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下护理学论文

2022-04-26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教学改革下护理学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社会对医学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现阶段,高校改革本着培养更多实用性专业人才且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的人才为原则,不断为社会提供大量护理专业人才,提高人才储备量。

教学改革下护理学论文 篇1:

以平顶山学院为例谈职业需求下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高素质的护理人才越来越受到各个医疗卫生单位的欢迎。平顶山学院自2008年开设护理专业以来,已有两届毕业生步入工作岗位。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及学科建设的需要,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也需要做出相应的改革。在明确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与评价体系,辅以恰当的教学手段,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

关键词: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改革;教学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高素质的护理专业人才越来越受到各个医疗卫生机构的欢迎。平顶山学院于2008年经河南省教育厅批准,开设护理专业。目前为止,已有两届本科毕业生、三届专科毕业生步入工作岗位。就业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观察招聘现场不难发现,用人单位对护理专业毕业生的理论基础、实际操作能力、自我更新能力等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已进入用人单位的毕业生往往会出现后续工作能力不足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其实践能力不强,自我更新能力及沟通能力有限。这一情况也为我校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提供了目标与方向:培养具有坚实英语语言知识基础、较强自我更新能力、良好沟通能力的一专多能型人才。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我校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调整。

一、明确课程定位

大学英语的课程定位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基础必修课之一,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先进科技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而我校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平顶山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能够熟练掌握英语这一有效语言工具,具有较强自我更新能力以实现螺旋性上升的高级应用型职业人才。将大学英语课程与其专业发展特性相结合便可发现,该专业大学英语课程的定位应为基础必修课,但偏重英语工具性、英语语言沟通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二、设定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读写和听说能力,使英语成为其提高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有效助力,同时增强语言沟通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的需要。

三、完善课程设置

大学英语课程虽然只是护理专业学生在本科阶段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但由于如今医疗卫生工作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所以护理专业的学生应具备较高的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英语口头表达能力,以应对未来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英语工具需求和英语交际需求。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应与护理专业的专业课程相结合。

1.基础课程设置。本科一、二年级的大学英语课程属于基础英语课程,主要完成基础英语词汇、语法、语音、听说及写作能力的培养。在完成高中英语三年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英语阅读能力的锻炼与培养,以及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和大学英语听说教程等。同时,开展网络自主学习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辅以第二课堂时间活动强化学生的听说能力。应注意的是,由于护理专业的特殊性,医疗卫生科技词汇应从一年级第一学期就开始渗入。尽早开始专业词汇的阅读与理解,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其专业技能,又可以使学生尽快具备查阅英语文献的能力。词汇的学习应注意深度和灵活度。英语词汇往往具有灵活多变的含义及词性变化,应尽量为学生解释清楚每一个词汇的准确含义,避免学生对其一知半解,混淆使用。基础阶段英语课程还应注重通识教育,使学生在提高知识技能能力的同时,具有较高的情商,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重重困难。

2.专业课程设置。本科三、四年级的大学英语课程属于专业英语课程,主要完成大学英语课程与护理专业课程的相互融合及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由于护理专业是药学、艺术、人体解剖学、病理学等相关课程均有关联的交叉学科,因此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也应注重多方面知识的培养。除了更加精深的词汇、语法和语音知识外,查阅英语文献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网络学习平台的立体化学习模式下,学生应被给以尽可能多的资源来了解和学习英美国家医疗卫生的新发展与科研新动向,以及更多的相关场景帮助其提高其英语交流能力。只有在夯实英语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准确灵活地使用英语语言工具,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3.实践课程设置。护理专业的学科特点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重点内容是培养其读写和听说能力。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读写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在融入医疗英语词汇的基础上,锻炼培养学生阅读英语文献的能力,以及专业论文的英语写作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可将难度适中的医学研究成果论文(可节选)作为大学英语课堂的阅读材料。同时,教会学生运用各种工具查阅英语文献,并将医疗议题作为写作课程的主题,以培养其英文写作本专业论文的能力。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要将英语口语与护理专业要求结合起来。在实际教学中,可采取形式多变,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总体应以实景模拟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其重要程度要高于理论教学。因此,尤其是在专业阶段,应着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4.改变教学方法。恰当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有着较大的影响。通过对近五届学生的观察发现,护理专业的学生大多思维严谨、踏实认真,有着较强的学习欲望与学习能力,对本专业相关事物接受较快。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也应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以适应该专业学生的学习习惯与需求。无论是大学英语读写教程还是听说教程,教师都可以将学生设为课堂教学任务的主要完成者。无论是词汇、语法还是对话练习,均可由固定人员的学习小组自主完成,教师从旁指导并对所给出的讲解进行点评。也可由各个小组间进行辨析,有较大分歧或困难时向教师求助。鉴于学生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还可进行任务型教学,布置各学习小组自行搜集医学各门类研究成果,尝试完成中英互译,并向全班解释成果价值与作用。在遇到难题时,都先由学生自行解决,可查找资料,也可互相求助。实在有困难时,教师再对其进行讲解。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避免他们因忽视公共课而忽略英语学习,又可以使他们在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加透彻地掌握所学知识。另外,教师在制定具体计划和进行个别辅导的同时,要注意发现学生的个性差异。[1]

5.改革评价体系。传统的课程评价体系主要看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这一单一的评价方式不适应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因为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加入了较多的实践教学,故而学生在各项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应被列入期末总评的考察指标。虽然我校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期末总评中有20%是由学生的平时成绩构成,但是实践表现在平时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仅仅占其20%,也就是期末总评的4%。这一评价比例显然不适合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考虑到该专业的特殊性,实践课程的学习评价应占到学生期末总评的30%。教师除了将学生每次参加实践活动的表现详加记录之外,还应鼓励学生参与高层次的与本专业相关的英语比赛,并对取得成绩的学生奖以更高的实践学习分数。对于部分不甚积极或不甚自信的学生,教师应以鼓励为主,发现其优点并加以发扬,在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同时,对其施以辅导,使其能够积极参加到实践教学活动中来。作为客观的评价体系,教师应注意评价过程中的公平性与一致性。可在学期之初就向所有学生公布详细的评价指标与评价等级,并对不同等级的表现加以说明,使学生相信并认可该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可由公共外语教学部普本教研室和高职高专教研室统一制定,并交由担任护理专业大学英语课程的所有教师统一使用。这样才能保证该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公平性与一致性。期末试卷是评价学生学习状况的重要手段。针对护理专业的学科特点,教师在命题时可将词汇、语法等英语语言知识与学科专业知识相结合,让学生用其掌握的英语语言知识回答关于学科专业知识的问题。这样的试卷不仅考察了学生的英语知识技能,也考察了他们的英语综合应用技能,体现了培养目标。

综上所述,就平顶山学院为例,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在明确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与评价体系,辅以恰当的教学手段,必能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苏日娜.英语护理教学探究[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6,(3).

作者简介:毛晋华(1979-),女,山西五台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作者:毛晋华

教学改革下护理学论文 篇2:

课程思政背景下护理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社会对医学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现阶段,高校改革本着培养更多实用性专业人才且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的人才为原则,不断为社会提供大量护理专业人才,提高人才储备量。课程思政背景下进行了护理专业课程的改革,有利于护理专业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以及专业基础技能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思政教育;护理专业;课程改革

一、思政教育融入护理专业课程教学的前提

(一)明确教学目标

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教育改革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对中职学校教学方法以及教育手段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护理专业来说,中职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护理技能素养,还要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为学生树立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中职学校教育改革要明确教育教学理念,让护理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迹可循,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目标、有激情、有动力。众所周知,当下社会急缺护理专业应用型人才,中职学校作为大量护理专业人才的输出地,有必要根据自身发展情况,结合现有优势和资源,承担起培养职业素养较高、思想道德品质较高、技能等级较高的应用型人才的重大任务,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提升师资力量

护理专业老师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更要具备很强的职业素质和社会道德素质。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积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与时俱进,并不断推动在专业思政教育条件下护理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护理专业人才做出贡献。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是学生思想道德养成的标杆和汲取丰富专业知识的源泉。只有教师不断开拓视野,探索创新教学措施,为学生建立起完善的专业知识网络和德育教育系统,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德才兼备"。所以,在中职院校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创新能力的护理专科教师十分关键,这也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

二、思政教育与护理专业相融合的措施

(一)积极寻找教学过程中的思政元素

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与核心素质,教师们需要把思政教学融入护理专业课,从专业课中训练学生的职业素质,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护理专业的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思政元素,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政知识并积极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让思政教育在专业课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从生活中探索关于护理学思政教育的素材,以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思政知识的传授。这些素材可以是真实事例,也可以是护理界的发展状况以及思政新闻热点。通过对这些思政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在打磨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职业道德素养,提高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例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将国内教育改革对护理专业的要求以及国内外护理专业发展水平的差异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时事政治,懂得国内外差异,激起学生爱国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除此之外,教师应该积极寻找护理专业方面弄虚作假的不良行为案例,让学生引以为戒,懂得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道德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在日后的工作中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应道德要求积极帮助别人,做好社会护理学工作者。教师也可以寻找护理学德高望重的英雄人物事迹,将其传授给学生,带给学生丰富的思政学习元素,让学生树立正确偶像,努力奋斗,早日成为国家之栋梁。

(二)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手段

教师在教授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应该充分发挥创新实践能力,不断创新教学措施,与时俱进。所以,教师们应改变传统的思想教育理论,在护理专业课堂上要将思政教育内容恰当地融入到专业课堂教学当中,并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思政教育知识点,以调动其对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复习热情。此外,老师应当引导孩子参加社区实践,在实践中锻炼专业技能,培养社会道德情操,为将来学生步入社会做好基础的准备。

例如,在课堂上,当老师讲解经典护理案例的时候,给学生设定了思考题,让学生对护理常识问题和道德常识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在学生的反思完畢后老师引导学生做出总结。在此过程中,老师们必须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主动地和学生们开展交流学习活动,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增加对课堂教学的兴趣。除此之外,学校应该举办相关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实习,在实习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让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增加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

三、结束语

护理专业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的专业,对于社会医学服务的贡献是巨大的。新时期,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将思政教学和健康护理专业相互融通的方式,以进一步提升教育学术水准和思政管理水平,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创造优越的环境。与此同时,中职学校应该要不断创新,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的学习,让学生有足够的思政学习资源和护理专业资源,进而让学生正确的职业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林琳,王昕月.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护理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成才之路,2020(36):38-39.

[2] 宁艳娇.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教学改革研究进展[J]. 魅力中国,2021(21):222-223. DOI:10.12294/j.issn.1673-0992.2021.21.243.

[3]顾颜,杨陆. 新时代高校护理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职业道德教育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7):66-68. DOI:10.3969/j.issn.2096-4110.2020.17.023.

[4]曹璐,于春霞,张晓燕.护理医学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3):24-26.

[5]郭耀玲,倪明.课程思政引领下基护教学改革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4):41-42.

作者:杜佳欢

教学改革下护理学论文 篇3:

“课程思政”理念下外科护理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           要]  “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深化与创新的产物,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为了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和专业课教师的育人职责,促进三全育人“大思政”教育格局的形成,以“乳腺癌患者的护理”为例,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课教学各个环节中的具体教学方法、载体、途径及实施效果和反思等,真正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行并重,为社会主义新时代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外科护理学;课堂教学

当代大学生既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受益者,又是未来“科教兴国”战略的建设者,因此,其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摆在高校各项工作的首位[1]。“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深化与创新的产物,内涵强调专业类课程需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和专业课教师的育人职责,从而促进三全育人“大思政”教育格局的形成,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2]。

医学是具有自然与人文社会双重属性的科学,但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容易造成医学生大多更关注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学习,而轻视职业素养、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等思想政治的学习。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其进行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3]。作为护理学专业的必修专业核心课程,外科护理学涵盖了外科护理领域的基本知识、操作技能和整体护理思想,对护理的理论和实践均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任务是使“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被学生深刻认识并接受,能恰当运用科学的护理程序,对各系统疾病需要外科治疗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最大限度减轻护理对象的痛苦,为其提供促进健康、保持健康的服务。

“乳腺癌患者的护理”是教材第四篇普外科患者护理中的第二章内容,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乳腺癌已成为中国女性最常见的癌症,调查数据显示世界范围内,中国占据新诊断乳腺癌得病例高达12.2%,占据乳腺癌死亡的9.6%[4],乳腺癌已成为危害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我们借助任务驱动教学法,采用混合式教学,充分挖掘蕴含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教学,具体如下。

一、根据授课任务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乳腺癌患者的护理”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时,在原来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新增“课程思政教育内容”项目,即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团队精神、职业道德、法治教育、爱国精神、社会责任意识等。

二、教學实施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以“任务驱动、自主探求”为主,基于混合式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线上、线下全过程教育,共分为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课前

教师首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发布课前学习任务单、微视频等资料,并提出问题:我国家乳腺癌流行病学情况是怎样的?你知道乳腺癌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吗?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用PPT、手绘或思维导图形式上传学习情况至学习通。接受到任务后学生会自主去查阅相关资料与文献,完成线上任务和实践任务,从而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如实上报小组学习成果,体现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要求。

(二)第二阶段:课中

1.课前线上学习汇报:利用学习通随机抽取一个小组进行现场汇报,其他小组成员提出疑问并进行评价。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乳腺癌的危害及学习的重要性,通过理解乳腺癌发病的影响因素树立重在预防的理念,唤起学生心中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身体状况评估:通过幻灯片演示大量真实临床病例图片启发学生根据幻灯片内容仔细观察乳房形态的改变,让学生通过图片认真观察,主动思考,引起学生好奇心的同时,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答案的积极性。实物类比,引导学生通过手部皮纹和毛囊理解橘皮样改变,互动增强体验,并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动画演示临床表现形成机制。期间进行过程性评价,设置抢答活动,并进行积分奖励,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深化知识点的理解。

3.治疗方法评估:让学生通过视频认真观察、主动思考,引起学生好奇心的同时,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答案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乳腺癌的治疗方法。让学生明确手术方式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影响和预后,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到人类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使学生学会运用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解决问题。

4.病例分析:通过病例分析、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的护理评估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各司其职展开头脑风暴,主动总结护理诊断、确立护理目标、制定护理措施,引导学生思考在疾病的护理处理中要重视和注意的问题,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努力学习的精神,强化学生团结协作、友善互助的精神,实现思政内容的自我教育。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再一次深层次地挖掘案例中的思政元素,融入诚信、团队合作、创新精神等对学生进行教育。

5.护理措施:采用情景教学法模拟临床真实场景对患者实施术前术后护理。教师剖析课堂知识所对应的临床工作内容,将教学中的项目任务变成工作岗位的真实工作任务,分小组认领任务,分角色扮演,使生生关系模拟为护患关系或护士与患者家属的关系,要求学生按照岗位标准完成,过程中严守职业精神和道德。任务完成后,教师按照职业标准进行现场评价。通过模拟真实的临床环境下的对话、行为,可以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从职业素养的角度挖掘思政元素,可以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严谨负责的职业精神。护理过程中对患者亲切、热情、体贴,从对患者的安抚、与家属的沟通中体现核心价值观的友善,并且告知学生要注意保护患者和自身的合法权益,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教师讲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注意渗透医患关系相处中需要遵循的四个原则:仁爱、无害、公正、诚实,帮助学生提高职业认同感[5],增强生命意识和生命伦理教育,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命至上、医者仁心,从而增强救死扶伤、服务社会的荣誉感。

(三)第三阶段:课后

1.通过问卷星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小组互评和生生互评:适时评价,成绩记入过程性考核,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增强学生平时的参与感,培养学生的诚信精神和工匠精神。

2.教师在网络学习平台发布课后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关于“乳房自我检查方法”的宣传海报并深入社区进行宣传,呼吁更多的人关注乳房、關注女性健康,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形成联动,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不断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回报社会意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课程思政实施的效果与反思

经过两轮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明显提升,学习态度更加严谨认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加强,职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日益增强,平时测验不及格率大幅度下降。

“课程思政”改革刚刚起步,处于探索阶段,要想打破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现象,专业课教师需要做到:重视自身的言行规范,注意自身文化和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自觉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及基本理论;端正教学态度,勇于探索、实践,找准结合点。主观上认识到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努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将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自我激励机制[6];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密切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行为和日常需求,考虑到当前的经济社会形势和学校教师的实际情况,紧跟时代潮流,把握时代脉搏,在教学中恰当引导,并结合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课堂或网络讨论法等教学方式,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潜移默化间润物细无声地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堂教学中[7]。

总之,专业课教师应充分利用发挥其独特优势[8],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履行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义务,为社会培育德业融合,德智技并进的新型医务工作者,为国家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赵鸣歧.高校专业类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原则、任务与标准[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5):86-90.

[2]陈宝生.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8-06-22.

[3]刘升长,翁美芝,舒青龙,等.加强基础医学课程思政教学,促进医学人才培养:以医学基础课程生物化学教学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133-134.

[4]徐玲,刘荫华.乳腺癌国际指南与中国临床实践[J].临床外科杂志,2019,27(3):181-182.

[5]王维,都建,李菲菲.人体寄生虫学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探讨[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1(2):135-137.

[6]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J].思想理论教育,2018(3):64-69.

[7]肖紫嫣.高职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方法策略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1):96-97.

[8]金丽霞,朱金玲.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化的路径研究:以浙江中医药大学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为例[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8):60-61.

◎编辑 张 慧

作者:程爱娟 刘春霞 张秋丽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政企培训品牌建设论文下一篇:医院门诊医药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