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地图的历史教学论文

2022-04-14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基于历史地图的历史教学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随着2017年新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颁布,高中历史在课程性质、理念、目标、结构和课程评价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提出了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的课程与教学的新理念。”[1]同时,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依据,将具体教学目标进行划分,制定了相应的学业质量水平标准。

基于历史地图的历史教学论文 篇1:

让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教育信息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教学工具,是教学力水平的重要标志。过去,使用的教学工具,是一本书,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到了上世纪80年代,推广了幻灯机;到2000年前后,开始推行多媒体课件,强调贯彻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念。这一阶段,大约历时10年。ppt课件能扩大教学容量,可引进影音与图片等,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其不足也是很明显的。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单纯的ppt课件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于是,教育技术开发者们研发推广交互式电子白板、微课等;还引进网络进行教学探索。“互联网+”的时代似乎正走向教育领域。随之,提出了信息技术应用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理念。

由电化教学到现代教育技术,到教育信息技术,不仅是名称的变化,也反映了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历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反映了语文教学现代化的要求。近年来,在信息技术应用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方面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但这一先进的理念要真正落地,似乎不那么容易,还需要有一个过程。那么,怎样实现信息技术应用与高中语文教学深度融合呢?本文对此以做一些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什么是信息技术应用与高中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简单地说,就是应用信息技术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率。而融合,则是指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那么,“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怎样“融合”,才能合成一体呢?在这个融合过程中,扎实的专业素养是融合基础,娴熟的技术手段是融合前提,巧妙的介入切口是融合关键;也就是说,首先是要有扎实的专业素养,其次是要掌握娴熟的技术,第三是要找准技术介入教学的切口。

要实现信息技术应用与高中语文教学深度融合,具体来说,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

一、明确需要,让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目标达成插翅

干活需要工具,但选用什么工具,应由需要来确定。如上班,可选用的交通工具,可以是11号车,可以是自行车,可以是摩托车、公交车,也可以是小汽车等。究竟选用什么工具更为便利,一要看自己拥有什么,二要看距离远近,三要看路况。教学工具的选用,也是如此。只有根据需要来选择并合理使用,才能有效,才能为语文教学目标达成插翅。

1.明确教学目标而选用信息技术,直击语文教学本质

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目标来选用信息技术手段,以直击语文教学的本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语文教学应该注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这里强调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实践性,明确了语文教学的目的。信息技术,是一个复合型概念,包含多种教学应用软件。语文教学,从本质上说是语用教学[1],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该教什么,确定选用什么样的信息技术手段,并使之融合到教学过程之中,使之与教学的其他环节血脉相连,水乳交融;不能将手段当目的,由过去的“满堂讲”变成“满堂放”,制造表面的热闹,从而失去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思维的发展、人文的熏陶等这些带有语文学科本质特点的内容。在实践中,有的将内容思想性较强的文章教学课上成了思想品德教育课;有的在说明文教学中,不是从文体阅读的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说明事物的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领会说明的方法等,而主要时间、教学重点等放在了挖掘说明对象的形象性与直观性上,课堂上忙着展示搜索到的有关生物、天文等方面的图片、视频资料,从而偏离语文学科的“本质”。如对《动物游戏之谜》《宇宙的边疆》《作为生物的社会》《宇宙的未来》等的教学,有的老师就是如此。所以,语文教学应该以科学的学科教学理念为指导,选用恰当的信息技术,以直击语文教学的本质。

例如,一位教师在参赛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大赛[2]时,上《烛之武退秦师》,老师让学生用电子白板展示其历史地图,解说当时秦晋郑齐宋楚等国之间的形势。学生对电子白板的操作熟练,对历史形势讲解也熟悉,但讲的是历史,而与文言文阅读教学没有多大关系。尤其对这篇课文第一段的理解没有什么帮助。我们来看课文第一段: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对于这一段,除了文言词语外,重点要解释的是“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如果根据这两句话,制作一个关于这一段历史的微课视频,或许能有助学生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2.明确教学重点而融合信息技术,坚守语文教学规律

所谓教学重点,它是教学中最基本的、最主要的知识点和能力点,是学生获取更多知识,形成能力的必经要塞,在教学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教学中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师要找准教学的重点,并设法突出它,这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所在。语文学习重在实践,重在积累,重在学习者对语言文字的涵泳、习得。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本末倒置。在传统课堂,重点内容重点讲,但其方式往往是口讲粉笔写,学生说,师生议。引入信息技术后,利用声、像、图等,突出了其形象性、直观性,但有的却无视语文教学规律。有的仅仅是将“黑板上的板书”搬上“电子屏幕”,将学习内容变成“电子文字”加上音像组合,而失落了教学重点。信息技术的运用,应该是用来突出语文教学重点的。其形象性和直观性的优势,应为“创设情景”和“演示过程”服务,应为“互动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式學习”和“发现式学习”搭建平台。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交互式电子白板、微课、网络等技术的展示功能、互动功能和反馈功能等。

例如,《沁园春·长沙》一课,教学重点一是通过品读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来赏析作者对湘江秋景的意象描写,进而领悟作者主宰大地沉浮的宽广胸襟和无所畏惧的革命气概。二是赏析少年同学形象,领会“浪遏飞舟”的象征意义。一位参加全国电子白板教学竞赛的老师在上《沁园春·长沙》时,就突出了对重点词语的品读[3]。讲课中,这位老师紧扣第一个重点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上台用电子白板板书解释“染”“争”“击”“翔”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从而使教学重点得到有效落实。如果对于“同学少年”进行赏析,可分层进行。“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写的是革命的豪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写的是文采。“文采”在作者心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可用屏幕展示初中学过的作者的《沁园春·雪》中的一段话:“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引导学生回顾分析。这几句话,作者评价他们文采的不足,从而认识到治国平天下,不仅需要武功,还需要文采。

实现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就是要真正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真正尊重语文教学的规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学习中的认知工具作用。

3.明确教学难点而融合信息技术,突出语文教学特点

语文教学的难点,是学生难于理解又必须掌握的地方。一般来说,难点与重点有关。教学中应找准难点,再设法予以突破。例如《沁园春·长沙》一课,深刻领会结尾“浪遏飞舟”的象征意义,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要突破这一难点,可先提问“作者为什么要突出这一场景”;再引导分析。分析中,可将“遏”改为“过”或“击”进行比较,领会“遏”字的力量感;再分析“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一场景的象征意义,可用多媒体展示作者早年驱逐张敬尧等反动军阀离开湖南等斗争的图片或视频微课,从而领会这一情景不仅突出了对“同学少年”的勃勃英姿,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的赞颂,也突出了这群少年在武功方面的才能,进而理解下阕与上阕之间问答关系。

找准难点,找到切口,才能很好地融合信息技术。简单的“描绘形象”,对文学作品作机械的“诠释图解”,把文质兼美的文学佳作的丰富内涵表达,仅仅是转化为一个画面、一个情景,是难以让学生在对书面语言的直觉感知能力的过程中感悟到作品的真谛、品味作品的内涵的。不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就会变成画蛇添足。例如,一位教师[4]在上《烛之武退秦师》时,解释“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一句。这位老师使用电子白板来解读“越国以鄙远”。学生上台在电子白板上,先点出历史地图,再在上面找出秦郑的位置,画出秦攻郑的箭头,再在地图上找出崤山的位置,这样来解释“越国以鄙远”一句,这就有点弄巧成拙。首先没有紧扣文本来解释,对这句话的理解,重点应是理解“越、以、鄙、远”等几个字在句中含义。至于“国”是指哪个诸侯国,只要展示一张历史地图,就一目了然了。秦国与郑国之间隔着的一个小国叫成周。这只要展示两张历史地图就可以解决的。一张是晋国版图面积大,秦要攻占晋,中间还隔着成国,另一张地图,则不仅隔着成,还隔着晋。这就就不需要学生用电子白板去解说。况且展示历史地图的目的应是说明,烛之武所说是持之有据,言之有理的,这也是他能成功劝说的一个原因。

所以,要实现其深度融合,作为教师,既要有良好的学科专业素养,又要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同时,还要探索哪个内容、哪个点上应使用什么样的信息技术;使用该技术能否有利于完成教学内容、落实重点、突破难点,达成目标。我们要始终牢记“信息技术”是手段,是形式;“专业素养”才是根本,才是内容;“融合”的关键是找准切口;融合的目的是提高学科教学效率,技术的选用必须适合学科教学的需要。

二、关注学生,让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课堂生成添翼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从教师的角度看,要突出其使用的目的性,要考虑教学的重点难点;如果从学生的角度看,我们使用信息技术,则要考虑是否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能真正促使学生学科知识的生成和学科能力的发展,是否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所以,关注学生,便成了我们选用信息技术的另一个着力点。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心装学生,要考虑实用,要处处为学生着想,而不能为技术而技术,也不能为美而美。我们不仅要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的环境或教与学的方式,而且必须运用技术去实现教育的结构性变革:“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出新型的‘主导一主体相结合’的课堂教学结构”[5]。这才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这一全新观念与做法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本质与内涵所在。

1.关注学生,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具有模拟性,也具有生动直观的展示功能。它可以将声、像、图、文等信息的艺术美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在美的氛围中,情绪高涨地学习,生动、活泼、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找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奋点,要找准学生学科发展的邻近区域,恰当运用教育信息技术,创设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充分利用网络的广阔性和互动性,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大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让学生动手实践,开动脑筋,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能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搜索、处理能力,让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只是停留在“学会”知识上,而转到“会学”上,进而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解决语文学习中的问题的能力。

例如,一位参加电子白板教学竞赛的老师[6]在上《沁园春·长沙》时,引导学生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方面做得很好。这位老师让学生根据词的上阕所描绘的湘江秋景想象作画,这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尤其是对上臺在电子白板上当场作画的同学来说,这更具挑战性,也让有特长的学生得到了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

2.关注学生,用信息技术促使学生生成语文能力

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个性,以此达成个性与共性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共识,但基于预设的课件往往使教学流程程式化,教师受制于课件,而对学生即时性的“旁逸斜出”的思考,是放手去引导启发,还是收回到既定的流程上,这是一个两难选择。很多老师因顾及教学进度,而往往选择后者,从而导致学生主体性的泯灭,扼杀了其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求异思维的火花,造成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白白流失。在语文课堂中,我们运用多媒体、白板、Ipad等信息技术,要突出落实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和教师教的主导地位,贯彻“一切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的新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关注学生,促使学生顺利生成语文能力,设法解决好教学流程的程序化预设与课堂教学资源即时性生成的矛盾。

3.关注学生,用信息技术引领学生提升核心素养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如果用科学的方式对高品质、多元化的媒体信息或影音资料加以適时呈现,能为学生的再造想象提供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但如果运用不当,就会产生一些负面的效应,而败坏语文教学课堂美妙的韵味。如有的人在做ppt课件时,只图所谓的精美,色彩搭配没有对比度,而让学生无法看清文字,这势必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只有心中装着学生,将学生摆在首位,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才会产生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动力;也只有将两者深度融合,才能实现高效教学。例如,一位老师[7]参加电子白板教学比赛,上的是《朗诵》。这堂表达交流课,老师先回顾学过的《沁园春·长沙》《雨巷》《再别康桥》的情感,分别请学生朗读。学生读的一般,教师做了些点评。再放录音范读这三首诗,请学生分析。接着介绍朗读的基本知识,包括轻重、快慢、高低、停顿等知识,之后,进行班级朗诵比赛,学生朗读自己准备好的作品。从效果来看,学生上台朗诵得确实很好。但这朗读得好,恐怕这跟这一节课关系不大。因能者已能,不会者依然不会。要说不会者的收获,最多也就是了解了朗诵的基本知识,看到同学中榜样。至于能力养成上,恐怕收效甚微。但如果在介绍朗读的基本知识后,像唱卡拉ok那样,放几篇文章的名家朗诵,让学生去模仿朗读,揣摩朗诵的基本知识,或许能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更多的进步。因为朗诵,要把握情感,这是内容上的,而所介绍的朗诵方法,都是技巧方面的。技巧要形成技能,必须进行反复的实践操练,这种操练可从模仿开始。如果能像唱卡拉ok那样,模仿,操练,则可能更有利于学生体会朗诵的基本知识,从而使能者进一步提高技能,使不会者也能养成一定的诵读能力。

三、创建范式,让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持续高效扬帆

从语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应用融合的实施情况来看,信息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实践,要发挥其潜在的巨大优越性,则受着许多因素的影响及制约。有的专家研究了影响这种教学的变量的模式,认为其主要受到环境、学生、教师三种变量的直接影响。而就教师本身而言,当务之急就是要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在认知中的工具地位,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有利于提升我们的教学力。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长期坚持,大胆探索,及时总结,创建范式。就阅读教学而言,下面几种范式是可参考的几种有益的尝试。

1.建立多维叠合的范式

多维叠合的范式,就是指在多个维度上应用信息技术,创建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立体融合范式。阅读教学,既有语言层面的,又有文化层面的。过分注重语言因素,往往支离破碎;片面强调思想,又流于架空分析。在讲《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可设计在凝重古朴的古筝独奏曲中,大幅孔子像在屏幕上出现。仰视这位影响了整个东方文明的中国古代圣人,学生肃然起敬。借助媒体,学生进入了语言世界,而后根据课文自然段落设计成六个对话情境。随着情境的深入,两千年前的师生对话在现代化的教室里逼真再现,课文中的重要文言词和文言句式与学生的理解相应显示于屏幕。教师在适时点评后,对关键语句的诠释、概括和意蕴的揭示,适时而醒目地亮在屏幕上。语言、场景、文化底蕴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

2.建立自主探究的范式

自主探究的范式,以学习心理学与应用信息技术相融合为基础,开展自主探究式教学。课前可采用学习任务单与微课融合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这是近几年比较火爆的翻转课堂的基本做法;也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网络的搜索功能,围绕主问题展开探究。如教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可让学生围绕“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形象展开探究,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搜索《论语》等古代典籍中对这四个人的记叙与描写,再分析他们思想性格,从而全面把握这几个人形象特征。在课堂教学环节,让学生展示自主探讨结果,引导学生或“激疑设问”,或“讨论明辨”,或“交流解疑”等。

3.建立师生互动的范式

信息技术是传递信息、使知识内化、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师生互动的范式,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师生共网互动,即师生共用网络,或共同操作计算机进行。例如,在多媒体教室教授《史记·鸿门宴》,教师与学生都带上耳机,教师在主控台发出信息,学生利用本课的学习软件与教师交流。比如,教师提问文中“臣活之”的“活”字的意义和用法,学生就点开这个字,于是,关于“活”字的各种义项、用法、例句和相关解释也一并出现,学生可以从中选择,回答教师的提问。教师利用主控台随意与某位学生交流,也可以与全体同学进行交流,还可以进行练习检测,并及时进行统计反馈评析。采用这种范式,把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材料与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交流结合在一起;从内容的选择到效果的检查,都可以按照个别化方式进行,因此,它既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还大大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另一种形式是利用电子白板互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功能强大,可以打破原来幻灯片式课件的程式化结构,适时利用生成资源,展开对话探究。

总之,开发利用信息技术资源,融合到语文学科中去,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但也是一项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有着光明前景的事业,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去开创语文教学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王元华,《语文教学本质上是语用教学》(《语文建设》,?2008(Z1):8-12)

[2][4]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第五届smart杯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大奖赛优质课例二等奖.f4v

[3][6]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第六届白板教学赛.f4v

[5]宋金华《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课堂教学结构性变革研究》(《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6,27(3):58-63)

[7]高中语文《表达交流-朗诵》——第五届smart杯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大奖赛优质课例一等奖.f4v

陈京龙,湖南省常宁一中特级教师。

作者:陈京龙

基于历史地图的历史教学论文 篇2:

基于时空观念素养的高考“历史地图”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

随着2017年新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颁布,高中历史在课程性质、理念、目标、结构和课程评价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提出了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的课程与教学的新理念。”[1] 同时,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依据,将具体教学目标进行划分,制定了相应的学业质量水平标准。这样,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水平成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学—考”的重要指导,解决了教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学到什么水平”和考试“考到什么层次”等问题,为我们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育任务明确了方向,也为学科考试命题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

一直以来,对考试试题的分析和研究是反观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学反思的重要手段。课程考试,尤其是高考,作为最具有影响力的学科教学评价方式,对课堂教学起着“指挥棒”的作用。研究高考真题,把握其中的命题趋向和发展变化,借以快速找到达成学科核心素养的操作路径,可谓行之有效、事半功倍。本文即以2016年到2018年全国卷、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等地高考卷中的“历史地图”真题为例,尝试从“时空观念”素养的学业质量水平要求来分析试题,总结其特点和规律,以为课堂教学提供经验借鉴。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指的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2] 而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其水平标准是“以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3]就“时空观念”素养来说,其学业质量水平主要分为4个等级,笔者将其要点概括为时空定位、时空描述、时空联系和时空解释等四个方面。

一、时空定位历史事件基本史实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4]可见,时间范围和空间位置是了解和认识历史的必要条件。而时空定位,就是要求在“历史地图”中,明确历史事件发生具体时间和地点位置,这也是“时空观念”素养学业质量水平中第1等级的要求。

在2017年天津卷第2题中,就直接考查了清代“四大商业名镇”中朱仙镇和景德镇的地点位置。朱仙镇在河南省,景德镇在江西省,这样把题干要求和“历史地图”中的地点位置“文图相配”,才能选出正确答案。和此题类似,2016年4月浙江省选考第1题“周初分封鲁国”、 2016年上海卷第1题古希腊人所称“美索不达米亚”、2018年天津卷第9题“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在地”,都是要求从“历史地图”中找出相应的地点位置。

以上几题都是在题干中给出了时间范围和地点名称,由考生选出地点位置。但也有个别考题,让考生通过观察地理位置来确定地名的情况,如2018年4月浙江选考第30题,就给出了“人类古代文化遗迹”分布图,让考生在选项中判断其标注的遗迹名称是否正确。

上述两种考查题型,其实质都是要求考生在明确时间范围的情况下,选择空间位置去定位历史事件。

二、时空描述历史事件来龙去脉

“时空观念”素养学业质量水平第2等级中要求“能够利用历史地图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从时空角度“认识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包括原因、经过、结果、影响及意义等等,并且能够“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和现实的重要性。”[5] 在高考“历史地图”的考题中,上述特点尤为明显。

2017年4月浙江选考第19题,就要求依据“欧洲人在亚非的贸易分布格局”示意图,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同样,2017年江苏卷第9题,要求依据“中国近代高等学校分布图(局部)”,分析推断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原因。此外,2018年全国卷3第24题,要求依据“墓葬铁器实物发现地分布情况”的地图,来判断战国以前的社会情况。等等这些考题,都需要考生透过“历史地图”时空信息,并结合课本所学知识,来深挖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三、时空联系历史事件发展变化

历史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时空框架因时而动,因地而变,因人而宜,因事而迁”,[6] 在“时空观念”素养学业质量水平第3等级中,要求“能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运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较长时间、较大范围的史事加以概括和说明。”[7]其中,较长时间指的是古往今来的发展变化,而较大范围指的是跨国家、跨地区的空间联系。

2017年北京卷第17题,要求依据14年“抗战史事示意图”,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对“宝岛回归”、“家园沦陷”、“血战台儿庄”、“全民族抵抗的枪声”、“中共七大召开”等5件事情进行排序。此题即以“历史地图”为切入口,用时间顺序来考查“14年抗战”这一历史事件的发展变化。

此外,2018年4月浙江选考第25题,则展示两幅“欧洲某区域集团组织的成员国扩大示意图”,依据从图1到图2空间位置信息的演变情况,让考生判断正误。此题是以两幅“历史地图”进行对比,发现其中跨国家、跨地区空间位置的变化,从而推断出“欧共体”这一国际组织,然后进行判断选择。

可见,在高考试题中,对“历史地图”时空联系的考查,一种是按时间发展变化进行排序,另一种是按空间形势不同进行判断。两种考查维度虽各有侧重,但却在历史事件的发展变化中紧紧联系在一起,相互补充,缺一不可。

四、时空解释分析、综合历史事件

所有的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通过对“历史地图”的分析、综合、比较,“学生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历史史事做出合理的论述和解释”,[8]这正是“时空观念”素养学业质量水平第4等级的要求。

2016年北京卷第12题,中国古代有一部文学作品集,图片是其“作品来源地域示意圖”,要求依据此图,选出作品集中的诗句。本题即是要求考生对“历史地图”中时间和空间信息进行合理解释,来确定文学作品集的内容。题目“示意图”中显示了“齐、魏、秦、陈”等名称和地理位置,考生可以此判断这是分封制下形成的诸侯国,进而推断出此作品的时间是在西周到春秋时期,最终确定题干中的“文学作品集”就是课本中所学过的《诗经》。

2016年全国卷2第41题,要求依据“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示意图”和对玄奘、鉴真的简要介绍等材料,提炼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此题是全国卷中非常典型的开放性论述题,也是考查用“历史地图”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来解释和论述历史事件的很好的范例。题中“示意图”清晰地展示了玄奘西行路线、玄奘回国路线和鉴真东渡路线,考生很容易掌握其路线的起止地点、方向距离和沿途经过。之后,依据“示意图”中线路的不同,考生可以比较总结出玄奘是向西到天竺(印度)求取佛法,而鉴真是向东去日本传播佛学,两者都对佛学的发扬和传播做出了突出的贡獻。最后,考生依据“示意图”和文字材料进行归纳综合,从而提炼出“中国古代为文化的传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观点。

与之前列举的高考试题相比,以上两题对“历史地图”的考查,充分体现了培养“时空观念”素养较高层次的水平要求。能否运用“历史地图”的时空信息来解释历史事件,并加以分析、总结和概括,成为衡量学生是否养成“时空观念”素养的最高标准,这也是我们课堂教学应该达到的深度和水平。

五、对“历史地图”的教学反思

综上所述,近几年在高考“历史地图”试题的考查中,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兼有材料分析题;涉及地图类型有疆域图、路线图、分布图、战役图等等;既有单独考查“历史地图”的空间位置,也有综合考查理解、分析、比较“历史地图”的内容,涵盖了学业质量的多种层级水平。

同时,还可以发现,高考中所考查的这些“历史地图”都不是课本上的原图,这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试题的广度和难度。但是,我们的课堂教学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可以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教学理念和高考试题,结合原有的课本内容,及时做好教学反思,找出应对策略。

首先,我们应认真研读新版课程标准,全面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学业质量水平标准,充分认识课堂教学由传授知识到培养素养,由学科教学到学科育人功能的转变。

其次,结合课本内容,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积极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水平等级的要求(第2等级是高中毕业生在本学科应该达到的合格要求,第4等级是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即高考的命题依据)来进行实际操作。具体以“历史地图”的教学为例,可按如下步骤达成多层次“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

1. 读图说史,即根据“历史地图”的内容来定位历史事件的时间范围和空间位置。可以先指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地图,包括地图的名称、具体时间和空间“四至”范围,然后引导学生弄清楚地图中每个标识的确切含义,如文字标注、路线方向、图例解释等,做到点、线、面相结合,颜色、符号、文字相统一。这样,使学生学会提取“历史地图”中的关键信息,并用与“时空观念”有关的概念术语表达出来,从而达到学业质量水平第1等级的要求。

2. 据史构图,即用课本文字叙述去补充完善“历史地图”内容以加深对历史事件的时空认识。“历史地图”往往与课本知识紧密配合,相互印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知识,分析相关“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和意义,从而使学生对“历史地图”的理解更加完整立体、更加生动形象,这样,也就完成了“时空观念”素养学业质量水平第2等级的目标。

3. 比较地图,即对“历史地图”的前后变化进行分析、对比、解释来发展时空认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长短时段、大小范围、整体与局部、静态与动态等多维角度对一幅或多幅地图进行分析,来体会时间与空间的不断发展、相互联系和多方变化,从而形成对“历史事件”的完整认识,达成“时空观念”素养学业质量水平第3和第4等级的要求。

以上是以“历史地图”为例,介绍了培养“时空观念”素养的方法和步骤,但“历史地图”和课本文字叙述本身就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史料,在学习过程中,“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素养也渗透其中。

总之,通过以上对高考“历史地图”试题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对核心素养的考查已成为高考命题和考试的主要趋向。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来进行,日积月累、循序渐进,最终达成。

【注释】

[1]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180页。

[2][4]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5页。

[3][5][7][8]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第41—43页。

[6]王少莲:《构建“时空框架”涵养“时空观念”——以“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一目的教学设计为例》,《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第14期,第12页。

作者:贾全全 魏凤岐

基于历史地图的历史教学论文 篇3: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摘 要: 由于时间、空间是历史学科的基础教学要素,所以为了有效培养高中生的历史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和提升,因此,为了有效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就如何培养高中生时空观念素养的有效途径进行探索,通过调查分析当前历史教学中所存在的教学问题及原因,从而有效设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帮助高中生丰富自身的历史知识储备。

关键词: 高中历史;时空观念;课堂教学;素质养成

一、 引言

为了帮助高中生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加强对其时空观念素质的培养和提升。由于时空观念是贯穿高中生历史学习的重要知识媒介,其不但可以帮助高中生加强对历史事件发生、演变过程的详细了解,还能在短时间帮助学生发现历史发展规律,致使其可以根据历史重要思想树立自身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个人的历史核心素养。

二、 历史时空观念的阐释

(一)历史时间

历史学科下的时间概念与传统的物理时间是有区别的。历史时间主要由变迁和延续两个概念共同组成,其不仅表现的是历史事件的具体发生时间及先后顺序,还包括历史事件的发生趋向及脉络,将特定历史事物间的连续发展历程进行详细划分,从而展现出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发展关联及内在缘由。

(二)历史空间

历史学科下的空间观念也与传统的地理空间具有较大差别。但针对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历史教师依旧将历史的学科概念认为是历史事件的发生地点及方位,且认为将历史地图进行详细地讲解便能够很好地培养高中生的空间观念,从而导致高中生逐渐走向历史空间等同于地理空间的学习误区,进而对自身的时空观念素养的养成形成一定的束缚和阻碍。历史空间概念应具有社会性,因为其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所以学科的空间讲解不能从简单的地理位置、形态进行主要叙述,而应将社会与地理空间进行有效结合,将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包含在内,从而有效地体现历史时间的空间细节。

(三)时空观念

新课程标准认为时空观念便是将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进行有效结合,且致力于高中历史教学应从整体上把握时空观念的培养。所以,高中历史教师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将时空观念进行剖开培养,应利用整体化的时空观念教学来加强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养成和提升,帮助其有效提高自身的历史学习效率,推动高中高效历史课堂的顺利进行。

三、 当前时空观念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学生角度

虽然高中生已经具备了初中三年的历史知识储备,但由于高中历史教学不同于初中历史浅层学习的教学目标,致使其会更加重视对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但由于高中生在学习方法且看待问题的技巧上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和片面,所以他们只能机械性地对单个历史事件进行有效记忆,无法对不同历史事件进行有效的结合和关联探索,以至于为其时空观念的养成造成阻碍。

(二)教师角度

在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由于新课程标准为高中历史教学确立了新的要求和目标,所以历史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历史教学水平,养成敏銳的探索教学意识。但是,由于高中历史教师长期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导致其不敢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大胆创新教学模式和计划,以至于其无法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过程,从而导致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始终无法提升,且使学生在未有老师正确引导的情况下,无法高效养成个人的时空观念素养。

(三)教材角度

由于现行的历史教学课本均以专题进行排版,且这种编排方式与通史编排有很大差别,其课程结构具有很大的跳跃性,致使刚步入高中阶段的学生会因缺乏相应的历史知识储备,而无法对历史事件进行贯通式的顺序掌握,以至于其很容易将历史的发生时间进行混淆,从而不利于其时空观念素养的建立。

四、 基于时空观念素养培养策略的教学设计和探究

(一)以时间为线索,梳理历史事件的发展历程

为了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线索意识,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在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教学时,根据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将其创建为大事年表,通过将重要的历史知识在表格中进行排列、比较、归类、概括和总结,致使复杂的历史内容可以更加直观明了地展现在高中生的学习视野,从而使其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历程,并进一步强化其时间观念。例如:在对《辛亥革命》进行课堂讲解时,由于这节内容中拥有大量的时间点,其在每个月都会有重大事件发生,但教材内容却未能根据时间顺序将其重要历史事件进行罗列,所以导致高中生在学习这一课时会出现记忆混淆的学习情况。因此,为了解决高中生在学习历史事件的时间混淆问题,高中历史教师可以根据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将其构建为全面的大事年表,通过对革命理论进行合理的排序和总结,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更好的时间线索意识。如“1894年,兴中会成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兴起;1905年,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提出三民主义……1911年12月,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中华民国成立……1921年四月,临时政府迁往北京”等此类时间列表。通过构建全面的时间列表,不但可以帮助高中生强化自身的时间观念,还能使其在未来对其他历史事件进行学习时,能够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历史事件问题进行梳理,为自身时空观念素养的养成建立坚固的时间意识基础。并且,为了有效加强高中生对历史内容的学习和掌握,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在年表中提取一些与时间相近的历史大事,并将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详细记述,致使同学们可以在年表中详细了解不同时间所发生的历史事件,从而有效提高个人的历史核心素养。

(二)以空间为基础,加强学生的历史地图认知

由于历史地图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其可以向同学们展示更加全面的历史人物活动情况及特征,所以为了有效培养高中生的时空观念素养,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加强在历史课堂中对历史地图进行详细讲解。例如:在对“春秋战国时期”进行课堂讲解时,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为同学们同时展示“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让其对地图内容进行深入分析,致使其可以从地图中提取出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变迁相关的信息,并能结合所学知识对变迁缘由进行详细说明。随着同学们对两幅图的变迁信息进行详细比较,其不但可以有效养成善于发现问题的意识,还能在对历史事件的深入探索中有效养成自身的发散性思维,明白中国历史的显著趋势是由分裂走向统一,清晰了解历史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当时的地理情况,从而进一步加强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和掌握,提高个人的历史核心素养。通过利用历史地图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其不但可以根据历史的重要变迁取向构建出历史的深层体系,还能有效掌握历史的时间发展趋向,建立完善的时空观念素养。

(三)创设历史情景,加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深切体会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行,其要求高中历史教师需加强在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情景创设,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历史情景,致使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伸入到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加强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掌握,并有效建立自身的时空观念素养。例如:在对“宗教改革”进行课堂讲解时,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当时欧洲人为何相信低级的赎罪卷这类骗术,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查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并为同学们讲解当时人们的受教育水平、宗教信仰状况和基督教核心教义,致使其可以伸入中世纪的西欧,深切体会当时天主教对人们的经济剥削以及对其思想、生活的束缚和控制,从而明白当时大多数人对罗马天主教会的赎罪卷深信不疑的缘由。通过引领高中生在创建的历史情景中加强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和掌握,其不但可以真切地体会到历史事件的完整发展情景,还能掌握不同时间点发生的重要历史关键内容,以至于其可以逐渐养成良好的时空观念素养,并有效加强个人的历史学习能力。

(四)构建时空关联,详细讲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

随着新课标要求高中生必须按照时间顺序及空间关联加强对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的综合了解和掌握,高中历史教师需根据实际教学内容为同学们构建全面的时空框架,通过将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详细讲解,致使同学们可以对历史事件的发展缘由进行有效的掌握和应用,从而有效建立自身的时空观念素养,丰富个人的历史知识储备。例如:在对《宋明理学》进行课堂讲解时,由于部分学生会对宋明理学的兴起及其发展分化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缘由产生疑惑,致使其在听从教师讲解后,只能简单地认为宋明理学只是因为儒学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冲击而产生的一种自救举措,而无法对陆王心学的兴起缘由进行正确的理解和掌握。因此,为了帮助高中生加强对宋明理学兴起缘由的理解和掌握,高中历史教师需要转变生硬的传统教学手段,通过将佛教和道教的冲击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进行有效结合,将政治上五代十国混战造成的传统道德规范破坏,以及从经济上表明经学已经无法适应新的经济发展要求,到经学因缺乏适合大众精神需求的人生哲学,致使儒家在吸收佛、道思辨后弥补自身缺陷营造新儒学后宋明理学兴起的重要原因进行详细分析,从而有效帮助高中生加强对宋明理学发展历程的理解和掌握,并使其能够在对具体历史过程的清晰阅览中,加强对自身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五、 结语

综上所述,主要阐述了高中历史教师需通过深入、系统地了解和讲述历史事件的发展历程,来帮助学生在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探索时,可以从特定的时空观念中思考和探索历史事件的发展缘由以及重要构造环节,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历史核心素养,并有效促进其时空观念的建立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钱凯.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J].华夏教师,2018(29):45-46.

[2]文邦英.高中历史教学“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J].林区教学,2018(9):81-82.

[3]余長辉.时空观念: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J].基础教育参考,2018(17):54-55.

[4]周云华,黄飞.例谈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的培养[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8):66-70.

[5]赵艳晶.历史时空观念核心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

[6]文燕.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培养水平层次划分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

苏敏,福建省漳平市,福建省漳平第一中学。

作者:苏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课堂教学管理下小学体育论文下一篇:世界经济贸易影响证券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