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新授课投影运用管理论文

2022-04-13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化学新授课投影运用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文章通过对沙盘模拟的认识,阐述了沙盘模拟的含义、特点及形式,进一步探讨了沙盘模拟在企业管理课程中的运用、沙盘模拟与企业管理课程结合的特点和涉及的内容,重点分析了沙盘模拟在企业管理课程中的实施及效果分析,以期为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探寻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化学新授课投影运用管理论文 篇1:

以移动终端实现课堂精准纠错

在无线网络环境下,依托TEAM Model智慧课堂教学理念,应用HiTeach 2教学软件,每人一台平板电脑移动终端,可实现师生课堂上即时高效互动,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可视性,使教学活动更科学、有效,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习得与巩固都有一定的帮助。笔者在任教的两个班级进行了相关的教学应用,从后期的测试结果来看,效果显著。

初中科學课堂现状

从教近两年,笔者发现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甚至开小差等问题。这样不仅会降低这些学生的听课效率,而且会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听课,甚至影响到整堂课的正常有效推进。此外,传统的科学课堂中,老师在出示习题后,对于学生的解题进度和正确率以及知识掌握情况的把控,只能凭借经验和对学生的了解甚至主观直觉做出判断。而且在习题反馈阶段,只有少数几个积极的学生主动参与互动,老师容易忽略那些后进的学生,也不容易发现学生的典型错误且进行纠正。为此,我们可以借助平板电脑移动终端教学来提高科学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切实体会到科学的乐趣,找到自身的存在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考与互动当中,进而提高听课效率。

软硬件支持,技术原理及操作

所需硬件和软件  在TEAM Model智慧课堂中,所需的软硬件教学工具包括电脑(连接网络)、短焦投影仪、互动式电子白板(或大尺寸触控液晶显示屏)、HiTeach 2智慧软件、IRS即时反馈系统、即时诊断分析服务等;同时,这些辅助工具与云端计算平台具有高度的整合机制,提供教学现场与云端资源的无缝互补整合。

操作方法  应用HiTeach 2智慧教学软件,实现教师端平板电脑对学生端平板电脑的一键管理。可将课件中需要手动书写的问题一键推送到学生端,学生在完成作答后上传至教师指定区域。对于选择性题目,学生通过IRS即时反馈系统选择答案,大屏幕上实时显示学生作答动态,教师可以提示未完成的同学及时提交答案,达到全员参与、一个不漏的效果。教师按下统计键,紧接着大屏幕上立即显示统计结果的图表。

移动终端的课堂案例及对应优势

教学内容分析  基于移动终端授课所具备的特点,我开展了一堂复习课,内容是初二下册的《化学用语复习》。化学用语包括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合价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初中阶段要求学生对上述化学用语做到熟练辨识和书写。对于初中学生,化学用语是一种全新的初次接触的用来表示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的符号,学生经过前期的新课学习,对于元素符号周围数字所表示的意义、化学式的意义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意义掌握不够透彻,而运用移动终端授课技术,可实现实时推送,全员参与,即时反馈,高效评价,精准纠错的效果。

教学活动设计  笔者对化学用语复习这节课设计了以下环节:一是课前摸底:运用问卷星软件精心设计了5道选择题,在上课前十分钟推送到每位学生的平板电脑终端,让学生限时完成并提交。教师一键呈现统计结果。设计意图: 用统计数据和图表实时展现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本堂课的复习侧重点指明了方向。每一道题目每一个选项的人数都有呈现,如此可以知道每题对应知识点还有哪些同学没有掌握,或者对于某一个概念的理解存在的偏差,进而“对症下药”。

二是学生活动一:写出符号 中各数字表示的意义。写在学案对应位置,用终端拍照并上传到教师指定区域。通过化学符号周围数字意义的讲解与答疑,通过这一题的练习,检验每一位学生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挑选具有代表意义的5位同学的答案请同学们来评价,每一位学生的照片都有可能被选中,可提高大家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三是学生活动二:展示一道中考选择题,启动IRS即时反馈系统,每一位同学用终端屏幕出现的答题器选择并提交答案。通过一道中考真题来检验学生对化学式意义及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利用IRS系统的实时统计功能,向所有人展示统计的图表,实现及时精准纠错。

终端授课技术应用后的课堂效果

一是课前问卷调查,学生掌握情况数据化、可视化。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对于本节课要复习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有了一个全面科学客观的了解。暴露出的问题和偏差,会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复习内容;对于学生没有问题的知识点则可以弱化处理甚至直接跳过。比如在笔者本次课堂中,由统计数据显示,学生对于化学元素符号的书写及其意义百分之百掌握,我便没有进行讲解,选择直接跳过;而对于化学用语的书写,因为只有一人出错,便只做了简单的介绍;化学式表示的意义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意义,则有较多学生出错,于是我便把本堂课的重心放在了这两个知识点的复习中。从课堂结尾对学生的进一步检验来看,这样的效果是很好的!

二是终端拍照上传,高效快捷。在开展复习时,将PPT课件和HiTeach 2软件相结合,根据讲解需求可以随时将某张课件切换到HiTeach 2教学界面,用互动式电子白板进行书写标注。对于化学式周围数字的意义,学生在学案上写好后,用平板电脑终端拍照上传,因为每个人都有表现和展示的机会,所以每位同学都显得格外认真用心,包括书写。在这个环节,老师在学生陆续上传的过程中,关注每一幅已上传的作品,并挑选5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大屏幕展示,包括写得非常好的,也包括出现典型错误的。接着开展“大家来评美”和“大家来找茬”式的点评,学生对于发现别人的错误特别有兴趣,在游戏般的活动中正误同分享,传统书写方式和数字化上传方式双管齐下,将学生的错误和纰漏实现精准纠正。

三是即时反馈,数据化展示,增强可信度。选择题展示后(也可同步推送到每位学生的移动终端),学生用答题器选择并提交答案,IRS系统可实现答题进度可视化,老师可以此提醒未提交的同学尽快提交,做到一个班的学生全员参与,一个不漏。IRS系统即时统计答题情况,并展示于大屏幕上。答题正确率、错误选项的选择人数都一目了然,老师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真正实现精准纠错。老师可以将这个任务交给学生,听听学生的分析,并请其他同学进行点评。从课堂实际情况来看,学生们对统计结果非常期待,都想为正确率贡献一点力量,所以都能积极参与进来,用心审题答题。最后利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检测,这时的题目难度有所提高,以检验学生对本堂课知识点的理解和迁移。对于小的问题可以当堂解决,如果有较突出的典型错误,则可以为后续授课内容提供参考和指明方向。

移动终端授课方式对于现今考试中涉及的知识性考点得分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学生在测试中获得的成绩也更高。这是以移动终端为载体的授课技术提升学生课堂參与度,实现精准纠错教学良好效果的很好体现。

对于移动终端运用方式的思考

第一,运用移动终端开展复习课,为了使备课时间更充足,备课内容更深入细致并具有针对性,问卷星课前检测可以再往前推,比如提前两天甚至一个周进行。

第二,化学语言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对于学生初学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三维动画可以帮助学生在大脑中构建起形象的模型,进行加深对化学符号的理解和认识。我们可以搜索相关的动画、视频等资料,整合到一起,在课堂上运用平板电脑移动终端推送给每一位学生,紧接着再推送一道题目,而题目的答案就在上述动画或者视频中。这样每一位学生都会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既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又提高了课堂的学生参与度,此乃一举两得!

第三,如果是简答题或者计算题等题型,IRS即时反馈系统的统计功能失去了作用,教师则可以抓取三四位同学的终端屏幕进行大屏幕展示分析。挑选答案时要注意既要选择完全正确的答案,又要选择有典型错误的答案,我们的目的是将学生易错的点一网打尽。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老师在备课时要精心挑选题目,对学生易犯的错误有一个充分的预知。HiTeach 2软件还有一项功能,便是设置抢答,这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件既具有挑战又极具趣味的活动,这样的活动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又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把科学知识习得,寓教于乐,效果倍增。

第四,科学课堂中需要学生动手实验,可用平板电脑移动终端,将每一位或每一组学生实验的实时画面展示在大屏幕上。遇到典型错误的操作可以拍照或录制下来,待实验结束后再播放给大家观看并请学生指出错误。运用平板电脑终端的录制功能可以实现错误再现,并进行精准纠错。这样的教学更直观,更具体,能使学生对于错误的认识更深刻。

第五,在整个授课过程中,为避免个别学生利用平板电脑终端打游戏或者看其他无关视频等,教师在学生不需用平板电脑终端时对所有学生的终端进行一键锁定,将全部学生的注意力带到课堂中来,这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措施。

科技在进步,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要紧跟步伐,不断创新和进步。运用平板电脑移动终端进行授课优势明显,从实践经验来看可以避免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交头接耳等现象,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实现对症下药,精准纠错。但如何实现效率最大化,仍然需要我们不断摸索,不断思考,不断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或许我们还可以开辟一个“智慧课堂”的新天地。

(作者单位: 浙江省杭州市文晖中学)

作者:杜飞飞

化学新授课投影运用管理论文 篇2:

探析沙盘模拟在企业管理课程中的运用

[摘要]文章通过对沙盘模拟的认识,阐述了沙盘模拟的含义、特点及形式,进一步探讨了沙盘模拟在企业管理课程中的运用、沙盘模拟与企业管理课程结合的特点和涉及的内容,重点分析了沙盘模拟在企业管理课程中的实施及效果分析,以期为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探寻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沙盘模拟企业管理运用

[作者简介]白洁宇(1968- ),女,陕西礼泉人,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管理教学与研究。(陕西西安710077)

实训教学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而高职院校重在技能的培养,其技能难以详细划分,培养方式受到很多的限制,又加上专业课理论知识晦涩难懂,教学难度大,教学效果不佳。为改变这种教学局面,高职管理类专业提出建立沙盘模拟管理实训,这也是目前各高等院校培养管理人才的流行趋势。

一、沙盘模拟的含义、特点与形式

沙盘模拟源于战争中的沙盘模拟推演,指挥官在真实的模拟沙盘模具前,进行战略部署的过程,具有形象、直观、一目了然等优点。企业的经营管理犹如战场,要进行整体部署、产品的研发以及财务分析等决策,通过课堂教学展现无疑是纸上谈兵,而沙盘模拟运用独特直观的教具,结合市场变化,进行情景模拟以及角色扮演,通过老师点评,使学生在虚拟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真实体会企业多年的经营管理过程。

沙盘模拟主要通过实战模拟演练完成体验式学习,具有互动性、真实性、挑战性、实用性等特点,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所学内容进一步加强巩固,并能够将学到的管理思路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很快实践与运用。

二、沙盘模拟在企业管理课教学中的应用

(一)沙盘模拟与企业管理课程结合体现出的特点

1.生动性。传统的企业管理课程理论知识晦涩难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为了改变这种高耗低效的教学局面,通过沙盘模拟实际企业环境进行教学,学生能亲自运营企业,真正体验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十分生动有趣。

2.真实性。在企业管理课程中,通过“沙盘模拟”运用让学生亲自体验“做”中“学”,以实际参与的方式体验企业的运作,在模拟企业实际环境中,真正体会企业面对多变的环境,使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将来应用于实践。

3.合作性。“沙盘模拟”就是让学生在每一次商业决策中感受团队智慧的价值,领会如何在立场不同的部门间沟通和协调,进一步培养不同部门人员的共同价值观与经营理念,同时建立以整体利益为导向的组织团队,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并能真正领会团队合作的优越性。

(二)沙盘模拟课程涉及的内容

1.熟悉企业全面管理系统,确定企业整体经营战略。“沙盘模拟”课程分析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预测市场趋势,形成企业计划管理体系,确定企业经营具体的市场经营战略、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战略、财务战略以及人力资源战略等。

2.了解企业整体运作流程。通过“沙盘模拟”课程能制定企业新产品开发战略,安排企业的生产计划,制定市场开发决策、目标市场定位等。模拟企业在同行之间的竞标过程,调查了解同行商情,抢攻市场,正确进行市场决策。

3.谋求企业系统效率提升,进行正确的财务决策。通过沙盘模拟的运用,学会制订企业长期、中期、短期资金计划,多渠道筹措资金,制订投资计划,编制财务报表,运用财务指标进行正确分析,进一步评估决策效益,为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

(三)沙盘模拟在企业管理課程中的实施

1.做好课程实施前的准备。首先,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6名学生成立模拟公司,由学生担任总经理、财务部经理、销售部经理、人事部经理、生产部经理、研发部经理,共形成6~8个相互竞争的模拟公司,最后,确定实验室应配备的计算机、沙盘授课软件及投影仪等其他所需设备,做好课程实施前的准备。

2.沙盘模拟的实际应用过程。学生分组经营几家经营状况一般的企业,企业的内外部条件全面展示于沙盘之上,各项指标的运营用移动的“筹码”和道具来表示,公司管理层将根据从市场掌握的信息决定企业的定位和市场策略,各经理作出的每一项决策都通过财务指标展现在沙盘上,这样经过4~5年的模拟运营,学生可以体验业绩成败,感受企业的实际经营过程。

(四)沙盘模拟课程的效果分析

1.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企业管理教学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结合实际案例巩固所学内容,体现不出职业技能培养的特点。而“沙盘模拟”的运用将理论与模拟的实践融为一体,将角色扮演与岗位体验集于一身,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完成了从知识到技能的转化,完全不同于传统理论教学及案例教学,符合高职教育的要求。

2.多方位拓展知识体系,提升管理技能。沙盘模拟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全方位展现,通过模拟实战体验,培养学生战略管理能力。从最初的战略制定到最后的战略目标实现,经过多年的模拟,演练企业的整体运营,使学生学会用战略的眼光看待企业的业务和经营,保证经营业务与企业战略目标的一致,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多地获取战略性成功,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同时,学生通过实战模拟,将掌握企业资产的运营情况,尤其是资金的筹措以及资金的使用情况,估计资金需求,学会以最佳方式筹措资金,控制融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构成,掌握资本流转如何影响损益,进一步解读企业经营的全局;培养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3.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沙盘模拟在企业经营管理教学系统中运用,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沙盘模拟经营使学生亲自感受到树立共赢理念、全局观念与团队合作、保持诚信、个性与职业定位等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4.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沙盘模拟在教学中的应用,使教师也充分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提高业务水平,并能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也能使学生学有所长,与实际贴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所学理论与实际更好地结合,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小结

沙盘模拟作为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方式,是继传统教学及案例教学之后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改变了多年来“教师苦教,学生死学”的传统教育教学,建立以“学生学为主,教师教为辅”的全新的教学理念。另外,沙盘模拟教学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集角色扮演与岗位体验于一身,可以使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完成从知识到技能的转化,进一步强化学生管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训练学生的管理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新玲,柯明,耿锡润.ERP沙盘模拟学习指导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杜怡萍,王新玲.企业认知实训指导(手工模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3]赵晓铃,李永红.透视ERP沙盘模拟对抗课程[J].财会月刊,2005(17).

[4]温雅丽,严建渊,梁丽瑾.ERP实践教学与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培养[J].财会月刊,2005(6).

[5]顾慰毅.ERP企业经营决策模拟对抗训练——提高学生实务能力[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5(2).

[6]华中生,张斌,李四杰.在管理学科教学中游戏教学方式尝试[J].教育与现代化,2004(2).

[7]徐瑞平.模拟实验教学在管理类专业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2(3).

[8]杜栋,徐绪堪.以ERP模拟实验室平台打造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6).

作者:白洁宇

化学新授课投影运用管理论文 篇3:

校际“同课异构”课的观察比较视角

摘要 阐述校际“同课异构”课观察比较的主要视角,并以“氯气的性质”课例进行说明,同时提出校际“同课异构”课实施的建议。

关键词 同课异构 课堂观察 氯气的性质 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

1 问题的提出

课堂观察是通过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研究,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1]。“同课异构”是由不同教师就同一课题和基本相同的教材内容,根据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理解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和组织教学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

在对“同课异构”课进行观察时,听课者的观察方式主要是对比观察。听课者在对“同课异构”课的观察比较中,认同执教者的创新性,探讨和反思教学的差异性,分析教学的因果性与实效性等。因此“同课异构”课的观察与一般的课堂观察的视角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同课异构”课观察比较的主要视角有哪些?如何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呢?

同一课题,存在不同层次的“异构”方式,其层次结构可用图1[2]表示。

图1 “同课异构”的层次结构

可以从分析“同课异构”的层次结构入手,探寻“同课异构”课的观察比较视角。

2 校际“同课异构”课的观察与比较

“同课异构”教研形式有校内和校际2类。

校内“同课异构”,课前一般会进行集体备课,同课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思想、教学模式选择等方面会达成共识,不少学校还会采用统一教学方案。因此校内“同课异构”课观察的主要视角是:观察比较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风格的异同,学生学习活动的改进等。通过“同课异构”达到备课组(教研组)内教师教学资源共享,教学问题共商,共同研究教学规律,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校际“同课异构”,体现学校间的教育理念,代表课堂教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具有总结性、示范性、推广性和学习性等特点。同课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个人风格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别,追求创新性更是这类公开课的亮点。校际“同课异构”课观察比较的主要视角是:观察比较授课者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达成、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模式的应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性以及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等,听课者在比较观察和研讨中,认同创新性,探讨和反思教学的差异性,分析教学的因果性与实效性,促进听课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修正和提升。

可以从以下的主要视角对校际“同课异构”课进行观察比较。

2.1 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的观察比较

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是课堂教学的起点;教师对课程、教材及学生的认识和理解是课堂教学的基点。教师的理论水平、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理解的差异,教学素材的选用和整合,个人风格以及教学对象等都会对制定教学目标产生影响。

“同课异构”观察比较的首要视角是对同课教师定位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进行观察比较。听课者可以带着问题进行观察:“授课者的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合理?教学中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授课者是通过什么师生活动方式贯彻新课程理念的?”

听课者在对教学过程的整体观察比较中,感知授课者教学目标定位和教学理念。在比较、研讨和反思中,加深自己对课程和教材体系的理解,认同或修正授课者制定的三维教学目标。

2.2 教学设计创新性的观察比较

创新性是教学中的亮点,是化学公开课中值得学习和借鉴的重要方面。因此观察教学创新性是“同课异构”课观察比较的必选内容。

2.2.1 教学设计创新

可以从下列视角进行教学设计的观察比较:情境创设的新颖性,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环节设计的创新意识,是否合理自然,符合认知规律;教学活动的主体性,是否让学生成为研究者、探索者;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是否适度有效等。

2.2.2 教学情境和资源选择的创新

不同教学资源为创设教学情境提供不同视角的素材,同时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情境和资源选择可从另一侧面反映授课者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的定位。

教学情境和教学资源观察比较的视角主要有:情境创设是否与教学内容密切联系,资源选择是否优化了教学过程,是否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惯性思维,体现创新性。

2.2.3 实验创新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创新历来是化学公开课的一大亮点,听课者最能从实验改进和创新中借鉴和获得经验。

化学实验创新性的观察视角是:实验创新是否效果明显?有没有更好的改进方法?

2.3 学生活动观察比较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对学生学习活动可以设计观察量表,定性或定量地观察分析学生学习活动环节“目标达成”的有效性。

2.4 媒体组合的观察比较

现代教学中,电脑多媒体是不可缺少的信息传播工具,而板书是记录课堂生成信息的有效工具。近年来兴起的学案,将学习目标、主要学习活动环节、实验操作和实验观察以及课堂主要问题等印在学案上,供学生思考、记录以及反馈练习用,收到良好的效果。合理使用多媒体、学案和板书能优化信息传递通道,将教师的教学设计意图贯彻在课堂教学之中。对于这些信息工具的观察视角是:“媒体组合是否优势互补,可以如何改进?”

3 “氯气的性质”观察比较案例

以下是2节市级“同课异构”公开课“氯气的性质”(人教版必修1)的观察比较案例。授课教师由2位不同学校的青年教师担任。教学流程简略比较见表1。

表1 教学过程对比

教学环节教师甲教师乙

1教师用图片说明氯是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教师用图片和直方图说明氯是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

2学生阅读并分析教材信息“氯气的发现和确认”,尝试写出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演示实验:将84消毒液与绿伞洁厕灵混合产生氯气。学生完成化学方程式。

3通过一组图片和文字材料了解氯气的重要用途和氯气的不当使用带来的“人祸”。学生分组实验: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填写学案。

4学生资料分析“2005淮安高速公路泄氯事件”。猜想氯气是“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有毒、可与水、NaOH反应,有漂白性”。学生分组实验:验证上述猜想。教师演示实验:钠、铁、铜与氯气的反应,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填写学案。5教师演示实验:氯水的漂白。引导学生分析“油菜被氯气熏黄变白”的原因,写出氯气与氢氧化钠、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讨论在野外遇到有毒气体泄漏如何自救。投影上述实验中的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讨论氧化剂、还原剂,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对燃烧的概念进行重新定义。

6教师演示实验:铁、铜、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学生观察现象,板书有关化学方程式。学生探究氯水成分,写氯气与水反应的方程式。教师演示实验:用pH计测氯水的酸性。学生分组实验:用AgNO3、蓝色石蕊试纸、品红溶液等药品检验氯水成分。

7小结氯气的性质,指出氯气是强氧化剂。对燃烧的概念重新定义。小结氯气的性质。

8讨论说明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一个电子,所以十分活泼。课后研究性学习:在家研究各种洗涤剂和消毒剂的成分和使用说明。看哪些不能混合使用,自己当演员说明原因并拍成视频。注意实验的安全性。

9反馈练习(略)

3.1 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同中见异

在“氯气的性质”教学中,2位授课者紧扣课程内容标准和教学要求“通过实验了解氯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了解氯气的氧化性(与氢气、钠、铁、某些盐等的反应)及与水、碱的反应,知道氯水的消毒和漂白原理[4]”。都十分重视化学实验在元素及化合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师甲应用多个情境素材,让学生在情境探究、实验探究中学习氯气的性质,认识氯气的应用和对生态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乙侧重实验探究和演示实验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氯气的有关知识,注意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从表1中可以看出,2位授课者都非常重视用情境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十分重视问题探究。教师甲创新地应用“2005淮安高速路泄氯事件”素材,大胆调整内容顺序(先应用素材探究氯气与水、NaOH反应,再通过实验了解物质在氯气中的燃烧),这一教学顺序的调整,使整个教学过程灵动而充满智慧。教师乙按教材顺序组织教学活动,在本课小结时用“一个中心(Cl2的化学性质)、两个基本点(Cl2的强氧化性、氯水的成分)”进行高度概括,使学习者印象深刻,布置的课后视频作业是课堂学习向课外学习进行延伸的一种创新形式。

表面上看2课教学目标的差异较大,但都有着相同的“根”。这个“根”就是课程标准。2课都很好地达成了内容标准以及教材所确定的知识技能目标。差异较大的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意目标,其教学目标差异的主要原因是2课在教学策略、教学资源选择、教学理念的侧重点上有较大不同引起的。

3.2 资源整合各取所需

教师甲将化学史、社会事件融入本课的学习之中,让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自行建构,获取新知。首先以“氯气的发现和确认”为素材,让学生应用已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概念,自主建构写出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再通过展示一组“氯气的功过”图片,让学生知道氯气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打消学生对氯气的厌恶和恐惧;接着以“2005淮安高速公路泄氯事件”素材,引导学生在资料分析和探究实验中自主获知氯气的物理性质和氯气与水、碱的反应以及氯水漂白的原理。培养了学生信息检索和实验探究的能力,同时为后续讨论物质在氯气中燃烧时,如何改进实验装置防止氯气泄漏造成污染做了知识准备。

教师乙用“84消毒液与绿伞洁厕灵在塑料瓶中混合产生氯气”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身边。由“氯气有毒,自来水却用氯气消毒”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探究氯水的成分,自主完成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回家后继续探究“哪些洗涤剂和消毒剂不能混合使用,并拍成视频”。可以看出,教师乙平时很重视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观察和素材积累,并将生活素材自如地在氯气教学中进行应用,体现了知识来源于社会,又服务于社会的原则。

这启示我们,在教学设计时,选择素材的思路要宽,素材要与人文、社会、生活密切联系,有利于与教材进行整合,实现课程的内容标准,渗透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3.3 实验创新获得好评

表2 实验改进的观察比较

教师甲教师乙

铁、铜在氯气中的燃烧:

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

用海棉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

钠、铁、铜在氯气中的燃烧:

钠块由漏斗加入氯气瓶中,再滴几滴水引发反应。将铜丝或铁丝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由漏斗插入氯气瓶中。

用“84消毒液”与“绿伞洁厕灵”在塑料瓶中混合制氯气:

表2所示的实验创新和改进,以操作简单、效果明显、有效防止污染获得听课者的好评。同时也引起交流与讨论:“滴水引发钠与氯气的反应真的很精彩”、“没想到在广口瓶中要垫沙”、“漏斗能防止气体和产物的泄漏吗?”“措施得当,有毒气体的实验也能做好”。

3.4 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角

表3 学生活动的统计

教师甲教师乙

阅读与思考2次—

分组探究实验1次分组,完成3个实验2次分组,完成6个实验

观察演示实验4个6个

课堂记录4次4次

回答问题12次13次

学生活动时间31分钟34分钟

注:本表根据听课笔记和课后录像回放进行统计

从课堂观察以及表3所列出的学生活动的内容、次数和活动时间可以看出,在这2节课中,学生都是课堂活动的主角。学生都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愿望,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动手实验,思考回答问题。教师甲侧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运用文献分析探究,提出假设进而验证。教师乙注重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化学知识,既有课堂探究,也有课外活动作业,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和创造精神,并要求学生将实验观察和结论以及化学方程式记录在学案上,强化知识的记忆。

3.5 学案和板书需要改进

2位教师都应用了电脑多媒体。教师甲没有用学案,采用黑板记录学生对氯气性质的猜想、本课知识的关键条目、有关化学方程式。教师乙没有用黑板,使用学案,让学生将主要问题的答案、有关实验的过程及现象、有关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实验设计过程等记录在学案上。

课后大家评论,学案在记录即时生成信息和记录实验观察现象上有明显优势,也为学生后续学习和复习提供了依据。在探究教学中用黑板记录学生的猜想和即时生成的信息非常必要。多媒体、学案和黑板板书如果能整体设计,优势互补,教学效果会更好。

其他观察:听课教师都感到“同课异构”教研形式比常规教研质量高、收获大,也指出了一些不足:2位教师的提问都存在“无效提问”;教师甲的语言没有教师乙简练,“嗯”、“啊”口语较多;教师乙设计的问题中缺少能引起学生深层思考的“有价值问题”。

4 几点建议

(1)在常规教研公开课中,教师走马观花多,静心思考少;照方抓药多,修改设计少;浅谈印象多,说出道理少。“同课异构”教研的开展,给教师提供了多维观察、评价、互动交流的平台。但如果不用科学系统的方法观察比较“同课异构”课,则远远不能发挥“同课异构”教研的效能。对于“同课异构”的观察比较可以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听课前,组织者可向听课者提供授课教师的教案、学案和观察量表,让听课者先了解教学设计,明确观察视角,带着问题和观察目的进行科学地观察和记录。

(2)要重视“同课异构”的课后评课和研讨。不仅有专家点评,而且要让听课者充分发表观察后的分析和建议。通过评课和研讨,从授课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亮点并研讨成因,从发现的问题中寻找形成问题的原因。

(3)对校际“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组织者要精选课题,创造使各种教学理念发生碰撞、从不同角度进行教学设计、让同课教师展示亮点和特色的条件。要淡化“打擂台”意识,使“同课异构”起到引领、示范、谐振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周文叶.中小学管理,2008,(4):1820

[2] 江正玲.化学教学.2009,(11):303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 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江苏省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2009

[5] 宋心琦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马春生 龚国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研究论文下一篇:艾滋病心理咨询健康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