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青春30周年征文

2022-12-11

第一篇:检察青春30周年征文

检察机关重建30周年征文

今年既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人民检察院恢复重建30周年。从1978年重建开始,检察机关30年风雨历程,30年春华秋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国家确定了我国检察机关具有维护国家法律统一实施的根本属性,此后,其历经了发展、中断和重建繁荣三个阶段,人民检察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稳步快速发展,检察人为国为民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检察机关在前所未有的法制建设环境中,奋进不止,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

我院作为市辖区的一个基层院,其发展和时代的发展同步,和改革开放的发展同步。从执法理念、精神面貌、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等等各个方面,各个细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斗转星移,今非昔比。着力培养凝聚力、战斗力,队伍精神面貌明显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形成全院上下团结和谐稳定,风正气顺心齐,拼命干事创业的环境氛围,努力争创先进检察院,为我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权威的法治环境。

首先,院党组一心为干警着想,着力改善办公办案环境,为干警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先后投入大量资金,重建办公场所,更新办公设施和办案车辆;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坚持从严要求、分层施教,对优秀青年干部、业务骨干交叉使用、适度轮岗、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其次,在队伍建设上,实行“人才兴检”战略,注重树立典型,培养人才,涌现出国家级、省级、市级的模范人物和先进代表。在开展“思想大解放,经济大发展,检察要争先”活动中提出“五个破除,五个树立”,“七要七不要”的执法理念,使干警更加明确争先创优的意识和决心。

再次,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加强业务建设上,我们采取诸多创新工作新举措,我院控申科认真落实首办责任制,推行干警办案息诉罢访责任制。为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人文关怀,我院对作出相对不起诉的人员发放《检察官寄予》,为开展教育挽救工作又添亮彩。建立轻案快办、捕诉监督衔接等作法。我们的检察工作,体现了院领导创新、超前的工作思路,并且这些创新都在我们检察工作中得到了检验,取得了非常好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得到了上级院领导的肯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周彤案件的发生为我院留下了不可抹去的阴影,暴露出个别干警存在执法不规范,责任心不强等现象。对此,我院已进行彻底整改,明确制度,责任到人,杜绝此类情况的发生。

就我院来说,院党组始终将强化法律监督作为检察工作的安身立命之本,将维护公平正义作为检察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全院干警心气高涨、斗志昂扬,都在为早日实现院党组提出的奋斗目标而忘我工作,我作为一名检察工作者,我在为自己恰逢这一局面高兴的同时,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局面,多一些勤奋,少一点惰性,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办铁案,出精品,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坚定信念,在政治上做一个靠得住的人

作为一名从事多年刑事检察工作的干警,应该具有十分鲜明的政治信仰,过硬的政治素质,必须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忠于党,忠于检察事业。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认识其精髓,才能灵活掌握和运用,成为推动我们事业前进的有力武器;从而保持“执政为民”的性质。

二、加强学习,在工作上做一个有本事的人

努力提高法律素养,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做到学法、知法、懂法,这也是对每一个检察干警的基本要求。我在批捕科工作,业务性很强,每天都在与法律打交道,在具体工作中,自己也深深体会到法律素养的重要,只有具备深厚的法学功底、渊博的法律知识、很高的法律素养,我们才能干好本职工作。我要加强学习法学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法能力和水平,在工作上做一个有本事的人。

三、牢记宗旨,在作风上做一个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在生活中时刻以检察干警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在工作中注意对自己人格的塑造,勤奋工作,谦虚谨慎,将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与检察机关荣誉联系起来,注重培养自己关心、重视国家大事的习惯,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四、增强修养,在素质上做一个有底蕴的人

作为新时期的检察干警,我们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通过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反省和自我改造,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达到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古人云:三十年曰一世。毛主席说:三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检察院30年的创业拼搏,30年的开拓创新,30年铸造了一把“强化法律监督 维护公平正义”的法律神剑。 我深深的体会到检察机关就像是一棵大树,根基牢牢扎在人民群众中,而躯干则是由代表各项职能的部门紧密、有序地结合在一起,我们每一名干警就好比是一片片树叶紧紧团

结在躯干上,保障各项职能的正确发挥。这棵大树是充满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正如人到三十而立,在这三十年中检察机关已逐渐成熟并发展壮大。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为有一个和睦的检察大家庭而幸福,为有一个开明、勤政、务实、爱警的院党组而深感幸运。我们要加倍珍惜团结奋进的局面,珍惜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为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

为自己忠爱的检察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

岁月如梭,时光的脚步迈进了2008年,检察机关迎来恢复重建30周年纪念。2008年,对检察战线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值得记念的,从检12年的我,也是有着诸多的感慨。12年,虽然不能见证检察机关30年的变化,但对于我来说也是人生的一段长长的岁月,整个的青春年少都留在了我热爱的检察战线和青海西部这片热土上。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单位是一排低矮平房,据说房子是以前老门市部改造而来的,几张破旧办公桌,一个同事给我搬来一个木椅,靠背居然有个洞,不好意思的对我说:先凑活着。这就是1996年我到检察院工作第一天看到的情景。那一年我刚刚21岁,心中的理想终于实现,心里乐呵呵的,踏着西部灿烂的阳光,我满脸的欢笑。可是我进院不久就听同事说了哪个经典的故事:说检察院成立之初,有个产妇到我们院来检查身体,解释半天都没明白为何检察院不检查身体,把我笑的前俯后仰,同时我也感受到人民群众对于检察机关的不了解。现在通过多年的办案和检察宣传,这已经是个笑话了。我进院不久就开始跟着前辈学习业务,虽说也是法律毕业,但对具体业务一窍不通,在前辈的指导下很快熟悉了业务,也就是从那一天起,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火热的检察生活中。那真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初生牛犊不畏虎,别人都怕苦怕累怕得罪人,我可不怕,不管是办经济案件还是公诉案件,都抢头。这下老同事可高兴了,都说我后生可畏。记得以前检察机关牵头矿山安全事故的调查,矿山企业事故现场是相当危险,别人躲还躲不及呢,每次我都是抢头。在检查一线上,我从反贪、法纪、批捕、民行到公诉,一一干来,现在感觉在基层检察院还是能锻炼人,至少我可以骄傲的说我都干过。但是在从检12年里,主要在批捕和公诉工作上,以前叫刑事检察科。阅卷、提审、开庭已经成为习惯,说真的,有时候感到很枯燥无味。可是就是靠这股执着和热情,10年里我们办理了很多铁案,也纠正了许多冤假错案,为保一方平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认为,从事检察工作,虽然清苦,虽然平凡,但是有着很高的人生价值的,因为我们手中握的是人民、国家赋予的权利,用好用坏,关系重大。

我的成长是伴着检察机关这十几年的发展一起的。我目睹着这些年检察机关的变化。从我自身讲,我参加工作后的两年里,刑事诉讼法修正和刑法修订,记得很清楚就是学习新刑诉新刑法,还要适应庭审模式的改变,从纠问式到控辩式,个中情节历历在目。之后是学习并正确适用为新刑法的正确实施而出台的各种规范性文件和司法解释,诸如《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关于适用刑法分则规定的罪名的意见》、《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人民检察院民事抗诉规则》、《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见》、《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等众多的司法解释。这些规范性文件的出台,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加快了我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治目标的实现,为实现司法公平、公正和人权的维护提供了切实保障。 12年来,我深感检察机关在检察官队伍建设方面也有很大发展,记得以前什么专业的都可以采用各种途径进入检察院工作,现在有了《检察官法》就不同了,进人逢进必考并要求法律专业,尤其是司法资格考试的实行,大大提高了检察官的素质,加上近年来检察培训、专项教育活动和学历的要求,检察人员不仅在业务素质有大的提高,还在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检察文化上,近年来也得到了十足的发展,以前我记得检察机关没有几本刊物,现在有《检察日报》、《人民检察》、《方圆法治》、《人民监督员》等报刊,网络上都有检察机关的网站和电子刊物,如正义网、龙剑网等网站,这些都内容非常丰富,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作者广泛,有力地推动了检察理论的发展,促进了检察业务经验广泛交流,不同程度地指导了司法实践。检察机关的这种变化,我想也是30年前难以想象的。

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发展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就拿我们德令哈市检察院来说,如今现代化办公大楼拔地而起,总办公面积1000多平方米,人员20多名,科室7个,荣誉室、图书室、档案室、多功能会议室、健身房等等这些过去想都没敢想的,现在都应有尽有,交通工具健全,每个办公室都有微机等现代化的办公设施,设备科学先进,办案的效率快、质量高。荣誉室里陈列着我们德令哈市检察院取得的丰硕成果。现代化的液晶大屏幕挂在我们检察院大厅,让我们随时感受到时代的脚步和现代化的气息。

十几年来,我从学法律专业毕业的学生娃到履行检察职权的检察官,从司法解释到办案实践,目睹和经历了我们国家社会主义法治的发展。在检察机关恢复重建30周年之际,我想说,我感谢检察院给我的培养和锻炼,同时我更想说30年的规范执法之路,不仅仅是检察机关自身发展壮大之路,也是我们国家向法治社会迈进的成熟之路。如果我们坚信自己的选择那么我们就应该坚信前进的方向。

第二篇:检察院恢复重建30周年征文演讲稿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弹指一挥间,我已从事检察工作三十个年头了。我是于1978年末就到**县检察院工作的,至今已经在此工作了30年,和我所热爱并为之奋斗的检察事业一起度过了大半个世纪的二分之一的时间。检察工作已经成为了我生命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感情浓厚至深。

屈指算来,我来**检察院工作的这三十年中,在刑事检察科室工作3年

,在自侦检察科室工作4年,在办公室工作1年多,在控告申诉科工作1年多,1987年我被组织提拔任副检察长,1994年任党组副书记至今。期间,我非常荣幸地和7任检察长在一起工作,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做人、做事的基本要素,见证了**人民检察院的成长与发展。

这三十年来风雨兼程,我承受过出庭公诉和自侦办案的巨大压力;体验过改革发展的艰辛;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我迷茫过、思考过、探索过。在**检察这片热土上,我曾努力拼搏、奋斗,尽情的挥洒过汗水与辛劳,奉献了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与此同时,检察工作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做事;让我懂得了什么是最重要的东西;也教会了我如何面对荣誉和抵御各种诱惑。是检察工作培养、锻炼和造就了我。在这个意义上说,我非常地感谢并感到荣耀。因为人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轰轰烈烈,也在于它的求实与平凡。

回顾自己三十年的检察工作经历,特别是任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二十多年的经历,我崇尚踏实肯干、无私奉献的精神,恪守实在做人、平等待人、勤奋工作的人生信条,努力按照党的要求去做,从不争名争利,从不随波逐流,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当遇到挫折和处在逆境当中的时候,当社会上的不正之风盛行的时候,当看到腐败现象在侵蚀我们党的肌体的时候,我始终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使自己迈着坚定的脚步走到今天。这个过程使自己经受了磨练,也使自己在政治上不断成熟,信念更加坚定,意志、品格也更加坚韧。

经过这三十年的人生历练,使我能够掠去浮躁,心静如水,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回想自己在从检二十余年中,无论能力大小,无论在哪个部门工作,无论到什么领导岗位上,我都牢记一个共产党员和一名检察官的责任和使命,都要求自己尽职尽责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无论社会风气如何,我都努力保持了自己正直的品格。扪心自问,我无愧于共产党员和人民检察官的光荣称号,想到这些,自己内心也就更加的安详和坦然。

总结自己从检三十年的工作经历,让我体会最深刻的一点是作为一个社会的人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无论年轻同志还是老同志都要不断地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事情。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是人终其一生要做的事。学习使人豁达;学习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学习能使我们更加客观、全面的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学习能使我们摆脱世俗的枷锁,对人生的意义理解的更加透彻。在学习中能促使我们不断去思考,从而获得丰富的人生智慧和精神力量。过去我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现在我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在学习中享受孤独、享受思考、享受收获给我带来的无限欢乐。

如今,**检察院已经是一支越来越年轻的队伍,在我的周围,年轻面孔越来越多,我愿意毫无保留地把我在工作上的经验和教训传授给他们,我每天以欣赏的目光注视着周围的年轻人,以欣喜的心情关注着他们在事业上的成长与发展,在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我每每被年轻人身上所散发的青春活力所深深的吸引,被他们那富于哲理的精彩发言所深深的打动,闲暇之余我细细的咀嚼和品味,享受这一切给我带来的快乐与兴奋,同时也鼓舞和鞭策着自己不断前行、不断思考、不断提高、不断的与时俱进。

现在,作为一名基层检察院的副检察长,对我所分管的刑检部门,时刻用“不敢松懈”这四个字告诫自己、告诫科室干警。在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历史征程中,我们的检察干警必须以“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忠诚,以扶正去邪的气魄,以斗霜傲雪的坚贞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化为对具体实际工作的勤勉与奉献,进而一丝不苟地书写着自己的人生历程。

作为一名老同志,看到检察事业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和奋斗,已经发展壮大起来,在这其中,也融入了自己的努力和心血,心里感到由衷的欣慰。在结束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想代表所有的老同志告诉年轻同志,逝去的仅仅是岁月,我们对党、对检察事业,将永远是信念不变、忠诚不变、真情不变。

此生无悔,因为我愿与检察同行!

第三篇:检察机关恢复重建30周年演讲稿

风雨兼程三十年

1978年3月5日,一个让全国检察人终身铭记的日子,在这一天,新中国第三部社会主义宪法规定重新设置人民检察院,由此掀开了当代中国检察制度崭新的一页。

1978年8月25日,一个让建始检察人刻骨铭心的日子,在这一天,恢复重建的建始县人民检察院开始正式运行。

回首往昔,掩卷沉思。无论是原来相对陈旧的办

公设施,还是如今新建的技侦大楼,建始检察干警都在浓墨重彩地书写属于自己的历史:

三十年来,建始检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最前列:从在县公安局租房办公到现代化的六层办公大楼拔地而起,从干警无处栖身到住进宽敞明亮的职工宿舍,从以步代车、一张纸、一支笔、一盒印泥办案到拥有办案用车7辆、人手一台超大宽频液晶电脑,从纸质文书传递到网上办公、办案全程同步,从文化生活一无所有到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检察官活动中心等一应俱全……小区化的办公住房、信息化的检察办公、规范化的机关管理、多样化的文化生活熏陶着一代又一代建始检察人。

三十年来,建始检察人始终战斗在第一线:他们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为维护社会稳定屡立新功;他们严肃查办各类职务犯罪,为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披荆斩棘;他们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为维护司法公正奉献青春;他们“立检为公、执法为民”,为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出汗出力。

三十年来,建始检察人始终把爱、青春、智慧和汗水都献给了崇高而神圣的检察事业,按照“把建始县人民检察院建设成为全省先进检察院”的奋斗目标,因院制宜,高点定位,确立了“以人为本,从严治检,以法为本,依法建院”的治院原则,制定了“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立一流机制,树一流形象”的工作思路,向组织和群众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面对昨天,建始检察人胸襟坦荡;展望未来,建始检察人信心满怀。

第四篇: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

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经济日报)

新合作化使农机化获革命性发展

□王鸿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机化经历了高—低—高的发展过程。前一个“高”,反映在广大农民和农业机械生产、使用、管理及科研领域对“1980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呼声和热情高,笔者曾经在军垦农场务农十年,并且有六年的时间使用农业机械从事耕作,亲身体验了农业机械化对于农民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也亲眼目睹周围“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缺“机”而导致生产艰辛、生活艰难的情状。而这后一个“高”恰恰是由改革开放的政策是催生的,这后一个“高”不仅体现在农业机械数量的提高,更重要的,一是体现在农业机械使用形式的质变,由完全集体所有发展到允许农民个人购买,又由农民个人购买、个人使用发展到形成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化地使用农业机械。二是农业机械概念的外延的扩大,由耕种收割发展到耕种收割、运输、农副产品加工、以及林牧副渔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正如邓小平同志1980年指出的,广义的农业机械化,不限于耕种收割的机械化。三是农机市场的对外开放,一大批国外先进农业机械进入了我国农村,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起点。

1978年以后,诞生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同时,耕地小地块经营也限制了农机的使用和农机化的发展。在改革开放的头十年,即使是大型国营农场农机化的进程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

中国农业的出路在于科学技术,而农业机械是承载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载体。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和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根本道路,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保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而实践证明,单个的、小地块的农业经营方式不可能充分利用当代新科技装备农业,不可能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民的收入和建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农业也无异于空谈。

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重要内容就是要有组织化的生产。而中国广大农民对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人民公社”式的“一大二公”、剥夺个人物权的“公有制”组织形态依然心有余悸。发展农业组织化绝对不能再走“人民公社”式的路子。中国农民是伟大的社会阶层。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引导下,不断探索现代农业的新路子。大约20年前,我国河北保定等地区的农民就开始酝酿和发展了一批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农机协会。虽然这种“协会”在带领农民向组织化发展起了重要的探索作用,但是并不具有“法人资格”,往往成立得快也消亡得快。但是广大农民一直在探索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组织,全国各地出现的“农机银行”“股田制”“农机互助组”“农机合作社”等,是农民艰辛的探索的见证。

20世纪末,笔者在相隔二十年后再一次踏上东北大平原时,尤其在吉林省榆树市弓棚镇意外地发现,一些地方并没有像人们传说的耕地分割得像“棋盘格”、农民牵着犁杖走的现象;恰恰相反,在全镇8200公顷耕地上看到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绿油油的玉米地,大型拖拉机正牵引着中耕机在除草……只是再没有看到当年夏锄时人们挥汗如雨、手握锄头除草的情景。

当时全国农产品价格下“浮”、甚至处于“滞销”状态,而吉林省榆树市弓棚镇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却有增无减。此前,当地也曾发生过粮食滞销和劳动力过剩的情况,但当地农民在党委和政府引导下,走“以农机化为先导、以规模种植为突破口、以大流通为载体”的发展路子,这个镇的长山村组建了全国第一个“农机股份合作社”,并逐渐在全镇各个行政村推广。这种“农机股份合作社”具有“现代企业”的形态。农机股份合作社把除个人所有的集体农机具和库房进行资产评估后(123.5万元),按地

7、人3的比例折股到农户(每股300元,折合4117个股份),农民自愿入社。农机股份合作社把合作社社员的土地集中连片进行规模经营,全程进行机械化作业,在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又突破了土地家庭承包的形成的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不高的局限。农机股份合作社机械作业对社员农户只收取作业成本费,农产品归农户;对外作业收入则按股分配红利。全镇8200公顷耕地没有一块地撂荒,当年农民的人均收入达到了4080元,比上年净增1580元。

2006年,国家制定和颁布了《农业专业合作法》,无疑是对弓棚镇以及全国广大农民在新时期农业生产尤其推广和促进农业机械化方面的创造的肯定和保护。弓棚农机股份合作社成立后,促进了土地流转集中和规模经营,土地实现了规模作业,既解除了无农机户的后顾之忧,又充分发挥了现有集体和个人所拥有农机的使用效率,农业生产效率大为提高,百公顷玉米全程生产成本仅48万元,亩作业成本低于全省43.27元,全镇机械化作业4000多公顷每年就可节约成本500万元。公斤粮成本仅0.272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224元,百公顷粮食纯利润24.6万元。弓棚农机股份合作社成立后还解放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为发展

二、三产业提供了可能。笔者2000年底再次到弓棚镇时了解到,弓棚全镇11个行政村,村村有农机作业队,共拥有52台大型拖拉机、21台大型收获机,513台中小型拖拉机、配套农机具975台套,固定资产已经达到1200多万元。弓棚镇的农机股份合作社成为促进当地各业发展的“龙头”。全镇2.1万劳动力,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只有3000人左右,只占全部农业劳动力的13%从事粮食生产,87%的劳动力转移到了

二、三产业上,催生了畜牧业合作社的诞生。全镇千头以上的养猪场2个,规模养殖户2600户,500头以上的养猪户有27户,养鸡户1200户,日产蛋量1万多公斤。畜禽养殖促进粮食年“过腹转化”5万吨,每年还要外购粮食3万吨,消解了当时粮食降价的不利因素。畜牧业的发展又促使以畜产品加工为主的向着工业和以畜产品销售、运输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全镇的生产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牧业占到50%,农业只占9%,多种经营占18%,乡企民营占23%。第

二、三产业发展,基本上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弓棚全镇的社会总产值中种粮收入只占了三成,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小城镇建设也有了相对充足的资金,城区改造、道路建设、市场规划以及文教卫生发展等城市化拉动工程得以顺利实施。当时国务院一位领导视察弓棚镇时,盛赞这里出现的与其他地方迥然不同的“新五怪”现象:农业大镇,近九成的农民不种地;产粮大镇,年产粮8万吨不够用,每年还要外购3万吨;粮价下跌,农民收入逐年递增;生猪大镇,生猪不够卖,每年还要外购30万头;销售领域收入比生产领域高,卖猪收入比养猪收入高。

实现了这一步,弓棚镇的农机股份合作社的作用功不可没。农业机械化的大发展首当其功!

弓棚镇曾是吉林省国家级农业综合改革的试点镇。而弓棚镇10年前成立“农机股份合作社”无疑具有革命性和里程碑的作用,为使处于低谷的我国农机化得以有一个新的发展发挥了探索者的作用。如今,全国各地各类形式的农机合作社已经遍布农村大地,全国农机化也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革命性的发展阶段,至2003年,我国农村各类机械总动力已经超过了6亿千瓦。弓棚镇“农机股份合作化”促使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多业并举的局面,起码给人以三点启示。一是农业生产必须拥有智能化的生产工具,这是先进生产力要求的突出标志。当前在我国农村,先进的农业机械就是先进生产力的载体,放弃了发展农业机

械化,就是背离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发展也就无从落实。二是发展农业尤其是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要有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产业组织。农民、农业要走出孤立、封闭的小农经济状态,必须有与市场化发展相一致的专业分工明确、社会化协作广泛的社会合作组织,与农业发展趋势相适应的经济组织同样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要求,是实现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直至“三农”问题全部解决的必由之路。包括农机股份合作社在内的各类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有利于整合农业生产要素、提高利用率和解决无序化及扩大适度规模经营。三是农业生产必须借助先进的生产机械和经济组织走市场化的发展道路,通过经济组织用市场规律合理调节农业生产结构、把农业生产纳入市场化的轨道。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组织化、市场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是“以人为本”原则的重要体现,也是农民增收的迫切要求,实现了这“三化”,才能说代表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可喜的是,中央于2006年及时地出台了“农业专业合作社法”,保护了农民的首创精神和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在我国农村,各种农业生产和经营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我国农业经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此文获征文二等奖)

第五篇:供电局成立30周年征文

1978是对于贵池人民来说是一个值的纪念的日了,这一年贵池供电局诞生了。30年间,贵池供电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走过了群众集资办电、“两改一同价”和新农村电气化的历程,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一个又一个华章,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

贵池供电局成立之初,只有27名员工和两座农村变电所,除此之外一无所有,没有办公用

房,没有办公设备,没有交通工具,借用外单位会议室办公。条件简陋,先天不足,这没有吓倒贵池供电员工,也没有难倒贵池供电员工。大家凭借着艰苦奋斗精神,凭借着为农业、为农民、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坚强事业心和强烈责任感,忘我工作,勤俭创业。经过三十年拼搏和发展,现如今员工增加到300人,拥有10座农村变电所。固定资产由90多万元猛增到一亿多元,年供电量从五百多万千瓦时跃升到三亿千瓦时,农户通电率达到100%。

一、改革用人机制激活员工潜能

过去,贵池供电公司和所有的国有企业一样,职工吃的是大锅饭,干与不干一个样,调动不了职工的积极性。现在,“岗位靠竞争,收入凭贡献”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想干事的有机会,会干事的有实惠,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潜能。公司上下呈现一派人心顺、干劲增、面貌新的可喜局面。

(一)公平竞争是激活员工潜能的清新剂。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2001年8月,贵池供电局改制为安徽电力贵池供电有限责任公司,至此,安徽省农电体制改革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接着,贵池供电公司开始了人事制度改革的破冰之旅,一改“领导安排上岗,一岗定终身”的传统模式,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让全体职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之后,这种选人用人方式形成了一种制度,两年为一个周期,到期即进行全员竞岗。在周期内,如果有岗位空出,同样在全公司范围内公开竞聘。对于每个岗位既有清晰的岗位职责又有明确的任职条件,这样每个岗位上的员工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保证了合适的人进入合适的岗位,那种“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沉闷空气一去不复返,随之而来的是既有分工又相互合作的清新空气。青年女工夏彬2001年大学毕业后就竞岗到设计室从事配电网勘察设计,2006年竞聘到电力营销部从事营销管理,她深有感触地说:“是公平竞争给了我机会,多岗位的锻炼提升了适应环境的能力,也提升了专业工作的能力,使我从一个对供用电一知半解的毛头学生逐渐成长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供电员工”。

(二)干部选用是激活员工潜能的助推器。

干部队伍建设是企业发展之大计。贵池供电公司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建立起一套干部培养、选拔、任用、考核制度,逐步优化干部队伍,使得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为了保证干部选拔任用质量,有利于青年员工成长,改变过去“临时提拔、突击提拔”的做法,采取“动态储备,先备后用”的办法。近十年间,先后有4人提拔到领导岗位,有11人走上中层管理岗位。目前,贵池供电公司领导班子充满活力、团结精干,中层干部队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并且,拥有一支年轻有为的后备干部队伍,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干部保证。

(三)薪酬差异是激活员工潜能的兴奋剂。

待遇在职工眼里是杠杆、风向标。待遇低的岗位很少有人问津,生产一线岗位留不住人,这一直是困扰人力资源配置的一个难题。贵池供电公司提出“待遇向一线倾斜,人员向一线倾斜”,在岗位设定时尽量压缩非生产性岗位,在确定岗位薪酬时拉开一线岗位与非一线岗位的岗薪级差和奖金系数。结果,生产一线岗位人员饱满,人人争学技能、个个要求到一线一展身手。

二、改造农村电网助力经济发展

贵池供电公司供电区域百分之百是农村,自然,农村电网就是他们吃饭的傢伙。电网装备落后、供电可靠性差、建设标准低一度是农村电网的代名词,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但是,贵池供电公司抓住“两改一同价”、户户通电、新农村电气化的契机,大规模地进行电网改造,为贵池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电力支撑。十年前,贵池供电公司供电区域内没有几家像样的工业企业,现如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有七十多家。

(一)“两改一同价”使农村电网脱胎换骨。

1998年,国务院出台电力“两改一同价”(改造农村电网、改革电力管理体制、城乡同网同价)政策,贵池农村电网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根据上级要求和部署,撤销了各乡镇电力管理站,成立了贵池供电局直属的乡镇供电所,因而畅通了农村电网投资渠道。在第

一、第二期电网改造中,贵池供电公司共贷款投入资金6579万元,之后,在近五年的时间内又投入自有资金3682万元。巨额的资金投入,使贵池农村电网有了颠覆性的改变。十年来,改造变电站3座、新建变电站7座,供电能力提高了一倍,供电可靠性大幅度提

升。

(二)“户户通电”将电网覆盖到所有农户。

到2005年底,贵池供电公司供电区域内尚有230个农户没有通电,这些农户大多居住在边远的高山上,有的一户人家距离山脚有三个小时的路程,就连羊肠小道也难以覆盖全程。2006年,贵池供电公司实施“户户通电”工程,克服了难以想像的困难,仅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就

完成任务,为这些贫困户送去了光明和温暖。“我以为松油灯盏要陪我一生了,没想到这辈子还能用上电,”一拉开关电灯就亮,王维富老汉激动地如是说,“我要把这个好消息赶紧告诉儿子,让他打工回来一定要买一台电视机,我们也过一过电视瘾!”

(三)“新农村电气化”让农村电网锦上添花。

2007年开始,贵池供电公司启动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先后实施了马衙镇滨河小区、墩上镇、梅龙镇“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争取再用两年时间实现全区“新农村电气化”。这项工程从规划、设计到施工,都是高标准、高起点,不仅能够满足安全可靠供电的要求,而且严格施工工艺、美观新颖。老百姓自豪地说:在供电和用电上,现在我们农村和城市没有差别了,供电线路又安全又漂亮,添置家用电器再也不用担心难启动了。

三、改善业务流程提供诚信服务

近年来,贵池供电公司坚持做好诚信服务这篇文章,从改善业务流程入手,完善95598服务功能,开展服务窗口“五项修练”、技能大比武、劳动竞赛等活动,引导员工强化服务意识,苦练服务本领,帮助客户管好电、用好电,让客户使用放心电、舒心电。优质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任,赢得了社会的认可,被池州市和贵池区授予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

近年来,贵池供电公司坚持做好诚信服务这篇文章,从改善业务流程入手,完善95598服务功能,开展服务窗口“五项修练”、技能大比武、劳动竞赛等活动,引导员工强化服务意识,苦练服务本领,帮助客户管好电、用好电,让客户使用放心电、舒心电。优质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任,赢得了社会的认可,被池州市和贵池区授予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

(一)一口对外,使客户享受便捷服务。

贵池供电公司本着“规范自己,方便客户”的原则,根据情况的变化和客户的需要,适时修订业扩报装流程。近几年推行的“一口对外,内转外不转”报装模式,深受客户欢迎。即大客户有用电需求,只要到一个部门办理手续,涉及到的部门各自按照流程流转作业,改变了以前要找多个部门的惯用程序。一般客户只需到当地供电营业窗口提出申请,余下的流程都会在他们承诺的时限内流转办结。

这些年,随着用电营销业务规范性的不断加强,贵池供电公司陆续制定和完善了抄核收工作流程、营销服务工作流程及服务质量标准、营销服务规范,尽可能地为客户提供规范、便捷服务。

(二)特事特办,为客户排忧解难。

2007年夏天,贵池南部山区爆发了百年一遇的特大山洪,造成该区域内的工业企业厂房倒塌、设备受淹。贵池供电公司一方面奋力抢修水毁供电设施,一方面组织人力深入厂矿帮助企业恢复生产。黄山岭铅锌矿负责人见状十分感动:“你们也受了大灾,抢修任务相当繁重,没想到还挤时间抽人力来帮我们出谋划策、帮我们修复电力设施,真正是一心为客户着想。”

2006年9月下旬的一天,贵池供电公司收到一家外资企业用电报装申请,该企业负责人要求赶在国庆节当天通电投产。按照常规,要架设一条九百多米的高压线路、安装配电设施,从勘察、设计到施工、验收再到装表接电,至少也得半个月的时间。贵池供电公司郑重承诺:尽最大努力确保按时通电。于是他们打破常规,把相关业务人员拉到现场办公,把业务流程整体迁移到现场,经过国庆前夜的通宵调试,终于在十月一日上午成功通电。

(三)便民措施,让客户感受关爱。

几年前,居民电费都是电工上门催收。为了规范电费收缴业务,贵池供电公司全部实行营业厅坐收。改变这一沿袭多年的传统缴费方式,自然引起少数居住在偏远山区群众的不满。他们一方面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一方面增设临时缴费点,矛盾迎刃而解。现在,各营业厅便民服务设施齐全,不仅免费为客户提供饮用水、老花镜、书写笔、创可贴等,而且为客户提供备用雨伞。有客户笑称:到了供电营业厅就像到了家一样。

贵池供电公司定期组织员工走进敬老院、残障人家中,免费为其服务,是多年坚持不改的制度。2008年6月的一天,他们收到了一封感谢信,信中提到:我叫“谢党恩”,原名孙发青,是贵池区乌沙镇金峰村人,夫妇俩都是坐轮椅的残疾人。为了感谢供电员工长期对我夫妻俩无微不至的关怀,七年前,我摇着轮椅到供电所把我的名字改成“谢党恩”,表达我对党的恩情和供电人的情义。七年来,供电所长换了几任,但供电员工细心周到的服务数也数不清,邻居们也翘起大拇指称赞供电人服务暖人心。

回顾这30年,怀想曾经走过的峥嵘岁月,一路铺满荆棘,一路星光灿烂。展望未来,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发展,贵池供电的明天一定更加辉煌!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给老婆的检讨书下一篇:建国69周年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