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产品生产工艺论文

2022-04-26

小编精心整理了《工厂产品生产工艺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中国企业在社会责任领域落后于人。然而,仍不乏有良知的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在成为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企业与社会的共存共荣,应该成为企业和企业家的高度共识。公司简介东莞SK制鞋厂成立于1998年,现有员工580多人,工厂产品销往欧美。

工厂产品生产工艺论文 篇1:

“校中厂”模式下高职院校教学工厂生产工艺设计探讨

【摘 要】论述“校中厂”模式下高职院校教学工厂的生产工艺设计有别于纯粹的生产经营企业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中厂”模式 生产工艺

“校中厂”模式指利用院校的教学实训设备与企业合作,在院校中建立企业零部件生产基地或零件生产线的教学工厂,达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目的一种教学模式。“校中厂”模式作为一种较为成功的学生专业技能顶岗实习模式,为很多高职院校所采用。但是,许多高职院校在生产实施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特别是在生产工艺设计上,如何达到教学需要尤为突出。笔者拟对“校中厂”模式下,高职院校教学工厂批量生产的零件生产工艺设计(以机械加工工艺为例)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一、“工序分散”与“工序集中”问题

在机械加工行业纯粹的生产经营企业中,基于使用传统的生产设备,对大批量生产的零件,一般都采取“工序分散”原则进行加工工艺设计。其目的一是降低操作工人的技术技能水平要求,提高用工适应性,减少人力资源成本;二是有利于提高操作工人的熟练程度和生产效率,提高产品的合格率,降低废品率;三是有利于专用设备的使用,降低设备投入的资金。显然,企业采取“工序分散”原则,是以实现生产经营的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作为“校中厂”模式下的教学工厂,由于其首先要实现的是教学目的,是所谓的工学结合状态下的生产,如果实施“工序分散”原则,降低学生操作的技术技能水平要求,技术含量无法达到教学的需要,学生技能操作甚至沦为简单的劳动力而失去教学意义。同时,采取过度的“工序分散”原则,适应的是专用设备的使用,但对于院校而言,为了适应教学的需要,设备多为通用设备。而为了某一个零件的生产而增加专用设备显然浪费,影响现有设备的充分利用,也不符合教学目的的实现。再者,万一该零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停产,也将给院校带来不必要的投资风险。

那么,在“校中厂”模式下教学工厂的零件加工工艺不能采取过度的“工序分散”,就一定要采取“工序集中”来设计加工工艺?回答是否定的。特别是学生毕竟不是工人,过度的“工序集中”虽然符合教学的技术含量要求,但必将增加生产质量的风险。同时,生产的效率也将会出现较大降低。因此,基于“校中厂”模式下教学工厂的零件加工工艺设计,应把握好“工序分散”与“工序集中”之间的“度”的问题。一般而言,“工序集中”以适应教学需要为前提,尽量做到遵循“工序分散”原则来进行工艺设计。

二、工艺装备与加工设备使用问题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使用机床的工艺装备数量多少,投入加工设备数量多少与设备的先进性、高精性程度,都将影响加工的质量、加工的效率与加工的经济性。对于纯粹的生产经营企业而言,在工艺装备使用得当和合理的前提下,使用的工艺装备数量多,对提高零件加工的质量、减少废品率和提高加工效率是有较大帮助的。基于“校中厂”模式下的教学工厂是否也应进行这样的考虑?对于教学工厂工艺装备的使用数量,也存在把握一个“度”的问题。因为工艺装备使用多了,加工难度就相应降低,训练的技术含量也会降低,这将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实现。但是,如果工艺装备使用过少,又会给加工带来过多的质量风险和过低的生产效率。因此,工艺装备数量的使用,应以加工工序的技术含量达到教学需要要求为前提,适当合理地多使用工艺装备。

在加工设备的使用上,数量投入与设备先进性、高精性问题,对于纯粹的生产经营企业而言,考虑的是降低使用成本,以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故而,在满足工序安排与生产节拍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少使用设备;在保证加工质量和效率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少使用高精、高先进性的设备。教学工厂设备使用数量和先进性、高精性问题,有别于企业,存在把握一个“度”的问题。教学工厂设备使用数量需考虑:一是生产产量需要和学生实习岗位数量问题;二是生产设备与低年级学生基础技能训练设备使用的矛盾问题。生产设备使用少了,影响到生产的产量以及可容纳学生顶岗的实习岗位数;使用设备数多了,则低年级学生进行基础技能训练的设备必定会减少。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满足低年级学生基础技能训练设备数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使用设备。但是,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设备数一般是欠缺的,往往是保证了低年级学生的基础技能训练设备数后,所剩设备已经无法满足生产的设备数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院校无法解决这一矛盾,从而放弃建立教学工厂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笔者认为,应充分利用零件生产的加工余量来解决生产设备与低年级学生的基础技能训练设备的矛盾。对于教学工厂使用设备的先进性、高精性问题,需考虑:一是参与生产的学生所属专业;二是要有效降低学生参与生产的质量风险。

三、教学工厂零件生产的粗加工工艺设计

机械加工的生产,一般来说,零件毛坯都有加工余量。有一些零件的毛坯,由于受到结构和毛坯加工制造方式的影响,加工余量甚至很大。对企业来说,过大的加工余量既浪费材料,又增加了加工工作量,造成生产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的提高。但是,对于教学工厂的生产却有很好的利用价值。上文提到,解决满足低年级学生基础技能训练设备使用的办法是充分利用零件生产的加工余量,就是将零件生产的粗加工余量,经过合理的工艺设计,作为低年级学生基础技能训练教学来完成。使得学生在完成基础技能训练教学的同时,为生产的零件进行有效的粗加工,既节约了基础技能训练的耗材,又服务了生产需要。因此,所有生产零件的粗加工工艺的设计,都应充分考虑与学生基础技能训练教学的有机结合。实现了这样的工艺设计,既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生产与基础技能训练教学之间设备使用的矛盾,节约基础技能训练的耗材支出,又能增加低年级学生的实战经验,为顶岗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四、教学工厂的工艺设计实例分析

在实际的零件加工工艺设计中应如何运用上文提到的讨论结果?笔者就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合作,为其生产齿轮室盖板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为例进行探讨。齿轮室盖板G2100-1002203零件见图1。

(一)齿轮室盖板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

表1是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工厂基于数控专业学生参与生产为前提的齿轮室盖板G2100-1002203零件的生产工艺设计方案。表2是企业生产齿轮室盖板G2100-1002203零件的生产工艺设计方案。

(二)齿轮室盖板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

齿轮室盖板零件的加工工艺,笔者着重在企业与教学工厂之间所采用工艺的不同点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基于教学工厂条件下生产工艺与企业生产工艺存在差异的原因。

1.“工序分散”与“工序集中”的差异。从教学工厂加工工艺的工序号6与企业加工工艺的工序号6、7、8,以及教学工厂加工工艺的工序号9与企业加工工艺的工序号11、12之间的不同点进行对比可以看到:教学工厂加工工艺的工序号6是企业加工工艺的工序号6、7、8的工序内容的“集中”;教学工厂加工工艺的工序号9是企业加工工艺的工序号11、12工序内容的“集中”。为什么教学工厂加工工艺采取的是“工序集中”,而企业加工工艺则是采取“工序分散”?企业的加工工艺是以有效地降低操作工人的技能水平要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质量事故风险为目的的。这样安排的加工工艺,操作工人只需做零件安装与卸下、将尺寸的变化保持在许可范围内即可。而作为教学的性质的生产,这些显然达不到教学目的要求。因此,教学工厂加工工艺在此采取“工序集中”,以提高加工的技术含量,从而达到教学的需要。

2.加工设备使用的差异。加工设备使用上,传统的机械加工企业使用的大多是普通机床,这有利于适应操作工人较低的技能水平,以及降低设备投入和折旧成本。而由于教学工厂的设备操作人员是数控技术专业的学生,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使用的大多是数控设备。从教学工厂的工序6、9可看到,使用的是数控加工中心VMC850和XK714C数控铣床;而企业在工序6、7、8和11、12中使用的是立式金刚镗床。

3.工艺装备使用的差异。由于教学工厂与企业在加工设备上的使用有较大的区别,特别是企业使用的普通机床较多,因而在工艺装备的使用上也相应地需要增加一些工艺装备。例如,企业在工序2、5中使用的是ZQ3025摇臂钻床,在工序9、10中使用的是ZQ3040摇臂钻床,那么就一定要配上钻模工装。教学工厂在工序2、5、7、8中虽然与企业在工序2、5、9、10工序内容一样,但教学工厂使用的是数控设备,是以达到教学要求为目的,因而不需要钻模工装的配合使用。

4.零件生产的粗加工工艺设计的差异。该零件生产的粗加工,主要体现在工序4(校与企的工艺均为工序4)零件的外形加工上。由于该零件毛坯的外形轮廓是通过火焰切割形成的,余量较大,企业的工艺设计主要考虑的是简单高效,能达到生产节拍的要求。而教学工厂则考虑充分利用余量,将加工余量作为低年级学生的基础技能训练内容。因而,企业使用的是仿型铣床投入加工,教学工厂则使用教学数控铣床,作为学生直线与曲线、曲线与曲线连接铣削的基础技能训练内容进行加工。

5.该零件生产的效果。目前,该零件生产线已经形成了日产100件的生产能力,一次可以容纳20名学生进行专业技能顶岗实习,按每2个月进行一次轮换计算,只这一生产线,每年就能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120名学生提供长期稳定的专业技能顶岗实习的岗位,以及作为数控技术专业低年级学生在直线与曲线、曲线与曲线连接铣削的基础技能训练的固定训练内容。同时,节约了实训支出,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使学校的实训基地实现“自造血”功能。

综上所述,基于“校中厂”模式的生产工艺设计,在较大程度上与企业的实际生产工艺设计存在着差异。因此,教学工厂的生产工艺不能照搬企业的生产工艺设计。教学工厂的生产工艺设计应更多地考虑到教学的需要、学校条件下的设备资源特点和操作人员是学生等因素。教学工厂不是纯粹的生产经营企业,它首先应以服务教学需要为第一要务,其次,应不是以赢利为追求,但又要以不亏本为底线,以服务企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

【参考文献】

[1]宋志国,陈剑鹤.高职院校建立“校中厂”意义探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0)

[2]陈国方.亦厂亦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6)

[3]刘克锋.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发展瓶颈问题解析[J].教育与职业,2009(8)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2008年“新世纪教改工程”立项项目第四批一般资助项目(2008B130)

【作者简介】黎 刚(1958- ),男,广东化州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中心主任,副教授,学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管理、校企合作、机械制造。

(责编 苏 洋)

作者:黎刚

工厂产品生产工艺论文 篇2:

东莞SK制鞋厂:走绿色发展道路 创造和谐企业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中国企业在社会责任领域落后于人。然而,仍不乏有良知的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在成为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企业与社会的共存共荣,应该成为企业和企业家的高度共识。

公司简介

东莞SK制鞋厂成立于1998年,现有员工580多人,工厂产品销往欧美。主要客户有英国的乌尔沃斯公司及美国的锐步公司和波罗公司等。每年生产约2百万双左右的童鞋,年产值约为人民币4千万元。

问题

在工厂经历基本发展和制度创新阶段后,面临企业理念提升的要求。与许多国内企业一样,工厂面临着这样的困惑与尴尬,即工厂的技术和设备已臻国际水准,制度也并不输于他人,可是为什么没有与之相匹配的竞争力?工厂管理层经过一段时间认真反思与探讨,发现自己的企业与跨国大公司在企业责任理念和道德标准方面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管理层也意识到,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如何确立企业责任理念对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树立良好的企业责任理念的确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工厂管理层组织工厂各层次的人员进行广泛的交流,听取广大员工,尤其是基层人员的意见,以确定工厂推行企业社会责任重点应关注的方面:

工作场所的安全卫生及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

作为制鞋企业,工厂使用了大量的化学品,其中制鞋粘胶中就含有二恶瑛。许多员工在有毒有害的环境中作业,对其身体健康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强化环境保护与节省资源

这既是全球大势所迫,也是企业社会责任所需。目前世界上已将环保作为国际贸易的一个标准,如果企业不注重环境保护,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来获取利润,那么无论企业的产品多么优秀,都将失去市场,受到社会的排斥。

提升员工福利、改善劳资关系、建立和谐工厂

在目前劳工紧缺的情况下,良好的福利条件,也会对工厂招募和留住优秀人才,降低员工流动率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它还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解决方案

总经理组织公司各中高层管理人员,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对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与节省资源、员工福利等方面的表现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内部检查,制订相应的改善措施。

首先,工厂管理高层对为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进行了新定义与调整,制订了切合工厂实际的经营理念与企业文化——“重视社会责任,关注安全与环保,保障职工权益,创导生态文明”,其要义为:对客户方面:为客户提供安全、健康、环保的产品,坚持不懈提高质量,为客户创造出色的价值,建立富有竞争力的市场优势;对员工方面,视员工为人力资源,为员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生活环境及良好的发展空间;环境保护与节省资源方面:走“生态文明”的发展之路,提高资源利用率,致力于资源的永续利用,减少环境危害,竭力实现“零污染”;对供应商方面,工厂把供应商视为“长期的生意合作伙伴”,与供应商“相互学习进步”。藉由与供应商创造优良的关系创造双赢。

在上述经营理念及企业文化的主导下,工厂管理高层开始着手改善工厂在工业卫生、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与节省资源、员工福利等方面的表现。具体事实过程如下:

工业卫生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面

1、加强企业职业病防治意识

首先,工厂指定了两位管理人员专门负责职业健康安全,并花费2400元送去参加东莞市卫生部门举办的职业卫生培训,让其熟悉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常见防范措施。然后,由这两位职业卫生管理专责人员给全厂管理人员及员工进行职业卫生方面的基本知识培训,增强大家的职业卫生知识。

2、制订实施有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在明确职业卫生方面的要求后,着手彻底整治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建立有效的职业病防治和安全生产制度,从硬件和软件上健全工厂的职业卫生管理。

● 淘汰严重危害健康的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和原材料,特别是将含甲苯、苯胺、正/异丁烷等有毒有害化学成分的粘合剂及溶剂更换为低毒的粘合剂及溶剂,推广健康、清洁生产。为此,工厂投入了21多万元改造生产设备及工艺,另外,因为环保性粘合剂的粘性略低,改用低毒的粘合剂及溶剂也使工厂每年的化学品材料费用增加近12万多元。

● 依据车间是否使用化学品及有毒有害化学品的多少,将车间分为有毒有害车间、微毒车间、无毒车间三类,各车间严格分开,对有毒有害车间及微毒车间的通风排毒设施进行改造,使其通风效果达到卫生要求,为此,工厂花费了17万多元。

● 对所有储存、使用的化学品,如粘胶剂、有机溶剂等进行标识,并在化学品使用和储存场所张贴化学品物质安全资料表,供管理、使用及接触化学品的员工参考。

● 在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场所/岗位设置警示标识。

● 对新入厂及续签合同的员工,在企业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时,按法律规定告知其职业病危害因素。

● 给所有员工购买工伤保险。

3、 加强对职业病的防治和监控

每年对有毒有害作业场所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工厂每年投入车间空气质量检测及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的费用达5万多元。

4、增强员工对职业病的防护意识

定期培训员工职业病防护知识,加强其自我保护意识,为他们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监督他们按规定使用。每年费用约4万元。

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省方面

工厂倡议要走“生态文明”的发展之路,把追求环境效益摆上重要位置,争创“环境友好企业”,最大限度地减少废水、废气及各种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同时推行节能降耗,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模范。提倡勤俭节约,简化产品包装,尽可能不使用一次性和不易处理的包装用品。工厂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根据自身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等实际情况,提出了全程控制和资源综合利用等实施方案。

工厂在厂房及设备设施方面,将30多万元投资于环保领域,主要是废气及化学品处理与回收,而且通过大面积的环境绿化,将工厂建成了一个花园型的工厂。同时,工厂在生产的全过程实行清洁生产,充分考虑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的效率。

1、 产品的大部分材料都由客户决定,但对工厂可自主选择的材料,尽可能选用环保材料。工厂选用的包装填充物为可再生纸,这对客户并无影响,但却利于环保。此外,工厂还尽量在降低原材料的消耗上下功夫。花费了7200元改进开料模具,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同时还想办法充分利用边角料等,以减少材料的损耗。

2、 注重节省易耗品、水、电等能源的再循环与综合利用,如通过提高胶合剂、溶剂的利用率,以节省工厂易耗品的用量,同时尽量提高水、电等能源的利用率。

3、 产品服务及回收阶段,工厂通过提供产品保养维护服务,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以降低资源的损耗速度;同时,工厂还每年花费38000元用于废旧产品的回收及再次利用。如可直接使用或经修复可继续使用的鞋料、配件等的再利用,在为企业赢得环保的好声誉的同时,也获得不错的利润。

此外,工厂还在很多与产品和制造过程没有直接关系的其他活动中努力减少能源消耗,如通过改进空调、照明和办公设备的管理方法,努力减少电能消耗;为了减少汽油消耗,使用低排放车辆,并推行节油的驾驶方法。

改善劳资关系与提升员工福利方面

工厂从维护企业员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要求出发,在2005年初建立了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以谋求通过双方的平等沟通,促进劳资关系融洽。

职代会发起了“员工满意度调查”活动,这个调查每半年举行一次,调查对象是全厂员工。工厂根据调查结果做出改善。例如2004年下半年的调查结果排名最后的是伙食,满意度只有50%多,其次是福利和工资。根据调查结果,工厂每年投入31万多元,把伙食标准从每天的4.5元加到6元。

职工代表平时积极收集整理员工的意见和提案,为了便于与员工沟通,职代会还设置了专门的意见箱、专用投诉电话等。两年来,共收到300多条提案,其中有21项可行性意见和提案都得到了工厂的采纳和实施。为促进员工与工厂关系,职工代表大会还引导员工爱企业,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首先,是引导员工遵章守纪、爱岗敬业。工厂每进一名新员工都要发一本《员工手册》,签一份劳动合同,介绍工厂的发展历程和现在的基本情况,鼓励企业职工加入职代会组织,并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加强职工培训。仅2005年就组织26次培训,新员工的岗前培训率达到100%。

其次,是引导员工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工厂职代会每年都要组织员工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如“我为企业献一策”、“增产节支”等,通过员工的合理化建议,既激发了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再次,是引导员工搞好企业文化建设。为了丰富员工精神文化生活,工厂投入了21万多元改善员工生活及福利设施,建立了“职工之家”,兴建篮球场、超市、购置乒乓球台、台球桌、电视机、卡拉OK设备等,定期组织各类球赛、文艺汇演、旅游等活动,促进企业爱职工,搞好企业与职工的良性互动。对于职代会提议提升员工工资,工厂认为员工现在平均收入为11800元,已比同行平均水平高出300~500元。通过协商,员工同意暂时放弃加薪要求,工厂也表示如果效益好,会在年终给大家适当发放奖金。通过开展“双爱”活动,真正达到了企业和员工“双赢”的目的。

成效

工厂初步达到了社会责任有关标准的要求,也获得了较好的回报。

企业经营理念与企业文化方面

通过推行企业社会责任,工厂树立了良好的经营理念与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经营理念加上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做法得到了客户的赞许,同时也吸引到了一些新的客户。目前,工厂除了老客户,如英国乌尔沃斯公司及美国的锐步公司和波罗公司等的订单都很稳定外,每年还能吸引到3至5个新客户,从而使工厂的订单数量每年保持约15%的增长。

良好的企业经营理念得到了供应商的响应,工厂与供应商建立了坚固的、创造性和双赢的伙伴关系,也使工厂节省了因为频繁更换供应商、不断开发新供应商的人力物力成本。

工业卫生与员工职业健康安全方面

目前,员工基本做到了能从工作的各个方面关注产品安全、工厂的工业卫生状况与员工职业健康安全,做到防患于未然。例如,通过仔细测算和设计,工厂采用低毒粘结剂和投入必要的设备,大大减低了工人接触化学物质的危害程度,车间有害气体浓度低于国家标准。而通过改善,车间的作业环境好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效率都得到了提高。

同时,良好的工业卫生状况,加上对员工职业健康有效保护与监控,也大大降低了事故与职业病的风险。事故风险的降低,除却社会责任方面意义外,从经济角度考虑,其回报也是不言而喻的。因为,一次事故就意味着原材料的损失、生产和设备的停顿、员工利用率的降低及产量的下降,这自然和企业利润的目的背道而驰。况且,安全管理并不是简单的事务,发生事故后,后续的善后工作所花费的成本可能更高。

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省方面

对制鞋这类使用到大量化学品的企业来说,环保方面的社会责任很可能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存亡。若不重视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出了事故,无疑是对企业形象的巨大打击。从另一角度来看,环境保护对社会的影响远远不是用金钱能衡量的。

工厂为环保及资源节省所做出的投入,后来都得到了较好的回报:

1、 工厂符合环保要求,不再担心环保部门的检查,而员工有了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也为吸引和留住员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2、提倡生产环保产品,得到了客户和消费者的认可。

3、通过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工厂每年节省材料费用多达38万元。

● 工厂通过改善开料模具,使7款鞋子面料的平均利用率提高了3%,一方面降低了材料资源的消耗,另一方面也为工厂每年节省材料费用27万多元。

● 工厂充分利用边角料,每年节省材料费用11万多元。

4、 工厂注重节省易耗品及水、电等能源的再循环与综合利用,也获得了良好的回报。

● 通过提高胶合剂、溶剂的利用率,工厂易耗品的使用费用每年节省3万多元。

● 通过水、电等能源的再循环与综合利用,也使每年节省生产过程的用水、用电费4万多元。

● 通过废旧产品的回收与再次利用,不仅为企业赢得环保的好声誉,也为工厂每年节省材料费用11万多元。

劳资关系改善与员工福利提升方面

极高的工人流动率是制造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大部分制鞋企业近年都受到了“招工难”的困扰。工人不到位,生产就无法开展,且频频招聘新工人,把新手培养成熟练工需要时间。特别是在生产旺季的时候,工人的熟练程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供货是否及时。问题的根本在于,许多工厂没有实施员工保障制度,员工的不安全感不能消除。由于技术工人找工作不难,所以工人选择跳槽是在所难免。

相对大部分同行来说,该厂为员工提供的工资和福利较有吸引力。熟练车位工人生产旺季能拿到1000多元纯收入,淡季能拿到700多元,普通装配线工人生产旺季纯工资收入有800多元,淡季有600多元。良好的福利条件,一方面为工厂留住老员工及吸引新员工提供了条件,大大的稳定了员工队伍,使员工流动率由原来每年的12%左右降低到现在的5%左右;另一方面也为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产品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保障,顺应了社会公众、客户、员工等对倡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呼声。

作者:郑 磊 戴晓锋

工厂产品生产工艺论文 篇3:

国际工程成套设备项目出口的技术方案准备

给国外客户提供报价方案的目的是为客户进行方案评价,投资预算以及投资回收等方面的可行性分析提供依据。一个完整的成套项目报价方案一般包括两大部分:技术方案和商务报价。本文主要探讨在准备对外技术方案是应该考虑的问题。

一、技术方案的准备范围

承接成套业务将涉及到合同双方的义务和责任。因此,首先必须明确和划分合同双方的工作责任范围,确保未来工作的顺利进行。

供方责任范围的确定,要根据不同的项目规模,客户要求和出口地区风险来划分。成套业务根据项目的承包的范围大小来区分。一般有两种情况:

(1)交钥匙工程

供方承担整个项目的设计/土建/设备供应/安装/调试/开车/培训责任。工厂和产品验收后整个工厂递交给客户。这种项目一般多为电站/港口/化工/炼油/炼钢扎钢等等大规模项目。这类项目往往通过国际招标/国家援建的形式进行。技术方案的准备范围很广。

(2)半交钥匙工程

该情况在外贸公司的成套业务中居多。 供方承担整个项目的设计/设备供应/安装/调试/开车/培训责任。土建以及配套工程由客户根据供方的技术设计条件要求进行设计和建造。为了节省客户的投资,有的项目的设备安装/调试/开车可以由客户负责,在供方技术人员的技术指导下进行 。

在设备安装和调试中,有的辅助材料和工具(管件/线缆/易燃易爆的油类和油漆/起吊工具等),供方无法预测或运输受限。因此,一般都应该在供货责任范围中进行说明。

对于外贸公司无法掌控风险的工作,例如,土建工程建材和劳工市场以及卖方国家相关政策不熟悉,宜建议由客户来承担这些方面的工作。

对于政局不稳定的高风险国家,中方不能贸然派出技术队伍到境外进行施工或技术服务。外贸公司应该根据项目特点,出口地区形势和掌控风险能1力来确定供货范围。

二、技术报价方案的基本要素

对外技术报价方案是成套业务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如何进行技术方案的准备是本文要讨论的重要章节。

成套工厂项目的技术方案对外资料,一般包括如下5大要素(见下图):

附图-技术方案5要素

1.原料要素RAW MATERIAL

原料是工艺设计和产品的依据。如果技术方案缺少对原料规范,则无法确定生产工艺和设备选型,无法保证未来的产品的品质。

我们在业务中碰到的多数情况是客户常常只提出要生产某某产品,而不提供或者不知道需要什么原料。对于这种情况,宜根据项目生产工艺对原料进行规范和提出要求。

2.产品要素PRODUCT

在确定了原料的规格和性能参数后,才能根据工艺流程设计确定最终产品的品质。同时,还应对产品的技术标准以及验收方法进行说明。

某些项目,项目产品的品质与原料的品质密切相关;如果客户当地原料的品质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必须设立特殊说明性条款,给中方公司留下余地,避免在未来后续工作中出于被动地位。

有的项目工厂,产品的材质和规格不同,设备的选型和工艺配方也各异。因此,必须明确和限定产品和规格的材质。

3.生产工艺流程要素TECHNOLOGY PROCESS

只有确定了原料和产品后,才能确定生产工艺流程。

对于牵涉到较为复杂的生产工艺流程的项目,技术方案中一般都必须包括工艺流程的简单介绍。多以流程方框图加上简单工艺流程简介的形式进行描述。

生产工艺水平不同,直接影响到产品品质/用途,项目投资和生产成本。有的项目,其生产工艺流程设计与投入的是初级原料还是中间原料有较大的关系。

此外,还必须注意到工艺流程的不同,生产工艺流程的控制方式也是有区别的。

对于流水作业性工厂(例如,水泥袋/沥青防水卷材/淀粉/油桶生产线等)一般都是采用整条线集中控制。有的是计算机中央控制也有普通的电气按钮式的控制方式。

不同的项目工厂或者对同一项目工厂,生产工艺和流程电气控制方式的不同将影响到项目的投资成本。

因此,在准备技术方案前,应尽可能了解客户所在国的经济特点/原料市场和客户投资实力情况,根据国内合作方拥有的工艺技术的成熟度,向客户推荐切实可行的生产工艺流程。

4.设备要素 Equipment

确定前3个要素后,才能进行工艺生产设备的选型。生产设备的描述一般包括两个部分:全套设备清单和主要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介绍。

(1)设备清单。完整的设备清单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即生产工艺设备;公用工程设备;备品备件维修设备;实验设备。

设备供货清单应该根据供方供货范围来制定。设备清单力求完全。为了节省客户的投资,减少运费提高项目报价的竞争性,有的框架结构/简单的罐体设备可以根据客户所在国的技术制造条件,建议由客户在当地制作。如果要求客户负责提供对于电/水/汽等配套工程系统,在清单中必须明确。

(2)关键设备介绍。设备的技术介绍无需面面俱到,只需要根据对主要关键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以及设备的特点进行介绍即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OEM加工方式的普及和国际著名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建厂,国内厂家的设备品质/档次和技术水平得到长足的发展。设备带PLC控制/PLC带触摸屏控制/计算机集中控制以及相当普遍。为了凸现对外报价方案的设备档次,提高项目报价的优势,强调关键设备的控制方式和档次是非常必要的。

为了保留未来谈判的调整余地,在设备清单后面往往需要注明:保留设备清单的调整权利,最终清单以合约为准等条款。

5.经济技术指标要素ECONOMIC INDEX

工厂的设计经济指标是投资方客户用来进行项目投资预算/投资回收评价的主要依据。该部分一般包括三大内容:

(1)项目设计规模。项目工厂的设计规模要注意到不同的项目有不同计算单位。 对于连续不间断性生产的项目,例如,发电厂/水泥厂/炼油厂/炼盐/玻璃制品/化工厂等多是以年生产量为计算单位。 对于非连续性生产的项目,例如塑料制品/水泥建材制品等/轻工业用品等多是以时产/班产或者日产量为计算单位。同时要注意到,并非所有的项目都是以生产产品的多少来评价项目规模的。有的项目工厂设计规模是以加工处理量(processing capacity)来衡量的。例如,蔗糖/淀粉/污水处理工厂,一般都是以加工处理量为指标的。

(2)经济指标。主要涉及到原料和辅料消耗/工厂用地面积/生产车间厂房/仓库面积以及水/电/汽/油以及人工等等方面 。对于某些重要项目,一般多以物料平衡表的方式提供给客户,作为客户进行可行性分析的重要依据。

(3)排放指标。对于存在废气/废水/废液/粉尘的项目,在提供技术方案时,应该提出排放指标和标准依据。我国成套业务出口的地区和国家在经济上一般与中国相差不大,有的远落后于中国。排放指标除非客户另有特殊要求外,最好以中国国家排放标准为依据。

三、 技术方案文件编辑特点

1.简洁性 Tersely (brief and to the pint)

技术文件尽可能做到文字简练编排整洁,所叙述的内容要做到主次分明。

有时经常碰到工厂的技术资料对设备描述过细的情况,应该进行有效的裁剪。没有必要花较大的篇幅对产品的用途或者工艺细节作过多的描述。对于某些项目,在国际上非常成熟的工艺方法,更是如此。像水泥厂项目,国际上对水泥产品标号和工艺都很熟知。方案中只要简要地对水泥标号和采用的工艺(干法还是湿法)作简要的描述即可。

2.逻辑性Logically 方案的编排应该注意到逻辑性。

工厂的工艺设备布置一般都是按照工艺流程顺序进行的。因此,设备的描述最好按照工艺流程分块进行,一环扣一环。这样才能保证技术文件叙述的严谨和逻辑性。

3.完整性Perfectly成套业务对外技术方案文件应该确保完整性。从原料到产品,从工艺流程到主要工艺设备的简述,从供需双方的责任划分到每一环节的主要设备描述,尽可能完整。

根据本作者多年的业务经验,国内合作方如果是设备制造厂或者生产企业,提供的技术方案资料质量与设计院/所比较,差距较大。因此,外贸公司应该根据前面介绍的技术方案的5个要素,与合作方进行良好的沟通和认真的核实,确保文件的完整性。

4.科学严肃性 Scientifically & seriously 给客户报出的技术方案,尤其是技术指标必须是非常严肃的工作。因此,在准备和整理国内合作方的技术文件时,绝不容半点的马虎。对资料的准确性必须承担责任。

此外,技术方案资料从文字上以及编辑上是没有个人习性和情感色彩的。切忌版面的花里胡哨,

5.保密性

成套业务出口往往带有相当成分的技术或者专利技术出口。像化工项目的技术出口的占比就很高。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成套项目中的技术保密性。

外贸公司应该根据国内合作方的要求,协助合作方(设计院或者技术所有者)以技术转让的方式在合同生效后,按照合同约定的技术转让条款随成套设备提供给客户。

关键工艺技术和原料配方对未来产品的生产和品质至关重要。因此,在给客户提供技术方案报价时,对工艺技术和配方一般不作过细地描述,更不能过早地提供和泄漏给客户。严格按合约技术转让条款进行技术转让。

国内合作方对技术配方的保密性没有特殊要求的,外贸公司业也应该做到不到签约生效或者设备安装试产前绝对不能外透,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成套业务还涉及到商务文件的准备。由于篇幅所限,这些部分将放在以后再与读者讨论。

作者:刘 宁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智能照明总线分析论文下一篇:辅导教学的会计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