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农村社区建设材料

2022-12-27

第一篇:村级农村社区建设材料

调研材料:加强村级财务监管促进新农村建设

加强村级财务监管 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2005年3月1日财政部颁布的新《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施行,新制度的实施对完善村级财务会计工作,推进村级财务管理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农村财务问题仍然是影响农村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比如:个别村财务账目管理不够严格,收入管理不够到位,个别村收取的承包费,上级部门扶持的款项等,有时坐收坐支;村务公开制度落实不够及时,有的流于形式,有的不够明细,具体支出项目群众无法知晓;村级监督委员会发挥作用不明显,民主理财小组签字存在代签现象。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监管是当前农村刻不容缓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监管的重要性 包括村级财务监管在内的各项村务监督工作的扎实开展,直接关系到农村基层政权的稳定;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能否有效贯彻落实;是强化基层民主监督工作,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机制保证;是转变农村基层干部作风,提高干部公信力的重要途径。

(一)加强村级财务监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

要。近年来,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尤其是连续七年出台了七个一号文件,文件确定了若干项稳定、保护、支持、发展“三农”的重大政策,为我们的工作明确了重点和方向。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特别是受财力所限,我们的财政过去对农村的投入相对较少,随着农村改革的有序推进、国家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强农惠农政策的稳步实施,财政支农投入不断加大,加之拆迁等专项资金的投入,有些村集体经济的强大,村级财务管理成为群众关注的焦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是重点、难点,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而农村小康的实现,离不开党和国家对“三农”的投入,“三农”投入资金的效果如何?村级财务管理水平如何?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成效怎样?村级财务的监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村级财务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

(二)加强村级财务监管是农村反腐倡廉工作的必要保障。 农村财务问题一直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村级财务管理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关系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更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从我省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农民上访中99%的案件与农村财务管理有牵连。

因此,加强村级财务监管,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既是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基础,也是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有效监督手段。加强财务监管,把农村群众关注、容易引发矛盾的财务由“暗箱操作”变为“阳光作业”,使广大群众消除疑虑,减少各种影响稳定的矛盾纠纷。

二、多措并举,努力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

(一)实施全过程监督,提高监督效能。对村级财务进行全过程监督至关重要。随着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目前农村道路、饮水等工程大量增加,对工程采取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监督显得尤为重要。过去农村资产资源的发包和工程建设,都是村委自行发包。现在集体工程建设招投标既增加了参与投标企业的数量,防止串标等不良行为的发生,又增强工程建设的透明度,杜绝超预算建设的现象,有效地降低了建设成本,节约了建设资金。同时,还对承包方和工程建设施工队伍的资质、信誉、规模等进行审查筛选,好中选优,优中选廉,消除了幕后交易和“暗箱操作”,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保证了工程质量。

(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使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要在现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费用开支管理、财会人员及财务账目管理、财务审计与民主理财等方面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特别是要严格制定“收入收缴制度”、“支出管理制度”和“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与此同时,逐步健全完善村账乡管的规范化建设,

提升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工作水平,使村级财务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三)抓好财务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坚持财务公开是村务公开的主要内容,可以确保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真正把农民群众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对村级财务公开,要真正做到“真公开、全公开、常公开”,让群众看得明白,消除群众疑虑,赢得群众认可。为此,在公开内容上,做到村级所有收支、资产负债、债权债务逐项逐笔明细公开,承包合同、分配方案等逐项公开,并对老百姓点题要求公开的事项和内容进行逐题公开;在公开时间上,各村的集体资金收支情况每月进行一次张榜公开,每月15日为全市统一的张榜公开日。各村的资产、资源经营状况要每年底公布一次,遇到集体资产处置或集体资源招投标,涉及土地征用补偿及分配、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粮食直补等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做到随时公开;在公开方式上,统一制定公开表式,设置便于群众观看、设施牢固的固定公开栏,还可以探索和推行农民信箱、明白纸等公开形式,不断创新和丰富公开形式与载体;在公开程序上,按监督委员会事先审核、村级组织负责人签字、乡镇审核认可的步骤进行。

(四)加强财会人员队伍建设,提高财会人员素质。村级财务管理既是一项带有很强政策性的工作,又是一项相当专业的工作,所以财会人员既需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还要有较强

的政治观念和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加强财会人员队伍建设,提高财会人员素质,首先要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挑选最适合的专业人才;其次,要做好农村会计人员的继续培训和教育和考核工作。

三、齐抓共管,形成加强村级财务监管的强大合力

(一)充分发挥目前“双代管,双监督”的作用。我市自1997年以来,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财务前清后乱、记帐不规范和财务公开不及时等问题,对农村财务实行了由镇农财办统一进行代管帐目、代管资金,同时由镇经管站和农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共同对村财务收支进行监督的农村财务“双代管,双监督”管理办法。双代管后,农村会计由村聘任(聘期三年,与村两委任期一致),镇经管站备案。农村会计员每月按镇统一规定的时间,到镇农财办报帐,审接帐目后,由镇农财办进行记帐和村务公开。通过以上管理办法,有效地解决了以前农村财务前清后乱、帐目不规范和不及时公开的问题,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农村财务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充分发挥农村村务监督委员的职责会去监督,去规范。《寿光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各村要建立农村村务监督委员会,负责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监督与管理。农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每月对村集体资金进行一次集中理财,对集体资产和资源实行日常监督与管理,对各项收支、

集体资产运营和处置、集体资源的对外承包、租赁、开发等拥有审议权、监督权和不合理开支否决权。农村村务监督委员会要定期开展活动,对村集体资金预决算、集体资金收支、集体资产、资源的运营、开发及效益情况,各种经济合同的签订、执行情况,各项集体“三资”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议、监督。

农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都是推选出来的,公道、正派、责任心强、群众信得过、敢于抵制不正之风,加上对本村的情况比较熟悉,比起其他监督主体来说,对村级监管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所以要充分发挥好农村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职责,抓好财务监管工作。

农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要树立三种意识,切实履行监管职责。一是责任意识。村务监督委员会作为村级监督机构对村级财务实施监督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是一项历史使命。在监管工作中必须树立责任意识,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做好财务监管工作,不作为或监督不力就是失职。二是服务意识。村务监督委员会就是为群众服务的组织,要以服务群众作为监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敢讲,敢于抵制不正之风,这样才会为村集体把好关,理好财。三是法制意识。要多学法律知识,在工作中要依法行政,按程序开展工作,按政策规定进行监管,要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能凭空想象,无中生有,毕竟财务监管是很严谨的工作。

农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要注重学习培训,不断提高监管

水平。了解掌握农村财务管理知识,是做好财务监督的前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好财务监管,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监督委员会成员必须懂财务,如果不懂的话,外行怎么能监督内行?只有监督委员会成员自己弄懂了,才能进行宣传和再培训,真正发挥农村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职责,才能更有利于开展监督。再就是要掌握本村的收入、支出和资产等基本情况,只有情况掌握熟了,监督的时候才能有的放矢。

再就是要对国家出台的惠农政策认真进行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作出了战略部署,各级出台了一系列包括小麦良种补贴政策、棉花良种补贴政策、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政策、新农保、新农合、农村低保和五保供养及农业保险等强农惠农政策,这些政策最终都要落实到村级,靠村级落实。只有掌握了才能加强有效监督,就会增强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的透明度,保证民生工程在阳光下操作,确保强农惠农政策真正落实到位,才能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二)强化会计监督是财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区域内的会计工作”。从法律上规定了各级财政部门是会计行业的主管部门,肩负着规范会计秩序、加强会计管理和提高会计信息质

量的重要职责。2008年11月27日山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山东省财政监督条例》第二条明确指出财政部门依法对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涉及的财政、会计等事项进行审核、监控、检查和处理。2005年颁布实施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中也明确指出“财政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会计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财政部专门出台了《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和《财政检查工作办法》,对会计账簿设置、会计核算、会计人员任用如何监督检查和处理、处罚做出了具体规定。财政部门作为涉农资金的分配、使用、监督、绩效评价的管理者,有义务有责任强化村级会计监管,在大力开展对专项资金监管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发挥效益的同时,加强对村级财务的监管,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各镇财政经管统计站要定期按规定对村级财务进行严格审计检查,并建立审计责任追究制度,防范违规现象的发生。

(三)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强化协调联动机制。2008年我市印发的《寿光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镇(街道)纪(工)委要切实履行监督检查职责,突出对农村财务收支管理、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情况、集体资源发包承包、基础设施及工程建设招投标等的监督检查,特别是对群众关心、关注的村级交通费和通迅费等支出、集体资产处置、工程建设等进行重点监督检查,从源头上杜绝腐败问题的发生。市纪委监察

局定期对各镇(街道)纪(工)委和委托代理中心履行职责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加强对重点岗位和重点人员的教育和监督,同时对“三资”管理有关制度规定落实情况不定期进行抽查,对“三资”管理中出现的违纪问题,要及时立案查处,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寿光市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暂行办法》规定,市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和镇(街道)经管站,负责本市的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管理工作,包括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和镇代管资金审计等。

另外要加强职能部门组织协调,纪检、监察、财政、农经、审计、信访等部门互相密切配合,建立和完善农村财务管理信息沟通和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分析影响农村财务管理的因素,解决农村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共同协调从制度上、源头上加强对农村财务管理的监督约束。同时,坚持惩防并举的方针,各部门联合加强对村级各项财务收支活动的监督检查,特别要加强新农村建设工程项目、土地征用补偿和支农惠农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减少和避免村官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

四、切实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确保村级组织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安全

强化财务监管就要切实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依靠制度来提高约束力,达到财务监管的目的。健全和完善村级管理部门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保障村级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维护

村级集体资产的完整与安全,确保村级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推动与促进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一)加强货币资金收付的控制和管理。村级组织必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审批人和经办人对货币资金业务的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村级组织向单位和农户收取现金时手续要完备,使用上级统一规定的收款凭证,收取的所有现金均应及时入账,不准以白条抵库,不准坐支,不准挪用,不准公款私存,不准账外设账。应严格遵守库存现金限额制度,库存现金不得超过规定限额。必须建立健全现金开支审批制度,严格现金开支审批手续。对手续不完备的开支,不准付款;对不合理的开支,经办人有权向村务监督委员会或上级主管部门反映。资金支取实行“双印鉴”管理,只有镇财政经管统计站与村双方银行印鉴齐全,银行方可办理兑付手续。

(二)加强对往来款项的控制和管理。村级组织的应收款项包括单位和个人的各项应收及暂付款项。对拖欠的应收款项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催收。对债务单位撤销,确实无法追还,或债务人死亡,既无遗产可以清偿,又无义务承担人,确实无法收回的款项,要按规定程序批准核销。

(三)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控制和管理。村级组织必须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人员岗位责任制。要安排专

人负责定期对固定资产盘点清查,做到账实相符,终了前必须进行一次全面的盘点清查。固定资产的购置、变卖、报废等事项,必须经镇(街)经管站审查,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四)加强对集体资源的控制和管理。村集体资源包括:法律规定属于村集体所有和集体资产范围内的自然资源、村集体投资投劳购建和在建的基础设施、公益设施、生产设施、村集体与有关单位共同出资形成的公益设施中占有的集体资产及村集体所有的其他资产,均属于村级集体资源。村民委员会要建立集体资源台帐,如实登记集体资源项目、面积(数量)和开展经营情况。村集体资源开发经营方式和承包方案必须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报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批准。村集体资源开发实行承包经营的,除法律和法规另有规定外,必须采取招标、投标等方式确定经营者。村集体资源招标、投标方案,必须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由镇(街道)集体资源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心组织实施。

(五)加强对收入的监督管理。村集体收入主要包括公共积累、发包收入、经营收入、租赁收入、投资收入、国家征用土地补偿收入、处置集体资产和资源收入、国家及上级拨入的财政补助收入、村集体向村民筹集的“一事一议”资金、其他收入等。村级各类、各种、各项收入,由村委会负责筹集和收取。村级所有收入应无条件纳入委托代理中心管理。镇(街)委托

代理中心审计员、记帐员要对各村的收入情况严格把关,做好实现收入和收入档案的比较核对工作,督促各项到期应收款项的回收和各项收入的兑现,以防截留、挪用。

(六)加强对支出的监督管理。村级组织支出主要包括村级固定编制干部的工资报酬;村级享受误工补贴人员的报酬;享受退休待遇的村干部固定补助;村级办公经费;村级公益事业支出;村级其他支出。村级组织要建立健全支出的预算制度,量入为出,对非经营性开支要实行总量控制,不得超支。村级日常零星开支实行备用金制度,备用金限额标准由镇(街办)制订。支出要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所有开支必须有合法、真实、完整的原始凭证,由经办人、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共同签字。自制原始凭证必须由两个以上经办人签字。

村级财务监督是一项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上级重视、群众支持、多部门配合。村级财务监管好了,才能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寿光市财政局

联系电话 13853631528 )

第二篇:建设新农村要注意化解村级债务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普遍面临沉重的村级债务,给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农村和谐稳定和农村基层政权巩固,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化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必然要受到严重影响。当前,村级债务化解难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基层干部工作不主动,怕担风险。一些基层干部认为,化解村级债务是事关全国性

的重大政策问题,必须等上级给政策出说法。如果上级没有统一说法,化解起来非常棘手不说,弄不好费力不讨好,不如做其它工作一样出成绩。还有一部分基层干部“新官不理旧帐”,认为村级债务是历史问题,又不是自己造成的,只要自己不出现新债务就行了。二是农民还债意识淡薄,得过且过。一些欠债农民“欠债有理,守法吃亏”心理作怪,认为税费改革前税费都欠了,现在国家重视“三农”工作,不仅免税还发补贴,欠村里那点钱就挂帐挂着吧,说不定哪天国家就赦免了,否则逼急了就上访告状,让村干部干不消停。还有些农民攀比心理严重,认为欠债又不只是我一家,别人不还,我就靠着,过一天算一天。

三是村集体经济发展困难重重,无钱化债。多数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严重困难,集体资产资源能卖的卖了,能租的租了,化债途径越来越少,空间越来越小,而且剩下的债务全是难啃的“硬骨头”。

化解村级债务,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一个难点问题,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绕不开、躲不掉的重点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一要把化解村级债务摆上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一是搞清村级债务的底数。春耕结束后,要集中开展一次大清查,彻底搞清村级债务的底数。二是明确责任,强力推进。坚决破除现任不理前任事的错误思想,把村级化债务的任务量化指标,落到人头,并把化债工作纳入政绩考核范畴。三是加强舆论引导,扭转不良风气。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开动宣传工具,对农民进行有针对性的舆论引导和法律宣传教育,扭转一些农民“欠债有理、守法吃亏”的不良风气。

二要强力遏制债务继续上升的势头。国家要出台新的政策,尽量减少村级债务的贷款利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利息支出。同时,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监管,坚决杜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有新的村级债务发生。

三要创新化债方式,通过农民群众开展“一事一议”进行化债。村级债务化解是农民群众自己村集体的事情,要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动和依靠农村群众,实行村民民主决策,通过“一事一议”方式化债。

四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全方位化债。要活存量资产,靠新增收入化解债务。对村自有耕地和新增耕地,进行一次认真清理,对明显严重不合理的承包合同,要重新审定、废除,重新竞价发包,一次性承包5至10年。对村级自有荒山、林地、水库、塘坝的使用权、经营权,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行竞价拍卖,对以前签订的低价承包合同要重新审核、认定,确实一合理的要予以废止、重新发包;要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积极推行“拉拽还欠、转贷还欠、土地流转还欠、出卖固定资产还欠、核销呆坏帐减债等方式进行灭债。

五要严肃处理村级债务清理中反映出的乡村干部贪污、行贿及侵害农民利益的经济案件,该抓的抓,该判的判,决不姑息手软。

六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确因普九教育、无企村建设、建畜牧小区和路边经济、落实上级多种指令性补贴,上级部门开展的多种达标竞赛活动等造成的政策性债务,要主动逐级向上反映,争取国家出台优惠政策和给予资金扶持。

七要切实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要严格执行村财民管乡代管制度,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理财、任内审计、责任追制度,建立和完善村民议事规则,靠科学的严格管理化解老债,遏制新债。

第三篇:山西新农村建设村级调查报告

摘要:自2006年提出新农村建设以来,山西省各个地级市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各地市进展不同。文章结合山西省11个地级市33个村委的调查问卷及访谈资料,对调查村基本情况、新农村建设总体情况、新农村建设实现情况、新农村建设中问题及难点、农民对新农村建设建议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发现新农村资金缺口较大,教育、就业仍是新农村建设中民生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山西省;新农村建设;村级调查

2006年,中央明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为了解山西省六年来新农村建设情况, “综改区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绩效测度与评价”课题组于2012年8月14至29日对山西省晋中市、太原市、长治市、晋城市、运城市、临汾市、吕梁市、忻州市、朔州市、大同市、阳泉市等11个地级市共33个村,每个村庄选取15户进行调研。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和可信度,选取村里的定点观测户为主要调研对象,其余的按照等距抽样的原则选户,共495户。同时,对33个村的村干部(村长、村支书、村会计)进行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获取村级信息。在山西省11个市33个村中,共发放村级问卷33份,回收有效问卷33份,有效率100%。在村级调查基础上形成此报告。

一、被调查村基本情况

(一)“一肩挑”、地处平原、农区型村庄占多数,村庄规模不同

调查显示,村支书、主任“一肩挑”情况占多数,被调查的33个村中有19个村的村支书、主任“一肩挑”,占57.6%。14个村地处平原,占42.4%;10个村地处丘陵,占30.3%;9个村地处丘陵,占27.3%。农区型村有19个,占57.6%;而城郊型、城郊型兼农区型、工矿型、城中型分别有9个、2个、2个、1个,分别占27.3%、 6.1%、6.1%、3%。

村总户数、村总人口数、就业人口数、劳动力总数、从事农业人口数统计情况见表1。

(二)主导产业以第一产业为主

调查表明,农村的主导产业以第一产业为主,占到村总数的66.7%,其中种植业占60.6%;养殖业占6.1%。这种情况主要集中于农区型村庄(65.5%)。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有3个,占9.1%;其中采煤(工矿型)占3%,砖厂(工矿型)占3%,加工工业(城郊型)占3%。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有1个(城中型),占3%。

(三)试点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较高,推进时间越短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越低

调查显示,33个村中农民人均纯收入最小值为2550元(该村为推进村),最大值为25980元(该村为试点村),均值为7591.12元。将33个村按照试点村和推进村比较发现,2006年全省第一批试点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均值达11099.83元,2007~2011年这五批推进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均值为6811.407元,2007~2011年,推进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值呈下降趋势,2007年推进村均值为7562.5元,2011年推进村均值为5698.75元。通过与各地市农委访谈得知,这是由于山西省新农村建设推进方式造成的。2006年,山西省选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均是经济条件好、有产业支撑、领导班子强、农民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庄。而2007~2011年选定的推进村其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较差。因此,2011年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村庄经济条件较差,其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值与2011年山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相比,仅仅高出1.7%,见表2。

二、 新农村建设总体情况

(一)新农村建设推进村占八成,均做过新农村建设规划

调查资料显示,6个村为2006年试点村,占18.2%。另外27个村是推进村,占81.8%,见表3。

被调查的33个村中有32个村做过新农村建设规划,占97%。调查中发现,33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重点推进村中有7个村的新农村规划用地来源为耕地,占到村总数的21.2%。20个村新农村规划用地来源为空闲地,6个村占60.6%;新农村规划用地来源为旧村改造,占18.2%。

(二)产业带动型为主要模式,多方共同投资占主体

从新农村建设模式看,被调查的33个村中有19个村为产业带动型,占57.6%;有7个村为城镇辐射型,占21.2%;而城中村改造型、村企共建型、部门帮建型共占21.2%。这说明在新农村建设中主要的方式是产业带动,而在缺乏后续产业的村庄新农村建设无法推进,如政府出资将路灯安好后,有的村因为交不起电费,管护费用过高,路灯经常不亮而成为摆设。

从新农村建设投资看,25个村填写了新农村建设投资情况,其中14个村是国家、村集体、其他投资主体共同投资,占25个村的56%;5个村是由国家单方投资,占25个村的20%,6个村由村集体或村干部个人投资,占25个村的24%。这表明新农村建设的多方共同投资占主体,在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高的村及富裕农民作为村干部的村,村集体或村干部个人投资的情况较多。

三、新农村建设实现情况

(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实现情况

1. 全部实现机耕、机播的村庄占五成左右,全部实现机收的村庄不足两成,水利条件较差。

从机耕面积占村耕地面积的百分比看,18个村达100%,占54.5%;5个村为50%~100%,占15.2%;7个村为5%~50%,占21.2%;2个村为0%,占6%。从机播面积占村耕地面积的百分比看,15个村达100%,占45.4%;5个村为50%~100%,占15.2%;9个村为5%~50%,占27.3%;3个村为0%,占9%。从机收面积占村耕地面积的百分比看,5个村达100%,占15.2%;2个村为50%~100%,占6%;4个村为5%~50%,占12.1%;21个村为0%,占63.6%。

关于水利条件,分别通过机井覆盖率、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百分比两个指标来衡量。从机井覆盖率看,每百亩机井眼数大于1眼的有8个村,占24.2%;每百亩机井眼数不足1眼的有24个村,占72.7%。从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百分比看,11个村达100%,占33.3%;3个村为50%~100%,占9%;8个村为5%~50%,占24.2%;10个村为0%,占30.3%。

2.农业生产总值占村生产总值百分比不到50%的占到八成,工业生产总值占比不到50%的占到七成。

从农业生产总值占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看,3个村达100%,占9%;6个村为50%~100%,占18.2%;20个村为5%~50%,占60.6%;6个村为0%,占18.2%。从工业生产总值占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看,4个村达100%,占12%;3个村为50%~100%,占9%;13个村为5%~50%,占39.4%;13个村为0%,占39.4%。

3.六成以上的村庄没有成立合作社。2011年没有成立合作社的有20个村,占60.6%;成立1个合作社的有6个村,占18.2%;成立2个合作社的有2个村,占6.1%;成立3个合作社的有2个村,占6.1%;成立5个合作社的有1个村,占3%;成立6个合作社的有1个村,占3%;成立8个合作社的有1个村,占3%。

(二)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实现情况

1.乡土人才较少,三成村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村村都有农家店、农家连锁超市。

从村拥有乡土人才数看,21个村的被调查者认为村拥有乡土人才数不足100人(包括100人),占63.6%;12个村的被调查者认为村拥有乡土人才数不足1001人(大于100人),占36.4%。从乡土人才类型看,13个村为农业人才,占39%,20个村为农业、工业人才,占61%。从村集体文化娱乐活动数看,每年活动12次及以下的有22个村,占66.7%;每年活动在12次以上、200次以下(包括200次)的有11个村,占33.3%。关于村文化体育广场的调查,4个村没有文化体育广场,占12.1%;29个村有文化体育广场,占87.9%。现已建成的文化体育广场中,面积不足1100平米的有13个村,占28个村(5个村数据缺失)的46.4%;面积在1100~5000平米的有12个村,占28个村的42.9%;面积在5000~10000平米的有3个村,占28个村的10.7%。关于村内刑事案件立案数的调查,2011年1个村刑事案件立案1件,占3%;32个村均没有发生刑事案件,占97%。调查显示,33个试点村或重点推进村中,32个村(1个村数据缺失)拥有50平米以上农家店、农家连锁超市,基本实现每村一点的要求。其中,12个村有1个50平米以上农家店、农家连锁超市,5个村有2个50平米以上农家店、农家连锁超市,3个村有3个50平米以上农家店、农家连锁超市,6个村有4个50平米以上农家店、农家连锁超市,2个村有6个50平米以上农家店、农家连锁超市,1个村有7个50平米以上农家店、农家连锁超市,1个村有8个50平米以上农家店、农家连锁超市,1个村有10个50平米以上农家店、农家连锁超市,1个村有11个50平米以上农家店、农家连锁超市,分别占32个村(1个村数据缺失)的37.5%、15.6%、9.4%、18.8%、6.2%、3.1%、3.1%、3.1%、3.1%。关于农家书屋及老年活动中心的调查,32个村有1个农家书屋,占97%;1个村有3个农家书屋,占3%。6个村没有老年活动中心,占32个村(1个村数据缺失)的18.8%;26个村有1个老年活动中心,占32个村(1个村数据缺失)的81.2%。

2. 垃圾处理方式不同,五成以上的村庄绿地面积不到10%,五成以上的道路全部硬化。关于垃圾处理方式,采取集体清运的占42.4%;采取当地处理的占54.5%;采取无处理但有固定堆放点的占3%。对于专职保洁员,8个村(24.2%)没有专职保洁员, 25个村(75.8%)有专职保洁员。关于保洁员是否签保洁责任合同,13个村(39.4%)没有签保洁责任合同,20个村(60.6%)签有保洁责任合同。关于垃圾池个数,7个村(21.2%)没有垃圾池,6个村(18%)有垃圾桶,20个村(60.8%)有垃圾池。

关于绿化程度,2个村(6.1%)绿地面积占村域面积的50%~100%,4个村(12.1%)绿地面积占村域面积的10%~50%,19个村(57.6%)绿地面积占村域面积不到10%,6个村(18.2%)绿地面积占村域面积的数据缺失。

关于道路硬化程度,17个村(51.5%)硬化道路占道路总长的100%,11个村(33.3%)硬化道路占道路总长的50%~100%,4个村(12.1%)硬化道路占道路总长的10%~50%,1个村(3%)道路没有硬化。关于铺设排水管道情况,6个村(18.2%)铺设排水管道占道路总长的100%,6个村(18.2%)硬化道路占道路总长的50%~100%,12个村(36.4%)硬化道路占道路总长的0%~50%,9个村(27.3%)未铺设排水管道。

(三)医疗福利保障的实现情况

1. 村村都有卫生所。关于村级医疗卫生机构,25个村(75.8%)有1个卫生所,3个村(9.1%)有2个卫生所,4个村(12.1%)有3个卫生所,1个村(3%)有5个卫生所。33个村的卫生所达标率均为100%。关于卫生人员数,12个村(36.4%)有1个卫生人员,6个村(18.2%)有2个卫生人员,8个村(24.2%)有3个卫生人员,2个村(6.1%)有4个卫生人员,2个村(6.1%)有5个卫生人员,1个村(3%)有6个卫生人员,1个村(3%)有8个卫生人员,1个村(3%)有10个卫生人员。

2.低保户和五保户按等级领取金额不等的保障金。

关于低保户,低保户不足10户的有8个村,占24.5%;低保户不足55户但多于10户的有17个村,占51%;低保户达55~220户的有8个村,占24.5%。关于低保户福利,各村均通过信用社一折通打到低保户个人账户,等级各不相同。

关于五保户,5个村没有五保户,均为当地敬老院(养老院)抚养,占15.2%;5个村有1户五保户,占15.2%;4个村有2户五保户,占12.1%;3个村有3户五保户,占9.1%;4个村有4户五保户,占12.1%;3个村有5户五保户,占9.1%;1个村有7户五保户,占3%;3个村有8户五保户,占9.1%;1个村有11户五保户,占3%;1个村有12户五保户,占3%;1个村有24户五保户,占3%;1个村有30户五保户,占3%;1个村有38户五保户,占3%。对于五保户福利,5个村由当地敬老院抚养,占15.2%;1个村由村里抚养五保户,占3%;27个村五保户通过信用社一折通领取保障金,占81.8%。

3. 试点村和2010年以前的推进村社会养老保险对60岁以上老年人全覆盖。

8个村(均为推进村)没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占24.2%; 24个村的60岁老年人全部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占72.7%。

(四)管理民主实现情况

调查过程中发现,不到两成的村庄每个月均对重大决议事项公开讨论,管理民主情况并不乐观。2011年村重大决议事项数和村公开讨论数为12个及以上的仅有7个村(21.2%),而12个以下的村占到78.8%。

四、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当问及“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时,排名前三名的分别是“缺乏资金”(33.3%)、“居住卫生环境亟待改善”(18%)和“吃水困难”(12%)。此外,“教育问题”(9%)、“整体搬迁的村庄面临严重的就业问题”(6%)、“村庄缺乏规划”(9%)、“政策制约无法进一步发展”(6%)、“缺乏后续产业、村集体经济薄弱”(3%)、“老龄化问题”(3%)也是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问到“您对新农村建设的建议”时,回答 “应该增加资金及政府支持”(30.3%)、“村庄应整体搬迁”(6.1%),“应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培养职业农民”(6.1%)占到多数。另外,有的人认为“应该给予好的政策”、“加强教育”、“推行煤气化”、“村民参与维护基础设施”,均占3%。

五、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调查数据显示,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占66.7%,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农业生产格局。其中,主导产业为种植业占到60.6%,养殖业的仅占6.1%。传统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业生产内部养殖业发展较慢,制约了农民增收和农业生产发展。从三产产值看,农业生产总值占村生产总值50%以上的仅占27.2%,工业生产总值占村生产总值50%以上的仅占27.2%,可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并未给农民带来可观收入。目前,第三产业(外出务工)收入仍是农民收入主要来源。

(二)农村基础设施与环境卫生亟待改善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环节。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道路、环境、卫生、水利等基础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缺乏系统合理的生产生活设施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及环境卫生等成为农民关注的焦点。

(三)资金缺口较大,对项目资金的需求度高

调查显示,新农村建设中多方共同投资占主体,在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高的村及富裕农民作为村干部的村,村集体或村干部个人投资的情况较多。而在一些村,由于煤炭资源整合,村里缺乏后续产业,村集体资金缺口较大,成为下一步新农村建设的硬约束。

(四)教育、就业仍是新农村建设中民生工作的重点

在有关民生的问题中,教育、就业是农民关注的问题。通过与村干部访谈了解到,村里卖地盖楼房,村民变市民后,虽然住上了楼房,孩子入学、农民就业、养老问题凸显。由于并村政策,原来在本村就能上学的孩子得到外村上学;即使村里有学校,由于资金缺乏、教育质量下降,不少孩子到城里去上学,出现了“有学校,没学生”的尴尬局面。占地前靠土地为生的农民,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就业困难,即使就业了收入也不高。因此,加大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王再文,李刚.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问题,2007(02).

[2]张祖民,王寒.浙江企业新生代外来工问题调查报告[J].调研世界,2013(01).

[3]田亚平,李虹,李超平.新农村建设的村级评价指标体系――以湖南省衡南县工联村为例[J].经济地理,2007(27).

[4]李东升,李蕾.新农村建设中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07(10).

[5]丁奇,张静.新农村规划建设实施后的动态述评――以北京市远郊区村庄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20).

[6]王大勇,焦雷.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0(36).

[7]张琮.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镇政府绩效评估[J].前沿,2011(20).

[8]郑富年,黄志坚.社会资本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J].农业经济,2011(09).

*基金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综改区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绩效测度与评价”(项目编号:2011311),本课题受到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PSSR)资助。

(作者单位:杨燕、晁娜娜,山西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李玉萍,山西农业大学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刘庆,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侯凯,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四篇:如何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调查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多数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弱化。据调查,安化县80%的村年集体经济收入不足万元,60%的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几乎是空白,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少。特别是税费改革后,“三提五统”等收费项目取消,乡(镇)、村两级财力进一步减弱,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矛盾更加突出,村级组织为群众办实事的条件受限。群众长期得不到实惠,对干部缺乏认同感和信任感,导致不少村班子软弱涣散,在群众中没有威信。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很大的抑制,出现基层干部难癣难当、难留的“三难”问题。

第四,待遇偏低难保障,抑制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村基层干部承担着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重任,但许多情况下他们的责权利并不明确,也不平衡,存在着对基层干部责任上严格要求,但权力上无相应保障,经济待遇上又不够关心的情况。这使农村基层干部难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任务上,对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任务只是采取被动应付的态度,影响了村级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责权不一,心理难平衡。计划经济时期,村干部手中掌管着生产的领导权、劳力的调配权、收入的分配权、实物的支配权、资金的使用权等,“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找,当地有威信”。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不断调整和发展,村级干部原有的工作权力实际上变空或大部分丧失,而责任却越来越重,计划生育工作以村为主、“三收”任务完成情况与村干部报酬挂钩等等,责任与权力的不统一,使部分村干部心理上难平衡。部分村干部认为,有本事外出打工赚钱,当村干部是“要蠢不化的人”搞的。许多村干部存在一种经济上的“危机感”、感情上的“遗弃感”、政治上的“压力感”。二是经济待遇低、难兑现。据调查,目前我县村支书年平均误工在200天左右,最多的达300天以上,村主任、文书和计生专干年平均误工180天左右。而年平均报酬收入为:村支书1180元、村主任1120元、村文书1038元、村计生专干854元。全县60%的村干部年报酬收入在1000元以下。这样的工资待遇使许多村干部无法养家糊口,村干部普遍认为不划算,即亏了自己,又亏了家庭。即使按这样的标准许多村也不能及时足额兑现。全县有40%的村因无法完成乡镇的工作任务,村干部领不到足额的工资数。有的村干部的工资完全用于填补上交缺口,最多的村一年用村干部工资垫补达5000多元。三是政治待遇上无奔头。以前,优秀的村干部可以招聘为乡镇合同制干部,甚至还可以考录国家公务员,对村干部鼓励很大。政策取消后,一些有能力的农村青年认为村干部在村任职,最多干到村支书,既不能进事业单位,又不能进入公务员序列,感到当村干部政治上没有奔头,不愿当村干部。有的在职村干部则认为“劳多,酬少,前无出路,后无退路”,工作上得过且过,有的甚至干脆“撂挑子”。四是卸任后生活难保障。卸任村干部生活贫困的现象较为普遍,全县6413名卸任村干部中,生活处于特困状况的达1308人,占20.4%。为探求解决村干部老有所养的问题,我县曾于1996年制定并实施了《村干部养老保险办法》,但由于保险体制变化和存款利息大幅下调,不得不于2000年将已收的保险金连本息退还给乡镇。县每年下拨6万元专项经费到各乡镇,由乡镇根据财力状况适当解决。各乡镇虽然根据卸任村干部的任职长短,每年给予了适当补贴,但仅仅是表示意思而已。目前,卸任村干部的待遇不如农村五保户、残疾人、复员军人和特困企业下岗职工。

三、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进一步加强对村级班子建设的重视和领导。各级党委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抓好村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切实加强对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领导和指导。要认真落实好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乡镇党委的责任。党委书记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党委成员要齐心协力抓。二是出台有关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县委要根据上级的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有关优惠政策,特别是鼓励村干部建功立业的倾斜性政策,吸引优秀年青人才从事村干部工作。三是营造有利于村干部工作的良好环境。乡镇党委政府要大力支持村干部的工作,执纪执法部门要强化措施,确保村干部正当权益不受侵害,新闻媒体要加大村干部的正面宣传,在全社会推介一批优秀村干部典型。市县乡三级建立定期评比表彰先进村级组织和村干部的机制,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二,健全村干部选任机制,致力提高队伍素质。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和干部队伍“四化”的方针,通过全面推行村支部“两推一驯的办法,选拔懂经营、善管理、能带领一方群众共同致富的人进村级班子,并有重点地进行帮带、培养。一是把好政治素质关。要把那些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群众拥护,有文化、有本领、真心诚意为群众办事的人,选进村级领导班子。二是优化队伍结构。要围绕支书这个“主角”优化群体结构,配好支部班子,选好行政班子。村干部队伍要形成以40岁左右、初中以上文化为主体的年龄梯次结构,每个村级班子至少配备1名35岁以下的优秀年轻人。三是拓宽村干部的选配渠道。既要注重在致富能手、复员军人、回乡知青中选配,又要动员在外打工或经商的能人返乡任职,还要积极探索和建立国家干部下派任村干部与从回乡下岗职工中选配村干部的用人机制,使村干部的来源渠道不断扩大。四是加强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重点是培养有一定知识水平和专业特长的回乡知青、退伍军人和外出打工返乡的优秀青年在农村创办领办经济实体,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为村的干部储备人才。要注重发展优秀青年农民入党,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健全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有计划地选送他们接受各种职业和专业培训,参加实践锻炼,并定期进行考核、考察,能够使用的,尽快进入村干部实职岗位。

第三,创新管理机制,切实加强村干部队伍教育和管理。一是建立目标管理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村级干部的岗位责任制、村级组织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村级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对村干部建立考勤、考绩、考察、考评、学习、请假、会议、财务管理、村务公开等方面的制

度,进一步强化村级干部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二是建立培训教育机制。充分发挥县乡党校主阵地的优势,强化在职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县委党校要分期分批次对村主头进行理论培训,乡镇党校每年对村“四头”培训2次以上,切实帮助基层干部更新观念、增强致富本领。同时,加大典型的培植力度,选树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村级干部典型,发挥示范、辐射、教育、带动作用。充分运用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建立起来的经常性教育机制,强化基层干部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三是建立监督约束机制。强化经济监督,由上级党委组成专门班子,坚持每年对各村财务开支等情况进行一次全面审计。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更好地实施对权力的配置和限制。建立上级党委和基层干部谈话制度。深入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增强工作透明度。搞好考察和民主评议。全面掌握干部的真实情况,对评议中得不到群众满意和拥护的干部要及时进行调整。

第四,提高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建设责权利统一的村级班子。实行倾斜政策,在政治待遇上给予适当的考虑,经济待遇上给予必要保障,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稳定基层干部队伍。一是提高和落实村干部的报酬。根据我县现阶段村干部所承担的工作量和误工情况,结合当地农民经济收入水平,村支书的基本工资标准可确定在3600元左右,村主任则按支书基本工资标准的90%、村文书和计生专干按支书基本工资标准的80%确定。村支书、村主任、村文书和村计生专干的报酬要继续实行乡镇统筹统发制。对那些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当年工作报酬无能力兑现的村,要在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当中纳入财政预算,以确保贫困村的村干部待遇的落实。同时,适当精简村干部队伍职数,按1000人以上的村,保留村干部4-5人,1000人以下的村,村干部3-4人的标准核定村干部职数。二是建立村干部的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村干部要及时进行表彰奖励;对特别突出的村干部,可破格提拔为乡镇领导或录入乡镇公务员序列。对年龄35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任村支书、主任三年以上的,允许参加公务员考试。全县每年拿出3-5个专项名额来解决村干部的录用问题。三是解决卸任村干部老有所养的问题。县里建立卸任村干部补贴基金。对卸任村干部要根据任职长短给予适当的补贴,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村干部感到有奔图,有保障。

第五,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为村级班子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矗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加强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的物质基矗结合县委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合理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管好现有集体经济,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缓解村级经济困难。因地制宜发展新的集体经济,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在选择发展路子上,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利用村级的土地、矿产、水能、茶园等资源,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地方特色。采取以资源引资金、以产权引客商等办法,积极探索发展集体经济的多种形式。继续采取项目合作、资金倾斜、信息技术服务、人才交流等措施,实行经济上支持、思路上拓宽与政策上倾斜并重。乡镇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村级经济工作的领导。帮助搞好经济管理和发展规划,建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激励机制。对集体经济薄弱村,要统筹规划,重点扶持,上下结合,分批突破,做到“一村一策”,切实为村级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第五篇:建设农村财务监管网络规范村级财务公开体系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农村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我市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到2006年底(根据已电脑录入的142个村(居)统计)全市村级集体资产总额已达到1.16亿元,村均81.57万元,村级实有货币资金2355万元,村均16.58万元。同时,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农村干部肆意挥霍浪费集体资产、贪污挪用集体资金、村务公开不彻底等现象,引起基层群众的不满,造成党群关系紧张,农村财务问题成了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因素。为有效解决农村财务中出现的问题,我市于2006年底借鉴浙江省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市实际,在十年来陆续推行的“村账镇建”、“会计委托代理制”、“会计电算化”等制度的基础上,着手筹建全市农村财务计算机监管网络,积极探索用科技手段和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来强化监管,以建立健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体系,来预防村官腐败和维护村集体及村民的合法权益,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农村财务计算机监管网络在我市建成使用半年来,经过全市上下的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规范了村级财务会计核算,深化了村级会计代理制度。农村财务计算机监管网络建成后,我市农村财务的会计核算彻底从手工记帐转为网上记帐、电算理财,通过网络的监管功能,市业务主管部门指定专人对各村的财务结报、乡镇村集体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的账务处理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监督,确保了农村结报和代理会计账务处理的及时性;通过在网上设置全市统一的二级会计科目,进一步规范了各乡镇村集体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的业务操作口径,使各乡镇能严格按照市里的统一要求搞好账务处理,使农村会计核算更加规范性,会计监督更加到位,同时也增强了农村财务数据的可比性和可用性,从而使会计代理制更有生命力。

二是规范了村级财务公开,促进了基层民主管理。通过监管网络系统中制作生成全市统一的农村财务公开表式,并且大部分财务公开数据直接由网络系统自动生成,做到了逐笔明细公开,确保了财务公开内容的客观、真实、具体、规范;通过网络快速制作生成财务公开资料和每期财务公开情况的网上督查,保证了我市的村级财务公开时间由按季公开顺利转为按月公开,增强了财务公开的实效性;通过实行在村务公开栏中上墙公开和网上同步公开,增强了财务公开形式的多样性,从而使我市的农村财务公开真正实现了内容、程序、时间、形式的“四规范”。村干部不敢乱做主了,群众放心了,上访少了。去年底以来,我市未接过一起反映财务公开是财“雾”公开、公开不及时、公开不真实的举报,切实保障了村民群众民主管理“四权”的落实,及时消除群众对干部的一些猜疑,避免发生上访,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安定稳定。

三是压缩了村级非生产性开支,促进了各级党风廉政建设。特别是我市利用网络实行对农村招待费实行逐笔上墙、上网公开以来,由于必须对农村招待费的招待日期、招待对象、招待事由、招待金额等各项内容全部公开,使一些过去常利用职权要求农村招待的单位和个人不敢再开口,使一些想慷集体之慨来编织个人关系网、挥霍集体资产的村干部也不敢再乱招待,一方面大幅度地压缩了农村招待费的开支,促进了农村实行误餐补贴、零招待的改革;另一方面,也大力促进了机关干部和各站、办、所的党风廉政建设。 四是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强化了市镇及部门之间的配合与监督。我市农村财务计算机监管网络建成后,市委市府的有关领导和部门及各乡镇(街道)的电脑均联入网内,不仅实现了农村财务数据、农经管理数据的共享,提高了信息资料的利用效率,为各级决策、管理提供了方便;而且增强了领导、部门和各乡镇(街道)的联系和配合,形成了多部门、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管理体系。 虽然我市在农村财务网络监管上起到一定的成效,得到了省、市有关部门的认可,广大群众的赞许,但各乡镇对这项工作开展得还不平衡,网络监管系统的作用还没有更好地发挥起来。为进一步发挥农村财务计算机监管网络的作用,有效促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惩防各类腐败,下阶段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延伸监管网络,进一步提高网络应用水平。农村财务计算机监管网络的建成,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村财监管力度。但目前仅在乡镇一级可进行监管,为极大方便村干部、报账员、村务监督小组人员以及村民对本村财务、资产和经济往来情况的查询了解。下阶段我们除了在秦屿镇农业村进行村级的试点外,还要扩大试点村的范围,通过电脑触摸屏不仅可以随时对本村某一时间内的凭证、账簿报表进行查看核对,及时了解和掌握本村财务、资产和经济往来的真实动态情况,而且还可直接查看并打印网上自动生成的财务公开报表,实行农村财务收支的按月逐笔公开,确保财务公开的及时性、全面性、真实性和正确性。通过网络,试点村还可以与乡镇村集体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及时联系沟通,有效地防止了会计业务处理上差错现象的产生,促进会计核算的进一步规范。

2、优化监管配置,进一步深化农村财务公开。半年来,通过依托农村财务计算机监管网络,从公开内容、公开时间、公开形式等方面实现了农村财务公开的规范,取得阶段性成效,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基层群众的肯定,但由于实施时间还比较短,存在的问题还不少,如网上同步公开问题,不少地方因人员操作、软件设计等原因等做到还不尽人意,没有完全做到及时、全面公开。因此,下阶段,我们将进一步调整系统配置、开发完善软件、加强人员培训,强化检查考核等各方面工作,来进一步做好财务公开的深化完善工作,使我市的农村财务公开工作更规范、更有效、群众更满意。

3、充实监管内容,进一步强化集体资金监管。农村集体资金作为农村集体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村民群众最为关心的核心资产,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推进,农村集体资金的总量越来越大,因此其使用管理情况更为广大村民群众关心和关注,但由于以前主要依靠实地监管、事后监管为主,监管手段比较落后,加上一些乡镇在集体资金管理上没有切实做到依法管理、民主理财,于是公款私存、多头开户、滥支乱借、挪用、贪污等违法违纪问题不断暴露,不时引发群众集体上访,不少村干部因此被查处法办,因此为切实规范农村集体资金管理,从制度上有效保护农村基层干部不犯少犯错误,还需强化日常监管,通过监管确保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因此,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依托网络做好农村集体资金每月自查、每季检查、每月公开工作,并切实加强与市农村信用联社合作,建立银行存款月报制度,依托各自的网络系统,进一步强化对集体资金进出、大额资金异动的监管,尽可能实现信息共享、尽快形成合力监督机制,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时刻关注集体资金的一举一动,切实强化对农村集体资金实时动态监管,确保集体资金的安全与完整。

4、引进审计监督软件,进一步强化农村审计监督。开展审计,是惩治腐败的有力措施,但要使审计真正发挥作用,一方面是要能准确及时审出问题,另一方面是必须切实抓好审计意见的处理落实工作。因此,下阶段我们将按中共宁德市委组织部等部门“百村财务审计”的部署,在开展重点村农村审计工作的同时,要特别注重抓好审计意见的处理落实工作,引进审计监督软件发挥监管网络功能,查看各村审计意见处理落实到位情况,定期对审计村的收支进行检查,重点看村级是否已按审计意见要求将所有应该收缴、清退、追偿的集体资金、集体资产全额收归到位,对未能及时处理落实到位的,要不断督促直至落实到位,以严肃审计纪律,发挥审计的最大效用。

5、将健全网络监管系统,进一步强化信息监管平台 今年,我市将全面建立农村财务计算机监管网络,各乡镇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健全网络监管中心的硬软件建设,村(居、社区)也要投入资金用于网络终端的建设。并将农经统计、农民负担管理和土地承包纳入农经业务处理子系统。利用这套网络,可以对村级财务的按月结报情况、村集体会计代理服务中心的账务处理、村级资金的进出、财务收支内容、财务公开情况等进行及时查询和监督;可以对各类农经统计进行网上汇总,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数据共享;可以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的网络化管理,有利于促进土地流转工作。 在农村推行农村财务计算机网络的优点很多,既提高了财会队伍的素质,保证了会计工作的质量,又从源头上遏制了村干部经济问题的产生,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实力的显著提升,起到了“让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的作用,有力地提高了村居干部的执政能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创建平安校园申报理由下一篇:促进健康医院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