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心率和血糖变化的影响

2022-09-13

老年病人由于各种脏器功能下降,大部分患者常合并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手术应激刺激加重心血管负荷引发心血管受损,严重者可诱发心源性猝死或心肌梗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及质量[1]。丙泊酚由于具有可迅速苏醒、作用时间段、镇静效果较佳、麻醉诱导平稳而迅速,对病人围手术期的心率及血糖水平影响较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大量研究表明,老年手术病人进行丙泊酚静脉麻醉,病人围手术期的心率及血糖水平变化平稳,效果确切[2]。探析老年病人手术中对病人心率及血糖的影响最小的麻醉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故该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对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中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法,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2014 年4 月—2015 年4 月行腹部腹腔镜手术患者80 例,年龄60~76 岁,平均年龄(63.5±3.6)岁,其中男性50 例,女性30 例,体重6~70 kg,平均体重(66.8±4.2)kg。 其中合并冠心病者50 例,糖尿病者30例,ASA心功能分级:Ⅰ级40 例,Ⅱ级10 例; 均符合手术指征,予以腹部腹腔镜手术。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40 例,研究组年龄55~76 岁,平均年龄(63.4±3.6)岁,其中男性25 例,女性15 例,体重66~70 kg,平均体重(66.7±4.1)kg;合并冠心病者25 例,糖尿病者15 例;ASA心功能分级:Ⅰ级20 例,Ⅱ级5例;对照组年龄60~76 岁,平均年龄(63.5±3.5)岁,其中合并冠心病者25 例, 糖尿病者15 例,ASA心功能分级:Ⅰ级20 例,Ⅱ级5 例;两组均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无严重心律失常、重症心力衰竭、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两组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平均体重、合并基础疾病等临床资料大体一致(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病人进入手术室,保持23~24℃手术室温,入室后患者进行毛毯覆盖。建立静脉通路,常规监测心电图(ECG)、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5 min面罩吸氧,SPO2为98%,予以2~4μg/kg芬太尼、0.1~0.2 mg/kg维库溴铵、0.05 mg/kg咪唑安定、2~2.5 mg/kg丙泊酚予以麻醉诱导;研究组:进行丙泊酚静脉麻醉维持,即6~8 mg/(kg·h)丙泊酚持续微量泵泵入麻醉维持;对照组:予以瑞芬太尼维持静脉麻醉,即0.2μg/(mg·min)瑞芬太尼持续微量泵泵入,完成手术时药物麻醉停止,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予以0.05~0.10 mg/kg维库溴铵间断性静脉输注,维持肌肉松弛度。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0)、给药后5 min(T1)、切皮后1 h(T2)、术毕(T3)的心率(HR)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0)、给药后5 min(T1)、切皮后1 h(T2)、术毕(T3)的血糖变化情况。

1.3 药物与试剂

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30199),丙泊酚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23318),注射用维库溴铵(国药准字:H20063411),咪达唑仑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31037)。

1.4 统计方法

全部数据进行SPSS 18.0 统计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用(±s)表示,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时间点的心率参数指标的评估比较

研究组麻醉诱导前(T0)、给药后5 min(T1)、切皮后1 h(T2)、术毕(T3)的心率(HR)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糖水平的评估比较

研究组麻醉诱导前、 给药5 min (T1)、 切皮后1(T2)、术毕(T3)时段的血糖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临床高龄患者因机体各器官功能减退增加了外科手术的风险性[3]。老年冠心病病人因失血、手术创伤、精神紧张等因素的影响,可激活交感神经-体液调节机制,围术期增加心血管系统负荷,极易出现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情况[4]。手术、麻醉刺激导致的机体应激性反应可促使炎性细胞因子释放过量,增加应激性激素的分泌;以上物质引发的敏感性指标为糖代谢的变化,主要特点为外周葡萄糖利用情况减低、糖异生、分解肝糖原、各种分解性激素急速升高而引发的高血糖情况,而如手术创伤越严重,则高血糖反应情况也越显著,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抵抗性逐渐升高,机体糖耐量逐渐下降,合并糖尿病者导致的手术应激反应升糖效应更加明显[5,6]。目前,对于老年病人进行丙泊酚静脉麻醉对其血糖及心率的变化影响已成为医学学者的重要研究内容[7,8]。

该研究探析对老年病人进行丙泊酚静脉麻醉对其血糖及心率的变化影响,结果显示:研究组麻醉诱导前(T0)、给药后5 min(T1)、切皮后1 h(T2)、术毕(T3)的心率(HR)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诱导前、给药5 min(T1)、切皮后1 h(T2)、术毕(T3)时段的血糖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刘珂等[9]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丙泊酚为静脉麻醉新型药物,可对γ-氨基丁酸(GABA)的功能增强促进其催眠镇静,血药浓度与输注浓度密切相关,二者呈正相关,半衰期较短[10];丙泊酚对交感/迷走均衡性、迷走神经活性、交感神经的活性的功能较强,可促进病人的心率值明显下降;可能与并部分可对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的效应产生抑制作用,对血管运动中枢产生抑制作用,扩张外周血管等功能密切相关[11,12];但对于术前存在窦房结功能低下或心动过缓的心律失常病人需谨慎应用丙泊酚;而丙泊酚的亲脂性较强,可经由血液循环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及气管内,进而为快速的中间相,后转换为缓慢的消除相;机体对丙泊酚耐受性较低,连续长时间持续输注蓄积较少,持续输注有助于血药浓度维持平稳,比间断性用药对血糖的影响较小。综上所述,老年手术病人进行丙泊酚静脉麻醉,病人围手术期的心率及血糖水平变化平稳,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析老年病人进行丙泊酚静脉麻醉对其血糖及心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予以上腹部手术老年病人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进行丙泊酚静脉麻醉,对照组进行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法,比较两组围麻醉期不同时间点的心率及血糖水平变化情况等临床参数指标。结果研究组麻醉诱导前(T0)、给药后5 min(T1)、切皮后1 h(T2)、术毕(T3)的心率(HR)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诱导前、给药5 min(T1)、切皮后1 h(T2)、术毕(T3)时段的血糖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手术病人进行丙泊酚静脉麻醉,病人围手术期的心率及血糖水平变化平稳,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麻醉影响,心率,血糖,静脉麻醉,丙泊酚,老年患者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当前城市社区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下一篇:全媒体时代下“思政+艺术”融合的短视频创作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