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评鉴论文范文

2022-05-11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艺术评鉴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学成:质量是根本近年来,随着政府逐步简政放权,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以及放管结合,对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产生了一定影响。面对这些变化,县级公立医院在质量与安全的管理上面临着新的挑战。早在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曾召开提升医疗质量的会议,提出应将医疗质量管理和考核纳入国家质量考评体系中。

第一篇:艺术评鉴论文范文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审美鉴赏与收藏评鉴

中国古代雕塑对中华文明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10月10日,在故宫博物院90周年大庆之际,作为院庆重头戏之一的位于慈宁宫的雕塑馆即将正式对外全面开放,为迎接这一盛世庆典,慈宁宫正殿展厅

雕塑荟萃馆先期对外开放,此时,雕塑馆内人头攒动,观众为精美绝伦的雕塑展品所折服……

故宫的雕塑馆可以追溯到1958年,那一年,故宫博物院曾在奉先殿建成了我国博物馆史上第一个专题性质的雕塑馆。通过历代雕塑代表作原件与翻制模型的结合,雕塑馆向公众系统展示了我国古代雕塑的发展状况,这曾为研究者的进一步研究全面梳理出我国历代雕塑艺术演变的重要资料。后来由于“破四旧”之风愈演愈烈,而古代雕塑展品因多半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几乎立刻被视为“封建糟粕”。在那些特定的历史年代中,这些艺术瑰宝难以与时代气息相融合。为了保证珍贵文物的安全,雕塑馆中的文物被收回库房保存,而这一存就是半个世纪。后来,然而在古代雕塑搬空之后,由于时代的缘由,故宫意外结缘了现代雕塑的精品力作——《收租院》,这对以文物展示为核心任务的故宫来说可谓是空前绝后。如果纯粹从艺术的角度解读,不啻为一场超越时空的对话,这在艺术史上和故宫史上都是一次值得研究的现象。1966年5月23日,泥塑《收租院》在神武门城楼揭幕,后又移至故宫奉先殿继续展出。为了配合展览,1966年6月至7月,奉先殿“工”字形大殿被改为长方形。由于奉先殿前后殿打通,形成四方形大厅,展示面积增大,收租院泥塑群像扩容重做,制作单位包括天津工艺美院、中央美院、中央工艺美院、浙江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故宫博物院等,共一百余人,其中包括曾竹韶、司徒兆光、曹春生等著名雕塑家,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展品去向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考证。80年代为迎接故宫建院60周年原雕塑馆改作钟表馆开始对外开放,自此,曾经的故宫雕塑馆——奉先殿改陈钟表后已有30余年,而新的雕塑馆的设置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悬而未决。由于没有开辟专门的展示场所,大部分时间,这些艺术瑰宝只能安静地待在故宫的文物库房里,很少有机会向世人展示,故宫所藏种类繁多的历代雕塑作品只能通过斋宫“盛世唐风——隋唐陶俑艺术展”等展览偶尔与观众见面。为了充分利用藏品资源,故宫在内阁大库设置了修德寺白石造像专题展厅。由于条件有限及出于文物安全等方面的考虑,这个展厅也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供研究机构专业人员和艺术院校师生观摩。有鉴于此,建立新的雕塑馆的呼声不断,只是在等待选择一合适的场所的机缘。

慈宁宫是明清皇太后的居所,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位于紫禁城内廷外西路、隆宗门西侧。经过几年的大修小补,这里最终成了雕塑馆的新址。可以用来作为展示空间的主要包括前殿、后殿和廊庑。院落总面积约3200平方米。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造型独特、精美绝伦的具有较高历史与文化研究价值的历代雕塑,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雕塑史的缩影。本次中国古代雕塑的成体系的集中展示,在美术界和文博界也十分罕见,对于中国古代雕塑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此次雕塑馆展示的主要内容是故宫博物院院藏的四万多件雕塑藏品中挑出的约433件各个时期最有代表性的雕塑精品,包括世俗类雕塑、佛教造像,古代陵墓雕刻等,按材质分,有石、木、铜、铁、金、银、陶、瓷、泥、漆等。限于篇幅,本文尚不能逐一介绍其中的每一件作品,每一种材质和工艺,但就其中大漆夹纶工艺以及这种以工艺制作的雕塑精品与慈宁宫雕塑馆的渊源作一简单介绍。

干漆夹纻工艺萌芽于战国时期。而见于古代文献最早的是东晋时期,著名雕塑家、画家戴逵曾于招隐寺作夹芝行像五尊,时人称这五尊造像和狮子国所进玉佛、顾恺之所作维摩诘像为“三绝”。延至北魏隋朝,到唐代佛教造像技术高度成熟,上承北朝,隋代遗风的同时,继续吸收外来艺术,形成新的艺术风格,唐代应是夹纻漆像制作的高峰时期。

夹猪干漆工艺造像最重要的特点是重量轻、造型美、色泽鲜、耐酸碱、耐高温、防潮防腐、坚固结实等。佛教盛行年代,每年的几个特定时间一些寺庙都会将高大的佛像抬出寺外,接受各方信众的朝拜,因此又称“行像”,佛教造像不但是佛教的圣物,更是珍贵的艺术品。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一般木雕佛像易受到自然力的侵蚀,不可避免的会开裂,变形,褪色,不能永久的保持佛像的艺术魅力。

夹芝漆器制作技艺主要有两种:一是脱胎,即以泥土、石膏等塑成胎胚,生漆为粘剂,后用纻麻布(或绸布)在胚胎上逐层裱褙,待阴干后去原胎,经上灰底、打磨、髹漆研磨、推光,最后施以各种装饰纹样,即成光亮如镜、绚丽多彩的夹纻漆塑;另一是木胎或其他材料胎,以硬材为坯,不经脱胎直接髹漆而成。夹纻漆器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从选料、塑胎、髹饰至成品,每件成品均须经数十道工序。

雕塑荟萃馆中的明金漆夹纻女官像(高153cm、宽54cm)在众多的雕塑中较为引人注目,是本次展览中唯一的夹纻雕塑。值得指出的是,夹纻造像一般都是佛像,而这件雕塑却非佛像,关于这件雕塑的背景来源还有待进一步考证。明代夹纻侍者传世极少,艺术水准极高者则少之又少,而且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各个时代夹芝雕塑总量也很少,此像神态生动,线条流畅,比例恰当,除了冠、足等极小面积之外通体贴金,既显得富丽堂皇,贵气十足,又有一种高雅的感觉,有较高的艺术水平,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珍贵资料。该文物入藏时间为1957年7月22日,1960年,由杨伯达、步连生、唐兰组成的专家组从服饰、造型、工艺水平等方面,鉴定为一级,考虑到该文物手持物缺失,塑像上贴的金箔有些许剥落,在一级等级中又鉴定为乙等。

据档案记载,该雕塑由国家文物局调拨,是没收文物大盗岳彬的文物。然而,除了工艺精美以及独特的干漆夹纻工艺之外,它也只是雕塑馆中展示的众多雕塑精品中的一件,它和它们本身和慈宁宫这座宫殿并没有多大的关联,但有一批国宝级的雕塑精品不仅是大漆夹纻制造,而且原本就陈设在慈宁宫后殿(又称大佛堂)之中,如果这批雕塑文物以原状陈列的方式在雕塑馆中展示,我想应该比其他展品更具话题性,那么这批文物到底去哪里了呢?1973年3月27日,受洛阳白马寺接待西哈努克亲王的需要,经周恩来总理批示,故宫慈宁宫大佛堂包括24尊干漆夹纻佛像在内的全部文物被调拨至洛阳白马寺,有的至今仍然陈列在那里。只是谁也不会想到40多年之后的今天,慈宁宫的大佛堂成为故宫雕塑馆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专门用于陈列古代佛像,不禁令人感慨。面对时隔50多年方得恢复雕塑馆,我们不禁会大胆假设,24尊国宝级的夹纻佛像会不会回到它原先陈设的大佛堂,如果回来,它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回来,这个问题恐怕会随着雕塑馆的进一步对外开放,成为每一个关心国宝命运的人挥之不去的疑问。国宝的命运我们现在或许还无法左右,不过我们可以先就这24尊夹芝佛像逐一介绍。

1.弥勒像

明代 内地 夹纻 洛阳白马寺天王殿

弥勒像,高约1米,为夹纻造像,圆头长耳,耳廓下部贴于肩部,眉弓与鼻相连,眼睛几乎眯成一条曲线,嘴巴大张而含笑,眼角嘴角刻画细腻,袒胸露腹,赤脚打坐,右手持念珠,搭于横置的右腿膝盖处,左手握布袋,手脚细腻柔软,形象生动有趣。

2.三世佛(释迦牟尼、药师佛、阿弥陀佛)

明代内地夹芝洛阳白马寺大雄殿三世佛

正中主尊为释迦牟尼佛,左手托钵,右手抚膝。造像通高2.25米,底座宽1.38米。释.迦牟尼佛左侧为药师佛,亦名药师琉璃光如来。其左手托钵,钵已不存,右手作手印。药师佛主管东方净琉璃世界,双手施禅定印。释迦牟尼像右侧为阿弥陀佛,他主管西方极乐世界。造像通高2.25米,底座宽1.38米。

三世佛通体髹金,髻如覆瓯,发如积栗,面如满月。眉问白毫,闭目入定,胸部有卍字符,着上衣下裙,明显的汉式宽大衣袍,像后皆有木雕山石,朵云支架,支架上置铜制大圆宝镜作为释迦牟尼佛头光。宝座莲瓣为仰莲八层,最下为翻转的荷叶,十分精致。造像身量纵横相称,周身骨节筋肉起落均匀,衣纹藏露折叠显得非常自然,整个形象给人以无限庄严、圣洁、慈祥、恬静之感。

3.韦陀

明代 内地 夹纻 洛阳白马寺大雄殿护法之一

韦陀天将,也称韦天将军,通座高2.75米,像高2.17米,底座宽1.03米,造像头戴凤盔,身披甲胄,胄缨顶植三刃,如古戟形,前后梁饰凤首凤尾,旁为凤翅,锁子甲系狮蛮带,披飘幡璎珞。合掌,以双臂承金刚杵。足穿战靴。此尊造像虽身着武将装束,面容白皙英俊,显得温文尔雅。下承方形须弥台座,台座上枋下枋束腰处贴金卷草纹饰,上下袅雕刻肥厚的仰莲瓣,瓣尖雕卷云纹。韦陀为南方增长天王的八将之一,位居四天王三十二将领之首,被称为护法神。唐释道宣曾记载其事迹,以后被供奉于佛寺之中。

4.托塔天王

明代 内地 夹纻 洛阳白马寺大雄殿护法之二

托塔天王,彩绘描金,通座高2.71米,像高2.01米。长方脸,赭面瞪目,腮帮鼓起,鼻头圆鼓,阔口紧抿,下巴两个圆形鼓包,戴发箍,镂花佛冠,耳饰圆环,兽头护膊上搭三角形圆背肩巾,胸饰护心镜,缚擐甲,梳髻,锁子甲系狮蛮带,披飘幡璎珞,右手执戟,左手托塔,下生缚宽战袍,足穿战靴,两腿迈开,“八”字站定,下承方形须弥台座,台座上枋下枋束腰处贴金卷草纹饰,上下袅雕刻肥厚的仰莲瓣,瓣尖雕卷云纹。整个造像异常勇猛暴烈,造像身体匀称,气韵生动,与韦陀形成鲜明的对比。

5.金漆夹纻十八罗汉像

元代遗存 内地 夹纻 洛阳白马寺大雄殿东西两侧

十八尊罗汉姿态各异,栩栩如生,都是金漆夹纻工艺制作。其衣饰繁复细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很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

大殿东侧罗汉有9尊:

(1)迦叶尊者

造像通高1.58米,底座宽0.98米,怒目宽额,须眉浓黑,口作喝叱状,左手持钵,一龙于钵中,腾空跃起,右手高举,拈一火珠,盘右膝,左足踏地,坐于须弥座。削发光顶,着僧衣,披袈裟,其上龙形纹饰于云彩之中翻腾,纹饰丰富多变,胸前衣纹行云流水,惜罗汉手中的钵、龙、火珠已佚。

(2)阿氏多尊者

造像通高1.58米,底座宽0.98米,面容白皙,作青年状,削发光顶,着僧衣,披袈裟,彩绘描金,纹饰丰富多变,双手捧一轴经文,双足下垂,坐于须弥座。

(3)因揭陀尊者

像通高1.60米,底座宽0.98米,印堂宽旷,额中凸起,削发光顶,着僧衣,披袈裟。袈裟上彩绘描金团花、云朵、卷草纹饰,复杂多变。左手托圆盘于胸,盘置山石,右手作扶持状,双足下垂,坐于须弥座。

(4)罗怙罗尊者

像通高1.61米,底座宽0.98米,面容呈褐色,须眉如积粟,亢眉瞪目作怒相,双手置胸,握棒状物,双膝叠罗置,袈裟上彩绘龙纹、卷草等纹饰,活泼生动,坐于须弥座。

(5)戍博迦尊者

像通高1.57米,底座宽0.98米,面容作中年状,削发光顶,着僧衣,披袈裟,彩绘描金,纹饰丰富多变,双手捧一函经文,双足下垂,坐于须弥台座。

(6)迦理迦尊者

像通高1.56米,底座宽0.98米,面容作锅黑状,浓眉,虬髯如积粟,戴耳环,二目圆睁含笑,削发光顶,着僧衣,披袈裟,彩绘描金,纹饰丰富多变,双手抱狮,坐于须弥座。

(7)诺矩罗尊者

像通高1.59米,底座宽0.98米,面容白皙,作青年状,目光向左注视,削发光顶,着僧衣,披袈裟,彩绘描金,纹饰丰富多变,右手抬起执笔,左手作手印,手上放一函经文,双足下垂,坐于须弥座。

(8)迦诺迦跋厘惰者尊者

像通高1.57米,底座宽0.96米,面容白皙,作青年状,削发光顶,着僧衣,披袈裟,袈裟上彩绘描金团花、卷草、释迦牟尼佛像等纹饰,纹饰丰富多变,双手合掌,夹一炷燃香于胸,香头升起一缕烟云,云端现佛像一尊,双足下垂,坐于须弥座。

(9)宾度罗跋罗惰者尊者

像通高1.58米,底座宽0.97米,面容枯槁,削发光顶,着僧衣,披袈裟,彩绘描金,纹饰丰富多变,作老人状,闭目入定,左足下垂,左手抚膝,右足踏座上,右腕置右膝,手拈数珠,坐于须弥座。

大殿西侧罗汉也有9尊:

(1)军徒钵叹尊者

像通高1.57米,底座宽0.96米,面如枯木,削发光顶,着僧衣,披袈裟,彩绘描金,纹饰丰富多变,作老人状,右手拄龙杖,左手抚膝,双足下垂,坐于须弥座,一狮位于座右侧,头部左倾,两眼大睁,斜对观众。

(2)注茶半托迦尊者

像通高1.58米,底座宽0.95米,面容白皙,削发光顶,着僧衣,披袈裟,彩绘描金,纹饰丰富多变,作青年状,双手捧一函经文,盘双膝坐于须弥座。

(3)那伽犀那尊者

像通高1.58米,底座宽0.96米,瞪目凸额,须眉如积粟,面如重枣,削发光顶,着僧衣,披袈裟,彩绘描金,纹饰丰富多变,双袖掩手抱如意一柄,垂双足,坐于须弥座。

(4)伐那婆斯尊者

像通高1.58米,底座宽0.97米,面容清癯,削发光顶,着僧衣,披袈裟,彩绘描金,纹饰丰富多变,作老人状,面有毛质长眉,右手持竹杖,双足下垂,坐于须弥座。

(5)半托迦尊者

像通高1.58米,底座宽0.88米,面容白暂,削发光顶,着僧衣,披袈裟,彩绘描.金,纹饰丰富多变,作青年状,二目微睁,右手执尘尾坐掌中,盘长膝,坐于须弥座。

(6)伐者罗弗多罗尊者

像通高1.58米,底座宽0.98米,面容作中年书生状,头戴兜,着上衣下裙,闭目入定,盘双膝,坐于须弥座。

(7)苏频陀尊者

像通高1.58米,底座宽0.99米,面容白皙,削发光顶,着僧衣,披袈裟,彩绘描金,纹饰丰富多变,作青年状,左手托钵,右手置胸作扶持状,双足下垂,坐于须弥座,手中钵已佚。

(8)跋陀罗尊者

像通高1.55米,底座宽0.96米,面容清癯,削发光顶,着僧衣,披袈裟,彩绘描金,纹饰丰富多变,作老人状,左手微招作手印,右手下垂作手印于胸,盘右膝,左手置右足上,上覆袈裟,坐于须弥座。

(9)迦诺迦伐磋尊者

像通高1.58米,底座宽0.95米,面容白皙,削发光顶,着僧衣,披袈裟,彩绘描金,纹饰丰富多变,作青年状,右手举握,竖食指持法器于胸前,左手抚膝,双足双交下垂,坐于须弥座。

历史证明,古代雕塑是一个国家、民族意识形态和历史的标志性的载体,中国古代雕塑作为与古代书画并列的美术门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却远远不及书画,随着雕塑馆的成立,故宫还将进一步成立相关学术研究机构——故宫博物院雕塑研究所,在制度创新的层面上,形成“一馆一所”相结合,以“馆”为展示传播的媒介和载体,以“所”提供强大的学术和科研支撑,这将对进一步推动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沈军/博士,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秘书长,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委会委员。)

作者:沈军

第二篇:国际化评审评鉴之路

高学成:质量是根本

近年来,随着政府逐步简政放权,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以及放管结合,对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产生了一定影响。面对这些变化,县级公立医院在质量与安全的管理上面临着新的挑战。

早在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曾召开提升医疗质量的会议,提出应将医疗质量管理和考核纳入国家质量考评体系中。如何加强对医疗技术的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综合素质,以及建立良好的医院诚信体系等成为医疗机构目前应该重视的问题。

在机构设置上,医院应该建立医疗质量的管理部门,或者质量控制小组,进行院检和处理医疗差错。在文化建设上,医院也应将质量安全放在核心位置上,积极落实医疗质量安全的各项法规、制度、规范和标准,加强对医疗质量各环节要素的管理。医疗质量是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医疗行为的实践中产生的医疗活动结果。医务人员应按照相应的标准、指南和规范,如同其他行业的从业者生产产品一样,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而医院,则是承担医疗质量安全的主体。

实现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方式既有医院实行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实现三个转变,三个提高,也有改进医院的评价方法,即通过排名(包括科室、医院、论文甚至费用在内的各种排名)、大数据、云计算、移动医疗等,来提高医疗质量安全。

陈晓红:以评促改

当前,如何对医院进行评价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医院管理者依据什么标准管理医院的质量和安全,二是如何依据这些标准来管理医院的质量和安全。

从国际医院管理者的经验看,国际通用的做法是定期进行评价,并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持续改进。国外医院在质量与安全方面有严格的标准: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包括中国台湾在内,都会定期开展相关评价。例如众多院长所熟悉的JCI,就是国际医院质量认证标准的组织,每年都会召开以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主题的大会。

想与国际接轨,就必须接受国际的标准,关注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关注员工的安全,以及引入第三方评价体系。医院的管理方式既不是运动式的,也不是活动式的,而是以标准系统性地管理医院。1989-1998年,我国一直在开展医院评审,但没有系统性的医院评审标准,直到2011年原国家卫生部印发了《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被视为与国际接轨的系统性的管理医院的标杆。其中包括三级综合医院妇产科、儿科、心血管科、精神科、肿瘤科、眼科,以及二级综合医院的评价标准和实施细则。有了系统的医院评审依据,国家会提示医院管理者们如何管,管到什么程度,什么是管好了。

如何依据这一标准管理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是医院管理者当前需要考虑的问题。在2011版的标准中含有四方面内容:书面评价(现在被称为“自评”)、医院信息统计评价、现场评价和社会评价。医院院长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找到自家医院距离此标准有多远,改进的空间有多大。

特别要指出的是,以问题为导向可以促进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全面改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从管理系统上解决问题。如发现护士不会操作除颤仪,但这可能并非护士本身的问题,管理者需要不断地“剥洋葱”,找到最内在的问题到底是护理部的管理漏洞,是对护士的培训不到位,还是配置护士的数量不足等等。

另外,陈晓红认为落实临床路径,能够以评促改、以评促建。除了临床路径,医院管理者还可以通过学习和应用管理工具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提升患者安全水平。管理工具让医院管理由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标准中,医院和职能部门的领导要求掌握1~2项管理工具。这样,对医务人员和职工的管理就由点名批评、扣发奖金,转变为有工具支持下的制度管理,再加上PDCA,才能促进管理水平不断进步。

陈秀珠:以评促进

目前,在国内医院的评审是主管机关要求的,对医院管理者来说是不得不做、非做不可。然而这些评审,包括管控、病案、检验、放射、药剂,乃至一些比赛评选,给医院管理者造成了一定压力。但是调研发现,有些医院的管理者已经开始不受限于卫生主管部门的评审要求,而是希望通过外部的评鉴来激励医院内部的质量持续提升,并主动挑战国际评审。其中,JCI是在国内广受认同和接受申报医院最多的国际评审。

医院管理者如何以JCI的标准作为医院建立安全文化的战略,可以分为五大项。第一要有领导力:JCI第五版第四条特别提到,院领导层必须要能够计划、发展和落实改善质量和患者安全的计划。第二是标准化:建立患者安全文化,须让医院内医疗行为和医疗活动达到标准化,包括高层管理者、部门主管、临床部门主管在内,都应该落实临床指引或者说临床路径,并根据临床规范来引导临床治疗和照护。第三是定指标:如何选定衡量指标?最重要的是注重指标的系统性和整合性,不应由各部门自己监测。举例而言,抗生素使用率,到底是由药房监测还是由感染科监测,抑或两者协同,这就是整合的概念。JCI第四版曾特别提出,监测指标既可以有临床指标,也可以有管理指标,还可以有与国际患者安全目标相关的指标。而JCI第五版则特别提出监测指标要层级化,循序渐进、由上而下,能够兼具引导性和目标性。第四是团队合作:JCI第五版特别强调,医院要设计和实施相应的程序来确保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医务人员之间的协调。第五是透明:JCI第五版要求医院须有一个好的通报(报告)系统,鼓励参评医院向JCI总部直接报告。在质量改进和患者安全这一环节提到,医院应建立一个能够发现不良反应事件或死亡风险的预警机制。

于东祥:以评促建

参加国际认证能够持续改善医疗质量,提升患者安全。2014年底天津宁河县医院通过了美国HIMSS电子病历成熟度的评价,是全国第三家达到HIMSS6的医院。与国内其他评价标准相比,HIMSS6在强调闭环管理方面的要求更加严格。

众所周知,在医院管理中,“瑞士奶酪”理论解释了在各层级均尽到责任的情况下,只需一个层级堵住漏洞,就可能避免一次严重医疗事故的意义所在。在资源配置上,天津宁河县医院除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还连续11年开通24小时绿色通道。另外,医院健全管理体系。以急救培训为例,急救人员每年内训一次,三年外训一次,培训人员涵盖急救相关的所有医护和工作人员。针对危重患者和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医院建立了早期复苏的小组流程机制,患者家属和其他医护人员都可以启动急救程序。该程序可分析患者生命体征状况和发病原因,能够及时抢救患者,同时也可统计病死率,有效降低非预期死亡风险。在后勤管理方面,医院对消防等方面也通过评审达到国际标准。

郭廷建:评建结合

有一种观点认为,医院的管理模式取决于一院之长,但在全国最早通过JCI评审的县级公立医院苍南县人民医院却并非如此。在管理上,医院各项工作由院委员会召集各部门、各专家组讨论决定。所以,管理的主动权在分管各部门工作的副院长手中。在苍南县人民医院,是用制度而不是经验来管理医院。

在医院的组织架构中,共设有16个委员会,其中最核心的是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主任由院长担任,所有委员会全部围绕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每个季度必须要向后者报告,而后者也须向主管领导汇报。每半年汇总信息,全年汇报一次。如涉及到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的重大问题,各委员会要上报到医院质量与安全委员会。

除成立医院质量安全委员会外,医院还设置了质量监测的指标。监测指标总共分为两级,56个院级和68多个科级。每个监测的指标都与科室、医生和职工的绩效挂钩。在监测指标的评估下,科主任能清晰地发现、了解科室内部不足和可能的风险,并随时进行改进。

医院充分利用评审制度来提升急救患者的生存率。以休克预警系统为例,在国际标准中,文献要求休克预警系统要包括6种情况窗,但医院在通过JCI认证后,预警系统由6种早期休克预警情况窗完善到8种,此举有效降低了患者重症监护室外的死亡率。

吴美雯:评审是刚需

台湾公立医院早期的发展模式、管理状态与现在内地公立医院的发展现状非常相似,主要表现在政府为保障民众的就医权利,通常会利用政策支持、财政补助等方式来保证公立医院的发展。所以台湾公立医院早期的发展基本呈快速上升趋势,门诊量、住院量暴增。然而从10年前开始,台湾公立医院的这种趋势代之以快速下降,目前公立医院数量在台湾所有医院占比不到50%。

公立医院数量剧减主要源于政策放开后,国家对公立医院不再给予像以往一样强大的支持,相反开始通过各类政策鼓励民营资本办医。而民营资本在筹组医院后,一般会采用经营公司的方式经营医院,最终实现与公立医院的竞争。在愈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当政府不再充当扶持者的角色时,许多效率较低下、管理无序的公立医院不得不面临倒闭的现实。

反观现在内地公立医院的发展现况,从一些沿海的城市来看,随着政策的逐步放开,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开始进入到医疗市场。此时,政府的立场很清楚——适者生存,故而医院要想走在医疗行业的前沿,至少需提前5年做准备,并开始考虑医院管理规划、各类保险制度等,才能为医院与管理者自身带来一定优势。

以台湾彰化基督教医院为例,彰化基督教医院有一句话叫做“三流医院”的路。这所谓的“三流医院”与内地不一样,这三流是指流血、流汗再加上流泪。因为医院要挑战国际医院评审的制度。

彰化基督教医院挑战国际医院评审制度,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彰化基督教医院能够从一家教会资助的乡下(相当于内地县级)医院,逐渐发展到拥有7000多个员工、上千张床位的大医院,主要动力来自于医院将评鉴当作医疗质量促进的手段,以保证医院能够持续的发展。医院强制要求医护人员能够站在医院的立场上,不仅将本职工作做好,还需不惧严苛的国际医院评审制度的挑战,随时做好准备。

其次,医院在大规模扩张时,通常会出现人才配备跟不上医院发展的问题,导致医院管理者无法选拨优秀管理人才。在评审之路,医院管理者可以通过评审体系中成熟的规章制度,让医院管理者能够系统地评估、磨练和发现优秀的管理人才,使其与医院共同发展。

经过评审认证以后,医院管理层能够清楚地了解安全文化从何做起,基层员工怎么做,以及如何建立包括领导管理框架、制定年度计划等在内的整套体系,从而选择优先要做的工作启动改进。在追求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持续改善的过程中,还需考虑资金问题,因为质量改进与医院资金预算关系密切。

彰化基督教医院的经验表明,医疗质量的改善方式是依靠外部评鉴来促进自我质量的持续提升。通过教学、研究、临床试验、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医院评鉴、单病种评审各等各类国际评审,能够提醒医院员工保持良好质量安全观,并在国际评审标准委员会的督促下,运用最新的科学证据帮助其达到新的目标。

医院的质量改善与患者安全,不仅有管理层的责任,更需要从执行层,包括一线医护人员乃至患者都参与其中才能构成完整的质量观念。提升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是永无止境的,这要求医院不断地进行改进与完善,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第三篇: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武术美学研究评鉴及前瞻

摘要:武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华文化的诗情画意在武术之上流光溢彩。梳理和评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表关于武术美学的相关研究.在于全面了解武术美学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的理论开掘提供思路。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法,针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中国武术美学的研究.从研究思路、视角、内容等方面筛选了较有代表性的50篇文章进行综述和评鉴,划分出中国武术美学研究的萌芽起步期(1950-1979年)、初步发展期(1980-1999年)和快速发展期(2000年至今)3个历史阶段。提出未来中国武术美学研究的参考建议:以民族文化为基点、以生命意识为主线、以古代武学典籍为理论背景、以中国绘画书法为话语参照、以中西美学观对比为路径.从美学原理入手.通过规范和深化中国武术美的表现形式、美学特征、创造原理、审美机制、甄别鉴赏等理论建设.为中国武术美学体系的理论建构打下基础,为未来武术美学研究搭建坚实的理论平台。

关键词:中国武术;美学;评鉴:前瞻

自茹毛饮咀始,先民们就在进行着与自然、野兽间人性本能的生存抗争,中国武术的滥觞由此萌芽。中国古代战争直接推动了武术技术由人性生存抗争的本能潜意识动作向有意识招法发展,各种在战场上的血腥厮杀中总结出来的实用技法得到专门提炼、演习、强化、运用,形成了武术的技术核心,也成为人们闲暇时炫耀武功、展示自我、寄予理想、消遣嬉耍的娱乐方式。受每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武术虽历经反反复复的重用、受禁的磨砺.但始终没有脱离保家卫国、防身自卫的实战技击性和修身养性、表演娱乐的艺术表演性的“术艺双轨”之路。诚如当代著名武术家蔡龙云先生所说:“武术运动创始以来,始终是从‘技击’‘舞蹈’2个方面在发展.因此,我们看武术,必须从它的技术与艺术2个方面来看。”

史料和现实实践表明:武术具有审美价值,能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但囿于武术在冷兵器时代的特殊地位,一方面一直在既被重视又被压制的二律背反的矛盾中生存.实战技击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张扬.而艺术表演性则相对处于从属.二者根据不同阶层的需求随历史政治时局的变化交辉相映,另一方面,中国古代武术门派林立。惯有的口传身授的师徒传承模式使其遗留下来的文献资料、历史典籍很少,关于武术美的思想仅能从一些零星的历史史料或相关史料中捕捉;因此.与同源异流的中国绘画、书法相比,古代对武术美学的探讨显然要少得多。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广大武术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武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人们重新对武术的价值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武术的审美价值得到世人的关注和认可.并掀起中国武术美学研究的热潮。

依据武术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将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来中国武术美学研究划分为3个历史阶段。第1个阶段为新中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这一时期处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30年间,受政治时局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中国武术美学研究处于萌芽起步期;第2个阶段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20世纪末,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步履,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武术的审美价值得到客观审视,同时20世纪80年代初“体育美学”在中国的勃然兴起,使武术美学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这一阶段处于初步发展期;第3个阶段是21世纪以来,随着人类步入生态文明和休闲时代,伴随着中华文化的日益复兴,武术美学研究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开掘,研究成果日益增多,步入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1 萌芽起步期(1950-1979年)

1950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在北京召开武术工作座谈会,倡导发展武术,把武术提上新中国体育工作的议事日程,武术的现代化发展由此拉开帷幕。倡导武术的艺术性并明确阐述武术之美的首推当代著名武术家蔡龙云先生,蔡先生勤于笔耕,《琴剑楼武术文集》是他武学思想的结晶,其中不乏阐述对武术之美的真知灼见。

《从擒拿法与剑舞来看武术运动的技击性与艺术性》一文认为,武术运动创始以来,始终是从“技击”“舞蹈”2个方面来发展,因此,我们看武术,必须从它的技术与艺术2个方面来看。《醉酒拳》一文认为,一套好的醉酒拳,必定是首先给予我们一种悦目的、轻盈的、飘逸的、潇洒的“旋律美”的感觉。《峨嵋刀》一文认为,通过观看峨嵋刀的演练,从雄伟的气魄中流露出一股瑰丽的、舒展的、大方的、令人在情绪上感到愉快的“美”的气氛。《丰富多彩的祖国武技艺术》一文认为,“武技艺术”由于含有舞蹈的形式,具有一种旋律鲜明、动作优美的强烈的美的感觉,可以培养人们审美的正确观念和热爱艺术的兴趣。《我对武术的看法》一文认为,我国武术从创始到现在,始终是循着“击”和“舞”2个方面发展。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的这旬至理名言发人深思。蔡龙云先生虽然对中国武术之美没有展开具体阐述,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武术的现代化发展刚刚起步期就将“武术”与“美”明确联姻,并提出“武技艺术”及武术之美的思想的确高屋建瓴,已深深影响后人,可谓开中国武术美学研究之先河。

首创“东方人体文化学”的刘峻骧先生认为:武术不只在健身抗暴上具有一套独立的科学体系,在艺术上也形成了绚烂多彩的风格流派,具有特殊的美感。武术摇曳多姿的形体美,不只具有特殊的形体抒情的造型能力,而且表现了我们民族豪放勇敢、矫健刚毅、明朗铿锵的传统精神和意气奋发的民族气质。

综上所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30年间,中国武术的现代化发展刚刚处于起步阶段,这一时期由于政治时局和人们相对保守的思想观念,针对武术美学的相关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对武术的表演艺术性和审美价值的宏观阐发,更多是一种倡导性和启示性的思想,但为后者的进一步研究埋下了思想的火种,可谓中国武术美学研究的萌芽起步期。

2 初步发展期(1980-1999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1982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第1次全国武术工作会议,展开对武术全方面的挖掘、整理、研究工作,由此拉开了武术现代化发展新的帷幕。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社会思潮日益活跃,思想观念逐渐开放,武术美学研究受到众多学者关注,从而进入了初步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抡起中国武术美学研究开山大斧的首推当代著名武术家、博士生导师邱丕相先生。邱丕相先生把武术美提升到“学”的高度,高屋建瓴,意义深远。他在最初的《武术套路美学初探》一文中阐述:自古以来的套路就带有表演性,并具有美的价值,可以演练和观赏;现代武术套路从姿势、结构、布局、节奏等方面提高其美感,无悖于套路的运动规律。该文可谓开这一时期武术美学研究之先河,此后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竞相纷纭,由此掀起中国武术美学研究的热潮。

2.1关于武术与舞蹈、戏曲艺术关系的研究

江百龙《武术中的“舞”——略论武术与舞蹈》一文认为,武

术中的“舞”(指套路运动)与舞蹈是2种性质不同的活动,两者相互影响,并行发展。武术中的“舞”曾经浇灌过舞蹈艺术之花,舞蹈艺术的蓓蕾也曾经在武术园林中灼灼绽开。刘峻骧《戏曲战舞与中华武术》一文认为,构成戏曲舞蹈主要内容和特色的武打艺术所独有的雕塑美和技巧美,是戏曲舞蹈艺术形式美的主要方面。武术对传统表演艺术具有深远的影响。《东方人体文化中的孪生姐妹——中国武术与舞蹈》一文认为,武技性是中国人体艺术的重要特色。中华武术与舞蹈,作为东方人体文化中一对血缘关系最近的孪生姐妹在本体特征上有许多共同之处。熊志冲认为,戏曲武打具有武术表演价值,其作用有3个:1)丰富了武术理论和技术内容;2)加快了武术向表演化方向的发展,有利于武术在艺术性方面的提高;3)有助于各门派武术的交流融合和传播。崔乐泉从中华武术与娱乐文化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主要就中国戏曲中的传统武术加以分析,进而探讨传统武术在中国戏曲中的表现形式和历史地位。

因而,研究普遍认为,武术与舞蹈、戏曲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现象的不同表现形式,相互借鉴,相互丰富,形成绚丽多彩的中华艺苑。

2.2关于武术美表现形式的研究

何禹认为,武术美的表现形式分为武术的结构美、武术的造型美、武术的名称美、武术“丑”中见美。邱丕相认为,武术套路具有形式美、意境美、本色美美学要素。形式美为定势美、动态美、结构美;意境美为韵律美、神采美;本色美既不脱离技击本质的“真”,又不可执著于击打运动的“实”。《武术套路中的定势美》一文通过武术动作的具体实例从肢体的匀称、平衡、对立统一阐述了武术定势中的形式美、遒劲美、和谐美;《飞动之美》一文从动作的时空变化视角窥探武术的动态美。张茂于从套路运动的艺术美(包括优美的形态、鲜明的韵味、和谐的神韵)、形式美与技艺特征、实战中的技击美3个方面对武术运动中的美进行了探讨。李豹等认为,武术美表现为形体美、动作美、造型美、音乐服饰美、精神美。刘静珠把武术的形式美分为姿势美、劲力美、节奏美、传神美、结构美、造型美和名称美。蒋国雄认为,武术套路形式美的要素表现为姿势美、劲力美、节奏美、传神美、结构美、造型美、名称美。

由上可知,关于武术美的表现形式,研究主要围绕武术套路的结构美、造型美、名称美、艺术美、形式美、技击美、形体美、动作美、音乐美、服饰美、精神美、劲力美、节奏美、传神美等方面展开。有些研究虽然名称不同,但在内容上有很多重复和交叉。

2.3关于武术美学思想的研究

胡小明认为,中国武术吸收了古典美学中的气、韵、形、神、阳刚、阴柔等古典美的特殊内容,从而构成了武术主要的审美特征。强调美与善的统一;追求内在含蓄的表现;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张林艳从形神、虚实、刚柔、中和、气势、风格等方面论述了武术的特征,以及从中所体现出的中国古典哲学与美学思想。赵长录论述了武术运动中不可忽视的主体情感,套路审美中主客体的辩证关系,以及武术运动内在美的人格力量。李成银认为,武术的动静美是相辅相成的,美不仅表现在其运动形式中,更重要的是依据其内涵,才能深化对武术美的认识。张志勇把德艺、形神、刚柔、和谐归纳为构成武术美学朴素的辨证思想的基本特征。

由此,研究主要从中国古典美学范畴出发,探讨了中国武术中蕴含的形、神、韵、气、阴柔、阳刚等美学思想。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价值观念的日益转变,这一时期的武术美学研究成果日益增多,内容日益丰富,大量集中在对武术(套路)的艺术性、表现形式美,以及从中国古典美学思想探讨武术美学特征方面,研究内容相对具体和深入。

3 快速发展期(2000年至今)

21世纪以来,随着人类步入生态文明和休闲时代,伴随着中华文化的日益复兴,全球背景下武术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加快,武术美学研究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开掘,研究成果明显增多,从而步入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3.1关于武术美学特征和本质的研究

杨本升等认为,武术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期积淀后在审美意识上的外在显现。武术的美学特征表现在自然美、形式美(形体美、造型美、结构美、器械美、服饰美)、意境美(气韵美、精神美)。赵铃从中国古典美学范畴“韵”“气”“形”“神”“阳刚”“阴柔”“趣”“法”等在武术中的体现阐述了武术的美学特征。陈青山等认为,武术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在武术运动领域中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感性显现,它反映的是人与武术运动的审美关系。自然力量是武术美的基础,精神力量是武术美的灵魂。邱丕相《武术套路运动的美学特征和艺术性》一文从武术套路的技术特征(技击性、多样性和艺术性)、美学特征(表现战斗的“生活”美、“距离”美、一种感染力、震撼力的美)、艺术性(形式美、意蕴美)加以论述。朱宏杰从武术套路的动态美、和谐美、严谨美、意境美、气氛美阐述了武术套路的美学特征。崔怀猛等认为,武术的美有形美(外练筋骨皮)、神美(内练精气神)、德美(尚武崇德、以德服人)、道美(以术求道、天人合一)四重境界。

上述研究成果认为,武术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在武术运动领域中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感性显现,它反映的是人与武术运动的审美关系。武术套路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形态美、节奏美、和谐美、意境美等方面。

3.2关于武术审美方式的研究

林志刚从审美方式的视角出发,从“天人合一”思想的3个纬度阐述了武术与自然的和谐美、形与神的和谐美(阳刚美与阴柔美、静与虚之美),以及追求善与美的统一。刘同为等将科学的“范式”结构分层方法引入竞技武术套路审美领域,对竞技武术套路审美的结构进行初步探讨,认为竞技武术套路审美的信念层次是战斗的意境理念,概括层次是审美主体对运动员创设的运动形象的认知活动和评价活动的统一,解释层次为审美直觉、审美领悟和审美超越。胡秀英将武术审美方式归结为基本审美方式“和谐”和内在审美方式“含蓄蕴藉”。其中:基本审美方式“和谐”包括武术与自然、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内在审美方式“含蓄蕴藉”包括“含蓄蕴藉”、意境美,以及追求善与美的统一。王岗等以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整体观、和谐观、生命意识观、天人合一观、意象观等诠释中国武术的审美主体、审美感悟、审美意象、审美和谐、审美追求、美育教化等审美体现。

上述研究依据“天人合一”思想的3个维度,从武术与自然、习武之人个体、群体的不同层面,以及中华审美文化特征,阐释武术的审美方式。

3.3关于武术艺术性的研究

梅杭强等用传统美学的审美观点,分析了武术套路演练中传统美学与艺术表现的关系和深刻内涵。研究认为,武术套路的传统美学深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套路演练的美学艺术表现关键在于把握好动态中的“和谐”,演练客体“形”与“神”的“和谐”,演练客体与观赏主体的“和谐”。戴国斌从“艺术/技击”“不可见性”和“乌托邦色彩”3个维度诠释了武术套路的

艺术美。程大力认为,中国文化存在强烈的泛艺术化倾向,中国人实际上是把武术当做艺术的。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追求、审美范畴被武术完整吸收,犹如中国艺术追求只能靠感悟和体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韵”之类,武术便和其他艺术一样,往往无法用具体的、量化的指标来衡量优劣,特别是在套路演练、比赛中。李印东认为,武术艺术表演更多体现武术的内在精神美,主要体现在显示武术功力与技巧的表演套路和临摹实战的套路对练中。这种表演宣扬了武术的内在精神,少了几分血腥,多了几分艺术欣赏,给人以美的感受。陈春娣等认为,是人的心理需要成就了武术的艺术属性,是人的审美态度强化了武术的艺术功能;暴力美是艺术武术的当代体现,艺术武术中的暴力美是对暴力的消解,是人的心理压抑的文明渲泄。研究从中国传统艺术的视角,强化了武术演练的艺术性色彩给人带来的审美感受。

3.4关于某些具体拳种的关学研究

尹洪兰认为,太极拳以“和”为美的审美理想,源于中华民族心灵深处的“和谐”为美的审美习惯。美学意义上的“气”是一种精神力量,即气势,是太极拳美的根源。太极拳的动中求静之美、曲线美、阴柔美、虚实变化美、形神美等形式美因素充分展示了太极拳的古典美和技击美,体现了其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孙刚认为,意象思维作为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是太极拳肇始的本根,太极拳可谓一种象“太极”(空)的无迹可寻的“象形拳”.蕴含无穷的生命意蕴,其生命意境分形的一意韵一神韵3个层次,也是太极拳美学的三重境界。陈凌认为,八卦掌传统套路具备了传统美学和现代美学特征,具有阳刚美和阴柔美、节奏美和韵律美、技击美和技巧美、形神美和意境美等4对美学特征。崔怀猛认为,武术美的本质在于“意象”,武术美的发展是由“象”“意象”一“意境”一“境界”逐步提升的感悟过程,“味”和“妙”是对传统武术美最真实、最细腻的体验和最高的评价。

3.5关于武术散打美的研究

刘劲松等从散打运动的速度美、节奏美、规范美、服饰美、劲力美、思维美、悬念美、意志美等方面对散打运动的美学特征进行了探讨。吉洪林将武术散打运动的美学要素归纳为:武术散打的崇高美、悬念美、意志美、节奏美。孙刚等认为,现代散打运动作为最直接体现中国武术技击属性的项目,蕴含深厚的美学潜质,富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具有形体美、技击美、战术美、人文美(意志美、人性美、智慧美)的审美特征。孙刚等从文化学视角,运用美学的相关基本理论,审视现代散打运动的文化审美情趣,指出运动员健壮的体魄、精湛的技术、巧妙的战术、机警的睿智、拼搏的精神构成了散打竞赛场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给人带来无穷的乐趣。同时针对散打竞赛场上一些不美的现象进行客观甄别,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上述研究针对自1979年开始试验的武术散打,进行了相关的美学研究。研究认为,散打具有形体美、技击美、战术美、意志美、人性美、智慧美、节奏美等美学特征。

另外,邱丕相等从美学角度对中国武术的运动技术规律和发展趋势、对武术套路的商业化进行理论上的探索和思考,提出武术套路商业化发展必须要注意观众心理,尤其是审美心理的研究,如何创造动人的直觉形象是套路商业化发展的中心问题。唐韶军从武术服饰的视角,探讨了武术服饰具有“肥硕宽大之美”“庄重威严之美”“悬垂之美”和“飘逸之美”,具有独特的传统美学特征。

综上,21世纪以来,关于武术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武术美学特征、本质、武术审美方式、武术艺术性的较深层次的研究,而且改观了以前仅就武术套路美研究的局限性,拓宽了研究领域,涉猎到中国武术散打乃至太极拳、八卦掌等具体拳种的美学研究。可喜的是,随着武术学科的日益完善,一些武术研究生论文已涉猎武术美学的研究,从而深化了武术美学研究的领域。

4 评鉴

4.1研究成果

综合上述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同时期社会背景影响下,中国武术美学研究呈现出不同阶段的时代特征:1950-1979年这一历史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中国武术的现代化发展刚刚起步,文化大革命的非常时期,又使武术的发展一度陷入困境,这一阶段武术美学的研究尚处于思想萌芽期,主要集中在对武术的表演艺术性和审美价值的宏观阐发,更多的是一种倡导性和启示性的思想,研究成果相对较少;1980-199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以及“体育美学”研究的热潮,催生了中国武术美学的研究热,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日益增多,研究领域逐渐拓宽,主要集中在探讨武术美的表现形式和武术美学思想方面,处于初步发展期121世纪以来,伴随着高科技浪潮、生态文明,以及休闲时代的到来,在“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精神家园”的时代航标下,人们开始关注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平衡发展,武术审美价值得到广泛关注,这一时期的武术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武术美学的基本特征、本质、审美方式、艺术特点,以及武术散打、太极拳等具象研究,研究领域更加全面、深入、具体、细化,在高层次体育学术期刊发表成果多。研究的层层拓展和深入开掘,一方面说明武术审美价值对于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说明随着人们认知能力的提高,欣赏水平逐步提高,对武术美的需求、认识提高了,对武术美学研究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

4.2研究不足

综上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中国武术美学的前期研究尚存在以下不足:1)缺乏基于在美学原理基础之上和武术审美流变历程中的始源性研究;2)研究方法单一,比较研究、交叉研究的多维度研究欠缺;3)缺乏对武术美的创造过程、审美心理的发生机制研究;4)缺乏对武术美丑现象的甄别研究;5)重复研究较多,缺乏武术美学术语上的规范性和内容上的层次性、系统性研究。

5 中国武术美学研究前瞻

冷兵器时代的终结,使那个保家卫国、驰骋疆场、行陕仗义、叱咤风云并足以让武术人豪气冲天、威风八面的中国武术.在西方体育的侵蚀下不得不在自我救赎中走向转型。竞技武术的空前壮大、传统武术的厚积薄发、功力大赛的如火如荼,都在向世界展示着中国武术的无穷魅力。武术表演、武打影视、武侠小说也向世人倾诉着“武”之风范、“武”之美奂。那因其风采、意蕴、精神给人们带来的津津乐道、称好叫绝的愉悦感受不正是武术的审美之思吗?随着生态文明和休闲社会的到来,走向武术审美、走向人民大众,无疑将为未来武术的发展迎来新的天空。由此,对于中国武术美学的深入研究自然会为人们客观审视武术之美、欣赏鉴别武术之美提供一个客观的平台和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此,关于未来中国武术美学的研究,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5.1以“民族文化”为基点,以“生命意识”为主线

基于武术脱胎于中华民族,浸润于中国传统文化之沃土,对武术美学的研究应以中华文化为根底,以中国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为基点。中国传统美学以对人的生命观照为内核,以关爱人的生命价值为旨归,可谓是一种“生命美学”,所

以,中华文化的儒、道、释主要学派都以对“生命”关爱为出发点;因而,“生命意识”是中华文化、中国美学关注的根本问题。对中国武术美学的研究应以“民族文化”为基点.以“生命意识”为主线.才不会偏离中国武术的魂。同时,探究武术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审美流变.从始源意义深入开掘,才能客观分析其美学思想。

5.2以中国绘画、书法为话语参照,以中西美学观的对比研究为路径进行多维研究

中国武术、绘画、书法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流传至今的民族瑰宝,蕴涵丰富的中华文化底蕴.可谓同源异流。由于武术在中国古代冷兵器时期的特殊地位,一直在既被重视又被压制的二律背反的矛盾中生存,较之中国绘画、书法遗留下来的历史典籍少,电仅能从一些零星的历史史料中捕捉或从相关史料中揣摩推理:所以,中国绘画、书法的相关理论可以作为研究武术美学的话语参照系。

自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体育就伴随着坚船利炮,携其强势文化在华夏大地滋生蔓延,长期禁锢在宗派师承制下的武术面对突如其来的冲击,固有的发展模式被打乱,在与西方体育分庭抗礼的较量中不得不在历史的自我救赎中依附于“体育”而分化,从此走向了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胶着发展的征途。中西文化合璧下的产物——现代竞技武术在沿着“高.难、美、新”与世界体育接轨的快车道上,呈现出与传统武术既偏离又依附的二律背反态势。武术要走向世界.真正被西方人接受,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无疑成为横亘其间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中西美学观的差异同样令西方人在欣赏武术时因带上自身民族固有的“有色眼镜”而困惑,通过中西美学观的比较研究会使世界人民在欣赏武术时有一个相对易于接受的客观平台,利于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播。

5.3以中国古典武学典籍为理论背景,加强武术审美创造和武术审美心理研究

中国古典武学典籍是武林先辈们在一定历史时期结合自己所练、所看、所思、所悟的体验,集毕生之学的结晶,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研究武术的史料,是研究中国武术思想、理论的基础,其中虽然不一定明确提出“武术美”的命题,但所涉及到的有关武术风采、神韵的阐述理应作为武术美学研究的理论背景。武术审美创造和审美心理是武术美学研究的深层理论和基本课题,要基于一定历史文化背景,一定社会与大众需求,从发生学视域进行武术审美创造、审美心理的更深入开掘。

5.4注意传统与现代的文化选择和甄别,增强武术美学研究的客观性

中国武术脱胎于中华民族,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华传统文化的模糊性、体验性、顿悟性在一定程度上给武术披上了神秘的面纱,给武术的国际化发展带来一定的弊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需求,人们不同的价值观,武术的审美观也会有差异,武术美学的研究应注意传统与现代的文化选择.对不同的武术现象进行客观的美丑甄别,使人们能客观欣赏武术之美。

5.5规范武术美学术语,加强武术美学研究的层次性、系统性

要规范武术美学术语,避免重复和杂乱研究。通过规范武术美学术语和深化武术美的表现形式、美学特征、创造原理、审美机制、甄别鉴赏研究等基本理论建设,加强武术美学研究的层次性、系统性,为中国武术美学体系的理论建构打下基础.为未来中国武术美学研究搭建坚实的理论平台。

作者:孙刚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毕业会计论文范文下一篇:建筑行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