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心理素质论文

2022-04-20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幼儿教师教育心理素质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借助省教科规划领导小组2010年“十二五”重点课题“促进欠发达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以进贤县民办幼儿园为调查的对象,对影响欠发达农村民办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的因素进行调查和研究。并对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提出应对策略。

幼儿教师教育心理素质论文 篇1:

关于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建构的几点思考

摘要: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目前其学科体系尚未统一,存在着完整性、系统性欠缺、教材体系庞杂等问题,本文由问题引出思考,并建议补充体育、美育及心理健康教育部分内容;突出德育部分内容;基本理论部分加入“教师与学生心理”“教学理论”内容;补充学科教育心理内容等,以期为教育心理学科学内容体系建构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

教育心理学是我国大中专院校教育学、心理学及部分师范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教材版本很多,内容体系也存在较大差异。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这样的问题与学科定义、性质未完全统一有关,也与缺乏独立统一的学科理论有关。本文就目前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剖析,并提出建议。

教育心理学学科的产生是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发展文化教育的产物。早期的教育心理学只是心理学知识和教育问题的简单结合[1]。教育心理学独立成一门学科的标志是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教育心理学》著作的问世。我国科学教育心理学起步较晚,1978年改革开放后才有了一定的发展[2]。这些年来我国研究者对学习理论、学习策略、(学科)教学心理、学习动机、品德形成和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2]。但是目前本学科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如内容体系欠完整,未覆盖全部教育内容,大多数教材未涉及体育、美育心理及心理健康教育部分内容;内容体系缺乏系统性,现行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倾向于以基本理论为前提,以学习心理为主流,同时兼顾教学情境中的心理问题。有些教材既重视学习心理,也重视品德心理、教学心理、教师心理和心理健康等内容,但对这些内容在逻辑上孰先孰后,分量上孰轻孰重,尚未取得共识,有的偏重于学习心理,有的侧重于品德心理,教育心理学存在内容体系庞杂的现象[3]。其原因与教育心理学缺乏独立统一的理论指导有关。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建构取自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学科心理学,而学科本身没有严格的理论体系[4]。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不是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在教育实践中的直接应用,也不是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邻近学科内容的剪裁与汇编,而是具有明确的研究对象与特点,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与方法论的一门科学[5]。因此,本人认为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建构应考虑以下问题:

一、补充体育、美育及心理健康教育部分内容

目前除了张大均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材《教育心理学》中有美育心理和心理健康教育部分内容、莫雷2005年广东高教版《教育心理学》中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部分内容之外,其他教材几乎都没有美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部分内容。体育心理的内容仅2001年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中有,其他教材几乎都没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纲要写到:“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保证体育课和体育锻炼时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6]现行大部分教育心理学教材在教育内容上是欠完整的。尽管体育、美育、心理健康教育部分内容相对简单,但是如果忽略这些重要的内容,则无法体现通过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而且目前来看,很多学生的问题貌似学习问题,但事实上却是身体、精力欠佳或轻度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而我们的教育心理学教材却忽略这些内容,这不得不说是有所偏颇了。

二、突出德育部分内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坚持德育为先”。加强学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意识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6]我国现行教育心理学教材中几乎都有德育心理部分的内容,但是几乎都置于整个内容体系中间偏后的位置,并未反映“德育为先”的理念。作者建议将德育部分内容置于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之后,智育心理之前,按德、智、体、美的逻辑顺序安排该学科和教材的体系。

三、基本理论部分应加入“教师与学生心理”“教学理论”的内容

现行教育心理学教材中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莫雷编著的教材有专门的“教师心理”一章,没有“学生心理”部分内容;张大均供教育硕士使用的《教育心理学》教材和潘菽的《教育心理学》教材都在后面有专门的“教师心理”和“学生的心理差异与因材施教”两章,唯有陈琦、刘儒德编著的第二版《当代教育心理学》教材有专门的“教师与学生心理”一章。但是涉及“教学理论”的教材唯有张大均供教育硕士使用的《教育心理学》教材,其中有专门的一节讲“教学的基本理论”。现在绝大部分教材在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部分只讲学习理论,实际上细想一下,如果学生在没有把握教师和学生心理特点和规律的情况下去学习一般学习理论,学习后面的德育、智育、美育等心理,岂不是有空中楼阁之嫌。“教师与学生心理”完全可以列入基本理论部分内容。“教学基本理论”作为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内容是当之无愧的。而现在的大部分教材都忽略了,这样做貌似在理论上又重返“教育心理学”即“学习心理学”的老路了。

四、根据教材使用对象,可加入学科教育心理部分内容

教育心理学教材必须突出实践导向。因为其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提高学习与教学的质量。因此,在构建教材体系时,可以根据教材使用对象,加入学科教育心理部分内容。如供高等院校师范专业本科生和教育硕士使用的教材,完全可以加入语文、数学、外语、自然学科、历史和地理、艺术、政治等学科的教育心理内容,供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教材可以加入幼儿游戏、幼儿手工制作、幼儿行为养成等教育心理内容。这样才能够将一般教育心理内容与具体教育行为结合起来,使得教材使用者的学习更有针对性,使其能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第2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

[3]张爱卿.20世纪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3):66-72.

[4]张骞,张大均.当代教育心理学发展的问题与策略[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9,(4):13-15.

[5]李宝峰,王翠萍.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发展演变及构建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15-19.

[6]教育部(20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作者:康育文

幼儿教师教育心理素质论文 篇2:

提高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策略

摘 要:借助省教科规划领导小组2010年“十二五”重点课题“促进欠发达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以进贤县民办幼儿园为调查的对象,对影响欠发达农村民办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的因素进行调查和研究。并对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农村;民办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因素;策略

作者介绍:杨定亮(1963-),男,江西进贤人,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师教育心理、幼儿教学;周秋华(1963-),男,江西进贤人,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师数学教育教学。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促进欠发达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以进贤县民办幼儿教育为例”(编号:10ZD070)部分研究成果。

農村民办幼儿教育由于基础差、起步晚,师资水平在专业能力方面严重阻碍其健康发展。因此,本文以进贤县民办幼儿教育为例,寻求影响欠发达农村民办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的因素以及应对策略。

一、进贤县农村民办幼儿教师基本情况分析

进贤县现有民办幼儿园140所,其中只有一所公办幼儿园,幼儿教师1038人,其中民办幼儿教师960人,占幼儿教师总数的92.6%,民办幼儿教师已经成为进贤县幼儿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在这庞大的民办幼儿教师队伍中,只有极少数人取得了幼儿教师资格证书,其中有专科学历(含正在参加大专学历进修)261人,高中、中专学历503人,高中阶段以下学历272人,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进贤县民办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偏低,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家长对优质幼儿教育的需求,教师的专业能力亟待提高,为此,有必要对民办幼儿教师的专业状况做出了客观评价和理性的分析。

2009年5月,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联合进贤贤民办教育协会,成立了课题调研组对进贤县民办幼儿园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研,调研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形式进行。问卷与访谈内容包括教师队伍的基本状况(年龄、专业、学历、职称、工资待遇)、职业态度、教育教学能力及在职培训、对专业能力发展的期望、政府对民办幼儿园的管理、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前景等几个部分。课题组根据问卷获得的数据、访谈的结果和近年来教育行政部门对民办幼儿园的年检、等级评估等实际情况,调查显示进贤贤民办幼儿园教师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调查显示约有15%的民办幼儿园教师把幼教工作视为谋生的手段,来幼儿园教书只是为每月几百元的工资,而且这些人基本是辍学的农村妇女和企业的下岗人员,文化程度较低,上岗前没有接受过幼教培训,属无证执教人员,既不懂幼儿教学方法,更没有相应的专业技能。这些教师落后的教育观念和对工作不负责任的态度,既影响了民办师资队伍的稳定性,也大大降低了幼儿教师的专业地位,极大的影响了民办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二)在民办幼儿园教师中,有约占65%左右的教师是具有高中、中专学历,个别具有一定的幼教专业知识和技能,但部分教师文化基础不扎实,说、写、画、唱的能力也不强,走上工作岗位后又无有经验教师的指导,外出观摩学习机会极少,把业务学习当作任务来完成,专业能力发展的意识淡薄。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形成了固定的工作模式,对新知识的学习没有欲望。这部分教师是民办幼儿园中较为稳定的师资力量,但由于她们缺乏了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使农村民办幼儿教育失去了勃勃生机。

(三)在民办幼儿园教师中有约占15%左右教师,是刚刚跨出学校大门的新教师,正处于角色转换期,她们是怀着满腔的热情和对幼教事业的憧憬,加入到幼教工作的行列。但现实工作与理想的落差,使她们焦虑不安。由于缺乏自信,加之对工作环境比较生疏,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在现实面前,她们关注的是如何生存下来。还有些新教师,由于毕业于非幼教专业,工作时常事倍功半,她们的工作得不到园长的理解,有时还会遭到同事的讥讽,极大的伤害了她们的自尊心。

(四)在民办幼儿园教师中还有约占10%左右,把幼教工作当事业来对待,她们热情奔放,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意识,在自己的专业能力发展中处于自觉状态,这些教师虽然没有很高的学历,但她们具备良好的个性品质。她们意志坚强,虚心好学,性格开朗,活泼大方,在工作中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能充分发挥自己在幼教专业方面的特长,能对身边平常的教育现象进行思考和探索,善于从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对教育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使自己的工作得到提高。这部分教师使我们看到了民办幼儿教育发展的前景,使我们对民办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的发展充满期待。

二、影响农村民办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政府对农村民办幼儿园支持力度不够,难以引进高素质人才。长期以来,国家对幼儿教育的投入明显不足,据调查,国拨经费仅占幼儿园教育经费总数的1.3%,远远低于对九年义务教育和其他非义务教育的投入,而在欠发达的农村几乎没有学前教育的专项经费。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为了满足广大农民对子女入托的强烈需求,县政府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鼓励来自于社会力量创办幼儿园,默认了“先发展后规范”的思路。对民办幼儿园教育部门没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可约束民办幼儿园的办园行为,也没有明确的监督治理机构,使得大部分民办幼儿教师享受不到《教师法》规定的教师基本权利、待遇也无法得到保障。从而导致民办幼儿园很难吸引到高素质专业人才,也很难稳定本园的教师队伍。

(二)师资培训机构不专业,直接影响了幼儿教师队伍的质量。为了满足迅速发展的民办幼儿教育的需求,学前教育专业招生数量迅猛增加,一些不具备开办学前教育专业的中专、职高,受利益的驱动纷纷开设学前教育专业。这类机构师资力量薄弱,只有极少甚至没有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更没有音乐、美术、舞蹈等专业的教师,在专业知识教育中对学生缺乏正确指导,在技能方面又不能为学生传授幼教专业的基本功,无法按照幼教专业教学计划授课,十几门课程往往由少数几位教师兼任或靠外聘高校教师利用几个课时集中授课来完成,难以保证教学质量;此外出于利益诱惑,这类培训机构的生源大多数是普高升学无望的学生,文化基础不扎实,学习自觉性差,生源的质量从源头上极大的影响了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在这样的状况下,也直接影响了幼儿教师队伍的质量。

(三)园长的专业水平,制约着民办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调查显示进贤县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不容乐观,这与园长的素质是分不开的。纵观全县民办幼儿园园长,她们的学历、业务能力等整体水平相对偏低。虽然全县的139名民办幼儿园园长上岗后也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任职资格培训,对幼教政策法规、教育学、心理学、幼儿卫生保健等专业课程进行了学习,但是她们中只有2人是本科学历、10人大专学历、73人是高中、中专学历、13人幼教中专学历、19人初中学历,还有27位园长因学历不达标或普通话不合格,无法取得幼教资格证书。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一些幼儿园的园长,对自身的要求不严格,有时连教育局召开的民办幼儿园园长会议都不参加,更不用说是学习培训。这种对工作消极的态度,实在难以肩负起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全面指导职责。园长的素质制约着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也直接影响民办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四)教师本人对专业提升的态度,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与中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比较,民办幼儿教师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有其独特性。由于幼儿教师除了教学,还需要照顾幼儿生活,所以幼儿教师的工作比较琐碎,不能像中小学教师那样,可以利用课间来调整工作思路,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久而久之教师们认为在幼儿园工作,只要对孩子有爱心与责任心,把孩子的生活照顾好,让家长放心,就是一位称职的教师,对幼教工作缺乏专业角度的理解。虽然,在调查问卷中有70.1%的教师渴望在教研、业务培训等方面享有公办教师的同等待遇,但大部分教师对提高业务不是来自于内在动力,而是一种外界压力,要真正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本人对专业提升的态度,才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促进欠发达农村民办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策略

要探索民办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途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我们认为最关键的是政府要加大民办幼儿教育支持力度,把民办幼儿教育作为政府的重点工程,使農村民办幼儿教育真正纳入到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作为民办幼儿园的创办者和幼儿教师,从工作的实际出发,应抓住机遇,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水平。

(一)从管理部门角度提出促进民办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策略

1.加强对民办幼儿教育的监管力度。随着《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和实施,进贤县教育局成立了民办学前教育协会,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监督与指导,使全县民办幼儿教育逐步走向正轨。根据省教育厅文件精神,已经把学前教育的评估验收工作列入乡镇(街道)领导政绩考核目标,确保学前教育向规范化、优质化方向发展。但是我们认为要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教育管理部门还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实行幼儿教师资格证制度。园长、教师持证上岗,是园长和教师聘任的必备条件。对未取得幼儿教师任职资格证的在职教师,要求她们在一定期限内做到持证上岗,并把园长、教师持证上岗作为评估幼儿园的主要指标,对专业水平低不达标的教师,逐步进行清理;(2)合理规划幼儿园布局。进一步规范民办幼儿园的准入制度,对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布局做出合理规划,引入民办幼儿园合理竞争机制,大力提高民办幼儿园的办学质量;(3)启动民办幼儿教师的职称评定。增强民办幼儿教师的专业学习意识,建立民办幼儿教师业务进修档案,启动民办幼儿教师的职称评定,参照公办教师工资标准,制定各级职称的相应工资标准,以此激发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内在动力,从而加快民办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的发展。

2.加大对农村民办幼儿教育专项基金的投入。民办幼儿教育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在全体幼教工作者的努力下,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在全国人大与政协会议上,许多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提出议案和建议,增加幼儿教育的经费投入,让幼教工作者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坚定了广大从事幼教职业的信心。在教育投资体制改革这个大背景下,这是幼教事业获得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目前在全国教育经费的总量之中,幼儿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过小,有限的经费难于支撑具有庞大规模的幼儿教育事业。因此我们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大对农村民办幼儿教育专项基金的投入:(1)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办园;民办园近年来发展很快,鼓励社会资金办教育是发展幼教的重要部分。国家实行对私人或企业投资优惠政策,如;减免土地费税、建设费、收费实行免税等,这些是政府采取的“隐形”的财政投资;(2)教育部门要建立民办园的成本核算机制,使之收费既体现市场经济的规律,又符合政府对教育的管理和宏观调控,既要保护办园人的利益,又要防止把办幼教作为牟取暴利的手段,以保证幼教事业健康发展;(3)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办园成绩突出的民办园给予奖励。为各乡镇(街道)对民办幼儿园的管理起到示范、榜样的作用,也督促各乡镇(街道)把民办幼儿园的发展纳入乡镇的年度规划之中,明确职责,使民办幼儿园早日走上规范化的道路。幼儿教育有明显的社会公益性效益,社会关心与支持幼教事业,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从培训机构角度提出促进民办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策略

1.充分发挥培训机构的职能作用。在职培训不但可以弥补职前教育的不足,而且可以进一步深化教师对有幼教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从2004年开始,进贤教育局为教师进修学校配备了幼儿园专职培训教师,几年来,已经开设了民办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培训、幼儿园骨干教师业务培训和全员轮训。在培训过程中发现民办幼儿园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大部分教师都不愿参加。我们认为组织民办幼儿教师参加继续教育,需要依靠行政的力量,只有行政与培训有机结合,才能把民办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纳入到整体规划之中,从而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2.勇于探索有效的培训模式。多样化的培训模式,是提高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为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培训机构要树立服务的意识,根据幼教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做到培训理念新、内容实、方式活。以前由于培训经费紧张,培训机构为节约培训成本,往往采取大规模化培训,通过听专家做讲座,结果是专家讲得很累,老师听得也很累,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在2009学年的培训中,我们与县教育局领导、学前教育协会共同设计培训方案,大胆尝试了体验式培训、虚拟课堂培训、参与式培训、互动式培训等形式,深受广大幼儿教师的欢迎,取得了显着的效果。今后,我们还将借鉴其它教育专业的培训模式,探索出适合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培训方法。

(三)从教师角度提出促进民办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策略

1.增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价值以及自己是否具备教育能力的熟悉和判定,是教师对主体的一种主观判定和自我感受。自我效能感强的教师,对工作充满激情,对自己充满自信,在教育过程中,能激发自己的内在动机。对那些把工作看成是完成任务的教师可尝试以下策略激发自我效能感:(1)施加压力。适度的压力教学工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专业技能竞赛、优质课展示等,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自觉性;(2)发挥特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有自己的爱好,园长要知人善用、用人所长,客观的评价教师的工作,鼓励教师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3)体验成功。园长要创造机会鼓励教师参加各类竞赛,如教坛新秀评选、民办幼儿园优质课评选、论文评选等活动,开展一系列的园本评选活动,让教师体验成功的喜悦。

2.树立终身学习的良好意识。教师业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坚持不懈的学习,但许多教师总是过分强调客观因素,再学习意识非常淡薄,认识不到家长对幼儿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意识不到就业压力正静静向自己靠近,假如教师们不能清醒地认识到来自社会的外在压力,积极地去迎接挑战,可能很快就会被社会淘汰。我们认为幼儿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1)参加学历进修。民办幼儿园教师起点偏低,应该参加学历进修,学习系统的理论知识,提高文化素养;(2)参加师德培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在社会中的树立良好教师形象;(3)制订学习计划。教师应该为自己制订一份切合实际专业能力发展计划,不要让身边的宝贵教育资源白白浪费。

总之,要走出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困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就教师本身而言,提升社会地位的根本办法还在于自己,相信有作为才能有地位,会学习才会有提高的不变真理,正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扬长避短,积极进取,相信每位教师都能展示自己最闪光的一面,在专业能力发展的道路迈开新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蔡迎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办幼儿教育的问题与思考[J].学前教育研,2003(7).

[2]周润健.房淑清.民办幼儿园朝良性健康方向发展急需解决四大问题[J].幼儿教育,1997,3.

[3]张燕.对北京市23所民办幼儿园的调查与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0(5).

责任编辑 时红兵

作者:杨定亮 周秋华

幼儿教师教育心理素质论文 篇3:

幼儿教师与家长如何沟通

摘 要: 本文试对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作探析,旨在阐述运用正确的沟通方法对家长和教师间交流的促进作用。幼儿教师应该从幼儿的发展需要出发,“换位思考”,准确地理解家长的教育心理,正确地评价幼儿的生活表现,加强彼此间的交流沟通。幼儿教师在与家长的交流过程中,应该抓住幼儿成长问题的实质,多运用表扬激励的方法向家长展现幼儿的可爱之处,并与家长共同探寻改变幼儿不良生活习惯的方法。

关键词: 幼儿教师 家长 沟通

现代教育学认为,家庭和幼儿园教育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方面,这两大方面对幼儿的影响必须同方向、同步调,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少家长在与幼儿教师交流时,往往产生一种困惑,即孩子在幼儿园各方面表现都不错,但回家后就不一样了。这种现象表明,家庭和幼儿园在教育上存在着不一致之处,孩子若在家和幼儿园表现不一致,就不能算成功。为了达到家园同步的配合教育,家园双方要围绕着孩子的发展经常联系,相互沟通,让家长了解具体教育目标及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与幼儿园教育取得共识,从而使家园同步教育更有效地促进孩子发展。

1.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必要性

1.1从幼儿成长发展的角度看。

教师与家长应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经常对幼儿的教育方式进行探讨,并共同制定短期内的教育目标,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2从家长的教育发展角度看。

教师与家长应建立起积极的合作关系,使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成长,获得更多有关育儿方面的知识。

1.3从教师的教育教学角度看。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教师与家长应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促使教师把幼儿园的信息更好地与家长沟通,也便于教师了解更多的信息。

2.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原则

2.1主动积极原则。

教师的工作激情体现在对幼儿的关爱和帮助上。这种主动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一种积极行为。教师应该将这种激情运用在与家长的交流沟通上,这样,一方面能够体现自身的教育素养,另一方面便于幼儿家长更为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

2.2鼓励褒扬原则。

教师能够从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出发,为他们的学习发展营造有利的氛围。教师切忌采用“告状”式的谈话方法,这样会让家长误认为老师不喜欢甚至是讨厌自己的孩子,从而觉得自己的孩子在班里会受到不公正待遇而产生抵制情绪。

2.3实事求是原则。

教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中应该做到实事求是,要让家长感到教师在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感到老师比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孩子。教师要抓住时机向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以请教的态度耐心地听取家长的意见,使家长产生信任感,从而乐意与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

3.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方法

3.1理解家长心理,因人沟通。

家长往往对孩子的期望值较高,希望孩子是“十全十美”的。对此,教师应理解家长的教育心理,采用因人而异的教育方法。教师和观念陈旧的家长沟通时,如果直接给予一些教育措施,他们就很难接受。所以,教师可直接向他们反映幼儿的学习效果,如:今天孩子学习并掌握了什么,在园中的表现怎样。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逐渐明白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目标,教师也逐步地取得家长的认同和支持,达到共同培养的目标。

对于那些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应先要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再在具体事项和具体方法上引导家长。面对高素质的家长,要让他们明白,孩子与人交往的前提是语言的发展,孩子能够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才能和小朋友更好地交流,从而逐步地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向家长举例说明孩子在语言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对幼儿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发言的情况,应辩证地看待。一方面,教师应该予以表扬,另一方面教师要提醒家长,这往往容易养成孩子“一言堂”的习惯,不利于他们与别人的交往。通过上述情况的分析,家长会明白鼓励幼儿正确地运用语言与别人交流的重要性。对于不善于与别人交流的孩子,教师与家长应该创造条件,让幼儿主动参与,积极交流,从而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

3.2注意言简意赅,直接沟通。

这种办法是针对那些孩子本身在各个领域的各项目标发展中不存在明显的问题,而家长也很少过问而言的。这样的孩子和家长是最让老师省心的,如果我们对自己稍微放松一些,就可以不去和这样的家长沟通。但我认为,家长不主动找你,并不代表家长就不想了解孩子在园的各种情况,相反,他们和其他家长一样,渴望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及各方面发展的水平,只是由于时间关系或不愿给老师添麻烦等原因而没有主动找老师。

3.3说出孩子问题,提醒沟通。

幼儿在园中的表现也不尽是温顺听话,也有淘气的一面。对此,教师应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通过婉转的方式向家长反映真实的情况,以便家长和教师进行共同教育,及时纠正幼儿的不良习惯。

这种方法是针对那些孩子本身在某一领域的某一方面或多个领域的多个方面存在问题,但是家长未引起重视而言的。由于家长对幼儿教育理念不太了解,又被亲情蒙住了眼睛,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即使有点缺点也会树大自直,所以对孩子的情况不太关注。对于这样的家长,教师应采取引起注意法,即利用半日开放、作品展示等活动让家长发现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的差距,从而引起家长的注意,再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家长沟通,过程是这样的:(1)让家长了解教育目标及幼儿应达到的水平;(2)这位小朋友和其他小朋友的差距,并逐步渗透教育理念;(3)了解家长的教育方法;(4)查找问题的原因;(5)共同制定好的解决办法并共同努力,使家园共育取得最好的效果。

3.4换位思考交流,真情沟通。

这种办法是针对那些孩子本身在各领域的发展中不存在问题,但家长有许多不放心而言的。这些家长每天围着老师问这问那,或是站在窗外久久不愿离去,体现了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教师对此应该“换位思考”。

总之,和家长沟通不仅是人际方面的交流学习,是幼儿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更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要幼儿教师做有心人,充分发挥家长园地、开放互动、家访交流、作品展示等环节的作用,注意多种沟通方式的互相补充,灵活运用,定会取得家长的信任,实现家园共育,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明.推进家园共育,提高幼儿素质.学前教育研究,2002,(1).

[2]刘晶波.师幼互动行为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2.

[3]刘雯,程秀英.浅议幼儿教师积极性的激励.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作者:周 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学校德育中的生存教育论文下一篇:小学数学情感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