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华经典诵读内容

2023-05-12

第一篇:小学中华经典诵读内容

中华经典诵读展示内容

男:金色的童年,阳光灿烂,童年时光我们走进经典。 女:金色的童年,如梦如幻,校园内外我们诵读经典。 男:走进经典诗文,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 女: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的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合:中华经典诵读展示——现在开始! 第一章

修身篇

三字经 第二章

爱国篇

男:历史进入二十世纪,中华民族在世界的东方重新崛起。 女:有一位伟人高瞻远瞩,放眼全球,他激情澎湃,诗情昂扬。 男:他的诗词是中国革命的史诗,也是中华诗词海洋中的一朵奇葩。 女:他以豪迈的诗情,唱响了一个伟大时代的灿烂诗章。 男:请欣赏毛主席的词《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第三章

未来篇

男:历史已进入到二十一世纪

女:二十一世纪将是我们中国人的世纪。

男:我们是中华少年,时代的接力棒要靠我们相传。 女:我们是龙的传人,振兴中华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男:请欣赏梁启超的散文——《少年中国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一、推荐提纲

幼儿园阶段:

(一)国学经典:

注音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二)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三)简要说明:

“三百千”及“人文成都专题”所选的诗文,要求以普通话注音,“不求甚解、但求熟背”,让孩子从小就把“三百千”完整地记忆,准确地诵读,获得基本的文化熏陶,得到规范的语言训练,对祖国对家乡有基本的感性的认识和爱。

小学一二年级: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音版的《弟子规》

有计划地复习诵读注音版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二)古典诗词:

《咏鹅》、《草》、《静夜思》、《春晓》、《清明》、《一去二三里》、《悯农》(其一)、《江上渔者》、《江南》(汉乐府)、《江南好》(词)、《风》、《咏柳》、《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村居》、《悯农》(其二)《游子吟》、《游园不值》、《枫桥夜泊》、《春日》、《回乡偶书》、《敕勒歌》、《山行》、《梅花》、《江雪》、《长歌行》(汉乐府)。

(三)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四)简要说明:

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幼儿阶段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音版的《弟子规》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渐悟词义句义,但不讲解,不分析。古典诗词的诵读要特别注意“口诵心惟”,要学生能背诵,还能够大概地理解其意思,以“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人文成都专题诵读”中成都名胜联的诵读,不仅要让学生背,还要让其实地地去走走、议议。

小学三四年级: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理解。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朱子童蒙须知》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对韵歌》

(二)古典诗词:

《江雪》、《忆江南》、《绝句—迟日江山丽》、《小池》、《江南春》、《塞下曲——林暗草惊风》、《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早发白帝城》、《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滁州西涧》、《寻隐者不遇》、《题西林壁》、《夏日绝句》、《望天门山》、《秋浦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乐游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七步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送元二使安西》、《题临安邸》、《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鹿柴》、《赠汪伦》、《宿建德江》、《古朗月行》、卜算子【宋】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浪淘沙【南唐】李煜“帘外雨”、 虞美人?听雨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 魂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

(三)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四)简要说明:

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一二年级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通晓其义,可以适当讲解,适当讨论。古典诗词的诵读要特别注意“口诵心惟”,要学生能背诵,还能够大概地理解其意思,以“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人文成都专题诵读”中成都历史名人诗词的诵读,不仅要让学生背,还要应当讲讲他们在文化上的成就,他们的一些动人的故事。比如,我们诵读了诸葛亮的《诫子书》,就可以讲讲有关的故事。

小学五六年级: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弟子规》、注音版的《孝经》

有计划地完成《颜氏家训?风操第六》、《颜氏家训?勉学第八》

(二)古典诗词: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竹枝词》、《泊船瓜洲》、《望湖楼醉书》、《春江晚景》、《题西林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赠花卿》、《示儿》、《石灰吟》、《竹石》、《过零丁洋》、《黄鹤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天净沙--秋思》、《渔歌子》、《独坐敬亭山》、《春望》、《别董大》、《竹里馆》、《春夜喜雨》、《乌衣巷》、《望岳》(杜甫)、《观书有感》(朱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满江红》、《如梦令》(李清照)、《念奴娇?赤壁怀古》、《关雎》(诗经)、渔家傲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鹧鸪天?西都作【宋】朱敦儒 、扬州慢?【宋】姜夔 、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宋】文天祥“乾坤能大”、临江仙?夜登小楼记洛中旧游【宋】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

(三)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四)简要说明:

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三四年级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音版的《孝经》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通晓其义,可以适当讲解,适当讨论。古典诗词的诵读要特别注意“口诵心惟”,要学生能背诵,还能够大概地理解其意思,以“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人文成都专题诵读”中成都历史名人诗词的诵读,不仅要让学生背,还要应当讲讲他们在文化上的成就,他们的一些动人的故事。

七年级(初中)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弟子规》、注释版的《颜氏家训》的“文章第

九、名实第

十、涉务第十

一、省事第十二”四篇文本的诵读

有计划地诵读校订后的《论语》(上)

(二)古典诗词:

【龟虽寿】(曹操) 【过故人庄】(孟浩然?唐)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 【夜雨寄北】(李商隐?唐) 【泊秦淮】(杜牧?唐) 【浣溪沙】(晏殊?宋)、【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南宋)、【如梦令】(李清照?南宋)、【观书有感】(朱熹?南宋)、【山中杂诗】(吴均?南朝)、【竹里馆】(王维?唐)、【峨眉山月歌】(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李白)、【逢入京使】(岑参?唐)、【滁州西涧】(韦应物?唐)、【江南逢李龟年】(杜甫)、【送灵澈上人】(刘长卿?唐)、【约客】(赵师秀?南宋)、【论诗】(赵翼?清)

(三)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四)简要说明:

《颜氏家训》难度大,特别注意“口诵心惟”,教师可以适当讲解。诗词诵读仍以 “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人文成都专题诵读”中成都历史名人短简诵读。

八年级(初中)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弟子规》、注释版的《颜氏家训》的“止足第十

三、诫兵第十

四、养生第十

五、归心第十六”四篇文本的诵读

有计划地诵读校订后的《论语》(下)

(二)古典诗词:

【长歌行】(汉乐府) 、【野望】(王绩?唐)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黄鹤楼】(崔颢?唐)、【送友人】(李白)、【秋词】(刘禹锡?唐)、【鲁山山行】(梅尧臣?北宋)、【浣溪沙】(苏轼?北宋)、【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赠从弟】(刘桢?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唐)、【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无题】(李商隐?唐)、【相见欢】(李煜?五代南唐)、【登飞来峰】(王安石?北宋)、【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三)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四)简要说明:

《颜氏家训》难度大,特别注意“口诵心惟”,教师可以适当讲解。诗词诵读仍以 “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人文成都专题诵读”中仍然关注成都历史名人短简诵读。

九年级(初中)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弟子规》、注释版的《道德经选》(见《中国新国学经典诗文诵读)

有计划地诵读校订后的注音版《礼记选》

(二)古典诗词:

【观刈麦】(白居易?唐)、【月夜】(刘方平?唐)、【商山早行】(温庭筠)、【卜算子?咏梅】(陆游)、【破阵子】(晏殊?宋)、【浣溪沙】(苏轼)、【醉花阴】(李清照)、【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朝天子?咏喇叭】(王磐?明)、【从军行】(杨炯?唐)、【月下独酌】(李白)

【羌村三首】(杜甫)、【登楼】(杜甫)、【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李白)、【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望月有感】(白居易)、【雁门太守行】(李贺?唐)、【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宋)

【别云间】(夏完淳?明)

(三)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四)简要说明:

《道德经》的诠释版本很多,教师讲解时一定要始终遵循一本的讲法,比如傅佩荣的讲法就比较到位。诗词诵读仍以 “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人文成都专题诵读”中仍然关注成都历史名人短简诵读。

高中一年级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弟子规》、注释版的《孟子选》(见《中国新国学经典诗文诵读)

(二)古典诗词:

让我们学会爱古诗词专题诵读

(一)爱情是让人变得崇高的情感

(二)故乡是生命的起点和终点

(三)朋友是你自己送给自己的礼物

(四)爱国是我们做人的本分

(五)爱生命,爱生活,爱世界

让我们学会忠诚古诗词专题诵读

(一)要忠于国家和人民

(二)要忠于自己的承诺

(三)要忠于真理,执着于真理

[注:以上的古诗词篇目,基础成都外国语学校长期的研究成果,有一个专门的系列,由于时间关系,在此不列出。]

(三)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四)简要说明:

《孟子》讲解比较合适的仍是傅佩荣的讲法。诗词诵读以主题为指针,以讨论为主要形式,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化到思想和作文中去,为高考服务,为终身服务。“人文成都专题诵读”中仍然关注成都历史名人专题研究为主要形式。

高中二年级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弟子规》、注音版的《三十六计》

(二)古典诗词:

让我们学会面对古诗词专题诵读

(一)在面对中懂得坚韧和顽强

(二)在面对中学会淡泊宁静

(三)在面对中学会达观幽默

(四)个性是学会了面对后的固守

(五)仰是学会了面对后的执着

注:以上的古诗词篇目,基础成都外国语学校长期的研究成果,有一个专门的系列,由于时间关系,在此不列出。]

(三)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四)简要说明:

《三十六计》的诵读采用注音版的原则,是为了让即将进入高三复习的学生进一步校正自己的普通话读音,二是启发学生进行务实地思考,克服知易行难的问题。诗词诵读仍以主题为指针,以讨论为主要形式,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化到思想和作文中去,为高考服务,为终身服务。“人文成都专题诵读”中仍然关注成都历史名人专题研究为主要形式。

二、国学经典诵读实施建议:

(一)提高诵读认识:

口诵心惟是传统语文教育基本的读书方法。古人写文章、作诗注重音律,文言文骈散结合、长短句交错、平仄错落有致,而诗词曲赋语言的精美更不待言。唯有熟读成诵,才能更好地体会文本的内涵,领略古今相通的永恒的情感和思考,同时也能更好地体会古诗文的音韵特色,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而形成语感。真所谓“读出轻重、读出抑扬、读出舒缓、读出雅俗、读出凝重、读出情感、读出境界!”学生明确了诵读的重要性,就会充满热情的投入其中,品尝大量诵读带来的甜美滋味。

(二)制订诵读计划:

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克服学生古诗文诵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要按照教材及诵读建议有序地进行。不可贪多,也不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甚至搞一股风。从语文学习来说,只要我们以口诵心惟的方法,让学生持之以恒地诵读积累,其最终效果远胜于教师的满堂灌。

时间安排:每周一节课、晨晚十五分钟、假期不放松。

(三)安排专题性的诵读演示:

经典诵读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可以组织一些专题性的诵读课,让实施的教师把握其施教分寸。

(四)开展实践活动:

为了使学生始终保持诵读的积极性,使国学诵读持续下去。拟制定以下多项活动:

(1)安排古诗文诵读比赛。各班挑选出五位选手,组队参加年级比赛,由多名语文教师组成评委。比赛题型有必背题、接龙题、抢背题、表演题等。

(2)古诗文知识比赛。内容涉及诗词发展演变中的常识、诗人介绍、代表作品、风格流派、艺术手段、文化视点等。

(3)古诗文名句填空比赛。

(4)古诗文书画作品展。为了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息,将诗文和书法结合,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在全校范围内举行一次师生古诗文书画作品展。

(5)诗词短剧表演。学生选择诗词作品或诗人故事编写出短剧,自导自演。先在班级表演,择优在学校大型文艺会演中表演。如杜甫《饮中八仙歌》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可着重表现李白潇洒豪放、蔑视权贵的品行;白居易《琵琶行》有凄婉的情怀、悠扬的音乐、经典的诗句等等。

(6)仿写改写和创作。在大量诵读、多方面熏陶的基础上,鼓励、指导学生进行仿写改写和创作。仿写从四言、五言、七言到长短句都可,改写指改成散文诗、散文、短剧、小说等,创作则更不拘形式。期末汇编成个人诗集。

(7)编写古诗文专集和个人诗集。可小组合作,也可独立完成。专集必须有集名、封面设计、目录、主题等,尽可能有艺术特色。

(五)评估验收成绩:

宽容、褒奖为主。

古诗文诵读必须注重实效,强调过程,注重评估。因此,必须关注学生的每一项活动、记录学生的每一个成绩、评价学生的每一份收获,才能更好地激励学生朝着活动的纵深发展。每个学生拥有一张古诗文诵读成绩卡,记载学生背诵默写成绩、参加活动次数和成绩等。记载、评估的工作主要由学习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组长负责,教师监督、指导,并按期向家长通报成绩。同时,将古诗文诵读成绩作为语文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估工作保证了活动的持续、有序、有效的进行。

第二篇:小学《中华经典诵读》目录1

一年级《中华经典诵读》目录

第一单元 人之初 性本善

1 幼不学 老何为…………………………《三字经》 2 日月星 山水物…………………………《三字经》 3 稻粱菽 麦黍稷…………………………《三字经》

第二单元 知史书 读儒文

4 凡训蒙 须讲究……………………《三字经》 5 孔孟曾 孝六经 ……………………《三字经》 6 易诗经 礼四书……………………《三字经》

第三单元 幼而学 壮而行

7 头悬梁 锥刺股…………………………《三字经》 8 尔小王 宜立志…………………………《三字经》 9 幼而学 壮而行…………………………《三字经》

第四单元 如画的四季

10 春光好………………………………………………[唐]欧阳炯 11池上……………………………………………………[唐] 白居易 12秋夕……………………………………………………[唐]杜牧 1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 杨万里

第五单元 田园生活

14田上………………………………………………[唐]崔道融 15田园乐………………………………………………[唐]王维 16 雨过山村…………………………………………[唐]王健 17兰溪棹歌…………………………………………[唐]戴淑伦

1

二年级《中华经典诵读》目录

第一单元 琢玉成器

1玉不琢不成器……………………………《三字经》 2 圣书爱读…………………………………《弟子规》 3 惜时如金…………………………………《三字经》

4《论语》两则…………………………《论语·学而第一》 5 妙联拾贝…………………………王时敏、林则徐、周恩来

第二单元 尊长守规

6 兄则友 弟则恭……………………………………《三字经》 7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8 长先幼后…………………………………………《弟子规》 9 三思而行…………………………………………《增广贤文》

第三单元 乐学惜时

10 劝学………………………………………………[唐]孟郊 11 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 12 学高才富…………………………………………《增广贤文》 13 专心致志………………………………………………《弟子规》

第四单元 勤俭持家

14简朴节约…………………………………………《弟子规》 15 正视钱财……………………………………………《弟子规》 16 名言一组

17 知足常乐…………………………………………《增广贤文》

第五单元 亲近自然

18 题秋江独钓图…………………………………………[清]王士祯 19 赋新月………………………………………………[唐]缪氏子 20 惠崇《梦江晓景》……………………………………[北宋]苏轼 21 三衢道中………………………………………………[宋]曾几

2

三年级《中华经典诵读》目录

第一单元 立志、守信

1 竹石………………………………………………[清]郑燮 2 石灰吟………………………………………………[明]于谦 3 众星拱北…………………………………………《增广贤文》 4 言而有信………………………………………………《论语》

第二单元 好习惯伴我行

5 未雨绸缪………………………………………………《弟子规》 6 惜时整衣………………………………………………《弟子规》 7 简朴节约………………………………………………《朱子家训》 8 明理勿悭………………………………………………《增广贤文》

第三单元 我爱我家

9 古诗两首

别老母……………………………………………………[清]黄则仲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10 忠厚之道………………………………………………《弟子规》 11 冬温夏凊………………………………………………《增广贤文》 12 家和万事兴………………………………………………《朱子家训》

第四单元 礼尚往来

13 不学礼 无以立…………………………………………………《礼记》 14 以利为义…………………………………………《论语》《礼记》《菜根谭》 15 退即是进…………………………………………《论语》《菜根谭》 16 忠恕待人………………《大学》《韩诗外传》《菜根谭》《博物志·杂说上》

第五单元 安分守己

17 成人之美………………………………………………………………《论语》 18 克己自律…………………………………………………………《朱子家训》 19 弃善从恶…………………………………………………………《朱子家训》 20 请好去恶……………………………………………………………《弟子规》

第六单元 自然情韵

21 古诗两首

云……………………………………………………………………[唐]来鹄

3

风……………………………………………………………………[唐]李峤 22 此地有崇山峻岭《兰亭序》(节选)…………………………[东晋]王羲之 23 古诗两首

白云泉……………………………………………………………[唐]白居易

晓日………………………………………………………………[唐]韩偓 24 三峡七百里《水经注》(节选)………………………………[北魏]郦道元

第七单元 韵语撷趣

25 程门立雪………………………………………………《幼学琼林》 26穷且益坚………………………………………………《幼学琼林》 27 音韵谐美对对子……………………………………《笠翁对韵》《声律启蒙》 28 知识丰赡千字文………………………………………《千字文》

4

四年级《中华经典诵读》目录

第一单元 谆谆教诲

1 知之为知之………………………………………………《论语》 2 德不孤必有邻…………………………………………《论语》《孟子》 3 君子不怨天………………………………………………《孟子》《朱子家训》 4 仁者无不爱也……………………………………《朱子家训》《孟子》《大学》

第二单元 志存高远

5《论语》五则 6《论语》六则

7 大学之道………………………………………………………《孟子》《大学》 8 志在圣贤…………………………………………………………《礼记》

第三单元 修养心灵

9 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论语》《孟子》 10 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论语》《孟子》《大学》 11 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论语》 12 施惠无念 受恩莫忘……………………《论语》《孟子》《大学》《朱子家训》

第四单元 勤俭,美德也(俭中求福)

13 自奉须俭约《训俭示康·尚书》(节选)……………………[北宋]司马光 14 崇廉养俭《天谷老人小儿语补》(节选)……………………[清]牛树梅 15 衣不求华………………《读书录》《后汉书·郎传》《有感五首》《风俗》 16 俭者贫有余……………………《警世通言》《东周列国志》《慎子·外篇》

第五单元 泛爱众(善待他人)

17 宽以待人……………………………………………………《弟子规》 18 言信语实……………………………………………………《弟子规》 19 和为贵……………………………………………………《论语·学而第一》 20 君子之道…………………………………………………………《中庸》

第六单元 咏物抒怀

21 咏寒松…………………………………………………………[南朝]范云 22 题墨竹…………………………………………………………[元]杨载 23 古诗两首

雨晴…………………………………………………………[唐]王驾

5

瀑布…………………………………………………………[唐]施肩吾 24 渔家傲(秋思)岳阳楼记(节选)…………………………[宋]范仲淹

第七单元 对联天地

25 春联集锦 26 齐鲁名胜联 27 “圣人颂”(名联) 28 治学妙联

6

五年级《中华经典诵读》目录

第一单元

余力学文

1 读文明理…………………………………………………………《弟子规》 2 专心致志…………………………………………………………《弟子规》 3 凡训蒙 须讲究………………《三字经》(与一年级课题同,但内容不同) 4 古诗两首

劝学……………………………………………………………[唐]颜真卿

君子不羞学,不羞问《说苑·建本》(节选)……………[汉]刘向

第二单元

守信改过

5 好言难得…………………………………………………《增广贤文》 6 《论语》五则

7 诚者,天之道也………………………………………《孟子》《礼记》 8 听其言 知其好…………………………………………………《礼记》

第三单元

人解有字书

9 顺其自然……………………………… 《增广贤文》 10 读无字书…………………………………《增广贤文》 11 君子言行…………………………《礼记》《韩诗外传卷》 12生财有道 ……………………《礼记》《中论·修本》《博物志·杂说上》

第四单元

悠悠深情

13 除夜作…………………………………………[唐]高适 14 梦回江南

柳梢青…………………………………………[南宋]刘辰翁 [双调]水仙子…………………………………[元]徐再思 15 君自故乡来

杂诗……………………………………………[唐] 王维

归雁…………………………………………… [唐]杜甫

16 刑于四海……………………………………《孝经·天子章第二》

第五单元

百善孝为先

17 孝,德之本也 …………………………… 《孝经》

7

18 孝当竭力 ……………………《诗经》 《千字文》 《礼记》 《孟子》 19 子孝双亲乐…………………………………… 《孝经》 20 不敢忘其亲……………………………………《礼记》

第六单元

自然之歌

21 古诗两首

晚春 ……………………………………………………[唐]韩愈 山亭夏日……………………………………………… [唐]高骈 22 梅兰竹菊(古代写景名句集锦) 23 古诗两首

春雪…………………………………………………… [唐]韩愈 夜雪 ……………………………………………………[唐]白居易 24 腾王阁序(节选)…………………………………… [唐]王勃

第七单元 祖国古貌

25 词两首

人月圆(元夕)…………………………………………[北宋]王诜

木兰花……………………………………………………[北宋]张先 26 元曲两首

[越调]天净沙[元]白朴

[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元]乔吉 27 大龙湫(qiū)瀑布…………………………………… [清]袁枚 28 与朱元思书……………………………………………[南朝]吴均

第八单元 艺术奇葩(本单元可设计一课谜语)

29 草书歌行(节选)(赞书法)………………………………[唐]李白 30 千古绝唱(古代戏曲唱词精选)

31 古代名联选(新年纳庆余 佳节号长春……)

32 画鹰…………………………………………………………[唐]杜甫

8

六年级《中华经典诵读》目录

第一单元

谨言慎行

1 敏于行……………………………………………………《论语》 2 谨于言……………………………………《论语》《增广贤文》《 菜根谭》 3 言有主 行有法………………………………《论语》《 菜根谭》《大学》 4 谨于至微……………………………………《论语》《增广贤文》《 菜根谭》

第二单元

学而不厌

5 好知乐学………………………………………………《论语》 6 举一反三………………………………………………《论语》 7 爱日以学………………………………………《增广贤文》《千字文》《礼记》 8 君子之学……………………《 菜根谭》《孟子》《礼记》《千字文》《诗经》

第三单元

人生贵相知

9 诗向会人吟……………………………………《增广贤文》《 菜根谭》 10 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 菜根谭》《孟子》 11 屈志老成………………………………《朱子家训》《世说新语》《庄子》 12 与君子交…………………………………………《礼记》

第四单元

勿以善小而不为

13 明辨善恶………………………………………………《增广贤文》

14 欲心邪念 虚心正念…………………………………………《 菜根谭》 15 孟子尽心上(节选)……………………………………………《孟子》 16《论语里仁》(节选)…………………………………………《论语》

第五单元

王者行仁政

17 以民为贵………………………………………………《 菜根谭》《孟子》 18 施以仁政……………………………………………《 菜根谭》《孟子》 19 以德服人……………………………………《 菜根谭》《孟子》《朱子家训》 20 慧如时雨………………《 岳阳楼记》《 三国志蜀书》《 上皇帝万言书》

第六单元

放飞和平鸽

9

21 古诗两首

马诗………………………………………………………………[唐]李贺

塞下曲……………………………………………………………[唐]卢纶 22 木兰诗(节选)…………………………………[宋]郭茂倩《乐府诗集》 23 古诗两首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望阙台……………………………………………………………[明]戚继光 24 国殇(节选)……………………………………………………《战国策》

第七单元

家国情思

25 今夜月明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26 惊回千里梦

小重山…………………………………………………………[南宋]岳飞 相见欢 ………………………………………………………[南宋]朱敦儒 27 故园一千里

满庭芳·看岳王传……………………………………………… [元]周德清

庆东原·京口夜泊 ………………………………………………[元]汤式 28 卧雪吞毡………………………………………………《汉书·苏武转》

第八单元

成语典故

29 《周易》格言(自强不息、朝乾夕惕、安不忘危) 30 徒木为信(漂母之惠、徒木为信) 31 开源节流(开源节流、强本节用) 32 与善人居(芝兰之室、染丝之叹)

增加主题------- 1 博学方能多才

2 古代故事选(走进经典故事)

小儿击瓮

10

敲击瓦瓮发声以和歌。《史记·李斯列传》:“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 秦 之声也。”

3 古代名人语录

(1)墨子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容,镜于人知凶吉。

(2)唐太宗

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第三篇: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卫华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从四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以经典诗文,自动陶冶学生高雅情趣,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其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4、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校园文化,形成经典的校本课程。

二、实施方式:

结合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各班级结合自己实际,早读、午读、我们的节日、校本课程等途径,开展形式多样,适合小学生的诵读活动。学校举行师生诵读展演活动。

三、具体措施: 学校方面:

(1)4月初,学校制定“经典诵读活动方案”,确定活动目标计划,提出活动要求。

(2)开展丰富活动,体验“诵读”乐趣。 利用晨读让学生诵读古诗文。 开展“我爱朗读”为主题的经典诵读会。

利用我们的节日“清明节”和“中秋节”展开“清明诗歌朗诵”和“咏月经典诵读”

(3积极探究古诗文教学方法,摸索古诗文诵读的形式。

(4)学校将组织人员,把活动中师生搜集的古诗文分类整理,汇编成册,做为我校古诗文学习的校本教材。

班级方面:

(1)在经典诵读课上做诵读指导,可举办诵读擂台赛,也可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诵诗展示或交流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搜集、背诵古诗文的积极性。

(2)倡导班级开展“课前一吟”活动。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见缝插针,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3)广泛搜集古诗文,开展看谁找的多、读的多、背的多活动。在班级当中选举出来进行表彰

(4)开设“诗文”园地。每个班级在板报栏里开设一块“诗文”园地,内容可以是要求会背的古诗或古诗的背景介绍,也可是为古诗配的书画,学习、巧用古诗的仿写习作等。

四、诵读内容: 《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朱子家训》等 语文教材中推荐的优秀古诗词等

五、具体活动安排: 三月份:

1、学校制定活动方案,全校拉开诵读活动序幕。

2、发动学生广泛搜集优秀诗文。并选出适合本班的优秀作品诵读。

3、各班在板报中开辟一个学古诗文的园地,营造诵读氛围。

4、各班举行一个“我爱朗读”经典诵读的班队会 四月份:

1、以清明节为契机开展清明诗歌经典诵读

2、学校检查班级诵读情况。 六月份:

1、班级评选诵读“小明星”。 10月份:

以中秋节为契机,举行“咏月”经典诵读 十月份:

总结诵读经典诗文活动情况。

第四篇: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导读:本文

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总结,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准备了以下内容“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总结”,供大家参考!

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学校自从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以来,在校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坚定不移地抓好这项工作。本学期,我们要求全体教师参与诵读活动,深入、有效地开展诵读活动,使经典诵读课程化,不断改革诵读活动的形式、成果的展示及诵读的评价,使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逐渐成为学校的特色。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力宣传经典诵读的意义

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教师利用班会、早读课向学生明确不学诗,无以言,学生需要以传统文化涂亮人生底色,滋养心灵等经典诵读益处。

二、明确目标、落实活动方案

1、明确活动目标。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

2、经典诵读课程化,确保诵读时间。本学期,我校根据上级的安排,要求班主任应有效利用班会、早自习等开展经典诵读。语文教师应结合自身课程安排,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学。激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确保诵读时间。

3、措施方法到位重形式又重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程参与,在背诵古诗文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发展能力。开展古诗文诵读,我们要求学生正确处理背诵与感悟的关系,但不把背诵古诗转变成学生新的负担,要让学生轻松地背,愉快地记,提高学习古诗的质量。

4、以比赛检验成效。为了更好地检验诵读成果,巩固和激励诵读活动更深入地开展。我校于X月X日上午在教学楼教学楼前举行了“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经典诵读大赛活动。各班级踊跃参加,将经典诵读和音乐、演唱、表演等融合一起,以不同的形式展示了中华经典美文的独特魅力。

三、收获和体会

1、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诵读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推动了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交涉和德育工作的发展。师生的精神面貌得到较大的改观,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逐步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我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全面实施。

2、提高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经典诗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境界动人,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培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通过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诗文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祖国江山如画,从而激发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养了学生爱祖国,爱家乡,培养他们高远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怀。

3、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大量诵读中华古诗,一是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形成了诵读的良好氛围;二是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知道了“诗前幕后故事”、“文坛轶事”,他们了解、知道的历史事件多了;三是学生初步掌握了诵读的方法,并能运用,部分学生还能把学到的经典语句运用于作文之中;四是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节目、板报等,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艺术鉴赏力等等都得到了极好的锤炼。

4、提高了教师的文化底蕴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校教师主动参与,广泛融入,他们和学生一起学习、讨论、背诵,探讨经典的人多了,查阅资料的人多了,吟诵的多了,用的经典语句的多了,我校广大教师在活动中极大的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底蕴。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我成长。

抓好古诗文诵读活动领导重视是前提,老师参与是基础,调动学生积极性是关键,家长的支持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开展诵读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寻根,寻民族精神之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在诵读古诗文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学生的人文底蕴。我们肩负着历史重任,在我们的努力下,相信我们的学生们会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去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我校的《吟经典、塑我少年品格;立志向,筑我大国梦想》在本次经典诵读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本次大赛第一名。同学们饱含激情,通过背诵经典名作,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促使了全体同学们更加积极背诵经典。通过活动将传统文化通过多形式得到很好的传承,激发学生们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总之,诵读经典诗文已成为师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份乐趣,是学校文化建设和人文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一个亮点。我们将继续努力,把诵读经典诗文活动推向深入。

第五篇: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亭口中心小学

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益于传承中华文化。在诵读中亲近经典,感受到民族文化渊远流长;在亲近中热爱经典,从经典中去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化,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与自信。 经学校研究决定,我校开展以“孝敬、友善、节俭、诚信”为主题的经典诵读比赛,为使活动有序高质地进行,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内容和形式参考

1、内容要紧紧结合主题,以班级诵读相关诗词为主。

2、形式可多样,可以是独诵、双人朗诵或小组朗诵、集体朗诵,适当配音乐和表演,形式尽量多样化,但要突出朗诵,朗诵可脱稿也可看稿,倡导脱稿朗诵,脱稿的将进行适当的加分。每个节目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

二、活动的有关事项如下:

1、参加对象:一至五年级学生

2、比赛时间: (若天气不好,另定时间)

3、比赛地点:教学楼前

4、会场秩序:各班班主任及值周教师

5、评委:另行通知

6、统计分:闫伟鹏、王福荣

7、评分办法:本次演讲比赛中采用10分制进行评判,要求正确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表达形式相统一。每个节目表演完毕后,评委当场进行分析评分,统分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其余的平均分为选手最后得分。为使公平公正,前三位的节目统一打分,从第四个节目开始亮分。

8、奖项设置:比赛按年级分组进行。

五年级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 四年级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 三年级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

低年级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

三、其他注意事项

1、参赛选手必须遵守相关规定,按时参加开会、抽签、比赛。

2、选手参赛必须使用普通话,倡导脱稿朗诵,并富有感情色彩及丰富的肢体语言。

3、每位选手比赛时间限定在4—5分钟内,如果超时或不足,评委将适当扣分。

4、比赛顺序由抽签决定,中途不变更顺序,比赛需紧凑进行,选手上场迟到2分钟视为弃权。

5、参赛选手必须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在比赛过程中,若有疑义,由评委会裁定。

6、全体师生必须在赛前10分钟入场就位,遵守会场纪律,不起哄, 不喝倒彩,做文明观众,对每一位选手的比赛都给予热烈的掌声鼓励,不得擅自提前退场或中途走动。

亭口中心小学 2017.3.27

附:朗诵比赛评分表

序号: 选手姓名: 班级: 总分: 项目 形象与形式 (3分) 衣着得体,与朗诵

朗诵熟练,吐字内容相协调,精神

清晰,普通话标具体方饱满,姿态得体大

准,能很好把握方。

文章节奏。朗诵朗诵形式富有创

富有韵味和表现面 意,配以适当乐曲

力,能与观众产或以其他富有创

生共鸣

意形式朗诵。

奋人心

分 加分

减分

教育意义

挥出色、振

召力和思想

功扎实、发

上,富有感

内涵,基本

容积极向

反映作品的

明突出,内

表情的变化

作品主题鲜

然,能通过挚,表达自

语言与表达 (3分)

思想内容 (3分)

综合印象 (1分) 感情饱满真评分备注:

1、脱稿朗诵的节目可视具体情况加1—3分

2、每个节目的比赛时间限定在4—5分钟内,时间不足或超时扣1—5分。

评委签名: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下一篇:学校支部主题党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