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2023-05-07

第一篇: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瓦屋山学校数学教研活动会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但是,近年来,很多老师都反应改用新教材后,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好像越来越差,考试当中在计算方面的失分也越来越重。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能力、兴趣、态度、方法、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怎样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一个成功的学习,快乐的学习,不完全是努力的问题,我有几个小方法,特提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要掌握正确的方法 又着重要让学生理解计算原理,明白每一步的目的和依据。这样,他们做起来才不是盲目的。比如学生在学习“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时候,我先引导学生回忆小数乘法的学习过程,即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想办法把新知识转化为已学会的旧知识,那么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又能不能转化为已学过的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呢?怎样转化呢?根据什么来转化?学生思考、讨论、总结得出可以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先把除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等变成整数,被除数也扩大相同的倍数,再按前面学习的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学生理解了这个目的和算理,在计算的过程中才会少犯不管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位数相不相同,直接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去掉,或只把除数的小数点去掉的典型性错误,不是只会依葫芦画瓢。

当然,有时候计算方法不只是一种,比如20以内的退位减法方法就有好几种。如17-8,可以想加法的方法:想8加几得17:可以先用17减7,再减1;也可以用10减8 得2,再2加7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用。有的老师让学生背那《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我认为没必要,死记硬背的东西容易忘记,学生理解了计算原理,背不得也会算,而且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关键是要掌握方法,理解算理。

二..重视计算过程

现在流行一种说法:“过程比结果重要”,这句话在教学中同样适用。因此,我们在计算题的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计算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计算过程,

关注他们计算题中某些步骤的书写先后顺序。先后顺序不对,会很容易犯一些错误。别看是一点小问题,但一些问题往往引起大问题。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在学习新内容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注意书写的先后顺序,并形成习惯。比如还是小数除法。把整数部分除完,要先点上小数点,再移小数部分的一位下来继续除,这样商的小数点就不会打错,或忘记打小数点。在计算的过程中,被除数要一位一位地往下移,如果移一位下来不够商1就先商0再移一位下来继续除。这样就不会出商的位置错,或漏商0的错误。开始时可以老师演示让学生先仔细观察老师做题的过程,总结出先后顺序,并分析关键地方为什么要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再让学生上黑板板书,其他同学检查纠正。也可以让同桌互相观摩计算过程,互相批评指正,形成正确的计算过程,这样反复练习,养成正确的书写顺序习惯,提高正确率。

三.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学习能力更多涉及到非智力因素,比如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的一种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可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1.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有些同学书写很不认真,经常抄错数字或运算符号,从而造成计算错误;而有些同学出错的原因是不列竖式,不按步骤来做造成的。他们往往是在书本上、手上、桌上……随便找个地方来做乱写一下,结果书写模糊,经常把0写得像6或把6写得像0,1像7或7像1,自己都不认识,抄到本子上就出现了错误。针对这种情况,我要求每个同学必须列竖式,甚至解决问题的题目凡是不能口算的都要求把竖式写出来,脱式计算也要在其它地方写出竖式,并要求他们书写工整、格式规范,横竖对齐。这样也促使学生改掉依赖计算器的毛病,从而提高计算能力。我还经常不定时检查学生是不是照我的要求去做了,表扬做得好的同学,长期坚持,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列竖式的习惯

2.培养学生注意力集中的习惯

注意力不集中也是学生在做题时容易出错的一个原因。因此要教育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尽量集中精神,不要想其他,可以一边算一边嘴里小声的说着,算什么说什么,这样就强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计算中,这样就会错少一点

3.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的习惯。

检查,验算是提高正确率的一种好方法。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做完作业后,自己独立检查的好习惯,不要轻易与别人对答案或急于求证得数。检查的时候可以先检查抄题,再检查计算,可以再心算一遍,也可以用验算的方法。

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

1、开展计算竞赛活动。

对于枯燥无味的计算,学生在掌握计算方法之后,往往会掉以轻心,随便应付,造成计算错误。适当开展一些计算竞赛活动,往往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计算的兴趣,提高计算正确率。

2、爱心教育。

对于学生出错,我们不要一味指责,更不要冷嘲热讽,让学生丧失信心。首先要肯定其长处,增强自信,再帮他分析原因,提出殷切的希望,促其改正缺点。

3、开展学生间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

同龄人更有亲和力,学生更理解学生,因此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具有效性。对于较为普遍或易混淆的计算问题,就要利用课堂最佳时间,让学生来纠错。我把学生的易错题写在黑板上,请一个学生上去板演,一个学生上去当“医生”查问题,查出问题,轻拍做错的学生一下以示提醒,其余的学生在座位上检查,检查出了错误而如果上面的“医生”没发现问题,可以上去轻轻的拍一下那个同学和“医生”。拍了同学的同时要大声地指出错在哪里,应该怎样做。由于人可能都有暴力倾向和表现欲,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的举手要上黑板板演或是上去当“医生”,下面看的同学也个个都看得非常认真仔细。通过典型错例的分析,使个别同学的教训转化为全班学生的共识,让学生自己突破难点,形成技能。一次这样的活动后,一个学生兴奋地来跟我说她越来越喜欢我的课了,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需要老师的悉心指导,爱心浇灌,还要有耐心,有恒心,要统一办法与严格要求,坚持不懈,一抓到底。

洪雅县瓦屋山小学 朱艳

2011-10-26

第二篇: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生计算时出错时的心理:一是忽视了对计算题的分析及计算后的检查;学生认为计算题枯燥乏味,每当看到计算步骤多或者计算数字大时,就会产生厌烦的情绪,缺乏耐心和信心,因此计算就不准确。计算一部分中没有复杂的概念性质等,学生只要理解的充分、掌握的牢固,就可以形成非常良好的计算技能。而由于口算等基本功不过关,计算法则的不明确,没有形成基本的计算技能技巧,这是计算失误的一个主要问题。

一、加强口算训练,为其他计算打好基础。

口算是一切计算的基础,只有基本口算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才能使学生过好计算关,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为此,我总是利用早自习等小块空余时间做一页的口算题卡。家长也可以坚持让孩子每天做口算题。口算的内容包括本册的口算题和以前学过的基本口算内容,都让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以求达到熟练的程度。

二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必须通过连续的、大量的练习来达到目的,而让学生反复做大量、单调的试题计算练习,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必须设计形式多样,灵活多变,既有针对性、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练习,利用学生“好动”、“好胜”的心理,设计一些数学游戏的计算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

1 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审题时要做到:一看(看清题中的数字和符号)二划(在试题上标出先算哪一步,后算哪一步)三想(什么时候用口算,什么时候用笔算,是否可以用简算)四算(认真动笔计算)。

2 培养认真演算的习惯。训练学生作题要有耐性,不急躁,认真思考,即使做简单的计算题也要谨慎。演算时要书写工整,格式规范。就是在草稿纸上计算也要书写清楚,方便检查。3培养及时检验的习惯。检查时要耐心细致,逐一检查。一查数字符号,二查演算过程。概括为“一步一回头”的计算习惯,在计算时做一步回头检查一步。检查数字、符号抄写是不是正确,得数是否准确等,并要求学生根据各种相应的计算法则耐心细致地计算,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4 培养巧妙估算的习惯。一是系统计算前进行估算,可估计出得数的范围;二是系统计算后进行估算,可判断出得数是否正确合理。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做到经常化,有计划、有步骤,在时间上要讲求速度,在数量上要有密度,在形式上、内容上要求灵活新颖、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三篇: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摘要】 计算是小学数学中一项重要的基础知识,它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它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 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并非只是细心计算就能完成的,而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加强计算训练,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 数学;计算;习惯;兴趣;过程

小学生在四则运算中常常出错,家长,甚至老师常常抱怨学生是计算时粗心,让其以后在计算时要细心,只有细心才能做对题. 其实,计算是小学数学中一项重要的基础知识,它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弱与否,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效果,因此,使学生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至关重要. 作为教师,我们如何改变多数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很弱的现状呢?下面谈谈个人浅显看法:

一、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这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障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而在做计算题时,往往有的学生有轻视的态度,注意力不够,在计算中,不是抄错数字了,就是背错乘法口诀了,要么是小数点点错了,不进行验算等,这些都是一些极小的错误,但却经常出现. 因此,平常练习就要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中,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养成计算时精力集中,认真演算,仔细抄写,自觉检查、自觉估算和验算的习惯. 另外,教师还要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 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帮助学生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减少出错的机会,能很好的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二、教学中,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的计算基础知识,这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

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往往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很多家长甚至是老师完全归于孩子不认真,粗心大意所造成. 其实这只是原因之一. 实质很大程度上是孩子有关计算方面综合能力的欠缺. 比如运算法则、运算性质、运算定律、计算公式等基础知识没有掌握,或者不能够合理灵活的运用这些知识. 即使孩子在计算中很细心很认真,但由于所需要的基本知识的欠缺而出现错误.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够急于求成,我们要帮助学生找出原因(如算理不明白、法则不懂、性质不清、定律不熟、公式没掌握等等),查漏补缺,扫清障碍,为进一步学好计算做好基础工作.

三、重视口算,加强估算训练培养数感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口算能力的培养. 首先课堂教学应避免呆板与单一. 可以多种形式进行口算的训练. 比如:低年级可以采用游戏的形式:如“开火车”、“找朋友”、“找门牌号”、“送信”、“对口令”、“夺红旗”、“闯关”等;中年级可以采用口算板、口算表、卡片、幻灯片或游戏进行训练;高年级训练的方式可以是指名答、抢答、齐答、听算、视算等;如果用以上不同形式的训练方法,在可能的情况下,坚持每节课前适当的进行口算训练,我相信一定能够很快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加强估算训练培养数感,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实际上都不需要非常精确的结果,这时我们就可以运用估算来解决. 这样速度加快了,而且又不影响实际的操作,遇到这类问题尽量让学生估算. 另外,即使在需要精确结果的计算中,估算也会起一定的监控检验作用. 每做完一道题,我们都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来验证其正确性.

四、教学中,形式多样,使学生有计算的兴趣

单纯的计算,往往是枯燥乏味的,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他们都谈到了兴趣的重要性. 在计算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要让学生爱上计算,乐于去计算,只有这样,我们的计算教学才是成功的. 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的内容,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寓教于乐,使枯燥的计算教学富有生机.

1. 可以借用多媒体、卡片以及其他可以利用的学具、教具等,对学生进行视算、听算、抢算、游戏中计算、计算竞赛、自编计算等方式训练,充分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由厌计算转变为爱计算和乐计算,逐渐形成一种持久的计算兴趣.

2. 巧设题目,激发学习兴趣.

如,一个数乘11其结果是尾数是自己的尾数,然后个位加十位是结果的十位依此类题到最后一位. (即错位相加) 是这样的吗,请自己随机找数验证其结果是否正确.

3. 将计算融于解决问题中,如,出示几种商品的价格问700元能买哪些东西?有32人去划船,大船每只30元,限乘6人;小船每只24元,限乘4人,怎样租船最省钱?……

五、注意速算与巧算

速算与巧算,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简便运算,简便方法的正确运用,一方面能提高解题速度,另一方面还能够让解题变得简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可以单独进行速算与巧算的训练,这就需要学生对基本的运算定律掌握清楚,尤其注意其适用范围.

六、将计算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鼓励学生把计算运用到生活中去

我们要鼓励学生把计算知识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学有所用,使学生产生成就感,获得愉悦,这样,会促使学生更加重视计算,爱好数学,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们知道:计算在我们生活中应用最广泛,教师可以取得家长的配合,经常让学生有意识的参与购物、坐车、旅游等费用的计算,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计算应用意识,又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真是一举双得.

总之,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取得好的计算成绩.

第四篇: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

摘 要:学生的数学学习离不开计算,计算能力是学生进行有效数学学习的基础,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后阶段的学习。因此,在平时要切实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 数学 小学 计算习惯 计算能力

计算是小学数学的基础,计算能力的高低反映了学生数学基础的牢固程度,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所以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既是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和前提。[1]

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的比重是显而易见的,从一张试卷的分值来看,100分的试卷中计算就占了40分左右,还不包括综合运用中的计算。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更让我们忧虑的是,一些计算题学生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了错误。学习粗心、马虎、不认真已经成了所有孩子的通病。曾经被我们认为的小毛病现在正在成为学生计算能力的大敌。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的计算能力受个人的计算习惯决定的。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我们除了加强计算教学外,还必须从学生不良的学习态度和计算习惯入手,从细微处做起,逐步形成学生严谨细致的计算习惯。结合教学实际,在教育教学中可以从六个方面的计算习惯的培养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

一、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对于计算题,绝大部分学生缺乏耐性,粗略一看,提笔就算,加上计算题本来就比较单调枯燥,可能引起视觉疲劳,所以在遇上相似或相近的数字、符号的时候,学生就往往会出现运算顺序错误,抄错符号或数据等等问题,产生一系列的低级错误,从而导致错误频频。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分四步走:

1.审清题意,弄清具体要求,也就是弄清这道题要我们做什么。

2.审清数字和符号,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

3.审清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审清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性,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判断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以通过分、合、转换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动手解题。动手计算前对题进行一番深思熟虑后,计算起来就会水到渠成。

二、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校对的习惯。

小学阶段是儿童身体、心理的发育成长期。这一时期的小学生好胜心强,求快心切,往往见题就做,顾前不顾后。结果是要么把加号当成了除号或者乘号,连有没有括号都没有看见;要么就是0、6不分,

3、8混淆;或者就是丢三落四,把一个数中间或者末尾一个或几个数字漏掉,小数的小数点要么丢了,要么点错位……因此,在指导学生做题时,养成学生专心校对的习惯也十分重要。在实际的计算中,我要求学生做到三对照:首先,要求学生题读完后要与原题目中的数字与符号对照,做到一字不差;其次,列完竖式后,要把竖式中的数字与横式上的数字对照,做到上下一致;最后,抄完得数要把横式上的得数与竖式上的得数对照,做到万无一失。

三、培养学生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

计算出现错误的一个重要成因就是书写马虎,不够规范。学生有的字写得模糊不清,模棱两可,6写得像0、5写得像

8、4写得像9;有的学错后用涂改液、消字液等涂了又写根本看不清数据;有的字迹潦草不堪,甚至将数据连为一体;有的竖式书写不规范,数位不对齐等等。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将提高书写要求放在突出的位置上,督促学生做到:把数字写端正,写清楚,把竖式写规范。同时,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作好表率,板书工整、格式规范;也可以对一些优秀的作业进行讲评,树立标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培养学生养成善于打草稿的习惯。

打草稿是正确进行数学计算的必要手段,但也是我们在教学中最容易忽视的环节。学生的许多计算错误都是因为不打草稿或草稿潦草、杂乱所致。在平时的计算练习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嫌麻烦,计算时不论数的大小,能口算的都口算,一次练习或测验下来连一张草稿都没有;有的虽在草稿本上计算,但只算了一半;还有的草稿写的乱七八糟,草稿中的数据到最后连自己都看不清,在计算后不能达到理想的计算效果。所以,教育并指导学生养成认真草稿的习惯对于提高计算正确率也有很大帮助。在平时,我们可为学生每人准备一本草稿本,要求学生在草稿本上计算时要数位对齐、字迹工整。计算时,强调口算和笔算的合理把握,口算必须在已学的口算范围内进行,口算有难度的必须笔算。这样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诚实、认真的作业习惯,而且还能克服学生乱写、乱丢草稿的坏习惯。不定时地检查学生的草稿本还能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出现的计算问题并寻找、分析错误原因,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五、培养学生积极验算的习惯

验算是自我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的重要手段。一些学生以为验算可有可无,其实不然。验算不仅能保证计算正确无误,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对学习一丝不苟的态度。指导学生验算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严格的标准,要要求学生做到每题必检查,每步必验算。计算题必须至少做两次,对于前两次的答案不一致,需要进行第三次计算,及时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的正确。为了养成学生积极验算的良好习惯,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少而精,使学生能有时间检查及验算;批改作业时可先看该生的作业是否全部正确,如发现错误,暂不批改,发给学生自己检查,出错误所在,订正后再交给老师批改。

六、培养学生及时订正的习惯

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是形成计算能力的前提。在出现错误时,说明学生的计算仍旧有误,对于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让学生自己改正过来,并认真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是习惯方面的要求改正,如果是知识方面的要及时讲解。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收集错题,做成一本错题集,经常复习察看,以防再出现类似错误。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但这个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反复地强化和不断地巩固,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过程中,我们要有耐心,有恒心,要坚持不懈,这是一个长期烦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学生良好的习惯不仅是培养计算能力的重要保证,而且是学生一生学习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卢素慧,浅谈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教育教学论坛》 2011年19期.

[2]李双燕,小议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研究(小教研究)》,2013年Z1期.

《课程教材教学

第五篇: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 结题报告

赵尚玲 2014-11-13 分类:教学反思

分享到: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 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摘要:

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计算是小学数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各年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计算学习内容,其计算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各自的特点。实际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次课题研究设想通过对实验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和测试,发现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错误原因,找到克服学生计算心理障碍的对策,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学习兴趣。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包含了计算的准确率和正确率两方面的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为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重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但是,我班学生特别是在实际学习中计算方面所反映出来的情况却很令人担忧,学生的计算兴趣不高,计算水平低下,而且由于计算错误,直接导致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些教师把这些都归咎于学生的粗心、马虎,但通过我们的长期观察,情况其实并非如此简单,孩子在计算上出现差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待于我们的研究和探索。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我提出了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这个课题。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计算能力既不能离开具体的数学知识而孤立存在,也不能离开其他能力而独立发展,它是运算能力和记忆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联想能力、表述能力等互相渗透的,它也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数学能力相互支持。计算在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实际中的作用数与计算是人们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数学方法。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科学各个领域都有巨大变化,这充分说明小学数学中计算的基础性和工具性。因此,在小学阶段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是终身收益的事情。计算的学习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作用计算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们具有由低到高、简单到复杂的逐步发展过程。在数与计算中有很多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教学要阐明它的产生和发展,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就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课题研究准备阶段,我们搜集了学生有关笔算乘法的作业,寻找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查阅有关资料确定了课题。在课题实施阶段设计了各种研究方法,并设计笔算试卷对各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在调查测试的基础上,进行总结论证,撰写课题结题报告。本课题围绕如何提高小学生的笔算、口算计算能力这一主题进行研究,研究对象是一至六年级小学生,本课题主要采用了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测试观察法等。

通过本课题研究,我们希望实现以下目标:

1、设计笔算试卷,通过答卷收集错题,分析查找影响学生笔算乘法正确率的因素。

2、通过研究,探索出提高学生笔算乘法正确率的方法与措施。

3、培养学生良好的笔算习惯,认真、细致、书写工整、格式规范,仔细审题、分析、检查验算、总结反思的良好习惯。

在调查问卷中涉及了口算、笔算、估算、简便运算几种题型,结合教师自己的教学实际,及学生的答卷情况,我们认为导致计算出错率高的原因主要有:

1、口算不过关

在调查中发现,口算能力不好的学生在进行笔算时问题相对比较多,尤其对于一些学困生。如:45×80=3840,321×20=6410,30×17=501等。竖式计算是以口算为基础的,任何一个加、减、乘、除的计算试题都是若干道一步计算的口算组成的。从问卷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口算不牢固,导致一步错,后面的计算就步步错。

2、计算法则不过关

从问卷中发现学生对乘数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计算不是很清楚,比较模糊,导致出错。如:207×39=2674,350×40=1400等。

3、算理不清楚,笔算时数字位置不正确

竖式计算时,学生对位值制理解不清楚,数位不能对齐。

4、不能灵活运用简便方法

很多学生认为简便方法就是计算题的一类,在表明“用简便方法计算”的情况下,大部分学生都能做,但同样的式子放在笔算中学生就想不到用简便方法计算。

5、做完题没有验算的习惯

许多学生做完题,不进行验算。有些学生在验算时不能灵活运用验算的方法。通常验算的方法有:估算法、简便运算法、重算法等。在通常做题时还发现学生没有估算意识。如;调查问卷中的第四题解决问题,基本上学生都是用190×5=950,其实还可以把190看成200进行估算。

6、思想不重视,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许多学生自认为计算题比较简单,在思想上不重视。书写马虎,字迹潦草,粗心大意,主要有以下几种现象:题目抄错。如将除号看成加号;将0.93写成9.3;将58写成85,等;答案抄错。在列竖式计算时,把竖式计算的结果抄到横式上后数字就变了;注意力不集中。比如:学习乘法计算的时候,经常会忘记加上进位“几”的情形;态度不端正,求快出错。部分学生由于懒惰,只求完成任务,不仔细审题,从而造成错误。

7、做题缺乏耐心

有部分学生看到数字比较大,计算比较复杂时,静不下心来认真计算。

针对以上问题,在教学中我们采取了以下方法:

(1)加强口算的练习

口算它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新课程标准》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从口算能力着手。教给学生口算方法,发展学生思维。要使学生口算能力提高,就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口算方法,方法是多样的,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方法。在教学中要进行经常性的口算练习。在口算练习中还要经常变换口算形式,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

(2)重视算理的讲解。

在教学中,我们始终坚持不仅让学生知道怎样算,而且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这样算。这样,既使学生明白了算理,又能把所学知识前后融会贯通。其次,要培养学生科学有效的思考方法。科学有效的思考方法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而且能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3)教会学生灵活运用简便方法进行验算 加强简便运算的训练,也是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与正确率的一个重要途径。可让学生熟记常用数据。计算中的常用数据如果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可以大大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如:25×4=100,24×5=120,75×4=300 。我们平时可以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进行简便计算的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而且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独创性,看和想是运用简便计算的关键。

(4)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估算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它对学生的计算也有一定的作用。比如,可以帮助学生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与否,运用估算方法可以很快地确定计算结果的取值范围。

(5)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平时的作业中会发现许多学生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这也是造成计算出错的原因。我们在教学中要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书写,加强学生的验算意识。验算的方法不唯一,通过教学实践,让学生换个思路进行验算是比较有效地验算方法。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通过本课题研究基本实现以下目标:设计笔算试卷,通过答卷收集错题,分析查找影响学生计算笔算正确率的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笔算习惯,认真、细致、书写工整、格式规范,仔细审题、分析、检查验算、总结反思的良好习惯。

1.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了学生计算的长足进步。 计算能力的提高,不仅让学生能正确计算,还培养了学生能将相应的计算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解决实际问题。加强了学生认真读题认真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更重要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还养成了检查的良好习惯,对他们的数学成绩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了,成绩也随之有相应的提高。书写要规范。良好的计算习惯的培养从书写开始。从平常教学实践来看,许多学生正是因为书写格式不规范导致错误。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提高正确率。

要求学生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要求学生在抄题和每步计算时认真核对,引导学生在做题时先审题,弄清算理,看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再认真书写计算。最后,就是要验算,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规范。计算完,要认真检查计算的方法是否正确,数字、符号有无写错等。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换个思路进行验算。因为学生往往有个思维定势,如果运用的正常解题思路有时很难发现问题。

2.提高了学生静下心来学习性格品质。

计算是要求学生静下心来集中注意力来完成的较为枯燥活动。一个小错误就会导致结果出错。有效的计算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情趣,也对学生坚忍不拔,勇不放弃的意志品质提出要求。 3.加强自身的学习研究及反思

通过这次课题的研究,我觉得自身的教学经验增强了,科研能力也有了提升。小课题研究给我们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展示自我的舞台。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本人对数学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对很多教育理念也有了新的理解。通过读教育专著、教育理论书籍、写读书笔记,我的教育思想转变了,教学的能力也有所提高,撰写论文时也有依据了,总之,自身的素质获得了提升。 4.重视学生口算能力和估算能力的培养。

口算是不借助任何工具,只凭借思维和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一种计算方式。它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学生进行口算、听算的训练,同时还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口算方法,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方法。实践证明,口算对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很大作用。

估算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它对学生的计算也有一定的作用。比如,可以帮助学生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与否,运用估算方法可以很快地确定计算结果的取值范围。 5.重视计算的技巧性

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要提供学生做题的一些技巧。如:简便运算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减少计算的错误,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有很大帮助。 6.重视错题的订正反馈

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在计算题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常见的典型错题,与学生一起分析交流,发现问题,想出对策。

7.重视对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1)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单纯的计算练习枯燥无味,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所以,可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组织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2)重视计算的技巧性

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要提供学生做题的一些技巧。如:简便运算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减少计算的错误,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有很大帮助。

(3)重视错题的订正反馈

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在计算题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常见的典型错题,与学生一起分析交流,发现问题,想出对策。

五、存在问题及今后的研究设想 存在问题:

1、因计算课时编排减少的原因,在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也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2、当所上内容,不是计算内容,这段时间计算练得很少,如果再将计算放在课堂上,占了上课时间,新课学生又学得不是很扎实,因为一节课,学生上课的精力保持最好是在前20分钟内。 今后的研究设想:

本课题的研究在课题组成员包括其他数学科任教师的共同努力和探讨下,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我们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次,今后研究还需不断加深,向更深的层次延伸,较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一些有价值的材料只停留思考层面,未能形成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未能及时对材料进行整理与总结。

1、如何正确把握算法多样和最优化的衔接点。 提倡算法多样化的主旨是为了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与思维,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高水平的数学思维。算法优化是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从而达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提出来的。但是,我从众多的案例中和研讨课堂中发现课堂教学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为了多样化而多样化,二是不能正确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关系,即只重视多样化,而不注重算法优化。如何正确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关系,还是我今后应该继续研究的一个课题。

2、进一步认识口算和估算在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重视口算与估算训练,经常给学生提供口算与估算的机会和创设学习情境,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学生反馈信息可知:学生估算意识的激发。一是有赖于教师的“提示”,二是有赖于反复的强调和训练。学生口算与估算应用意识与应用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持之以恒,还有待进一步总结经验。

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细致的长期的工作,除了要做好方案中的几项工作外,教师还应该做好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对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加以解决并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找出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学生六一节获奖感言下一篇:小学生关于诚信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