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静脉输液考试题

2022-09-14

第一篇:护理静脉输液考试题

基础护理考试题-静脉输液与输血

静脉输液与输血

一、单选题( 每小题2.5分,共计70分)

姓名

总分 1.对纠正体内电解质失调有显著效果的溶液是

A 浓缩白蛋白

B 右旋糖酐

C 血浆

D 晶体溶液

E 全血 2.对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及提高血压有显著效果的是 A 5%葡萄糖溶液

B 10%葡萄糖溶液

C 0.9%氯化钠溶液 D 林格液

E 低分子右旋糖酐 3.最严重的输液反应是

A 过敏反应

B 心脏负荷过重的反应

C 发热反应

D 空气栓塞

E 静脉炎 4.脑水肿患者静脉滴注20%甘露醇500ml,要求在50min内滴完,滴液速度应为 A 100滴/分

B 120滴/分

C 150滴/分

D 170滴/分

E 180滴/分

5.输液引起急性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的特征性症状是

A 咳嗽、呼吸困难

B 心慌、恶心、呕吐

C 发绀、烦躁不安 D 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气促、胸闷 E 胸闷、心悸伴呼吸困难

6.输液时液体滴入不畅,局部肿胀,检查无回血,此时应 A 改变针头方向

B 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C 抬高输液瓶位置 D 局部热敷

E 用注射器推注 7.输液时发生静脉痉挛导致滴注不畅时应

A 减慢输液速度

B 适当更换肢体位置

C 局部热敷 D 降低输液瓶位置

E 用注射器推注 8.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空气栓塞的致死原因是

A 空气栓塞在主动脉入口

B 空气栓塞在肺动脉入口

C 空气栓塞在上腔动脉入口

D 空气栓塞在下腔动脉入口 E 空气栓塞在肺静脉入口

9.输液中发生肺水肿时吸氧需用20%-30%的酒精湿化,其目的是

A 使患者呼吸道湿润

B 使痰液稀薄,易咳出

C 消毒吸入的氧气 D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E 降低肺泡泡沫表面张力 10.下列属于胶体溶液的是 A 浓缩白蛋白

B 尿素

C 复方氯化钠

D 山梨醇

E 甘露醇 11.血液病患者最适宜输入

A 库存血

B 血浆

C 新鲜血

D 白蛋白

E 水解蛋白 12.患者大量输入库血后容易出现

A 低血钙

B 低血钾

C 低血磷

D 高雪铁

E 高血钠 13.输血引起溶血反应,最早出现的主要表现为

A 头部胀痛、面部潮红、恶心、呕吐、腰背部剧痛

B 寒战、高热 C 呼吸困难、血压下降

D 瘙痒、皮疹

E 少尿 14.下列血液制品中使用前应放在37℃温水中提温的是

A 普通血浆

B 干燥血浆

C 冰冻血浆

D 新鲜血

E 库血

15.在溶血反应中,当凝集的红细胞溶解,大量的血红蛋白进入血浆中所出现的典型症状是

A 胸闷、呼吸急促

B 寒战、高热

C 腰背部剧痛、四肢麻木

D 黄疸、血红蛋白尿

E 少尿或无尿 16.输血前后及两袋血之间应输入的溶液是

A 5%葡萄糖溶液

B 5%葡萄糖盐水

C 0.9%氯化钠

D 复方氯化钠溶液

E 碳酸氢钠等渗盐水 17.发生溶血反应时,护士首先应

A 测量血压、脉搏、呼吸

B 通知医生和家属

C 安慰患者、控制患者情绪 D 热敷腰部,控制腰痛

E 停止输血,给患者吸氧并保留余血 18.下列关于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方法错误的选项是

A 剃去局部头发

B 70%酒精消毒局部

C 右手持针沿静脉向心方向刺入 D 见回血后,用胶布固定针头

E 调节滴速,一般40-60滴/分 19.下列输液所致的发热反应的处理措施,错误的是

A 出现反应,立即停止输液

B 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C 寒战者给以保温处理 D 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

E 及时应用抗过敏药物 20.下列关于输血发生溶血反应时的处理措施,错误的是

A 立即停止输血

B 静脉滴注碳酸氢钠

C 双侧腰封或肾区热敷

D 肾衰竭者多饮水以排除毒素

E 将剩余血送检,重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21.输血致过敏反应的处理,错误的是 A 轻者可减慢滴速

B 重者立即停止输血

C 注射抗过敏药物

D 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

E 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 22.下列不是溶血反应所致急性肾衰竭临床表现的是

A 少尿或无尿

B 尿素氮增高

C 高钾血症

D 尿内有脓细胞

E 酸中毒 23.下列关于静脉炎的原因错误的是

A 输液时无菌技术不严格

B 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

C 长期输入高浓度药物 D 长时间静脉留置硅胶管

E 输液中针头传出血管 24.下列不是静脉炎表现的是

A 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

B 局部组织肿胀、灼热 C 常伴有高热、无力等全身症状

D 局部伴有疼痛 E 局部组织发红

25.下列不是输血致过敏反应原因的是

A 患者是过敏体质

B 输入血中含有致敏物质 C 患者有过敏史

D 快速输入低温库血 E 供血者在献血前服用过可致敏的食物或药物 26.下列不是颈外静脉穿刺插管目的的是

A 静脉取血做化验

B 长期输液周围静脉不易穿刺 C 周围循环衰竭的危重患者

D 测量中心静脉压 E 给予高营养治疗 27.补钾的原则不正确的是

A 不宜过浓

B 不宜过多

C 不宜过慢

D 不宜过早

E 见尿给钾 28.可因输血而感染的疾病不包括

A 疟疾

B 病毒性肝炎

C 流行性出血热

D 艾滋病

E 梅毒

二、共用题干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

刘刚,男,72岁,因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住院治疗。今早9时起开始静脉输入5%葡萄糖溶液500ml及0.9%氯化钠溶液500ml。滴速为70滴/分。十点钟左右,当护士来巡房时,发现患者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样痰,呼吸急促,大汗淋漓。 29.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此患者可能出现了

A 发热反应

B 过敏反应

C 心脏负荷过重的反应

D 空气栓塞

E 细菌污染反应 30.护士首先应做的事情是

A 立即通知医生

B 给患者吸氧

C 安慰患者

D 立即停止输液

E 协助患者取端坐卧位,双腿下垂 31.为了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护士可采用

A 10%-20%酒精湿化加压给氧

B 20%-30%酒精湿化加压给氧

C 30%-40%酒精湿化加压给氧

D 40%-50%酒精湿化加压给氧

E 50%-70%酒精湿化加压给氧

32.为了缓解症状,可协助患者采取的体位是

A 仰卧,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

B 左侧卧位,防止空气阻塞肺动脉口C 端坐位,双腿下垂,减少回心血量

D.抬高床头15-30cm,减少回心血量 E 抬高床头20-30度,以利于呼吸 (35-37题共用题干)

王欣,女,30岁,阑尾炎术后第五天,体温36.3℃,伤口无渗血渗液。今早9时许,继续静脉点滴青霉素,半小时后,患者突然寒战,继之高热,体重40℃,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

33.根据上述表现,判断此患者可能出现

A 发热反应

B 过敏反应

C 心脏负荷过重的反应

D 空气栓塞

E 静脉炎 34.上述反应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溶液中含有对患者致敏的物质

B 溶液中含有致热物质 C 输液速度过快

D 溶液温度过低 E 患者是过敏体质 35.下列处理错误的是

A 减慢输液速度

B 立即停止输液

C 物理降温

D 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E 保留输液器具和溶液进行检测以查找原因 (38-40题共用题干)

赵强,男。66岁,因病情需要行加压静脉输液,当护士去治疗室取物品回到患者床前时,发现患者呼吸困难,有严重发绀。患者自述胸闷、胸骨后疼痛、眩晕,护士立即给患者测量血压,其值为75/55mmHg,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36.此患者可能出现了

A 心脏负荷过重的反应

B 心肌梗死

C 空气栓塞

D 过敏反应

E 心绞痛 37.护士应立即协助患者

A 取右侧卧位

B 取左侧卧位

C 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 D 取半卧位

E 取端坐卧位 38.下列预防措施中正确的是

A 正确调节滴速

B 预防性服用舒张血管的药物 C 预防性服用抗过敏药物

D 加压输液时护士应在患者床旁守候 E 严格控制输液量 (41-45题共用题干) 张伟,男。36岁,因车祸内脏破裂大出血而欲行急诊手术。去手术室之前,护士遵医嘱迅速为患者建立了一个静脉通道并进行输血治疗。因时间紧迫,护士从血库取回血后,为了尽早将血输给患者,便将血袋放在热水中加温,5min后便给患者输入。当输入10min后,患者头部胀痛,并出现恶心呕吐,腰背部剧痛。 39.此患者最可能出现了

A 过敏反应

B 溶血反应

C 高钾血症

D 酸中毒

E 低血肛管 40.此反应产生的最可能原因是

A 输入了对患者致敏的物质

B 输入了异型血液

C 输入了库存血

D 输入前将血液加温,破坏了红细胞 E 枸橼酸浓度过高

41.接下来,当大量血红蛋白进入血浆后,此患者将出现的特征性表现是

A 心前区压迫感

B 面部潮红

C 四肢麻木

D 黄疸和血红蛋白尿

E 血压下降 42.此反应致死的原因是

A 心力衰竭

B 呼吸衰竭

C 肾衰竭

D 过敏性休克

E 感染性休克 43.发生此反应时,护士首选的护理措施是

A 吸氧

B 通知医生

C 停止输血

D 静脉注射碳酸氢钠

E 将剩余血送检,重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E

3.D

4.C

5.D

6.B

7.C

8.B

9.E

10.C 14.A 15.C 16.D 17.C 18.E

19.E 20.A 21.D 22.A 23.D 27.B

28.A 29.C 30.C 31.C 32.D 33.B 34.C 35.A 36.B 40.D 41.B 42.D 43.D 44.C 45.C 46.A

二、填空题

1.灭菌药液

静脉 2.大气压

液体静压 3.晶体

胶体

4.电解质

5.渗透压

血容量

血压

6.过早

过浓

过快

过多 7.头皮

固定 8.四肢

近心端

9.颈外

锁骨干

粗大

塌陷 10.快

11.大小

化学

血管

反应 12.肺

肝 13.致热

14.速度

过多

血容量

心脏负担 15.坏死 16.左侧

17.端坐

下垂

静脉血 18.ABO

Rh 19.凝血原

A

B

AB

O

11.A 12.C 24.E 25.C 37.A 38.C 13.A 26.D 39.B

20.D 21.血清

红细胞

受伤者的血清中有无破坏供血者红细胞的抗体 22.A 23.B 24.AB 25.O 26.直接

间接 27.同

28.供血者

受血者

29.全血

血浆

成分血 30.新鲜

31.枸橼酸钠

高钾血 32.有形

血浆

33.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34.4

2-3周 35.生理盐水

36.直接

间接 37.发热

溶血 38.4

抗过敏 39.内

40.新鲜

出血 41.出血

42.发热

过敏

溶血

第二篇:医院护理部静脉输液急救试题

医院输液急救试题

一、单择题 (每题2分,总分20分)

1.静脉炎是由于()

A.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B.多次输血C.输入异型血D.输入速度过快、量过多E.致热原

2.下列输液所致的发热反应的处理措施,哪一项是错误的()

A.出现反应,立即停止输液B.通知医生及时处理C.寒战者给予保温处理 D.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E.及时应用抗过敏药物

3.配制过敏试验液的溶媒是:()

A、0、9%氯化钠液B、注射用水C、5%葡萄糖液D、

1、2%氯化钠液

4.空气栓塞致死的原因是气体阻塞()

A.肺静脉入口 B.下腔静脉入口 C.肺动脉入口D.主动脉入口

5.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如误注入动脉,局部表现为:()

A.局部无变化B.沿静脉走向呈条索状红线C.苍白、水肿D.呈树枝状分布苍白

6.与输液发热反应原因无关的是:()

A.输入药物不纯B.药物含致敏物质C.药液灭菌不彻底D.药物刺激性强

7.一病人输液过程中出现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呼吸急促,大汗淋漓。

此病人可能出现了下列哪种情况()

A.发热反应B.过敏反应C.心脏负荷过重的反应D.空气栓塞E.细菌污染反应

8.一病人静脉点滴青霉素30分钟后,突然寒战,继之高热,体温40℃,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判断此病人可能出现了哪种情况()

A.发热反应B.过敏反应C.心脏负荷过重的反应D.空气栓塞 E.细菌污染反应

9.发热反应是由于 ()

A.致热原B.多次输血C.输入异型血D.输入速度过快、量过多E.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

10.空气栓塞时应采取的卧位是()

A.半卧位B.端坐位C.右侧卧位,头低足高位D.左侧卧位,头低足高位E.左侧卧位,头高足低位

二.多选题(每题2.5分,总分10分)

1.静脉炎的临床表现是()

A.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B.局部组织发痒C.局部组织肿胀D.局部组织发暗E.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2.防止输液时发生空气栓塞的有效措施是()

A.加压输液时,护士要在旁看守,不能离开B.输液管内空气要排尽C.开放式输液时要及时添加药液D.输液导管连接处要紧密E.要用一次性输液器

3.对输液病人巡视时应观察的内容包括()

A.有无输液反应B.有无液体外渗C.液体是否滴完D.针头有无脱出、阻塞或移位E.橡胶管有无扭曲、受压

4.发热反应的常见原因有()

A.输入致热物质B. 输入的溶液有刺激性C.输入药物制品不纯D. 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彻底E.输入液体温度过低

三.填空题(每空2分,总分40分)

1、输液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急性肺水肿由于__________________,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__________________,心脏负荷__________________引起。

3.静脉炎一般沿静脉走向出现__________________红线,局部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时伴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等全身症状。

4.儿童输液速度:__________________滴/分

5、产生输液反应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

6.输液反应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称

四、问答题(每题10分,总分30分)

1.静脉炎的处理

输液反应的防范措施

3.输液反应的处理

正确答案

一,单择题

D2.A3.A4.A5.D6.D7.C8.A9.A10.A

多选题

ACE2.ABCD3.ABCDE4.ACD

三,填空题

1.发热反应、静脉炎、空气栓塞、急性肺水肿2.输液速度过快,升高,加重3.主要表现为沿静脉走向呈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4.20-40滴/分,5.液体与药品质量的问题:液体配制中的问题,液体与体温温差的问题,液体配伍过杂的问题6.输液反应是由于输液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总称。

四,问答题:

1.静脉炎的处理:

1)按药物说明书将药物稀释至一定浓度。

2)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疼痛等不适,及时检查原因并给予处理。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严格掌握消毒液的有效期和使用浓度,以及穿刺部位皮肤消毒的范围。普通输液针皮肤消毒范围为5cm,留置针皮肤消毒范围为8 cm,均在消毒液干时进行静脉穿刺,避免细菌感染。

4)封闭疗法:采用封闭注射可阻止药物与细胞组织结合,一旦发现药物外渗拔针后保留针头,接注射器回抽皮下的药物,然后注入解毒剂,常用硫代硫酸钠和碳酸氢钠,1%普鲁卡因。

5)冷敷:冷敷可以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局部水肿和药物的扩散,从而减轻局部组织的损害,用冷的马铃薯片贴敷发生渗漏处周围的静脉上,效果较好。

6)药物湿敷:临时上常用静脉化疗药物外渗局部湿敷的药物为50%硫酸镁湿热敷,每次20分钟,每天2次。通过镁离子的透入,改善组织间隙与细胞内的渗透压,以达到局部组织渗出液的吸收和消肿的目的。采用云南白药加乙醇湿敷治疗静脉炎,效果显著;应用高渗葡萄糖、维生素B12和地塞米松混合液治疗药物所致静脉炎效果好,且适用于各型静脉炎;在中草药治疗方面,有红花、当归组成的红规酊对化疗药的引起的静脉炎疗效较好。

7)芦荟外敷:芦荟中的芦荟酊是抗菌性很强的物质,具有直接杀菌作用。芦荟中的异柠檬酸钙,具有促进血液循环、软化血管、扩张毛细血管,使血液畅通的作用。新鲜芦荟外敷治疗化疗后静脉炎疗效显著、方法简单、经济实用。

8)物理疗法:局部超短波理疗,红外线局部照射,对化疗性静脉炎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微波是指频率300MHZ~300 GHZ范围内的电磁波,微波治疗仪其辐射功率10~15W作用于机体组织时,可引起组织细胞中的离子、水分子和偶离子高频振荡,从而达到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局部总代谢,增强局部的免疫力的作用,因此能有效的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水肿吸收,消炎止痛。

9)外敷水胶体敷料:将增强型透明敷贴剪成条索状沿静脉走向粘贴在肿胀部位。增强型透明敷贴属于水胶体敷料,其优点是可以吸收局部的渗出液和有毒物质,有利于坏死组织的纤维蛋白的溶解,减轻疼痛,其表面的半透明膜可允许氧气和水蒸气的交换,它又具有对外界颗粒性异物的阻隔作用,可防止感染。

2.输液反应防范措施

1、把好药品质量关:选购质量保障体系完好的厂家产品,质量好的药物在使用时反应相应的就会少很多。

2、把好液体配制关:配药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在操作前都养成先把液体瓶倒过来晃一晃、对着窗口看一看(看有无杂质及混浊)、把住瓶盖转 一转(看瓶盖是否松动)、配好液体再晃一晃看一看的好习惯;

3、坚持“一人一管”、“一液一针”,一定不要在这里“节省开支”!

4、缩小液体与体温的温差:若液体瓶子太凉则不宜急用,适当升温最好;冬天输液时建议使用输液加热器。

5、输液速度要慢:千万不要因为有事情而加快速度,那样可能会耽误你更多时间。

6、液体配伍应避繁就简,尤其中药针剂最好不与西药配伍混合,如要用,必须有文献资料支持作依据,不可凭经验行事。

由于中草药提取制剂成分较为复杂,与含有离子成分的输液配伍后可能会因盐析作用而产生大量不溶性微粒,增加输液反应的发生率。因此,复方丹参、双黄连等中草药针剂,一般采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滴,而不选用生理盐水、林格氏注射液等如发现静脉炎,使患者肢端抬高并制动,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热湿敷。

含离子成分较多的输液作为稀释剂。

3.输液反应的处理:

不要拨掉静脉针头,一定保留好静脉通道,以备抢救用药。一旦拨掉静脉通道,当病人需抢救时再建静脉通道,会错过抢救时机;

2、换上一套新的输液器管道及与原液体性质不同的液体(糖水、或生理盐水),可暂不加药,待病情稳定后再议加药。

3、联合用药:

①立即高流量吸氧;

②静注地塞米松10--15mg(小儿0.5-1mg/kg.次)加入20ml5%或2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推注,或氢化可的松100--200mg(小儿5--10mg/kg.次)加入生理盐水150ml中静滴;

③肌注异丙嗪25mg或苯海拉明20--40mg(小儿0.5--1mg/kg.次);

④温度较高者肌注复方氨基比林2ml(小儿0.1ml/kg.次)或口服布洛芬悬液;

⑤如未梢发凉或皮色苍白可肌注或静注654-25-20mg(小儿0.1--0.5mg/kg. 次)。一般在用药30分钟后汗出热退而平稳下来。

第三篇:老年静脉输液渗漏护理进展

[摘要]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由于老年人患者的逐步增加并且发病呈现反复性,致使住院时间与频数都日益提高,使得静脉输液成为治疗老年疾病的主要措施。随着老年人的机能退化与各器官的相对性生理老化,静脉出现不同程度的弹性差、管壁硬化、回血减慢、皮肤松弛与血管轻脆等症状,且血管因多次或长期性输液出现较大损伤,因而老年病人的静脉输液护理操作具有特殊性。本文首先系统分析了老年静脉的特点并静脉输液发生渗漏的原因进行了剖析,进而从药物外渗的发生率与危害等方面介绍了静脉输液安全的意义以及对近年来有关静脉输液外渗的合理针对性护理策略进行综述,为明确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护理策略提供指导。

[关键词] 老年;静脉输液渗漏;护理进展

据了解,2014年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已达1.3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1%,且老龄化的趋势还再日趋严重,未富先老的问题已逐步成为民生所向。有相关报道证实,由于老年患者的年龄较高,其生理、行为功能与心理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退,诱发自身皮肤松弛、静脉血管轻脆、反应迟钝以及疼痛感下降。这些问题在将静脉输液应用于临床实践过程中会导致注射针头出现移位、注射部位回血及出血等,最终药液出现渗漏现象。静脉输液渗漏问题的发生不只给老年患者的精神与身体造成损伤,在一定程度上耽误了患者的抢救时机,倘若护理不恰当,注射部位的组织可能会出现坏死或伤残。而由此带来的额外经济损失还会造成医护人员与家属间的怀疑,最终引发医患纠纷。因此,对老年静脉输液渗漏这一问题进行积极合理预防,并对出现该问题的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则可有效提高老年患者的静脉输液安全,促使患者康复, 并为老年患者的相关治疗提供合理保障。本文则从该角度出发,通过对老年静脉的特点、静脉输液发生渗漏的原因、静脉输液安全的意义以及对合理针对性护理策略四个方面进行综述,详见如下。 1. 老年静脉 1.1老年静脉的特点

汪玉珍2011年在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发表的题为浅谈老年患者的静脉特点与穿刺方法一文中指出[1],老年人的血管管壁出现硬化增厚、弹性降低、管腔变窄以及血管轻脆,而皮肤相应的肌组织出现松弛,最终造成老年人静脉输液部位的回血减慢、血管固定较易与凝血加速等。刘英华则在护理园地发表的老年患者静脉特点与穿刺方法一文中指出[2],众多老年病患的静脉管壁的厚度增加以及管腔则变得又硬又窄。静脉的弹性差甚至消失,造成其脆性的相应增加。在软组织与肌肉出现渐进性松弛的情况下,应用静脉穿刺技术则会造成老年病患的注射部位凝血速度加快而回血速度降低等症状。 1.2老年静脉的生理病理变化

龙丽春[3]于2010年在中国民康医学杂志上发表的题为老年患者的静脉特点与穿刺法的探讨一文中发现,伴随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体力活动减少,而卧床时间相应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步上升,机体主要器官的相应老化造成负荷加重,功能下降受损,造成机体出现一系列病理问题,在静脉部位的变化主要集中于胶原纤维的增加而弹性纤维的大量减少、静脉瓣趋于狭窄以及血管内膜增厚,最终导致静脉血管硬化、脆化及其钙化等。王雪莲[4]则在相关文章中指出静脉的生理与病理性变化主要集中于60岁以后的老年患者,其自身凝血酶原的纤维增加,继而造成血小板的聚合力增强,使得血液凝固时间缩短,静脉内膜部位的弹性纤维减少,最终导致静脉弹性降低,个别出现硬化钙化。 1.3静脉输液发生渗漏的原因

阚宁[5]在临床护理杂志发表的老年患者的静脉输液原因及其护理对策一文中指出,引发输液外渗的原因可主要分为三类:(1)自身问题:老年人器官退化,高血压、糖尿病及动脉粥样硬化扥慢性疾病的机率增加,血管管腔狭窄、管壁硬化、弹性变差、血管松脆、回血变慢以及皮肤松弛发生率提高,生理、行为功能与心理等逐步减退,造成注射针头出现移位等;(2)外力因素:由于老年病患的输液速度较慢,疲劳度高且时间久,肌肉易出现不自主运动、因而选择利于活动且较舒适的位置进行静脉输液,患者的上厕所或取物品时会导致针头脱出;(3)技术因素:同一部位进行多次穿刺、药物推注的作用力使用不当及其针头固定不牢靠等问题造成输液外渗,当然输液管道堵塞与维护不恰当也是造成渗漏的原因之一。

田茂利[6]等在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的对105例老年患者发生静脉输液渗透性损伤的原因与护理措施进行了分析,从而改变了传统的任务药物外渗完全是护理操作不当造成的结论,已改变现有的护理格局。其发现,患者的局部血管与全身状况使得药物渗透至静脉血管外的可能性增高。其原因主要包括: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患者;长期的进行高渗液输送与静脉痉挛等。例如,进行多次静脉穿刺操作易致使老年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出现变性问题,个别老年患者因末梢循环欠佳造成药物在局部血管的血药浓度存留时间增长或相应增高,造成血管损伤,最终致使静脉输液使老年患者的外渗漏渗发生率增加。其研究还发现,具有糖尿病问题的老年病人,因为自身代谢异常致使外周血管出现病变甚至是血管造成缺血、运动及其感觉神经病变,最终使得局部感染、静脉炎、坏死与血栓的发生率提升。 2. 老年静脉输液安全的意义

安全管理[7]的意义是指以保障患者的精神与身体健康为旨进而针对可能会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及时、有效与科学的控制。现今静脉注射技术应用于老年疾病的治疗,其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逐步增加,其发生原因是因潜在的安全隐患并没得到有效及时的处理。伴随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日趋严重,老年静脉输液渗漏问题的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的扎针等技术水平、优质的信息沟通、加强医疗环境的改善及其着重静脉注射的排气等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为老年静脉输液渗漏等过程提供合理的治疗基础。静脉输液安全的可靠性可提升老年的医疗安全程度。 2.1 药物外渗的发生率

老年静脉注射药物外渗主要发生于中心及外周静脉,部分也发生于各种类型的注射通道装置,其主要涵盖植入泵、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非隧道三中心静脉导管及其硬膜外与骨内的输液方式。据相关统计,老年外周静脉的化疗药物出现外渗的发生率可达0.2%-6.4%,而中心静脉的药物出现外渗的发生率为0.4%-4.9%。 卢文英[8]在泰山医学院学报发表的题为护理干预降低老年患者的静脉输液故障发生率的临床观察一文中发现,采取静脉输液治疗疾病的200例老年病患的主要输液故障发生率表现为:外渗病例7人,占比重为3.5%,输液不滴与针头拔出的发生率分别是4%与17.5%,而老年病患穿刺一次即输液成功的发生率仅为80%。

张煜[9]等发表的开展OCC活动以减少老年患者的静脉输液药物外渗发生率的效果探讨一文中发现,在QCC之前药物外渗的例数为356例,占整体比重约为16.7%;而应用QCC活动后,患者药物外渗的例数仅为90例,占整体的3.3%,其证明此活动可有效保障患者的安全。 2.2药物外渗的危害

江舒琪[10]在中国煤炭工业医学发表的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外渗原因的分析与对策一文中指出,呼吸内科的89位应用静脉输液技术治疗老年慢性疾病的患者的主要危害表现为:治疗部位的肿胀与疼痛及其中度直至重度的疼痛。相应的常见表现为刺痛、灼烧、回抽均无回血、局部红肿与部分水炮等,最终因皮肤变硬变黑而形成恶性溃疡等。

周书萍[11]则在2010年发表的静脉输液外渗对机体损伤的防治进展中对外渗造成的机体损伤等方面进行了详见介绍。具体表现为:(1)局部组织损伤:外渗状况较轻者的注射部位易充血酸胀甚至产生疼痛感;而状况严重患者的局部组织会产生水泡甚至破损,且伴发灼烧与刺痛感。炎症介质的介导与药物的毒性作用最终引发局部组织的坏死,皮肤出现溃疡;(2)血管损伤:老年静脉组织外渗造成的周围血管的结缔组织大量增生,进而使血管管壁变硬变厚、管腔狭窄或堵塞、与血管痉挛等,最终出现静脉炎问题;(3)骨筋膜综合征:因药液大量渗漏至组织内部,皮肤的扩张程度加大,造成血液间的供应困难,最终引发神经与肌肉部位的缺氧缺血,使代谢废物增多。而药液本身造成的增透性明显的毛细血管导致药液过多渗入至骨筋膜的间隔部位,使得压力得以更大提高造成缺血-水肿再缺血的极恶循环,最终使机体的运动与感觉功能障碍甚至是残疾等。 3. 老年静脉输液渗漏护理措施 3.1 血管的恰当选择

依据不同药液所具有的性质以选择恰当的血管, 同时要着重弹性佳、粗直、滑动性低以及固定方便的静脉。对于长期进行输液的老年患者则应进行有针对性地合理使用与保护静脉, 通常从肢体的远端直至近端, 由小静脉过渡至大静脉, 同时静脉一个进行更换交替使用[12]。对靠近关节、受伤、瘢痕与感染相关的静脉尽量避免使用;有病变组织或血液循环不良的部位也应避免使用;同样在关节处及其掌侧部位也应避免穿刺,[13]其原因在于掌侧神经在体内的分布较为丰富, 使得疼痛的敏感性增强, 而关节部位因本身活动较大, 血管固定较为困难, 因而血管易出现刺破从而造成注射部位的药液外渗。同时使用热敷技术以辅助自身循环差、穿刺困难或静脉出现塌陷的老年病人,保障血管充盈程度,以提升静脉穿刺技术的成功率。待穿刺成功以后,应用胶布将穿刺针正确固定, 在必要情况下可使用保护性地约束手段, 从而防止因外力的过度牵拉造成针头在老年血管内的活动以减少针头脱出或移位的发生率。 3.2 微粒数量的有效控制

静脉输液的全程规范操作须加强无菌的观念, 进而将操作流程规范化。相关研究发现, 在加药前可使用75%乙醇浸泡过的棉签对安瓿进行消毒后再掰开, 减少针头多次反复使用问题的发生率,尽量使用一次性注射针头。进行抽药工作时应垂直地将针头插入安瓿瓶底部,应用微孔滤过膜以过滤部分杂质的的输液管可最终使得静脉输液的微粒有效滤除率达到80 %以上。 3.3 护工的责任感与耐心培训

医护人员须对输液患者与家属进行输液宣教工作, 其主要包括对输液的目的、输液全程中须注意的环节与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介绍, 同时指导家属及病人进行自我观察[14-15]。在输液的过程中强调巡视管理的重要性, 培养护理人员的责任感与耐心[16],可使用输液与巡视的登记卡并详细记录每次巡查后病人输液的情况, 并严格规范执行交接班与分级护理等程序。 3.4 护工扎针等基本技能的培训

静脉输液相关的穿刺技术有效提高, 力求做到一针见血;待穿刺成功完成后须将针头妥善固定;严防针头出现滑脱或血管壁出现划破。老年病人的主诉须格外注意, 一旦病人提示输液注射部位出现不适, 须立即对相应部位进行观察处理, 若发现静脉注射渗透应及时对注射部位进行更换, 并根据渗漏的危害程度而给予50 %硫酸镁对局部进行湿敷。输液完毕应采用新拔针技术, 其实指首先拔出针头, 然后对皮肤和血管两个穿刺点进行5min ~ 10 min的按压,且力道均匀适中[17]。同时可使用5.5号静脉留置针[18],因其对血管壁的刺激低, 固定性较易, 静脉穿刺次数得以有效减少,成功率高,从而使得病人的浅表静脉总破坏程度降低, 最终静脉炎与静脉渗出的发生率降低。 3.5 不同药物的针对性护理

向老年患者输注20 %甘露醇等高渗溶液时应对药液进行加热再使用或采用局部注射部位热敷技术,从而降低血管扩张的程度、加速血液循环, 对因过速加压造成的药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减小。在持续应用间羟胺与多巴胺等血管收缩性药物时[19], 可将静脉的两条通道同时打开, 每隔2 -4 h 静脉交替输注将不含升压药及其富含升压药液, 以严防因药物自身对血管产生的强力刺激造成的血管损伤。另外,在将化疗药物进行静脉输注时要最大化稀释, 在给药的前后使用0.9%的生理盐水以冲洗静脉[20], 从而确保针头完全地处于血管内时再行给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汪玉珍. 浅谈老年患者静脉特点及穿刺的方法[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4:105. [2]刘英华.老年患者静脉特点及穿刺方法[J]. 护理园地,2013,9:489-490. [3]龙丽春. 老年患者静脉特点及穿刺法的探讨[J].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6):2106. [4]王雪莲. 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特点及输液的护理[J]. 临床合理用药,2012,5(3C):125. [5]阚宁. 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238-239. [6]田茂利,秦兰芳,张金莲. 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的护理体会[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11:152. [7]邴娜.社区门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方法[J]. 医院运营,2015,05(a):100-101. [8]卢文英,江海燕,杨燕梅. 护理干预降低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故障发生率的临床观察[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35(8):766-769. [9]张煜,袁王莉.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药物外渗发生率的效果探讨[J]. 临床医学,2015,28(26):180. [10]江舒琪.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4(9):1328-1329. [11]周书萍.静脉输液外渗对机体损伤的防治进展[J].全科护理,2010,8(2):453-454. [12]刘忠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1):5172-5173. [13]伍美幼,彭艳丽.门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19:101. [14] 谷广芳,李园,刘国芬. 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的护理体会[J].人力资源,2010,5(28):218-219. [15] 陈爱桃.老年患者77例静脉输液及并发症的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6):72-73. [16] 秦辉.老年病人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会议论文,2013. [17] 许春叶,刘杏仙,叶彩顺,杨艳青,林漓.细节护理在门诊老年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J].基础护理,2015,21(6):94-95. [18] 孔萍.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安全要素与护理措施[J].吉林医学,2014,35(25):5735-5737. [19] 韩丽荣,柳丽玲,邹丽艳,刘淑梅,吴俊满.65 例老年静脉输液外渗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3, 21(1):136-137. [20] 姬伟.老年人静脉输液的护理进展[J].会议论文,2012-07-13:334-336.

第四篇:基础护理学[第十四章静脉输液与输血]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十四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

知识脉络图

第一节 静脉输液

一、静脉输液的目的及原则

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形成的输液系统内压高于人体静脉压的原理,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技术。

(一)目的

1.补充水和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常用于各种原因的失水、酸碱平衡紊乱者,或因某些原因不能进食者,如腹泻、剧烈呕吐、大手术后。

2.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改善微循环。常用于治疗严重烧伤、大出血、休克等。

3.输入药液达到解毒、控制感染、利尿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常用于中毒、各种感染、脑及各种组织水肿,以及各种需经静脉输入药物的治疗。

4.补充营养,供给热量,促进组织修复,增加体重,获得正氮平衡。常用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胃肠道吸收障碍、不能经口进食如昏迷、口腔疾病等患者。

(二)原则

1.“先晶后胶、先盐后糖”

补充血容量通常先采用晶体液(平衡溶液),但晶体液扩容作用短暂(1h左右),而胶体溶液分子量大,不易透过血管壁,扩容作用持久,所以在查明患者情况后应尽快补充胶体溶液。糖溶液经体内代谢后成为低渗液,扩容作用相对减小。

2.“先快后慢”

早期输液速度应快,以初步纠正体液失衡,待病情基本稳定后逐步减慢。一般在开始的4~8h内输入补液总量的1/3~1/2,余量在24~48h内补足。根据药物的性质,患者的病情、年龄以及心肺肾功能调节输液速度。 3.“宁少勿多”

一般先初步纠正失液,然后1~2日内继续补液直至完全纠正。监测每小时尿量和尿比重,估计补液量是否足够。当每小时尿量为30~40m1,比重为1.018时,说明补液量恰当。 4.“补钾四不宜”

静脉补钾时应注意:不宜过早,见尿补钾;不宜过浓,不超过0.3%;不宜过快,成人30~40滴/分;不宜过多,成人每日总量不超过5g,小儿每日0.1~0.3g/kg。

二、常用溶液及作用

(一)晶体溶液

品体溶液的分子量小,在血管内存留时间短,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相对平衡,纠正体内的水、电解质失调效果显著。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1.葡萄糖溶液

用于补充热量和水分,减少组织分解,防止酮体产生,减少蛋白消耗及促进钾离子进入细胞内,常用作静脉给药的载体和稀释剂。 2.等渗电解质溶液

用于补充水和电解质,维持体液容量和渗透压平衡。因为液体丢失的同时伴有电解质的丧失。血液中钠离子的多少关系到血浆容量的多少,缺少钠离子时,血浆容量下降。补液时应注意水与电解质的平衡。常用的含钠溶液包括0.9%氯化钠溶液、复方氯化钠溶液(林格等渗溶液)、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 3.碱性溶液

用于纠正酸中毒,维持酸碱平衡。常用的溶液有5%碳酸氢钠溶液、1.4%碳酸氢钠溶液、11.2%乳酸钠溶液和1.84%乳酸钠溶液。

碳酸氢钠进入人体后,解离成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可接受体液中过剩的氢离子生成碳酸。此外,碳酸氢钠还可直接提高血中二氧化碳结合力。其优点为补碱迅速,且不易加重乳酸血症。碳酸氢钠对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疗效受限。

乳酸钠可解离为钠离子和乳酸根离子,钠在血液中与碳酸氢根结合,形成碳酸氢钠。乳酸根离子可接收氢离子生成乳酸。但休克、肝功能不全、缺氧、右心衰竭的患者或新生儿,由于对乳酸的利用能力差,易加重乳酸血症,故不宜使用。 4.高渗溶液

用于利尿脱水,可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回收组织水分进入血管内,消除水肿;可降低颅内压,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常用溶液有20%甘露醇、25%山梨醇、25%~50%葡萄糖溶液等。

(二)胶体溶液

胶体溶液的分子量大,在血液内存留时间长,能有效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增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加血容量,改善微循环,提高血压。 1.右旋糖酐

为水溶性多糖类高分子聚合物,常用的溶液有中分子右旋糖酐、低分子右旋糖酐。中分子右旋糖酐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扩充血容量;低分子右旋糖酐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红细胞凝聚,改善血液循环和抗血栓形成。 2.羟乙基淀粉(706代血浆) 为化学合成的多糖类聚合物,扩容作用良好,输入后使循环血量和心输出量均增加,在体内停留时间较右旋糖酐长,过敏反应少,急性大出血时可与全血共用。多用于失血性休克、严重烧伤和低蛋白血症等。 3.明胶类代血浆

明胶类代血浆是由各种明胶与电解质组合的血浆代用品,能有效地增加血浆容量,改善微循环,即使大量输注也不影响凝血机制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故安全性超过右旋糖酐。 4.血液制品

能提高胶体渗透压,扩大和增加循环血容量,补充蛋白质和抗体,有助于组织修复和增强机体免疫力。常用的有5%白蛋白和血浆蛋白等。

(三)静脉高营养溶液

凡不能经消化道供给营养或营养摄入不足者都可用静脉插管输注静脉高营养溶液的方法来维持营养的供给。高营养溶液能供给患者热量,维持正氮平衡,补充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制剂根据患者的不同需要新鲜配制,配制时必须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同时在溶液内不得添加与营养素无关的物质。常用溶液有复方氨基酸、脂肪乳剂等。

三、常用静脉输液法

(一)周围静脉输液法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周围静脉输液法通过四肢浅表静脉进行输液,一般成人多选此部位,上肢常用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手背静脉网。下肢常用大隐静脉、小隐静脉、足背静脉网。

【实施用物】

注射盘、止血带、输液贴、输液器、胶布、输液溶液及药物、笔、秒表等。

【实施要点】

1.认真核对患者及药物,遵循“三查七对”,防止差错。 2.排气:将输液管内气体排出。

3.在穿刺点上方6cm处扎止血带,消毒皮肤。

4.静脉穿刺见回血后,进行“三松”,即嘱患者松拳、松止血带、松调节器、 5.根据情况,调节滴速,一般成人40~60滴/分,儿童20~40滴/分;对心、肺、肾功能不良者,老年体弱者,婴幼儿以及输入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含钾药物、高渗性药物或血管活性药物等,应减慢滴速;对严重脱水、血容量不足,心、肺功能良好者输液速度可适当加快。

6.告知注意事项,如发现溶液不滴,或输液部疼痛及其他不适,及时呼叫,以便及时处理。

(二)静脉留置针输液法

静脉留置针可用于静脉输液、输血,动脉及静脉抽血等,适用于长期输液,年老体弱,血管穿刺困难的患者。静脉留置钊‘输液有以下优越性:①保护患者静脉,避免反复穿刺的痛苦;②随时保持通畅的静脉通道,便于急救和给药。

【实施用物】

同周围静脉输液法,但需另备:静脉留置针、固定贴膜、肝素溶液等。

【实施要点】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1.操作前认真核对患者及药物,嘱患者排便、排尿。 2.在穿刺点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并消毒。 3.排尽头皮式套管针内空气。

4.进针见回血后,顺静脉走向再推进0.5~1cm。 5.将输液针头插入肝素帽内。 6.贴固定膜,并写明置管时间。

7.正确封管,将封管液注入静脉,一边推注一边退针,直至针头全部退出。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预防并发症;严格查对制度,防止发生出错。 2.合理使用静脉,一般先从四肢远端小静脉开始。 3.有计划地安排输液速度。注意配伍禁忌。

4.确定针头在血管内,再输入药液。对于刺激性大的药物,在充分稀释后输入。

5.注意观察输液过程中局部及全身的反应,及时处理输液反应。 6.防止交叉感染,做到“一人一巾”。

7.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天,一般不超过7天。

(三)头皮静脉输液法

头皮静脉输液法通过头皮浅表静脉进行输液,小儿多选此部位。小儿头皮静脉分支甚多,便于固定,较大的有颞浅静脉、额静脉、耳后静脉及枕静脉。

【实施用物】

同周围静脉输液法,但需另备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实施要点】

1.准备工作同密闭式静脉输液法。

2.必要时剃去局部头发,由助手固定患儿肢体及头部,操作者立于患儿头侧选择静脉。

3.用70%乙醇消毒局部皮肤,待干。

4.用左手拇指、示指分别固定静脉两端,右手持静脉头皮针沿静脉向心方向平行刺入。

5.见回血,缓缓推入少许生理盐水,以确定针是否在血管内。未见异常,则固定针头,并接上输液导管。 6.根据病情和年龄调节滴数。

(四)颈外静脉穿刺置管输液法

颈外静脉属于颈部最大的浅静脉,在下颌角后方垂直下降,越过胸锁乳突肌后缘,于锁骨上方穿过深筋膜,最后汇入锁骨下静脉,其行径表浅,位置较恒定,静脉管径粗大、不宜塌陷,易于穿刺,硅胶管插入后保留时间长。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输液术适用于:①需长期输液而周围静脉不易穿刺的患者;②长期静脉内滴注高浓度或刺激性的药物,或行静脉内高营养治疗的患者;③周围循环衰竭而需测中心静脉压的危重患者。

【实施用物】

同周围静脉输液法,但需另备无菌穿刺包一个。

【穿刺部位】

穿刺部位取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连线的上1/3处颈外静脉外缘为穿刺点。不可过高或过低,过高因靠近下颌角妨碍操作,过低易损伤锁骨下胸膜及肺尖。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实施要点】

1.准备工作同周围静脉输液法。 2.在穿刺点上用利多卡因麻醉。 3.排气。

4.以45°进针,进入皮肤后改为25°沿颈外静脉向心方向穿刺。 5.见回血后,抽出内芯,硅胶管送入10cm左右。 6.检查导管是否在血管内。 7.贴固定膜覆盖,妥善固定。

8.暂停颈外输液时,可用0.5%肝素封管。

【注意事项】

1.置管后,若发现管内有凝血,应立即肝素液冲洗,以免堵塞管腔。 2.每日更换敷料,并且碘附消毒穿刺点及周围皮肤。 3.拔管时,应注意动作轻柔,以免硅管折断。

四、输液速度及时间的计算

在输液过程中,点滴系数指每毫升溶液的滴数。常用的静脉输液器的点滴系数有

10、

15、20三种型号。静脉点滴的速度、输液时间和输入液体总量可以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1.已知每分钟滴数与液体总量,计算输液所需的时间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例如:某患者需要输入溶液的总量为1000ml,每分钟的滴数为50滴,所用的输液器的点滴系数为15,需用多少时间将全部溶液输完?

2.已知液体总量与计划需用时间,计算每分钟滴数

例如:某患者需要输入的溶液总量为1000ml,预计5小时输完,所用的输液器的点滴系数为15,请计算每分钟的滴数为多少?

3.已知预计输液的时间和每分钟的滴数,计算输入溶液的总量

例如:某患者以每分钟50滴的速度行静脉输液,输液器所用的点滴系数为15,已连续输液15小时,请计算患者共输入多少体积的溶液?

五、常见输液故障及处理方法

六、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一)发热反应 1.原因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输入致热物质(致热原、死菌、游离的菌体蛋白、药物成分不纯等)。多由于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彻底。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输液器消毒不严格或被污染,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所致。 2.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h。患者表现为发冷、寒战和高热。轻者体温在38℃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可自行恢复正常;严重者起初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1℃,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3.护理措施

(1)预防:①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的质量,输液用具的包装及灭菌日期、有效期。②严格无菌操作。

(2)处理:①发热反应轻者,应立即减慢点滴速度或停止输液,并及时通知医生。②发热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并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验科做细菌培养,以查找发热反应的原因。③对高热患者,应给予物理降温,严格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二)急性肺水肿(又称循环负荷过重) 1.原因

(1)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

(2)患者原有心肺功能不良,尤多见于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者。 2.临床表现

患者突然出现呼吸急促、胸闷、面色苍白、出冷汗,心前区有压迫感或疼痛、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粉红色泡沫样痰液可由口鼻涌出,听诊肺部布满湿性哕音,心率快,心律不齐。 3.护理措施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1)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严格控制滴注速度,不宜过快,输液量不可过多,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心肺功能不良的患者。

(2)出现上述症状,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如病情允许,可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荷。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加压四肢,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血仍可通过。每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待症状缓解后,逐渐解除止血带。

(3)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氧流量为6~8L/分钟),以提高肺泡内氧分压,增加氧的弥散,改善低氧血症;在湿化瓶内盛20%~30%乙醇溶液,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状态。 (4)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以舒张周围血管,加速液体排出,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 (5)安慰患者,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三)静脉炎 1.原因

由于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性反应;或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导致局部静脉感染。 2.I临床表现

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3.护理措施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并减慢滴速,防止药物漏出血管外,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2)停止在此部位输液,抬高患肢并制动,局部用95%乙醇或50%硫酸镁溶液湿敷(早期冷敷,晚期热敷),每日2次,每次20分钟,也可用中药外敷(金黄散局部外敷)。

(3)超短波理疗,每日1次,每次10~20分钟。 (4)如合并感染,根据医嘱用抗生素治疗。

(四)空气栓塞 1.原因

(1)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漏缝。

(2)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守护,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或拔针。 2.症状

患者感到异常不适,胸骨后疼痛,出现呼吸困难和严重发绀,有濒死感。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呈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改变。 3.护理措施

(1)输液前,应认真检查输液器的质量,保证输液导管内空气绝对排尽。 (2)输液中,加强巡视,发现故障及时处理,及时更换输液瓶或添加药物;加压输液时设专人守护;输液完毕及时拔针。

(3)拔除较粗、近胸腔的深静脉导管时,必须严密封闭穿刺点。 (4)发现上述症状,立即置患者于左侧头低足高卧位。

(5)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提高患者的血氧浓度,纠正严重缺氧状态。 (6)有条件者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 (7)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五)液体外渗 1.原因

穿刺时刺破血管、输液过程中针头或留置导管滑出血管外,使液体进入穿刺部位的血管外组织而引起。 2.症状

局部组织肿胀、苍白、疼痛,输液不畅,如药物有刺激性或毒性,可引起严重的组织坏死。 3.护理措施

(1)牢固固定针头,避免移动;减少输液肢体的活动。 (2)经常检查输液管是否通畅,特别是在加药之前。

(3)发生液体外渗时,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肢体和针头重新穿刺。 (4)抬高患肢以减轻水肿,可局部热敷20分钟,促进静脉回流和渗出液的吸收,减轻疼痛和水肿。

七、输液微粒污染 (一)概述 1.输液微粒

输液微粒是指输入液体中含有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其直径一般为1~15μm,大的直径可达50~300μm,当微粒直径≥50μm时,肉眼便可见。 2.输液微粒污染

输液微粒污染是指在输液过程中,输液微粒随液体的输入进入人体内,对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每mI输液剂中直径大于10μm的不溶微粒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不能超过20个,直径大于25μm的不溶微粒不能超过2个。

输液剂中的微粒有橡胶塞屑、炭粒、碳酸钙、氧化锌、黏土、纸屑、纤维素、玻璃屑、细菌、药物微晶等。

(二)输液微粒的来源

1.药物制作过程及工艺制作环节不完善或管理不严格,混入异物与微粒,导致生产用水、工作环境中的空气、原材料等污染。

2.盛装药液的容器不洁净,瓶塞被污染,液体存放的时间过长,橡胶瓶塞和玻璃瓶内壁被药液浸泡的时间过久,使其腐蚀剥落形成微粒。 3.输液容器与注射器不洁净。 4.输液前准备工作中的污染。

(三)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

1.液体中微粒过多,直接阻塞血管,引起局部供血不足,使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

2.红细胞凝集在微粒上,形成血栓,引起血管栓塞和静脉炎。

3.微粒作为异物进入肺毛细血管,可引起巨噬细胞增殖,包围微粒,形成肺内肉芽肿,影响肺功能。

4.微粒本身是抗原,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症和过敏反应。 5.微粒刺激组织而产生炎症或形成肿块。

(四)防护措施 1. 制剂生产

药物制剂环境应保持空气纯净,安装空气净化装置,防止空气中悬浮尘粒与细菌污染;工作人员要穿工作服、工作鞋,戴口罩,必要时戴手套;选用优质溶剂与注射用水;采用先进技术,提高检验技术确保药液质量。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2.输液操作

(1)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保持输液操作中的空气净化。在超净工作台进行输液前准备;在输液器和通气管内放置滤膜,阻止空气中微粒进入液体中;对监护病房、手术室、产房、婴儿室等应进行空气消毒,或安装空气净化装置,有条件的医院在一般病室内也应安装空气净化装置,减少病原微生物和尘埃的数量,使输液环境洁净。

(2)正确抽吸药液,正确配药,严防微粒污染。正确切割玻璃安瓿,割锯痕长应小于颈段的1/4周,在开启安瓿前,用70%乙醇擦拭颈段减少微粒污染。切忌用镊子等物品敲开安瓿,否则安瓿局部会产生玻璃碎屑和脱落砂粒。抽吸药液的空针不能反复多次使用,因使用次数越多微粒的数量也越多。配液的针头越大,药液中的胶屑也越大。

(3)严格检查输入液体质量、透明度、溶液瓶有无裂痕、瓶盖有无松动和有效期等。

(4)输入药液应现用现配,避免污染。

第二节 静脉输血

一、静脉输血的目的

静脉输血是将全血或成分血(如血浆、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等)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静脉输血的目的为:

1.补充血容量,增加有效循环血量,提高血压,增加心输出量。 2.纠正贫血,增加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提高红细胞携氧能力,改善组织器官的缺氧状况。

3.补充抗体和补体,增加机体抵抗力,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 4.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改善凝血功能,有助于止血。

5.补充血浆蛋白,维持胶体渗透压,减少组织渗出和水肿,保持有效循环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血量。

二、血型、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

血型,通常是指红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的类型。由于此类抗原能促成红细胞凝集,又称为凝集原。根据红细胞所含的凝集原把人的血型区分为若干类型。已经发现并为国际输血协会承认的血型系统有30种,其中最重要的两种为“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一)ABO血型

根据红细胞中是否含有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血液可分为四型,即A型、B型、AB型、O型(表14-2)。

红细胞中的抗原,在血清中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抗体通常称为凝集素。不同的血型含凝集素不同,因此.在输血前,献血者与受血者的血型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以免产生抗原一抗体反应,造成红细胞破坏或溶解。

(二)Rh血型

人类红细胞除含有A、B抗原外,还有C、c、D、d、E、e六种抗原。其中D抗原最受关注。凡红细胞含有D抗原者,称Rh阳性。临床一般用抗D血清来鉴定Rh血型。若受检者红细胞被抗D血清凝集,则受检者为Rh阳性,反之为Rh阴性。中国人99%为Rh阳性,Rh阴性者不足1%。由于Rh阴性者的血中不含D抗原,当Rh阳性血输入Rh阴性者,在Rh阴性者体内产生抗-Rh因子的凝集素。因此输入Rh阳性血可能会引起抗原一抗体的反应,产生红细胞的凝集或溶解。孕妇红细胞中是否含有Rh因子尤为重要,因为母婴之间的Rh因子不符可导致婴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儿患溶血性疾病。Rh阴性的母亲分娩出Rh阳性的婴儿,在分娩后72h内,必须注射抗Rh的7球蛋白,以免其对Rh抗原产生永久的活动性免疫反应。

(三)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1.血型鉴定

血型鉴定主要是鉴定AB0血型和Rh因子。A、B、O、AB血型鉴定是采用已知的抗A、抗B血清来检查红细胞的抗原,并确定人的血型。也可采用正常人的A型和B型红细胞,作为指示红细胞,检查血清中的抗体来确定血型。同时采用这两种方法检查,可起到核对作用。 2.交叉配血试验

为了确保输血安全,输血除了作血型鉴定外,事先还须将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液作交叉配血试验。交叉配血试验是检验受血者与献血者之间有无不相合抗体。将受血者血清和供血者红细胞混合(直接交叉配血试验),再将供血者血清和受血者红细胞混合(间接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必须无凝集现象,方可进行输血(表14-3)。无论直接还是间接交叉配血试验,只要有一项发生凝集就表示血型不合.不能输血。

虽然从理论上,O型血可作为其他任何血型的输入血,AB型血可接受其他各型血,但在临床上仍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而Rh阴性者只能接受Rh阴性血的输入,Rh阳性者可接受Rh阴性和Rh阳性血的输入。

三、血制品的种类 (一)全血

全血指采集后未经任何改变加工而全部保存备用的血液。其可分为新鲜血和库存血两类。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1.新鲜血

新鲜血是指在4℃环境下用抗凝剂保存不超过1周的血液。新鲜血基本保留了血液的原有各种成分,多用于血液病患者。 2.库存血

库存血是指在4℃环境下可保存2~3周,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大出血或手术的血液。库存血中的各种有效成分能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其中红细胞平均每天损坏率为1%左右,白细胞仅能存活3~5天,血小板易凝集破坏,24h后逐渐减少,3天后无治疗价值。由于红、白细胞逐渐破坏,细胞内钾离子外溢,使血浆中钾离子浓度升高。含保存液的血液的pH为7.0~7.25。随着保存时间延长,葡萄糖分解,乳酸增高,pH逐渐下降,保存到21天时,pH值约为6.8。因此,大量输库存血时,要警惕高血钾症和酸中毒的发生。

(二)成分血 1.血浆成分

血浆成分是全血经分离后所得的液体部分。其主要成分是血浆蛋白,不含红细胞和凝集原。输用时无需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其可用于补充血容量、蛋白质和凝血因子。

血浆成分可分为以下几种: (1)新鲜血浆

含所有凝血因子,适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 (2)库存血浆

适用于血容量和血浆蛋白较低的患者。

(3)冰冻血浆:①新鲜冰冻血浆:是抗凝全血于6~8h之内在4℃条件下离心将血浆分出,并迅速在-30℃以下冰冻成块的血浆。有效期为1年。制品内含有全部凝血因子,主要用于各种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的补充治疗。②普通冰冻血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浆:是全血在保存期以内或过期5天以内经自然沉降或离心后分出的血浆,立即放入-30℃冰箱冰冻成块的血浆。有效期为5年。含有全部稳定的凝血因子,但缺乏不稳定的凝血因子Ⅷ和V,主要用于凝血因子Ⅷ和V以外的因子缺乏症患者的治疗。

冰冻血浆使用前须在37℃温水中融化,并在6h内输入。

(4)干燥血浆:干燥血浆是冰冻血浆在真空装置下加以干燥制成的,有效期5年,使用时须用生理盐水溶解。

(5)冷沉淀:冷沉淀是新鲜冰冻血浆在4℃融解时不融的沉淀物。每袋25ml左右,放置于-30℃条件下冰冻,有效期为1年。冷沉淀含有5种主要成分,即:凝血因子Ⅷ、XIII、纤维蛋白原、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和纤维结合蛋白。其适用于特定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及因子XIII缺乏症等。 2.血细胞成分

(1)红细胞:①浓缩红细胞:是全血去除血浆后余下的部分。其仍含少量血浆,可直接输入,也可加等渗盐水配成红细胞悬液备用,适用于急性失血、贫血和心肺功能不全患者的输血。②洗涤红细胞:是红细胞经等渗盐水洗涤数次后,再加入适量等渗盐水所得的含少量血浆、抗体物质的红细胞。其适用于对白细胞凝集素有发热反应者及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输血。③冰冻红细胞:200ml中含红细胞170~190m1,不含血浆,在含甘油媒介中-65℃保存3年,适应证同洗涤红细胞。

(2)白细胞浓缩悬液:新鲜全血离心后而成的白细胞,4℃保存,48h内有效,主要用于粒细胞缺乏伴

严重感染的患者,一般以25ml为1个单位。

(3)血小板浓缩悬液:全血离心所得,22℃保存,24h有效。主要用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的出血患者。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3.血浆蛋白成分

(1)白蛋白制剂:白蛋白制剂有5%、20%、25%三种浓度。常用者为20%的浓缩白蛋白液,可在室温下保存,体积小,便于携带。当稀释成5%溶液应用时不但可提高血浆蛋白水平,还可补充血容量,适用于治疗营养性水肿、肝硬化,或其他原因所致的低蛋白血症患者。

(2)凝血制剂:凝血制剂有凝血酶原复合物,抗血友病因子,浓缩Ⅷ、Ⅻ、Ⅺ因子等,用于各种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

(3)免疫球蛋白和转移因子:免疫球蛋白和转移因子含多种抗体,可增加机体免疫力。

四、静脉输血的方法 (一)输血的评估 1.病史

评估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及既往输血史。主要包括评估患者的年龄、疾病诊断、需要输血的场所和原因,所需血液制品的种类和数量,输血反应史以及输血所需的必备条件等。 2.生理方面

输血前应测量患者的基础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还应评估穿刺部位皮肤和血管状况,根据病情、输血量、患者年龄选用静脉,一般采用四肢浅静脉,急需输血时采用肘部静脉,周围循环衰竭时采用颈外静脉和锁骨下静脉。若患者已进行输液,护士应评估静脉穿刺部位有无感染和渗出,检测是否选用9号或更粗的针头和导管。 3.心理方面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接受能力,对输血有无恐惧。首次接受输血的患者因缺乏相关知识可能会感到紧张。曾经经历过输血反应的患者会害怕再次输血。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二)输血前准备 1.备血

根据医嘱备血,抽取患者血标本2ml,与填写完整的输血申请单和配血单一起送血库,作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2.取血

根据输血医嘱,凭提血单到血库取血,和血库人员共同认真做好“三查八对”。“三查”即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即核对床号、姓名、病区、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的种类和血量。

其中,血的质量检查,应注意确认:①血袋完整无破漏和裂缝;②正常库存血一般可分两层,上层为淡黄包的血浆,下层为暗红色的红细胞,两者边界清楚,无红细胞溶解;③血液无变色、浑浊,无血凝块、气泡和其他异常物质。然后,护士在配血单上签名后方可提血。

血液取出后,勿剧烈震荡,以免红细胞大量破坏造成溶血。如为库存血,可在室温下放置15~20分钟后再输入。切勿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凝固变性而引起反应。 3.核对

输血前,需两人再次核对一遍,确定无误并检查血液无凝块后方可输血。 4.知情同意

输血前,患者应该理解并同意接受输血,签署知情同意书。

(三)静脉输血法

静脉输血有间接静脉输血法和直接静脉输血法。间接静脉输j血L法是指将已抽出的血液按静脉输液法输入给患者的方法。直接静脉输血法是将供血者血液抽出后,立即输给患者的方法,适用于无血库而患者又急需输血时,也适用于婴幼儿的少量输血。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实施用物】 1.间接静脉输血法

静脉注射用物(含9号或以上针头)1套、血液或血制品按医嘱备、治疗盘(内铺无菌巾)1个、一次性输血器1套、输液固定贴膜1块、0.9%生理盐水适量、输液架1个。

2.直接静脉输血法

静脉注射用物1套、50ml注射器(含9号或以上针头)数副、治疗盘(内铺无菌巾)1个、血压袖带1副、3.8%枸橼酸钠适量。

【实施要点】 1.间接静脉输血法

(1)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

(2)按周围静脉输液技术进行操作,穿刺成功后,先输入少量生理盐水,确认滴注通畅后,准备输血。

(3)与另一位护士再次核对医嘱、“三查八对”确认无误后,以手腕旋转动作将血袋内血液轻轻摇匀。

(4)打开输血导管调节器,开始输血。

(5)开始输血速度宜慢,观察患者情况15分钟,如无不良反应,根据病情调节滴速。

(6)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输血知识的健康教育,说明有关注意事项,将呼叫器置于患者易取处,告知患者如有不适及时反映。 (7)输血过程中严密巡视,持续观察有无输血反应。

(8)输血完毕,再继续滴入少量生理盐水,直到输血器内的血液全部输入体内,再拔针。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2.直接静脉输血法

(1)准备工作同间接静脉输血法。

(2)核对受血者和供血者的姓名、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3)在注射器内加入抗凝剂。

(4)将测血压用的袖带缠于供血者上臂并充气,选择粗大血管,常规消毒皮肤,进行静脉穿刺、用加有抗凝剂的注射器抽取供血者的血液,立即静脉注射给受血者。

(5)三人协作,一人采血,一人传递,一人输注。

(6)输血完毕,拔出针头,用小纱布按压穿刺点至无出血,以纱布覆盖穿刺点,胶布固定。

(7)其余操作同密闭式输血术。

(四)输血注意事项

1.血液必须保存在指定的血库冰箱内,温度应保持在4℃。保存温度不当可能导致血细胞破坏或细菌感染。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应在30分钟内输入,若输血延迟,必须将血液归还血库保存。 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和技术规程。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4.根据医嘱进行输血,应向患者解释输血的过程,要求患者及时报告不良反应。

5.输注两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应间隔输入少量等渗盐水,避免产生免疫反应。

6.输入血液中不可加入其他药品和高渗性或低渗性溶液,以防血液凝集或溶血。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7.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输血部位有无异常,保持输血的通畅。

8.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输血反应,尤其是输血开始15分钟,护士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皮肤变化,密切观察有无先兆输血反应的症状和体征,并及时处理。若出现严重的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输入生理盐水,余血和输血器送血库,分析原因,并通知医生。

五、自体输血

自体输血是指采集患者体内血液或手术中收集自体失血,经过洗涤、加工,再回输给患者的方法,即回输自体血。自体输血是最安全的输血方法,无需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不会产生任何过敏反应,避免了因输血而引起的疾病传播,不仅减少了发生输血并发症的危险,而且减少甚至消除了输血者对异体输血的需求。

(一)自体输血方法 1.预存式自体输血

预存式自体输血即术前抽取患者的血液,在血库低温下保存,待手术时再回输给患者。适用于择期手术患者,估计术中出血量较大需要输血者。在术前1个月开始采集自体血,每3~4天一次,每次300~400ml,直至手术前3日为止。术前自体血预存者应每日补充铁剂和给予营养支持。 2.稀释式自体输血

稀释式自体输血指手术日手术开始前从患者一侧静脉采血,同时从另一侧静脉输入采血量3~4倍的电解质溶液或适量血浆代用品以维持血容量。采血量取决于患者状况和术中可能的失血量,每次可采800~1000ml,以血细胞比容不低于25%、白蛋白30g/L以上、血红蛋白100g/L左右为限。采血速度约200ml/5min,采得的血液备术中回输用。待手术中失血量超过300ml即可开始回输自体血。一般应先输最后采的血,因为最先采取的血液中含红细胞和凝血因子的成分最多,宜在最后输入。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3.回收式自体输血

回收式自体输血是将收集到的创伤后体腔内积血或手术过程中的失血,经抗凝、过滤后再回输给患者。适用于外伤性脾破裂、异位妊娠输卵管破裂等造成的腹腔内出血,大血管、心内直视手术及门脉高压症手术时的失血回输等。目前多采用血液回收机收集失血,经自动处理后去除血浆和有害物质,所得到的浓缩红细胞,然后再回输。

回收式自体输血的适合人群有:①身体状况好,准备择期手术,而预期术中出血多,需要输血者;②孕妇和计划怀孕者(避免生孩子或剖宫产时输异体血);③有过严重输血反应病史者;④稀有血型或曾经配血发生困难者等。

(二)禁忌证

自体输血的禁忌证有:①血液受胃肠道内容物、消化液或尿液污染;②血液可能受肿瘤细胞污染;③合并心脏病、阻塞性肺部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贫血者;④有脓毒血症和菌血症患者;⑤凝血因子缺乏者;⑥胸腹腔开放性损伤达4h以上者。

六、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 (一)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是输血中最常见的反应,多见于输血开始后15分钟~2小时内,发生率为2%~10%。 1.原因

(1)致热原:血液、保养液、血袋或输血器被致热原污染。 (2)细菌污染:输血时无菌操作不严格,造成污染。 (3)多次输血后发生免疫反应,引起发热。 2.症状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患者常有畏寒或突发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8~41℃),伴有皮肤潮红、头痛、恶心、呕吐和肌肉酸痛等。轻者持续1~2h即可缓解,缓解后体温逐渐降至正常。

3.护理措施

(1)预防:严格管理血库保养液和输血用具,有效预防致热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选择一次性输血器。

(2)处理:反应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症状可自行缓解;反应严重者立即停止输血,并输入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通知医生并给予对症处理,如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物和抗过敏药物。将输血装置、剩余血连同贮血袋送检。 (二)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多发生在输血数分钟后,也可在输血中或输血后发生,发生率为3%。 1.原因

(1)患者为过敏体质,输入血中的异体蛋白质与患者机体的蛋白质结合形成完全抗原而致敏。

(2)输入血中含致敏物质。

(3)患者接受多次输血后,引发患者体内产生过敏性抗体。

(4)供血者的变态反应性抗体输入患者体内,与相应的抗原作用而发生过敏反应。 2.症状

(1)轻度反应: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轻度血管神经性水肿,多见于颜面部,表现为眼睑水肿、口唇水肿。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2)中度反应:可发生喉头水肿而致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胸痛,肺部听诊哮鸣音。

(3)重度反应:过敏性休克。 3.护理措施

(1)预防:①正确管理血液和血制品;②选用无过敏史的供血者;③供血者在采血前4h应禁食;④对有过敏史者,输血前根据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 (2)护理:①反应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给予抗过敏药物,继续观察;严重者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输入无菌生理盐水。②根据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和激素,如异丙嗪、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等,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0.5~1ml。③监测生命体征。④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严重喉头水肿者协助医生行气管切开,如出现休克,进行抗休克治疗,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三)溶血反应

溶血反应是受血者或供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或溶解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溶血反应是最严重的输血反应,可分为血管内溶血反应和血管外溶血反应。

1.血管内溶血反应

(1)原因:①输入异型血。这是输血反应中最严重的一种,反应发生快,输入10~15ml即可出现症状。②输入变质血。输入血的红细胞已被破坏溶解,如血液贮存过久、保存温度过高、血液被剧烈震荡、血液受细菌污染等。③血中加入高渗或低渗性溶液和影响血液pH的药物,使红细胞大量破坏。

(2)症状:第一阶段:受血者血浆中凝集素和输入血中红细胞的凝集原发生凝集反应,使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患者出现头部胀痛、四肢麻木、腰背部剧烈疼痛和胸闷等。第二阶段:凝集的红细胞发生溶解,大量血红蛋白释放入血浆。患者出现血红蛋白尿、黄疸、寒战、发热、呼吸困难、发绀和血压下降等。第三阶段:大量血红蛋白从血浆进入肾小管,遇酸性物质变成结品体,阻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塞肾小管;又由于抗原、抗体的相互作用,引起肾小管内皮缺血、坏死,进一步加重肾小管阻塞,导致出现少尿或无尿、急性肾衰竭或死亡。

(3)护理措施:①预防:为预防溶血反应,护士从血液标本采集开始到血液成分的输入,都应仔细确认患者的身份,并确保血型和血交叉配血结果相容。②护理:a.立即停止输血,报告医生,并保留剩余血和患者输血前后的血标本送化验室进行检验,以查明溶血原因;b.维持静脉输液通道,遵医嘱给予升压药和其他药物治疗;c.碱化尿液,静脉注射碳酸氢钠,增加血红蛋白在尿液中的溶解度,减少沉淀,避免阻塞肾小管;d.双侧腰部封闭,并用热水袋热敷双侧肾区,解除肾血管痉挛;e.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对尿少、尿闭者按急性肾衰竭处理;f.若出现休克,根据医嘱进行抗休克治疗。 2.血管外溶血反应

血管外溶血反应多由Rh因子所至溶血。ABO血型同型,但因Rh因子系统内的抗体抗D、抗C和抗E不同所致。临床所见Rh系统血型反应中,绝大多数是由D抗原与其相应的抗体所致,释放出游离血红蛋白转化为胆红素,在肝脏迅速被分解,通过消化道排出体外。血管外溶血反应一般在输血后一周或更长时间出现,体征较轻,有轻度发热伴乏力、血胆红素升高。此类患者查明原因、确诊后,应尽量避免再次输血。

(四)与大量输血有关的反应 1.循环负荷过重

(1)原因:快速大量的输血可引起循环负荷过重。

(2)症状:患者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头痛、颈静脉怒张、肺充血、听诊肺部湿哕音、心动过速。

(3)护理措施:为预防循环负荷过重,应根据患者临床状况调整输血的量和滴速。一旦发生,应进行以下处理:①通知医生,减慢输血速度或停止输血;②监测生命体征;③双下肢下垂;④根据医嘱给予吸氧,利尿剂和镇静剂等药物。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2.出血倾向

(1)原因:①库存血中的血小板、凝血因子破坏较多;②输入过多的枸橼酸钠,引起凝血障碍。

(2)症状:患者表现为伤口渗血、皮肤出血、牙龈出血、静脉穿刺点出血,严重者出现血尿。

(3)护理措施:①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血现象;②在输入几个单位库存血时,应间隔输入1个单位的新鲜血液;③根据凝血因子缺乏情况补充有关成分。 3.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1)原因:大量输血可造成枸橼酸钠积聚,与血中游离钙结合,降低血钙。 (2)症状:患者出现手足抽搐,血压下降,心率缓慢,心电图QT间期延长,心室纤维颤动,甚至发生心脏骤停。血浆酸碱失衡,pH低于7.35。

(3)护理措施:在输入库存血1 000ml时,需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预防发生低血钙。 4.其他

其他反应如空气栓塞,细菌污染反应,体温过低以及输血传染的疾病(病毒性肝炎、疟疾、艾滋病)等。严格把握采血、贮血和输血操作的各个环节,是预防上述反应的关键。

第五篇:静脉输液外渗的护理

一、非药物处理

1.一般护理 在药物外渗的48小时内,应抬高受累部位,以促进局部外渗药物的吸收。在静脉给药过程,如发现或疑似外渗情况时,首先立即停止给药,抽吸针头及血管内的药液,用适量的生理盐水注射于局部以稀释药液,降低局部药液浓度。

2.冷敷 冷敷可减轻蒽环类抗癌药,如氮芥、阿霉素等所致的皮肤损伤程度,可用冰袋间断冷敷渗出皮肤处24~48小时(时间长短以患者耐受程度为限)。

3.热敷 适用于一般的药物如生理盐水、维生素、抗生素等,亦适合于植物碱类抗癌药物的外渗,如长春新碱、长春花碱等。局部热敷可加速外渗药液的吸收和分散,减轻外渗药液对局部的损伤。

二、药物处理

1.生理盐水、50%硫酸镁、75%酒精湿敷可减轻水肿对局部组织的损伤,促进局部组织修复。据报道海普林软膏和利百素凝胶可有效治疗阿霉素外渗所致的局部组织损伤。

2.局部封闭 常用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局部环形封闭。利多卡因可能作为激肽重要的稳定剂起到阻断疼痛的作用,有镇痛、轻微血管扩张作用。地塞米松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具有抗炎特性作用,可以减少炎症扩散,抑制炎性细胞肽的合成和阻滞磷酸脂酶A2的活性作用,中断产生疼痛的持续性神经冲动起到镇痛作用。

3.解毒剂的应用 硫代硫酸钠可用做氮芥类、丝裂霉素、更生霉素等的解毒剂,可使药物迅速碱化,减少损伤。长春新碱药物外渗后局部可注射透明质酸酶,以促进药物吸收和弥散。长春新碱和阿霉素等偏酸性的药物外渗后也可用碳酸氢纳局部注射。

4.中药软膏制剂 按照中医活血化淤消中止痛原理制成的中药涂抹膏对各种药物外渗后引起的肿胀、淤血、疼痛疗效确切。如清热消肿膏外敷可治疗高渗药物输注渗漏所致的肿胀。

三、外科处理

一旦患者发生药物外渗,必须连续观察和评估局部症状和体征。如保守疗法失败,溃烂形成,需请外科会诊,彻底清创或联合植皮整形手术,保住肢体的功能和外观。

药物外渗为常见的多发的并发症,往往不会引起广泛重视。但是在临床工作中因该类问题往往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影响疗效,同时也使医患之间增加了很多矛盾。因此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从基础做起,首先掌握精湛的穿刺技术。其次认真正确掌握预防措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救治。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互联网金融品牌营销下一篇:护理学基础综合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