提出建立健全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经济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对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也就越来越高。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部分,只有搞好学前教育,才能为进一步的教育打下坚实基础。虽然我国经济面貌有了很大改变,但具体到学前教育经费来看,尤其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实际面前,学前教育成本问题仍是颇为困难的实际問题。建立健全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从政府、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寻求解决办法,才能为实现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扫除重大障碍。

一、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概述

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源于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经济学家D ·布鲁斯·约翰斯通(D.Bruce.Johnstone),他在1986年首先提出了该理论。该理论指出,高等教育作为有投资且有收益的活动,能够满足且同时满足多个利益主体的实际需求[1]。相应的收益体包括国家和家庭、学校,还同时包括了企业、纳税人和个人。依据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相应的受益主体同时也应为教育成本进行相应分担。而具体应当如何分担,该理论认为,需以收益原则和支付能力原则作为基础,结合收益情况和主体的支付能力相应分担,确定具体分担的比例和分担数额。简单而言,能力大者多分担,相应小者便少分担。教育成本理论对于学前教育成本分担而言是基础理论,可为我国在具体的机制构建上提供理论基础,帮助我国获得新的研究视角和实践路径。

二、我国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现状分析

(一)政府财政经济规模较小,成本分担比例较低

结合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政府财政收入在学前教育中的投入数额在不断增大,而从相应的占比来看,对于学前教育的财政性投入实际是偏少的,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甚至远远低于巴西和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2]。同时,从另一层面来看,我国国家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财政性教育经费当中所占有的比重也偏低。与普通高校和普通中学、普通小学相比,学前教育获得的财政经费比重更小。从公共财政方面来看,学前教育实际最大的受益者是社会,而政府在学前教育成本中的占比偏低,学前教育中公共受益率远远高于私人受益者,政府实际应当作为最为主要的成本分担者。世界范围内学前教育成本类型中无论是政府单方负担型还是三分均担型、政府主导分担型,政府均占主导力量;而我国则未能达到相应要求。

(二)家庭成本分担比例偏高,农村家庭情况更甚

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先富后富理念的进一步贯彻,我国国民收入分配逐步向个人倾斜,居民人均收入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不同收入阶层的家庭在学前教育支持能力上有着很大的差别。中高薪阶层在孩子学前教育成本分担上稍显轻松,相应成本在家庭总收入中的占比相对较小;而对于低收入家庭而言,学前教育成本在家庭总收入中的占比过高,甚至影响到家庭日常生活水平。家庭成本分担比例偏高,对于家庭而言是巨大的现实压力。对于农村家庭而言,收入水平虽然有了很大提升,但生活成本和学前教育成本也同样发生巨大变化,其占比远远超过了农村家庭的承受能力。农村家庭在学前教育成本的承担上较为吃力,部分家庭只好选择放弃学前教育直接进入小学素质教育。

(三)社会经济力量未全进入,实际分担占比过小

学前教育成本分担中的社会分担是成本分担中的一部分,从其分担的主要形式来看,包括社会缴纳的教育附加税和对幼儿园培训合同支付的费用,加上直接向幼儿园提供的捐资等。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社会企业所缴纳的附加税最终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很大部分未能投入到学前教育投资当中。而从幼儿园的培训合同支付费用来看,其相应的计量难度较大,很难作精确统计[3]。故在社会分担的实际分析中,主要以向幼儿园的直接捐资为分析对象。从我国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来看,社会向幼儿园进行的捐赠经费有了一定提高,但其在学前教育经费中所占据的比例则未有明显变化,占比微乎其微,显示了我国的社会捐资助学体系尚未形成,相应的氛围也不浓,社会向幼儿园进行的捐资热情相对不高。

三、建立健全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有效策略

(一)基于我国经济实际,建立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基础

基于我国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实际情况,为了促进该机制的建立健全,应当首先通过一系列手段实现该机制的健全与夯实。首先,应当发挥政府力量,让政府的财政拨款能够发放到位,实际落到需要的地区和家庭对象之上。政府应当建立幼儿园的全面成本核算机制,由教育部对幼儿园进行系统规划和整理,对于幼儿园的成本内容进行系统核算,总结其成本内涵和成本项目,明确成本核算周期和方法,以统一的规定和标准确定幼儿园的运营成本[4]。其次,应当结合不同省市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同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家庭支付能力、学前教育收益率等,确定幼儿园最终的收费标准。在此基础上再举行收费听证会,让幼儿园的收费标准能够公之于众,确保收费的公开化,由社会进行广泛监督,建立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的机制基础。

(二)强化政府经济责任,加大财政经济分担投入比例

政府在学前教育成本分担中所占比重最大,应当强化政府的经济责任,加大政府在学前教育当中的经费投入。强化政府在成本分担当中的主导责任,落实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一方面,应当由各级政府对学前教育财政预算进行单独规划,依据相应的拨款最低标准,确定实际实施中标准情况。结合幼儿数量和幼儿园教师编制数、幼儿园生均最低公用经费等考虑因素,最终测算出最低拨款标准,并进行针对性的拨款。另一方面,应当强调地方各级政府的责任,将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主体责任落实到地方政府,由中央和省级政府进行全面管理和监督。通过立法明确地方政府的实际责任,由县级政府具体实施政府经费的发放和使用管理,监督幼儿园在经费使用中的实际情况,做好规范管理。

(三)加大财政经济补偿,通过补偿手段促进学前教育公平

对于当前不同阶层家庭在学前教育成本支付能力上的差别,应当贯彻支付能力原则和教育公平原则,考虑到家庭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财政补偿措施。政府须以不同方式对支付能力较弱地区家庭采取财政补偿办法,以确保学前教育公平的具体落实。一方面,应当明确幼儿园的生均培养成本,明确具体的收费标准。在此基础上,依据国际同行做法,依据成本的一定比例进行费用补偿。另一方面,依据不同省市地区的实际情况,政府可通过财政拨款倾斜的办法,或者采用综合奖励和补贴等政策,为相应家庭的幼儿提供财政补偿。如针对综合评价优秀的学生提供相应的资金奖励、对于贫困家庭提供现金补助等。依据实际情况采取对应的奖补政策,为实现学前教育普惠机制的建立和健全打好基础,也为相应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有效指导。

(四)发挥社会经济作用,鼓励社会捐赠健全捐资助学机制

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社会捐赠是学前教育经费来源中的重要部分,社会力量在学前教育事业当中能够发挥巨大作用。而就我国而言,社会捐赠机制和氛围尚未形成,相应的社会捐赠也多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的捐赠资金相对较少。国家政府应当充分发挥社会经济的作用,通过多种政策和举措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到幼儿园捐资队伍中来。如政府可采取减免税负和授予社会名誉、赋予个体或团体的冠名权等等具体举措,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热情,并通过多媒体的宣传介入营造热烈的社会氛围,让社会中的个人、团体或者企业能够认识并积极参与到学前教育捐资活动当中来[5]。这样社会捐资助学机制得以建立和完善,我国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也就更为科学合理。

结语

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一环,关系到我国幼儿的基础性教育,也关系到我国国民素质的强化和提升。就我国学前教育成本分担实际来看,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投入仍较小,部分家庭存在力不从心问题。为此,应当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责任,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手段打造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同时,通过对家庭的政策补贴以及对社会力量的引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郑益乐.构建我国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思考——基于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视角[J].教育探索,2015,(8):19-23.

[2] 王彩凤.教育公平视阈下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的合理性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3,(11):50-53.

[3] 倪嘉敏.關于构建我国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6,(5):73-80.

[4] 应婉林.我国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现状与机制构建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667-671.

[5] 倪嘉敏.我国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的现状分析及其政策建议[J].现代教育科学,2017,(1):8-14.

[责任编辑 兴 华]

作者:毛琼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论文下一篇:数学环境教育教学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