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话题作文拟题方法

2023-03-18

第一篇:浅谈话题作文拟题方法

谈话题作文的拟题

闪显出你的第一道亮丽风景

——谈话题作文的拟题

一篇文章最先和读者见面的就是标题,好的标题准确鲜明,给人以新鲜的感觉和深刻的印象,使人产生急欲一读的强烈愿望。标题平淡无奇,空洞乏味,读者见了标题就不想读文章了。考场作文的读者首先是阅卷教师,你要想吸引他,使他对你的作文做出正确的评价,就必须拟出好的标题。这是你的作文成功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为何要强调拟好题

在考场上如何快速而准确地拟好话题作文的题目呢?

(一)概括内容

标题是文章的主要组成部分,标题必须概括内容,做到“题括文章,文切题旨”。(福建省)话题:爱心,与生命相生相伴;爱心,与生活息息相关。有人说,爱心如阳光似春风;有人说,爱心是压力是动力;有人说,爱心是负担是无奈„„有的渴望拥有;有的坦然享用;有的默默回报;有的无私奉献;为他人、为社会、为自然„„请以“爱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题目自拟(要求略)。

示例:

“爱心”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把握不好,就会泛泛而谈。文题拟得不好,也会使文章的价值大打折扣。

一份满分考卷的题目是《爱在山林》,这篇文章就概括了作者要写的内容,而且与主题密切相关。文章从小处着笔,写自己一次当“导游”的经历,突出了老支书“决不让这美丽的山林变黄”的爱心。

实战训练

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要求围绕“尊重”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受尊重前后》《被尊重的感觉》《我学会了尊重》《我渴望被尊重》

其实,话题作文,最重要的在立意。要想拟好标题,心中肯定要考虑好所选材料。

(二)观点鲜明

题目要观点明确,有鲜明的倾向性,感情色彩浓郁,不隐晦曲折,不令人费解,不能让读者看后不得要领。

( 山西省)题目是:有句歌词唱道:回家的感觉真好,一提到家,就会给人亲切、温馨之感。家是我们人生的起点,也是我们成长的避风港和归宿。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家,小到血亲之家,大到一个集体,一个国家,扩而广之,乃至整个世界,整个地球,整个生物群。我们每个人都以各种不同的身份和角色充当着不同家庭的成员。根据提示,请你围绕“家”这个话题,写一篇650字左右的文章.

有的同学将题目定为《家,我们成长的避风港》,还有的同学直接命为《我爱我家》,《有家的感觉真好》、《家,让我说爱你不容易》《家,一首爱的交响曲》《爱家的人》观点鲜明,感情色彩浓郁。

示例:

实战训练

有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学会了感谢,他就成熟了。在我们的成长经历中,有很多人,很多事物,都给我们帮助、教益和启迪。请以“感谢”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学会感谢》《感谢母亲》《感谢生活》《生活使我学会了感谢》《给我一次感谢的机会吧》

(三)新颖别致

题目一定要给人一种新鲜别致的感觉,让人一看文章就觉得你的文章不同一般。题目新

颖,会使你的文章生出光彩;题目平淡,则使你的文章失去魅力。

青海省的中考作文题目是:要求以“绿”或“绿色”为话题,自拟题目。考题提示道:“绿”是广受人们青睐的色彩,“绿”被人们赋予众多含义,“绿”还被众多文学家写成脍炙人口的写景美文。时下,也风行“绿色”:绿色食品,绿色材料,绿色奥运„„

有的同学将题目定作《着一袭美丽的绿袍》,还有的同学定作《绿色的梦》、《绿色北京》、《绿色的回忆》等等,这些题目在众多的考卷中,显得别开生面,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示例:

实战训练

山西省以“家”为话题的中考作文,有的同学将题目定作《破碎的却又是完整的》、《温馨的港湾》、《爱的守望》、《永远的守望》、《永恒的守望》就非常新颖。

(四)简洁生动

题目是文章的“眉目”,一定要有高度的概括性,不冗长罗嗦,要努力做到以一概万,言简意赅,画龙点睛。

济南市的中考语文试题,给出这样一个话题:希望,是人生奋斗的远大目标,是平凡生活的小小期待。希望是生命之舟的原动力,是补充能源的加油站。希望可以将人引向辉煌,也可以将人诱入歧途。希望创造了一个大大小小的故事;希望蕴蓄着振聋发聩的哲理睿思。请以“希望”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示例:

有的考生将题目拟作《在希望的田野上》,有的考生拟作《一个罪犯的希望》,还有的拟作《爸爸的期待》、《我的“加油站”》、《我的奋斗》《为了那份完美的答卷》,这些题目都拟得简洁生动,有概括性,值得借鉴。

实战训练

从小到大,我们听过、唱过多少支歌啊!一首歌,往往饱含着一份情感,讲述着一个故事,传达着一种精神。乘着歌声的翅膀,我们度过了美丽的童年,步入了多彩的青年时期,以后的岁月里,我们也离不开歌声。请以“歌(歌声)”为话题拟题写一篇文章。

《我歌唱我快乐》 《教室飞歌》

《歌声伴我成长》《歌唱一生》

《难忘的歌(声)》

《我的欢乐我的歌》

作业:

“墙,推倒了就是桥。”人与人心灵上的距离,就如一堵厚厚的墙,我们只有用真诚去推倒它,才能建造一座沟通彼此的桥。请你以“沟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见闻、看法、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

要求:①题目自拟。

②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拟好题目的重要性

题目犹如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新颖独特的文题,可以使读者耳目一新,引起阅读的兴趣。“题好一半文”,也说明了拟好题目的重要性。近年来,话题作文因其十分利于发挥,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而写作这类作文时,首先就要拟题。

例说话题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真”字道出了教育的根本,做人的真谛。生活中,唯真才善, 唯真才坚„„请以“真”为话题将你成长历程中的所遇、所思、所感写下来。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盐城市2003年中考作文试题)

拟题方法:

一、扩展法:就是在所给话题前面或后面加上适当的词语,

从而拟出更加具体的文题。

请试着给上面的话题作文拟一个题目。

示例:《真情》《真情拥抱》《做人要真》《平平淡淡就是真》《一个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故事》„„

实战练习:请以“阳光”为话题拟定文题。

例:《阳光明媚》《温暖的阳光》

《一缕阳光》《阳光照耀的日子》„

优点:这种方法可使所给的话题由大化小,由概括到具体,避免了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利于把握文章的中心。

拟题方法:

二、想像法:就是由所给的话题想像开去,让思维在虚幻的世界里自由翱翔,从而拟出新颖独特的题目。

请试着给上面的话题作文拟一个题目。

示例:《假如人与人之间没有了“真”》

《我多么想与“真”同行》 《梦里寻真》

例:《假如阳光是红色的》《阳光女孩》《如果生活中没有阳光》

实战练习:请以“阳光”为话题拟定文题。

优点:运用想像法拟题,既可以培养自己的想像力、创新力,同时也能使写出的文章富有新意,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拟题方法:

三、拟人法:就是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所给的话题拟人化,拟出人性化的题目。 请试着给上面的话题作文拟一个题目。

示例: 《与“真”同行》《真情自述》

《真诚伴我到永远》《“真”与“假”的对话》

实战练习:请以“阳光”为话题拟定文题。

例:《我与阳光同行》《阳光的自述》 《阳光与雨的对话》

优点:这样的题目,能使文章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拟题方法:

四、引用法:就是引用与所给话题有关的名言、诗句、歌词或对它们加以变通做题目。 请试着给上面的话题作文拟一个题目。

示例: 《不失人性“真”面目》《真的好想你》 《我寄真心与明月》《莫道人间无真情》 实战练习:请以“阳光”为话题拟定文题。

例:《阳光何时照我行》《阳光依旧在》《今天阳光灿烂》《天涯何处无阳光》

优点:便于运用多种方法来打开记忆的闸门,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从中提炼出精炼而含蓄、韵味十足的题目,很吸引人。

拟题方法:

五、悬念法:就是巧设悬念,拟出能充分激起读者阅读兴趣的题目来。

请试着给上面的话题作文拟一个题目。

示例: 《这是真情吗?》《真情从这里„„》《“真”:使我困惑„„》《真情永恒吗?》 实战练习:请以“阳光”为话题拟定文题。

例:《阳光从哪里来》《这就是阳光?》《能给我一点阳光吗》

优点:巧设悬念,使人产生不读不快之感。同时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注意点:

1、拟题时注意题目的范围要小,不能好大求洋,应从小处入手。

2、拟题时尽量注意文题中含有话题中的关键词语。

拟题形式有两种:直接式、隐含式。

直接式:题目中含有话题中的关键词语。

隐含式:题目中不含有话题中的关键词语。

运用隐含式的注意点:所拟文题要与话题有关,不宜离题太远,甚至过于隐晦。否则,会给人偏题之感。

实战练习:请以“阳光”为话题拟定文题。

例:《在充满温馨的日子里》 《把握那份美丽》

《告别阴雨的日子》《天蓝蓝,水蓝蓝》

《“理想号”又起航了》《七彩世界》

小结

运用以上方法及注意有关问题,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就会得心应手,就能拟出新颖独特的题目了。总之,拟题时应该深思熟虑,真正使题目与文章的内容相一致,这样就能使文章的内容更丰富多彩,起到标新立异、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二篇:浅谈话题作文的创新指导

彭秀梅

所谓“话题式”作文是指为学生在写作之时提供一个话题背景,指定一个说话的中心,要求学生依据这一背景或中心作文.如同电视中的“实话实说”、“今日论坛”之类的谈话式节目。

近儿年来,话题作文成于语文教学工作中的流行趋势,这种写作题型除了在字数上有所限制以外,从内容到形式没有任何其它的限制,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生活性和自我性特点,原本是给学生创造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创作空间的,只是学生多年来受命题式作文的指定影响,遇上自由的话题式倒有无所适从之感了,就像刚出笼的小鸟,不知该往何处尽一样的困惑。

针对学生的实际的实际情况,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有意识的进行了几个方面的指导:

一、巧设“新”标题

俗话说“佛靠金妆,人靠衣妆,”作文也要题妆。好的标题能收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对于表现主题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好的标题能画龙点睛,平淡味索然。而话题作文总是要求根据材料自拟题目,这样既算是作文时提笔就在考察学生选择角度确立中心的能力,又考查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也算是作文时提笔就给学生表演自己的舞台机会。

目前学生作文自拟题目时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三种,一种是题文不符,既题目与文章要表达的内容缺少必要的关联,常见的是直接用话题作文。一种是过予宽泛,大机时无当,如《感悟大自然》之类,一种是俗套,如《读××有感》、《××给我的启示》之类。

针对这类毛病,我直接教给学生一些简便易学的拟题方法,比如修辞法,即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为文章命题的方法,象给生活中一些虑线伪的材料拟题为《面具》。比如引用法,即采用引用名言、诗句、谚语、成语、俗语、术语和科技方面的名词来为文章命题的方法,象《人在异乡不为客》、《稻花香里说丰年》、《“得寸进尺”的得与失》等等。比如符号法,即用一些数字或符号来为文章拟题的方法,象《成功=辛勤+汗水》、《“以至”“以致”》,《“一”的确难写》等等。比如标点法,即用标点符号概括出文章的内容的命题方法,象《减负?减负!》、《“!”“?”》(表达对事物的不同看法)。比如口语拟题法,即采用口语,用亲切自然的形象,作为文章的题目的方法,这使人读起来轻松舒缓,又充满生活气息,象《差生,别扒下》,《妈妈,不要为我操心》等等。

拟题的方法很多浏览报刊杂志,多留意报刊上的文章标题,体味,比味,反复练习后就能争取让作文有个简洁题目、新颖别致,富有个性,又不落俗套,有文采的美丽的“眼睛”,在学生思想中牢固树立“题好一半文”的观念.一、裁剪“新”形式

所谓“形式创新”要求区别于中规中矩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中学生作文中的常见文华和“标题加上一口气的陈述到底”的结构形式。远离常式,运用变式,能让我们的文章在众多的考场作文分外惹眼,别脱俗。

话题作文体裁不限,利用这方面的自由空间,我们也可以大做文章,综合起来,形式创新的方法主要也有这么几种。

一种是,小标题式。在文章中镶嵌了4个左右的能简明、准确地概括每部分的内容的小标题,就像是点缀在一张白纸上的几朵小花,既惹眼夺目,又新鲜别致。当然小标题之间要有必要的关联,或者结构形式一致,或者内容上属于并举,或者情节上前后勾联,正因如此,这种形式还有利于弥补学生对具体事件的描写不精彩而导致的字数不足,如有必要,多列举几件并举的事例,补足字数,又有何妨?

一种是日记式。遵循回记的格式要求,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把自己当作日记的主人翁,不但能让发展的情节多几番悬念,又方便予抒发真情实感,连缀的几篇日记在注意内容的关联性的同时也能发挥随时补足字数的优势。

一种是题记式。简洁明了的题记或如引线,或如中心,对于方便读者对写作缘因,目的及重点的了解有诸多帮助,而且题记不过是一小段彩的文字,要在这有数的几句话里精雕细刻,也是难事,在平常的阅读、生活中注意积累完全可以解决。

另它的如交流对话,问答俱全式;回环反复,强化主旨式、童话式、寓言式、小说式根据内容的需要,都值得考虑运用,只要牢记,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宗旨就行。奇装异服惹人眼,形式新颖也不赖。

三、是挖掘“新”立意

传伸的妙眼,华丽的彩衣都是外在的形式美,是不可忽略的,可如果徒有外表而腹内空空,也是耐不住久看的,考场作文虽没有太多的批阅时间让老师走咀嚼推敲,但平时作文也有必要养成挖掘立意的习惯。

正如山林中鸣叫婉转的百鸟,各有自己的声音,田野向开入的鲜花,各有自己的香味,生活中的各色人等也各有自己鲜明的性格和禀赋,人们都以自己独特的存在和表现方式的个性化把自己与别人区别开来,作文也应这样,应该能够华现出作者自己的个性,也就是作者的独特风格。

就如我们的生活中更多的是平凡小事,而不是惊天壮举一样,作文立意的“深”也是相对而言的,中学生的思想深度绝对难超过成年人,因而这儿所说的深其实也是一种创新。那么创新立意又有哪些技巧呢?

首先是运用求异思维,反问侧向思考问题,提出与正面或常见观点不同的观点。从一种事物想到和它相反的事物,从一种条件想到相反的条件,从一种可能想到相反的可能,从结果想到原因等等,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反思出“良药裹糖衣,人们更爱吃,同样利于病,”进而想到做思想工作关键在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不一定要逆耳。推心置腹,促膝相谈,犹如春风化雨,更使人茅塞顿开,心悦诚服,如“班门弄斧”可翻新出“弄斧就要到班门,以便及时得到行家的指导与校正”等等。

其次是可运用思维,从多个面观察问题,努力寻找新的见解。如“雪”这个话题,可以想的立意角度有许多:①赞其洁白无瑕,一尘不染,赞它温暖大地,滋润万物的精神。②可鞭挞它的虚伪懦弱———以洁白的外衣掩饰世间腐败。 ③可讽刺它的冷漠无情,所到之外雪压冰封,千山枯寂,万木萧条。

对于话题作文的立意创新,可根据所提示材料的暗示,尤其是话题词语,化无形为有形,或化有形为无形。象“珍宝”常指“价值高的实物,” 可化写为“无价的情感”,象 “生命”常指“人类,”可化写为 “动植物,甚至工艺品高”象“自然”,可化“自然界的景物存在“为”人类能为自然做些做些什么”,象“家庭”可化“家中人事” “为”家与家之间的人与事,甚至动植物的家庭事”象“友情”可从“常见的人与人之间” 化为“人与动物之间”,诸如此类,突破词语听常见定义范围,选择与平时不同的角度,从新角度选新材料,定能写出新立意。

语文教改正如火如荼,在语文试卷中占有重要戏分,在语文能力中占有重要的角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比重的作文改革自应奋力追赶,从命题式到活题式是一种改革角度,如果能真的做到作文时题目巧创新,形式重创新,立意深创新,相信定能使作文改革锦上添花,成为更夺目的奇葩,这岂不是美事一桩?

第三篇:话题作文拟题方法

话题作文拟题方法和作文的构思法

话题作文是近几年中考语文试卷中一直采用的作文测试形式。“自拟题目”则是话题作文的一个重要写作要求。文章的标题犹如人的眼睛,可以让我们从中窥见人的精神面貌。在教学中,笔者经常发现同学们把话题当题目,这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怎样教学生拟一个好的标题呢?如下几种方法不妨一试:

一、附加法

就是选取话题中的关键词,在其前后补充成分,使之成为标题。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于以一个词为话题的作文。

比如以“幸福”为话题:《追求幸福》《追求幸福没有错》《体味幸福》《幸福是一种心情》、《幸福在哪里》《为了幸福而努力》等题目。

二、修辞法

1. 比喻式

如《小心这把双刃剑》,把移植人的记忆比喻为“在杀伤别人时也会杀伤自己的双刃剑”,准确而形象;《他们都选择了明月》,把“明月”比做“美好的心灵”。《凤凰的选择》,借凤凰而自喻,表达了自己愿在中考落榜后的艰难历程中涅盘出新我的强烈愿望。又如《灵魂美丑的试金石》《生命如花》《放飞灵感的白鹤》《拾起那一枚贝壳》《我发现女孩也可以做“太阳”》《家,我们成长的避风港》等,这样拟题,更加贴切、形象、新颖。《我渴望老师的“阳光”》,以“阳光”喻暖人的关爱,简洁含蓄。《人生之网》,题目带给人深思。

再如:《别抱怨手上的牌》(“挫折”话题),《点燃绿色的火焰》(“环保”话题),《请给老人一轮暖阳》(“孝”话题),《我爱曲线的生活》(“关注生活”话题),这些设喻佳题也都富于文学色彩。

2.比拟式

如《诚信“漂流记”》,把“诚信”拟人化,通过诚信巧遇“快乐”“地位”“竞争”的遭遇,得出富有哲理的结论:没有诚信不会长久,地位也是虚伪的,竞争也是会失败的。《出卖诚信》,把诚信当物卖,一斤多少钱,具有强烈的讽刺性。《品味初三》,把初三当做能咀嚼、品味的食物,显得意味深长。《“诚信”喊冤》《天空的诉说》等,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又如《我是网,我怕谁》《你听见冰川的脚步声吗?》《香烟的自白》《我是电》《树的“叹息”》《地球就诊记》,都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别有韵味。

3.双关式

语义双关,如《灯》《药》,言在此而意在彼。《古井》《种子的力》《挑山工》等课题也采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又如:《冬日暖阳》《花落春仍在》(话题:温情)《从心做起》(话题:亲情)等。

4.借代式

如《周庄,那一抹绿》,用—抹绿来借指周庄绿的天、绿的水、绿的房屋,显示“中国第一水乡”被一片绿色所笼罩的特点;《黑白债》紧扣母亲乌黑发丝中的白发展开叙写,揭示岁月无情、母爱无价这一真谛,借色彩代本体,寄托深情。又如《倾听自己的心跳》,“心跳”代指某次独特的自身经历;《人生需要掌声》,这一标题借“掌声”代“鼓励”,有创意。

5.引用式

文题中恰当地引用一些名言警句,能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又使作文增加一定的文化底蕴,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直挂云帆济沧海》《少年心事当拿云》《知识就是力量》《走自己的路,让 1 别人去说吧》《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做生活的强者》等。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话题),表示对移植记忆的困惑,《横看成岭侧成峰》(“答案是丰富多采的”话题),《救救孩子》(“素质教育”话题),写生活对人的考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关注生活”话题),《百年孤独》(“友谊”话题),《滴滴香浓,意犹未尽》(“亲情”话题),《潇潇雨歇》写某件发生于雨后的事件。

如引用流行歌词:《一笑而过》(“宽容”话题),《未来的主人翁》(“素质教育”话题),《我要的幸福》(“家庭”话题),《一千零一个愿望》(“心愿”话题)等。

6、设问式

用设问来引起读者的思索,如说明文的题目《地球是圆的吗?》《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议论文的题目《老实人总是吃亏吗?》《什么样的青春最美》《“顺境出人才”吗?》等。又如《错?对!》,先问后答,以简驭繁,又穿插标点,构思巧妙。再如《我从日本邮局取回了什么?》(“效率”话题)《我是谁?》(“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话题)等。

7、对偶式

如《朋友最真,友情最贵》《读智慧之书,做有用之才》《一头白发,满山青葱》《梦绕吴山翠,情随湘水流》(“环保”话题),《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人生感悟”话题),《斩断亲情,昭显正义》(“人与我”话题)等。

8、夸张式

如《那个障碍粉碎了我》(“挫折”话题)等。

9、呼告式

如《别了,漫画书!》(“书”话题),《给生活加点苦吧!》(“关注生活”话题),《回来吧,妈妈!》(“亲情”话题)等。

三、反常法(矛盾法)

逆向思维,力求出新:如《感谢你的敌人》《珍惜你的痛苦》《败了,多好》(“竞争”话题),《往事并不如烟》《以胖为荣》(“关注生活”话题),《真想做个后进生》《渴望停电》(“素质教育”话题)。又如《近墨者未必黑》《“闲书”不闲》《不知足者常乐》《好人一生平安?》标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无情的父亲》、《说谎的老师》用形贬实褒手法,反弹琵琶式的作文标题,反而能比正面选题更吸引人。

四、悬念法

如《让脑袋作360度转动》,脑袋怎能360度转动,让人大生好奇之心,作者有意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五、符号法

《1+1=?》、《金钱≠幸福》《爸爸+妈妈<我?=《成绩≠素质》《生活——???》。又如一则新闻报道——《99+1=0》——合格产品99个,不合格产品1个,前功尽弃。

六、移用点染法

运用或模仿中外文学名著书(篇)名、名人、名事、名物拟题。如《道德苦旅》(模仿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诚信无价》(模仿电视剧《情义无价》),《苏东坡的选择》等。如此机智地移用点染,推陈出新,妙趣横生。

课后笔者让学生以“病”为话题做练习,结果题目丰富多彩,拟出的题目有《为生病而欢呼》《战争》《有病?》《无形的杀手》《心灵被腐蚀》《渴望生病的女孩》《病魔的咒语》《善变的意志》《享受病痛》《颤抖的瞬间》《坚持就是胜利》《思念也是一种病》等。

2 作文的构思法

构思是指在动笔作文前,对文章的内容、表达方式和结构层次的总体设计。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里详写、哪里略写的问题。它是作文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性的复杂的思维活动。具体地说,文章构思就是对选材过程中所选的材料作分解和组装,使之有序化、审美化的思维过程,因为每个人的大脑的思维方式不同,所以分解和组装的方式也呈现多种多样,这里介绍几种大家常用的构思法,以打开同学们构思的路子。

1、一字(词)贯穿构思法

一字(词)贯穿,是提在构思文章时,选择一个和中心思想紧密相关的关键字或词连接文章的所有材料,从而形成文章的骨架。如《背影》一文,就是采用一词贯穿构思法,文章从始至终以“背影”一词不达意贯穿全文,使读者深深体会到一颗慈父心,体会到父子之间的深情。运用此法,要注意文章要扣紧一个字或词来写,只有这样,才有条件以此为辐射点,进行多角度的思维,才有利于有层次地、深入地进行描述或抒情,使文章丰满而有韵味。

2、片断组合构思法

片断组合,是指在题目规定的范围内,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选择几个生动的典型的人物、事件或景物的片断组合成文来表现一个主题的构思方法。用这种方法构思的记人、叙事、写景的文章,可以在较短的篇幅内,多角度、多侧面地表现人物、叙述事件、描写景物。

运用片断组合的构思法需要注意的是:

A、所组合的片断的形式要统一:或者是人物形象的一系列片断组合,或者是事件的一系列片断组合,或者是景物的一系列片断组合等。

B、片断本身的叙述必须是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的。

C、片断可以是横向排列,也可以是纵向排列。横向的排列要安排好主次、实虚的关系,纵向的排列要注意时间的先后顺序。

3、悬念设置构思法

悬念设置,是指在选材构思时,把情节安排得含而不露,让读者以焦虑的心情期待着它的发展,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之功效的构思方法。

4、纵横对比构思法

纵横对比,是指将对立的人物、事件、景物放在同一篇文章中来叙写的一种构思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构思,形成鲜明的反差,给读者留下极深的印象。或动静对比,或美丑相映,或真假相衬,或善恶对立,或冬夏对比,或天地对照等等。

5、欲扬先抑构思法

欲扬先抑,是指为肯定某人、事、物、景,先用曲解或嘲讽的态度尽力去贬低或否定它的一种构思方法。运用此种构思法要注意抑少扬多,扬能压抑。

6、时空推(转)移构思法

时空推(转)移,是指在选择材料后以时间的推移或空间的转移来组织材料行文的一种构思法。

以上几种构思法,在一篇文章中常常结合起来使用,希望在作文时细心体会。

第四篇:《话题作文的拟题方法》

话题作文一般都不规定题目,只给一个话题。因此,在写作时,就需要考生自己依据话题材料和自己选材的特点自拟题目。然而写作时,有的考生却把话题直接作为题目。实际上,这种作法很不好。首先,根据话题作文可写的内容太多,太宽泛,因此,话题不宜直接作题目。其次,拿话题作题目,也是不符合“自拟题目”的要求的。既然不能直接拿话题作题目,那么考生该怎样自拟题目呢?自拟题目有哪些要求呢?

自拟题目,总的要求是从自己确立的写作角度出发,不要太大太空泛,要合理出新,不要落入俗套。具体说来,拟题应该注意“三要”:一要贴切鲜明,新颖生动。题目应紧扣文章内容,使读者一看就能了解文章写什么,但又不能陈芝麻烂谷子,应让读者觉得耳目一新,激起阅读兴趣。二是简洁凝炼。恩格斯曾说:“题目愈简单,愈不费解,就愈好。”这主要是因为短小的标题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给人以广阔的联想空间。如《应当辩证地看待文凭与水平的关系》就不如《文凭与水平》简洁凝炼,具有吸引力。三要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即要求标题含义丰富,富于启发性,能够引起读者共鸣,带来一连串联想。

拟题的方法很多,这里向大家介绍几种。

1、以大化小法以大化小的方法就是指在话题前面或后面作适当的增补,对写作范围加以限制,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的拟题方法。比如以“父辈”为话题,采用这种方法,就可拟出下面一些标题:《父辈——艰辛的一代》、《奋斗不已的父辈》、《父辈就是传统》、《我们怎样对待父辈的经验和教训》、《假如我是父辈》等。这样拟题,缩小了写作范围,有利于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使文章写得具体而深刻。

2、文体定向法文体定向法就是根据自己选定的文体进行拟题的方法。不同的文体,对题目的要求不同。记叙文的题目,讲究生动形象,讲究有意蕴;议论文的题目,则讲究鲜明深刻,而说明文的题目,则讲究简洁准确。因此,拟题时要注意切合文体特点。比如,以“树”为话题,写成记叙文,可拟为《树下》、《记一次植树活动》、《我的小桃树》;写成抒情散文,可拟为《松树赞》、《我爱那片小桃林》;写成议论文,可拟为《给我一片绿阴》、《植树,生存的希望》、《小议“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果拟的标题是记叙文的标题,而写作时又按照议论文的要求进行写作,那么,在阅卷者那里就会大打折扣。因此,考生在写作时,选定了某种文体,就必须按照相应的文体要求拟题。这样的写作,才符合要求。

3、妙用歌词法歌曲的歌名及歌词或由魅力十足、准确精炼的词句充当;或由脍炙人口、富有哲理的词句充当;而更多的则是由极富思想性、思辨性、口语化、人情味的词句充当。这些词句一旦入题就能像磁场一样吸引读者。如原汁原味,直接引用歌词拟题的《血染的风采——记与歹徒奋勇搏斗的北京干警崔大勇》,又如旧瓶装新酒,灵活化用歌词拟题的《回扣,好大一个“瘤”》都能使读者悬念顿生,按下他们的情感的电钮,给他们造成极佳的第一印象。这种拟题法不能不说是制作标题的高招。

4、巧用修辞法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方法拟题,可使文章题目生动形象,富有文采。比如,以“诚信”为话题,巧用修辞法可拟为《诚信是浆》、《岂可弃我》、《如果我走了,你还会爱我吗》、《一生弄懂的两个字》。这些标题由于运用了一定的修辞手法,阅卷者一看便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只标题就跟阅卷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还用说其它的吗?

5、反向拟题法运用多角度思维,把一些公认的常理作反向思考构成文题,往往能收到奇效。如《弄斧到班门》、《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三个臭皮匠怎敌诸葛亮》等,这些标题一反人们的思维定势,它能引发人们的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

6、诗句拟题法引用、活用诗句拟题,也能使人有一种新鲜感。比如,以“诚信”为话题,可改造诗句拟为《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以“记忆移植”为话题,借用诗句拟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对记忆移植的困惑》,这个标题引用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前两句入题,并意味深长地加上问号,概括“一旦记忆移植成

功,古人、今人、来者都因袭同一种记忆,那么人类将变成毫无思想的记忆机器”这一文旨,实在令人注目凝思。人们常说,题好一半文,文章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鲜活、巧妙的题目能为文章增色,让读者产生非读不可的感觉。要想作文得高分,不可不重视拟题。

简简单单三个字:拿、化、抽。

“拿”,就是“照搬”,即从古今中外名文佳作(尤其是所学过的课文)或身边生活中,拿用现成的题目,巧妙地用到符合自己要写的文章上来。想想也是,从小学到高中,我们学过多少课文,读过多少佳文。议论文、记叙文、抒情散文、说明文,乃至诗歌戏剧,任何一种文体我们都学过看过,任何一种文体都有多少好题目值得我们去“拿用”。无论考生写哪种文体的作文,都有相应的好题在等着我们去“拿”去“用”。鲁迅先生不也主张“拿来主义”么?对于那些可用能用的题目,何不运用“拿来主义”呢——既省时又高效,更重要的是“借”得好题得高分,何乐而不为?当然,这样拿的关键是“要放正眼光,运用脑子”,在占有的基础上挑选,在挑选的前提下求精。如能如此,利莫大焉。君不见,一些聪明的考生,就是直接“拿用”前人好题,从而也使自己的作文光彩夺目。如08年高考满分作文《独上高楼》、《包容》,07年高考满分作文《爱莲说》等等,均是直接借用之题,都有令人眼睛一亮的感觉。

“化”,就是“化用”,即以某一现成的题目或语句为蓝本,将其中的个别字词稍作改动,拟出一个符合自己所需要的作文题目。当然,这化用的对象,一定要是一些名言警句或妙语佳辞——或有丰富的涵义;或有深刻的寓意;或有鲜明的文采;或有精辟的见解„„化用的关键,是要找准“化”的切入点——将与作文内容无关的或本身表达不佳的字词,毫不留情意作一番增删、替换、改动,改动一词,尽显风流。既保留原句精华,又化出创意无限。有时甚至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功效。这样化用,方成好题。这种方法,较之前者,难度稍大。要求考生既要有一个灵活的大脑,又要有扎实的遣词造句方面的语言基本功。从现实情况看,此法已被广大考生逐步采纳和运用。高考中,有些考生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拟出了许多佳题好题。如《难得糊涂》、《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那时花开》、《公则生明》„„

“抽”,就是“抽取”,即从所给的话题材料中,抽取关键的词语或短句作为作文题目。有时直接拿来作为题目,有时要稍作整合、重组、修改、润色,这样也能拟出好题目。很多时候,我们只要抽取话题中的关键词语即可。一般而言,话题是告诉考生写作的主要内容和大致范围。所以,拟题时,以话题为突破口,找出话题中心词,重新拟成新题,也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可惜的是,我们很多考生在作文时,都直接将话题作为了文章的题目,这是极端错误的做法。它给阅卷老师造成的不良印象是:你这个考生偷懒,不动脑筋,不会创新,写出来的文章都是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实际上,你如果能用这种“抽取”拟题法,将话题稍作改动,就能跳出“陈旧老套”的框框,在拟题上“先题夺人”,“先发制人”,不就先进一步了吗?高考中,这样的拟题实际是很多很常见的。仅如07年的高考作文中,有考生将文题取为《遭遇挫折,笑对痛苦》、《西安与南京:山与水的对话》、《挫折·痛苦·人生》、《自我认识的成功走向》等等。就是抽取话题中的中心词或关键词再稍作生发而已。

第五篇:初中作文教学方法浅谈

中学语文教学分为三大块:现代文、文言文、作文。作文水平的高低,能力的强弱,往往是一个学生语文素质高低的综合反映。要想学好语文,必须过好作文关。在教学过程中,作文是一个相当棘手、让师生头痛的问题。应如何解决这个难题,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提高作文水平呢?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以下看法。

一、善于不断积累

作文时,学生常感到不知写什么,不知如何写,问题的原因主要出在缺乏必要的积累。积累什么?积累知识,积累经验,积累情感,积累素材。怎样积累?一方面通过生活积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只有注意观察生活,积极参加实践,善于思考,才可能获得丰富的生活知识和生活经验,懂得生活的真谛,写出的文章才真实感人,作家体验生活就是这个道理。另一方面通过阅读积累。阅读大量报纸杂志、文学作品和有关的优秀作文,就可以从中吸取很多文学营养,掌握不少词汇、名言、歇后语、典型事例等,增强语感和书面表达能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最好的证明。不管是生活所得,还是阅读积累甚至是瞬间的“顿悟”,都应该把它们记录下来分类整理,把它们读熟,重要的、典型又实用的还要背诵下来,只有这样,积累起来的东西才能真正变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写作时才能派上用场,提高作文能力。

二、坚持写作日记

日记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开始写的时候,日记的质量不会高,老师要加以引导和点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可以转入正轨,学生就会有事可写、有话可说,这样学生的观察能力、选材能力就有了提高。老师要不定期地对日记进行检查评讲,给予肯定和鼓励。日记贵在坚持,长期坚持写日记,作文中的很多问题如错别字、标点符号、语句不通顺等可在此中解决,语言表达能力和联想能力得到提高,让学生亲自体验日记给他们带来的进步和快乐。日记能把学生的成长经历记录下来,成为他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学生懂得这些,就能提高写日记的兴趣,用心写、坚持写,就能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三、注意内容形式

让学生写的作文,必须是贴近学生、学生熟悉的,学生作文时才有话可说,有感而发;如果远离学生,教师就要加以提示,学生才可能写得好,容易成功,否则只会挫伤其积极性,不利于作文教学。有一个学生谈到写作经历时,说老师每次布置的作文都是命题作文,腻味透了。后来有一次老师先讲了个故事,正当学生听得入迷时,他停了下来,原来这是个“陷阱”,是要让学生给故事写个结尾,学生觉得这种形式很新颖,就激发了他们的写作欲望,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得很认真,也写得非常成功。这件事告诉我们,吃饭不能天天白菜,否则会败胃口,写作也不能采用单一形式,而要经常给学生换换口味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读后感、影评;扩写、缩写等互相穿插。这正是利用了青少年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感兴趣的心理,激发了他们的写作热情,使他们对写作保持了长久的兴趣。

四、兼顾统筹表达

选择好了材料,不能急着动笔,还要考虑如何将这些材料最优化地组合起来,使所写文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培养学生的“统筹”能力,说白了,就是培养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有的文章,为了表达中心的需要,需要很多事来支撑,这许多事出现在同一篇文章里,就要有一个先后顺序。比如,要写《勤劳的妈妈》这篇文章,就要将能表现妈妈“勤劳”这个特点的事妥善安排顺序,文章才能有条理。可以时间为序,也可以空间转移为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培养学生的“统筹”能力,可从作文前列提纲入手,使他们养成习惯。此外,同一件事,让不同的人来说,有的人会说得自然生动、明白;有的人说得很多,可听者仍如坠云雾,这就有一个表达能力强弱的差别。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首先要求语言简洁、连贯、得体;其次要恰当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五、教会学生修改

学生作文结束,通常认为“任务”完成懒于修改,或认为写是我的任务,而改是老师的事,殊不知,“修改”是写作过程的重要环节,不仅被学生忽视,而且常被老师忽略。有道是“兵不厌诈,文不厌改”,好文章往往是改出来的。古往今来,没有几篇佳作不是多次修改而成就的,所以要想写好作文,必须重视对作文的修改。只有老师重视,学生才会重视;只有老师这样要求,学生才会把“修改作文”落到实处。凡是有时间就要学生进行修改,直到满意为止。与此同时,老师要教给学生评价作文、修改作文的方法和技巧,训练他们这方面的能力,这对写作水平的提高是大有帮助的。

六、改评必须得法

很多老师对作文改评重视有余,方法欠妥,常有吃力不讨好的感觉。要改变现状,必须讲究方法:(1)改评要及时。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自己的考试结果很关心,总想尽快知晓。考试是这样,作文也是如此,这就要求教师的改、评要及时,要趁热打铁。反之,等学生关注的热情降至冰点时再改评,他们已经无所谓了,其效果只能事倍功半。(2)评分有学问。有个老师给学生改作文时是这样打分的:第一次70分,第二次70分,第三次65分,学生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写成的作文,没有进步还罢,倒还退了下来,你叫学生怎会有心思听讲评,有精神写以后的作文呢?老师冥思苦想,终于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在这之后,他给学生作文分时总是比前一次要高,或有些表扬和鼓励的话,学生看到自己有进步,尝到了作文的甜头,评讲时听得很认真,以后的作文特别拿神,学生作文进步很快就不足为奇了。(3)由老师收作文上来改为上课时面批或学生互改。这样有利于师生双向交流,及时有效地解决作文中的问题和困难,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事实证明,不管是面批还是学生互改,都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4)评讲要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当众评讲时,对后进生,教师用“放大镜”找“优点”,“沙”里淘“金”,而对其不足则个别指导,当其错误比较典型时则对文不对人,这样保护了其自尊心,树立了自信,激发了写作热情。对中等生充分肯定优点,适当指出问题,使其既了解自己的优势又明确努力的方向,增强写好作文的信心。对优等生应要求更高,注重观察、思维方法和写作技巧的点拨。在肯定其成绩的同时应指出美中不足,提出修改意见,鼓励和表扬时要恰如其分,不可过分拔高。通过评讲,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满足,明确努力的方向,他们会把这种愉快的体验和使不完的劲投入到以后的作文中,争取更大的成功,作文会在这不知不觉中进步提高。

总之,只要我们方法得当,措施得力,就能让学生体会作文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树立自信,就能搞好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和作文水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基层干部作风建设下一篇:寝室装饰大赛活动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