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论文

2022-04-30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中国社会分层给成人高等教育带来机遇和空间,探讨新的社会分层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论文 篇1:

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

[摘要]女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女大学生必须正视这一现实,对这一问题予以正确分析和认识。各高校应充分关注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引导她们克服自卑心理,摒弃依赖和等待心理,转变随意和攀高的就业态度,通过自身的努力,增强就业竞争力,选择通往成功的最佳途径。文章就女大学生就业心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以期帮助调整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提高其就业能力。

[关键词]女大学生 就业心理

[作者简介]王丽(1957- ),女,河北晋县人,新疆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近年来,我国就业面临许多困难,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严峻,尤其是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是雪上加霜。据有关资料统计,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13万人,而2007年已增至495万,2009年达到创纪录的611万人,2008年普通高校女毕业生人数占总毕业人数的44%左右。而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由此引发的社会和谐乃至性别和谐问题不容忽视。在这庞大的就业大军中,女大学生并不享有男大学生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待遇,许多用人单位不能对男生和女生一视同仁,甚至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启事中直接打出“限招男生”的字样,有的用人单位以种种理由拒招女生。如有些用人单位故意提高对女生的录用标准;有的单位为了应付相关政策的要求,表面上给予男女大学生同样的面试机会,但面试后却往往首先淘汰女生;更有甚者,有些单位还要“搭配”招聘,可以录用女生,但必须再来一位优秀的男生。对全国部分省市调查表明,女大学生已成为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现实社会中,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远远大于男生,这给她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也使她们产生了一些心理障碍,由此产生对社会的强烈不满。因此,准确把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的主要表现,重视女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全社会和高校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一、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

女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一个重要的群体,有着鲜明的性别特征和独特的成长规律,了解她们的就业心理,引导她们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受到种种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的制约,女大学生就业相对于男大学生来说更为艰难。妨碍女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很多,而部分女大学生的心理因素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具体地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观念和现代意识的冲突。当代女大学生是在我国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条件下成长起来的,面临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大学得天独厚的环境和氛围不仅使女大学生有机会领略科技革命的大潮、接受丰富的精神文化熏陶,同时也使她们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现代观念和思潮,她们普遍推崇个性解放、追求独立人格,希望通过奋斗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女大学生自身的年轻和敏锐则往往使她们成为某些观念与行为的先行者。但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总是习惯于将男性与主动性、高效性、勇于参与、勇于探索等特征联系在一起,而把感性、被动等特征归结为女性的特征。因此,在就业的竞争中,部分女大学生常常表现出一些底气不足的现象,不如男生显得更有气势,她们无形中给自己安排了一个配角的角色。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追求实惠也成为部分女大学生的普遍价值取向。机关、事业单位以其特有的福利待遇等优惠条件以及稳定的环境、较小的生活压力,使她们趋之若鹜,把金钱实惠作为人生目标。女大学生把自己的志向水平定位在能够毕业、有份好工作、找个好丈夫、有个好家庭的成就期望值上,将很多精力放在塑造身材、美容、穿着打扮等外在形象上,而忽视大学期间的知识积累、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满足于成为“天之骄女”的现实,缺少向更高层次努力的内在驱动力,她们变得胸无大志、懒懒散散,进取意识日趋淡薄。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她们往往显得束手无策,处于被动地位,更多地寄望于父母亲朋等人际网络的推荐。

2.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并存。风华正茂的女大学生对于未来充满美好憧憬和向往。由于绝大多数女大学生是从小学到大学一路风平浪静地走过来的,她们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在父母的宠爱与娇惯下,只有认真读书一项任务,很少接触社会实际,因而思想比较单纯,她们追求浪漫、完美,对未来怀着理想主义。相比男大学生而言,女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着更美好的憧憬,她们希望经过几年大学的专业学习和技能培训后,能够获得高起点、高回报的工作,过上稳定舒适的生活。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部分女大学生存在着固守城市、开放地区,而不愿意去老少边穷地区的倾向,宁愿暂时不就业,也不愿意下降对工作的期望,对未来的设想往往带着一种“浪漫”的色彩,有时甚至不切实际,对社会、对未来期望过高,但自身又缺乏积极主动的努力,一旦想到或者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焦虑不安,悲观失望,甚至心灰意冷,自暴自弃。于是,她们在心理上容易产生不平衡感,这种不平衡感给她们带来的首先不是对自我认识的重新把握,而是产生一系列走向社会的不适应,对未来感到失望,对自己失去信心。她们对于将要面临的事业和家庭的矛盾十分关注,几乎都不愿在事业与家庭之间做单一的选择而希望两全其美。缺乏从眼前做起、从基层做起的心理准备,就业岗位定位不准。

3.自尊自强和自卑依赖的交织。女大学生是女性中的佼佼者,不少人在中小学时学习一直处于优势,进入大学后,由于女性普遍具有自觉、认真、细致、踏实等心理特点,学习成绩普遍优于男生,备受老师、家长的宠爱与呵护。从整体上说,女大学生是好强上进、勤奋刻苦、富有朝气的,她们凭着自身的实力走进高等学府,又以自己的聪慧、刻苦和努力与男大学生展开新一轮的竞争。比起一般的女性,女大学生更为自尊、自强,有时甚至表现出清高和孤傲,一帆风顺的经历、相对优越的地位和要强好胜的心理,使她们很难面对失败的阴影,不良心境持续的时间比男大学生要长。这部分女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因校园内群英荟萃,难显优势。她们不能适应这种落差,也没有看到过一帆风顺的另一面,当在考试中和其他活动中遭受挫折后便怨天尤人。同时,女大学生在成才过程中比男大学生更易受到各种干扰,而女大学生自身的弱点又使她们抗干扰能力比较差,她们在意外界的议论与评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较易被他人意见所左右,也容易受到环境的暗示,产生波动情绪,经常为一点小事烦恼。这必然造成部分女大学生在意志品质方面的某些不足(如支持性、果断性、自制力较弱),也使得她们的成就动机容易发生动摇,在事业追求上缺乏坚定的信念与执著精神。由于女大学生职业获得过程难度加大,结果,所获得的职业往往与女大学生相对较高的期望值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女大学生普遍对自己获得的职业满意度较低。为了逃避这种境地,有些女大学生选择了其他的出路,如升学“考研”,通过提高学历层次,增加其就业竞争力。自卑是女大学生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表现为对她们自己的能力或地位评价过低,对于社会就业环境十分没有信心,自己瞧不起自己。女大学生的自卑主要是不自信。自卑的女大学生多属内向又缺乏勇敢精神的性格类型,做事讲话顾虑较多。一是害怕失败。往往在事情还未开始时就想到结果不会成功,想象那尴尬的局面而产生“我不如人”的心理。二是害怕成功。这里并非是对成功本身的恐惧,而是害怕在追求成功的途中失去某些东西以及成功后引起的麻烦,从而产生“我不能”的心理。三是缺乏应有的坚强毅力,自卑感强。总之,自卑感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部分女大学生的就业与发展。在就业过程中,她们顾虑重重,不思进取,缺乏主动竞争意识,存在严重的等靠思想和依赖心理,即使是一些优秀的女大学生也不能依靠自身的努力去参与竞争,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而是静候“理想单位”来相中自己,或把希望寄托于学校、家庭,依靠父母四处寻找,依赖学校联系工作。

4.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矛盾。当前,我国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场变革触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和阶层。应该说,当代女性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她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双重角色——家庭主妇和职业妇女,她们还承担着三重责任——做妻子、母亲和工作人员的责任。但同时,社会为她们创造的条件的确很有限,于是,角色紧张、责任过重的女性往往顾此失彼,社会和事业的矛盾似乎是永恒的。面对多层次的社会期待和价值标准,面对由于我国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而造成的现时社会中的矛盾,如在社会上妇女的天职是当好妻子和母亲、妇女的归宿是家庭、女强人的家庭生活往往不如意等,使广大妇女包括女大学毕业生陆续淡化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现代女性的角色追求,往往被动地接受甚至不自觉地拥护着这一观念的回潮。主要表现为女性自主意识和性别意识淡化,面对激烈的竞争,不是积极地应对,而是心甘情愿选择放弃和退让;有的甚至把自己未来的生活定位于家庭,认为发展事业和工作上的进取主要是家中男性的责任。为此,全国妇联将成立专家组专门研究应对“妇女回家”的问题。可以预见,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女性,其中包括大量的知识女性将不情愿地被迫品尝阶段性失业的经历。“妇女回家”观念的回潮是传统性别意识的延续,是性别歧视在劳动就业市场的客观反映,也与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息息相关。毫无疑问,这种观念与我国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是相违背的。

二、解决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人才学研究表明,人才的成功,不能单纯靠智力水平,还要看他的心理品质。一个人即使智力条件差些,但他具备人才成功的优良心理品格,又能坚持不懈努力,也能锻炼成才,女大学生就业也不例外。因此,社会、高校和女大学生自身应该做出努力,积极主动地加强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养成,帮助女大学生形成健康和谐的心理,促进女大学生顺利就业。

1.规范就业政策,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社会要制定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法律规范,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的职责、义务和权利,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为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提供法律保障,使女生就业有章可循。如激励用人单位安排女大学生,建立女职工生育保险制度,将女性生育费用纳入社会统筹,在女职工因生育、哺乳而休假期间,用人单位可从社会统筹基金中获取一定的经济补助等,以保证女性拥有公平竞争的权利和施展才华的机会。要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供需的配套政策。在人才选聘上要标准统一,不人为设置性别障碍,以保证女生拥有公平竞争的权利和施展才华的机会,消除女生就业自卑心理。要形成以高校为基础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打破地区、部门和行业的壁垒,建立公平、公正的就业竞争机制。与此同时,立法部门、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各种协助女大学生就业的法规政策的监督检查,保障这些法规政策落到实处,真正为女大学生就业提供保障。总之,全社会要通过种种切实可行的措施,创造一个对女性更公平的社会环境,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女性之花绽放得更加饱满绚丽,共同推动社会进步。

2.加强就业指导和培训。高校应对社会的职业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预见性,要了解社会上哪些行业和工作对女性更具有择业与从业优势,要对已就业的女毕业生工作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并根据社会的职业需要及时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和学生培养计划,提高各类人才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以扩大学生就业范围,提高就业竞争力。学校要重视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推荐工作,根据她们自身的特点,帮助她们掌握择业技巧,提供更多的与用人单位接触的机会,介绍女生的特长和优点,从而为女生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要加快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高校应从女大学生入校伊始即开展长期的、连贯的、个性化的职业指导。针对女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不同年级的教育教学任务,分阶段、分步骤地有序进行。如对于低年级学生,要重点帮助她们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特长和潜能、优势和不足,使他们树立信心,初步认识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对于大二、大三学生,可通过开展职业测评、职业培训等途径,帮助女大学生认识各种职业,初步拟订职业生涯规划,做好职业生涯决策。对于高年级学生,要侧重于帮助她们进一步修订职业生涯规划,形成现实而正确的个人职业发展评价,确定合理的职业定位和务实的择业观,完成社会职业人的角色转换。要让每位女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依靠自己的个性与特色、聪明与才智、自信与拼搏争得一席之地;使她们在用人单位面前,用自己的气质与得体的语言和行为,以及扎扎实实的专业知识,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为自己的人生争得一片试飞的天地。

3.女大学生应培养自身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以外的不直接参与智力活动而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如学习兴趣、成就动机、职业情感、意志行动、进取精神、情商等人格品质。它是相对智力因素而言的,对女大学生就业具有决定性作用。然而,与男大学生相比,女大学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相对缺乏一些,这是女大学生智力潜能进一步充分发挥的桎梏,却也是女大学生进一步增强就业竞争力的突破口和动力来源。女大学生在非智力因素训练方面,一要改变错误、狭窄、扭曲的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这要求女大学生加强自我理解与分析,以平常心面对,以保持冷静的思维来进行生活中的重大抉择。要孕育真、善、美的感受,持有良好心境,构筑完善的情绪情感,排除诸如不满、愤感、嫉妒、焦虑、恐惧等负性情感对正常思维、决策的干扰。二要大胆创业创新,客观认识自己,做到正视现实,敢于竞争,不怕挫折,放眼未来。要增强创业、竞争、挑战意识,开发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积极参与社会竞争,走艰苦创业、科技创业、自主创业之路。

尽管女大学生在体质上、心理上有许多不足,但是在某些方面,女性也具备明显的优势,女大学生应该珍惜自己的优势,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如语言能力的优势,研究表明,女性运用语言的能力比男性强,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女性驾驭语言和运用文字的能力会更加出色,这使她们与男性相比,更加具有亲和力,可以提高人际关系的效率,进而提高工作效率。一般来讲,女性从事文学整理、编辑、翻译以及教育工作、接待洽谈工作,往往比男性要出色。又如思维能力的优势,女性对三维空间的认识能力上往往略逊于男性,但她们在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细致、周全上却普遍具有优势。在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等工作上,往往能创造出使人感到优美、典雅、和谐、细腻、新颖的作品。女性在文学创作和艺术表演等方面也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还有管理能力的优势。美国佐治亚州教育中心心理学博士门得尔松在经过大量调查后得出结论:女性担任经理的品质是精力旺盛、敬业精神强、办事果断、有智慧、善于思考问题、敢于承担风险、待人接物讲求分寸、为人随和。女性领导者善于鼓励参与,分享权力情报,强化他人的自我价值,促使他人乐于工作。在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这种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对于一个快速变化或成长的组织来说,将代表着一种变革的潮流,而女性以其独特的性别优势与这种潮流自然地融为一体,在推动女性自身发展进程的同时,也推动着社会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金喜在,朱志强.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5(17):2.

[2]罗新宇.女大学生择业观透视[J].中国妇女,1999(8).

[3]唐娅辉.性别意识与妇女地位[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0(4).

[4]徐敏,肖文.全球背景下中国妇女就业[N].中国妇女报,2003-03-01.

[5]常挽波.女大学生成才心理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

作者:王 丽

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论文 篇2:

为与不为—社会分层视阈下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与调适

摘要: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中国社会分层给成人高等教育带来机遇和空间,探讨新的社会分层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会分层;大学生;就业心理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也相应经历了由“计划分配”到以“市场为导向、政府控制、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转变。同时高等教育也实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毕业生人数不断增长,2007年为495万人、2008年人数为559万人、2009年达611万人、2010年人数创历史新高为631万人,根据人保部统计,2009年大学毕业生的签约率为68%,有近300万人没有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矛盾日益凸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已经成为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个人最关注的问题,也成为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

与此同时,中国社会亦发生了社会结构转型,社会结构因子的异质化和多样化,使新的社会关系逐渐形成。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形成了断裂和碎片化的社会结构,剧烈的社会变迁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出现了新的社会群体或社会分层,层级分化越来越明显,不同层级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等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就业难和不同阶层的差异性,无疑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转型时期我国的社会分层

社会分层(social stratification)是指个人、群体以及社会组织由于对权力、财产与名望等社会资源的占有的不均等,所导致的高低有序的若干层次。由于人们在社会中占有的资源、权利、机会不同,从而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和位置,社会分层在本质问题上就是平等不平等、公平不公平、公正不公正的问题。它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分化,所反映的是,人们在社会资源、社会声望或社会地位方面的不平等,体现为等级制的社会结构。目前经典的理论主要有马克思主义阶级分层理论和韦伯的社会分层三体系论。前者侧重于人们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主要是以生产资料占有的关系为标准来划分。后者则侧重于财富、威望、权力,以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为标准。西方的社会学研究者大多数以韦伯的观点为基础研究社会分层,如米尔斯白领、蓝领的划分,沃纳等人的多样性6层次划分和帕森斯的职业为主要标准的续谱排列。

近年来我国学界对社会分层研究理论观点众多,主要有:陆学艺10个社会阶层说、郑杭生和李路路教授的5个阶层说、李强教授4个利益群体或利益集团说、王世谊教授4种类型说,本文采用的观点是陆学艺教授的10个阶层说。陆学艺教授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行政组织资源与政治组织资源)、经济资源(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和文化资源(学历文凭)的占有状况为标准划分中国当代社会阶层,把中国当代经济社会阶层分成10个社会阶层与5种社会经济地位等级。这10个阶层是:国家和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5大社会经济等级是:社会上层、中上层、中中层、中下层、底层。以职业为标准,以经济地位为依据的社会分层,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定位,也是大学生就业心理起波澜的重要原因。

二、社会分层视阈下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

(一)正向心理分析

1.期望高层次就业,中上层就业的意识强烈。在社会分层视域里,就业层次与酬赏、社会地位成正相关,渴望高层次就业是大学生普遍的心理状态。笔者通过对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学生选择理想工作单位和职业的排序是: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31.7%)、党政机关公务员(22.5%)、外资企业、三资企业职员(23.2%)、金融、保险企业职员(9.5%)、个体老板(4.4%)、国营企业职员(4.5%)、乡镇企业、私营企业职员(4.2%)。调查结果显示有91.3%的大学生的就业意愿是进入社会的中上层,只有8.9%学生有进入社会中下层就业的愿望。诚然,这种心理可能导致期望值过度,但如果引导得力亦可以激发大学生的进取心,使大学生把学好专业知识、拓宽自身素质成为自身发展的必然。

2.先就业再择业,职业转换意识进一步增强。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及受社会分层的影响,使曾为“天之骄子”的大学陷入就业难的困境,尤其是普通院校与非社会急需专业的毕业生,想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存在相当的难度;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职业结构模式实现了由单一计划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的过渡,市场成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主要方式,市场催生了众多新兴职业,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职业转换的几率越来越大。因此,优先就业成为当今大学生就业的普遍心理,他们期望先找份工作,自食其力,在工作中积累经验、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需求,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潜能,加强职业学习和职业训练,待时机成熟时进行职业转换、第二次就业,实现自己职业理想,达到向上层变迁的目的。这样,既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减轻低层次社会分层中用工难问题,也为不同社会分层之间的合理流动进行必要的人才储备。

3.自主就业,单位人的意识逐渐淡化。社会分层使人们生存发展的机会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大学生选择就业看重的是能否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而不仅是谋生手段。就业成为大学生自我实现和向较高层次流动重要渠道,从而成为支配大学生择业的的内驱力,大学生就业由重视职业的稳定性转向“职业的前景、潜能的发挥”、“职业的高酬劳”等,自主就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趋势。与此同时“单位人”、“铁饭碗”意识的逐渐淡化,职业风险意识正在提高。“骑驴找马”的“跳槽”心态日益凸显,“再次择业”成为一种趋势与潮流。自主择业,实现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层次的提高。

(二)负向心理分析

1.望而却步的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是自己瞧不起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的心理现象,自卑属于性格的缺陷。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大学生的就业也由原来的计划分配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过去那种大学生毕业即能进入到社会中上层就职的就业模式已不复存在,伴随而来的是用人单位苛刻要求和公务员、事业单位逢进必考的就业新模式。面对这种情况,部分毕业生低估自己的价值,自惭形秽、缺乏信心与勇气、不敢参与竞争、产生畏首畏尾的不健康的心理。根据调查大约有35%左右的大学生有这种心理,这种心理在家庭困难和性格缺陷大学生中存在一定的市场,它的负面影响较大,使毕业生在遇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时不敢去竞争,用人单位也因毕业生的自卑表现而不予录用。

2.目空一切的自负心理。自负是相对自信而言的一种自恋,一种自以为是。一般表现为对自己太过自信,认为没有或者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对自己有着一种盲目乐观和孤芳自赏的崇拜。根据调查大学生仍旧存在着“精英”思想和“特权”理念,过高评价自己、自以为是仍然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在就业问题上的盲目乐观。就业愿望是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外资企业、三资企业、金融、保险企业等条件好、效益好,有利于自我发展的社会中上层就业,期望值普遍偏高,他们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应该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导致其工作定位严重脱离实际,只瞄准社会中上层的工作,看不起社会下层的工作,出现择业中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错过就业机会。

3.随波逐流的从众心理。从众是在全体压力下,个体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由于大学生独立性不强,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矛盾和困难面前往往感到不知所措,不敢果断作出选择和决定,特别是随着传媒对社会精英,特别是“数字精英”、“管理精英”等社会中上层的宣传,对“经济价值体现”衡量“个人价值”持过分积极评价时,容易导致大学生忽视自身的个性优势与自我的创造性,形成个人价值取向的从众心理,使得很多大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把择业方向定格在中上层岗位上。这种倾向于形成标准统一的行为模式,排斥与众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会窒息人们的创新精神,也不利于大学生个性的发展。

4.这山看着那山高的攀高心理。攀比是指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社会,渴望进入中上层社会,与他人攀比的心理。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攀高心理,定位往往高于现实的要求,其理想职业的选择标准是起点高、薪水高、职位高,很多毕业生千方百计进外资高薪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及高校科研单位,不愿去基层,在怕苦心理的驱使下,他们选择职业的面很窄,形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即使某个单位适合自身发展,但因与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相比存在差距,就彷徨放弃,想谋求一个和同学相当或高于同学的中上层职业,错失就业良机,事后又后悔不已,增加了大学生求职的困难和失败率。

5.不知所措的焦虑心理。焦虑被解释为心理学的动力性关键现象,是一种支持逃避和回避的心理困境防御机制,“是一种说不出的不愉快的预感”。社会转型和就业模式的变化,大学生求职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择业面越来越宽、自由度越来越大。毕业生热衷于“工作条件好、收入高、工作稳定、有发展实力”的中上层职业,拒绝进入那些急需人才的私营、民营或基层中下层职业。随着我国人事制度的改革和中上层职业用人单位的苛刻,部分学生因担心不能进入到社会的中上层感到无所适从,产生了危机感、迷茫感,甚至是恐惧感,表现为神情紧张,闷闷不乐,心情烦燥,忧心忡忡,择业时小心有余,果断不足,无法冷静、理智地面对事物。导致情绪的焦虑不安,影响毕业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埋没他们的才华,影响择业的进程,甚至造成就业失败。

三、社会分层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与对策

(一)加强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引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职业价值观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是对职业的认识、态度及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倡导的价值观是在不否定实现个人社会价值的前提下,仍要宏扬为国家、民族的振兴而奉献青春的社会本位价值观。奉献社会仍然是大学生择业意识中最重要的基石。因此,高等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通过价值观引领职业价值观。

1.把个人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价值观对人们行为起定向和调节作用。高等学校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课、就业指导课、团课、报告会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教育。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之间的关系,做到两个结合,即: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的结合,职业选择与社会需求的结合。就个体而言,择业的标准倾向于“特长发挥”、“自我价值的实现”、“收入、福利待遇”、“工作环境”以及“晋升、发展机会”。就社会需要而言,则强调职业选择应以“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做贡献”、“社会责任意识”等为标准。前者是个人择业的价值取向,后者,则是国家、社会对全社会各阶层的必然价值取向。因此,当代大学生只有在充分发挥潜力与追求崇高理想的相互协调中,在个人发展和社会需要的统一中,来找准职业定位,确定职业发展方向,才能拥有积极健康的职业态度,使自己走向成功,从而实现人生价值。

2.把实现自我价值与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结合起来。职业价值取向决定着职业精神,爱业敬业以一种对待工作、对待职业的态度体现职业精神,爱岗敬业又强化职业价值取向。拥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对未来发展和职业生涯的成功,起着甚至大过优秀职业能力的作用。如果仅仅从利益、酬劳、社会地位而获取职业,则永远是职业的奴隶。因此,大学生只有选择了自己所喜爱做的事,热爱所从事的职业,才能在勤奋踏实的职业生涯中,有所成就,有所创造,才能在这个过程中展现自我,实现自身价值。

3.把提升职业能力与培养优良的职业品德结合起来。从终身教育角度看,职业教育中的能力培养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在大学生职业教育中,不仅要关注职业基本能力的培养,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基于尊重劳动基础上的对社会奉献、热爱职业、有效工作、积极向上的职业品德。良好职业品德养成不只是针对某种具体的职业、岗位,而是社会各阶层的职业都需要的,它对劳动者未来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强调就业导向的同时,还要注重职业教育不只是获取生存技能的途径,面且还应成为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方式,将职业品德教育与职业能力结合起来。

(二)夯实基础、内强素质、全面发展,增强择业的自信心

就业市场含有一般意义上的市场特征,一方面具有竞争性,竞争是激烈的,有时甚至是残酷的;另一方面是具有公平性、平等性,它为多数人提供了机遇相同的就业机会,实力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和瓶颈,综合素质的拓展程度、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就业层次,是“弱势群体”改变弱势的基础,更是大学生向中上层社会就业的基础。因此,要教育大学生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拓宽基础知识为基本、以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提高思想道德、文化水平、专业知识、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和实验、实训、社会交往等实际工作能力,面向就业市场着力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提高就业质量和就业层次。

自信心是人们勇往直前的内驱力,是走向成功必由之路,在就业心理的视阈里,自信心凸显出求职者精神状态和内在素养,亦或直接影响到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首因效应,进而决定了是否能够得到理想社会分层的就业机会。因此,高等学校应当通过就业指导课、实验、实训、社会实践等形式,加强毕业生就业自信心的培养,毕业生要充分相信自己的才能,要信心百倍地展示自我、凸显自己的特长,勇敢面对就业市场,获取自己理想职位。同时,自信来自大学生扎实的基础、优良的素质、雄厚的实力。所以,大学生要根据社会需要和自己的就业理想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增强择业的自信心,从而实现就业理想。

(三)加强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职业规划是大学生职业理想构建的心理准备,就业指导则对大学生实现职业理想起引领作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方面是面向就业市场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高等学校要通过思想教育、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从低年级开始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帮助大学生以人格特质、个性优势为基础,以所学专业为依托,以职业理想为指导,科学设计未来发展道路,精心设计在校期间课程学习的重点,构建符合自身需要的知识体系和技能结构。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实习、实训、志愿服务等活动。通过这些社会实践,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实践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沟通、表达、实际操作等适应社会的能力。

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是促进毕业生理想就业的有效途径,能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高等学校的就业指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就业政策指导,通过课堂教学、辅导员的日常指导、就业网站等向学生发布国家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让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的就业形势和政策导向;就业信息指导,学校广开与社会、企业联系的渠道,举行各种形式的人才招聘会,加强就业信息网的建设,实现高校与各地人才市场的就业信息网共同共融;就业技巧指导,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专题讨论、模拟招聘会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应聘技巧。总之,高等学校应实现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的有机统一,把就业信息、招聘信息搜集作为辅导员就业指导部门的一项常态工作,还应主动与各地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加强沟通,将最新的就业政策要求、需求信息传递给毕业生。加大网络互动平台建设,实现人才招聘资源共享,为毕业生进行网上招聘提供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陆学艺.当前社会阶层分析与探讨[J].民主,2005,(10).

[2] 徐颖.合理的社会分层与和谐社会建设[J].湘潮,2010,(1).

[3] 李莉.教育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J].现代教育科学,2007,(2).

[4] 彭秀坤,陈月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调适方法[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7).

[5] 李红.大学生择业观探析与引导[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

[6] 王耀华,叶青.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现状、归因及对策研究分析[J].科技信息,2007,(7).

[7] 熊伟娥.高职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

[8] 张明志.金融危机背境下大学生就业心态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9).

[9] 林志强.论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择业观念的转变[J].山东社会科学,2009,(8).

[10] 潘娟.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及其调适[J].高等教育研究,2010,(6).

作者:李纪传

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论文 篇3:

社会心理学视域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

摘 要: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民办高校大学生作为毕业生中的弱势群体,凸显了较多的心理问题。本文从社会心理学视域分析了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和行为表现,深入剖析了问题成因,并从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职业生涯指导系统和社会心理援助系统三个层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民办高校;就业心理

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洛教授在上世纪提出,如果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占总体适龄青年的比例低于15%,属于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比例介于15%和50%之间,属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比例高于50%以上时,则进入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过渡到普及化教育阶段。1978年恢复高考,1999年高校大幅度扩招,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上升到2001年的13.13%,2020年已达到54.4%,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阶段。这意味着中国的大学生已经不再是天之骄子、人中龙凤,从大学毕业后极有可能面临失业困境,需要面对日趋激烈的人才市场的挑选。202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到了874万。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转化为“供大于求”,大学生就业基本趋于市场化。尽管国家正在通过研究生扩招以及鼓励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但毫无疑问,该问题已经成为高校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产物,其快速发展顺应了高等教育产业化应用化的趋势。民办高校的生源质量不佳,往往来自本科层次第二批录取。多数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不足、自信心不强、文化基础薄弱、自控能力不强。经过了大学阶段的浑浑噩噩后,临近毕业,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更加迷茫,其心理压力比其他高校的学生更大。

本文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深入剖析了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现状,列举了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分析了心理问题的主要形成原因,着重讨论了从学校和社会层面如何来有效应对和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1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1 自我认知偏差

民办高校属于我国应用型院校阵列。但由于缺乏国家教育资金的有力援助,民办高校在专业建设、课程设计和实施、师资力量、办学特色培育等方面尚未完全成熟,建设水平落后于公办高校,不少院校并未真正将专业建设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应用型教学的转型也仅仅流于形式,有的仍然借鉴研究型大学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因而毕业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各方面和社会经济技术发展需求相去甚远。

民办高校部分大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课堂上沉迷于各种游戏,不清楚自己的能力倾向和职业兴趣。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长期处于习得无助状态,对知识一知半解、理解不深入,本该重点掌握的实践技能又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就业时面对企业的高标准高要求,常常会出现自卑、自尊心受挫等现象。有的学生走向另一个极端,由于不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看不到自己身上的优势,选择单位和职业时存在盲目性,要有用人单位同意接受自己,不管自己合适不合适,专业对口不对口,就会立即签约,同样会失去一些机会。加上他们生活学习的环境比较单一,可能会缺乏对自身及自身所处环境的客观、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不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就业形势以及知识能力需求,从而形成了自我认知的偏差,这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就业过程及对合适职业的选择,理想的“人职匹配”状态可能要经过多次的试错后才能达到。

1.2 情绪困扰

学生进入社会职场,需经过重重关口,比如多轮的笔试和面试。相比公办学校的学生,相同的工作对民办高校毕业生的要求更高,因而,挫折承受力差、自信心不足、焦虑不安、萎靡不振,不少民办高校毕业生担心遭到不公平待遇,担心自己不能正常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不能被用人单位认可,情绪困扰比较严重。

在择业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好与家庭、老师、同学和应聘单位之间的关系,也会带来紧张的心理情绪。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在个性中存在着易暴躁、以自我为中心等特点。这样的个性容易引发人际关系的冲突,难以很好地与周围的新同事相处、难以适应新环境。如果择业过程中出现重大挫折时,还可能出现焦虑、愤怒、抑郁等应激情绪反应。如果这些不良情绪不能得到及时疏解,任其继续发展的话,会形成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损害人的认知功能,使人对周围环境或事件钝化,难以做出正确的评价和反应。大学生在面对就业选择时,应及时调整自身的心理,以更加平和的态度对待竞争,以更加宽容的心态对待人际关系。

1.3 行为表现

1.3.1 回避

在面临就业问题时,不少民办高校学生会选择待业的方式延缓进入社会的时间,主观上是给自己缓冲、多一些思考的时间,以适应社会需求,客观上讲是一定程度的回避行为。回避虽然可以暂缓心理应激,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随着年龄的增大,待业青年的就业购房结婚生子等问题接踵而至,这种消极的回避应对反应,反而会带来更多的后续社会问题。回避行为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脱离了学校的学习环境和社会的竞争环境,缺乏自控力和对近期以及未来的长远规划,行动能力不够,知识和技能逐渐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最终可能会变成啃老一族。

1.3.2 从众

由于民办高校的畢业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各方面和社会需求有一定差距,不少培训机构从中嗅到了商机,在临近毕业时,会到学校进行大规模技能培训、项目训练和就业推荐的宣传。在对自身情况缺少认真思考和判断的情况下,不少学生会人云亦云,盲目从众。花了钱,花了时间,付出了巨大的机会成本,却学不到自己想学的知识,仍然迷茫。客观上,从众现象也加剧了同一岗位的竞争。民办高校的学生中有理想抱负的人所占比例不多。有向好之心,却无力实现的人占大多数。学校的学习氛围不好,更多的学生会选择从众地去放松自己,在择业时,又会从众地趋向某一个方向。

考公务员热、考研热、考证热、出国热还是会吸引很多学生盲从。2018年公务员总招考人数超过12.2万,总报名人数预计超三百万,岗位平均竞争比为58.9∶1,海关系统最高比为64.4∶1,在这种形势下却有191个岗位无人问津。因而考公务员时盲目从众地选择岗位会导致竞争的加剧。据统计,2018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已经达到238万人,但录取比例却低至四分之一。调查显示,超过70%的考生读研是为了改变学校背景出身,提高就业竞争力。考研已成为距高考之后改变考生命运的又一大考。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规划未来、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是大学生应该首先解决的问题。

1.3.3 依赖和攀比

中国的大学生从小多数生长在比较封闭的环境中,一味地学习,社会阅历缺乏。民办高校毕业生的自我成就意识本来就比较弱,在择业遇到挫折后,缺少主动性,不是主动走出去再争取机会推销自己,而是被动地依赖亲友、师长、学校和社会的帮助,坐等用人单位来找自己,导致错过择业时机和择业机会,这种心理和习惯也会成为其未来发展的障碍。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有的大学生还不能客观理性对待,不能客观看待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差别,羡慕别人的家庭条件、崇尚金钱和权势,尤其是自己的付出没能得到相应的回报时,会感到心理失落和不平衡;而不是面对现实,冷静考虑这些单位是否适合自己,有时会做出不理智的行为,从而导致择业机会一再丧失。

2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成因

2.1 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美国心理学家舒伯将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分成五个阶段:成长(14岁以前)、探索(15至24岁)、确立(25岁至44岁)、维持(45岁至65岁)、衰退(65岁以上);大学阶段(18岁至22岁)正位于职业生涯的探索期,主要通过在学校的学习、社团活动和社会实习实践等机会,了解自我、完善自我认知和职业探索,完成职业角色的确定和初步就业。该阶段已接受专门的教育和职业培训,力图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但由于我国职业教育的缺失,学生在成长阶段和探索阶段的初期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没有形成职业认知和进行充分的探索。在高考志愿填报时,也没有根据实际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倾向进行专业选择。未经过充分的准备,缺乏探索的勇气,便直接进入社会,导致了择业时出现回避、焦虑、从众、依赖等心理问题和行为表现。

2.2 自我认知与定位偏差

希金斯把自我界定为三个成分:实际自我、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实际自我是指个体实际拥有的自我概念,即真实自我实际具有的特质,理想自我是指个体或他人希望该个体具备的特质,即希望成为什么样人的看法,是积极向上的;应该自我是指个体或他人认为该个体在有关承担责任与义务方面应该具有的特质,该信念越强烈,个体压力越大,心理越容易失衡。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三十多年来,独生子女是家庭中的普遍存在。祖父母和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度高、期望值高,但不了解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状,往往认为大学生毕业了就是社会精英了,就应该从事所谓的“好工作”。因此大学生心中的理想自我比较完美,应该自我的压力较大;而实际上独生子女由于受到了家长的过度呵护,一定程度上缺乏承担责任与义务的锻炼机会和思想意识。因此,自我差异主要体现在实际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差异,个体由于愿望、理想未能实现而易于导致抑制类的情绪,产生沮丧、悲伤、失望等情绪体验。如果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此类情绪出现的原因,不能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和及时的情绪调节,择业的过程将变得更加艰难,难以理性地去选择适合自己能力和职业倾向性的工作,这也为在后续职业生涯发展的确立期可能出现的迷茫和困惑埋下了隐患。

2.3 内部动机和成就动机不足

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希望从事有重要意义、有一定困难、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优异成绩,并能超过他人。民办高校的部分学生基础不好,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失败体验感较强,成就动机较弱,不祈求成功,没有明确目标,不敢冒险,希望轻而易举获得成功。在择业时,面对来自社会的挑战,缺少成功的欲望和对未来的中长期规划。更多表现出从众心理强,害怕接受挑战,倾向于选择风险小、独立决策少、收入低的职业。

2.4 图式认知模式与归因方式

图式是指一套有组织、有结构的认知现象,包括对所认知物体的知识、有关该物体各种认知之间的关系及一些特殊的事例。包含了我们对许多人物、时间以及特定事件的知识。中国的中小学一直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较多大学虽然开设了职业生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距离真正关注和指导大学生个体社会化发展还有相当的距离;教学环境也相对封闭,专业设置和专业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需要。因而学生对社会接触少、体验少,对社会的认知也主要来源于家庭和学校,不能有效构建起对社会、人际关系和未来工作环境客观理性的图式认知。由于家庭和学校的包容,学生对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竞争缺少客观和理性的认知,从而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择业方向不清晰、知识和能力的欠缺、自信心不足等多个方面有所反映。

有的学生受到父母和同学影响,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怀有愤恨之意,另一方面又十分依赖于父母亲戚朋友,希望能通过他们走捷径帮助自己找到好工作;当别人找到理想工作时,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同样也应该有机会,一旦碰壁,便将失败进行内归因,怀疑自己的能力,产生失落、焦虑和抑郁的情绪。还有人将失败过多地归因为外环境,将就业不顺更多地归因于父母的地位不高、学校名气不大以及用人单位不公等外在因素,一味地埋怨与指责,而很少作出就业努力,这种习惯性外归因方式,很容易导致“怨妇”现象,减少了大学生求职行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5 应对策略与能力欠缺

学生面对就業挫折和应激事件往往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和能力。在网络时代,人们更多地选择在虚拟网络上进行工作和交流,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越来越少;很多大学生远离家乡,远离了熟悉的成长环境和家长的交流逐渐减少,同学之间在深层次思想问题上的交流也不多。尽管目前高校普遍开展了心理健康课程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配套设有心理咨询室和职业规划咨询室,但不少学生对于外部的支持系统有较强的防御和抵触心理,遇到问题不愿意向同学、父母、老师以及学校的心理、职业咨询机构等这些潜在的支持系统求助,导致在就业过程中更容易产生无助感,种种不良情绪无处排解,进一步加剧了心理和情绪困扰。

3 应对策略

3.1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

尽管2007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文件,国内高校陆续将该课程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但相比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精细化分工,职业结构的不断发展变化,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展滞后,存在着概念未普及、教育不深入持续、测评工具和指导人员不专业等种种问题。建议设置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心,帮助学生充分地进行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性格、爱好、职业兴趣和职业倾向性,实现职业目标定位;从知识经济时代的职业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出发,帮助学生理清大学阶段应培养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以全程化视野引导学生制定大学阶段的学习计划。这些工作对解决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有着决定性作用。

3.2 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

民办高校在向应用型高校转变的进程中,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受到了广泛地重视。将实践教学分为职业认知实习、分段实践教学、毕业实习三大阶段,聘请企业有经验的工程师进行理论课程的讲授,并协助学校教师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与企业的生产研发充分结合,将人才培养目标契合职业需求和社会需求,在本科教育阶段尽可能完成知识技能的职业化训练,提高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适应不同职业岗位的能力。

3.3 发展社会支持系统,建设心理援助机制

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心理咨询中心、职业生涯咨询中心,可通过授课、讲座、个人和团体咨询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专业的个性化辅导。但在实践中发现,要真正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首先是要对学生进行认识上的引导。引导学生在遇到困惑和挫折时,放下心理防备,正确认识自己并不是心理出了问题,向专业机构寻求帮助,是在与环境与专业人员的互动中汲取能量、发现自我、探索自我和发展自我;还可以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的作用,对他们进行心理咨询和职业辅导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丰富专业知识,提升他们的咨询能力;更重要的是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自主课外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发展社会支持系统,从而有效缓解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

4 总结

本文结合民办高校学生特点,从自我认知偏差、情绪困扰、行为表现三方面剖析了就业中遇到主要心理问题和表现,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自我认知与定位偏差、内部动机和成就动机不足、图式认知模式与归因方式、应对策略与能力欠缺等几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心理问题的成因,并从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发展社会支持系统、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等三大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作为一名对职业生涯规划有浓厚兴趣的民办高校教师,在认真学习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对大学生就业心理进行认真分析和梳理,对于学生的发展和自己今后工作的开展无疑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谢宝国,赵一君等主编.大学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

[2]洪向阳.10天谋定好前途——职业规划实操手册[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16.

[3]余国良.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4]侯玉波.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5]夏凤琴,姜淑梅编.教育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6]孙进.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校企合作的形式、特点与发展趋向[J].比较教育研究,2012,(2):41-45.

[7]贺翔,徐军伟.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办学特点对我国独立学院转型发展的启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8(1):64-68.

[8]韩威,祁金利.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4):55-57.

[9]汤易凤.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心理问题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6.

[10]马广临,郑一筠.谈归因风格与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4):30-32.

作者:游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水电站钢管压力管理论文下一篇:钢结构工程监理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