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资本主义论文

2022-05-07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马克思资本主义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的审美维度涉及两条路径。一种是批评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们的审美贫困,另一种是批评资本主义社会缺乏和谐与美丽。马克思认为,只有消除私有制和消除边缘化的劳动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上述状况。马克思的审美批判启发了人们,和谐社会的审美构成应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马克思资本主义论文 篇1:

马克思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研究  

摘要:马克思立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与特征,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及其必然性,并在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一般发生机制基础上诠释了其周期性,从而形成了其经济危机理论。这一理论为揭示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形成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仅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各种表现形式的暂时性、强制性解决,同时为引发更剧烈、更深刻、更大规模、更难治愈的经济危机奠定基础。后金融危机时代,以人工智能技术为特征的充分发展的生产力或将导致资本主义的“自我否定”。 马克思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为研究后金融危机时代资本主义新特征提供了思想密钥。

关键词:马克思;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后金融危机时代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已逾10年时间,因其影响面之广、破坏力之强、危害性之深、持续时间之久,是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当前,世界经济依然深陷危机的泥沼,尚未表现出复苏迹象。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8年世界GDP增长率为3.04%,仍低于危机前世界经济增长率水平。不同于以往经济危机影响主要在经济领域、局限于区域范围或一国之内,此次危机爆发后的一系列事件,如保守主义思潮兴起、英国脱欧公投、喜剧演员泽连斯基当选乌克兰总统乃至近期的中美贸易摩擦等,表明此次危机不仅表现为经济危机,也波及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与此同时,西方主流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对此次危机的预测、解释、政策应对以及长期影响分析的乏力、捉襟见肘进一步凸显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引发了新一轮的“马克思热”。马克思的理论学说受到热捧,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政要、宗教领袖,甚至西方部分右翼人士也开始关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制度分析。据统计,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西方主流刊物刊登了诸如《马克思最终是正确的吗?》《马克思——伟人回归》等纪念性文章;马克思的经典著作,特别是《资本论》等已创历年销售纪录。国际金融危机,正如以往历次经济危机,再次验证了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的科学深刻的精湛分析。马克思认为,作为资本积累的一种趋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既是资本积累造成的经济矛盾的必然结果,也是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现实的综合与强制性平衡。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是资本积累趋势的逻辑结论,也是探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的重要路径。尤其在当前后金融危机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方兴未艾,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为诠释资本主义经济的新特征,探析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等提供了思想指引。为此,本文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拟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可能性与现实性、根源及其必然性、周期性及其成因等方面,梳理马克思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并用其分析资本主义的前景。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及特征

基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结合资本主义危机发展史,马克思探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及其本质,并尝试从生产、消费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等方面系统研究经济危机的发生机制。具体说,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的本质是生产过剩,并将之生动描述为荒唐的“社会瘟疫”——“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1](P406)进一步地,马克思还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成因在于“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1](P406)。与马克思关于危机成因观点相类似,列宁也认为,“危机是什么?是生产过剩,生产的商品不能实现,找不到需求”[2]。换言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直接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过剩,而根本原因则在于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二者之间的矛盾。这里,以上述及生产的过剩并非是生产绝对过剩,而是生产相对过剩——有偿付能力意义上的生产过剩。故而,也可以采用“生产过剩危机”表述马克思经济学视域下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社会化同私人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占有制度之间的矛盾。但对于危机的具体发生机理,马克思经济学却存在不一致的观点,并由此形成如下四种理论假说:“利润率下降危机理论”“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危机理论”“生产比例失调危机理论”“消费不足危机理论”。[3]事实上,这些假说分别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机制的一个方面进行分析,即它们互相之间并不冲突。例如,“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危机理论”所认为的,资本不足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4] 究其本质,这与“消费不足危机理论”是一体两面的内容与观点。顾名思义,“消费不足危机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成因在于因工人工资、收入降低所导致的消费能力下降,从而使得供给远远超过需求而导致生产过剩的危机。[5]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意为相对于可变资本、工资收入的增长滞后,不变资本、资本收入增加、积累更快,而这与“消费不足危机理论”所持有的有偿付能力的消费不足在逻辑上是一致的。消费不足意为有偿付能力意义上的需求下降,其背后实质是工人的收入与工资下降,相应地,是不变资本与资本收入增长。换言之,经济危机成因的资本构成提高论与消费不足论是一体两面的内容,实质是一样的。

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历经了商业资本主义、工业资本主义乃至于当前金融资本主义的嬗变。[6]相应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也显示新的特征。概括来说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从以生产过剩为特征的实体经济危机转变为以金融紊乱为特征的虚拟经济危机。例如20世纪70年代美国“滞涨危机”向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转变。二是从以一国或一地区为主体的经济危机转变成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例如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向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转变。三是从以经济为主要领域的单一危机转变为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等诸领域的系统性、全局性危机。例如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危机向2008年包括主权债务危机、信用危机、能源危机、政治危机等在内的国际金融危机转变。[7]上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新的转变特征,充分说明资本主义虽然通過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等途径,在时间上延伸、空间上拓展了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但恰恰是这种延伸与拓展,也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全球化、全域化,并为引发更剧烈、更大规模、更难治愈的系统性经济危机奠定了现实基础。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流通与循环过程,揭示出经济危机的抽象可能性与具体现实性问题。具体说,马克思在分析简单商品经济向发达商品经济,即资本主义的历史转变过程中,深刻地诠释资本主义爆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其中,马克思所阐述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的抽象可能性,是对经济危机的现实必然性的理论高度抽象。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的研究,首先是从考察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的抽象可能性着手开始的。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不可能产生于物物交换阶段,其发生前提与爆发基础在于产品交换阶段向商品流通阶段的过渡。故而,在简单的商品经济时期,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只是潜在地存在危机的可能性。在简单的商品经济模式下,经济危机仅存在爆发的可能性。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具体表现为如下两种形式:(1)商品交换过程出现了买与卖两个互相独立的过程。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因为买和卖取得了一个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彼此分离的、互不相干的存在形式,所以它们的直接同一就消失了。它们可能互相适应和不适应;它们可能彼此相一致或不一致;它们彼此之间可能出现不协调。……现在完全有可能只有通过极端的不协调,才能达到协调”[8]。这里的“极端的不协调”即为一般意义上理解的经济危机。相较于直接物物交换,商品交换历经买、卖的形态变化,本质上是将“内在统一”的交换过程,即用自己劳动所生产的产品同所需的别人的劳动成果相交换的过程分成了相互独立且必须关联的“买”与“卖”两个过程,由此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第一种可能形式——“没有人买,也就没有人能卖。但谁也不会因为自己已经卖,就得马上买。流通所以能够打破产品交换的时间、空间和个人的限制,正是因为它把这里存在的换出自己的劳动产品和换进别人的劳动产品这二者之间的直接的同一性,分裂成卖和买这二者之间的对立”[9](P135)。(2)商品交换分解为在不同空间与不同时间上的互相独立的经济行为。商品交换过程存在的空间距离与时间滞后,导致商品交换可能的中断。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危机的第二种形式是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这里货币在两个不同的、彼此分开的时刻执行两种不同的职能”[10](P582);而“危机的可能性就包含在这两个时刻的分离中。……因为同一笔货币是对一系列的相互交易和债务执行这种职能,所以无力支付的情况就不止在一点上而是在许多点上出现,由此就发生危机”[10](P587)。马克思进一步指出,“这终究只不过是危机的形式,危机的一般可能性,因而也只不过是现实危机的形式,现实危机的抽象形式。……有简单的货币流通,甚至有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流通——这两者早在资本主义生产以前很久就出现了,却没有引起危机”[10](P584-585)。

以上分析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交换起初表现出的买卖行为的分离与时间空间的分隔,仅表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抽象可能性,但其中已经蕴含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现实必然性的一切萌芽因素。马克思认为,“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这种内在的矛盾在商品形态变化的对立中取得发展了的运动形式……这些形式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但仅仅是可能性”[9](P135)。而伴随着资本积累与集中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这种可能性经由信用推动使得商品经济过渡至发达资本主义阶段,这些“萌芽因素”所蕴含的各种矛盾将集中爆发,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成为现实,即“这种可能性只有当取得典型发展的、与自身概念相符合的流通的各种基本条件已经存在的时候,才有可能成为现实”[11]。

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与必然性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度之间的矛盾。经济社会实践表明,生产力必然朝向社会化的方向发展,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却以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度为核心。这就形成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力朝向社会化方向越是发展,越是要求生产资料共同所有、全面所有;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是发展,越是强化资本主义所有制,即越是导致生产资料愈发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其发展日益加剧以致周期地、偶然地爆发。而这也是使得简单商品经济中蕴含的经济危机抽象可能性转变成为发达商品经济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生产资料和生产实质上已经社会化了。但是它们仍然服从于这样一种占有形式,这些占有形式是以个体的私人生产为前提……赋予新的生产方式以资本主义性质的这一矛盾,已经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12](P658)。

马克思不仅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还具体分析了这一基本矛盾的三种表现形式。具体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一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12](P659)。伴随资本生产与资本积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度之间的矛盾也进一步发展,使得“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無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9](P743-744),也即进一步激化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二者之间的矛盾,导致无产阶级仅有劳动力却又不被雇佣而日益赤贫化,而资产阶级则坐拥生产资料而又不参与劳动却无偿占有剩余价值而变得日益富有、奢华。其表现形式二是“个别工厂中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12](P661)。在资本逐利性本质驱使下,竞争使得企业竞相采用先进管理模式、引入新型生产设备、增加研发投入以及改进生产流程等,而这表现为企业内部日益加强的组织性。但同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用来加剧社会生产中的这种无政府状态的主要工具正是无政府状态的直接对立物:每一单个生产企业中的生产作为社会化生产所具有的日益加强的组织性”[12](P660-661)。其表现形式三是生产无限扩大与有偿付能力需求缩小二者之间的矛盾。伴随剩余价值资本化,资本主义生产日益扩大化、社会化。资本主义逐利性本质决定了资本对工人的排挤,尤其是在科技革命等推动下科学技术不断相对排挤工人甚至绝对排挤工人,从而使得工人阶级与劳动者的收入表现出相反特征,即相对减少、甚至于绝对减少。马克思指出“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求发展生产力”[13]。

通过分析生产社会化与私人资本主义占有二者之间的矛盾运动,进一步地,马克思还指出生产力发展在促进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制度发展的同时,也使之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那时,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制度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关系,就会像行业制度、农奴制度、奴隶制度同当时生产力发展的关系一样,必然被当作“牢笼”被打碎。[14](P120)而经济危机正是资本主义制度与生产力充分发展之间不能适应的必然结果。这也就为分析资本主义的前景提供了分析视角。从这个角度来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正是资本主义制度不能适应生产力充分化、社会化要求,而同时仍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情况下,资本主义被迫进行的以损失一定程度的生产力为代价的强制性调整。但这种调整本身已然显示出了资本主义及其制度的局限性、历史性以及终将被更高级社会形态所代替的趋势。

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般发生机制

马克思所分析的经济危机及其发生机制的逻辑,系统体现在《资本论》三卷之中。具体来说,在《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通过分析货币的各种职能以及资本积累过程等,探析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问题;在《资本论》第2卷,马克思分析了社会再生产与资本流通过程,诠释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生产与实现、供给与需求等一系列矛盾同经济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资本论》第3卷中,马克思通过分析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阐述了经济危机的根源及其对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影响。[14](P123-124)综合《资本论》三卷的相关内容,马克思经济学视域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一般发生逻辑如图1所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问题分析,首先强调确定逻辑起点。正如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生产及其运行规律的分析是以“商品”这一范畴作为逻辑起点一样,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一般发生机制的分析,是以资本逐利性本质为逻辑起点展开的。因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生产与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而“生产的扩大或缩小,不是取决于生产和社会需要……取决于利润以及这个利润和所使用的资本之比,即一定的水平利润率”[15](P287-288)。在资本逐利性本质驱使下,不同部门之间与部门内部不同的企业之间将展开激烈竞争。动态地看,导致一般利润率水平变化的资本竞争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微观层面企业竞争和中观层面部门竞争。马克思认为,“竞争首先在一个部门内实现的,是使商品的不同的个别价值形成一个相同的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但只有不同部门间的资本的竞争,才能形成那种使不同部门之间的利润率平均化的生产价格”[15](P201)。以上分析表明,竞争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首先分析微观层面的企业竞争。企业为获取超额利润、保持竞争力与盈利能力等,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在技术研发创新、机器更新引进以及运营模式完善等方面增加投资,从而提高个别的劳动生产率,即以消耗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劳动时间来生产商品,使得商品个别价值低于商品一般价值,进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企业微观层面竞争导致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个别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从而在短期内提高个别的利润率水平。其次,从中观层面的部门竞争分析,部门之间的竞争最后将表现为,具有较高技术水平、较高资本有机构成与较高劳动生产率的产业将相对较低技术水平、低资本有机构成的产业部门淘汰。

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竞争与产业之间竞争的叠加,导致作为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加权平均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伴随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从而社会资本有机构成也随之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意义是二重的,即包含资本技术构成与资本价值构成两方面内容。从资本技术构成,即生产力层面来理解,资本有機构成提高可以表述为劳动力的增加滞后于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增加。从资本价值构成看,即从生产关系层面来理解,资本有机构成的水平提高,意味着相对于可变资本的增长慢于不变资本的增大,其背后含义是相比较于投资与生产规模的扩大,工人的工资与收入增长是滞后且缓慢的。最终结果,与有偿消费能力萎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生产的持续扩大,这最终导致了生产相对过剩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1](P406), 进一步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突破实体经济领域而进入到虚拟经济领域,并拓展至全世界。换言之,短期来看,资本通过推动产业逃离本土等方式缓解利润率下降、生产过剩以及转嫁经济危机,但长期将导致更为剧烈、更难治愈的虚拟经济危机与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正如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爆并至今仍未恢复的世界金融危机。

作者:朱东波

马克思资本主义论文 篇2:

浅析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的审美维度与和谐社会的审美化构建

摘 要: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的审美维度涉及两条路径。一种是批评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们的审美贫困,另一种是批评资本主义社会缺乏和谐与美丽。马克思认为,只有消除私有制和消除边缘化的劳动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上述状况。马克思的审美批判启发了人们,和谐社会的审美构成应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关键词: 马克思资本主义;审美维度;审美化构建;和谐社会

众所周知,马克思一生都在批评资本主义。长期以来,马克思的批判性话语通常被理解为对经济,政治或人类方面的批评,而对美学方面的批评则很少涉及。系统地结合并提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的美学维度,不仅有助于充分理解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思想,而且将激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的审美维度

(一)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审美贫困

在马克思的视角下,人与动物之间最基本的区别是人类将生活活动作为其意志和意识的对象,而动物仅根据物种的大小和需求来行动,人类则知道如何根据每种物种的规模进行生产,并且他们知道如何将内部比例应用于所有对象。因此,人类也试着依照美的规律建设生活。人们的对象性活动可以根据美学目的和实际目的进行生产,因为内部标尺可以自由和有意识地获得。

但是,马克思时代的现实与此形成鲜明对比。马克思使工人自己改造得越完善,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本身越野蛮。众所周知,工人工作的项目强度越高,工人本身能力越弱,供热练,劳动者就越无聊,他们就成为自然的奴隶。工人仅在进行动物的原始行为(饮食行为,生活等)时才感到自由。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疏远表现为具有审美意识,贫穷,低落,丑陋,野蛮,无助,迟钝的厌弃,对原始,自由和有意识的活动的向往。人类活动远离了对美的向往。

马克思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一个自由而有意识的人必须首先具有健康,自由和充实的感觉。充满生机和知觉的人应该将现实和知觉的对象视为生活中表达的对象。主要批评是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的审美贫困,但他认为资产阶级也面临审美贫困这一事实。资本的本质是扩散。作为资本特征的体现,资本家将物质利润置于任何价值之上。由于资本的扩散,许多美学要求被故意压制。

(二)资本主义社会和谐的缺失

与前资本主义社会相比,马克思并不否认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但是,在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前提下,劳动的产物与工人相对,这必然导致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对立。同时,按照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博弈规则,例如竞争和交换,如果没有外部力量的参与,强者将变得强而弱者将变得弱。所有这些都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缺乏和谐与美丽。

马克思批评的第一件事是资本主义社会格局的极端和谐。在他看来,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美,但是这种美只能在局部感受到,一旦目光转向,那是另一种情况。因此,这种美丽并不代表整个社会的状况。社会格局中的不和谐实际上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和谐。随着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工作条件,工人文化权利的保护,城市景观规划等进行了一些调整,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尽管一些西方学者宣扬资本主义是历史的“终点”,但实际上现代资本主义并不能完全治愈马克思指出的弊端,而马克思的审美批评仍然是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强烈警告。

二、马克思主义对和谐社会审美化的推动

當前,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对包括资本主义文明在内的各种文明的综合吸收。如何在避免资本主义弊端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真正赋予人民自己的美,使整个社会和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美学批判无疑为我国提供了一些经验、启示与参考。

(一)坚持以人为本

从前面提到的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不美的主要原因是它没有把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和尊严置于适当位置。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奠定了以人为本的坚实制度基础。但是,在中国社会主义第一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以物为本的思想仍然很少。一些私营公司没有为工人提供基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并且缺乏对工人的充分尊重和考虑。这些不适当的做法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人们对美感和精神生活的压迫,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社会冲突。

从和谐社会的审美建设的角度出发,以人为本的要求如下:首先,我们必须尊重工人的主导地位,保护公众的文化权益,也要切实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因此,应努力使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这已成为现代大众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如果人民群众过上务实的文化生活,满足他们的审美需要,改善他们的精神生活和思想意识,就可以以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交流的方式塑造和谐社会。

(二)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关系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之间人与人交流之美的至关重要的在于人民。公司确定了社会主义公共道路,为人类关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然而,我国的社会发展进程,以及社会发展和新形式,整个社会的利益正在逐步多样化。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很明显,如果社会彼此不信任,就会缺乏同理心和理解力。一个利欲熏心,互相憎恶的社会,无论风景园林设计多么美丽,仍然不是一个美丽的社会。

为此,首先需要通过行政和法律手段,通过平衡每个阶级的利益来平衡人们的利益。第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谐必须通过道德教育和心理咨询来实现。只有这样,这样的社会才能被说成是具有人文意义和道德境界的内在美丽的社会。

三、总结

马克思主义美学具有两个基本方面:批评和治理,并且必须有两个相互支持的话语系统。在这两种话语系统中,马克思主义美学首先发展了批判理论。马克思主义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之后,治理意识形态是一个需要引起更多重视的基本问题。因此,审美治理是文化治理体系的核心,是另一个增长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国家治理体系中,应将审美治理提上议事日程,并通过审美治理促进民族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它也加强和发展了现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维度。目前仅有深入研究美学治理,才能促进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实现的两条道路,这有助于构建完整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薛晋锡.文化分裂、文化矛盾与文化想象——基于对资本主义文化精神的分析[J].兰州学刊,2017,(8):92-99.DOI:10.3969/j.issn.1005-3492.2017.08.009.

[2]刘军林,裴萱.马克思主义空间批判与当代美学话语反思[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9(4):77-85.DOI:10.3969/j.issn.1000-5110.2017.04.010.

[3]岳凤.社会理想建构的感性之维——马克思、马尔库塞与朗西埃的政治美学谱系[J].理论探讨,2018,(3):83-87.

(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34)

作者:邹静

马克思资本主义论文 篇3:

虚幻的共同体批判视角下浅析马克思资本主义国家观

摘要:对共同体的研究贯穿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全过程,对虚幻的共同体的研究更是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通过论述资本主义国家是自身利益的守护者来论述国家是虚幻的共同体。以虚幻的共同体为视角来研究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国家观,对于认清国家发展的本质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虚幻的共同体;资本主义;国家观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虚幻的共同体问题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比如秦龙教授、王小章教授、邵发军博士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述了马克思虚幻共同体思想。但是,在虚幻共同体批判视角下分析马克思资本主义国家观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试图结合马克思对虚幻的共同体的批判来浅析马克思资本主义国家观,旨在认清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观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一、个人利益与统治阶级利益的矛盾

马克思通过研究科學的总结出资本主义发展的实质,共同体发展成为虚幻的共同体。马克思研究共同体的最高价值追求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然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已经成为代表社会公共利益的主体身份出现的,因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完全不是“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1]。国家所代表的“普遍利益”实际上是统治阶级采取的普遍形式的“特殊利益”,国家不过是披上了所谓的代表全体人民共同利益虚假的外衣罢了。国家是统治阶级的代表。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一方面发挥着政治统治的功能,把阶级矛盾调和到可控的范围之内,确保正常的社会秩序和政治统治的稳定性,从而从根本上保证统治阶级的利益。另一方面,国家还必须发挥着社会管理的职能,政治统治的稳定性需要以正常有序的社会管理为基础,并且充分发挥好社会管理职能才能使政治统治职能得以延续。因此,从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两方面来说,国家不可能是共同利益的共同代表,国家作为政治统治的工具,首先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因此从本质上说,资本主义国家只能是资产阶级利益的代理者,是资产阶级压迫镇压无产阶级的工具。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碰撞开始于社会分工的出现。在马克思看来: “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个人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相互交往的人们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2]在原始社会时期,共同体本身就是“第一伟大生产力”,个体的生产总是以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为中介,个体既是为自己劳动,更是为共同体生产。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基于人对人的依赖而产生,个体生产的目的很大一部分是为了确定自己在共同体中的地位,个体依照在共同体中的地位、身份、职能产生联系。马克思把这种共同体的内部关系概括为人身依附和支配关系或主奴关系。在传统共同体内部,社会关系是不平等不自由的,个人被束缚在一套稳定的社会关系中,不能选择逃脱担任的社会角色,个体的个性、尊严被全面压制。社会发展导致社会分工的出现,分化成的不同阶级必然为了守护自己的利益而压制其他阶级,彼此之间矛盾的出现,导致了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的分裂。

二、国家共同体:虚幻共同体的主要形式

在马克思对共同体的研究中,对虚幻的共同体的研究占有重要地位。在马克思的虚幻共同体思想中,对于国家的论述又有着深刻的影响,国家是虚幻的共同体存在的主要形式。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逐渐成熟的过程也是马克思国家观逐渐形成形成系统理论的过程,经过了从批判现实的国家到批判理性主义的国家的阶段,这一批判的核心就是批判黑格尔法哲学。在马克思看来,在一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社会这种特殊的公共场合的普遍利益,而社会这种公共场合的普遍利益是完全没有可能是由自己来加以协调和维持的。他指出: “正是由于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公共利益才以国家的姿态而采取一种和实际利益脱离的独立形式,同时采取虚幻的共同体形式。”[3]我们可以从马克思的论述中分析出,在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普遍性地存在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会是以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出现,这种虚幻的共同体就是国家共同体。列宁曾经指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4]其实,社会对各利益集团之间矛盾冲突的调节与化解,就要求有一种用来调节与化解由这些利益集团构成的社会关系的公共权力机构和组织,以有效维系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我们认为,这种新的权力机构或组织就是马克思所探索的国家,即虚幻共同体。

三、国家:共同体的虚幻性表现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巩固其地位与支持,总是宣称自己是普遍利益的代表。而这种虚假的宣称方式往往充分暴露出其虚幻性。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只是一种虚幻共同体和冒充的集体[5]。由于国家是一个阶级统治另外一个阶级,往往掩盖了其虚幻性的事实。就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其不外乎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维护资产者的利益而采取的與现代私有制相适应的一种组织形式,这种形式完全是与现代私有制相适应的。因此,我们不难分析出资产阶级国家的真实本质是资产阶级统治市民社会的工具,是资产者利益的代表。就一般的国家而言,现代国家也即是资本主义国家。在马克思看来,国家作为全体社会成员的代表,无论国家身披什么样华丽的外衣,无论国家宣称代表哪个阶级哪部分人的利益,都无法摆脱其虚幻的本质,不能代表且不可能代表全体人的利益成为真正的共同体。马克思对共同体的研究贯彻马克思的一生,根据马克思的研究,共同体是人类存在的基本形式且人类生活离不开共同体,人类目前所身处的虚幻的共同体并不是人类最终需要的共同体样式,共同体真正的价值归属是真正的共同体,其存在的基本条件是必须具备物质财富的极大满足和人类私有制的彻底消除这两个前提。

然而,马克思认为,当社会作为真正共同体存在的条件还不具备,人们也不可能在真正共同体中生活的条件下,只要是能够创造出一种新的共同体形式来满足自身的需求,表征自己作为人的实质的共同体,哪怕是采取一种虚幻共同体的形式,也是属于作为人的正当利益的基本诉求。在这种前提下,以任何一种共同体的形式的社会存在,都具有其存在的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但是,如果从共同体的视角来分析,马克思在资本主义国家批判中,重点强调的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虚幻性,这种虚幻性,已经遮蔽不了国家成为了人的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外在限制条件。如何超越虚幻的共同体,建立真正的共同体,走向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从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的关系的视角进行了经典论述。在马克思看来,必然王国的存在是由于自然和生产力的束缚,同野蛮人为了维持生命同自然抗争一样,现在文明人在现有的社会形态和生产方式中,由于人的自然属性使其不可能彻底摆脱自然的束缚,又由于阶级属性使其遭受剥削阶级的统治,自由王国的实现开始于劳动不再是必需或受外力强制。为了彻底消灭作为阶级剥削根源的私有制,需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彻底决裂,从而消灭阶级的存在。在这场革命中,无产阶级需要担当主力军的任务。作为一个被戴上了彻底的锁链的阶级,无产阶级为自我人格的恢复,为自我的解救而斗争。无产阶级彻底的革命意识是其他阶级不能比拟的,所以唯有无产阶级才能作为为人类解放的利益的代表。“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盘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6]无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意味着建立无产阶级的统治即无产阶级专政。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36.

[4]列宁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43.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71.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4.

作者简介:朱纹正(1991.8-),男,汉族,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区人,硕士,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作者:朱纹正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多元化音乐教学论文下一篇:商标权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