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场主义道德主义论文

2022-04-25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立场主义道德主义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习近平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包括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社会生活各领域道德建设的要求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创新等三个方面。

立场主义道德主义论文 篇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问题思考

【摘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唯物主义观点,其核心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发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的传统道德观是能够融合在一起的,中国的传统道德强调的是坚持人道主义,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但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能够弥补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不同,其能够实现人的主观能动性,从更加理性的角度去分析道德,去规范人们的道德品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的融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的发展,摆脱历史虚無主义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能够更加全面地针对实际情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国化;生态观中国化;融合;现状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其对道德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以道德为主的,而且,现在的各类会议也在强调道德的指向性作用。我国现在在建设社会文化,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为指导,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融合,从而能够在根本上提高我国公民的道德,促进我国传统道德观念的发扬。

一、基本状况

1、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中国化

在人道主义方面,马克思主义强调人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强调人的价值,强调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强调仁爱,从而突出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其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地和谐共生,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地和谐,二者又是可以融合的。在集体主义原则上,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强调的是坚持以公有制为基础,消除私有制,实现人类的解放,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在我国传统道德观中,强调的是“天下为公”,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在公平正义方面,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强调公平的重要性,坚持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我国传统道德观中,孔子强调重义轻利,二者又实现了融合。马克思主义坚持人道主义和集体主义原则,能够站在人的逻辑上思考问题,对人进行人文关怀,尊重人的价值,使人能够得到全面地发展,能够在社会中作出更多的贡献,这些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是一致的,我国古代道德思想强调以和为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强调和而不同的观点,这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是相同的。在集体主义原则上,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了批判,认为私有制完全是以价值来衡量的,完全磨灭了人性,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以金钱来衡量一切利益关系的,而且歪曲了道德衡量的标准,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中,强调的是全人类的解放,人类可以为社会做贡献,在我国传统的道德思想中,有天下为公的思想,其要求以集体的利益为重,这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是相互契合的。在公平正义方面,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强调,在对利益问题进行正确的理解,能够促进社会公平,其强调公平正义原则。

2、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能够对中国传统道德观超越

马克思主义中国话将人类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公”,中国传统道德中的“公”概念比较模糊。而中国传统道德中的天下为公是维系在一定的关系上的,是在军权、父权的纽带下形成的,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能够全面的站在无产阶级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够为全人类的利益着想,能够对社会的生产关系角度去思考,从而能够促进全社会的发展,为中国建设和革命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传统的中国道德思想也具有丰富的内涵,但是,其思想还是过于保守,其受到中庸思想的影响,因此,看待问题还是不够客观,从而制约了人的思想,使人的思想不能得到发展和创新,从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而且,其在道德的深远度上远远不及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

马克思主义中国话强调人可以运用自己的思想和理念去改变,强调人的作用,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强调的是人要尊重自然,才能形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面还是不够客观,在认识大自然方面还是比较主观的,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比较被动,而且不能发挥人的作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是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其能够辩证的看待问题,因此,是传统中国道德思想的超越。

3、坚定价值引领,合理批判继承

我国传统道德观念具有可取之处,通过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中可取之处的继承,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公民的道德的提高。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是否能够在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应用,很大程度上在于我国是否需求其引导,在于其对我国的社会道德建设的关键性,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价我国的道德问题,从而能够寻找到更好地出路,为建设我国社会道德寻找到更好的路径,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时候,要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要充分发挥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人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体现出人的主体价值,要充分站在人们的立场的制定原则。人是社会的产物,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所以,在建设中国社会主义道德的时候,应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能够和谐。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并不是一味的按照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中的指示去做,而是要坚持文化的多样性,实现文化的包容与共存,实现中国文化的融合与发展,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朝着更加繁荣的方向发展。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中吸取经验,对中国的传统道德进行合理的分析,我国的传统道德观念有先进的方面,同时也存在不足,应该结合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促进我国传统道德观念的革新,使我国传统道德观念的内容更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让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作为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有力补充。

二、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国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观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的,中国传统道德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和中国传统道德观都倡导以人为本,但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更加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但是,在中国传统道德观中,更加强调人要遵循自然规律,在《老子》中就强调,人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这就导致了我国的传统道德在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中还是不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主体意识还是不能得到充分的实现。

1、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宣扬不存在永恒的道德论,中国传统道德思想还是比较保守,不够客观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决定着社会存在,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生产和交换是两个必然的步骤,在生产和交换的过程中,道德起到了约束的作用,能够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求,能够起到规范的额作用,从而人类的道德观念产生。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并不是独立的,其能够结合社会生产,会社会活动是密切相关的,而且其受到社会的制约,从而能够突破唯心主义的束缚。而且,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站在无产阶级的角度出发的,是将旧资本主义的道德观念进行革新,从而形成的新的道德观,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能够将资本主义中优秀的道德成果吸收,遵循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但是,也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拜金主义。无产阶级是在资产阶级的对立中成长的,其主要强调的是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能够实现广大劳动人民的基本利益。

而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就存在一定的保守型,这种保守型制约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融合,在集体主义原则方面,中国还是沿用固有的血缘纽带,分析亲疏关系,不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集体主义。

2、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强调公平正义,实现自由平等,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自由平等是有约束条件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公平是一个历史问题,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封建社会时期,资产阶级坚持公平正义原则在于推翻封建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将私有制消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不断完善,人类将逐步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将逐步地实现公平。中国的自由平等还没有达到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中的等级,其自由是相对的,中国有着固有的等級观念,导致中国的自由平等只是相对的,导致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不能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融合在一起。

三、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国化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在中国传统道德思想中的集体主义就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那是因为在我国的古代坚持的是中央集权制度,而且,我国在汉代经过了宗法制的统治,人们坚持权力至上,并且我国特别重视血缘纽带关系,这就造成了我国的集体主义是片面的集体主义,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天下为公,人们在集体面前更加倾向血缘等亲疏关系,导致我国的集体主义原则还不能透彻的落实。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德观念尊重人的权利和尊严,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强调的是民为贵、君为轻,将仁爱的观念进行拓展,从而能够实现人道,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坚持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因此具有先进性,而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中,强调以和为贵,在《中庸》和《老子》中都强调和为贵的思想,这样的思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在汉代时期,形成天人合一的思想,表达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强调万物之间都需要和谐共生,但是这种中庸的思想却限制了人们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四、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中国化

1、毛泽东“合理发展”的生态思想

毛泽东的“合理发展”的生态文明思想,其能够解决我国环境破坏的问题,毛泽东的“合理发展”的生态思想主要体现在对环境的保护上,其主张植树造林,大力发展林业,建立水利工程,从而防止洪涝灾害,改变城市的面貌,开展绿化祖国的活动。

2、邓小平“协调发展”的生态思想

邓小平在毛泽东继承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念的基础上,形成了“协调发展”的生态思想,其重点分析了我国八十年代主要的生态环境危机,其主要重视对植被的保护,防止植被遭到破坏,在城市内大量的植树造林,反对无节制的采伐森林,强调对污染的治理,在生态文明方面要强化法律的建设。

3、江泽民“持续发展”的生态思想

江泽民集中了两代领导人在生态治理方面的智慧和成效,结合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提出了“持续发展”的生态思想,其主要强调的是对生态环境的建设,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使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理念深入人心,强调科学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使用,将环境保护以法律的形式制约,在环境保护方面,加强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合作。

4、胡锦涛“科学发展”的生态思想

胡锦涛结合了三代领导人治理环境问题的结晶,并结合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制定了“科学发展”的生态思想,人们要树立尊重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运用新的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循环经济,将低碳经济的理念继续发硬,强化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

5、习近平“永续发展”的生态思想

现在,习近平结合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提出了“永续发展”的生态思想,对前几任领导人在环境治理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建立完善的制度和体系加以约束。

五、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中国化的实践成果

1、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在马克思注意生态文明观的指引下,其对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社会的发展也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很大的影响,对自然生态系统会起到破坏作用,现在,我国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现在,我过已经形成了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企业在排污时需要收费,而且将环境保护的责任落实到实体,对城市的环境进行综合的评估,将污染进行集中化的处理。

2、生态文明城乡建设

我国改革了城乡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城乡的统筹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的同时,城乡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城市和农村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应该通过制度和法律的形式,进行生态文明城乡建设,使城市和农村的生态都能够得到改善。

3、生态企业建设

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为了扩大规模,都开始进行大量的生产,在生产的过程中,会排放出大量的污染物,但是,企业不顾环境的影响,只考虑到自己的经济效益,而且,在生产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节约成本,他们不会使用环保型的产品,也不会花资金进行生态建设,这就导致了我国的环境污染进一步加重。因此,我国要树立生态企业建设的观念,使企业能够树立环保意识,实现经济发展与污染治理同步进行。

4、人民环境观念

现在,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人们要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人们保护环境是为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园,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因此,应该使保护环境和生态建设的理念深入人心。

六、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片面认识

我国很多环保部门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念的认识比较片面,认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不能适应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没有实用性,认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念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没有针对现实情况进行分析,只是停留在理论方面。

2、当代社会传统生态思想的缺失

现在,隨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只是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保护,形成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局面,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不强,没有将环境保护当作自己的责任,只是追求经济的发展,认为环境保护不是个人的是,而是政府和国家的事,人们这种淡漠的思想使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中国传统的生态思想不能有机的融合。

3、两者融合的实际程度不能满足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需要

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中国传统生态思想融合后,还是没有起到环境保护的良好效果,人们就会认为二者的结合没有必要,因此,导致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不能与中国传统的生态思想融合。

七、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化中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注重环境保护,也没有贯彻落实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这就导致了人们对于环境保护比较漠视,没有环境保护的意识。

八、结语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是具有先进性的,能够指导中国革命和中国建设走向成功,而且对现在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传统道德观念融合在一起,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能够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从而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坚持公平正义,坚持集体主义为原则,然而,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融合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导致二者不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二者在集体主义观念和公平正义原则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是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超越,其更加强调社会的公平,能够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念也能够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形成中国化的生态主义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汪信砚. 新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述评[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03): 81-90.

作者:李道明

立场主义道德主义论文 篇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研究

[摘 要]习近平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包括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社会生活各领域道德建设的要求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创新等三个方面。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方面,习近平深化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核心、原则、基本要求、道德范畴、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道德规范和道德修养的认识;在社会生活各领域的道德建设方面,习近平对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法治、文艺、外交等各领域的道德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创新方面,习近平提出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理念,阐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方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道德精华的要求和道德建设的重点,拓展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实践路径。以期在学理层面上,实现以马克思主义道德建设理论为指导,构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思想体系,进一步深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研究,拓展伦理学理论和应用伦理学的研究视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的自觉性;在实践层面上,实现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理论贡献和实践创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指导道德建设新实践和新发展,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道德问题。

[关键词]习近平;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论纲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蕴涵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理论贡献和实践创新,既阐释了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价值,也内含了中外道德建设的思想渊源和历史底蕴,又夯实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立论基础;既升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的认识,也提出了社会生活各领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具体要求,又拓展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实践探索层面。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概述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主体因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理论贡献和实践创新系列重要讲话,主要基于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一客观基础,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的转换,为习近平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設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时代背景和客观环境。习近平良好家教家风和习近平个人人生经历、主体素质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形成和发展的主体因素。

(二)习近平关于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价值的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是实现中国梦的支撑力量;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他强调中华民族的希望取决于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对高尚道德的憧憬与不断的追求,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道德价值彰显了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的自我觉醒与自我定位;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习总书记强调要遵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决要突出和彰显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基础,“道德高尚是领导干部做到清正廉洁的基础”;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夯实国内文化建设根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从思想道德抓起”。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的理论来源和立论基础

这一思想的理论来源和立论基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对中国优秀传统道德建设思想的传承与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不断地继承中华传统美德,结合时代需求更好地去创新,因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其中的思想道德资源十分丰富。

二是对西方道德建设思想的借鉴与扬弃,“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

三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精髓所在”,马克思主义的道德建设思想是我们今天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源头活水和立论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始终坚持。

(四)习近平资总书记关于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从一般到具体、从理论到实践,包含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认识的升华、社会生活各领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具体要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实践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具有全面性、民族性、人民性、实践性等特征。

    二、习近平深化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

(一)深化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核心——为人民服务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说,“群众在干部心里有多重,干部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强调要热爱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强调要依靠人民;“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强调要时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要为人民谋利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深化了“为人民服务”这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认识。

(二)深化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原则——集体主义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指出了正确处理公私关系是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的关键;“整体利益再小也是大,局部利益再大也是小”,强调了集体利益的首要性;“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肯定正当个人利益的合理性。这些论述,为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了深层次的原则要求。

(三)深化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基本要求——“五爱”的认识

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做了深层次的解读,提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帮你们跑事的”,“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等。

(四)深化了社会主义道德范畴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对“善良”“良心”“诚信”“担当”“公正”“共享”“实干”“团结”等社会主义道德范畴,做出了新的解读。关于“善良”,习近平说:“与人为善,常怀善念,广结善缘。”关于“良心”,习近平强调要坚持良知原则,算好“良心账”;关于“诚信”,他说,个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旺、政府无信不威、国家无信不强;关于“担当”,指出“我们的干部要敢想、敢做、敢当,做时代的劲草和真金”;关于“公正”,他认为应该“激浊扬清正字当头”;关于“共享”,他认为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关于“实干”,习近平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他认为“想发展就要靠自己苦干實干,不能寄托于别人的恩赐”;关于“团结”,他强调“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伟业的重要保证”等。这些通俗易懂的言语,使得原有的道德范畴与当代的社会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并得以升华。

(五)深化了对社会主义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是否具有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的客观标准是,看其能否先吃苦后享乐,能否勤奋廉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真正将自己的全部精力与生命奉献给自己的理想;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决定性,“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强调“不能把理想信念只当口号喊”,并用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缺失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的危险性,“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关于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的实践性方面,习近平强调“心中有理想,脚下有力量”,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六)丰富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内涵

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一些新的道德规范,深化并丰富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内涵。好干部必须践行“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强调一个好干部成长过程中的修身、立威、服众,都必须以“德”为基;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三严三实”,“对领导干部而言,党性就是最大的德”,“领导干部必须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县委书记必须牢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反对衙门作风”,要“以身作则,不搞不正之风”;青年必须落实“勤学”“修德”“明辨”“笃行”,“广大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养成高尚的品格”,要敢于让自己的青春焕发光彩,勇于成为为祖国和人民奉献自己的开拓者与奋进者;未成年人必须做到“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革命军人必须要“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要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知识分子必须要“坚守正道、追求真理,立足我国国情,放眼观察世界,不妄自菲薄,不人云亦云”,“要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宽容,坚持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劳动模范必须做到“爱岗敬业、勤奋工作、锐意进取、勇于创造”,“珍惜荣誉、谦虚谨慎、再接再厉”;新闻舆论工作者必须“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要严格要求自己,加强道德修养,保持一身正气”,要“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连接中外、沟通世界”;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这些既是对各类人员在思想、政治和作风方面的要求,同时也丰富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内涵。

(七)深化了对道德修养的认识

在道德修养方面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向上”“向善”,强调提高道德认知,能够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不断培养良好的道德责任感,形成坚强的道德意志,使其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能够自觉讲道德、自觉尊重道德、自觉守护道德;道德修养要求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加强道德理论认知与道德实践的结合,最后形成自觉的道德习惯,做到“知行合一”;在道德修养方法方面,习近平指出要“于细微处见精神……从小事小节上加强自身修养”,做到“不矜细行”;在道德修养境界方面,“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尤其是在私底下、无人处、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这些论述使社会主义道德修养的理论得到新的升华。

    三、习近平提出了社会生活各领域道德建设的具体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涵盖了社会生活各领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具体要求。

(一)经济领域的道德建设

其中在经济领域,主要表现在生产、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中的道德性,以及经济发展目标、经济调节手段、经济发展动力等表现出的道德性。如关于经济发展目标的道德要求,指出要实现“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关于生产领域的道德要求,要求“树立安全生产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关于分配和消费活动中的道德建设,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努力做到“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反奢靡之风”。

(二)政治领域的道德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领域的道德建设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关于党建的道德要求,包括党的自身建设、党的作风建设、党内政治生活等,“打铁还需自身硬”,“要以踏实留印、抓铁有痕劲头抓下去”,“关键是要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等具体的道德要求。

二是关于政治制度的道德要求,其中包括权力制约的道德要求、政治制度道德价值判断的依据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及“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鞋子合脚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

三是政治生态方面的道德要求,包括反腐败工作的道德要求和政治生态建设的道德追求,强调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以及“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治生态道德追求。

(三)社会领域的道德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领域的道德建设思想主要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德标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教育工作的道德要求——“让十三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民生建设的道德要求——“就业是民生之本”;医疗卫生工作方面的道德要求——“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扶贫开发工作的道德要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道德要求——“一项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德政工程”。

(四)生态文明领域的道德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领域道德建设思想主要表现有:关于生态道德理念,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关于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道德内涵,习总书记提出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同时都要,一旦要有所取舍,就要坚持生态至上,提出“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辩证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于良好生态环境的道德价值,强调“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关于生态环境与生产力关系的道德审视,习总书记着重强调了生产力与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指出生态环境的提升与改善,本身就是生产发展与提高的表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本身就是对生产力的保护;最后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习总书记强调制度与法治的作用,指出要想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有序进行,必须制定并有效推进严格的制度和严密的法治体系建设,而后者是前者的必要条件。

(五)法治领域的道德建设

关于法治领域的道德建设思想,体现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其对应的道德要求,以及道德在法律或法治领域的前提与基点支撑作用。在立法环节,强调要科学立法,实现“使每一项法律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的道德要求;在执法环节,强调要严格执法,实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道德要求;在司法环节,强调要公正司法,习总书记提出要让全体人民群众都要感受到每一个司法案件中的公平与正义,并以此“公平正义”作为司法环节的主要道德要求;在守法环节,强调要全民守法,实现“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的道德要求;在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方面,习近平认为,“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特别强调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性前提,法律的颁布与实施离不开道德的支撑与支持,反过来,道德实践活动的展开也需要法律的底线约束,因此,习总书记提出“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明确指出了道德的法治文化价值。

(六)文艺领域的道德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藝领域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主要表现在,一是关于文艺引领时代的道德使命,习总书记强调“文艺”在一个时代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文艺”是体现了一个时代的具体风貌,能够引领一个时代的时尚与社会风气,是一个时代不断走向崭新未来的前进号角;二是关于文艺的人民性本质,强调“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三是关于文艺作品的道德价值,提出“文艺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四是关于文艺的道德评价标准,强调“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

(七)外交领域的道德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外交领域的道德建设思想主要有:关于外交工作的道德责任,强调“任何国家都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关于外交政策的道德追求,指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道德愿望;关于新型大国关系的道德准则,强调“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道德要求;关于周边外交的道德理念,强调“亲、诚、惠、容”的道德要求;关于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道德要求,强调“真”“实”“亲”“诚”的道德要求。

    四、习近平拓展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拓展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实践探索层面,主要体现在树立道德建设以人民为核心的理念,强调坚持道德建设的基本方针,挖掘道德建设的中华传统文化资源,突出了道德建设的重点,拓展了道德建设的实践路径等几个方面。

(一)树立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人民为核心”的理念

“人民”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出发点,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落脚点,“人民”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理念。关于树立以“人民为核心”这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理念,习总书记提出三个层次的建设要求,即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了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依靠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所带来的成果与谁享?紧接着习总书记一一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人”,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提高与全面发展,而“人”指的就是“人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就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当然,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了“人民”,那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反过来也要依靠“人民”,习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梦”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而这个梦的实现,是要依靠亿万中华儿女共同的努力奋斗;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所带来的成果,习总书记强调,必须由“人民”共同享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所有成果必须惠及“全体人民”,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发展。

(二)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方针

习近平总书记虽然没有直接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方针,但是在其系列重要讲话中包含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三个基本方针。

第一,坚持德法并举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方针,习总书记强调,道德教化与法律规范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两者都要给予重视,只有两者的相得益彰,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

第二,坚持经典传承与时代弘扬相互结合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方针,习总书记强调,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必须要认真地、有针对性地加以继承与扬弃,特别提出要对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弘扬,而且还指出,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弘扬是要与时俱进的,必须放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结合时代精神的发展要求,推陈出新,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思想。

第三,坚持集中教育与常规性教育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方针,习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仅仅是常规性的道德建设,适当时候也要搞一些集中性的教育活动,只有两者的相互结合与相互作用,才能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三)强调挖掘道德建设的中华传统文化资源

中华上下五千年,孕育出了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离不开中华经典的传承与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其系列重要讲话中特别重视强调对传统经典的继承与发展,其中人民日报评论部特别推出《习近平用典》(第一、二辑),大量刊载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所引用的古文经典[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离不开对于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弘扬,具体表现为:一是指出中华几千年文化的核心就是中华传统美德,其中蕴涵的伦理道德资源自然是非常的丰富,必须加以认真对待和深入研究;二是要以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为根本,强调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追本溯源,而中华优秀的传统美德就是源头活水;其三对中华传统文化要批判性地加以继承,要有鉴别地加以区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主要是吸收中华文化中优秀的部分,扬弃糟粕,结合时代需求,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

(四)突出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从三个方面指出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对象,其一是关于“政府道德”,提出了“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等重要的规范与要求;其二是关于“关键少数”(即领导干部)的道德,一般来讲,这个关键少数作为权力与公众人物,其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必须予以嚴格要求;其三是关于“青少年”的道德,少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习总书记强调“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五)拓展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实践路径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其最后必然落到实践中,因此,综观上述习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想论述,从以下八个方面拓展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实践路径:

其一是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二是强调“诚信”在解决社会道德难题中的突出地位;

其三是强调要树立榜样,提高其在道德建设中的模范引领作用;

其四是强调在社会日常道德活动中,要“讲好中国故事”,通过宣传先进事迹,提高其道德影响力;

其五是强调要注重传统节日(同时包括一些纪念日)的道德内驱力,增进国人的道德共鸣;

其六是强调要守住社会底线道德;

其七是强调要重视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对道德运行机制提供保障;

其八是强调家庭共同体的道德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在道德建设方面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适应当前阶段道德建设的现实问题。习近平的道德建设思想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最新发展,不仅拓展了伦理学的学科视野,夯实了伦理学的学科基础,推进了伦理学的学科完善;而且增强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科学性、针对性,增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

[参 考 文 献]

[1]  习近平.习近平用典(第一辑)[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

[2]  习近平.习近平用典(第二辑)[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刘 阳〕

作者:程世平 王素

立场主义道德主义论文 篇3:

马克思道德概念的三个维度

[内容提要] 关于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研究,一直都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马克思在其关于道德问题的文本及论述中,从多维视角展开了对道德问题的讨论:第一,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道德,受生产方式和阶级利益的影响,马克思猛烈抨击了资产阶级道德;第二,作为一种规范性观念的道德,是在社会基本道德共识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马克思正是从这个基础出发建构共产主义世界的价值指向的;第三,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和功能的道德,马克思将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并讨论了其是如何在阶级社会中发挥作用的。这三个维度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和厘清道德在历史唯物主义框架中的位置与作用。

[关键词] 道德;意识形态;规范性概念;道德社会学

[作者简介] 李义天,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哲瑜,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一直存在关于道德问题的争论。马克思本人在其著作中也确实很少从道德的维度来阐述他对社会制度的认识或者批判。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我们是否可能讨论一种被称作“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思想理论,也就成了一个值得追问的问题。关于马克思与正义理论的争论,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反映。那些否定马克思有正义思想的非道德论者认为,马克思批判抽象的正义,并一直坚持“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1]92,因而他们认为马克思是没有正义思想的。而支持马克思有正义观的学者认为,马克思的正义思想是分配正义和生产正义的有机统一。这些截然不同的解读无疑增加了解决马克思是否有道德理论这一问题的难度。但无论如何,要准确回答马克思道德理论的有无问题,终归需要依据马克思的文本,从多维度的视角来理解。综合马克思对道德问题的论述以及相关学者研究,我们发现,马克思实际上是在三个不同的层面讨论道德问题的。第一,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道德。马克思认为,受生产方式和阶级利益的影响,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成的道德观念是虚假的。第二,作为一种规范性观念的道德。他从这个角度出发,对虚假的资本主义道德观念进行批判,并以此建构共产主义世界的价值指向。第三,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和功能的道德。在这个层面,马克思将道德看作一种社会现象,讨论了道德是如何在阶级社会中产生作用的,建构的是一种道德社会学。

一、 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

在一定程度上,马克思对旧道德的批判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展开全面批判的一个起点。在马克思看来,一切统治阶级总是通过编造道德观念来欺骗和蒙蔽被其统治的劳苦百姓,用虚假的意识形态为自己进行血腥的原始资本积累。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包括正义、平等、自由等,但它们仅存在于资产阶级的宪法文本之中,而从未被真正地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可能有理由认为资本主义是一个不正义的社会,因为它并没有实现它自身所承诺的正义。不过,资本主义社会不仅就其自身而言是不正义的,而且,它还因为妨碍了适用于其他社会的正义观念而是不正义的。”[2]52资产阶级所提出的道德是一种虚假的道德观念,尤其在资本主义分配制度层面,严重损害了无产阶级的利益。所以在马克思的经典文本中,充满了对于“公平”“正义”“平等”等概念的批判,他大量使用了诸如“非人的”“剥削”“奴役”“依附”“残酷”“见利忘义”“私利”“专制”“苦难”等词语,以揭露资本主义道德的丑恶本质。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集中谴责了资本主义的利己主义、剥削和压迫。他指出,正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放任了人的本能,导致人的生产劳动发生了严重的异化。

马克思情绪激昂地抨击资本主义“公正”外表下的压迫实质:“让我们来赞美资本主义的公正吧!土地所有者、房主、实业家,在他们的财产由于进行‘改良’,如修铁路、修新街道等等而被征用时,不仅可以得到充分的赔偿,……而工人及其妻子儿女连同全部家当却被抛到大街上来,如果他们过于大量地拥到那些市政当局要维持市容的市区,他们还要遭到卫生警察的起诉!”[3]实际上,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已经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的虚假性:“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1]275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道德是一种由经济基础和阶级利益决定的意识形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这种意识形态只是反映了剥削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在根本上是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是为了加强资产阶级的统治。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利益出发,对这种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道德进行了猛烈抨击。

作为受生产方式和阶级利益影响的意识形态的道德观念,是马克思谈论道德的第一个层面。而分析马克思主义者内部的“正义之争”,实际上也是围绕这个维度的道德观念展开的。非道德论者强调,从生产关系符合生产方式、上层建筑符合经济基础的角度出发,马克思并不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不正义的。“马克思所发出的革命推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号召,不是也不可能是建立在‘资本主义是不正义的’这种断言的基础上。事实上,马克思认为,所有想把革命实践建立在法权观念基础上的企图都是意识形态的胡言乱语,他反对在工人运动中使用诸如‘平等的权利’和‘公平的分配’等‘陈词滥调’。”[4]从“法权正义”的角度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对剩余价值的占有不仅并非不正义,而且任何阻止资本占有剩余价值的尝试也都是不正义的。非道德论者认为,在马克思那里,“正义”是且仅是一种描述性概念:只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合,一种分配制度和交换制度就是正义的;反之,则是不正义的。因此,马克思从不以正义与否来对资本家的剥削行为进行评判。

与之相对,道德论者则认为,马克思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基于无产阶级的利益诉求和正义观念,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正面的谴责和批判的。作为一位无产阶级理论家,马克思是以无产阶级的道德来批判资本主义罪恶的分配活动的。因此“被剥削阶级,如无产阶级,就形成了一种不同于资产阶级标准的正义概念,并对现行的生产资料分配和收入分配予以否定性评价”[5]47。其实,道德论者的批判并没有反对生产关系决定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关于正义概念的法权逻辑。只不过,这种立场并没有拘泥于“法权正义”的层面,而是同时意识到正义概念的阶级属性:“马克思之所以认为资本主义不正义,这主要是因为,作为一种剥削制度,资本主义没有按劳分配,而且因为它没有在生产的可能性范围内满足人类的需要,更不用说满足生产者的所有需要。”[5]76由此可见,非道德论者与道德论者在“正义之争”中看似截然相反,其实师出同源:前者认为,马克思并不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不正义的,因为这种分配符合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而后者认为,马克思坚持主张资本主义社会不正义,因为资本主义对利益的分配方式不符合无产阶级的利益要求,不符合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所以,即使两者对“正义”概念的理解不同,但出发点和解释路径仍有相通之处。

二、 作为规范性观念的道德

马克思虽然拒绝把道德当作永恒不变的伦理规律强加给人们,但不代表马克思本人没有道德观念。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意味着他拥有一种关于人的本质的道德判断。正如麦克莱伦所说:“他所持有的一种规范性的人的本质概念,将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得到彻底实现。”[2]50识破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蒙蔽性,马克思认为,道德的真谛在于批判、实践与革命,在于无产阶级投身到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在于全人类的解放进而对自身本质的全部占有。

对于马克思是否持有规范性的道德观念,比如自由、平等、正义、共同体等,学界一直有争论。就正义这一核心命题来说,罗伯特·塔克、艾伦·伍德等都认为马克思持有的是一个非道德主义的立场。在评价整个社会结构或生产方式时,马克思拒绝通过“正义”或者“不正义”等规范性概念来描述。

那么“正义”究竟是一个法权概念还是规范性概念?联系第一部分的叙述,我们能更加明晰的是:马克思的“正义”思想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既有法权意义,也有规范性意义。凯·尼尔森就认为,伍德并没有办法证明,在马克思那里所有属于正义的东西都是法权性的。虽然道德观念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是由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决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不存在其他生产方式带来的正义观念。况且,如果把社会放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来看,那么,我们还将进一步发现,“正义”概念也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即使现行的社会制度符合生产方式,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剥削与异化也是必然的,那也不足以充分断言它们是正义的。[6]27在尼尔森看来,当马克思指责资本主义为“不正义”的时候,他所涉及的恰恰就是“正义”这类道德概念的规范性维度。

毫无疑问,马克思拥有日常意义的规范性的道德观念。在1864年10月撰写的《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中,马克思就曾指出:“努力做到使私人关系间应该遵循的那种简单的道德和正义的准则,成为各民族之间关系中的至高无上的准则。”[7]15而且,从他针对资本主义的猛烈抨击中,我们亦可以找到他对规范性的道德观念的追求。

“剥削”是马克思用以批判资本主义的一个核心概念。从道德意义来看,剥削意味着工人受到不公正、非人性的对待。剥削的生产方式带来了人的异化。马克思认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异化是同劳动分工一起产生的。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条件下,人的生产劳动及其产品反过来构成压迫人、奴役人的一种力量。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雇佣与被雇佣、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导致了异己力量的出现。此时,劳动者从事生产劳动的目的在于满足生存需要,而非自觉自愿地生产劳动,更不是自由自觉地生产实践。在马克思看来,非自愿的劳动不但不能带来幸福和满足,更会给劳动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原因就在于它与人的本质相背离,损害了人的自由发展与自我实现。

另一个规范性的道德概念是“平等”。当然,关于马克思的“平等”概念,学界也存在争论。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讨论了共产主义的两个发展阶段(社会主义阶段和共产主义阶段)的平等问题。他说:“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以后,从社会领回的,正好是他给予社会的。”[7]304。但是,马克思自己也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7]305-306此时,社会将根据人们的不同需要来分配,其目的只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说明,同正义一样,对平等的追求同样指向人的自由。

罗德尼·佩弗认为,马克思的道德价值观建立在三个核心概念上:自由、人类共同体和自我实现。自由指的是自我决定的自由,即马克思说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他人没有充分理由不得任意干涉。人类共同体是指在这个群体中,人们拥有并知道他们有着共同目标。而自我实现就是在一个真正自由的社会中,一个人能实现其最基本的潜能。[8]在这三个核心概念中,自由是根本的出发点;共同体的实现需要每一個人不受压迫,具备自决的自由;而个人的自我实现只有在真正的共同体中才有可能。正是基于对自由的向往,无产阶级才可能觉醒并意识到,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劳动的异化及其对自身的压迫;也正是基于自由,无产阶级才希望实现公平、正义与平等。因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始终贯穿着一种自由的伦理观:对人的类本质的孜孜不倦的追求。

瓦利茨对马克思的自由观有更为详细的论述。他认为,马克思的自由是哲学层面的自由。“马克思的自由指的是联合起来的个人能自我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即是说,人们的行动是他们本我的体现,反映了人们自身最真实的想法。这种自由的本质(与法律的和政治的自由相对)可以追溯到希腊文化传统,在那里拯救或自由被定义为‘一种走向真我(true self)和获得自我控制(self-control)的状态’。”[9]瓦利茨注意到,马克思的自由不仅局限于“真我”和“自我控制”,还表现为对经济关系的控制,通过积极克服私有化的生产方式来实现自由。除此之外,马克思关注的自由还是全人类的自由,而非个体自由。在资产阶级社会中,“平等 ”“自由”“权利”等概念往往是建立在个人主义基础上的,它们并不适用于共产主义社会。“虽然马克思也赞同个人的自由,但仅限于其作为共产主义自由的一部分,作为人类共同自由的个人参与部分以及作为人类全面自由发展的能力中的个人部分。”[10]

自由价值的最终指向是人的类本质的实现,即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本质。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全面占有才符合人的使命。在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自然也就不存在资产阶级社会中的压迫、剥削等。“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294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正是出于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而形成了自己的自由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基于社会的共同期望,反映出对现实的规约。

然而,规范性的道德观念又如何不至于被意识形态浸染呢?在这个问题上,尼尔森对道德观念、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问题提供了两种分析方案以及辩护。第一种方案是,在承认意识形态具有扭曲性和蒙蔽性的前提下,提醒人们注意意识形态与上层建筑之间、意识形态与道德之间在内涵与外延上的差异。也就是说,在上层建筑内部,意识形态和道德之间仍有差异性,并非所有的道德都是意识形态。总有一些不同于意识形态道德的规范性概念,它们是整个社会的最大多数的合理期望与共同认识。[11]126否则,我们将无法解释马克思本人为何能够意识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具有蒙蔽性。第二种方案是,重新定义意识形态,让道德即便在阶级社会中也不得不以意识形态的方式出场,而无须承诺任何扭曲性或蒙蔽性。道德虽然受生产方式决定,但它仍能保持一定的獨立性。[6]28尼尔森提出“道德语境主义”,以否定道德因为具有依附性而完全是脆弱和虚假的。毕竟,道德上的“对或错主要是由人们具有的需求决定的,是由他们能在其中发现自我的客观情境决定的”[11]8,这解决了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和作为规范性观念的道德之间的张力,有助于我们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框架内理解并接纳一种规范性的道德观念。

三、 作为社会结构的道德

为什么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会受到马克思的猛烈抨击?因为他洞察到道德正在以一种并非符合自身本性的方式而被使用。在马克思眼中,作为社会结构一部分的“道德在阶级社会中通常怎样运作,为什么会这样运作;在阶级社会里有哪些实际的规则、道德实践和体制约束着我们的生活,以及道德化的过程在这种社会中又是怎样现实地、标准地、普遍深入地发挥作用的”[12],这些都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观念必须正视与回答的问题。马克思在这里强调的是,在阶级社会中,正如法律和宗教一样,道德常常以意识形态的方式,对广大被统治阶级进行蒙蔽和欺骗,使其接受并安于现存的社会秩序。在这个意义上,“道德是道德性意识形态的这个主张,是社会的道德观念或至少说社会的主导道德观念的最经典表述范式,它表达了阶级偏见,并为社会的主导阶级或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13]74。所以,马克思不但不愿意花费太多工夫去描述、解释这种意识形态,而且以极大的愤慨全方位地谴责和抨击它。

然而,道德是一种意识形态,这是作为道德社会学的主题被理解的,其实质关注的是道德在整个社会结构中所发挥的社会功能。对于马克思而言,意识形态是一个社会学的范畴,所以,在有关道德的社会功能的论述中,马克思主要探讨了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的蒙蔽性。显然,马克思不可能立足这种虚假的道德观念来改造世界。但是,如何改造世界,立足何种目的改造世界,这其中的核心逻辑——人的自由和解放——却又不可避免地会涉及道德。因此,这也就为社会主义道德及道德理论的正当化提供了可能。

马克思的道德理论,在最主要的方面,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伦理学知识,而是社会学知识。尽管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去理解道德,总会倾向于得出道德不可能是客观的这一结论。但事实上,道德依赖于生产方式,并不意味着两者始终处于同一发展水平。在某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道德会在既定时期内发达兴盛并保持稳定,但这并不阻碍处于这个社会中的人们依旧有能力去理性地评价道德、批判道德并相信道德进步。资本主义社会确实会出现具有蒙蔽性的道德观念,这固然是社会生产力尚未充分发展、社会产品尚未极大丰富、阶级对立尚未消灭的历史状况使然。但是,我们同样可以由此推论说,一旦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历史状况前进到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对立乃至阶级本身遭到消灭,那么,道德将不再以这样的扭曲方式出现,不再以这样的规则来运行,不再受到这样对立的人际关系的限定。[6]30

马克思没有专门深入地探讨道德现象与道德品质,也没有给出道德行为方面的评价体系,但是,从道德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他猛烈抨击被当作意识形态的虚假道德观念,并通过这种揭露激励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推翻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蒙蔽,以建立一个更优越的、免受虚假道德控制的社会。他在文本中努力区别于朴素的道德情怀,通过对剥削、异化、压迫的批判,通过对公平、正义、平等等价值的探索,对人的本质的全部占有以及全人类最终解放的不懈追求,来展现他的道德思想。毕竟,“道德就是意识形态的断言是道德社会学的主题,它强调的是道德为社会阶级利益服务的客观性社会功能,但同时存在一些在本质上并非意识形态的且作为不依赖于阶级社会的道德判断”[13]68。可见,道德社会学是我们综合理解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何以可能的总体维度,它包含了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以及作为规范性观念的道德。

综上所述,马克思实际上是在三个不同层面上讨论道德问题的。首先,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道德,它不可避免地受到生产方式和阶级利益的影响。因此,马克思猛烈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性质的道德。其次,是作为一种规范性观念的道德,如正义、平等、自由等,其在特定的语境中能够区别于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而存在。这是马克思所持有的规范性意义上的道德观念。在此基础上,他对资本主义展开极富伦理意味的批判,反映了他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以及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最后,是作为社会结构一部分的道德。虽然马克思没有给出任何明显的道德哲学方案,但是,他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建构而对道德进行了社会学意义的反思与说明。马克思实际上更多地是将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讨论的。他之所以把道德摆在次要位置,甚至在大多数情况下把道德看作意识形态并加以抨击,恰恰是因为他将道德还原于社会的经验环境中,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道德的产生、发展、功能。总之,虽然马克思从未正视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改造方案的有效性,从未给予道德本身足够的重视,但不能否认的是,无论是对资产阶级道德的猛烈抨击、对无产阶级道德的热烈赞颂,还是在规范层面上对人的本质的探讨、对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的追求,都反映出道德在马克思理论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李义天,张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何以可能——访英国肯特大学戴维·麦克莱伦教授[J].江海学刊,2018(5).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25.

[4] 艾伦·伍德.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M]//李惠斌,李义天.马克思与正义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8.

[5] 齐雅德·胡萨米.马克思论分配正义[M]//李惠斌,李义天.马克思与正义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6] 李义天.从正义理论到道德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与道德观念》为中心的解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5).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 佩弗.马克思主义、道德与社会正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4.

[9] Andrzej Walicki.Marxism and the Leap to the Kingdom of Freedom: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Communist Utopia[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17.

[10] 黄继锋,李晶.瓦利茨基对马克思自由观的构建[J].山东社会科学,2017(8):44.

[11] 凯·尼尔森.马克思主义与道德观念——道德、意识形态与历史唯物主义[M].李义天,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2] 凯·尼尔森.马克思主义与道德[J].李义天,译.伦理学与公共事务,2014(1):14.

[13] 凯·尼尔森.历史唯物主义、意识形态与伦理学[J].徐国旺,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4).

(编辑:牟世晶)

作者:李义天 张哲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数控加工工艺设计论文下一篇:档案创新服务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