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生毕业论文范文

2022-05-12

小编精心整理了《大专生毕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结合当前大专毕业生就业的情况,分析大专生就业率情况、就业单位的特点、工资情况、追踪调查毕业后3年内毕业生的工作变动、薪酬增加、职位变化情况并作出统计。探讨出科学的方法对策,引领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加社会实践经历、培养工作中所需求的知识和能力,创新性的建立长效就业指导机制,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

第一篇:大专生毕业论文范文

护理专业大专中毕业生择业观念调查分析与对策

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日益重视,社会对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水平越来越高。截至2011年底,全国注册护士总数为224.4万人,卫生部表示,争取到2015年,全国护士队伍数量要达到286万,大专以上护士比例超过60%。河南卫生系统提出了医疗资源倍增计划,《河南省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指出,到2015年,全省注册护士总数要达到24万,而截至“十一五”末,河南省注册护士总数为14万人,亦即,到2015年,河南省各级医院护士还有10万人缺口。

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护理专业人员就业本该不存在难题,但是现实的情况是,一部分护理专业毕业生出现就业困难,一部分用人单位却没有招到合适的护理人员。针对这一现象,课题组对大专、中专即将毕业的护生就业意向进行调查,了解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意向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以供有关决策部门参考。

对象和方法

对象。某学院10级、11级两个年级、两个学历层次、两个学习阶段护理专业学生300人。其中10级为正在参加实习的100名中专护生;11级是即将进入实习的100名中专护生和100名大专护生。其中,中专护生中有男生10人,大专护生全部为女生。学生中有19%为城镇户口,81%为农村户口。

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形式。调查问卷为自行设计,按照基本情况、择业标准、影响因素、择业过程、择业态度等五个方面共计27项内容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300份,有效率达100%。问卷回收后由专业人员进行统计学处理。

分析与讨论

择业标准

表1显示,学生普遍将中小城市作为首选,综合起来占到54%;其次是大城市占到38%,均不愿意到乡镇基层就业,仅仅占到8%。

表2显示,毕业生薪酬期望标准2000元以上的占到62.7%,大专生对薪酬的要求在2500以上的都占到该人群的40%,要求相对较高。

表3显示,在就业单位选择上,公立医院占据绝对优势,占到71.3%,私立医院仅占3%,大专生中没有一个人愿意到私立医院就业,并且,统计数据表明,社区服务中心的就业意向太少,仅占总就业意向的4.3%,反映出就业方向选择相对不合理。

究其原因,大城市就业压力大,生活成本高,半数以上毕业生打算到中小城市就业,显示出就业比较理性;超过80%的学生是从农村辛辛苦苦“考”出来的,并且,城市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好,因此,大部分毕业生不愿到乡镇基层就业。城市生活成本的增加导致薪酬期望标准提高,大专生因为付出的更多,因此要求较高。在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由于传统的找单位要稳定、有编制、有依靠思想的影响,致使不愿到私立医院就业;社区服务中心多是基层医疗单位,大多数毕业生认为发展空间受限,因此不愿到社区卫生单位就业,表现出就业选择的不理性。

择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表4显示,毕业生普遍认为专业能力起到决定性作用,占到51%;而人际交往、思想品质分别为24.7%、24.3%。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正处于实习阶段的中专生认为思想品德应该与专业能力相当,均达到了该人群的36%,说明该阶段学生意识到职业道德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表5显示,大专生与中专生有一个明显的分歧,即大专生认为,用人单位最看重毕业生的实践经历,占到35%,而中专生认为是学历因素,但是,两者均把所学专业是否对口和学习成绩作为重要参考。

表6显示,有近40%的学生认为就业市场不规范,存在不公平竞争,是择业过程中的主要问题;26.7%的学生认为专门人才供大于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总量减少了。19.3%的学生认为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了解不够,也是择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近几年高校扩招、人才培养规模扩大,导致高学历的技能型人才不断增多,给中专生带来了很大压力,他们在就业时受到学历的困扰,而大专生就业时,在学历层面占有一定的优势,因此,他们认为用人单位更为看重的是实践经历。在就业市场中,存在着依靠熟人关系就业的现象,尽管是极少部分,但是不公平竞争对就业者情感影响较大,这是社会现实。另外,由于部分学生没能顺利就业,或者出现就业难题,就把原因归结为培养人才太多,供大于求了,这是误解。

择业过程调查

表7显示,大部分毕业生就业计划很明确,毕业后即就业;中专生中有73%左右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在实习学生中,这一比例占到了43%,说明中专生有强烈的提升学历的愿望;总体而言,选择自主创业的仅仅为5.3%,大专生没有一名学生愿意自主创业,这表明自主创业教育严重缺失。

表8显示,大专生认为是由学校提供就业信息、推荐就业是求职的首选,占该人群的46%,而中专生认为通过家庭、托熟人关系是首选,占该人群的60%;但不管如何,均把参加招聘会作为第三考虑方案。此种情况表明,被动性选择工作,靠别人安排仍是学生的一种就业习惯。

表9显示,择业时学生最希望的得到的求职信息是有关面试和演示的技巧以及职场的礼仪,占到了40%;其次,是医院的介绍和招聘信息,再次是相关医院护士的现身说法,占到11.7%。

中专生由于学历层次较低,特别是参加实习后,更是发现,医疗单位中本科护生,甚至硕士护理人员也比较常见,增加了其继续深造的紧迫感;护理专业有行业的特殊性,毕业后依靠本专业自主创业的可能性较小,学校自主创业教育的缺失也导致其缺乏相应的知识与能力。中专生由于年龄较小,在工作安排上多听从父母,造成依靠家庭关系或者托熟人安排工作作为首选项的局面;而大专生多是由于信任度的问题,更加愿意相信来到学校招聘的单位,或者是听从学校推荐的工作。

择业心态调查

表10显示,大专生中有40%的学生对未来能否顺利就业心里没底;中专生依赖家人找工作的相对较多,比例占到29%;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正处于实习过程中的中专生,明显地表现出自卑恐惧心理,害怕畢业即失业,此类人员占到14%。

表11显示,当求职状况不尽如人意时,大专生有超过76%的人愿意降低标准,接受与专业有关联的工作,显示出就业比较务实。但是中专生相比显得理性不足。

总体上看,超过30%的学生对未来的就业感到盲目、恐慌,表面上看是由于学历层次和就业形势的压力,其实根本原因在于就业观念的误区,高学历的护理专业毕业生确实是大量存在的,但并不是没有工作岗位给大专生和中专生,主要是由于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定位不准造成的。正在实习的中专形成较大的就业恐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在实际工作中,接触到较多的高学历护理人才,因此感到就业压力较大。

对策

加强学生就业观念教育,鼓励到基层就业

河南卫生系统实施的医疗资源倍增计划,要大力提升县级医院的病床数,大力发展民营医院,進一步增加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镇)卫生院的护理力量,到2015年,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工作的护士要达到1.5万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护比达到1∶1~1∶1.5。

由此可以看出,以民营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代表的基层卫生医疗单位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这意味着,护理专业目前出现就业难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观念定位不准,就业期望值过高引起的。

鉴于此,政府部门要大力宣传基层护理人员需求情况,制定出台基层就业的鼓励办法,将工资待遇、职称晋升、继续深造、个人发展等考虑进去,以提升基层岗位吸引力;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在对护理专业毕业生进行职业指导时,积极引导学生到基层就业,提倡艰苦奋斗作风,提倡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社会最需要的县级城市、民营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农村乡(镇)卫生院就业,实现自我价值;毕业生应调整择业心态,切忌好高骛远、急功近利,要摆正位置、脚踏实地,使自己的择业原则符合社会的需要,努力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结合[1],促使就业更加顺利,更加有效。

开设低学历护生专业特定方向培训,增强就业竞争力,帮助树立自信心

由于本科护生,甚至硕士护生的批量培养,使得医院等医疗机构在招聘的同等条件下,大量选聘高学历人才,导致低学历护生,尤其是中专护生承受较大的就业压力。有鉴于此,教育培训机构要结合社会、医疗单位、基层单位实际需求情况,开辟护理专业的特色方向,培养职业针对性较强的护生,让低学历人才具有某一方面的突出优势,具有不可替代性,从而增强低学历护生的就业竞争力,树立就业的信心。比如,根据中专生踏实肯干、对待遇要求相对不高、愿意去基层工作的特点,开设适合农村、城镇居民的社区护理、家庭型护理、婴幼儿护理、特殊老人护理,甚至以此可以开展类似于钟点工、家政护理的自主创业教育,从而帮助就业、创业。

分层对待,为中职生提升学历创造条件,为大专生开展实践培训

《河南省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增加大专层次护士比例,缩减中专层次护士比例。到2015年,全省护士队伍中,大专及以上学历护士应不低于60%;二级医院中,大专及以上学历护士应不低于50%,并有一定比例的硕士、本科人才。

调查显示,因感受到低学历带来的压力,中专生要求提升学历的愿望比较迫切。为此,在逐步缩减中职生护理教育的同时,政府、高校要重视现有中职护生提升学历的诉求,创造条件,给该层次学生的学历提升搭建平台。

针对大专生,根据就业特点,要加强实践培训,探索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开展“1+1+1”培训模式,一年专业基础课学习,一年临床实训课训练,一年医院顶岗实习[2];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加强理论理解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使技能型人才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规范就业市场行为,引导学生通过招聘会,自我推荐促进就业

调查显示,就业中确实存在着极个别招聘不规范的现象,但是,绝大部分单位还是按照人才引进的标准进行招聘。为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由政府部门组织的医疗用人单位公开招聘时,要实行公开、公正、公平,制定合理条件,进行阳光操作;医院等用人单位到学校组织自主招聘时,要面向学生公开选拔,并及时通报结果;学生在参加竞聘时,要敢于展示自我,竞聘失败时,要善于总结不足,避免下次失误,而不是一味的归结为招聘不公平。

同时,学校要积极联系用人单位,甚至同类学校联合起来,联系用人单位开展有针对性的人才招聘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通过招聘会,让学生自主与用人单位面谈,增进双方的了解,促进就业。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增强护生就业竞争力

调查显示,许多毕业生对就业形势、政策及用人单位录用标准缺乏了解。许多学生比较关心有关面试额演示的技巧以及职称礼仪。针对此种情况,首先,作为教育培训机构应该全面了解就业形势,及时获取各种就业资讯,动态把握就业政策,多渠道拓展就业门路,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在平时举办职业生涯设计大赛,开办就业技巧、简历制作方面的培训或讲座,邀请用人单位作医院录用标准等实用知识讲座;其次,加大对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关于指导学生合理就业的培训力度,形成全员抓就业的良好局面[3];再次,政府部门、学校可以联合医院举办不同层次的、不同范围的护理技能竞赛,提高护生参与意识,形成正确的竞争导向,以赛促练,以此提升护生技能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

作者:金志利

第二篇:大专生就业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 要】结合当前大专毕业生就业的情况,分析大专生就业率情况、就业单位的特点、工资情况、追踪调查毕业后3年内毕业生的工作变动、薪酬增加、职位变化情况并作出统计。探讨出科学的方法对策,引领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加社会实践经历、培养工作中所需求的知识和能力,创新性的建立长效就业指导机制,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

【关键词】大专毕业生;追踪调查;方法对策;就业指导

目前,大专生就业情况成为社会的关注点,大专生高考入学成绩低,一般倾向于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培养的主要是应用能力,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主要为应用型技术人员。

一、大专生就业率情况

2011年全国大专生就业率为61%,其中工科大专毕业生就业率为78%;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未就业的专科生未就业的共有34.8万人,2013年,全国高校的大专毕业生的就业率跌破最低点,仅有50%找到工作。大专毕业生就业率不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自身的原因、社会原因,也有高校教育体制的的原因以及家庭原因等等。

二、大专生就业单位特点

大学专科是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即大学专科的目标是实用化,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出一批具有大学知识,而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大专生毕业后的去向有以下几个方面:(1)国有企业的基层;(2)中小型私企的职员;(3)自主创业。其中又以中小型私企为主要的用人单位,占比达到80%以上。

三、大专生就业单位工资情况

大专生对于工资的心理需求比本科生、研究生都低很多,也正因为招聘的薪资门槛较低,受到中小型私企的关注和欢迎。对于工科专业的大专毕业生来说,实习期平均达到1000元,转正后月薪平均为2500元,实习期大多为1~6个月。其中国有企业的实习期较长,大多为6个月,实习期工资800~1000元,转正后月薪为1800元~3000元。中小型私企实习期,大多为1~3个月,实习期工资1000~1800元,转正后月薪为2000元~3500元。自主创业的同学前期投资较高,大概在0.5年~3年后创收。

四、追踪调查分析

以西安某高校的大专毕业生为样本做出3年跟踪调查,并分析。

2013年大专毕业生606人,男生401人,女生205人。层次为专科三年制。专业设置为建筑工程管理、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工程造价、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制冷与冷藏技术、给水排水工程、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建筑设备工程技术。

专业对口率、工资待遇较其他专业高,辞职率较其他专业低,对学校的认可度比其他专业高。这三个专业的就业情况偏好与当前的社会需求息息相关。目前,空调的普及尤其是家用中央空调的兴起,许多中小型空调代理机构及安装公司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增加了暖通、制冷专业的社会需求量,就业形势近3年都很乐观。国家大力推行城市市政管道的改造,促进了给排水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多为施工单位的基层人员。

以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3年数据为基础,对招聘单位需求趋势进行分析。每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从9月份入学就开始了,秋季招聘主要集中在10月、11月,春季招聘集中在3月,秋季招聘需求更为旺盛,细化此类数据分析就业招聘阶段发展趋势,可以更好的安排每个阶段的就业工作。

连续三届的毕业生调查结果显示,各届学生不仅在求职关注度的时间趋势这一方面高度一致,一般刚步入大学,对新环境关注度较高,大部分同学还没有去向未来的就业问题。大二下学期,课程陆续结束,马上面临大三就业的时候,关注就业的人群开始增多,到了毕业班上学期,随着用人单位蜂拥而至,没来得及思考就业去向的同学,也不得不为自己的未来做个打算了,就业关注度达到顶峰。还有一些不着急就业的同学到了毕业班下学期才开始考虑工作的问题。从而可以看出,促进就业的工作要在毕业班上学期一开始就进行,此时学生就业热情开始高涨,关注度高,渴求就业方面的指导。有些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安排在大一或者大二上学期,学生就业关注度不高的时候,效果并不是很好,等到找工作的时候早已经忘记了讲授内容,所以要根据学生需求,安排就业指导课程的时间。

五、促进就业对策分析

根据三年的就业数据分析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就业促进方案。在9月入学就要召开毕业生就业动员大会,分专业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对毕业生就业意向进行摸底调查、存在就业困难的学生进行定点帮扶、给毕业生讲授求职技巧,并通过模拟现场招聘会,提高毕业生的应聘能力,帮助毕业生解决求职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类问题。在招聘的高峰阶段,10月~11月,就业工作主要为组织各种类型的校园招聘会,对于招聘人数多,声誉好、长期合作的的单位,适合组织专场招聘会。对于招聘人数少的单位可以一起安排多家单位组织综合性的招聘。通过组织招聘会,为单位和学生建立互选平台,促进毕业生就业。

【参考文献】

[1]大专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分析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1(8):59~60

[2]大数据理念在高校就业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20):27~30

[3]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索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20):37~40

[4]关于高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20):46~49

作者:赵莉

第三篇:当代高职大专生的心理困惑分析

摘要:本文的目的是分析研究高职院校的大专生心理困惑,对某高职院校的128名大专生进行调查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总体上,参加此调研的高职大专生普遍存在心智不成熟,且差异较大,表现在心理素质较差和人生规划的困惑上;高职大专生在不同性别、家庭背景以上两个方面上存在很大差别。

关键词:高职大专生心理困惑调研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从保定职业技术学院随机抽取学生128名。其中男生78名,女生50名;一年级学生39人,二年级学生49人,年级学生40人。平均年龄为18.4岁(年龄范围为17-23岁)。

(二)测试方法与步骤

调研时间在2011年6月上旬,以班级为单位展开调研,采用调查问卷形式。调查针对当今高职院校大专生在校学习生活状态和心理状况及家庭状况。为能真实反映被试心理状况,被试学生可不填姓名,仅写性别、年龄、年级、专业、学生来源。统计该量表的各项指标。

二、结果与分析

(一)高职大专生与高校本科生的比较

1、高职院校大专生

由于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各个行业和领域都急剧需要专业型人才,而这些人才是能够立刻上岗工作,不需要长时间培训和实习的专业技能人才。为迎合就业市场的走势,高职院校的发展迅速壮大。高职院校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实践操作性强,对学生高考成绩要求较低。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给世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面对此次危机,除了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外,高职院校采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集团办学”等应对措施,是在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出来的经验。此外,大专生的入学成绩相对较低,毕业后就业职位较低。很多大专生在校期间把学习专业知识放在首要位置,而忽视了提高个人心理素质,所以他们在遇到各种问题时,普遍缺乏解决事情的能力,这些需要专职辅导员班主任的无私奉献精神,做他们的精神支柱,思想上的领路人。

2、高等学校本科生

高校大学生高考入学成绩相对较高,并且在进入本科院校后,学习课本理论知识的氛围浓厚,不太注重实践操作技能的学习。一方面,有利于学习理论知识,继续深造。而另一方面,不适合毕业之后立刻就业,往往需要实习一段时间才能完全适应工作的需要,就业职位相对较高。

3、大专生和本科生的比较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是他们的性格,兴趣逐渐完善的阶段,也是他们的理想和人生观定型的过程。调查发现,高职大专生普遍在心理上存在自卑心理。学生和家长都希望考名牌院校,但因高考成绩不理想,只能被迫选择进入高职院校,或由于家庭原因希望学习技能早日参加工作,并且面临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就是就业时起点职位比本科低。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在进入大学后,校园环境,教学设施,教学管理,师资条件等与先前心目中理想的“象牙塔”有较大落差。所以高职大专生在心理上会认为自己比本科生在各方面较差一些。他们会比较容易为将来的规划产生困惑。是就业还是升本,毕业后回家工作还是在学校所在地择业,都是他们比较困惑的。相比大学生的辅导员,专科生的辅导员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各个方面,做到生活上和学习上良好的指导老师。

(二)不同年级的高职大专生的比较

据调查结果显示,大一、大三学生的心理素质均高于大二学生。大一新生处于大学时期开始阶段,对大学生活充满好奇,他们的心理问题被大学的新鲜感和来自学校各方面的关注所掩盖。小部分学生因高考失利不愿意接受现在的校园生活。新生对大二学长学姐充满敬仰,在很多方面不知道怎么做选择,怎样努力,希望向他们学习各方面经验。而进入大二年纪后,一些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经过两年的熟悉和琢磨,大二学生已经有自己的想法,比较容易理解大学这个小社会的生存规则,与老师和同学相处已有自己的方法,比较适应大学生活。大三学生面临就业还是升本的选择有一定压力,对自己就业的前景有些担心,期望社会对他们给予肯定,得到比较满意的回馈。对离开校园后的生活充满憧憬。

(三)不同性别的高职大专生

据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在高职大专生中,男生的心理素质总体好于女生。在性格特征,职业能力,人际管理和自我意识四个方面,男生显著好于女生。对性格特征素质而言,自信心、积极情绪调节能力和独立性上,男生均高于女生,表明男生相对于女生更有自信、独立性更强,而在责任感、和坚强意志和受挫能力上无明显差异。对于职业能力素质,男生的竞争能力和决策能力优于女生,而在自我设计、社会知觉和合作能力上差异并不明显。对于人际管理能力,男、女生在应变能力和人际交往上,男生优于女生,而在人际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男、女生在自我意识素质上,男生比女生具备更好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水平,这可能是由于女生相对于男生来说具有更强的攀比心理,只是她们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四)不同生活背景的高职大专生

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是以幼年时期的思想、观念为基础的。事实指出,父母感情和谐、兄弟姐妹相亲相爱的家庭氛围,使个体养成谦虚、随和、诚恳、礼貌、大方、乐观等良好的人格特征。反之,家庭成员之间经常吵架则会使个体养成粗暴、蛮横、冷漠、孤僻等不良的人格特征。父母的观念会有意无意影响到孩子。现在的大专生很多是独生子女,从小父母对他们的溺爱,过多包办,但对他们的考试成绩、升学、成才期望又过高,一方面使它们养成了任性、依赖、骄横的心理,适应生活能力较差、社会交际能力弱;另一方面,又使他们面对父母“望子成龙”的目光,产生恐惧、焦虑、内疚的心理,唯恐考试成绩不好,影响升学,不能成才而无颜面对父母,这些又构成了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一个原因。

三、启发与思考

通过现代心理学研究:如果学生能够有积极向上的情感,则可以使他们经历充沛,意志坚强,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而且会有较大和较强的自主能动性,能使他们的心理潜能得到最高效的发挥。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说,爱是人们普遍的心理需求,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时刻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怀、理解、尊重和爱护。让他们能够在我们充满爱心的健康的情感下成长,从而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以及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首先,作为高职院校班主任辅导员,学生的直接引路人,应该做到主动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疏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教师的知识面还要很宽,文化底蕴丰厚,不断自我完善。

第二,在条件适当的情况下,在校内建立心理咨询点,健全心理健康咨询体系,配备经验丰富的心理教师或心理医生,负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对心理问题突出的学生进行个别咨询和疏导。

第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同时,它也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可以使长期紧张的神经得到松弛。通过各种演讲,比赛,志愿活动让学生可以施展才华,增强竞争意识,增进学生相互间的交往,建立团队合作、互助互爱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形成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文丰安.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外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1):45-46.

[2]宁维卫,赵慧.西部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3]卢秀安.现代心理教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赵倩 刘博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女性与法律论文范文下一篇:教授职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