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意识中学教育论文

2022-05-03

小编精心整理了《历史意识中学教育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历史是一门联络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综合性学科。未来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认识历史的有效途径。中学历史教育要有面向未来、为了未来的意识;研究历史可以预见未来,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把握人类文明演进的趋势,中学历史教育要培养学生把握历史规律、预见未来的能力;中学历史教育要面向未来。

历史意识中学教育论文 篇1:

中学历史教育中培养学生历史进步意识的研究

摘 要:中学历史教育是现代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文明的发展趋势,培养中学生的历史进步意识。中国古代史教学应该注意历史进程的“文明化过程”,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应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世界近现代史教学应注重文明史观的引导。在实际的中学历史教育中,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进步意识,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全面客观地看待过来的历史。

关键词:课程标准;进步意识;文明化过程;文明史观

中学历史教育是现代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此作出展望:“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在实际的一线历史教学中,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存在标签化、脸谱化,甚至极端化的误区,尤其是动辄妄下结论:××失败了,××是历史的倒退,××不彻底……笔者认为,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文明的发展趋势,培养中学生的历史进步意识,从而使他们对一些历史“充满温情与敬意”。

一、中国古代史教学应该注意历史进程的“文明化过程”

从宏观层面看,中国古代史板块再现了古代中国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演变历程,每一次社会转型带来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会带来诸多的不合理、不公平的地方,比如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导致权力由某些家族垄断、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带来奴隶的悲惨境遇、封建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导致地主残酷剥削农民等,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历史变革的进步意义。北大袁行霈等学者认为,国家的出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无论是在社会经济领域和技术领域的复杂化发展,还是社会生活分层化所引起的种种问题矛盾,都将导致一种具有权威的强制力量的出现,这便是在今天称之为国家机器的东西。对于这个国家的形成过程,我们也叫作社会的文明化过程。”因此,笔者在讲述相关内容时,引导学生认识到,他们根据原始人采集狩猎为生,据此认为原始人“天天吃水果、天天吃肉”的想法是欠考虑的,表面上原始社会是一个共同劳动、毫无贫富贵贱之分的理想社会。但实际上,原始社会“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居无定所”,在生产得到发展进步的基础上,原始社会结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阶段,具有历史进步性。同样,其他社会转型也是生产力得到发展的必然产物,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从微观层面看,具体到某一种社会形态,甚至具体到某一个特定的朝代,都会有很多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制度创新或是重大历史变革,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制度创新的历史进步性。诚然,很多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最终都走向了衰亡,但是不可否认,很多制度在创设之初是具有历史进步性的,比如说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等制度,都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历史上也发挥过很大的作用。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制度开始走向衰亡,预示着最终将会为一种新的更先进的制度所取代。另外,很多历史变革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一个时代的命运,如宋朝王安石变法、明朝张居正改革等,但我们不能超越时代条件,用今天的标准去低估这些改革的复杂性和历史进步性。

不过,在肯定历史进步的同时,也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转型、制度创设、社会分裂带来的种种不合理的地方。笔者也试图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历史正义感,养成爱憎分明的认知态度,关注社会进步大趋势下普通人的悲欢离合,关注小人物在大的历史长河中的命运浮沉,从而对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人民,有一种悲悯情怀,缅怀一种敬意。

二、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应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

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历史称为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既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同时也是一段中华民族努力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历史,一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寻梦之旅。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社会各阶层都作出了他们自己的努力,我们不能超越历史条件,因为一些探索的失败而忽视改革探索的客观历史进步意义,应该以“了解之同情”的态度看待近代史上的人和事。

近代中国的一个重要阶段是晚清社会。很多人以“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来界定晚清社会的阶段特征,对清政府探索近代化过程的努力视而不见。比如洋务运动,将洋务运动界定为“失败的运动”,是否恰当?徐中约教授的评述对我们的教学有一定指导作用,他充分肯定洋务运动在近代工业化史上的开创性贡献,洋务运动虽“未能使清王朝恢复到足以体面地生存在近代世界的水平”,但它“标志了力争恢复旧秩序,并开启了一个新秩序的大胆而又相当成功的努力”“并在中国播下了现代化的种子”。而且,甲午战争失败后,张之洞在湖北地区进行的改革使得洋务运动更加让人不断回味。

近代中国转型过程中的一个绕不开的历史事件是辛亥革命。提到辛亥革命,很多学生认为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标志着辛亥革命失败了。马勇教授认为,“辛亥革命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推翻了皇帝,结束了中国两千余年的专制统治,而是为中国传统社会画了一个句号,使19世纪中叶开始被迫进入近代的中国抛却了旧传统的束缚,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开辟了一条道路,斩断了中国社会任何后退的可能。”参加过辛亥革命的林伯渠在1941年时感慨地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为怪,因为他们体会不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事。” 而且,武昌起义的成功几乎使清朝统治瞬间土崩瓦解,难怪有学者高呼,辛亥革命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近代中国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五四运动则是这种进步意识的集中体现。除了赞扬民众力量的革命性、彻底性,我们不应该忘记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代表团的精彩表现。徐国琦教授指出,“在和会上正因为中国代表团的据理力争,并大义凛然地拒签对中国不利的‘凡尔赛和约’,他们的行动不仅把所谓‘中国问题’带到了世界最高论坛,且赢得了道义的胜利。也为山东问题在巴黎和会结束后的迅速解决提供了契机。”因此,“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并非完全失败。某种程度上,甚至大获全胜”。 因此,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多关注学术研究成果,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

郭富斌老师的一段话对我们的近代史教学有一定启发:“在侵略与反侵略中,我们不仅要体会中国人民英勇的斗争精神,还要感受中国人民追赶世界文明的勇气,理解中国人民在艰难曲折中取得成果的不易。”

三、世界近现代史教学应注重文明史观的引导

世界近现代史的发展应该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比如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世界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就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崛起的历史。因此,应该引导学生辩证看待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辩证看待历史发展的双刃剑效应。因为,“任何时代的历史进步都是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那种把历史进步视为一个“直线式”的过程,不是陷入神秘主义,就是不切实际,盲目乐观主义的空想。历史进步的实现,总是在无数的牺牲和斗争中,在数不尽的代价付出中,在历史的徘徊和迂回中进行的。因此,我们除了关注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殖民扩张、贩卖黑奴、科技革命带来的环境污染,社会阶层不平等问题,还应该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看待历史发展的进步性。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站在历史长河中,结合具体的客观历史条件,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现象的历史进步,而不是简单地对历史事件就事论事地予以评价。对此,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曾经提出过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作者列举了历史上文明进步带来的种种不合理之处,“显然,文明的到来对人类的平等来说是一种倒退”……尽管如此,作者指出,“就整个人类历史而言,重要的是人类的确取得了进步,而且,正是数千年中积累的这些进步最终让我们通过科学技术战胜自然,获得了巨大的生产力,从而使多数人和少数人一起受益。”最后,作者对自己的问题给予了回答,“在过去它两者都是;而至于将来怎样则取决于从过去文明中积累的知识是被用于毁坏的目的还是被用于建设的目的。” 我们不仅要学会从历史纵向发展的角度客观看待历史的进步,也要引导学生从历史横向联系的角度看待历史的进步进程,关注文明的多样性与多元化,关注国家之间的交往带来的进步,如历史上的郑和下西洋、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物质文化交流、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的普及传播等历史事件都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步。

即便是对战争的评价问题,我们也应该全面地看待。传统上,我们眼中的战争就是人类文明的浩劫。对于战争史,除了关注人性的正义外,还应该发挥战争史的价值引领作用。关注战后的战争反思,关注战后的反战思潮、社会阶层地位的变化、普通人社会地位的提升、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等。如世界近现代史上一个引起世人重新关注的历史现象是对持续近半个世纪的美苏冷战对抗的重新评价,尽管冷战多次将世界带向世界末日的边缘,特别是当时美苏两国旷日持久的核军备竞赛,更是使得全世界笼罩在核毁灭的边缘。但是不可否认,冷战毕竟没有发展成大规模的热战,冷战长时段的和平更是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等在《新全球史》中指出:“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1991年9月9日出版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也指出,“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四、结语

总之,初中历史新课标特别关注历史教育的时序性,要求引导学生了解中外历史的发展进程,让学生认识到人类从落后走向文明,走向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中国古代史教学应该注意历史进程的“文明化过程”,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应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世界近现代史教学应注重文明史观的引导。因此,在实际的中学历史教育中,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进步意识,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全面客观地看待过来的历史,不以今天的眼光苛求历史人物,最终成长为合格的现代公民。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第一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

[3]马勇.重寻近代中国[M].北京:线装书局,2014.

[4]周铁农.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N].人民日报,2011-09-06.

[5]徐国琦.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及影响[A].东方早报·上海书评编辑部.一战百年[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6]万斌,王学川.论历史进步[J].浙江学刊,2008(01).

[7]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上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第五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沈晨

历史意识中学教育论文 篇2:

将未来意识引入中学历史教育

摘要:历史是一门联络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综合性学科。未来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认识历史的有效途径。中学历史教育要有面向未来、为了未来的意识;研究历史可以预见未来,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把握人类文明演进的趋势,中学历史教育要培养学生把握历史规律、预见未来的能力;中学历史教育要面向未来。更为重要的是落实到课程层面,我们要以历史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未来教育。

关键词:未来意识;中学历史教育;历史新课程改革

“察古知今,鉴往思来”,历史是一门联络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综合性学科。中学历史教育一贯重视历史对现实的借鉴和教育意义,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历史与未来的联系以及历史学习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意义。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对中学历史教育中的未来教育都有相应的阐述和要求。“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今天和展望未来。”“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这些阐述和要求应该是十分明确的。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中学历史教育要面向未来。

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整个社会的变化速度越来越快了。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称这种令人不适应的变化为“未来的冲击”。不论我们是否愿意,时光不停地流逝,未来也并非可来可不来,而是必须来的。我们不能不考虑未来,无论是谁,对未来都应该关心。未来就在瞬息之间来到我们的跟前。直面未来,探测未来,适应未来,创造未来,这些已成为我们不可逃避的选择。

未来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认识历史的有效途径。意大利历史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历史之所以具有当代性,是因为它反映和体现了当代人们的认识,是当代人们的思考。因此,中学历史教育在强调历史学习的意义时,所使用的首要参照系是现在,这是无可厚非的。“在解读历史的意义,其实人们不仅以实在的‘现在’为参照,还以非实在的‘未来’为参照。”人们在认识历史时过分强调其现实性,往往会陷入功利主义的迷局中,而只有在未来之中才能找到历史判断的最后标准。因为只有未来“能给予他一个更深入的、更持久的对于过去的洞察力,这比那些把观点完全束缚在自己当前地位的历史学家所能得到的,要深入、持久得多。”可能有人认为未来是虚无缥缈的,怎么能从未来之中认识历史呢。其实,这种担心是大可不必的。“未来隐藏于过去和现在之中,我们能从其真实的可能性出发去理解和思考它。事实上在任何时代我们都是由关于未来的意识支撑的。”“我们具有的关于未来的思想,指导着我们观察过去和现在的方法。”未来的图景改变了我们对历史的看法,未来意识是我们认识历史过程中所不可缺乏的。

“当教育的使命是‘替一个未知的世界培养未知的儿童’时,环境的压力便要求教育工作者刻苦思考,并在这种思考中构成一幅未来的蓝图。”教育应该有正确的未来观,教育必须面向未来,为了未来。人类必须对未来负责,教育不仅首当其冲,而且责任重大。在中学历史教育中,我们要强调面向未来、为了未来的意识,引导学生以未来的眼光看待过去、认识历史。文明的长河浩浩荡荡。前后相续。“今人之视昔,便犹如后人之视今”。文明史横亘人类的过去、现在、未来,人类文明的演进是一个无限的进程。中学历史教育应该摈弃“瞻前不顾后”、“只求今朝,不问明日”的历史观念,要有对未来无限开放的历史情怀。“一切变革、战争、进步,所有历史上的成败。无非都是由人(包括普通的人在内)的决定和选择造成的。”历史上人类曾经作出的选择不仅改变了曾经的未来,而且也改变了历史。学生是未来的主人,也是历史的创造者。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不仅传承过去的经验,而且将过去的经验与受传统引导的、和现实相关的、充满期待的未来合成起来;认识到我们对未来负有责任,进而关注到环境问题、全球问题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威胁,批判地看待人类文明的功与过,超越人类文明的局限,展望人类文明的可持续未来,从而重新找到通向历史意识的新入口,并由此进入一个开放的、希望的未来。“我们向着未来奔跑是为了下一代。我们的未来必须要这样进入后辈人的回忆:他们能从中获得对于他们自己未来的启示。如果我们和后辈在从过去向未来前进的道路上有着共同的方向,那么来自于历史回忆的、能形成意义的未来的塑造会更加完美。”我们要引导学生从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个时间维度来阐释人类文明史的内容,让他们意识自己正飞速地进入未来,自己的行为和选择正决定着未来,不仅承载着文明的积淀,还引领着文明的未来。同时,在历史学习中,学生不仅涂入过去,而且融入未来,在宏大的文明时空中不再觉得渺小、无助,激发个体的生命潜能,上下求索,创造生命价值的最大化。

二、培养学生把握历史规律、预见未来的能力

历史是一门可以预见未来的学科,它一方面让人们了解有关过去的知识。重温人类社会所走过的历程;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把握人类文明演进的趋势。作为进步学说的代表人物孔多塞认为,研究历史具有这样一种作用,就是确定进步的未来发展方向,从而加快进步发展的步伐。他还认为,如果存在一门能够预见指引和加速人类进步的科学,那么人类业已创造出来的进步的历史就是这门科学的基础。在历史唯物主义者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历史学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发现那些作为支配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起作用的一般运动规律”。通过对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目的在于更好地认识和改造现实世界,同时又必然包含了对未来的关注和期待。

同时,一些对未来有助益的预见,将是建立在历史的认识上的。古希腊历史学家断言,历史事件的确“在未来某个时候是会重现的,即使不是完全一样,也是非常相似。”而对未来的展望总是以历史为基础——在未来学家那里这几乎已成为一种方法论而被接受,他们利用历史提供的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来描述目前的状况,并且能精确地估计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认为历史是滔滔不绝、汹涌澎湃的变革浪潮,他以“浪潮前锋”的分析方法剪裁历史并探求带动我们前进的每次浪潮的前锋将向何处去,认为人类文明经历了三次浪潮,而第三次浪潮正席卷而来,成为现代以及未来文明发展的主流。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一书中对社会、技术组织及生活方式进行历史分析和未来趋势研究,认为可以把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

托夫勒和贝尔等学者对人类文明的展望有助于我们把握未来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全面地认识历史。

“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这句镌刻在埃及卢索神庙法老像上名言,让我们深刻地感悟到未来与历史的关系。中学历史教育要充分发挥历史学科“鉴往知来”的功能,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我们要提升学生历史学习的层次,指导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问题进行正确评价,对历史发展进程及其规律做到准确认识,把握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运用历史规律预测、展望未来。西方有一个谚语说:“不懂历史的人永远是一个孩子”,在未来社会不懂得历史的人就是不能把握明天的“孩子”。随着社会生活的瞬息万变,面向未来的教育要培养习于变化、善于适应的人,他们要有更丰富、更成熟的未来感。通过历史学习,从认识历史规律到关注未来前景,从时间的深度到预见的广度,学生尝试用历史的眼光洞察、预见未来,增强未来意识,学会处理社会实践中的机遇和重要关头,增强洞察趋势变化和自我调整的能力,对未来了如指掌,为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做好准备,以成熟的姿态和精神面貌迎接未来,挑战未来。

三、以历史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未来教育

未来教育是指为了未来、面向未来的教育。中学历史教育要面向未来,更为重要的是落实到课程层面。“从根本上说,中学历史学科的课程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识生存现状,不是为了学习历史专业而是为了提高生存智慧,不是为了了解过去而是为了开拓未来。”现行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方面都已经有了相应的要求,凸现了未来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的内容标准方面对于未来教育的阐述却是空白,不能不认为是一种遗憾。

作为面向未来的历史教育,其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落实更要反映时代和社会未来发展的趋向。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中学历史教育的经验与做法。首先,年代思考是历史推理、论证的核心。《5到12年级美国史和世界史的国家标准》应能要求学生做到,分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序。《美国科罗拉多州历史课程标准》认为按照年代顺序进行思考,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感,对学生理解现代和预见未来都是非常必要的。其次,历史内容不仅要从过去延伸到现在,而且要引导学生面向未来。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学习指导要领》提出历史课程目标,强调要培养学生主动应对社会变化的能力和态度。日本中学社会历史学科教科书的编撰充分体现日本以及世界历史发展的历程,立足于当代社会,关注日本以及世界的现实和发展问题,同时进一步探讨生活在二十一世纪我们应该努力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促使学生学会面对未来,学会选择未来。例如:帝国书院版社会科教科书《中学生的历史》的第7章第2节“今后的日本与世界”,认为我们应该从各种角度去看待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问题。“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课题,我们的祖先战胜了他们所面临的困难。现在轮到我们了。你在考虑创建什么样的未来呢?”清水书院新中学校历史改订版《日本的历史与世界》的第6章“现代日本和世界”,认为“人类的历史是获取人权的历史,通称二十一世纪是与人权共生的世纪,在日本国内也存在着各种各样今后必须解决的课题。时代要求我们通过解决这些课题,建立真正的民主国家,为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做出贡献。”

反观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应该承认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特别是现代史部分与我国现实社会的发展以及世界潮流紧密联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当代社会生活、科技、教育与文化等都充分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内容和精神,体现了历史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不过,笔者认真阅读了部分新课程历史教科书,其中强调未来教育的内容少之又少。这些是当前历史新课程改革所存在的缺憾,也是我们必须努力改进的方向。

中国古代有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一崇高的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真理的追求,为民众奉献的精神以及对后世子孙的关怀和责任。清朝诗人龚自珍有言:“智者受三千年史氏之书,则能以良史之忧忧天下。”“智者”是那些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历史意识的人,他们关注社会现实与国家前途,有着强烈的时代感和使命感,他们是民族的脊梁。中学历史教育要引导学生宏扬中华民族的优良历史传统,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既憧憬着光明的前景,又饱含着深刻的忧患意识。不知过去何以图将来,中学历史教育要让学生意识到他们肩负民族与人类的未来的责任和使命,永不懈怠地学习,培养历史的远见卓识,坚定历史与未来的信念,顺应时代进步的潮流,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成长为对社会和人类有贡献的人。这些应该成为历史新课程改革努力的方向。

责任编辑 求实

作者:陈 莺

历史意识中学教育论文 篇3:

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意识的基本策略

摘 要 学校的安全教育关系到每个家庭与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许多教师往往错误地认为,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学校或者班主任的事,没有把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与课堂管理工作中去。这种做法是不足取的,也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本人结合自己的一线教学实践,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尝试着把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融入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去,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熏陶,让学生的安全意识的养成与中学历史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关键词】中学历史;安全教育;策略

安全教育是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学生的安全,就谈不上素质教育的实现。在学校教育中,作为学科教师,往往更多地关注与学生的知识学习,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与学生的安全意识的养成重视程度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科教育作用的充分发挥,也不利于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因此,在学科教学中,任课教师应该做好班主任的助手,协助学校与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把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通过学科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

1 充分发掘中学历史与学生安全教育相关的素材

现行初中历史教材(冀人版)一共六册教材,其中七年级教材涉及到中国古代史内容,八年级教材涉及到中国近现代史,九年级教材涉及到世界近现代史。初中历史教学贯穿学生的整个初中三年,与学生的成长关系密切。而历史教材所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时间跨度也比较大,因此其中蕴含着较为丰富的素材。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该立足于初中历史教材,对于学生安全教育相关的素材进行挖掘。巧妙地把初中历史教学与学生的安全教育紧密结合。

例如在讲解《中华文明的起源》这一单元内容时,讲到距今四五十万年前的北京人留下了人类用火的痕迹。可以说,火的使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由于火的使用,人类的食物由生食逐渐向熟食转变,促进了人类体质的革命性变化,也促使人类大脑的进一步发育成长。同时,由于火的使用,人类开垦山林的能力提高,刀耕火种成为原始人耕作的主要方式。在历史教学中,通过这一内容的讲解,教师可以利用一点点时间,给学生讲解用火的安全。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旅游越来越发展,而电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这两个领域是火灾高发的领域。根据新华网北京电,2014年全国共接报火灾39.5万起,死亡1817人,受伤1493人,直接财产损失43.9亿元,而其中一部分火灾的发生就是由于中学生的疏忽导致大,因此让学生懂得安全用火,安全用电是特别重要的。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用火用电安全的教育。

例如在《统一国家建立》这一单元内容讲解时,给学生讲解到汉朝的文化,其中讲解到汉朝张衡发明的地动仪,这是世界最早地震仪。据相关史书记载,张衡的地动仪曾经准确地测出公元134年的甘肃西南部的地震,完全证实了它检测地震的准确性。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比欧洲创造的类似的地震仪早了1700多年。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地动仪知识的时候,可以结合我国的典型地震事件,给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中国今年曾发生过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等一系列地震,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正确的地震逃生常识,以及让学生重视学校定期组织的逃生演练。

历史教材中还有许多与学生安全教育密切相关的素材,例如在涉及到中国古代的水患,可以给学生讲解中国在水灾方面的防范意识,尤其是教育学生在寒暑假的远离危险水源,同时要懂得涉水危险的基本自我保护知识。根据央视网的数据,中国每年8万儿童死于伤害,其中溺水居首。其中2013年,仅6月9日当天,就有16名山东、湖南、黑龙江的中小学生溺水身亡。数据是令人痛心的,也应该令人警醒,因此,通过学科教育多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迫在眉睫,也是不容忽视的。

2 历史教学中安全教育意识渗透的基本策略

2.1 把历史素材与安全教育巧妙结合

历史素材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过程中,应该善于发掘利用。虽然我们强调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安全教育意识的渗透,但是如果为了安全教育意识的渗透,而把历史知识与安全教育生硬地结合在一起也是不足取的。因此,历史知识与安全教育可以结合的,教师应该巧妙地结合,不能结合地,教师也不必强求。做到用心发掘,水到渠成,这样才能让安全教育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历史教学与学生安全教育结合的切入点是非常广泛的,根据本人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历史教材与学生安全教育可以联系的内容广泛而又具体,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善于总结,善于运用。如果任课教师同时又是班主任,可以把历史知识与安全教育结合的内容通过班会进行渗透。如果任课教师不是班主任,可以把相关内容推荐给班主任,或者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渗透。

2.2 微观安全意识与宏观安全意识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时候,往往立足于微观角度,更多地从学生个人人身安全角度出发,让学生懂得交通安全、用火、用电、用水安全,避免受到意外事件的伤害等。作为一名历史教师,笔者认为,对于学生的安全教育除了立足于学生的生命安全,也应该从一个更为宏观的角度,即应该站在国家安全与民族安全的角度,这些也是与历史密切相关的。

从宏观角度而言,安全涉及到国家的安全与民族的统一,这是我国历史教学的一个核心思想。首先,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国家的统一是历史的主流,但是不论历史上,还是现实中,威胁国家安全与统一的事情也是存在的,因此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教育学生自觉维护祖国的利益,与威胁国家安全与统一的事情作斗争。

在讲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时,其中的一个成果就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应用,以及网络的普及推广。网络是国家安全的另一个重要的战场,许多重要地信息,甚至对国家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言论与信息都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科学利用网络,既要让网络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要让网络的弊端减少到最小。

综上所述,学生安全教育是学生教育的重中之重,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该把学科教育与学生的生命教育、安全教育结合在一起,树立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历史教育观。把历史教学与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高度,不能重知识传授,轻安全思想渗透。

作者单位

唐山市海港中学 河北省唐山市 063611

作者:林强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绿色猪肉市场调查论文下一篇:历史教学人格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