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案例教学论文

2022-04-10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案例教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地理高考要求考生以教材的基础知识为载体,应用地理思维和地理方法观察事物,转换、分析、解决问题。这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而快速提升学生地理综合素质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地理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本文就对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做一具体分析。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案例教学论文 篇1: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思考

案例教学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在高中地理课堂上运用案例教学,学生自主性学习气氛空前高涨,切实显示出地理课教学的特色,符合课程标准下地理课教学的要求,但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达到最佳的教学目标,全面运用案例教学时还需注意以下问题。

一、地理案例教学法提出的背景

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1、符合地理课标的要求,体现教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地理课标鼓励采用典型案例的方法,使学生理解某些基本的地理原理及地理学的实用价值。高中地理教材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构建教材的框架,使教材具有鲜明的素质教育方向性。从环境的角度组织教材,把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作为地理教学的核心课题。这就要求在地理教学中加强学生学习地理的认识过程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依据情境或素材案例,展开创造性思维活动,从而加强了地理的实用价值,有利于培养智能并提高学习效果。

2、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体现教材“以生为本”的理念。

案例教学法通常是通过一个或多个案例素材进行教学,在此过程中,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下,依据案例素材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资料、分析处理资料,最终得出结论,以及发表阐述自已的见解、主张。这样,通过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为学生创设有利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煅炼了学生的恒心和毅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为培养创新性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案例教学法在地理教材中的运用

在地理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首要重任。案例教学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将地理课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1、用案例提出地理问题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萨奇曼“个体会产生本能的探究动机”这一信念,案例教学的出发点是激发学生个体的探究动机。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对案例中的问题情景有意识地安排一些省略、空白或者令人感到奇怪之处,这些留着给学生们去挖掘:“这种省略可能是某一事件的原因,可能是从所给资料中得出的结论,也可能是用来解释所给资料的一个假设”。在地理教材3.2节“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内容中我们可以引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及其盟军严密封锁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的唯一通道——直布罗陀海峡,然而英国舰艇屡次遭受德军潜艇的袭击,致使英军蒙受了极大的损失。提出为什么德军潜艇能够神出鬼没出入地中海呢?这案例的运用,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思考的欲望,主动地寻找结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

2、用案例解决地理问题

世界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地理案例来源于现实实际,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及经验剖析案例,把握案例的关键,创造性地评价案例,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解决地理问题。在地理教材《全球气候变化》中内容以有关《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将被迫举国迁移》的一则案例来说明的学习。讨论:对于“大气保温气体使全球变暖”这一论题,目前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支持大气保温效应增强的观点,二是反对大气保温效应增强的观点。你的看法如何呢?简述理由。全球气候变暖案例是大气环境遭破坏的一种表现,要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分析大气污染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并提出自己的治理方案,通过案例拓展,培养学生了创新思维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用案例论证地理原理与规律

地理原理的学习可通過对具体地理案例的层层分析,逐步归纳,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地理原理与规律。也可通过地理案例教学,为地理原理提供例证或验证,便于加深对抽象地理原理的理解。在地理新教材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中分析意大利新工业区可以选择晋江 “五里工业区”加以探讨。同学们看到的晋江“五里工业区”,当然也是一个新工业区。而在课堂上我们结合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情况来一同就以下几个问题晋江“五里”开发区进行探讨。这一案例生动论证了新工业区原理,又培养了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

4、用案例理论联系实际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强调师生以“做”为核心,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让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体验,做到更具体、更生动、更深刻、更全面的学习。地理案例往往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时代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增强观察生活、联系实际的意识,进一步了解地理学科知识的社会功能与教育价值,充分认识到地理学科知识是终身发展和社会生存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在地理教材《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中关于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尤其是在旅行中的感受。从晋江到北京(先坐汽车到泉州然后坐火车到北京),再从北京到乌鲁木齐(坐火车)沿途所看见哪些不同地理现象?登山过程中从山脚到山顶有什么不同的感受?通过联系实际,综合分析,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质的飞跃。

三、地理案例教学中反思与升华

案例教学存在着一种危险可能性,即缺乏对概念、原理等概括化知识的批判性分析能力的培养,因为案例中的事件叙述是远离那些抽象的概念和知识的。案例可能使学生形成一些不正确的概括化认识。因为有时某一或两个案例所展现出来的信息非常吸引人,学生也深受影响,但他在这一两个案例上形成的概括化认识,也许远远不能说明事物整体,这样就出现了一种“过度概括化”的现象。案例教学的关键是将案例的内容与相关基本地理知识、地理基本原理联系起来,研究讨论其发展变化规律。让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举一反三,推此及彼,内化知识,升华学习的能力。

在新课程背景下,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科学地选用案例教学法,以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我们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效果,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案例教学法只是现代教学方法中的一种,要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并不是简单地以一种教法替代另一种教法,而应是多种教法的综合运用,它必须随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洪荣达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案例教学论文 篇2:

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几点思考

摘要:地理高考要求考生以教材的基础知识为载体,应用地理思维和地理方法观察事物,转换、分析、解决问题。这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而快速提升学生地理综合素质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地理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本文就对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做一具体分析。

关键词:高考 地理案例教学 地理素养

地理新课程的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地理高考要求考生以教材的基础知识为载体,应用地理思维和地理方法观察事物,转换、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帮助考生迅速提高面对材料型考题时有条不紊地分析问题的能力?怎样才能帮助考生提高去伪存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怎样才能帮助地理考生练就综合素质,提高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呢?在众考生迷茫、彷徨、焦躁难安之际,作为教育的引导者——教师,我们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地理素养的重任。

经过一次次的外出学习、探索和研究,我们一改往日的结果教学法,将开展教学的重心落到了教学的过程和方法上。在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便是首选。高中地理必修1、必修2、必修3都设计了案例教学的环节。教育者的预期目标是希望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调查、分析、讨论、实践、思考和归纳。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着重练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迁移和整合能力,以使他们适应高考。通过多年的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应用,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优越性越来越明显。但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案例教学,也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驾驭案例教学。是否要实施案例教学,教师应该慎重权衡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从教学内容来看,一堂课是否有必要实施案例教学。新课程改革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案例教学齐刷刷介入。这种“拿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比如高中地理必修1主要讲授的是自然地理内容,是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等的阐述。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其结论本身就是唯一的,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提供的基础性的支撑知识。在授课时适时用一些地理示意图来辅助教学,比地理案例教学更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果在这种课程内容背景下一味地介入案例,反而会喧宾夺主,让原本简单的教学内容变得拖沓冗长。而在教授高中必修2、必修3时,加大地理案例的应用幅度就非常有必要。因为这两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是人文地理,教学内容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开放性,结论具有多元性。教学案例的渗入能够很好地与高考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设考思路相契合。另外,案例的及时展现,不但可以一扫沉闷、刻板、单调、被动的教学模式,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了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还能提高学生理解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前必须认真研习教材,依据教学内容决定是否要实施案例教学,并在课上适时适度地应用案例来辅助教学。

其次,从实施教学的对象——学生来看,案例的介入和选择也要因人因班而异。也就是传统教学所说的除了备教材外,还要认真地备学生。面对不同的学生,分析、权衡这些学生是否适合实施案例教学,适合开展什么样的案例教学,这需要教师对学情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

一是要对学生目前知识的积累量、经验、思考问题的能力等做深入的调查和了解。

二是要通过与学生的对话,确定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多大程度的了解,是否已经具备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掌握的程度如何?

三是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掌握,确定是否应用案例教学,以及运用何种难度的案例来辅助教学。而不是只凭主观揣度来安排学习的顺序和创设教学环境。

案例教学貌似简单,但是否能真正实现预期的目标,却是很难把握的,毕竟案例教学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有着高度互动性,教学结论存在多元性和开放性,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合。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将风险降到最低,在有效的时间内使教学效益最大化,最大可能地实现因材施教。

再次,从教案的设计者——教师来看,一堂课是否要应用案例教学,还要看自己是否有驾驭案例教学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

教师就好像一个编导。案例教学的核心是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与平等参与。教师不仅要改变学生传统的座位安排,分小组开展合作学习,而且分组时还要考虑组员的成绩高低、性别比例、民族和能力差异,尽可能使各小组实力相当,以便在案例教学活动中开展公平竞争。

教师又是主持人。在开展探究式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如同一个主持人,不仅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领各个小组自由探究,灵活交流,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效控制教学过程,使课堂活动张弛有度,有序进行。

教育者应该是领导。案例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结论多元,探究方法多样,学生言论自由,思维方式灵活多变。教育者必須有一定的运筹帷幄的管理能力。面对每一堂案例教学,教师必须胸有成竹,积极应变,果断处理一些突发事件,并及时给予正解。

教师还应该是一个好的评论家。在案例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各小组意见会相左,教师必须眼尖、嘴利、心明,既要尊重真理,还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具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处理能力。不仅要有使教学环境中的技术设备/软件可靠运行的技术,保证课堂的节奏和进度,还要有能有效利用硬件和软件资源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的能力。

总之,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是对学生传统的学习方法的颠覆,也是对教师综合能力的全新审视。这要求教师不仅有博大的爱心,更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以及对信息技术的处理和应用能力。我们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才能厚积薄发,因势利导,上好每一堂课,成就每一位学生。

作者:孙妙玲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案例教学论文 篇3:

浅谈新课标视野下的地理案例教学方法

“人地协调观”是当代地理教育研究的中心问题,也是新课标下地理学科素养的最核心价值观。让学生正确认识人地之间的矛盾,合理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人地协调观的主要育人价值。对于长期被文字浸染的高中生而言,掌握具备抽象性与复杂性的人地协调观的实际应用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高中地理教师应用案例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工作成为必然。此外,旅游地理的有效教学是落实“人地协调观”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步骤之一。对此,本文以2016—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旅游地理试题内容为例,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学生人地协调观培育过程中的合理应用,以及整合高中地理教师对旅游地理有效教学的运用模式。

一、借助案例教学方法,促进地理教学

1.地理学科的案例教学方法

对地理学科来说,所谓的“案例教学方法”是指地理教师将所选的典型地理案例运用于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目标先让学生讨论案例并回答问题,然后再讲解的一种新型教学策略。案例教学方法逐渐受到高中地理教师的重视并被高中地理教师广泛运用于地理学科各个模块内容中。案例教学法不仅能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清除地理教师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知识点概念抽象、形成过程复杂等屏障。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新课标的不断深入,地理学科的学科地位将面临新的挑战,案例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便是应对该挑战的有效策略。

2.地理教师的案例教学方法

为了能使学生准确理解地理现象形成原理与规律,地理教师需选择合适的典型案例。首先,地理教师需熟知地理学科案例教学法的展示案例、提出问题;引领学生讨论、交流;学生汇报结果、教师总结;拓展延伸、促进迁移四大应用步骤。其次,在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所选的案例要具备典型性、多样性、具体性的特点,并且地理教师还可通过多样形式展开案例教学,如多案例渐进分析式、多案例对比分析式、单一案例分析式等。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接触地理事物与现象,深切感知人地协调观学科素养的魅力与价值所在,深入理解教材知识内容。

二、再现旅游地理真题,领悟案例教学

自四川省开始借助全国卷代替四川卷作为该省高考选拔人才的依据以来,旅游地理便成为地理高考试卷中的必考内容与单独成题的部分,且占据着试卷总分值10%的比例。紧扣新课标背景下旅游地理课程内容结构与高考考纲要求,旅游地理所考内容大致分为旅游资源、旅游业、旅游资源与旅游业保护以及旅游个体实践四个部分(图1)。就此,以2016—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旅游地理试题为典例,分析案例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1.典型乡土地理案例教学

乡土地理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重要素材与资源。它包含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且人文要素为旅游地理的主要成分。具体而言,人文乡土地理案例带有浓厚的地域风情,如风俗习惯、建筑风格、交通运输等,并凸显人地之间和谐的关系。

此外,地理教师在选取乡土地理案例时,需注意以下事项:①案例需贴合生活实际。具体性是案例教学法的最基本特点,高中地理教师在选择乡土地理案例时,切勿随手拈来,而是要根据当地目前的地理现象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当地区域特点的案例。②案例需具典型性。高考中“旅游地理”选考题考查某地区的旅游价值往往为该地区最特有的旅游资源或旅游现实状况,所以高中地理教师需选择能够展现该地区獨特旅游价值的乡土地理案例。③案例需具可探讨性。乡土地理案例被选取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准确理解某地区的区域特色并领悟当地的旅游价值,正确认知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等。简言之,地理课堂中的乡土地理案例是高中生“人地协调观”培育的捷径。

例1.(2017年新课标全国Ⅰ卷)试题材料:近年来,我国许多传统古村落被开发成旅游观光地,一些古村落的村民仍留在村内,如“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村落”之一的桂林江头洲村,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格局(图2),依然有百余户村民生活在村中,坚守着那份宁静与质朴。

分析村民生活在村中对促进当地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例2.(2016年新课标全国Ⅲ卷)试题材料:香榧是一种名贵干果,因其原产区和主产区在浙江诸暨东北部的枫桥地区(图3),又称枫桥香榧。这里打造香榧森林公园,每年夏季以举办“香榧节”为契机,吸引杭州、绍兴、宁波等城市的游客。

分析枫桥地区借香榧发展旅游业,把客源地定位在周边城市的主要原因。

以上两道真题均考查了学生对某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分析能力。此知识点是高中地理“旅游地理”选修内容的重要考点,除了这两年高考考查到以外,在2019年全国Ⅰ、Ⅱ、Ⅲ卷选考试题“旅游地理”模块也出现了此知识点。这一考点旨在让学生能够从旅游资源的价值、群聚状况和地域要素综合状况以及旅游资源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基础设施与文化、客源地区等多方面评价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意义。所以,为了让学生能技巧性地拿下高考“旅游地理”10分,在平时练习或检测中,高中地理教师需要选择一些意义非凡、内涵别致的乡土地理案例,让学生从家乡的地理环境出发,发现身边的素材;提醒学生通过实际感知将教材理论具体化,丰富答题方法,巧拿高分。

2.多样性趣味地理案例教学

在高考试题中“旅游地理”模块,除了检验学生对以上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还考查学生对当地旅游资源开发、区域发展的意义展开论证与探实的能力。趣味地理案例不仅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其思考欲望,还能升华高中地理教师的职业情怀、提升教学技能。

趣味地理案例选取时也需要注意:①案例需具来源多样性。趣味案例意在激起学生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的探索欲望,旅游地理除了覆盖着人文地理以外,自然地理也是分析某地旅游资源、产业、规划时不可忽略的要素。就此,地理教师需选取内容全面性、问题多样性的趣味性案例。②案例需具针对性。尽管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多方位选取地理案例,但粗制滥造,漫无目的的案例也普遍存在。高中地理教师在筛选相关地理案例时,要针对性地结合高考考查点、地理区域特色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该案例是否达到高中生的兴趣标准,是否能够降低长期处在高压学习状况下的高中生对地理知识学习的疲惫感。

例3.(2019年新课标全国Ⅰ卷)试题材料:安仁古镇位于成都市大邑县境内,地处成都平原西部,距成都市区39千米,距大邑县城8.5千米。古镇内现有保存完好的民国时期公馆27座、现代博物馆30余座,在全国同类小镇中首屈一指,素有“中国博物馆小镇”之称。近年来,安仁古镇开展了以博物馆为特色的观光旅游,游客人数逐年增加,但同时也存在游客很少留宿古镇的现象。

简述游客在安仁古镇很少留宿的主要原因,并为当地吸引游客留宿古镇提出合理建议。

以2019年全国Ⅰ卷为例,题目明确表示:学生需简述安仁古镇少客留宿的主要原因以及提出改变此现象的合理建议。吸引游客留宿古镇建议的提出最基本的前提是分析出留宿该地游客少的原因。只有针对具体原因与实际问题,才能准确为安仁古镇旅游规划提出合理的建议与应对措施。同时,设计旅游活动、分析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与提出合理旅游规划建议也是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旅游地理”选修内容的主要考查面,例如,2017年新课标全国Ⅱ卷“旅游地理”选考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文化角度方面思考暑期一群旅游爱好者在沿茶马古道徒步游前需做足的前期准备;同年新课标全国Ⅲ卷“旅游地理”模块试题,让学生分析重庆武隆喀斯特地貌景观特点对该地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并探讨应对措施。

综合而言,针对考查旅游规划知识点的题目,在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时,高中地理教师可以让学生成为试题情境的“主人翁”,真切感知环境,从自身角度出发思考,再结合题意按照一定的逻辑思路综合分析。采用此方式不但能将“人地协调观”内化于学生心中,还能增强高中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思维的培养。

3.最新热点地理案例教学

热点地理案例更贴近于当下高考命题方向、更符合地理课程标准的价值所在。那么,高中地理教师要时刻关注热点事件,并将此融入平时的地理教学课堂中,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储备量,让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社会发展与时共进。

高中地理教師选取热点地理案例时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①案例需与地理相关。实时案例涉及范围广泛,通常与政治、文化教育、地理等相关。所以,高中地理教师在关注热点事件的同时,应站在地理角度思考该事件是否贴合地理学科性质与育人价值,是否为切合当代高考考查知识点基础上,足以运用的地理案例素材。②案例需具有实时性。在“旅游地理”模块,高考除了考查学生从人地协调观素养角度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以外,还检验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地理热点实例正是在一定时段内,对某地区域或者全球造成利弊双存的影响的典型案例。所以,高中地理教师所挑选的实时地理案例应带有实时性、代表性、全球性或区域性的特点。

例4.(2018年新课标全国Ⅰ卷)试题材料: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里氏7.0级地震。在震后重建规划中,当地有关部门制定了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扩大农牧发展区面积、适度减少旅游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面积等多项土地利用优化措施。

分别说明上述措施对九寨沟旅游发展的意义。

从以上例题可以看出,热点事件为近些年命题素材之一。2017年九寨沟发生的里氏7.0级地震事件是当年全国影响巨大的地理相关事件之一。针对高三学生,高中地理教师需将高考前两年影响较大的地理热点事件加以总结,其次将这部分地理案例运用于学科的各个模块内容教学中,让学生放下高考“重担”的同时,拓宽学生的地理视野。针对地理知识点相对比较薄弱的其他年级学生,高中地理教师则只需暂时将其作为营造课堂氛围、凝聚学生注意力的案例即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提高学生地理知识运用能力。

通讯作者:刘守江

作者:李正荣 谭晓宇 张小东 刘守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策略探求论文下一篇:互动交往教学模式生物化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