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态环境研究论文

2022-04-26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政治生态环境研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政治生态环境是政治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关系。一方面,政治生态环境是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与内在推动力,另一方面,女性公务员职业顺畅发展能促进政治生态环境的优化。而政治生态环境不良,将导致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制度虚置化与失灵,使女性公务员从政意识淡薄。

政治生态环境研究论文 篇1:

试论中西方政党制度的异同

摘要: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西方国家大多实行两党制或多党制。中西方政党制度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究竟哪种政党制度更好,关键是要看能否适合本国历史文化条件、现实国情和政治生态环境。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党制度,所以决不能盲目照搬其他国家的政党制度,但可以吸收其他国家政党制度中的合理因素。

关键词:中国;西方;政党制度;相同点;不同点

政党制度是一国重要的政治制度,它规范着一国政党的组织原则、活动方式与运作情况,它对国内政治,甚至对国际政治起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各国政党制度都遵循某种共同的模式,有其共同点,同时由于各国的历史文化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具体政治生态环境等存在差异,其政党制度也有较大区别。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西方国家大多实行两党制或多党制,中西方政党制度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一、中西方政党制度的相同点

中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西方国家大多实行两党制或多党制。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西方,不是纯粹地理上的概念,而是一个经济和政治概念,这里的西方国家指的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西方政党制度都是人类的政治文明成果,它们遵循着某种特定的模式,遵循着政党制度的一般规律,它们之间具有某些共同点。

第一,每个政党在组织上都是互相独立的、平等的,都自主管理本党内部事务,自主开展活动。作为社会政治组织的政党,它们在组织上是互相独立的,各自自主处理本政党的内部事务,这在各国法律中一般都有所规定。在中国,各民主党派都享有宪法赋予的权利与义务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中国八个民主党派虽然在政治上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在组织上却是独立的,中国共产党不包办代替它们作为政党应有的功能。这是中国共产党处理与民主党派关系的一条准则。在西方,各政党之间无论党员多少、政治影响力大小、实力强弱;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它们在组织上是互相独立的,各政党都无权干涉其他政党的内部事务。

第二,每个政党的活动都为自己所代表的那部分人的根本利益服务。组建政党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执政或参政,左右和影响政治决策、资源分配,以此来实现和维护自己所代表的那部分人的根本利益。在中国,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和斗争,最终取得了国家政权,之后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以求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中国八个民主党派代表各自所联系的特殊阶层、特殊群体的利益,他们虽不能执政,但可以参政议政,以此来更好地实现和维护自己所代表的那部分阶层群体的根本利益。在西方,大多数政党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在选举中赢得胜利、夺取执政地位,并把本阶级阶层或本集团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从而实现和维护本阶级阶层或本集团的根本利益。也有一些政党,他们自身力量较小,影响力较小,执政无望,但他们可以通过参政,向政府施加影响,使自己的主张得以更好地贯彻,从而使自己的利益得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和满足。例如,西欧的绿党虽然短期内不大可能上台执政,但是可以通过向政府施压,从而使生态环境得到重视、尊重和保护。

第三,都为公众参与政治提供了制度内的渠道。现代政治是民主政治,民主是现代政治的现实价值取向,民主原则在各国的政治制度设计中都有所体现。民主要求公众参与政治生活,对政府加以监督,促使政府致力于公共利益。公众参与政治的渠道有多种,其中。加入某个政党或影响政党的政治纲领和政治主张无疑是参与政治的一条重要渠道。在中国,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工作路线就是紧密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切身利益,这一工作路线实际上为人民参与政治、进行利益表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话语平台。此外,人民群众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加入民主党派,以此来参政议政。中国共产党吸收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主要形式有民主协商会、高层谈心会、双月座谈会,等等。可以说,无论是中国共产党还是民主党派,他们在利益综合、政治录用和政治沟通等方面都有着很大作用。在西方,民众可以通过加入某政党来参与政治,可以通过物质支持某个政党来参与政治,也可以通过选举某个政党来参与政治。例如在美国,选民可以在选举前加入某政党来参与选举,也可以通过物质支持某个政党,使该政党更好地参与选举竞争。总之,政党的存在为公众参与政治提供了现实渠道,政党制度为公众参与政治提供了制度内的渠道。

第四,政党之间都存在监督,使执政党有一定的忧患意识。政党是适应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人们结成政党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为了更好的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经济生活中存在竞争,政治生活中同样也存在竞争。有竞争就有胜负,那些在竞争中获胜的政党成了执政党,而那些失败的政党则成了在野党。但一时的成功不代表永远,尽管在野党暂时处于权力的弱势地位,但不代表在以后的政治发展道路上仍旧如此,他们可以通过不断调整政治纲领和政治主张,不断追求进步来获取公众支持,从而夺取执政地位。

二、中西方政党制度的不同点

政党制度不是孤立的,它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由于各国的历史文化状况、现实国情、政治生态环境等存在差异,其政党制度有所不同。中西方各方面差异较大,其政党制度不尽相同。

第一,政党内部的组织性、纪律性不同。每个政党都有自己的组织,都制定了一套用来约束其成员言行的纪律,但中西方政党的组织性、纪律性不同。在中国。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都有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他们的党组织经常开展组织生活,通过党组织把全党的思想行动统一起来,把全党的力量集中起来;他们都制定了比较严格的纪律,用来约束党员的言行举止。一旦党员违纪,要受到相应的处罚,甚至开除党籍。在西方,政党组织结构比较松散、纪律也比较松弛,政党的组织性、纪律性只有在选举时才比较突出。选举是政党活动的主要内容,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组织实际上是各级选举委员会,政党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在选举时比较突出,而在平时党组织对党员控制有限。例如在美国,政党的成员甚至可以任意改变党籍。

第二,政党的政治独立性不同。作为政治组织,各个政党都会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影响政治体系的运行,力图在政治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但中西方政党的政治独立性有所不同。在中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领导地位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政治领导上。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中国人民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一条根本政治原则,是中国政党制度的政治基础之一。中国的多党合作是在坚持共产党

对其他党派实行政治领导这一前提下进行的。在西方,各政党不仅在组织上是独立的,而且在政治上也是独立的,每个政党都不受其他政党的政治领导。各个政党自主地设定本党的政治纲领、政党规章。独立地开展政治活动,不受其他政党政治上的领导,这与西方一直崇尚自由、民主、平等等观念有关。

第三,政党制度的基本格局不同。各国政党制度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其政党制度基本格局的不同。中国政党制度的基本格局是一党领导、多党合作,一党执政,多党参政;西方政党制度的基本格局是轮流执政或联合执政。在中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政治生活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建设。八个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他们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参与国家各项事业管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是友党之间的亲密合作关系,其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四项基本原则,其合作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上。在西方,各个政党一般都奉行“公平竞争”的原则,他们之间是相互竞争的,是在朝党与在野党、执政党与反对党之间的竞争关系。“在西方的两党制和多党制下,各党派为了各自特殊的轮流执政,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在掌握政权上的竞争关系。”他们之间相互打压、攻击,试图来获得民众的支持,从而试图通过竞选获得执政地位。

第四,政党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不同。政党制度是一国重要的政治制度,但在不同国家,其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是有所不同的。在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持中国政治社会稳定与和谐、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和实现国家的和平统一与领土完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八个民主党派聚集了社会各条战线的人才,他们的知识水平较高,与广大群众联系密切,对政治比较敏感,对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吸引他们参与政治生活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西方,政党制度是资产阶级民主的基石,是西方民主的三大支柱之一,是资产阶级民主协调运作的工具。在西方民主政治下,政党通过选举,架构起选民与政府间的桥梁,使政治与社会得以更好地交流。政党还非常关注选民的倾向,并适时调整纲领,试图进一步得到选民的支持。“政党对社会的关注和调查,以及政党对政治系统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力,使政治系统具有了较强的应变能力。”可以说,西方的政党制度使西方民主制度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资本主义的政治生态环境,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其生机与活力。

三、结语

中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这一政党制度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和中国人民经过比较做出的正确的历史选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新中国。其间,八个民主党派坚持正义,不畏强权,勇敢地站在中国共产党的一边,与中国共产党相互支持、并肩作战,彼此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社会经济状况和阶级状况的变化,曾经有人提出取消民主党派,实行一党制。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在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邓小平同志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多党派的合作,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它适合中国历史文化条件、政治生态环境和现实国情,为中国各项事业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西方国家大多实行两党制和多党制。两党制指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取得议会多数席位,或赢得总统选举胜利,从而轮流执政的一种政党制度。在两党制下,民众就哪个党执政展开选举投票,并采取措施影响政府决策和政策执行,这样能够提高民众的政治技能,发扬民主精神,同时两党之间形成竞争、监督与制约,能够促使每个政党把实现和维护民众的利益放在重要地位。但是两党制的弊病也较多,如可能在竞争选举上浪费大量的政治社会资源,以及决策效率较低等。多党制指在一个国家中,多党并立,各党单独或联合竞选和执政的政党制度。多党制国家一般实行比例代表制,使小党也有可能在议会中取得席位,从而为各个阶级阶层在利益博弈中赢得讨价还价的筹码提供了制度条件,同时能够均衡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但多党制容易造成政党林立、政局不稳等问题。“多党联盟是不稳固的,有随时瓦解分离之可能,常因政党无常造成政局不稳,政府更替频繁,形成政局的动荡不安。”西方的政党制度在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当中,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资本主义政治生态环境,在维护西方国家政治体系的运行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各种政党制度都有其优缺点,具体一个国家应该实行什么样的政党制度,没有统一的标准。“一个国家采取何种政党体制,是由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历史所决定的。”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党制度模式,凡是能够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人民幸福的政党制度,就是成功的政党制度。各种政党制度都是本国历史发展的产物,是本国人民经过历史实践做出的选择,可以说,它们之间没有优劣可言,关键是能否适应本国的政治生态环境,能否适应本国的具体国情。符合本国国情和政治生态环境的政党制度,往往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能够在风云激荡中巍然屹立,而盲目照搬别国政党制度的国家,往往是不成功的。各种政党制度都是人类创造的政治文明财富,它们之间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补充。中国绝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但可以吸收其合理因素,为不断完善中国的政党制度服务。

参考文献:

[1]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51。

[2]王惠严,政治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28。

[3]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4。

[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05。

[5]徐锋,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5:197,192。

编辑:华 阅

作者:秦国辉

政治生态环境研究论文 篇2:

政治生态环境与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摘要〕 政治生态环境是政治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关系。一方面,政治生态环境是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与内在推动力,另一方面,女性公务员职业顺畅发展能促进政治生态环境的优化。而政治生态环境不良,将导致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制度虚置化与失灵,使女性公务员从政意识淡薄。为此,要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环境,必须筑牢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文化基础,完善女性公务员选人用人制度,加强对“一把手”的党性意识教育与有效监督。

〔关键词〕 政治生态环境;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

近年来,“政治生态”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处于一个相对“井喷”的阶段,作为政治生态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生态环境,也引起了相关学者的关注,并逐渐引入相关领域展开研究。女性公务员的职业发展受制于政治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一个早已为业内人士所熟悉的问题,特别是在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阻滞日益明显的今天,这种判断已成定论并具有广泛共识 〔1 〕。本文将政治生态环境的理论引入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中,在厘清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或内在逻辑的基础上,提出畅通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政治生态环境优化路径,以给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政治生态环境与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互为联动

政治生态环境从政治生态的角度来讲,指的是社会风气、政气、党风在政治生活、领导活动和干部队伍建设等领域的综合体现,构成因素主要包括制度、政策、规则、舆论以及道德判断、价值追求、用人导向等,通常以“制度安排”“文化传统”或“风俗习惯”等软硬环境形式表现出来。栗战书同志曾在如何营造好的政治生态讲话中提出,“政治生态环境应该包括干事创业的环境、求真务实的环境、团结和谐的环境、风清气正的环境、艰苦奋斗的环境等等” 〔2 〕。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是女性公务员职业顺畅发展的根本之策,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女性公务员的职业发展,反之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顺畅又反作用于政治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

(一)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是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当前,在女性公务员的职业发展现状中“职业倦怠”与“职业天花板”现象表现得尤其明显。究其原因,多数女性公务员认为,目前的政治生态环境不利于其在公务员队伍中发展,即使准备入职的女性同志也感到存在公务员入职难、职业发展可持续难等问题。首先,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官场文化、特权思想、裙带关系”等不良政治生态环境,严重影响着干部人事制度,尤其是影响涉及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等相关制度的改革与推进。其次,有些地方的“官场潜规则”胜于法律法规,一些干部将公务员干部队伍建设当作家族事业来经营,并沿着血缘、地缘、业缘、学缘、姻缘、官缘等多重关系网从低到高结成“蜂窝状关系网” 〔3 〕。再次,在女性公务员入职与职位晋升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少数人选人”和“在少数人中选人”的现象,这样势必导致准备进入女性公务员职业岗位的同志望而却步,进而另辟蹊径。同时,还使已经入职的女性公务员要想获得职位的晋升,不得不一门心思做一些讨好上级的事情,对于与晋升无关的事情敷衍了事。因此,要想使更多的女性同志参与到公务员队伍中,提高女性参政议政的能力与水平,必须进一步优化现有困扰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政治生态环境,或者说,政治生态环境的优化是保障广大女性公务员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是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内在推动力

毋庸置疑,女性公务员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女性公务员执政能力的提升,会受到诸多因素限制,如自古以来形成的“男权主义思想”认为,女性就应该相夫教子等,但最重要的还是由女性公务员自身所处的政治生态环境状态所决定。

近年来,尽管我国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不断完善,但由于少数领导存在男权主义思想并在女性公务员入职选拔中滥用权力,形成性别歧视,甚至将女性就业者排除在重要岗位之外。特别是在女性公务员职业岗位晋升中,女性公务员面临的困难明显多于男性,使得一些工作能力强、职业道德良好的女性公务员因种种原因而难以得到职务晋升,从而失去职业发展的内在激情。因此,要想使更多的女性参与并投身公务员队伍建设,提升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优化政治生态环境无疑是当务之急。

(三)保证女性公务员职业持续发展能有效优化政治生态环境

女性公务员的职业发展总体上可以分为“外在与内在”两个层面:外在的职业发展指的是入职招聘、在职岗位技能培训、岗位或职务晋升以及解聘和退休等不同阶段的职业途径;内在的職业发展指的是通过自身价值与个体特征所决定而形成的职业发展途径与规律 〔4 〕。在现有的政治生态环境下,女性一旦进入公务员队伍,并成长为相应级别的领导干部时,与男性公务员或相应级别的男性领导干部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首先,大多数女性的领导力风格明显倾向于采取民主型或参与型,并且乐于授权。女性公务员或女性公务员干部的民主型倾向对于现有政治生态环境中部分存在的集权、专制现象可起到相应的抑制作用。其次,女性公务员或女性公务员干部具备与男性公务员或男性公务员干部无法比拟的沟通能力。她们良好的沟通能力不仅表现为表达能力出众,善于演讲,而且也表现在出众的交际能力上,亲和力较强。再次,女性公务员或女性公务员干部特别注重社会福利与关注民生,这对进一步推动社会治理能力建设,切实改善民生可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5 〕。因此,女性公务员职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能够实现政治生态的“平衡性、开放性、互动性”,纠正政治生态的结构失衡,改变不合理的人身依附关系,确保一律平等,使权力进一步受到约束 〔6 〕,而且能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环境,提升执政能力与水平,进而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二、政治生态环境不良阻滞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

政治生态环境主要由政策环境、法治环境、舆论环境、用人环境和廉政环境等构成 〔7 〕。综合目前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中政治生态环境不良的表现,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生态环境不良,导致女性公务员从政意识淡薄

舆论环境和文化环境是政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好坏决定了政治生态环境的优劣。调查研究表明,在现有的舆论环境和文化环境下,女性从政意识淡薄。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我国传统文化对女性公务员自我认知的影响。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人民的自我主体意识特别是女性主体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女性,包括现任职的女性公务员依然受到“男尊女卑、女主内”以及“生儿育女”等传统意识的影响,从而导致女性在受到生理因素的影响时,在职业发展的黄金期全部承担“生儿育女”以及“赡养老人”的义务。这些女性在其政治职业生涯中,竞争意识淡薄,热情不高,每天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政治地位与岗位的追求自始至终保持远离态度,这也是女性公务员从政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舆论错误引导。在一些人心目中,女性获得的职务晋升往往会被认为是女性通过与领导的“私交”而获得的,并不认为是女性公务员工作努力与成绩出众而获得提拔的,一旦某位女性公务员获得提拔,流言蜚语顿时满天飞。与此同时,在与上级的沟通与交流方面,很多女性公务员明显落后于男性公务员的表现。在这种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女性公务员通常面临两难选择,既不能与男性领导或男性公务员接触太多,又不得不与男性公务员或男性领导接触,久而久之,女性公务员会感到内心抑郁,工作主观能动性降低,进而导致从政意识淡薄。

(二)政治生态环境不良,导致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制度虚置虚化与失灵

在女性公务员整个职业发展过程中,政治制度生态环境无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制度方面,入职、职务晋升、岗位技能培训及薪酬发放等等都有相关制度,现有制度尽管在运行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也有个别制度没有起到制度本身制定时所期望带来的效果,在现实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不符合规定的怪象。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中政治生态环境不良是其总根源。政治生态环境不良,直接导致一些相关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制度失灵和虚化。首先,关于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规章制度自身存在问题,一是现有制度中大都缺少针对女性职业发展的相关规定,二是现有制度缺乏柔性,没有综合考量女性特有的生理特征与“双角色”之间的冲突问题。其次,相关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制度不完善,即现有制度本身存在明显的漏洞,给一些人可乘之机。再次,一些规章制度执行受阻,在实施和运行过程中,由于缺乏配套的民主与监督机制,制度虚化,可有可无,制度执行的效率大打折扣。

三、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中政治生态环境优化的基本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净化政治生态同修复自然生态一样,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综合施策、协同推进” 〔8 〕。诚然,从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层面来分析,影响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政治生态环境要素包括女性公务员个体特征、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安排、社会结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这些影响因素是政治生态环境的常量,但是政治生态环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9 〕。鉴于此,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中政治生态环境优化的基本路径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筑牢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文化基础,形成与政治生态环境相适应的良好社会风貌

营造一个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文化是先导,社会风貌影响着政治生态环境的未来动向。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阻滞表明,一些落后的观念和风俗习惯在现有的政治生态中起到了一定的负面作用。为此,要优化政治生态环境,形成女性自信的职业价值观,确保女性公务员职业顺畅发展。

首先,要强调文化导向和文化教育功能。通过先进文化的正确导向与教育,不仅能消除中国传统文化或风俗习惯中对女性公务员自我认知的不良影响,而且可以逐步轉变男性公务员对女性公务员的认知,彻底消除人们对女性的偏见,提升女性公务员对先进文化的认同度,积极引导女性参与公务员队伍建设,并持之以恒地推动政治文化建设。其次,要建设女性公务员精神家园,提高现代政治文化影响力和覆盖力,丰富和创新风清气正和从政清廉的政治文化,满足女性公务员精神内需,形成女性公务员良好的公务伦理文化氛围。再次,要建立健全公务员内在与外在的激励文化,引领女性公务员坚定理想信念,使其对政治地位与岗位的追求自始至终保持积极健康的态度。最后,要创新社会良好风貌。社会风貌是在长期特定的文化思想、结构模式、风俗观念等基础上形成的 〔10 〕。在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过程中,社会风貌会悄无声息地改变着她们的思想和行为,影响政治生态环境的动向。同时,社会风貌也会不断接受政治生态环境的改变。创新社会风貌有利于女性公务员树立正确的工作价值观念,有利于女性公务员积极投身先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活动,有利于培养女性公务员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与民主意识。

(二)完善女性公务员选人用人制度,以制度支撑政治生态环境优化

毋庸置疑,道德、法治、制度和纪律是优化政治生态环境的四个不同维度。对于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来讲,选人用人是反映政治生态的方向标,要想营造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完善女性公务员选人用人制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着力点,通过完善女性公务员选人用人制度,以制度支撑政治生态环境优化。首先,必须完善女性公务员选人用人标准,健全女性公务员选人用人制度,规范女性公务员选人用人程序,将少数人的特权关进制度的笼子。特别是要纠正和克服性别歧视,建立对女性公务员平等、公正的评价制度。在相关制度的支撑下,实现女性公务员选人用人过程的民主化、制度化、透明化。其次,要完善女性公务员职业顺畅发展所必需的政策。除了建立健全女性公务员岗位技能培训、女性生育保障制度、建立女性公务员弹性职业生涯周期外,还要建立和完善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正向激励制度,建立健全容错、纠错制度,充分解决女性公务员想做事、能做事、敢做事的后顾之忧,让女性公务员与男性公务员一样,放开手脚,大胆地去尝试、去探索一些新的思路与工作方法。这样,不仅能有效推动女性公务员进一步形成想改革、敢改革、善改革的良好风尚,而且能形成其愿干事、敢干事、能成事的强大市场,从而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环境。

(三)加强对“一把手”的有效监督是优化政治生态环境的重中之重

这里所指的“一把手”是涉及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部门的“一把手”。现实表明,这些“一把手”既是政治生态建设的主体,又是政治生态系统中最核心、最活跃的因素,在政治生态形成、演变过程中,居主导地位,起关键作用,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必须紧紧抓住这些“一把手”。部分地区或部门在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中由于“一把手”权力过分集中,并且缺乏有效的过程监督,导致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政治生态环境不良,也直接影响了女性公务员的职业发展。

要想不断优化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必须加强“一把手”的理想信念教育与执政过程监督。首先,要加强“一把手”的党性信念教育。对于“一把手”决不能放松群众路线、“四风”以及党的政治理论学习教育。必须定期学习党的十九大的相关文件精神,开展诸如党史教育、国家历史发展进程教育以及新的党章学习教育。还可以开展廉政教育活动,特别是对十八大以来陆续落马的党政要员的贪腐案例进行剖析。通过这些形式的教育与学习,不仅要提升“一把手”思想水平与理想信念,使其“不忘初心”,而且要增强其作为“一把手”的主体意识,全局意识,担当意识,担好选人用人之责,身体力行,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其次,要加强对“一把手”的有效监督。目前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过程中政治生态环境低下的深层次原因是缺乏对一部分“一把手”的权力制约与过程监控,导致他们运用权力将“公共资源”转化为“私有财产”,随其所欲擅权跋扈,久而久之,使得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被低下的政治生态环境所笼罩。因此,必须实行民主集中制,对于重大问题提交“常委会”讨论,充分发挥群体智慧作用。这样不仅对权力进行了适度的分解,杜绝“一把手”一言堂现象,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制度的缺陷,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腐败土壤,优化政治生态环境。必须建立和完善现有巡视制度体系,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作用,将现有的巡视检查、意见反馈、落实整改有机结合,做到定期与不定期、长期与短期、明察与暗访、书面汇报与实地考察等有机结合,以实现党内关系正常化、作风建设常态化、分工体系规范化、纪律处分严格化的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参 考 文 献〕

〔1〕陈 朋.青年公务员的政治生态映像及其系统性构建:一项实证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7(1):89-98.

〔2〕栗战书.创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最重要是選好干部,配好班子〔EB/OL〕.(2011-03-09).http://topics.gmw.cn/2011-

03/09/content_1696906.htm.

〔3〕罗中枢,王 卓.干部队伍建设的政治生态环境探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99-106.

〔4〕刘 醒.湖南省基层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实证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4.

〔5〕汪庆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女性党政干部作用发挥问题〔J〕.理论建设,2013(8):103-105.

〔6〕史艳柳.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新路径——基于政治生态理论的研究视角〔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7(4):43-47.

〔7〕阎德民.防止县域官员腐败与优化县域政治生态〔J〕.中州学刊,2013(2):15-19.

〔8〕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03(02).

〔9〕郝宇青.“政治生态”的内涵解读〔J〕.探索与争鸣,2015(12):22-24.

〔10〕于海会.干部队伍建设的政治生态环境探析〔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6):105-107.

责任编辑 李 雯

作者:李丙红

政治生态环境研究论文 篇3:

基于核心要素的高校政治生态优化路径探析

摘 要:高校政治生态环境影响办学质量与学校发展,“关键少数”的“头雁效应”是优化高校生态环境的关键但不是全部,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意识提升是优质政治生态的保障。提炼并分析高校政治生态优化的核心要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优化方法、实施着力点与有效路径,可为高校深化政治生态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核心要素,高校政治生态,优化路径

A Core-elements Based Analysis of the Optimized Path of Political Ecology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NG Shu-wen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Xuzhou 221116,China)

Key words:core elements; political ecolog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ptimized path

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在此后的不同场合多次提到“政治生态”,优化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研究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阐释“政治生态”的内涵定义,综合学者分析,可将“政治生态”概括定义为:政治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政治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形成的生态联动。“政治生态”是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1],它是衡量是否养成良好政治习惯和思想价值观念的重要考量指标,政治生态建设是党内政治文化和政治生活的目标指向,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有利于凈化党员干部培养环境、规范党员干部思想行为,引导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党的创造力和凝聚力。

关于“高校政治生态”,通过梳理不同层面的座谈讲话与研究文献,发现学者基于不同研究视角,认识理解不尽相同。有的将高校政治生态简单的归集为代表高校干部群体的从政环境,主要反映高校干部群体的工作作风;有的学者认为高校政治生态不能单一归结为高校自身,应当涵盖外部环境,同时高校内部政治生态与外部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综合各角度的研究结果来看,高校作为一个独立的兼具社会性的综合体,其政治生态应主要包括高校内部的干部群体从政环境、教师群体教学科研氛围,也应包括高校制度体系的合理性、规范性、发展性以及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等等,高校政治生态是一个复合词,涵盖并融入高校各项事务中,政治生态状况是高校内部各类政治行为、政治活动的综合性、整体性真实反映。

(二)重要意义

优化高校政治生态是坚持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根本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肩负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的责任使命,为党育人、不断培养出能够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栋梁之才是高校的首要职责,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营造有利于高校育人、发展、传承的政治生态,强化科学办学理念,用浓郁端正的政治发展环境巩固与发扬立德树人,坚持不懈地将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持续高质量地培养出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有利于实现传承文化、服务社会发展的责任与担当。

优化政治生态是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优化政治生态与全面从严治党密不可分,优化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展现与主体目标,又是降低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压力的有效助手,全面从严治党有利于高校政治生态的进一步优化,高校作为一个职责功能体系全面的单位,也或多或少存在“象牙塔”外的政治生态问题,高校政治生态需要不断完善优化才能符合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高校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职责使命也为高校加强政治生态建设提出新要求、新挑战,必须通过加强政治生态建设来提升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引导广大师生坚持党性原则、站稳政治立场。

加强政治生态建设是现代政治发展走向深入的客观必然,政治生态是党的各项建设优良作风生成的土壤,能够提升党员干部的精气神和干事劲头、影响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为政行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的高等教育绝不容许犯政治错误,只有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环境优质,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性质的高校建设、才能顺利完成高校的责任使命,坚定不移地把高校建设成为党领导的、为国家繁荣发展做出服务的坚实阵地。梳理出优化高校政治生态的核心要素,探讨优化实施的理想信念教育、党风廉政建设、师德师风建设、意识形态建设以及与其相配套的监督管理与考核评价体系,明确导向、严明纪律、规范行为、实事求是、联系师生,不断实现高校政治生态净化与升级,进而推进各项事业不断前进,是值得高校不断探寻的发展支撑,具有时代意义。

二、优化高校政治生态的核心要素

围绕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这一根本,加强高校政治生态优化建设首先必须明确“关键少数”的核心引领作用,领导班子特别是党委一把手的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是这所学校的政治生态风向标,直接影响部门、学院日常工作态度与管理实施方式。除发挥“关键少数”的核心作用外,围绕高校政治生态优化的主体内容和主要目标,梳理并提炼高校政治生态优化的核心要素,概括来说有以下四点:

(一)主体组成要素

打造优质的高校政治生态,必须明确高校政治生态建设不仅仅与党政领导干部相关,不仅仅是从事党政管理人员的事情,优质政治生态的养成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和努力。行政管理人员作为高效政治生态影响主体因素之一,需要做到清正廉洁、正统规矩,严格按照全面从严治党和政治生态建设的相关要求做人做事;教师承担着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使命责任,要做到严谨治学、潜心学术,做学生成长成才的表率与引路者;学生是一所学校存在的根本,学生培养质量直接影响高校未来发展,广大学生特别是学生党员要做到思想端正、团结守纪。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构成了打造高校政治生态的主体,只有师生在各自的工作学习岗位上规矩行为习惯、执行规章制度,衷心于共同协作,才能构成整个高校风清气正、教学相长的优良政治生态。因此,广大师生是高校政治生态构建优化的主体组成,必须明确全员参与共建。

(二)环境影响要素

影响高校政治生态的环境要素有很多,总体来说主要包括从政环境、校风环境和文化环境三个方面。行政管理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日常从政习惯形成的从政环境,直观反映高校政治生态,是高校政治惯性与工作风格的风向标,一个单位的政治生态好不好,可以在从政环境中直观反映出来;校风环境主要涵盖教师的教风、研究人员的研风、学生的考风和学风等,“要坚持教人先正己,加大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从严治研、从严治考力度”[2],好的政治生态必须要有好的校風环境,多方面形成的校园风气是高校政治生态的主体反映,直接影响高校发展定位以及未来发展层次;校园主流文化影响校园向心力,校园风气好不好可以从校园文化环境中直接体现出来,文化影响着校园政治气息、影响着师生的精气神,高雅向上、廉明清朗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仅能够发挥育人功能更能净化校园风气。因此,高校政治生态营造需要多因素环境的共同协调完善来得以实现。

(三)组织保障要素

明确党组织作为战斗堡垒在学校政治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广大师生坚定不移地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依托基层党组织平台,归纳总结出全体师生认同的学校发展目标和价值体系,这样组成的整体才具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提升广大师生对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党组织是党的各项事业发展的坚实阵地,是先进思想文化传播、各类方针决策落实的重要载体和落脚点,基层党组织在日常工作开展中发散、渗透、凝练党的思想引领,成为高校优化政治生态的重要推手,让广大师生有一个稳固的平台来认识、了解优化政治生态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并积极履行主人翁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主动以身作则、参与其中、不断提升。事实证明,依托组织的政治生态建设贯彻的越充分、越到位,政治生态就会优化的越好、越全面。

(四)制度规范要素

任何工作的规范化、系统性贯彻实施都要提到制度,制度是各项工作落实的依据与遵循。就政治生态建设与优化而言,科学完善的制度保障与约束机制是优质政治生态形成的坚实后盾。在高校,选人用人制度、职称评聘制度、评奖评优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奖助学金评定制度等与师生息息相关,加强各类业务规范化流程建设,用流程实现事务办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另外,各类规章制度是规矩纪律更是指引与监督,要求师生按照规定做事办事、工作学习,让各类规范标准由“纸”入心,什么时间要做什么、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铭记于心,潜移默化间成为一种行为习惯,让制度从约束指引演变为保障辅助,这时的政治生态建设会将形式远远抛开,并真正实现建设目标,因为优秀习惯养成之时即反映着优质政治生态形成。

(五)培养目标要素

高校政治生态优化的根本目的还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履行教书育人的主体责任,培养素质高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根本职责所在。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必须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必须维护社会主义制度,优化高校政治生态就是要明确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校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中坚力量,在为党和国家发展培育人才。通过优化高校政治生态,在师生中养成端正的政治信念,学生在丰富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接受“德”的熏陶与洗礼,不断成长为一个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教师在教学、科研过程中,在专业水准不断提升的同时,提高思想认识,对党的方针政策从接受认同到主动认同,并将为党的事业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潜移默化至日常工作中,不仅提升个人思维视野,也在教学过程中正面影响学生。优化政治生态有利于提升师生素养同时,师生的全面发展也明确了高校培养目标、优化了高校政治生态环境。

三、优化高校政治生态的路径探索

高校在加强政治生态建设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发展为根本,严肃并规范化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并制度化政治纪律与政治规矩、树立并常态化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加强并系统化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确定为高校优化政治生态主要任务的同时,改进干部作风、严明工作纪律、深化反腐倡廉等组成了高校打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举措。[3]具体来说:一是细化管理,围绕政治生态建设目标,制定政治生态建设考核措施办法、细化指标体系,通过政治生态动态监测,实现问题及时预警;通过政治生态阶段评估,实现情况精准把握;通过政治生态考核评价,推动部门对标找差。二是强化落实,将督促考核检查条块化、制度化,实现日常监管督查常态化、规范化,确保政治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在用人方面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完善党员干部选拔任用办法,制定用人考核评价体系,实现党员干部良性流通与动态管理,坚持用人底线,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确保党员干部坚定不移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明确重要建设举措基础上,着重加强以下几点建设以实现高校政治生态的深入优化与完善。

(一)理想信念教育

组织专业团队深入探讨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方法,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舞广大师生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补足精神上的“钙”。组织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职责范畴、不同职务层级的党政领导干部探讨提升政治本领的有效途径,通过交流探讨与思想碰撞,引导党员干部从政治上研判发展形势、分析当前任务、直面现存问题,自觉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下想问题、做工作,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利用“三会一课”等各类集中学习座谈交流的机会以及新媒体、自媒体等媒介手段,加大理想信念教育的深入宣传,把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党员师生的学习必修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助力学校事业发展。

探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生活化实践,从大学生自我发展需求与解决实际问题角度,用理想信念教育引领大学生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正确处理好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之间的关系,突出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切实解决大学生成长发展中的问题难题,让大学生真真切切体会到理想信念教育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与个人息息相关、助力个人成长成才的巨大力量。针对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施重点要搭建好马克思政治理论学习、基层党组织效能发挥两个主体平台,教师通过理论学习与各类具体实践活动不断充实端正理想信念,正确处理好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巩固理想信念教育网络阵地,全方位将理想信念教育渗透到教师教学、科研过程中。

(二)党风廉政建设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一个长实效、贯始终且不容忽视的话题,在政治生态优化中起到警醒、约束、指导作用,是保证高校正确发展方向的关键监督。自上而言,重点是约束“关键少数”,健全权力职责体系,通过完善的制度建设“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往下顺延,细化分解关键点、逐级落实主体责任,及时纠偏补差,建立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督促高校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凝神聚力共促学校发展。加大普通教师的廉洁教育力度,廉政不仅仅局限于行政管理人员层面,涵盖到广大老师层面,引导教师提高政治站位,加强个人修养提升、牢筑思想堤坝,充分认识到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与个人发展、学校建设息息相关。

搭建结构更加科学、权责更加明确、运行更加有效的党风廉政建设监督体系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最为直接的办法,能够相对高效地实现党风廉政建设落实的更具计划性、系统性、清晰性,并能够避免建设盲区,着重探讨重点部门、关键岗位、关节环节的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落实方式方法,将党风廉政建设融入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实现党风廉政建设及其监督体系在日常的如影随形,让监督无处不在。另外,要充分考虑监督合力的构建,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儿,无论是建设还是监督都涉及到多部门、多组织间的密切配合,通过相互协调、沟通的网络体系实现监督的有效实施。

(三)师德师风建设

师德师风影响高校政治生态,必须明确师德师风直接影响高校发展层次这一认识,以深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将“立德树人”融入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与学校长期发展规划各环节,通过制度约束与榜样引领,引导广大教师德才兼备、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通过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不断提升教师综合能力和业务水平,更好地胜任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管理干部的师德师风建设应充分发挥“头雁效应”,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实干引领,用卓越的眼光、实干的作风带领广大党员在思想上、作风上更进一步,以上率下、层层带动,让良好的政治生态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助力。

制定并完善师德师风落实监督机制以及考核评价体系,通过监督的全程化、考核的系统化实现师德师风建设的常态化、规范化。学校根据发展目标要求,成立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下设教学督查、政治巡查、纪律检查等多个执行小组落实具体工作,打造“网格化”监督模式,条块化管理的同时实现职责明晰、监督到位,有效提醒教師注意个人言行,提升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制定考核目标明确、考核指标具体、考核方法科学的师德师风考核评价体系,明确考核实施时间,并与教师评奖评优、职称评聘、年终考核、绩效奖惩相对接,并作为教师进步的守门员,全面落实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

(四)意识形态建设

深刻认识意识形态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一内涵,坚定不移的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书育人中的全过程融入,牢牢把握住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刻入广大师生头脑、进入学生课堂、透进教师学术当中。结合当今时代特点,着力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引领、统筹与落实力度,制定并贯彻具有网络现实特点的、可操作性强的意识形态建设具体落实举措,不断巩固壮大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基的主流思想与舆论,加强师生网络法治意识培养、网络信息识别与舆论判断能力提升,养成端正的上网习惯,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指导日常生活学习。

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到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来,不断创新先进理念、产出优秀成果、传播中国思想、广发中国声音;系统探讨大学生思政课程教学大纲设定与教材选择,加大思政课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注重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无死角全覆盖的常态化;重视网络舆情传播,实施新媒体平台监管,优化信息传播路径,加大信息治理力度;采用理论学习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思政工作能力,加强基层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坚定广大党员理想信念,夯实思想道德基础,强化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引领,助力党员同志实现自我净化和自我提升,不增强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和战斗性。

(五)落实监督巡察体系常态化

引入监督评价体系是优化高校政治生态不可或缺的第三方促进方式,通过监督评价实施,评判政治生态建设效能,为进一步选择优化路径提供借鉴。思考和深化监察体制改革,推进法纪贯通,探讨可融入、零距离的监督常态化实施思路,实现高质量推进校内政治巡察全覆盖与政治生态监测预警全过程相结合,监督主体与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相结合,监督方式与纪律监督、监察监督、巡视巡察监督、派驻监督等相结合。推进监督评价机制规范化、常态化运作,对照遵循《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规定,确保监督评价的有效到位、巡察工作的精准发力;抓住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中的关键核心,有效避免监督落实中的焦点偏离,并重点监督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带头扛起使命责任的担当精神、方向引领、带头作用。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觉悟,通过巡察监督强化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力、组织力与执行力,创新和完善政治巡察制度与实施细则,明确责任落实清单,巡察人员按照专兼职结合、以老带新、熟悉不同业务领域的方式组建,建立定期校内巡察与不定期校内督查机制,根据重点内容确定巡察时间周期,结合巡察目标,分批次、分类别地均衡选择巡察对象,针对不同巡察对象制定巡察计划与内容清单,并通过“回头看”逐项落实巡察中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确保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避免形式主义,切实将政治规矩与政治纪律明确起来、严肃起来,全面增强高校党组织的政治性、时代性与战斗性。以日常监督、定期巡察、不定期督查为促进方式的政治生态优化评价体系围绕建设目标展开,结合不同目标选择评价方法、确定指标范围、设立指标权重,评价的目的是全面量化优化实施情况,为下一步调整优化方案、明确优化重心提供客观依据。

四、结语

政治生态建设是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关键点与基准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责任,让高校必须明确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国家建设培养有用的栋梁之才、贡献丰富的智慧力量,加强高校政治生态建设既是发展所需,又是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好的政治生态保障并促进高校各项职能发挥。高校政治生态优化是一项长期坚持、不断完善的过程,在分析优化主体要素的基础上,探讨优化方法路径,为高校下一步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环境提供参考,也为进一步厘清了各政治行为主体的责任要务,为下一步不断发挥积极作用明确方向。高校政治生态建设涉及每一位师生员工,需要在党的政策思想指引下加深认识、践行使命。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33.

[2]習近平在视察国防大学时强调:围绕实现强军目标推进军队院校改革创新 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N].人民日报,2016-03-24.

[3]徐华平.对政治生态评价体系的探究与思考[J].理论视野,2019,(7):81-86.

[责任编辑、校对:党 婷]

收稿日期:2021-03-18

基金项目:江苏师范大学党风廉政建设研究课题“高校政治生态优化建设研究”(2019YB005)

作者简介:王淑文(1981- ),女,江苏徐州人,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主要从事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作者:王淑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专科层次临床医学论文下一篇:手绘教学工业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