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2022-09-12

乳腺病变的发病率较高, 目前仍呈上升趋势, 且日益年轻化。乳腺病变恶化容易诱发乳腺癌, 探讨有效的乳腺病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重要意义[1,2]。该研究回顾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的124例乳腺病变患者,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并将所得的彩色多普勒以及二维超声图像与手术后的病理学诊断结果相比较, 旨在探讨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该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病变患者124例, 年龄在22~75岁之间, 众位年龄为46岁。所有患者均在该科进行乳腺超声检查, 并行肿块切除术或者穿刺活检术, 均经病理学检查并确诊。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的logiqe9和logiq7彩色超声诊断仪, 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线阵探头, 探头频率为5~15 MHz, 以超声仪内置的图文工作站进行各类图像资料的采集以及各项测量值的记录。患者左右侧卧位或者仰卧位, 将上衣解开, 并将双手向上举, 以充分暴露出腋窝和乳腺等部位, 以乳头为中心采用探头向外进行放射状按顺时针进行扫查, 以免漏查, 对于乳腺较大者, 需用手将腺体向上托起, 以便于检查。发现肿块以后, 将探头轻轻放置于肿块的表面, 必要时还可用手将肿块固定, 确定肿块的较长轴断面, 探头沿着肿块的一侧逐渐移向另一侧, 进行切面的逐一扫查, 并将探头旋转90°扫查横切面。

1.3 观察指标

观察内容:病变部位的二维声像图特征, 例如病灶的具体位置、大小、形态、质地、包膜、边界、内外部回声, 观察腋窝及乳腺周围是否有腋窝的淋巴细胞结肿大以及钙化现象等;观察病变部位的血流情况, 并观察周边以及内部各血管的走向及分布情况, 明确供血动脉的各项流速指标。

对比分析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的二维超声像图的特征以及血流信号的检出率, 并按照血流信号的数量及形态, 对肿块内的彩色信号程度进行分级:病灶内无血流信号为0级;有少量血流, 且可观察到1~2处存在点状的血流, 为Ⅰ级;血流量为中量, 可观察到3~4处存在点状血流或者有1条管壁较为清晰的血管出现, 为Ⅱ级;血流丰富, 且可观察到4处以上的点状血流, 或者出现了2条管壁较为清晰的血管, 为Ⅲ级[3]。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均经χ2检验。

2 结果

2.1 病理学检查结果与超声检出率

该组124例患者中, 术后病理学检查出良性肿块和恶性肿块分别为90例、34例, 彩色超声诊断出良性和恶性肿块分别为93例、31例, 良性和恶性肿块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8% (90/93) 和91.2% (31/34) 。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二维超声像图的特征

90例良性肿块中, 多数有包膜 (69例) , 且多数病变形态比较规则 (78例) , 多数边界均比较清楚 (82例) ;34例恶性肿块中, 均无包膜, 多数病变形态不规则 (30例) , 且多数边界不清楚 (32例) ;良性肿块的纵横比相对要小, 其中良性纵横比 (0.6±0.2) , 恶性纵横比 (0.8±0.2) , 见表1。另外, 90例良性病例中, 多数出现导管扩张 (86例) , 多数表现为后方衰减 (85例) , 多数内部回声均匀 (81例) , 无微小钙化现象 (85例) , 无腋窝淋巴结 (87例) ;34例恶性病例中, 也为多数出现导管扩张 (32例) , 但多数存在后方衰减 (26例) , 内部回声不均匀 (32例) , 有微小钙化 (21例) , 且出现腋窝淋巴结 (25例) , 见表2。以上综合表明, 良性和恶性病例在二维超声声像图特征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乳腺肿块的二维声像图特点见表1和表2。

注:良性和恶性组之间比较, *P<0.05。

注:良性和恶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良恶性病变血流信号的检查率

检测结果显示, 乳腺良性肿块的血流信号分级主要以0~Ⅰ级, 仅有3例检测为Ⅱ级, 而恶性肿块多为Ⅱ~Ⅲ级。良性和恶性的检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注:良性和恶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目前, 乳腺病变的发生率逐年上升高, 恶性病变发生率逐年增高, 严重威胁着女性生命健康。因此, 探究准确、快速、早期的乳腺病变影像学检测方法十分必要。目前较常采用的诊断乳腺肿大的方法有钼靶法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法, 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法具有无创伤、简便快捷、动态成像、无辐射和可多次重复等优点, 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乳腺肿块, 目前已成为了临床研究的重要内容, 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乳腺癌具有重要意义[1,2,3,4]。

诊断乳腺肿块的首要依据目前仍是二维灰阶声像图特征,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优化鉴别和诊断乳腺病变的准确性[5]。良、恶性肿块的超声像图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细胞分化以及生长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因此, 可以通过肿块的内部回声、边缘形态以及后方声的变化特征来反映肿块的性质。一般情况下, 良性肿块的形态多较为规则, 大多呈椭圆形或圆形, 且边界清晰、有包膜, 其内部回声较为均匀, 且后方回声未发生衰减, 内部往往存在粗颗粒状的粗大钙化灶, 部分还存在腋窝部位的淋巴结肿大, 形态大多都较为规则形, 而血流信号不够丰富。而恶性肿块的外形大多不规则, 且界限不清晰, 多呈蟹足样模糊状态, 其内部回声不够均匀, 多存在后方回声衰减的现象, 大部分钙化灶是点状, 部分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肿大, 但血流信号丰富。由此可见, 二维声像图上的良性和恶性肿块存在一定的重叠和交错现象。因此, 不能仅根据二维超声表现来鉴别乳腺良性和异性病变。该研究中, 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查结果与病理学研究结果紧密相关, 良、恶性肿块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图像特征显示, 两者的包膜、形态、边界、回声类型、后方回声、内部回声、内部钙化以及腋窝淋巴结的肿大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在横径、纵径以及导管的扩张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该研究结果与相关研究报道相一致。

一般认为频率为10 MHz或者更高频率时的灰阶超声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出肿块的形态、后方及边缘的回声情况, 能够更好地显示内部回声、微小钙化灶以及结构等。该研究中, 良、恶性肿块中微小钙化灶的检出率分别为5.6% (5/90) 和61.8% (21/34) , 提示当病变部位内存在微小钙化时可认为是恶性病变, 但没有微小钙化不排除为恶性病变。

肿块的血流信号差异为鉴别诊断乳腺癌提供重要的依据, 主要机制为大部分的恶性肿瘤能够释放出肿瘤血管的增生因子, 从而刺激血管的生长, 在病变区域内形成形态不规则的丰富的血管网络, 因此一般认为恶性肿瘤大部的动脉血均较为丰富[4,5]。就良性肿块而言, 其微血管的形态较为单一, 且管腔较为细窄, 多呈细管状或者条状。彩色多普勒血流的显像能够准确地发现肿瘤内部的异常血流信号, 且在一个超声图像的切面上能够最大限度地显示出血管条数, 一般以3条为良性与恶性肿块之间的临界值。由于乳腺病变多是血管依赖性的病变, 因此病灶的生长趋势以及内外血管的结构和血流量等都具有紧密的关系。一般良性肿块内彩色超声显示率较恶性肿块要低。该研究中, 良性肿块检测出的血流信号主要是0~Ⅰ级, 恶性肿块多显示为Ⅱ~Ⅲ级, 有少部分为Ⅱ级以下。由此可见, 不能仅凭血流信号显示情况来判断良恶性。

综上, 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鉴别和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能够临床诊断乳腺癌提供重要依据。但应注意将二维声像图的特征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结合起来, 以减少误诊率, 并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乳腺病变患者124例, 将得到的二维图像以及彩色多普勒图像的特征与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分析。对比分析彩色多普勒图像以及二维超声的血流特征。结果 超声检查出良性肿瘤93例, 恶性肿瘤31例, 而术后的病理学检查分别为90例和34例, 超声检查的符合率分别为96.8%和91.2%;良恶性肿块的二维声像图 (除导管扩张外) 和血流信号的检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检出率较高, 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肿瘤,乳腺,病理学诊断,多普勒超声检查

参考文献

[1] 黎晓晖.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 10 (18) :1459-1460.

[2] 徐侃.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 35 (14) :33-34.

[3] 王炫国, 章早立, 姬鹏程, 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J].实用临床医学, 2009, 10 (12) :74-76.

[4] 李惠军.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 2010, 17 (10) :909-910.

[5] 陈素和.彩超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18) :113-11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构建体育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的思考下一篇:学习共同体视域下职业教育科研团队培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