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读”提素养——浅谈初中科学阅读方法的改进

2022-12-02

阅读是人类汲取知识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新课标在明确了对文本阅读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后,强调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学习科学的能力结构中,阅读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它对提高科学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同其他学习能力一样,阅读能力绝不是天生的,必须经过扎实的训练才能形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结合初中科学文本的特点,笔者采用“五读”方法开展阅读教学,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1 在理读中享受科学

理读要求一个“细”字,它所解决的是怎样进入文本的问题,所回答的是文本的精华是什么的问题。所谓理读,就是寻找式地读、清理式地读、整理式地读,就是细细地读,把落实基础知识、培养思维能力的眼光深入到文本的各个角落。要认真理读每一文本,仔细筛选其中的有效信息,为落实科学教学服务,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1.1 纲目式阅读

同任何学科一样,初中科学也是有一个系统性、科学性的内在逻辑联系,呈现出一定的带有规律性的框架形式。因此,要求将阅读的内容纳入到对应的“框架”之内。这样不但能加深理解与记忆,而且还能使学生思路明确、层次清晰。纲目式阅读训练可采用列表法和树状排列法,这方法主要适用于篇幅长的文本。比如,在学习常见的植物时候,由于这部分内容的知识点多,学生容易混淆,产生阅读困难。因此,笔者在教学时,就指导学生理清“纲目”,采用纲目式阅读和列表法阅读,提高了教学效果。如植物有种子产生种子植物,后面是被子植物,于是指导学生把列表继续延伸,形成植物有种子产生种子植物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还可把本章的知识点进行串联,形成一个如右上所示的树状图。指导学生采用这样的阅读方法,能使学生阅读思路清晰,比较容易的掌握知识点。

1.2 概括式阅读

即对事物的共同特点进行分析、归纳、总括。学会概括,既有助于迅速获取信息,又有助于把握整体,从而准确、全面理解文本。它的形成,固然需要长期大量的阅读积累与感悟,但就方法而言,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概括式阅读的训练可采用填空法和提问法。利用填空法可以降低概括的难度,让学生有法可循。比如,在学习空气对流运动的知识时,为了使学生理解这一运动规律,可设计以下两道填空题:

(1)在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呈______运动,气温低的地方空气呈______运动,从而形成了空气的对流。

(2)对流层气温下面______,上面______,容易发生空气对流。

1.3 提问式阅读

对于一些篇幅不长、内容并不复杂的文本来说,概括主要内容采用提问法简单明了,学生更容易接受。比如,在学习神奇的激素-生长素和植物的向光性时,为了降低难度,我设计了几个相应的问题。

(1)胚芽生长和弯曲和什么有关?胚芽弯向光源生长可能是由于什么?

(2)胚芽弯曲生长是琼脂的作用么还是由于其它什么原因?

(3)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胚芽弯曲生长是由于什么原因?

2 在类读中发展思维

类读,要求一个“联”字、一个“牵”宇,它解决的是学生对教学材料的积累问题。类读就是连类而读,就是从某一点生发开去,或在本课中、或在其他课文中找到与之相同相近的内容并将它们组合起来,从而铺展出一个又一个知识的板块。换言之,类读就是集“散”材料为“类”材料的一种阅读。这种读法可以开拓出教材的疆界,使学生自主成为知识花篮的编织者,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理解教材的水平。类读的形式有:

2.1 并列式阅读

科学教材中的某些知识、技能存在着相似性或延续性。针对这一特性,我们可以采用并列式阅读。同时,教材中有些内容本来就是采用文字、图示、实验并列呈现的,指导学生阅读这种文本时不应该分割阅读,应帮助学生进行并列阅读。合理的并列阅读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有助于阅读品质的形成。

例如,杠杆的五要素是学习杠杆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在指导学生阅读杠杆五要素的文字表述的同时,指导学生阅读图像,引导学生识图读图,图文结合、以图促文、图文并重。运用图像能很好地辅助学生文字阅读,有助于学生对五要素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直觉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题能力。阅读教学中,如能利用事先准备好的剪刀、筷子、开瓶器等实物,解说杠杆文本,学生必定会在边阅读、边摆弄中将文本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2 比较式阅读

是指将两种或多种材料对照阅读。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阅读方法。比较阅读法的形式很多,有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比较,有知识内容、形式的比较等。如采用比较式阅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其效果就作用比单独一个个地阅读要好。具体教学中,可让学生比对阅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定义、条件、反应物与生成物等。最后以列表的形式、展示阅读结果。学生在自我阅读和讨论的基础上不难找出了两者的不同与联系,课堂上许多学生就能产生了“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了能量和原料等”结论。实践证明,比较式阅读能帮助学生提高学生的比较能力和解题能力,提升阅读品质。

3 在品读中培育精神

品读是指阅读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自己的情感态度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切的感悟,获得真切鲜明的感受,从而深刻理解阅读内容、培养体验能力。品读的范围与对象主要是科学常识尤其对科学家的经历、发现及创造等科技文本。品读要求一个“深”字,它要求我们在研究教材时力求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发现,这“独特的发现”正是具备功力和思维灵活的表现。实施课堂教学之前如果能有“品读”这一步,教师便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如指导学生阅读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中,让学生谈牛顿的科学精神、说牛顿的其他科学故事、写牛顿发现的灵感等形式,培养了学生的热爱科学的精神,激发学生发现科学的灵感。

4 在巧读中提高技能

巧读,要求一个“活”字与“变”字,它解决“如何多角度地科学地利用”各种方法提高阅读质量。巧读,就是要求我们放开眼光,开放思维,去巧妙地异乎寻常地钻研理解教材。这种读法一般地着眼于理解文本的思维灵活性,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阅读技巧,也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

4.1 句式化训练式阅读

如果由几个材料构成的,则必须弄清材料间的相互关系,一般有并列式、递进式和总分式等。如果是并列式,则将相关材料的要点内容累加起来;如果是递进式的,则着重考虑后面材料的内容;如果是总分式的,则主要考虑前面材料的内容。

比如溶解度概念句式比较长,在阅读并理解时学生不容易掌握,也比较难记忆和理解,怎么办?笔者在教学时就采用了句式化阅读理解,板书溶解度概念于黑板上,即“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要求学生划出该句子主干,学生们非常快地就划出了“物质质量为溶解度”是该概念句子的主干。然后老师在试问,在词语“质量”前的修饰语有哪些?学生们开始了合作讨论,片刻他们就应用语文知识回答:“质量”词语前有三定语,即“在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最后让学生们讨论把“质量”前的三个定语任意删除一个或者两个、三个,读读删除后的形成句子与原句有无区别。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下,学生们就非常容易掌握了该概念的第二个关键,即: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还理解了溶解度受温度、溶质、溶剂的性质的影响。

4.2 重点句式阅读

一些章节,其重点句就是文本的主要内容。像《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文本段落多且长和散,不利于学生的阅读把握,怎么办?笔者指导学生划出每段文本的重点句,由于教师把学生的文本分割成几部分,这样文本就短而小了。学生在阅读时就较快地划出了“生物所需的能量就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来传递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渐减少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动是循环不息的”等重点句。学生非常容易地把握这个章节的关键内容,得出文本的主要精神。这种阅读方法主要应用于科技小论文等科技材料的阅读上。

4.3 批注式阅读

就是在阅读时把章节要旨、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它的作用就是提出自己掌握书中的主要内容。批注笔记的形式有三种:第一是“眉批”,即批在书头上;第二是“旁批”,即批在句子旁;第三是“尾批”,即批在一段之后。批注笔记可记的内容非常广泛,大体可以归纳为:(1)注释。在读书时,遇到不懂或难懂的,找参考书弄清楚,搞透彻,然后写在该书的空白处。这样,既帮助了理解,又有利于记忆,特别是为下次阅读扫清了障碍。(2)提要。在读书中,边看边思考,然后用精炼的语言把某段的中心意思记在书的天头或地脚上,这样就便于把握文章的脉络,然后复习浏览时,可一目了然。(3)批语。在读书中,可能产生各种感想、见解、疑问,这时可随手写在书的空白处。如不立即记下,过后就不易想起这些宝贵的思想火花。(4)警语:在读书时,发现重要段落或主要论点及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为提醒自己,可批注上“注意!”、“重要!”、“用心记住!”等字样,这样,这样,常常会使自己注意力集中,并为今后重点阅读提供条件。

5 在泛读中开阔视野

泛读,要求一个“配”字,一个“补”字,它解决的是为配合教学内容而找到课外科技文章、科学材料。泛读,是为了增加阅读容量、从教材内容出发“为内容找朋友”的阅读法。在天气和气温这一节中,有关气温的测量的教学内容只有两幅百叶箱的照片,带学生去气象台观测也不可能,这给学生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问题。经整理后有这些:百叶箱用什么材料做的?为什么漆成白色?它的体积有多大?安置的高度是否有规定?的朝向是否有规定?不同地方朝向是否相同?为什么作成百叶形?它的构造原理怎样?是谁发明的?箱内的温度计放置是否有规定?温度计的量程多大?什么时间对温度计进行读数?学生在“自读文”中拓展了视野,培养了自己的阅读习惯。

以上五种阅读方法是独立的,既可单独使用,又可混合使用,具体教学中应注意:

5.1 根据学生的需要,灵活选用阅读方法

学生总是喜欢新鲜的事物,如果老是按照一种方法让孩子阅读教学文本,日子久了他们就会产生厌烦和思维定势。因此,笔者认为: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灵活选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比如有时可以采用填空法;有时可以采用提问法;有时可以采用寻找重点句段法;有时可以让孩子直接概括等等。同时训练形式需多样化:笔答、口答、竞赛式、接力式、抢答式、互测互判式、互问互答等多种形式;训练题型也需多样化:填图、绘图、选择、判断、分析、识图等。灵活的阅读教学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与巩固知识。

5.2 将阅读所获的知识向实际应用的转化

在指导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引领孩子慢慢学会阅读,养成科学的阅读方法。教师要熟悉课程标准与教材,灵活地驾驭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因“材”选法。同时还要注意引领学生循序渐进的积累知识,阅读的结果力求有一个科学的结论。引导学生阅读还要结合灵活多样的巩固训练,把所获得的知识信息应用于实际解决问题。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直观感受到阅读的重要作用,使苦学变乐学使被动接受变主动汲取,既掌握知识又学会学习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使其成为高素质人才。

笔者通过三年的“五读”实践受益匪浅。实践证明:只要广大科学教师抓住《科学》阅读的基本特点,善于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科学素养就会大大提高。

摘要:读是继承发展人类文明与学习、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本文就目前初中《科学》教材阅读教学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了教材阅读教学的策略,使《科学》课堂充满快乐、沟通、智慧,既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创新精神,又使科学课不失魅力,呼唤课堂教学的“活”而不“乱”、“活”而不失“品”局面。

关键词:初中科学,阅读教学,阅读方法,“五读”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如皋市农村、城市中学生体育运动能力比较分析下一篇:新课程下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

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