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鉴赏论文

2022-05-16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西方文学鉴赏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基于跨文化的视角,简要地对西方文学作品进行了赏析,并提出西方文学作品汉译的策略。【关键词】跨文化西方文学文化差异鉴赏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生活的人们会对同一个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所以不同国家的人在思维模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就不难理解了。

第一篇:西方文学鉴赏论文

圣经与西方文学鉴赏

随着西方文学的发展,圣经对文学影响的形式不断丰富,甚至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文学门类“圣经文学”。狭义的圣经文学(the bible as literature),指圣经本身的文学特色,即对圣经本身的文学分析。广义的圣经文学(the bible in literature),指受圣经影响而形成的众多文学作品。很多读者非常熟悉西方文学中的圣经,甚至对其主要情节耳熟能详,但仅仅停留在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的浅层认识层面,从未探究其构思的模式和规律。殊不知,阅读圣经内容,接触和感受钦定本英语的原汁原味的古韵和地道,赏析其语词运用之精妙,领略其句式之节奏,能让读者把握西方文学和文化的根本特征及总体面貌。在此基础上,从圣经切入,进行文学鉴赏,不仅可以使语言学习具备内容的依托和文化的载体,还能够提高文字感悟能力,增强对深层文化的敏感性和文化对比意识,培养跨文化的语言水平和文化交流能力。

圣经在西方文学史上的影响力

圣经之所以能对西方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其历史根源在于,欧洲许多民族的文字和文学的诞生,与基督教传教士的到来并翻译、传播圣经几乎是同时发生的。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民族文字的规范化进程得以完成,最初的民族文学亦随之产生,而最早的作品就是圣经中的篇章。诚如北京大学刘意青教授所言:“几乎所有的西方文学作品,都渗透着基督教或《圣经》的影响,即使没有明显地取用其内容和人物的名字,也渗透着基督教的善恶观和为人处世的态度。” 纵观西方文学史的发展脉络,不论是中世纪文学、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还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都与圣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圣经形成之际,就构成了罗马文学的一部分;中世纪欧洲文坛以教会文学为主体,其题材与圣经密不可分;文艺复兴时期,在不少作家笔下,人文主义与圣经文化的关联可谓水乳交融。17世纪,英文“钦定本”(1611)的问世,使圣经的影响从社会思想扩大到语言、修辞和文体方面。可以说,钦定本对英语文学语言起到了示范和规范作用。从18世纪至今,圣经不仅没有在各种思潮、运动、改革的冲击下走向崩溃,反倒成为西方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精神资源。进入20世纪以来,尽管圣经及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力相对减弱,圣经影响的世俗化倾向日益明显,但圣经对西方文学依然有着深刻的影响。在西方,圣经宣扬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人格,依然或明或暗地显示出终极范型的意义。

圣经在西方文学中的演绎与变异

圣经实乃经典巨制,其自身的多种原创意象、主题和形式,为文学家提供了叙事、构思和意象的原型,如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英国弥尔顿的长诗《失乐园》,比利时梅特林克的剧本《耶稣与淫妇》。圣经与西方文学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圣经的语言,尤其是其原创意义上的语言意象具有独特的文化气质,经过世代翻译和传播,渗透到其他民族的语言符号和文学创作之中;圣经里所描述的民族性事件具有元典意义、原型意义和普遍意义,突出表现在西方文学作品的投射和反映上。长期以来,人们对圣经文本的诠释和解读并非局限于语言层面,更多的是一种跨文化乃至跨学科的解读。

“艺术模仿论”一直是西方非常有代表性的艺术观,它认为,各类艺术均是对不同客体的程度不同的模仿。德国学者埃里希·奥尔巴赫以《奥德赛》和圣经《创世记》为例,说明古希腊传统与圣经传统在模仿模式上差别明显:前者强调模仿的世界是此岸世界,后者则着力反映超验世界;古希腊的模仿详尽而一目了然,发生的一切均在幕前,而圣经则是突出某些部分,淡化其他部分。依据这种模仿论考察圣经会发现,作为文本的圣经并非自足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圣经文本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多种象征意义与文字意义之间产生了巨大张力,致使圣经文本的意义多元而阐释开放;二是圣经文本风格简约,字句凝练,叙述中留有许多空白点,这样就使得不同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对圣经文本意义的“空缺”进行“合乎情理”的艺术性填充。由此形成源自圣经母题、主题、情节、人物、意象以及形式、体裁、手法等多种类的文学作品。

叶舒宪教授指出:“《圣经》从头到尾都是用比喻和象征的编码方式表达的,前后连结为一个繁复而完整的语码系统,不仅为《旧约》《新约》奠定了双重蕴涵的叙述模式,而且给后世的西方文化奠定了基本的想象构思和文学表达的原型基础。”在一系列诗歌、小说、绘画、雕塑中,人们能看到艺术家添加了一些未见于圣经文本的情节。可以说,文学家、艺术家无疑是圣经文本的艺术性诠释者,甚至是颠覆者。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教授、文学评论家诺思洛普·弗莱通过研究发现,圣经历史脉络呈现出一种清晰的结构:“喜剧→悲剧→喜剧”,即从《创世记》美好的伊甸园开始,然后人类堕落,最后得救,到《启示录》出现了新天新地。弗莱称之为“U”型结构。圣经的许多书卷都呈现出这种U型叙事结构,如《以斯帖记》中,以斯帖初入王宫堪称喜事,然而又面临拯救犹太人脱险的考验,悬念由此而生,但最终成功借力杀敌,全族获救。了解圣经的这一结构原型,对于鉴赏文学作品的结构意义重大。它可以使读者在很短时间内梳理出清晰的结构,归纳出人物的主要特点,如夏娃式“诱惑”型、约伯式的“无辜受难”型,等等。

文学家、艺术家们首先把圣经纳入自己的阅读视野,进而成为他们的阅读体验,最后将这种体验融入自己的作品。这一接受和演绎过程也是对圣经文化的反哺过程。这些带有圣经标记、痕迹和影子的文学作品,以其独立价值和自身魅力吸引了更多读者,又向读者传递了圣经的文学文化经典品质,成为读者了解圣经中人物和故事的渠道。于是,圣经与文学作品之间形成了这样的互动:文学家从圣经中发掘可资借鉴的资源,以此为原型,或扩大、或升华、或演绎、或变异而创作出新作品;这些作品反过来又丰富了圣经的内涵,由此循环无穷。

圣经对西方文学鉴赏的意义

圣经是一部具有普遍意义的著作,它以质朴而又强劲的感染力,感染了众多读者。圣经文学中所论及的主题都是我们所熟悉的:自然、家庭、民族、国家;邪恶、犯罪、苦难、拯救,等等。圣经所用的语汇,是普遍人性中最根本部分的结晶——人类共同情感与心灵经历的结晶。因此,对圣經的把握,可以提高对西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了解圣经典故,有助于深刻理解西方文学作品语言的精妙之处。在熟悉圣经内容,辨识文学作品中显现的、隐蔽的、直接的、间接的圣经典故后,我们能够对照圣经出处,结合其在文学作品中所出现的语境,解读鉴赏文学家运用典故所达到的效果,比如揭示人物形象,突出作品主题,加强叙述语气如讽刺、幽默甚至是反语,等等。我们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一碗红豆汤”典故的运用加以说明:马克思将工人出卖劳动力,挣得微薄的工资比作为了一碗红豆汤而出卖长子权。“一碗红豆汤”这个典故出自圣经《创世记》,意思是为眼前蝇头小利而出卖长远利益,或因小失大、见利忘义。按照古希伯来人的规矩,父亲的遗产绝大部分都歸长子。拥有长子权,不仅意味着能够继承家中多数遗产,还意味着在父亲去世时能够得到作为长子的特别的祝福。而圣经中以扫出于饥饿,仅仅为了弟弟雅各给的一碗红豆汤,就轻易放弃了长子权。红豆汤之小,长子权之大,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有了对这一圣经典故的理解,读者就会欣赏到马克思敏锐的思想、精准的观察力,犀利的语言和讽刺的笔触,继而会发现这一典故的运用,使马克思的语言具有了极强的政治思想倾向性,即无情地揭示了资本家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

熟悉圣经内容,有助于深刻理解与圣经相关的作品的主题。不同作家接受《圣经》的侧重点往往有所不同,多数固然习惯于从相同方向引申《圣经》原型,而也有人会“反其义而用之”,以“逆向移置”手法求取某种新颖的寓意。例如在圣经语境中,圣经六日创世神话部分,上帝在最后一天创造人,其欲表明的旨意是,人类是最重要的,前边的创造过程为人的出现打下基础。而美国小说家、幽默大师马克·吐温在其杂文《该死的人类》中,曾经借用此圣经典故嘲讽人类的自负:Man was made at the end of the week’s work, when God was tired. 其隐含的意思是:人类是上帝第六天创造的,那时的上帝已精疲力竭,其创造物“人类”不是“完美”作品,而是最不完美的族类。

熟悉“圣经体”风格,对鉴赏与之紧密相关的文学作品具有指导意义。所谓“圣经体”,是指所用词汇简朴如钦定本中常用的单音节基本词汇,句子结构是一连串独立的短句,往往用and连接。以这种圣经体为特色的英国散文作家历代不断,包括班扬、笛福、斯威夫特、萧伯纳、奥威尔等,形成一个悠久的纯朴传统。在美国,前总统林肯、诗人惠特曼和作家海明威同样深受钦定本的影响,创作出纯朴而又刚强的文字。了解圣经体的特征,有助于读者辨识西方文学作品中的类似文体,并领略其表达的精妙之处。如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就使用了大量“and结构”。对圣经体有所了解的读者,就会敏感地悟出这种结构与钦定本六日创世中的结构非常相似,这种不断重复的“and结构”不是语法错误,而是一种修辞技巧,把老人的存在、行为与周遭环境联系在一起,让老人与大海融为一体,进而将其力量延伸到周围的环境中去。于是,我们的解读也不会仅仅停留于语法认知层面,而是上升到文学鉴赏的高度。

文学家对圣经题材的诠释,借助不同的文学手段和个性化的视角,为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信仰的读者展示出来,不仅让人得到了审美享受,丰富了情感生活,而且更多地了解圣经思想,认真思考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当然,作为西方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圣经已经成为西方人基因的一部分。以圣经为题材的西方文学作品所体现的,多是经典的圣经思想和西方的主导价值观。对此,我们应当有清醒的认识,学会带着鉴赏和批判的眼光去阅读圣经,科学理性地去辨析圣经文本中各种不同的声音,鉴别那些或出于意识形态、或出于文学创作需要的对圣经加以诠释、引用、挪用等不同使用方式。

作者:马月兰 任东升

第二篇:跨文化视角下西方文学作品的鉴赏和翻译

【摘 要】基于跨文化的视角,简要地对西方文学作品进行了赏析,并提出西方文学作品汉译的策略。

【关键词】跨文化 西方文学 文化差异 鉴赏

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生活的人们会对同一个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所以不同国家的人在思维模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就不难理解了。正是由于生活环境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跨文化现象才会产生。本文从跨文化视角下西方文学翻译的角度,简要地对西方文学作品进行赏析。通过赏析,总结出西方文学用汉语翻译时的几点注意事项。只有更准确地翻译西方文学,才能真正提高西方文学的鉴赏能力。

一、跨文化和文学作品阅读

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生活的人们会对同一个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所以不同国家的人在思维模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就不难理解了。正是由于生活环境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跨文化的现象才会产生。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在不用的历史背景下积淀起来的文化都有着自身独立的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会使人们在看待一件事情的时候夹杂很多个人的感情,没有办法站在客观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这种看待问题的角度常常使人们忽视文化之间的差异性,造成很多不必要的误会。

文学作为人类抒发情感、陶冶情操与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它不仅展现着人类真实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利用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在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当中,文学作品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主要通过文化艺术形态加以展现,由于这一方式能够较为方便地让世界各族人民在跨文化领域展开交流。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大量西方文学作品流入我国,我国社会大众得对西方文学逐渐重视起来,在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上也有了较大进展。众所周知,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如何对其进行准确、科学、合适的翻译是非常关键的,有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他曾经说过:“真正的学习语言就必须要多该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了如指掌。”由此可见,语言、文字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文化传承、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而且它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就以我国来看,虽然我国学者对跨文化文学翻译引起了足够重视,但是在翻译质量上却亟待提升。要知道,翻译不仅仅是对异国语言文字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如何对其语言艺术进行完美的解释、最大限度的还原不同民族的独特风情与文字美感。翻译过程中不仅要表述恰当得体,正确传播文化、同时还要兼顾文字的艺术性、尊重观众的审美感受。

二、跨文化阅读下对西方文学作品的赏析

很多西方国家的文学作品当中都富含西方特有的文化内涵与人生哲理,比如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部著名的文学著作从跨文化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例如,美国著名文学作品《阿甘正传》中有这么一句话“人生就像是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打开的巧克力是什么滋味的。”当我们读到这句话时往往会产生困惑,甚至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将人生比喻为巧克力,而如果对西方文化稍加深入理解,便可以知道其中缘由。原来西方的巧克力大多为24块装,每一块巧克力的味道各不相同。但没有任何标识提示你每一块巧克力的味道,所以只有亲自品尝才能得之滋味。

美国作家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描述了以为老人独自出海捕鱼的壮观场景,老人在抓捕大鱼的过程中精疲力竭且被迫同鲨鱼进行斗争,斗争的结果是鲨鱼叼走了老人所抓捕的大鱼,只剩下空空的鱼骨。这一故事是海明威先生根据以为古巴渔夫的真实经历所改变的,故事简洁明了,主要表现的是老人敢于冒险、坚忍不拔、永不言弃的精神,在文学作品当中塑造了一个恶劣环境下不可战争的桑迪亚哥的形象,这一伟大形象是西方文化中一直都较为推崇的民族精神——冒险精神。

世界著名讽刺作家果戈理曾说过在他的作品中往往有一个高尚的人贯穿始终,这个人就是“笑”。《钦差大臣》作为果戈理的代表讽刺喜剧,以社会冲突为剧情基础,用喜剧这面镜子照出了当时社会达官显贵们的丑恶原形,从而揭露了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的黑暗、腐朽和荒唐。

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英雄形象,他违背宙斯的意愿为人类盗取太阳神车上的火种,宙斯知道后震怒,决定用严酷的刑罚来惩罚他。众所周知,在西方文学史上有很多文学作品都是将普罗米休息这一神话故事作为创作背景,如古希腊埃斯库罗斯的《普罗米修斯三部曲》。埃斯库罗斯对宙斯与普罗米修斯间的战斗展开了详尽的描写,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权、勇于争斗的英雄形象,这与当时的雅典社会背景息息相关——雅典平民追求自由的斗争。同样的,雪莱在《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这一作品中将宙斯统治被推翻后的新世界作为描述重点,当时的社会背景是罗马统治者对人民无限制的压迫激起了作者强烈的不满,所以雪莱想通过这部作品来表达自己对理想社会环境的无限向往。

除此之外,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杜兰在《The world has not dispersed lunch》(《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源于美国19世纪的一个小故事,美国部分酒吧为招揽顾客为所有人免费提供午餐,但获得免费午餐则必须要购买他的啤酒。所以人们为了讽刺当时的酒吧老板写下了这句话。

三、跨文化视角下西方文学作品的汉译策略

跨文化文学作品翻译与传统的文学翻译有着较大区别,主要在于跨文化文学作品翻译需要从美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多个角度对西方语言进行二次创作,在翻译过程当中要充分尊重西方的民族精神与文化习俗,而且还要尽力还原最佳的语言文字,才能够起到良好的翻译效果。比如在翻译莎士比亚著作《威尼斯商人》中的Shylock时就不能够仅仅将其作为一个人名去翻译,而是要结合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与背景进行翻译,如“卑鄙势力的小人”。

美国作家约瑟夫·赫勒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第二十二条军规规定:“飞行员如果疯了,就可以允许回国,但前提是要自己写一份申请,申请必须在飞行员清醒的状态下才算数。”但需要注意的是,飞行员发疯后根本无法保持清醒,其本质就是相矛盾的。因此,在很多西方文学作品当中都经常性地用第二十二条军规这一名词来比喻尴尬矛盾的境地,而如何对这一名词进行合理恰当的翻译则是一个亟待考虑的问题。《富兰克林自传》中曾经出现过“Grinding wheel”一词,如果直译则是“砂轮”,但是如果结合当时的语境与社会背景,翻译为“上当”则更加恰当合理。其实这一次是有特定的社会背景的,富兰克林总统在孩提时期在农场上转动砂轮磨东西,有一个陌生男人夸赞富兰克林并让他帮忙磨斧头。小富兰克林非常高兴不能并帮那个男人将斧头磨好,结果那个男人在拿到磨好的斧头后一走了之,富兰克林发现自己上当了。

综上所述,由于东西方文化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中西方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上存在着巨大的阻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球文化的发展。正因如此,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学习、研究,在注重文化差异性的前提下更加精准地理解外国文化内涵,利用最为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来了解外国文化、传播本土文化,从而在促进世界不同文化间的传播与交流时为本土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

【参考文献】

[1]杨洋.中美高等教育的比较与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

[2]杨华.英汉身势语文化内涵对比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3]栾晓虹.文化词语及其翻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4)

【作者简介】蒙丽芳(1983- ),女,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旅游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语言与文化。

(责编 何田田)

作者:蒙丽芳

第三篇:中西方跨文化下的外国文学鉴赏与翻译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西文化审美取向,人们的思维差异、民族心理特征和文化传统等,就中西方跨文化现象,从文学翻译与跨文化的角度,简要分析文学翻译中如何再现原著作品艺术的审美效果,探讨了译者在翻译中,由于自身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等,如何在跨文化背景下,提高外国文学的鉴赏和翻译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 中西文化 文化差异

一 引言

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中西方跨文化现象主要体现在人们的思维模式上。因为跨文化的实质,就是中西方的人们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的差异。不同历史进程中成长起来的文化,随时间的前进和变异的积累,都带有各自的思维定势。从本质上说,思维定势往往忽视个体事物的差别,夸大与另外某一社会群体相关的认知态度,常常带有感情色彩,并伴有固定的信条。在所有的定势中,有些定势是正确的,而有些则是错误的,会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造成人们交际失误或者理解事物上的差异。

二 关于“文化”与“跨文化”现象

关于“文化”一词,胡文仲认为:“文化是人们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所创造出来的,是社会的遗产,它既包括信念、习俗、知识等,也包括实物和器具;它是人们行动的指南,为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答案;它并非生而知之,而是后天所学会的;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可以根据不同的价值观念区分不同的文化。”西方社会的人和他们的思想及审美观、文化思想、文化背景,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国人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流的机会,这对于加深我们对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国度的文化,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也就是所谓的“跨文化”现象。

三 跨文化现象与文学翻译

文学作为一种世界性、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将多种艺术手段和谐地统一于一体,能传播信息,抒发感情,反映丰富多彩的生活,使观众得到艺术上的享受。随着越来越多外国文学、影片的引进,文学翻译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文学翻译就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传承载体之一。正如语言学家拉多在《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中指出的那样:“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文学语言承载着该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在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传播中,文学翻译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也日益彰显出来。鉴于文学翻译中存在的忠实再现的等值原则问题,本文认为应该有更多的翻译理论,如解构翻译理论和目的论,被运用到文学翻译的研究中,进而充实文学翻译的理论视野。

现阶段我国文学翻译的总体质量还未达到较高水平,也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文学翻译涉及语言规律、文化、心理审美等各种因素,体现其独特的美学特征。文学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它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同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学翻译是否得体,是否能够正确传达,是否符合观众的心理审美观,对于增进了解,加强优质文化的传播交流,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了解文化差异强化优势互补

平时我们在文学翻译中应坚持:文化背景寓于文学翻译之中,而不能孤立于语言之外,它是为观众更恰当地体会和更深刻准确理解文学的辅助手段。文化背景和文学翻译共同服务于同一个观赏目的,即真正发挥语言表达思想、交流感情之功能,提高观众跨文化综合欣赏文学的能力。语言学家费里斯(Fries)也曾经指出:“讲授有关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情况绝不仅仅是实用语言课的附加成分”。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自身特点。了解彼此差异,有助于取长补短,相互接近。而这种彼此影响,互相渗透,随着中西方文学文化交流的增多,而不断增强。

2 提高西方文学作品欣赏能力

在外国文学作品欣赏中,讲解引导者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授课的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本质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西方文化和正确翻译外国文学作品。

四 中西方跨文化在文学翻译上的体现

大规模的文学文化交流,使文学翻译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然而,也对文学翻译提出了重大的挑战。文学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文字翻译,而是艺术与审美价值再创造的过程。中西方人们的审美取向,影响着文学翻译的形式。文学翻译中,一般都要针对读者再现原著艺术审美的要求,融合观众的审美情趣、文化特点和思维方式,以取得最佳的传达效果。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运用等值原则来分析这类翻译。

1 文学翻译要体现民族背景文化

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各自语言的语法上,也会留下深刻烙印。因为一种语言的语法结构,是由反映现实的角度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决定的,后者也属于文化之列。但文学作为一种民族性、地区性的一种形式,对于不同民族与不同地区的人们来说,会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见解。

《老人与海》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传世之作。文中描写了一个孤独的老人单身出海捕鱼,与大鱼周旋,但他捕获的大鱼又被鲨鱼吃掉,老人不眠不休在海上奋斗的经历。作品塑造了一个在重压下仍然保持优雅风度、在精神上永远不可战胜的桑提亚哥老人的形象。正是他的英勇,令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在很多西方读者的理解中,是一种敢于冒险的精神,被西方文化所推崇。这种硬汉形象文化以及牛仔文化,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精神崇尚典型。

许多国内出版的《老人与海》的中译本,并没有把原作中老人的苍老、怜悯、精确、耐心和坚硬的哀伤,准确传神地传达出来。只有漓江版“诺贝尔丛书”的赵少伟,并未受到翻译界对海明威“简练冷硬”风格认识的教条束缚,在《老人与海》的翻译中,他非常注意把海明威的口吻放慢、变软,使他的声音变得宽厚、温和、苍老、怜悯,当然,仍不失他一贯的精炼、冷硬和遒劲。至少,在翻译这本书时,赵先生不像其他译者,只活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他还活在了海明威的体内。

又如:美国电影《Home Alone》译为《小鬼当家》,汉语“小鬼”是一种昵称,表现了人们对智勇双全,但又十分调皮捣蛋的小孩的由衷喜爱,而片中的小欧文正符合“小鬼”这一形象。“当家”指一个人统领全局,独当一面。片中小欧文一人在家,与两个盗贼斗志斗勇、神灵活现的样子,不就是活生生一个大当家的样子吗?因此《小鬼当家》做到了翻译语标题与原片内容的统一,实现了信息价值等值。

文学和电影是生活的艺术再现,体现文学内容的片名,自然而然也包含了很多文化因素。因此,遵循文化信息忠实传达的原则和文化审美的原则,显得尤为重要,在翻译中应尽可能地正确把握源语民族语言中的文化信息,不断进行选择和适应。

2 文学翻译要考虑到中西方传统文化差异

同样都是以一段历史题材为背景,以爱情为主线的中外两部影片。但《黄河绝恋》和《泰坦尼克号》对比,《泰坦尼克号》却成为响誉全球的大片,并获得多项奥斯卡大奖,而《黄河绝恋》却在奥斯卡评选中早早出局。为什么会这样呢?

《泰坦尼克号》成功之核心——征服世界人民的“思想性”!人性的考验的思想核心,确实是这部影片最能牵动人心的地方。在今天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被超快感的忙碌裹挟,被人性观照淡漠的人们,可以从这部影片中找到爱的温暖、人性的善良和面对死亡的勇气。

例如:《泰坦尼克号》经典翻译片段:

You must do me this honor. You must promise me that you will survive.(Both Rose and Jack are in the icy-cold sea now.)

你要帮我个忙。答应我活下去…… (露丝和杰克都在冰冷的海水中)

JACK: Winning that ticket was the best thing that ever happened to me. It brought me to you. And I'm thankful for that,Rose,I'm thankful. You must do me this honor. You must promise me that you will survive…that you won't give up...no matter what happens…no matter how hopeless. Promise me now,Rose,and never let go of that promise.

杰克:赢得船票是我一生中最幸运的事,让我认识了你。感谢上苍,露丝,我是那么感激它!你要帮我个忙。答应我活下去……无论发生什么……无论多么绝望……永不放弃。答应我,露丝,永不放弃你对我的承诺。

ROSE: I promise.

露丝:我答应你。

JACK: Never let go.

杰克:永不放弃。

ROSE: I will never let go,Jack,I'll never let go.

露丝:我不会放弃的,杰克,我永远不会放弃。

以财富为中心的西方中产阶级价值观,和以自然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迥然不同的。中国精神把自己看作天地之子,寻求合乎自然与人性的生活,所以在文学电影中,都鲜少涉及财富、等级之类的课题。《黄河绝恋》之所以在奥斯卡评选中早早出局,大概是中国文化精神和西方价值精神的巨大差异吧。这正是东西方历史、社会人文差异的生动体现。

3 文学翻译中要体现出民族心理特征

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曾说过: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中国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而欧美等西方人则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惟恐不尽,描写惟恐不周。英语造句主要采用形合(Hypotaxis)。英语中的句子以形统意,结构严谨,差异关系完整。汉语造句主要采用意合法(Parataxis),汉语中的句子以意统形,形态松散,内容完整。

例如:根据老舍作品改编的电影《麻雀》有这样一段描述:

“我试着往前凑,他跳一跳,可是又住了,看着我,小黑豆眼带出点要亲近我又不完全信任的神气……”

When I make an attempt to move toward it,it hops off a bit and stops again,staring back at me with its small,black-bean-like eyes that have a mixed look of wanting to be friends with me but not sure that I am a friend.(译文)

首先,译者通过从“hop”到“staring”的视角转换,得以使用主语呼应的分词结构,不但使汉语原文的重要信息落在译文的主谓结构上,而且也体现了英语的形合特点。此外,译者还运用介词“with”以及连词“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来体现与“小黑豆眼”有关的内容,这正好符合英语注重结构完整的形合特点。

五 结语

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给中西方人们的相互理解和交流带来了障碍,同时也给中西方人们欣赏交流文学文化带来了影响。注重不同文化差异性的特征,不仅能将新鲜元素注入本国文化之中,也能促进本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加速“文化全球化”的进程。正是因为如此,才要求我们打开视野看世界,了解西方文化,扎实语言基础,将语言放在文化中全面思考,平衡东西方文化差异,将两种语言进行准确翻译,贯彻等值原则,实现准确到位的文化交流和信息传递的期望。

参考文献:

[1] 陈云雀:《文化差异与中美言语交际障碍》,《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5卷第5期。

[2] 王福祥:《文化与语言》,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版。

[3] 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版。

[4] 王宗炎:《美国英语与美国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5]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 肖仕琼:《从〈麻雀〉的英译看英汉形合和意合的差异》,《文教资料》,2005年第25期。

[7] 苏一凡、刘春玲:《论影视对白翻译的等值策略及其补充》,《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8] 黄静:《论电影翻译之中西方文化差异》,《DVD电影评介》,2009年第2期。

作者简介:马明,女,1980—,辽宁辽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商务英语,工作单位: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

作者:马 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公共气象服务论文下一篇:消费行为市场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