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畜牧业论文

2022-05-05

小编精心整理了《草原畜牧业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一、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的现实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切实落实内蒙古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根本途径,但如何转变发展方式:不同的经济类型及发展条件会有不同的着力点和方法。对于转变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方式而言,根本在于草原畜牧业资源区域整合,实现产业化、集约化发展。

草原畜牧业论文 篇1:

营造科学发展的环境建立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新的发展模式

在经济体制的三次转轨中,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在改革开放以后,呼伦贝尔的牧民依靠自身积极性较快地实现了温饱并有了一定的积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面临诸多问题,如何营造一个科学发展的环境,建立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新模式已摆在了各级政府的面前。

一、明确发展战略

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积极学习借鉴市场经济体制同家特别是成熟的现代草原畜牧业国家地区的发展经验,科学确定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模式,与我国提出的“新型工业化”相对应,走一条具有呼伦贝尔草原特色的“新型畜牧业”道路。

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的发展要兼顾各个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新型草原畜牧业应当以新型工业化的畜牧业加工业为龙头,以标准化集约化饲养方式的畜牧业为基地,以契约或合同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规则、法律为监管手段,实现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的效益最佳生产方式。

加强对草原的保护与建设是培育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品牌的基础。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是现代畜牧业的必由之路,科技在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应用于产业的各个环节,科技是推动产业层次提升的不竭动力,人才是科技的载体,环境是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舞台环境需要政府来营造和监管。因此,促进呼伦贝尔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需要在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的环境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社会各种资源合理配置,统一协调进行。

二、加强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的研究和保护

对呼伦贝尔草原系统的研究是确立呼伦贝尔草原的基本功能定位的前提,是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各级政府制定政策、规范市场的重要依据。

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陈耀春多次呼吁:“中国面临严重的草原‘生态赤字’”。呼伦贝尔地区是由草原、森林、湿地、水系、农田等有机组合形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不仅对呼伦贝尔自身的气候调节、水分涵养、防沙固沙、水土保持等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生态作用,而且成为嫩江水系、额尔古纳水系汛期安全的根本保障,是根治松辽流域洪涝灾害的生命线。更重要的是构筑形成了我国东北、华北地区的绿色生态屏障,是确保华北地区免受风沙侵袭的安全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北临近省区生态安全线的起始点。因此,保护和建设呼伦贝尔草原不仅是发展草原畜牧业的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内容,更是呼伦贝尔乃至中国生态安全的要求。

呼伦贝尔草原缺乏科学系统的研究工作,特别是没有形成对国家政策有充分说服力的科学成果和依据。加上呼伦贝尔草原区域的产业缺乏系统的经验加以应用和指导,呼伦贝尔草原的退化程度只有感官的印象却缺乏系统的资料的说明,所以虽然得到了同家甚至世界高层次宽领域的关注,但国家相关的配套政策很难到位,或者即使在有政策的条件下也很难有令人满意的效果。

建议国家在关注呼伦贝尔草原时,应当组织各方面力量对呼伦贝尔草原系统的机理、经济社会发展特点进行科学的研究。提出具有充分说服力的成果,给予呼伦贝尔草原区域科学定位。从而对呼伦贝尔草原区域的发展给予系统地考虑,促进呼伦贝尔草原牧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应当是解决呼伦贝尔草原系统各种症结的基础工作和根本出路,要比一时一事甚至盲目地争取资金和建设项目要科学、重要的多。

三、提高草原畜牧业相关政策的针对性和地区发展的系统性

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欠缺体现在:划区轮牧或禁牧的草原围栏、牧区安全饮水、牲畜棚圈、交通,通信等方面。这方面不足的原因除了有投入不足之外还包括政策的针对性不强,使得国家的同一政策在不同地区表现效果不同。地方政府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差也是导致政策执行难的主要原因。同类政府建设的项目分别由不同的部门实施,各部门的项目管理缺乏统一标准和统筹协作的机制,使同类项目的建设呈现了部门化的特点,同时也导致了一些项目的部门化的利益,很难形成建设的合力。

目前在呼伦贝尔草原区域实施的政府投入较大的项目主要有:草原退牧还草工程、牧区节水灌溉工程、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等。这三类项目部分别山畜牧、水利、林业等部门实施,同时由各级农业综合开发办实施的类似以上三类项目的综合。然而在建设的区域、项目的管理各不相同,为了让国债资金的使用高有成效,还特别提出要清晰界定各个项目的建设地点内容。这样各个项目在实施中最明智的选择就是互不干扰,自行其事,使同类项目的建设呈现了部门化的特点,很难形成建设的合力。

四、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疫病防控体系、公共卫生体系是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发展的安全线,同时也足人民健康生活的基本保证,足一种典型的社会公共产品,并已成为“开发名优产品,打造健康品牌”的重要保障。目前,呼伦贝尔牧区的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极其薄弱:一是疾病防控的手段落后,疫情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和控制;二是市场监管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区域市场之间监管协作不力,使得牲畜疫情在周边地区蔓延;有的部门和地区还出现制售假疫苗假兽药的现象。

建立健全畜产品安全体系是涉及整个区域(包括国家、地区、甚至是跨地区跨国界的联合区域)的宏观大局问题,同时也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际贸易的通用规则以及我国食品安全的迫切需要,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发展要依托全国的食品安全体系的保护和监管。这既是民生的根本也是贸易发展的基础,也是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呼伦贝尔草原接壤的俄罗斯、蒙古国,是“口蹄疫”等疾病的疫区,稍一疏忽就可能危及呼伦贝尔及至我国言产品的安全。畜产品安全体系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危险,要具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反应机制,因此需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畜产品生产有严格的质量监控、安全检查措施。畜产品市场要有系统严密的食品安全的防控网络和快速灵活的反应机制。政府应当加强国家级动物疫病防治体系、亩产品安全体系、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同时,加强国际间的公共安全体系的合作,因地制宜地构建国际间的公共卫生、防疫体系。

五、促进产业化发展

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是分阶段的,并不是所有实行产业化经营的地区都“五脏”俱全,这是一个区域经济的范畴。根据不同区域的条件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最终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产业化经营。

首先是鼓励牧民建立合作组织,在技术、贸易、维权等方面进行合作。呼伦贝尔的畜牧业生产足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基本上处于小群体、粗放经营的传统畜牧业阶段。这样的生产经营方式的生产单位与现代市场对接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风险,诸如信息不畅、技术落后,规模不大、市场地位低等。如果引导和帮助牧民从草场建设与保护开始,组建自己的协会等行业组织,就能实现技术、信息、贸易地位等资源共享,并实现规模效应,充分维护自己的权益。另外,利

用市场机制发展经纪人等中介组织,作为牧民生产与销售的必要环节和纽带,进一步促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其次,要鼓励企业建立长远大局观念。企业在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是联系基地和市场的纽带,企业在产品的生产、产品的定位、品牌的培育、市场的开拓等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发挥着龙头作用。对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的龙头企业要有一个更高的标准,特别是在发展目标和方向上要体现出呼伦贝尔草原畜产品在全国、全世界畜牧业产品市场的独特的魅力。呼伦贝尔羊作为呼伦贝尔草原上孕育的晶种已经在畜牧行业、科技领域予以确立,它的生理上的特点已基本定位,而从市场方面对它的定位还不明确,草原畜牧业集约化模式尚待建立和完善,饲养模式、市场产品还有待于深度的开发。

目前呼伦贝尔牧区的现货交易方式受时空的局限性很大,这种单一的交货方式也由于信息、技术条件等限制而使得卖方经常处于弱势地位,承担额外的生产交易成本,蒙受经济损失。在社会中介协会等组织未有效发挥作用时,政府应当积极搭建各种形式的畜牧业产品的交易平台,培养多种形式的市场交易,特别是网上变易、期货交易等,同时政府要通过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等努力构筑公平交易的安全体系,保护牧民通过诚实劳动的收获。其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企业与基地的联接作用,避免政府主观或人为的过度干预。市场机制是产业化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政府应当注意市场体系的建设,为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净化市场环境,不能为扶持产业化的发展而造成行业的垄断。

六、开展技术推广,合理利用草原

草原产权制度的改革已经基本结束,但草原“双权”制度的落实并未使承包的草场建设与保护有所改善,单靠产权制度并未完全实现对草原的使用和保护。保护只能局限在为我所用的目的,却不能真正实现合理使用。

呼伦贝尔草场依靠资源型的畜牧业发展方式已走到尽头,发展草原畜牧业首先要解决的是提高呼伦贝尔草场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包括发挥呼伦贝尔草原的生态效益,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科学合理地利用草场,使草场得到休养生息的同时提高呼伦贝尔草原的承载力;以科技为基础加快呼伦贝尔畜牧业优良品种的选育,提高其单产能力和品质水平;加强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科学研究和科技培训,普及呼伦贝尔畜牧业的科学饲养管理模式,协调好牲畜出栏时间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培育出禀承呼伦贝尔草原南牧业历史,又能适合呼伦贝尔特点和未来消费需求的畜产品品种。

七、创立和保护“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品牌

对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的发展要立足于树立大品牌,谋求长远发展,通过塑造品牌争取获得超额利润,这是取之不尽的利润源泉。品牌的塑造不是一个企业本身就可以实现,还有赖于市场的发育,产业的提升和政府引导。鉴于呼伦贝尔草原的生态地位、科研方面的价值,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实行品牌经营、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的发展模式,以其优良的原料品质、产品档次、以及精深加工水平来实现呼伦贝尔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

树立“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品牌的意义有如下方面:一是可以兼顾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实现呼伦贝尔草原系统的和谐。二是呼伦贝尔草原在世界范围享有良好的声誉,畜牧业的发展依托呼伦贝尔草原是历史和现实的选择,也是呼伦贝尔草原在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上体现。三是可以促进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向集约化方向转变,促进产业升级。

首先从构建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生产基地入手,培育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的原产地绿色品牌。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应当依托呼伦贝尔天然草原生态价值、科研价值、原生草原的营养价值等来充分挖掘其经济价值潜力,把呼伦贝尔天然草原品牌打造成世界级的大品牌,适应21世纪人类食品消费取向,注册“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产品的品牌,进一步规范畜牧业生产标准、提高品质。届时,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不仅仅足以载畜、产畜、卖畜等单一的畜牧业生产模式,以旅游休闲等为模式的呼伦贝尔草原旅游观光畜牧业的发展潜力不可限量。为此保护和建设好呼伦贝尔这片天然无污染的绿色净土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竞争潜力。把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实行科学养畜,转变畜牧业的增长方式。科学规范养畜是树立畜产品品牌和合理使用草场的重要方面。粗放式发展的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最终是死路一条。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粗放式发展草原畜牧业必然造成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草原畜牧业产业的衰竭。

实行草原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在目前呼伦贝尔畜牧业以小群体,大规模、低效益、低市场化的环境和条件下,政府应当按照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强对资源的整合,恰当运用各种经济和行政手段引导推进呼伦贝尔畜牧业产业化经营。

八、建立科学的公共资源使用后果的评估与责任追究制

有效的公共管理评估与责任追究制度是确保制度实施和完善的必要手段。

首先是与草原有直接与间接关系的政策的评估与责任追究。政策的评估是对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行为。政策计估对于改进政策制定系统,克服政策运行中的弊端和障碍,增强政策的活力和效率,提高政策水平,合理配置资源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我国的政策评估工作“刚刚起步,问题重重”的现状,我们应当下功夫从思想、组织、制度和手段等方面推进政策评估事业,使其向纵深发展、日益成熟。

其次是对与草原有关的具体的行,向后果进行的评估与责任追究。在以往草原使用和建设中,从决策到使用开发都缺少科学的论证,给草原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对于类似的政府行为往往是客观原因分析为主,而对主观的评估经常是轻描淡写,特别是没有形成社会监督和法律监督机制。这里面主要是政府决策机制的缺陷给人为操作的随意性提供了可能。目前各级政府对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仍有很大的主导权,亟待健全科学的政府决策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弥补政府的决策制度缺陷和杜绝政府人为的过失行为。

九、抗灾保青工作应当理性思考

大灾减畜是自然规律,应当因势利导,借助灾年帮助牧民大最减畜,以解决草场长期超载的根本问题,使草原得以休养生息,逐渐向畜牧业的集约化生产方向转变。救灾中更要充分认识和发挥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的作用。保畜也只能在草原能承载的范围内保住必要的基础母畜,做到以草定畜,实现草畜平衡。应当把抗灾救灾重点放在提高畜牧业的抗灾能力上,加大对草原建设的投入,把救灾资金转变为防灾抗灾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切实提高畜牧业抗灾能力。

提高对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能力,建立灾害预警应急体系。建立各级政府部门分工负责的气象灾害应急机制,构建气象灾害预警应急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大气象灾害对生态环境和牧业经济造成的损失。

事实表明,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时,多倾听人民的呼声,与人民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政府的有效性就会得到提高。所以,政府应积极建立、健全公民参与机制,并不断增强公民的参与能力,形成一个政民互动的合作网络,提高了政府能力和效能,为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营造一个科学、有序的发展环境,促进草原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张艳华

草原畜牧业论文 篇2:

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与产业化发展初探

一、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的现实性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切实落实内蒙古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根本途径,但如何转变发展方式:不同的经济类型及发展条件会有不同的着力点和方法。对于转变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方式而言,根本在于草原畜牧业资源区域整合,实现产业化、集约化发展。改变传统畜牧业发展方式,必须以现代市场经济组织运营思维调整畜牧业经济发展战略。目前,传统畜牧业仍然是内蒙古畜牧业经济主体发展方式。主要表现在草原资源规模化、产业化和集约化水平比较低,畜牧业经济区域分工协作及资源优化配置空间布局没有形成,全区草原畜牧业资源产业整合效能不足,畜牧经济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低。改变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现状,根本在于提升畜牧业经济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水平。而畜牧业经济发展转型,关键要着眼草原畜牧业资源整合优势,着力草原畜牧业经济特色功能区构建,推进区域畜牧业经济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发展。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对内蒙古畜牧业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性。

(一)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的自然基础

内蒙古草原东起大兴安岭,西至居延海畔,总面积7880万公顷,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66.6%,占全国草地面积的22%,可利用面积 6359.09万公顷,占全区草地总面积80.7O%。内蒙古草原草地类型依据区域水热条件和植被特征差异,随着地势、气候、土壤等生态因素变化,自东向西主要分为五大类型: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化草原、草原化荒漠和荒漠,形成五个地带性草地植被带。草甸草原总面积862.87万公顷,占全区草地总面积的10.95%,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山地及其岭东、岭西两麓的高平原、低山丘陵地区,其中以分布于岭西呼伦贝尔高平原东部和锡林郭勒高平原东端的面积最大,占80%。草甸草原自然条件优越,地表水及地下水丰富,年均降水量在350毫米以上,草原植物种类及饲用植物比较丰富,约220种,主要建群牧草以禾草和杂草为主,适于发展马、牛等大型牲畜。内蒙古中部和南部属典型草原,总面积为2767.35万公顷,占全区草地总面积的35.12%,是内蒙古草原的主体,广泛分布于呼伦贝尔高平原中西部、锡林郭勒高平原大部、阴山北麓丘陵一线、鄂尔多斯高平原东部和西辽河平原东南部。典型草原年均降水量在300毫米以上,是草原带最基本的类型。该类草原是全区面积最广的优良天然牧场,饲用植物比较丰富,有258种,自东向西半灌木、灌木成分逐渐增加,绝大多数植物均可供牲畜采食,粗蛋白质和无氮浸出物含量多,适于饲养马、牛、羊等牲畜,尤其宜于养羊。荒漠草原处于草原向荒漠的过渡地带,总面积841.99万公顷,占全区草地总面积的10.68%,呈狭长带状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分布,以锡林郭勒高平原西北部,乌兰察布高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平原西部为主体。荒漠草原气候干旱,年均降水量在150-250毫米,饲用植物有137种,建群种由旱生丛生小禾草组成。该类草地植物采食率较高,干物质含量较多,尤其是粗蛋白质高。在荒漠草原中,二等草地占75%,属于优良草地,适于羊的繁衍。草原化荒漠处于荒漠草原西侧,总面积538.65万公顷,占全区草地总面积6.84%。这类草原植被带比较集中地分布在鄂尔多斯高平原西北角和阿拉善高平原东隅。草原化荒漠是地带性荒漠植被中干旱程度偏弱的一个类型,年均降水量100-200毫米。草地以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为主,主要是豆科和藜科植物,次优势种和伴生种为荒漠草原成分,牧草种类贫乏,产草量低,三等草地占83.5%,主要是旱生多年生草本,禾本科植物,并混生有大量的超旱生小半灌木植物,牧草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这类草地适宜发展骆驼和羊。荒漠是由超旱生半灌木和灌木为主所组成的地带性草地,荒漠区域牧草稀疏且产量低,牧草具有带刺、含盐、灰分高特点,适宜发展骆驼。总面积1692.31万公顷,占全区草地总面积的21.47%。位于内蒙古的最西部,东接草原化荒漠,大致以雅布赖山的分水岭为界,集中分布在阿拉善高平原中西部,乌拉特中旗北部,乌拉特后旗西北部,杭锦旗西北部也有分布,年均降水量在30-100毫米。荒漠地区虽然没有生机盎然的生态植被,却拥有广阔的空间地带,空间资源。而且,这类草地的生产力虽低,但对畜牧业发展却有特色价值,是阿拉善双峰驼、白绒山羊和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野驴、野骆驼的重要产地。

基于内蒙古草原空间区域分布、地理气候环境、生态植被、畜群等区域特点可以看出:内蒙古草原不仅总体面积大,草原畜牧业资源丰富,而且内蒙古草原生态和地理气候环境呈现区域多样性、差异性,形成草原区域不同生态植被,形成畜牧业不同地域种群和品质的差异性、多样性,进而形成内蒙古不同区域畜牧业资源空间特色分布优势,形成构建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及发展区域特色畜牧业产业经济的基础。着眼内蒙古草原畜牧业资源整合优势、着力畜牧业区域特色优势打造畜牧业经济功能区对内蒙古畜牧业经济发展转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的价值

首先,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构建有利于区域经济潜力发挥。内蒙古地域辽阔,草原资源丰富,自东向西形成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化草原、草原化荒漠和荒漠等五个地带性草地植被带,区域特色明显,草原畜牧经济的互补性较强,畜牧业资源整合及区域经济协作潜力巨大。但多年来,从全自治区草原经济优化资源整合开发利用的市场经济大视野出发,积极地着力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及相关特色产业打造的意识不强,草原畜牧业资源主体功能区空间优化基本上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这种情形不仅影响着畜牧业经济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而且也制约了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其次,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划有利于转变畜牧业资源利用方式。传统粗放经营的自然畜牧业经济缺乏规模经济效应,而且经济只注重畜牧业的初级产量产值,草原资源经营产业链短,草原畜牧业资源经济附加值差,经济效益低下,畜牧业资源基本处于原料性经营流通。要提升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力,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必须改变。但畜牧业的产业化升级需要畜牧业资源优化整合基础,这就需要对草原畜牧业功能区的关注。

再次,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划有利于科学规划利用草原资源。推进内蒙古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是转变内蒙古畜牧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这就要立足资源特色,转变区域经济宏观发展观念,推进内蒙古草原畜牧业资源分类经营,打造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推进草原畜牧业资源的整合、草原畜牧业资源优化配置和特色畜牧业资源优势发挥,发展区域特色畜牧业经济,推进区域牧业经济产业化、集约化和现代化发展步伐。

最后,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划是关涉畜牧业经济发展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的大问题。内蒙古草原不同区域的自然生态与畜牧业经济资源及区域经济基本优势不同, 而草原区域畜牧业经济资源的配置与整合过程决定经济运行的结果。因此,要使我区畜牧业经济政策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就要明确各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的发展方向,促进不同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之间的分工协作,促进我区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着力草原畜牧业资源区域整合统筹,实现畜牧业经济发展转型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举。

二、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原则

草原经济功能构建要立足内蒙古草原类型及畜牧业资源特色,促进内蒙古生态环境与畜牧经济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实现畜牧业产业化发展与生态保护两个目标,坚持有利于区域经济产业化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原则。

(一),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要立足有利于区域经济产业化发展。首先,树立现代畜牧业经济组织运营理念。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要转变畜牧业发展观念,以现代畜牧业经济运营理论为指导,关注有利于区域畜牧业经济分工协作,资源整合及集约化、产业化利用,在坚持以地域草原自然植被、种群等基础条件为依据的前提下,同时应该考虑畜牧业经济市场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的其他基础条件、基础设施环境因素,诸如交通、信息、畜牧业科技、区域畜牧业产业基础等。其次,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涉及突出区域畜牧业资源优势发挥及区域畜牧业资源整合和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它是区域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核心价值在于畜牧业资源的转型开发利用,而畜牧业资源又是一个复合型资源范畴。畜牧业资源包括畜群种类、草原资源类型等,地理气候因素、草原资源类型是畜牧业资源的核心基础,不同地理气候因素及草原类型其畜牧种群及生产能力不同,畜牧业经济产业发展优势不同,最终其畜牧业资源经济功能不同,相应畜牧业经济产业结构和畜牧业资源运营发展方式就不同。最后,内蒙古草原经济功能区构建应坚持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内蒙古草原地域广阔,草原类型差异性较大,草原经济功能区构建要因地制宜,充分认识草原经济价值和环境保护功能,充分认识不同地域、不同草原生态环境及物种条件其功能不同,这就要依据草地资源的经济性能、生态功能等产业化利用特征,科学构建基于草地经济功能、草地生态功能等实施草地资源分类经营的功能分区模型,建立以区域畜牧业经济主导功能区为核心的空间格局为主的草地资源分类经营调控机制,形成草地资源在经济功能、生产系统空间结构优化,实现草原畜牧业资源区域整合与畜牧业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兼顾的区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保障草原草地资源高效合理利用和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要立足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原则。广袤的内蒙古草原是欧亚大陆草原重要组成部分,它连接东北、华北、西北,跨越了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三个气候带,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占据着大陆北方季风主通道和东北、华北上游水源地。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之草原所具有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生态调节功能,其生态状况关系整个三北地区生态安全。不仅是我国畜牧业经济的重要资源,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防线,生态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因此,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要立足实现草原经济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举。

草原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第一,自然地理地质环境形成的问题,这些问题一般不应该纳入生态环境范畴,而应该纳入自然环境范畴,不应该将地理环境、地质环境的多样性与生态环境问题相混淆。如内蒙古的一些沙漠戈壁有其特殊的区域环境地理功能,而且某种意义而言,这些特殊的地理植被环境也是一种资源。因此,应该树立大生态、大资源的环境资源观念,科学看待和分析自然环境状况和草原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第二,由于草原经济发展造成的环境问题。这类环境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于采矿、开设工厂等草原区域工业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大气环境污染、地下水污染和局部植被破坏的环境问题。这类环境问题根本解决途径在于优化工业经济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和提升资源利用科技水平,着力产业升级,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清洁生产。二是农牧业经济发展造成的问题。农牧业经济发展过程造成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也就是说,就内蒙古的草原生态环境问题而言,根本问题是要解决草地资源的利用方式,通过转变畜牧业经济发展方式解决草畜矛盾,解决草原畜牧业发展与草原生态保护问题。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总体上集约化程度比较低,草原资源效益不高,而又面对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因此,内蒙古草原经济需统筹草原工业经济与畜牧业经济发展,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草原生态环境局部治理与工业、畜牧业产业经济空间合理布局及环境全面治理保护相结合。特别要把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转型放在环境保护的核心地位,按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加快实施草原畜牧业经济主体功能区战略,通过对区域草地资源的分类运营,优化畜牧业经济主体功能区,促进草原资源产业空间集约高效利用,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草原产业经济空间格局,实现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

三、加快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加快草原经济功能区构建,在于草原畜牧业资源的优化整合、集约化运营,在于着力推进畜牧业经济产业化发展。这就要转变草原畜牧业经济运营观念,明确草原畜牧业经济区域产业化发展战略,以有利于转变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有利于区域畜牧业经济发展力提升为指导思想,以打造特色草原畜牧业经济产业为龙头、草原区域畜牧业经济特色产业集群为纽带、草原区域经济畜牧业特色产业园区为平台构建草原区域畜牧业经济特色功能区,以此为基础规划草原区域畜牧业经济发展总体战略。

(一),以构建区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为基础,优化区域畜牧业经济空间格局。目前,内蒙古畜牧业经济仍呈现区域互补协作发展不足的状况,整体经济优势得不到发挥,而区域经济功能区是实现区域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组织形式。因此,立足优化区域畜牧业资源配置,综合考虑畜牧业经济发展整合效益,从区域畜牧业资源基础条件谋划区域畜牧业经济发展,着力打造区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优化区域经济产业布局和提升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同时,畜牧业区域经济应坚持非均衡发展战略,推动草原畜牧业资源富集区和畜牧业产业化经济基础条件比较好的地区率先发展,形成草原畜牧业区域经济功能区间合理分工,强化区域畜牧业协作整合草原畜牧业资源,形成新型草原区域畜牧业经济新格局。

(二),发展特色畜牧业产业经济园区,奠定构建畜牧业经济功能区的产业基石。构建畜牧业经济功能区要以特色畜牧业经济产业园区为平台,发挥区域特色畜牧业产业规模效应。区域草原资源特色需要以产业化经济园区作为转化平台,特色畜牧业经济园区是实现草原经济产业规模化、产业集约化的组织形式,是草原畜牧业区域经济功能区的重要支撑。因此,要以特色区域草原畜牧业功能区为基础,根据不同地区草原资源禀赋、区位自然生态条件差异,因地制宜打造畜牧业产业经济园区。

(三),以推进草原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打造草原畜牧业经济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可以突破单产业的边界,实现产业资源利用互补,提升资源总量效益,形成产业资源优化配置和规模竞争力效应。打造草原畜牧业特色经济产业集群必须从草原畜牧业资源利用效益、畜牧业区域产业经济结构、畜牧业产业经济要素优化整合及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考察,坚持有利于规模化、集约化运营的指导思想进行经济园区产业集群规划设计,着力解决畜牧业产业链打造及畜牧业资源规模效益、集约效益的提升问题。

(四),培育畜牧业特色品牌龙头企业,发展草原畜牧业经济支柱产业。企业是产业经济园区的基本要素,特定产业由同类企业构成,园区发展能力与产业构成密切相关,而龙头企业对产业经济园区发展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要围绕建设国家重要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战略目标,加快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合理统筹畜牧业产业布局和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启动企业创新驱动,特色发展计划,加快畜牧业产业升级,优化畜牧业生产要素运营空间结构配置。以草原畜牧业特色经济功能区为基础实施品牌战略,发展畜牧业产业品牌龙头企业,形成区域畜牧业特色支柱产业。

基金项目:中共内蒙古党校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与产业化发展课题阶段性成果。

(执笔:徐永平 内蒙古党校、行政学院哲学部教授,法学博士;课题组成员:向荣 呼和浩特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副教授;托娅 内蒙古党校教务处副主任科员)

责任编辑:杨再梅

草原畜牧业论文 篇3:

试论西藏草原畜牧业的现代化发展

草原畜牧业现代化的内涵

何为畜牧业?它是指“利用动物的生活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以取得畜产品的生产部门”,草原畜牧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草原为生产基地,主要采取放牧方式饲养牲畜,以取得畜产品的畜牧业”。两者既具共性又有其各自的特性。其共性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主要劳动对象的一致性。两者的主要劳动对象都是有生命的动物,生产都是以植物产品为食料,通过动物的生理机能将植物能转化为动物能的过程。二是生产目的相同。即饲养牲畜的目的都是为了取得畜产品。与非草原畜牧业相比,除了饲养牲畜方式(一般有舍饲、半舍饲和放牧三种)等方面的差异外,草原畜牧业最突出的个性就是对草原的严重依赖性。草原畜牧业经济交织着动物与植物的自然再生产过程,它是以第一性植物生产为基础的第二性动物生产。这一点,决定了草原畜牧业生产对草原生态环境的严重依赖性。因此,建设、保护好草原这一基本生产资料,协调、解决好草畜矛盾这一基本矛盾是实现草原畜牧业经济现代化的前提和关键,也是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那么,什么是现代化草原畜牧业呢?对于该概念的界定目前我们并没有找到明确的、恰如其份的定义,但根据阅读的相关资料,我们的理解是,现代化草原畜牧业至少应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生态主导性。实践证明,以牺牲草原生态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传统草原畜牧业发展模式,在使人类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生态恶化造成的“生态危机”和“生态赤字”。这种以牲畜换生态的发展模式导致的生态方面的损失难以弥补、代价高昂。生态主导性是现代草原畜牧业的根本特征,就是在正确处理好畜牧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关系的基础上,实现草原功能定位由牧业主导型向生态主导型转变,发展思路由“经济目标为主”向“生态、经济、社会目标并重,生态优先”转变。

第二,效益性。效益性是现代草原畜牧业的基本特征,它是实现草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佳统一的保证。畜牧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个体小规模畜牧业经济向龙头企业带动下的大规模畜牧业经济转变、畜牧产品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是效益型草原畜牧业的必然要求。建立在效益型基础上的现代草原畜牧业,不仅可以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而且能够有效地促进草原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科技依托性。科技兴牧是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的重要途径,也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它要求:以科学技术为依托,将各种高新技术优化组合,形成一种生态、经济良性循环的草原畜牧业系统。大力推广生态化技术投入,利用新技术建设草地,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科技水平,逐步变牧民宗教信仰为科技信仰,不仅可以提高草原畜牧业经济效率,同时也保证了畜牧业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

第四,产权保障性。产权的作用在于为人们追求效用最大化提供适当的制度和规则,从而保证有效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草地产权明晰,属于牧民自己的私有财产时,牧民就会积极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如果产权不明晰,就没有人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真正关心、保护草地。产权保障是现代草原畜牧业的又一重要特征。变“无主草原”为“有主草地”的产权建设,是畜牧业经济和草原生态和谐发展的根本保障之一。

第五,市场开放性。市场开放是现代化草原畜牧业的又一重要特征。它包含:一是畜牧业从自给型、混合型向商品型过渡,提高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和畜产品商品率;二是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发展特色品牌畜牧业经济,提高市场占有率;三是对于西藏而言,应利用好区内、内地和边境国“三个市场”。

第六,社会服务性。社会化服务是市场开放型的必然要求,或者可以说是其特征的延伸。从狭义上理解,现代草原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直接为畜牧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草、畜服务组织;二是间接为畜牧业生产提供服务的基础设施服务部门。从广义上讲,社会化还包括畜牧业生产组织的社会化,我们已将其归入效益型这一特征范围。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现代化草原畜牧业应是以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为主导,以科技为依托、产权为保障、市场为目标、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畜产品生产部门。

西藏发展现代化草原畜牧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西藏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有天然草地8207万公顷,约占全国天然草地面积的21%,占西藏土地总面积的68.11%。根据全国首次统一草地资源调查,西藏拥有草地种类居全国各省、自治区之首,在全国18个草地类中,西藏就占有17个草地类。

可见,辽阔的天然草原是西藏最大的资源优势。据历史考证,草原也是当地居民开发最早、长期赖以生存的重要生产资料。有着久远历史的草原畜牧业迄今为止仍是西藏牧区经济的主体。西藏民主改革以前,畜牧业属于完全意义上的传统型原始草原畜牧业,藏族牧民长期过着靠天养畜、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经过民主改革后四十多年的发展,西藏的畜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已逐步向现代化畜牧业方向发展,从总体上看,西藏牧区草原畜牧业已经进入了“混合型”发展阶段,“混合型”意味着畜牧业交杂着现代化和传统原始性的特征,也表明区内各地区现代化发展程度的不平衡。那么,目前草原畜牧业在西藏的现代化发展究竟达到怎样的程度?还存在哪些现实问题?我们将试着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析。

(一)草原生态脆弱——产草和抵御灾害的能力低

由于受温室效应、鼠虫危害、超载滥牧等影响,西藏局部地区早已出现草地退化和沙化现象。据资料介绍,“西藏现有草毒乏生的轻度退化草场7,870.6万公顷,严重退化草场450.23万公顷(其中沙化80.04万公顷、鼠害333.5万公顷、开荒破坏33.35万公顷),合计退化草场面积1,237.29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21.32%。

这样的结果,一是草地的产草能力严重下降,如那曲的高寒草甸与高寒草原两大类草地的平均产草量从20世纪60年代的2,760千克/公顷与1,175千克/公顷,分别减少到20世纪90年代的1,107千克/公顷与511千克/公顷,减了50%-60%。二是抵御灾害的能力减弱,“白色恐怖”发生频率增多。在西藏主要牧区,干旱及重大雪灾的发生频率已从六、七十年代的5至8年提升到八、九十年代的3-5年,而中、低程度的雪灾几乎年年都有发生。如果不寻出根本原因,继续漠视草原生态环保,那么必将陷入“草地退化、沙化---产草、抵御灾害能力下降---草地退化、沙化”的恶性循环中。由此产生的直接后果是草原生态更加脆弱,

这将严重影响和制约西藏草原畜牧业的现代化发展。

(二)科技缺乏、经营模式粗放、生产经营分散——资源配置效率低

西藏在牲畜品种改良、培育良种牧草、科学养畜等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总体而言,草原畜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还不高,广大牧民的科技素质也不能够满足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的需要。尽管西藏的草原畜牧业生产已经出现了一些有别于传统生产方式的经营模式,但多数还没有摆脱靠天养畜的粗放经营模式,投入低、产出低、效率低的“三低”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游牧、半游牧或定居游牧的自给型、半自给型分散经营方式仍然是西藏草原畜牧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方式,据了解,西藏很多牧区尤其是边远牧区至今没有明确的社会分工,仍然停留在原始的自然经济状态。追求牲畜存栏头数的草地经营思维仍萦绕在广大牧民的脑海中,据2005年西藏统计年鉴显示:2004年牛、猪、羊的出栏率分别为17.1%、61%、26.8%。如果上述状况长期存在下去,至少将产、生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草原畜牧业生产规模不经济、草畜资源配置效率低,另一个问题是阻碍草原畜牧业向市场化方向发展。在这种状况下发展现代化草原畜牧业,其难度可想而知。

(三)草场产权不明晰——草原保护和建设滞后、资源配置不合理、效率低

九十年代中期以后,西藏开始对草原进行产权改革,由于牧民对草场承包责任制态度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可以说,草场承包工作从宣传发动到承包到户实际是在21世纪以后。虽然目前一些地区已将草场承包给牧户经营,但多数地区的草原还是公有共用制。民主改革40多年来,由于草原产权不明晰,在生产实践中很难调动牧民群众学习先进草原管理技术的积极性,“重牲畜、轻草原”、只管放牧不管养草的恶性掠夺型生产方式对草原只有无度索取、忽略维护,更不用说投资建设,除了国家有限的投资,难以吸引国内外资金与技术投资维护草场,致使草场建设和保护严重滞后,造成草场超载,植被破坏,产草量降低,并最终使草原退化、沙化。草场产权不明晰,同时也扩大了贫富牧户的资源占有差距,富裕牧户牲口多,占有草地就越多,致使草原资源配置不合理。长期的草场公有制也难以利用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草畜,使产权交易失去基础,阻碍了种草和畜牧专业户的分工和发展。西藏草原产权问题不解决,草原畜牧业现代化将无从实现,随着人口增长,西藏生态环境也有濒临崩溃的危险。

(四)草原畜牧业商品经济不发达、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

西藏大部分草原牧区距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还差之甚远。据05年西藏统计年鉴显示:04年全区牛、羊的出栏率分别为1 7.1%、26.8%,而在主要的草原牧区那曲和阿里,牛的出栏率分别为16.3%、1 7.0%,比全区平均水平低0.8和0.1个百分点,羊的出栏率分别为28.1%和16.1%,其中那曲高出全区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阿里却比全区平均水平要低10.7个百分点。04年全区牧业总产值为291197万元,牧业商品产值为156000万元,由此可计算得知全区牧业的商品率为53%,那曲和阿里则分别为48%、56%。出栏率水平低一方面反映出牧业生产力水平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牧民商品意识和市场观念淡薄;商品率偏低则说明草原牧业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发育缓慢。基础设施服务部门和草、畜服务部门不健全是西藏牧区商品流通不畅、市场改良迟缓,市场机制作用力不强的瓶颈制约。虽然牧区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已有所改观,但仍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过去建立的主要以单一的技术服务、产中服务为内容的服务体系,以传统市场为主的畜产品交易市场和牧业生产要素市场已不能满足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另外,牧区仍未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基础教育服务体系。

西藏发展现代化草原畜牧业的具体思路

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是西藏牧区广大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牧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根本利益所在,是关系到他们生存、发展和繁荣的重要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西藏,实现全面小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那么,根据当前草原畜牧业存在的现实问题,本着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原则,西藏要迈上现代化草原畜牧业的发展道路,我们的思路是。

(一)遵照生态优先,走“边发展边保护,在发展中保护生态”的畜牧业发展模式

首先,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好生态、生产和生活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将草原生态保护提升至战略高度,采取切实措施防止草原资源开发带来的草原生态破坏。譬如,在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及推行禁牧、休牧制度过程中,要切实做好牧区劳动力有效转移等后续工作。要通过推行天然草地综合治理技术等科技措施来提高草原生产能力和载畜能力,逐步解决人畜和牧草间的矛盾,遏制草原退化趋势。其次,引导牧民群众改变那些与草原生态保护不协调的观念与行为。牧民定居并不意味着“定牧”,转变游牧民生产方式的关键在于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意识,有效调动农牧民保护和建设草场的主动性。维护西藏的草原生态环境,就必须改变生育观念,控制牧区人口增长,提高牧区人口素质,逐步改变一些牧民群众所持有的草原资源取之不尽的观念和对草原资源掠夺式使用的生产生活方式。最后,加大对天然草原恢复和建设项目的投入,加快草原保护和建设的步伐,巩固和扩大生态建设成果,努力实现草原“绿起来”,畜牧业“强起来”,农牧民“富起来”的目标。

(二)科技兴牧,走集约化、专业化发展道路

现代草原畜牧业必需用先进的科技“武装”起来,运用科技推进畜牧业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促进畜牧业增长方式向专业化、社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克服牧区畜产品生产分散、规模小、规模不经济的状况。可以说,科技兴牧是西藏实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率草原畜牧业发展目标的关键。按照科技兴牧的客观要求,西藏要逐步实现向现代草原畜牧业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我们认为,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要求:首先,要加大科研投入,鼓励各类畜牧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改良牧草、改良畜种、改良管理等畜牧技术研究,解决技术难题和提高科技创新。其次,要搞好科技示范推广试点工作,使牧民群众真正体会到科技在提高畜牧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中的巨大作用。再次,要推进重大实用畜牧技术入户工程,从根本上提高牧民群众的经济效益。最后,要在提高牧民科技文化素质和技能方面下功夫,强化对牧民的科技培训,提高牧业劳动者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三)扎扎实实推进草原产权制度建设

草原畜牧业生产的主体是牧民,草原维护的主体主要还是牧民,对面积如此辽阔的草原要进行保护和合理开发,

就必须从制度上激发他们保护和建设草原的投资动力,转变他们的生产经营方式。而只有明确产权结构,变“无界”草原为“有界”草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草原维护和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的激励机制问题,改变在草场利用上“富户”吃“穷户”的不公正现象。草原家庭承包责任制是产权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实践证明,实行草原家庭承包经营,能够使牧民由“草原无价”向“草是根本”的思想转变,能够调动牧民投资建草、立草为业的积极性,能够促进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譬如,2005年,作为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工作试点县的拉萨市当雄县的牧民,在草场承包到户后就通过各种方式积极投资投劳建设草原,该县在承包草场上开展“三灭”的共有121户,共投入资金1.5万元,完成“三灭”面积3.5万亩。购买围栏的有32户,投入资金达8.9万元,围栏草场1.6万亩。可以说,草原畜牧业现代化是建立在现代产权制度基础上的,因此西藏要尽快完成草场承包到户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产权流动与产权交易等产权流转制度,推进草原产权制度的现代化。

(四)以市场为准则,健全畜牧业社会服务体系

总体上看,西藏经济市场化的程度还不高,牧区市场化的程度又滞后于经济总体市场化的程度,而地处偏远的牧区市场化程度更为低下,很多地区至今没有明确的社会分工,这严重制约了现代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因此,只有提高西藏牧区市场发育程度,围绕畜牧业,做好在生产、流通以及技术、信息等各个环节的服务工作,引导牧区群众置身于市场环境走商品生产的道路,才能刺激牧区社会分工的形成,逐步走向市场化。譬如,在生产加工领域,要提高生产的组织化和市场化程度。通过大力引进、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来组织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增值,带动牧民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畜牧业结构,从而形成具有草原特色的绿色畜产品品牌,最终提高畜产品市场的影响度和竞争力。在产品流通领域,要改变自产自销,坚持一切以区内、国内和国外三个市场为取向,搞好畜产品中心市场、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构成的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实现物畅其流,促进畜产品流通的综合功能。此外,还需进一步完善基层畜牧兽医站和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确保畜牧业发展的安全、牲畜的出栏率和商品率。最后,要进一步加强牧区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电力、水利、教育等基础设施服务部门的建设。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学院政法学院)

作者:唐文武 刘 川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国梦论文下一篇: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