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师生关系改善策略探究论文

2022-04-10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大学师生关系改善策略探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大学教师角色扮演受到社会大环境、学校小环境及个体角色局限的制约和影响。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治理模式、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提出适当合理的角色期望、完善大学教师培训制度等措施来创设宽松的角色扮演社会环境。大学可以采取构建共同治理制度、建立发展性角色评价制度、完善教师角色支持系统和减轻教师负担等策略营造理想的学校氛围。

大学师生关系改善策略探究论文 篇1:

新媒体融入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的对接研究

摘要: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高校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并相应地引起了教育理念、教育形态和教育实践等的变化。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和调查法对新媒体融入大学英语混合式课堂教学的模式、课堂形态和对接策略进行了探讨,期望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

● 引言

从某种角度上说,教学可以理解为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信息传播活动。学生接收来自教师指引的和自主查找的各种教学信息,然后根据已有的知识技能进行理解和升华,以此建构自己的知识。在教学实践改革中,一方面,新媒体能优化课堂教学,强调教师善用新媒体技术,并进行教师指引和师生共同参与的各种教学活动;另一方面,新媒体能转变学习方式,强调教师善用新媒体技术设计,并指引学生参与自主、合作、探究、个性等方面的各种学习活动。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和调查法对新媒体融入大学英语混合式课堂教学的模式、课堂形态和对接策略进行了探讨,期望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 新媒体视野下教师“设计者和选择者”的角色得以加强

新媒体融入大学英语课堂已成为其教学改革的一种倾向。教师要在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选择与其匹配的教学方式,设计融合多种教学手段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应针对课程知识和技能点的分布情况,融合新媒体教學和传统教学各自的长处,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构建与学生认知相匹配的新媒体混合教学模式和策略。新媒体视野下,教师既是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设计者,也是选择者。实现新媒体教学融合的基本思路如下图所示。

在设计过程中,实现新媒体教学融合的基本思路应做到四点:①系统剖析新媒体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②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两个维度思考解决新媒体教学问题办法。③在新媒体技术条件下,构思最佳教学过程。④按照整合点的需要研究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方式及实施新媒体教学支撑环境。选择新媒体思考的因素主要包括:①任务因素:主要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②学习者因素:主要指认知经验、知识技能水平和年龄阶段特征。③教学活动管理因素:主要指教学方法、策略及其活动监控。④技术因素:主要指新媒体工具的质量和应用。⑤经济因素:新媒体工具成本、新媒体资源购买,制作和维护等费用。⑥教育管理因素:新媒体的软硬设施和教学活动场地。

● 新媒体视野下可实施的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

成功的语言学习包括课内外的学习和各种习得活动。在新媒体环境下,英语学习类APP、微信公众号、论坛、微博等为社区成员建立了一种联系沟通的渠道,极大地提升了语言学习和实践。常见的新媒体教学模式有:①基于新媒体的课堂讲授式教学。该模式主要以新媒体课件为依托,对学生进行讲授训练。在听说的初级阶段,学生词汇量较少,语言知识较贫乏,难以立即适应新媒体带来的高容量语言输入的情况下,教师课堂点拨与强化训练仍然对学生内化英语语言结构的认知有着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一些知识和技能点分解,做成微课。②基于新媒体的问题探究式学习。该模式强调通过对课程单元中有关知识点和技能点,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和协作交流。课程教学过程一般表现为教师利用新媒体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究和协作交流,并能归纳和自我测试,进行知识重构。③基于新媒体的资源自主学习。该模式强调从课程目标的角度,让学生自主浏览和捕获各种新媒体资源,并在教师的指引、答疑、监控下,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和定制学习,最终完成教师给予的课程学习任务。④基于新媒体的协作学习。该模式强调媒介的双向互动,教学参与者之间运用新媒体工具建立起不受时空限制的协作学习小组,共同建构知识与技能的参与式教学。⑤基于新媒体的微学习和个性化移动学习。该模式强调新媒体解决了教学中的时空限制瓶颈,将学生置于更为广阔的学习环境之中,能随时随地利用各种移动终端查阅学习信息和资源,不再受制于传统意义的课程表,随时随地进行“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微学习强调以小而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模块来开展教学,让学生习惯于碎片式和个性差异思考,从而提高学习时效性和自身的整体素质。

● 当前新媒体视野下的课堂形态与构建立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1.当前新媒体视野下的课堂形态

(1)微课程

微课程并非微型教学,而是运用建构主义理论,以在线或移动方式进行的教学活动,强调以新媒体视频为教学重要媒介,面向某个知识技能点,简而全地记录教学活动。其特点一般体现在四个方面:①将宏大内容解构为相对完整的特定微主题,学习主题时间以5~10分钟为宜,完成一个微主题教学。②教学针对一个知识技能点展开,目标明确清晰,包括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③学习随时随地,不受时间和空间约束。④讲究效率,快速理解消化掌握知识技能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时间,运用各种终端选择性学习,也可以在观看微视频时通过网络资源查找补充材料拓展学习,还可以通过微信或社区论坛向教师和同学寻求帮助。可见,微课能从知识的细节入手,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其兴趣,使其更好地理解知识并建构新的认知。

(2)慕课

慕课也称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特征如下:①一种包含较为完整的课程结构(课程目标、协调人、话题、时间安排、作业等)的课程模式。②一种不受人数、时间和地点限制的课程资源,以及信息开放的教育形式。③一种拥有大量参与者和海量资源的大规模课程。④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偏好选择使用多种工具或平台(微信、QQ、微博、专业社区论坛等)参与学习。⑤一种生成式课程,课程初始时仅提供少量预先准备的学习材料,学习者主要是通过对某一领域的话题讨论、组织活动、思考和交流获得知识。

(3)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指通过重组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所有权从教师端转换到学生端的一种学习模式。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构建知识技能,而不是在课堂内讲授学生本该在课外获取认知的信息。这种教学模式更能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进而对知识和技能进行深层次的消化理解和建构。

2.基于新媒体的立体化课堂教学模式

虽然新媒体技术促使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产生转变,但从客观现实上来讲,传统教学模式并未完全被其他任何单一模式所取代,教学常是一种混合教学模式。新媒体教学模式应以新媒体为重要的教学手段,构建黑板粉笔、新媒体技术、师生互动的三维立体模式。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互动中,教师通过各种新媒体(微信、微博、微视频等)将教学所需的语言信息整合成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语言输入,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中将外界语言输入同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并将自己的语言输出通过新媒体(微信语音、视频对话等)反馈给教师和其他同学,这些反馈同时又作为新的输入被再次整合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英语语言结构的认知,提高他们对语言输入理解和语言输出的准确度。

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构建“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多元混合教学模式,构建“微信+移动网络”的多元互动学习环境和平台。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方式和新媒体各自的优势,实现混搭教学。由于“慕课”的开放性,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免费注册和参与到“慕课”的学习中,按需选择科目和章节进行学习。此外,“慕课”由教师根据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式等录制的多个微视频组成,一般只有教师的板书或教师个人出现在镜头里,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翻转课堂的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汇报、答疑、讨论的形式组织学生,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突出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习社区之间的互动,学生在课堂上既能听教师讲授知识,又能自主讨论学习,还能模拟跨文化交际,让张嘴说英语变成一种常态。例如,在教授与时事热点问题相关的阅读材料时,教师可以借助国际知名的媒体门户网站(英国广播公司、美國有线新闻电视网、美国联合通讯社等)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既可以是文字形式的新闻报道,也可以是视频采访、图片展示等,这样不仅能弥补传统教学缺乏实时性这一缺陷,还能使阅读材料更加贴近现实,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角,活跃课堂氛围。在整个准备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给予相应的指导意见,并通过提问的方式考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3.新媒体融入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的对接策略

新媒体融入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的对接策略主要包括:①师生要善用新媒体工具,熟悉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进行群聊等功能,高效互动。教师通过新媒体工具在互动过程中参与指导、监督、讨论、作业反馈、监测评价等。同时,师生要具有较强的信息分辨能力,能甄别虚假无效的信息。②强化学生的中心地位,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新媒体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虽然淡化了师生直接交流的情境,但是强化了间接与即时沟通的渠道和频率。教师可以借助群聊功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弥补传统课堂中学生缺少主观能动性的缺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③加强大学英语课堂内容的延展性。微信有即时沟通和丰富信息表达交流的功能,能提高学生对大学英语内容的理解构建,让他们把更多的学习交流时间放在课外,并根据自身情况拓展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深度。④有效把握和掌控学生和教师的碎片化时间。教师应借助网络新媒体工具,创建英语社团,定期开展班级以外的课外学习活动;在实践中应用写作网和批改网,分组开展英语角活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同时,教师应答疑解惑,及时纠正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⑤借助新媒体资源加强课堂情境的设置。在英语教学中,课堂情境的设置能使课堂氛围更加和谐,教师可以利用微电影、微视频进行展示,避免单纯的理论讲解,让学生拓展自己的思维。⑥引导大学生利用新媒体资源进行写作练习。教师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英语写作任务,指引其利用新媒体平台(写作网、批改网等)进行写作练习,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和素养。⑦借助新媒体技术加强听说教育。主要指教师利用新媒体技术,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听力训练提供丰富多彩的情境素材。此外,学生还能利用新媒体移动终端与一些国外友人和英语教师开展英语对话,及时纠正自己的发音问题。⑧加强大学英语课程新媒体资源的分类整合与运用。主要指教师应用新媒体工具和学习平台对大学英语课程的各种新媒体资源进行分类汇集,提高教学效率。⑨利用微信新媒体辅助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教师可以创建一个英语微信群,要求相应的班级的学生加入微信群,进行双向交流。教师的任务布置和沟通反馈都能通过微信展开,布置的任务形式灵活多样,如参与讨论、回答问题、写读后感、翻译等。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情况开展互动,要求他们用英语进行讨论,表达观点,参与并适时答疑、指导、监督,不断优化教学思路,改善教学方法。⑩注重教学能力的同时提升科研素养。在新媒体环境下,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活动与教学能力,还要加强业务进修和广泛学习,时刻紧跟学科学术教学前沿,更新自身的综合业务素养,不断通过科研来促进教学改革创新。

● 结语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带动了高校的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在进行新媒体时代大学英语学习模式探究的过程中,我们要分析新媒体视野下学生的学习能力特点,转变师生角色,从以往英语教学改革的经验出发,挖掘新媒体时代学生的学习规律,从而改革创新新媒体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方法和策略。

参考文献:

[1]苗宁.基于微信的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3):136-137.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史杰.论新媒体技术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J].海外英语,2015(17):36-37.

[4]刘扬.浅析新媒体资源在大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海外英语,2016(14):58-59.

[5]江帆.探讨新媒体资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报业,2016(6):93-94.

[6]李晖,王芳.网络与新媒体时代大学英语教师素养探究[J].社科纵横,2015,30(12):169-170.

[7]扈启亮.微信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2):203-204.

[8]李青,王涛.MOOC:一种基于连通主义的巨型开放课程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12(3):30-36.

[9]邓杏华.新媒体环境下民族地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探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8(3):107-110.

[10]陈若静.新媒体时代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探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37(7):131-133.

[11]许萍.新媒体视野下的大学生自我教育[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26(3):26-29.

[12]周红春,梁静.新媒体传播环境下高校教学方式的变革[J].中国电化教育,2013(8):91-94.

作者简介:吴艳平(1978—),女,琼台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教育技术;王珊槐(1983.10—),女,琼台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杜小玲(1983.10—),女,琼台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

基金项目:“新媒体语境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2016—2017年海南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 Hyjg2016-08)。

作者:吴艳平 王珊槐 杜小玲

大学师生关系改善策略探究论文 篇2:

大学教师角色冲突诱因与调适策略

摘要:大学教师角色扮演受到社会大环境、学校小环境及个体角色局限的制约和影响。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治理模式、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提出适当合理的角色期望、完善大学教师培训制度等措施来创设宽松的角色扮演社会环境。大学可以采取构建共同治理制度、建立发展性角色评价制度、完善教师角色支持系统和减轻教师负担等策略营造理想的学校氛围。大学教师也应强化角色意识、培育角色情感、提高角色技能和准确角色定位,增强角色扮演的适应性。

关键词:大学教师;角色冲突;角色冲突诱因;调适策略

大学教师角色冲突指大学教师在扮演教育者、研究者、服务者和社会批评者等角色行为时产生的角色行为与角色认知或角色期待不协调状态的内心体验。社会转型时期,在各种社会矛盾激荡、新旧观念交锋、多元价值碰撞等内外因素的交互影响下,大学教师角色冲突更加激烈。据调查发现,有70.38%的地方院校教师存在比较显著的角色冲突。角色冲突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既有利又有弊。其利表现为适当的角色冲突有助于教师不断反思,促使教师进修学习,提高从业能力。其弊表现为程度过高、频率密集、化解不力的角色冲突可能阻碍教师角色扮演效率,严重的甚至诱发部分教师角色退出行为。因此,积极营造大学教师角色扮演的良好内外环境,缓解大学教师角色冲突,在社会转型时期显得更加迫切。

一、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诱因分析

大学教师角色扮演不仅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学校小环境的影响,更受到个体角色局限的制约,因此,只有从这三个层面剖析,方能比较全面呈现诱发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情境。

(一)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社会成因

大学与国家、市场之间的矛盾激化骤增角色冲突情境。在三者互动中,我国始终没有找到理想的平衡点,不是“一统就死”,就是“一放就乱”。我国现代高等教育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引进西方现代大学制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起初受美国教育制度影响较大,而后在20世纪30年代建立起与法国、前苏联等类似的中央集权的教育行政体制。1952年院系调整后,国家对高等学校的集中管理得以加强,教育部及其他部委对高等学校实行统一集中管理,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几乎丧失殆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各项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学自主权问题得到中央的重视,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一是高等学校合并调整,下放中央部委院校,由中央与地方共建或地方政府管理,条块分割的办学体制彻底被打破,大学得以跨越式发展,拉近了大学与地方政府的距离;二是20世纪90年代末高等教育大扩招;三是市场力量开始介入高等学校。学生上学交费,结束了公费上学的历史;毕业生自主择业,把大学推向了社会就业市场;学校兴办产业创收谋利。然而,这一系列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大学与国家、市场的冲突与矛盾。在这三种因素中,政府一直是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从没有出现过有影响的学术力量。这方面的缺位使我国高等教育以及大学教师很难按照学术的内在逻辑呈惯性地平稳发展。所以,当市场汹涌而来的时候,大学机构以及大学教师常常因为体质虚弱难于适应现状而迷失方向。

高社会期望与低教师地位的反差也会激发大学教师角色冲突。长期以来,人们期望大学教师不仅要扮演知识传承、传播、创新的角色,而且还要扮演民族精神领袖,肩负引领民族发展的使命。快速转型社会中的人们似乎对大学及大学教师寄予了更多的期望,以至于无论学校和教师怎么做,总是会受到人们的指责。工商业界报怨学校过多地关注自身的利益而没有给予他们什么支援;地方政府认为学校所贡献出的与它所拥有的自由和丰富资源不符;社会大众指责学校太不关注他们的期待。从社会作用来看,大学教师是一种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应受到尊重的职业。但大学教师目前社会地位并不高,仅从经济收入这个维度来看,大学教师属于高投入、低收入的职业,甚至出现了教授的月收入不及学生当“家教”月收入的现象,造成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普遍的心理不平衡。加上大学教师社会声望每况愈下,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教师的社会声望下降,而大学教师在教师行列中位居声望之末,“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被列为造成教师职业声望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大学教师在“君子固穷”与“体面生活”之间备受心理煎熬。

不同群体对教师角色认知的偏差常常引发教师角色冲突。大学教师在工作中常常遇到两个或多个主体同时对他提出相反的角色期待;同一角色效果,不同的评价者,其角色评价也大相径庭。在社会转型期,人们对大学教师的角色期望和对大学教师现实角色评价标准更加多元,差异更显著,导致大学教师角色冲突日益加剧。

(二)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学校成因

大学内部权力博弈引发教师角色冲突。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先后经历了数次大的改革,我国大学权力结构也发生了数次大的变动,最后形成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行政集权模式的管理体制。大学内部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可以起到相互制衡的作用,但这种制度本身充满着矛盾。党委领导意味着校长要服从党委(党委书记),校长负责又要校长对学校所有工作全面负责,究竟党委书记是学校权力中心还是校长是学校权力中心,这种模棱两可制度安排是下层人员和广大教师产生角色冲突的根源之一。此外,我国大学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失衡,学术权力常常被行政权力所遮蔽,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行政权力对学术事务介入过多,“以政代学”和“政学不分”不仅明显削弱了对大学来说赖以生存的学术权力,而且还严重破坏了大学的自我适应机制。同时,许多大学还出现权力主体“错位”:教师本来是学校办学的主体,可实际上却成了行政人员执行权力意志的对象或工具,因而自由研究和自主发展的能力大打折扣。权力越位和错位以及行政权力泛化的直接后果是行政人员成了支配学校的核心,被表面推崇的学术权力实际上基本处于失语状态。在社会转型的总体背景下,大学的权力结构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党政权力、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冲突与遮蔽,而是多权力彼此耦合以及对“学”与“术”两种资源的相互兼占。于是,一些教师不安于做学问,而更愿当官,在“学而优则仕”的幌子下,一批真学问教师或假学问教师走上了极不符合他们身份的行政岗位,但又念念不忘他们教授或副教授学者身份。

大学内部利益冲突激发教师角色冲突。随着社会转型中竞争机制的引入,在利益的驱使下,大学中教师群体、管理人员群体、学生群体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教师不再信任管理人员,并与他们有一种极大的疏远感,学生通常被大学的等级制度所忽视,管理人员常常感到处于教师和学生的包围之中,结果,学校便分成了各种派别和相互争斗的利益团体。”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主体利益最大化”的法则在人们社会政治生活和精神领域蔓延,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如此社会背景下,大学教师再也不能作为冷眼旁观者,看着昔日的同窗好友过着优越的物质生活而不内心冲突。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内部实行身份(职称或行政级别)分配原则,不能体现岗位与绩效差异性。随着大学内部分配体制改革的深入,一方面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局面,激励了广大教师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制度不完善导致利益分配中巨大差异或不公而产生诸多矛盾。在建立内部竞争机制的同时,也助长了教师们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思想,教师群体与行政人员群体存在着利益冲突,教师之间也存在着许多利益冲突,主要表现在重点学科教师与一般学科教师、骨干教师与一般教师、资深教师与年轻教师之间的利益冲突。更有甚者,在制定学术评估指标及体系时,许多学校也是急功近利,缺乏认真严肃的“学者立场”,而更多体现出“学府官僚”的意志,呈现学术成果“数字化”“统计化”趋势。这些以量化为主、层级差过大的不恰当的学术管理只会导致组织内耗加大,消解大学运行效率,必然会引发大学内部利益冲突的加剧。

(三)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个人成因

教师角色冲突加剧的根本内因是转型期教师价值观念的扭曲。转型期社会变革的冲击和由此导致的强烈的社会震荡,使原有社会秩序被打破,新的生活空间不断拓展,由此引发社会价值观念急剧而深刻的嬗变,并通过社会、学校、家庭等多种渠道向大学教师辐射。这些相互矛盾、冲突的价值观念,为教师角色活动增添了许多新的冲突情境。在功利主义价值驱使下,很多教师没有认识到教师肩负的培养人、献身学术事业的神圣职责,而热衷于跑项目、抓课题,忽视了作为教师最基本的教学角色;在表面重视科研的背后,更追求数量忽视质量,重视易出成果的应用性研究忽视基础研究;在扮演教书育人的角色中只管传授知识而忽视育人工作,师生关系渐行渐远,教与学蜕变为“市场交易”,师生关系演变为“没关系”;在学术自律方面逐渐丧失了学者的定力,学术泡沫严重,学术腐败盛行;在官本位的驱使下,“双肩挑”教师成为学者们青睐的角色;在利益的驱动下,大学教授“走穴”成为当下社会议论的焦点。

大学教师角色的多样性要求角色技能更加复杂多元,角色技能不精恐怕是许多大学教师产生角色冲突的重要内因。长久以来,人们认为中小学教师角色技能首要因素是“会教”,而大学教师角色技能的首要因素是“能教”,因此,作为大学教师,只要有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就能胜任教师角色,即学问高就是好教师。在这一错误观念影响下,界内不仅对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不够,而且实践层面重视不够,出现诸多盲区。一是没有专门的大学教师职前教育机构,缺乏一种制度化、规范化的大学教师教育体系。二是大学教师准入条件宽松,只要是博士或硕士毕业,简单培训就匆忙上岗。三是没有完备的大学教师职后专业发展制度和规划,教师的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教学、科研技能得不到持续提升,严重影响了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发展。

与此同时,大学规模扩张、大学教师学术门槛降低,致使其中很多人没有经过严格的学术训练就匆忙上岗,学术研究能力低下。此外,大学教师教学工作量比较大,很多教师无暇钻研学问,研究能力得不到提高。社会服务者角色也是大学教师角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很多教师狭隘地认为为社会培养人才就是服务社会,整天坚守在校园之中,不了解社会发展情况,不愿或没有能力走出去投入到社区建设之中。在社会科学领域,大学教师运用社会科学理论解决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不足,使大学不能很好为当地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高水平的信息服务;在自然科学领域,技术研发能力低,解决本地区工农业生产技术问题的能力不足,使大学不能为所在地区工农业生产提供足够的技术服务。

二、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调适策略

(一)社会调适——创设宽松的社会环境

我国大学的主要举办者是政府,因此,政府理应成为调适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关键社会主体。政府可以通过相应的社会改革为大学教师角色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创造良好的外部大环境。

一是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治理模式。在处理政府、市场与大学的关系时,希尔斯(Edward shils)曾经借用一句宗教话语,即“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进行了言简意赅的总结。“这一原则赋予大学的任务,是要恰当地找出哪些责任的组合属于大学,哪些不属于大学。它对政府和社会赋予的任务,是确定什么是它有权要求大学和从大学得到的,什么是它必须承认属于大学自身的。”为了达到政府、社会、市场和学校四大要素动态平衡,有学者提出了一种地方大学治理模式(见图1),展示了四大治理要素的互动、博弈与共生的状态:政府在大学治理中主要是搭建公共信息平台,提供信息服务,依据独立评估机构的评估拨付大学经费;大学切实履行自主办学的法人职责,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政府、非营利的社会中介机构履行大学评估的职能;市场适度介入和社会广泛参与大学治理。这种开放、动态平衡、多元参与的大学治理模式,给我们完善大学治理很多启示。

二是提高教师地位,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提高大学教师地位首先要充分挖掘大学教师专业知识潜能和发挥大学教师关注社会的知识分子情怀,为其提供参政和议政的机会,从而提高大学教师的政治地位。其次,提高大学教师工资水平,保障大学教师合理收入,提升大学教师的经济地位。最后,增加教育投入,真正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广泛宣传,使广大人民更加全面认识到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深刻体会大学教师的崇高奉献精神,提高大学教师的职业声望。

三是把握角色本质,提出适当合理的角色期待。学术性是大学教师角色的本质特征,根据美国学者博耶(Ernest L.Boyer)的观点,大学教师学术性角色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教学的学术、应用知识的学术、探究的学术和综合知识的学术。除此之外,那些添加在这四种学术角色之外的任何角色期待都将超出大学教师应该履行的角色范围。一些大学教师忙于各种社会兼职,除了为了满足个人名利外,不恰当的社会期待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是重视角色建设,完善大学教师培训制度。一方面完善职前培训。在职前培训中应加强教育教学学科学习和训练,明确要求准备从事大学教师职业的硕士或博士选修一定学分的教育科学课程;还可以借鉴国外培养制度,设置教育博士学位,开展专门培养大学教师的培养计划。另一方面加强职后培训。目前我国大学教师职后培训过分追求学历进修,偏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没能针对大学教师角色意识和角色技能中存在问题开展角色能力提高的培训;大学教师职后培训多为个体性行为,没有形成一定制度,使许多教师失去培训机会。因此,政府一方面要出台相关政策,建立大学教师定期(阶段性)强制培训制度;另一方面要改革培训模式,科学设置培训课程,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学校调适——营造理想的学校氛围

高校是大学教师角色扮演的主要场域,也是化解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主阵地。因此,高校可以通过构建共同治理制度,改革教师角色评价制度,完善教师角色支持系统,减轻教师角色负担,努力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

一是提倡民主参与,构建共同治理制度。大学中可以有诸多决策管理模式,但围绕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两种基本权力,传统上大学一般采取两种最基本的决策管理模式,即科层模式(官僚模式)和学院模式。科层决策模式背离大学的学术导向,忽视学术权力存在,造成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关系紧张。学院模式强调学术界应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但是学者目标的多元性以及团体利益分歧而使决策很难达成一致,导致学校决策低效。为了克服两种决策模式弊端,美国大学采用了共同治理模式(shared governance),其核心是“共享”,参与大学决策的人员包括立法者、社区领导、董事会、行政人员、教师、学生、家长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这一治理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被许多欧美国家大学所采用。我国大学普遍实行科层决策模式,教师和学生在学校决策中基本没有话语权,大学的决策权过于集中在校领导和管理人员手中,存在着学校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的体制机制不健全、教师参与决策的途径与方式有限、教师参与决策的积极性与参与度不高等问题。用行政管理完全替代学术管理是违背大学学术性特征的简单决策模式,不利于缓解学术人员与行政人员之间的摩擦和冲突。完全搬用美国式的共同治理模式,不仅不现实,而且也不符合我国大学传统特点,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引进共同治理模式的参与理念,真正发挥大学内部学术组织功能,鼓励教师参与学校决策,尤其是涉及学术管理的决策,更需要学术专家的广泛参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有助于教师和管理者的成功合作、有效磋商、彼此信任和相互尊重。

二是倡导人性管理,建立发展性角色评价制度。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教师的发展为目的,以发展的价值观为取向,采取发展性评价的技术与手段,对教师的综合素养、履职情况和教学科研业绩进行价值判断,让教师在发展性教育评价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实现专业发展目标的过程。有学者借助于现代教师评价理论和国外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提出了高校教师“多元-交互”评价模式。这种评价模式充分体现了评价主体的互动化、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过程的动态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克服了传统大学教师评价中的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内容片面、评价手段简单等弊端。因此,学校应根据教师发展现状,及时向教师提供今后培训学习或自我更新发展等各种机会,为教师量身定做个人发展计划,帮助教师逐步实现个人发展规划中所制定的目标;同时,教师也应依据评价中发现的问题,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调整,从而不断提高角色扮演能力。

三是改善教师待遇,构建教师角色支持系统。成功扮演角色需要完备的角色支持系统,作为大学教师角色支持系统至少由两大子系统构成。一是专业发展支持系统,其中包括物质支持系统、制度支持系统和精神支持系统。物质支持系统包括教学科研参考资料(图书、影像、电子资料等)、各种教学科研工具(多媒体教学系统、实验室及设备)和外出交流学习专项资金等;制度支持系统包括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中心以及专业发展保障制度,比如实施教师带薪休“学术假”制度等;精神支持系统包括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确立教学和教师在学校中的中心地位,确保教师在学校各项重大改革中参政议政的权利等。二是生活保障系统。社会提倡大学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但大学教师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他们只有在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奉献自我。这里包括按时发放工资及合理的校内各项津贴,而且在绩效工资方面应尽量倾斜教师;及时解决教师住房、医保、子女上学等后顾之忧。

四是减轻教师负担,保障自由的学术环境。大学扩招加大了教师工作负担,许多教师都是超负荷运转。宁静才能致远,大学毕竟不同于一般的生产机构,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是大学教师角色扮演的最基本要求。因此,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师生比,制定合适的教师教学工作量额度和科研工作量额度,从总量上控制教师的工作量,减轻教师工作总量。另一方面,实行分类管理,弹性要求。根据教师的特点把大学教师分成教学型教师、科研型教师和教学科研型教师三类。教学型教师以教学为主,以科研为辅,考核时以教学绩效为主要参考标准;科研型教师以科研为主,以教学为辅,考核时以科研成果为参考标准;教学科研型教师,综合权衡二者的绩效。对于同一个教师还可实行分阶段性要求和管理。比如某段时间科研任务重,则可以把科研作为主要考核内容,当完成科研项目后再综合考核其教学和科研工作。

(三)自我调适一——增强角色扮演的适应性

作为角色主体,大学教师的自我调适在调适“角色冲突”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要加强角色学习,增强角色意识。角色学习就是进一步了解角色责任,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角色观念。因此,大学教师要在外部力量帮助下加强角色规范学习;需要经常反思自我,领悟角色内涵和要求。

二要激发角色情感,提高角色扮演的自觉性。大学教师的角色情感表现在教师对教学科研工作的情感、对所教学科及其知识内容的情感和对学生的情感上。教师角色情感不是一朝一夕修炼而成的,需要长期的培育、积淀。首先要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把学术事业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献身学术事业。其次要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实践中体验成就感,增强职业荣誉感。

三要历练角色技能,增进角色扮演的效率。角色技能是大学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基本前提,只有掌握了娴熟的角色技能,才能减少或避免在角色扮演中的冲突。大学教师角色的多重性和复杂性,需要大学教师拥有精深的某一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娴熟地掌握传递科学文化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进行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技能。因此,提高角色技能要求大学教师要夯实专业知识,既要有宽厚的基础,又要把握学科的最前沿;从横向上广泛涉猎各科知识,提高跨学科研究能力;学习必要的教育科学知识,提高教学艺术;培养求异、批判、发散等思维品质。大学教师角色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大学教师不仅要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而且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角色扮演的实效性,减少角色冲突的可能性。

四要科学角色定位,理性抉择角色。大学教师扮演着众多角色,角色定位不准和取舍不当也会造成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米德(Mead G.)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去考虑角色的取舍:一是该角色对个体的意义;二是放弃某种角色的后果;三是拒绝某种角色后周围人的反映。格罗斯(GeluosN.)提出对不同角色进行选择的依据:一是这些期待的合法性;二是如果不遵从这些期待将受到的社会舆论压力和内心谴责;三是向舆论让步,还是承认舆论的合法性,或是在两者之间进行妥协。这些学者的观点将指导我们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总之,在角色定位和抉择时,应根据自己的精力与能力,把握大学教师角色本质,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策略,履行大学教师必须承担的角色,放弃那些力所不及的社会兼职和行政工作,全身心投入学术角色,从而减少或消除角色冲突。

作者:熊德明

大学师生关系改善策略探究论文 篇3:

促进大学城内大学生全面发展探析

摘要:以大学城作为视角,分析了大学城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探究促进大学城内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策略:要把大学精神的奠立及高校校园文化的营造放在首要位置,大力提升校园品味;要把健全学生公共服务设施,营造安定和谐的周边环境作为工作重点,大力改善校园条件与氛围;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大力提高大学城关注心理健康的意识。

关键词:大学城; 大学生全面发展; 制约因素; 策略

“大学城”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现象,率先出现在英美等一些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通常指的是大学发展过程中,大学本身的规模越来越大,有的大学聚集在一起,大学周围或大学校园本身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城镇,常常被人们称为“大学城”(University Town)。大学城在中国的迅速崛起,一方面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另一方面对大学生的成长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对此,我们必须高度关注。

一、我国大学城的跨越式发展

2000年左右,全国各地大学城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大学城在我国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教育体制改革在科教兴国的大前提、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以及城市化加速的大契机之下,不断深化、催育出的新生事物并得以勃兴、炽盛。我国高校自1999年实行扩招以来,招生规模逐年攀升,从当年的164万增加到2008年的599万,在校生人数急剧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一些趋于饱和状态的高校面临着师资、教室、宿舍、食堂等教育资源的超负荷运转,政策和现实的双重压力迫使各高等院校纷纷购置土地,兴建新校区。于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开发商的积极参与下,一批集教学、科研、生产及生活服务设施于一体的大学城便应运而生。不可否认,对于中国这样一个高等教育不发达的国家来说,大学城凭借其“社区管理政府化、教育资源共享化、基础设施市政化、师生生活社会化、运转机制市场化”的鲜明特色,在扩大高等教育供给,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提升高校办学质量等方面有着其独到的促进作用。大学城不仅有效地缓解了高校扩招后带来的教育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而且带动了相关产业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推进了城市布局结构的优化,为城市新城区的建设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持。

但是令人担忧的是,全国各地一哄而上,大学城遍地开花。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在建和建成的大学城不下60座,涉及25个省市。而在大学城风起云涌的背后,却存在着一些重大隐忧值得我们关注,如规模庞大但缺乏科学规划、草率上马却融资无门、人口集中而管理滞后等等,而这些凸显的问题又都集中施力于大学里的最基本主体——大学生群体身上,给其身心的健康成长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对此,我们必须高度关注,潜入研究,深度剖析,觅求对策,以期减少大学城对大学生成长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二、大学城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制约因素

1.地域位置的偏远,周边环境的复杂和管理上的盲点,削弱了城市在促进大学生成长中的辐射和教育功能

个人的现代性获得与个人的城市化进程可视作是同步的,同样,大学生的个人现代化也是以城市作为参照系的。城市化的生活环境之所以能够提高个体的现代化水平,是因为城市生活鼓励,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强迫个体去适应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在城市中的大学生,处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快速变化的环境中,能够面对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迥异的思想观点,从而有利于他们逐渐形成对新事物、新经验的开放性,对其独立、平等、进取等人格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社会是大学生最好的大学,成长的路对于他们来说不是坐井观天,闭门造车。而我国在建立大学城的过程中,出于地价和建设成本的综合考虑,选址大都倾向于城市边缘,偏离城市中心地带,自然在周边辐射形成了巨大的商业圈。但由于建设规划的不配套和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交通、治安、卫生、工商等部门缺乏协调性等,使这一区域的商业形成了无序的繁荣,而这些都是对校园环境安定及治安状况和谐的巨大威胁。大学城周边环境在社会治安、交通、食品安全等存在诸多问题,许多的大学城的周边已然成为交通管理、卫生健康、文化事业等城市文明的空白点。首先,大学城地域位置偏远,大多临近集镇,周边充斥着人头密布的流动摊点和熙熙攘攘的过往车辆,繁忙拥挤而又无序的交通危及着大学生安全,一些大学城几乎成为“黑摩的”、“黑出租”的集散中心,这些无证经营的车辆多数状况不良,驾驶人员身份不明,交通法规意识欠缺,交通事故隐患极大。其次,大学城周边环境错综复杂,文化氛围良莠不齐。通宵经营的网吧,霓虹闪烁的发廊,灯红酒绿的夜总会等等都极其容易影响缺乏自控力的大学生,成为家长和高校的心病。再次,大学城周边烟熏火燎的大排档,无证经营的小饭馆、售卖方便食物的流动摊点密布,他们绝大多数卫生条件差,普遍缺乏必要的清洁消毒设施,存在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和群体性传染性疾病的隐患,严重威胁着学生的卫生安全及身体健康。此外,周边治安管理混乱,师生安全无力保障,不少处于城郊的大学城周边,社会治安存在着诸多盲点。院校周边针对学生伺机作案的违法犯罪时有发生。以上问题对大学生的生命安全、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诸方面均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治安状况令人堪忧。

地理位置的偏远,削弱了城市在促进大学生实现城市化和现代化过程中的辐射和教育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大学生的城市化过程,制约了大学生适应城市社会生活能力的提高。同时,受大学城所处区域的城市化建设进程滞后的影响,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紧密相关的交通、银行、购物和医疗等城市基本生活条件较薄弱,而大学生往往对其寄予很高期望,这在客观上拉大了学生,尤其是新生对高校的高期望和低现实之间的差距,加剧了学生对大学的失望感,提高了学生适应大学的困难度,拉长了学生的入学适应期,这都在很大程度上阻隔了其正常的城市化发展进程。

2.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师生交流的缺乏,容易引发大学生各种心理应激反应

不仅大学城的公共基础设施条件不完善,而且城内各高校内部的基础设施条件也不完善,使得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必需的校园文化、体育、娱乐、休闲等条件与学生的现实需求和理想期待之间的差距较大。这就造成了大学城内学生的校园文化和课余生活的单调、无聊、贫乏和空虚,导致大学生无处释放青春能量、张扬独到个性和合理宣泄情绪。加上青春期这个阶段固有的身心特点,如身体上精力旺盛、好动,心理上的理性思维不够成熟,情感比较丰富,情绪容易激动,对自己行为的控制与调节能力比较弱。因此,愈来愈多的心理问题出现在大学城内的学生身上,如恋爱成风,易发群体性事件等等。

由于大学城大多建于市郊或较偏远地区,许多高校的教工宿舍并没有同步建成,加上城内各高校大都实行校车运行制,由此造成教师在城区和大学城之间的“走教”现象,这使师生间的交往时间和接触频率大为下降,师生交往普遍缺乏;而交往的缺乏也自然导致师生间的思想、情感和心理多方互动的缺失,这阻碍了师生间情感的充分交流与及时沟通,使得师生间的情感趋于淡化,甚至造成双方的心理隔阂和疏远感增强。另外,随着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学生数量逐年激增,学生群体的构成也日益多样化,学生的背景、年龄、学术能力和兴趣差异变大,师生之间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更容易出现分歧甚至冲突。师生沟通困难、显性或隐性的相互伤害、师生不和谐等问题普遍存在,造成师生代沟日益凸现,师生关系冷漠这一现状便直接导致教学及情感影响效果的极大弱化。

同时大学城内各高校的后勤服务也不仅限于一般的校园服务范围,而是一种社会化的服务。大学城的后勤社会化发育的不成熟也极易引发学生与后勤服务单位的矛盾,如后勤服务单位的各种收费偏高,管理与服务人员的工作态度不甚理想,食堂饭菜质量与价格相差较大等,尤其是在学生就上述问题与后勤服务单位协调、交涉未果,诉求高校不力的情况下,更容易引发学生各种心理应激反应。这种状态下又往往较容易诱发各种不稳定性群体事件,这些都极大的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并诱发诸多的心理问题。

3.校园文化建设的滞后,人文氛围的削减,抑制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

校园文化反映着师生员工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并且有校园特色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大学校园文化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新的学校管理理论,是组织文化理论与学校组织特点结合而成的新的学校管理理论。因而它在学校的建设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大学城建设过程中,有盲目跟风、贪大求高的现象,而且一般都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问题,学校无暇顾及校园文化建设。另外,高校依赖政府财政拨款的投资体制和办学经费紧张的状况还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办学主体多元化后,社会力量办学必然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对校园文化建设认识不足,投入不足,导致大学城普遍缺乏文化积淀,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学校的人文氛围,影响着大学生对大学精神的认同。

目前,我国大学城主要是由有一定历史的老校搬迁建成的新校区,老校动迁,可以将校区建设得更好,但文化的不可复制性却决定了它的文化底蕴难以续存。大学最宝贵的财富也便是其历史文化积淀,而新校区建立、老校区被置换会使这些历史和文化上的联系和纽带自然减弱,甚至消失,这些都极大的削减了学校的人文氛围。

同时,由于缺乏历史的沉淀以及太多的人为痕迹,校园文化内涵的缺失也造成我国大学城的文化缺失:唯政绩至上;利益使命高于文化使命,一味追求速度而忽视匠心;大学城赖以长期发展和发挥独特功能的精神内核被弃之不见;虽有明亮的公寓,现代化的设施,但却相对缺乏整洁、优雅、艺术化的文化建筑和健康、积极、人性化的文化氛围;崭新的校园环境和生活方式也缺乏历史的延续性,缺乏文化内涵,这易使学生只把大学城当作求学之地,从而减弱对大学城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在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和规章制度建设上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校园文化的核心层——文化理念的建设,发展速度较慢,仍处于向观念文化推进的阶段;校园文化与学校风格欠统一,校园文化的学校特色不明显,个性不突出;文化环境建设相对滞后,文化活动层次低;校园文化导向、教育功能弱化,功利性色彩日益浓厚;只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等。

三、促进大学城内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策略

大学城建设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大学城建设要从有利于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需要出发,尽快走出盲目追求“地之大、楼之高”的怪圈,恪守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学校是育人之地,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办学以人才为本。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利益追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切实关心大学生的发展,解决他们在成长成才中的困难。

1.要把大学精神的奠立及高校校园文化的营造放在首要位置,大力提升校园品味

大学城的建设要遵循教育规律,把大学精神的奠立放在首要位置。大学精神应该成为高校的自觉追求,它承接本校的校园文化发展史和学校定位,并能够深深地濡染本校师生的心灵。我们应该在大学精神的指导下,通过高品位的、连续的、系统的文化活动,来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大学城应该是“涵养”出来的,而非短期内人为“造”出来的。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时,要注意遵循校园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循序渐进,以便收到更好的效果。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将分工负责与整体规划、相互协调、共同推进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工作运行机制。这需要从大学城和城内高校这两大方面着手:一是将开放性作为大学城的最高办学理念,其开放性不仅仅体现在没有围墙和大门的囿束,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其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思想观念上的开放。这就需要大力发挥大学城的服务职能,建设共享的公共资源;同时凸显大学城整体功能、发挥整体优势、展现整体品位、树立整体品牌、构建独具特色的大学城文化。二是大力加强各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各搬迁高校在建设新校区时应注重对老校区的优秀传统精神文化和校园文化的传承和迁移。不仅要把一个“物质”的大学搬过去,更要让反映大学个性特色的文化在新校区发扬光大,以保证大学的文化和历史一脉相承,并加以创新,使之与时代相适应,并狠抓学校自身的办学特点和专业特色,持之以恒地培养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塑造各具风格的大学精神。通过这两方面的努力,在塑造大学城整体风格的同时提升各高校的校园品位,并为学生构筑起一个既有开放性又有历史性,既能融入校园氛围,又能体现自主参与的交流平台,从而在帮助广大学生树立高远的理想信念、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上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要把健全学生公共服务设施,营造安定和谐的周边环境作为工作重点,大力改善校园条件与氛围

大学城本身就是一个社区,理应具备城市的基本功能,针对当前大学城远离主体城区的情况,大学城应该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步伐。这需要在大学城的建设规划中,尽量依托现有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或小城镇就地建设大学城,既充分运用现有资源支撑其建设进度,又能提升大学城的建设品味;注重内部生活配套设施与校园主体建设的同步进行,以实现配套生活设施和娱乐设施的同步启用,并且加快大学城和主体城区的交通建设,缩短学生与城市的距离,进而增加大学生参与城市生活的机会,加快其现代化进程;同时,在大学城的建设中更多地从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高校教育中的以人为本便是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办学生之所盼,解学生之所怨,重点发展学生公共服务设施,把大学城建设跟科技园、企业园、文化园很好地配套起来,使处在相对偏远环境中的大学城的学生也能同样获得足够的接触社会、勤工俭学、自主创业的机会。

政府相关各部门要协同配合,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积极构建和谐平安校园:公安部门坚决防治和打击高校周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交管部门合理规划和整治高校周边混乱的交通秩序;卫生部门严厉监督和管理高校周边众多摊点的卫生工作;城管部门着力清理和取缔高校周边的无照非法经营;工商部门重点检查和处理高校周边的违法违章经营活动。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一方面要加强对摊点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以营造良好的整治管理氛围。

3.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大力提高大学城关注心理健康的意识

在国外,许多高校都十分重视心理咨询服务,如加拿大的麦克麻斯特大学甚至把它作为学生工作的核心内容来抓。而我国高校由于认识上的欠缺和物质、师资条件的制约,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起步较晚,为数不多,因而显得更为迫切。大学城的固有特点决定了它对大学生存在着巨大的心理冲击,故我们应基于现实,充分依靠并发掘大学城的优势与潜力,加大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干预力度,建构起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可以考虑成立专项管理大学城内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专门工作机构,由工作机构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安排、协调、指导和监督整个大学城内各高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城内一盘棋”,如此能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同时能将有限的关注集中于专业化和深度化的提升。同时结合大学城和各高校的自身特点,开展各种形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强化针对学生的个别咨询的制度建设,在物质、设施、政策等多方面予以照顾;并充分发挥互联网及课堂教学的作用,大力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还可以按期集中进行大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群体性活动,开展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逐渐培养学生遇到心理困惑时主动及时求助大学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构的意识。

总之,大学城建设必须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要有利于师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使得大学城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大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眭依凡. 大学的使命责任[M]. 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2007.

[2]王冀东.现代大学文化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肖玉梅主编.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授、管理[M].谢宗仙,周灵芝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杨淑珍]

作者:胡伯项,黄 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食品行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论文下一篇: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