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羽毛球专项课技术教学研究

2022-09-12

迄今为止全国大学生羽毛球球锦标赛以进行了13届, 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2008年在兰州举办的首届普通高校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的举行, 更是吸引了更多的学子关注高校羽毛的发展和积极的投入其中, 但是由于学生所处的生长环境和所处的年龄阶段不同, 使得他们的学习运动技术情况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笔者作为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学的一名教师, 谈谈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一些体会。

1 教学中现状

1.1 普通高校学生羽毛球基础较差

1.2 普通高校学生已错过了最佳的学习时期

1.3 选项课的教学学时局限

1.4 课外练习频度不够, 缺乏训练指导

2 原因分析

2.1 教学未能突出重点

在查阅了全国15所普通高校的羽毛球教学大纲后, 发现教学学时基本上在30~60学时之间, 教学中技术内容基本涵盖了羽毛球的所有技术, 后场的高、吊、杀技术, 前场的搓、推、勾、扑、放、挑球技术, 上网及后退步伐, 正反手的发球技术等, 并且, 每项技术都占有较多的学时;看似面面俱到, 其实得不偿失。

2.2 教学模式缺乏实效性

目前全国各普通高校依据《指导纲要》进行的体育教学改革多种多样, 种类繁多, 多是围绕“三自主”的教学形式展开, 但是在现实中真正能以学生为主体,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较少, 许多的教学改革只是为了立项、发文章、优秀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 教师很少能静下来关注体育教学过程的实质:那就是“竞技和团队”, 而运动教育模式在这方面尤其独到之处。

3 教改措施

3.1 突出教学重点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 我深深体会到在不同学习的学习阶段, 一定要抓住这一阶段的主要环节, 不能逾越, 许多隐形的因素不加重视都会影响技术的今后发展。

通过对羽毛球技术的动作分析不难发现, 在这繁多的羽毛球技术里, “正手击后场高远球”和“击球前一步步伐”是羽毛球技术学习的重点;杀球和劈吊技术在技术动作结构上与及高远球一致, 只是在击球点的前移和拍面调整上不同, 步伐的移动上是结合自身的身高臂展进行相应的调整, 关键都是为击球前最后一步的到位。

所以在我们教学中就应该突出“正手击后场高远球”和“击球前一步步伐”这两个教学重点, 在学时分配上、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上, 作为重中之重;抓住了事物的主要方面后, 其它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事半功倍。

3.2 更新教学模式

“运动教育模式是由美国著名学者西登托普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 是以游戏理论的运动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教师直接指导, 合作学习和伙伴学习为学习方法以固定分组, 角色扮演为组织形式, 在整个教学工作中以比赛为主线, 提供给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真实的、丰富的运动体验。运动教育模式的最终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有运动能力的、有运动教养的、有运动热情的体育人、运动者。”这几点都是基于终身体育为大背景的, 不仅看中学生的当前利益而且看中的是学生的发展, 兼顾着学生的长远利益。

运动教育模式与我国健康第一的思想不谋而合。

3.3 整合教学方法手段

3.3.1 因材施教

根据所面对对象是大学生, 理解能力强, 要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填鸭式的教学训练, 加强理论知识讲授,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正手击后场球技术的讲授时, 不应局限在高远球技术、杀球技术、劈吊球技术等个别技术的讲解上, 而应介绍侧身、引拍、蹬转、提肘、挥拍及触球后随前, 的技术环节, 并说明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及作用, 然后结合各个不同点的击球, 阐明由此产生的几个环节相应变化的原因。使学生知其然, 知其所以然。

3.3.2 教学遵循羽毛球球运动规律

根据大学生基本没有参加系统启蒙训练的情况, 重点抓好击后场高远球技术, 击球前一步步法、调整身体重心, 三个基本技术。方法是其一:提高队员对球性的熟悉程度, 判断球飞行轨迹, 无论怎样的来球都可以自如支配, 为吊球、杀球球等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二:重点学会和掌握控制自己身体中心的能力, 只有身体重心控制的稳, 重心移动得快, 才能更好的完成攻防技术;其三, 步法:对技术水平较低者, 无论在练习进攻技术还是防守技术上, 都要让他们结合球, 学习各种步法的移动, 掌握了灵活的步法, 处理好人与球之间的距离、位置关系、才能使单个动作连贯, 流畅协调。

3.3.3 技术训练与战术训练相结合

技术是实战的根本保证, 在技术全面的前期下, 根据不同的战术情况的不同要求, 能作出相应的调整, 这一点对于基层的十分实用, 由于选材面窄, 时间局限, 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战术, 并有针对性的练习该战术在各位置上的技术, 但从全队长期反战来看, 要有相应技术保证来丰富战术的多样性, 形成自己的战术风格。

4 结语

教学是双边互动的环节, 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遵循羽毛球球运动的规律, 把握住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并结合大学生自身特点, 科学的安排教学计划、内容因材施教;通过简单实效的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体育教育中的竞技和团队特质, 以学生为主体、以比赛为主线明确学习的目的, 调动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生对羽毛球技术全面深刻的认识, 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 使学生在体育上有一技之长, 实现体育课程目标, 为终身体育奠定好基础。

摘要:羽毛球运动是深受大学生喜爱的技巧性、技术性很强的竞技性比赛项目, 只有掌握了熟练的技术才能在比赛中能运用自如, 但是对于已错过羽毛球技术发展敏感期的大学生来说, 技术的教学是我们教学中的难点;本文就如何遵循羽毛球运动规律在高校实施羽毛球技术教学进行研究。

关键词:普通高校,羽毛球技术,运动规律

参考文献

[1] 教艺体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Z].2005.

[2] 吴伟.运动教育模式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 (31) .

[3] 西登托普.关于运动教育的讲稿[R].2004.

[4] Siedentop, D.Physical education:Quality PE through positive sport experience[J].Champaign.IL:Human Kinetics, 1994.

[5] 邵伟德, 王恬.体育教学模式的分类与选用策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如何优化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下一篇: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