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困局企业融资论文

2022-04-16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小微企业困局企业融资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以及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虽然我国近年来加大了对小微企业的重视,但是小微企业融资困难一直都是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本文将结合企业融资的相关理论知识,分析小微企业融资所面临的困局,并提出相应的破解对策。

小微企业困局企业融资论文 篇1:

打造金融信用综合服务平台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局

中小微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激发市场经济活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受信息不对称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等因素的影响,当前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日益突出。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做好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要求,中国人民银行鞍山市中心支行与当地政府联动合作,在国内首创“一库、一网、一平台、一保护”机制,通过收集整合银企综合性信息、打造助推银企高效合作互联互通服务和融资平台、创新企业公平信贷权益保护机制,对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进行了探索。
鞍山市金融信用综合服务平台运作分析

2016年,在鞍山市发改委的参与和联动下,中国人民银行鞍山市中心支行提出了中小微企业信用综合服务平台——“鞍山方案”,即“一库、一网、一平台、一保护”,具体包括鞍山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鞍山金融信用网及网上融资对接平台和中小微企业信用投诉受理四部分。2016年7月29日,鞍山市政府审议通过了由人民银行鞍山中支起草的《鞍山市中小微企業信用体系建设方案》,并以鞍山市政府办公厅文件正式下发。自此,创建和打造中小微企业信用综合服务平台,成为鞍山市创新推动区域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和重点举措。

运作流程

企业融资需求申请。首先由企业用户登录网站进行注册,并在企业信息管理模块将联系信息、财务信息等企业信息进行整合,然后即可通过融资需求模块进行融资申请。在融资申请环节,企业既可以根据已了解的金融产品来针对性地选择申请,也可以独立发布个性化的融资需求由系统进行近似条件智能匹配并由人民银行推送至银行,实现企业与银行的双向选择。

融资对接流程。银行机构登录账号后,除了可以对本机构(含下属机构)基础信息和产品信息进行维护之外,主要可以通过两种渠道对企业的融资需求展开对接。其中,企业的定向融资申请直接进入“企业融资处理”流程,银行要对该融资申请进行确认操作,拒绝的须填明理由;对于企业的非定向融资申请,银行可利用融资需求检索功能选择欲对接企业,确认对接后同样进入“企业融资处理”流程。

企业投诉处理。若银行存在对企业提出融资需求不予理睬、反馈速度慢或其他不合理情况时,企业可通过在线金融投诉模块对银行进行投诉,并注明事由和联系方式,由人民银行受理企业投诉、了解和协调实际情况,最后及时给予反馈。

独创优势

在“一库、一网、一平台、一保护”设计框架内,鞍山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鞍山金融信用网及网上融资对接平台和中小微企业信用投诉受理等四部分的功能和优势如下。

以海量数据为支撑,降低银行信贷的贷前调查成本。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以大数据为后台支撑,全方位延伸和扩展申贷企业综合信息获取的覆盖面,为银行提供了更全面、精准了解企业经营和发展状况的可能性。数据库除了企业信贷信息外,还囊括由鞍山市发改委提供整理的源自20余个行政主管部门的企业非银行信息(如企业工商注册信息、煤气水电等缴费信息、企业欠税记录和行政处罚信息以及企业行政许可、获得的认证或资质、奖励记录等),这些信息对银行全面科学评价中小微企业提供了重要补充,为银行贷前调查节约了大量成本。

以精准滴灌为目的,扩大金融产品服务宣传覆盖面。一方面,金融信用网设有特定金融产品和服务信息模块,各家金融机构在其中可按类别发布自家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信息,对浏览网业的潜在企业客户开展针对性宣传和产品展示说明,从而扩大了特定金融产品和金融机构的宣传范围和实际影响力。另一方面,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可结合自身情况分类查询和了解感兴趣的产品细节,以便筛选出能够满足其个性化融资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为下一步对特定金融机构的选择提供参考。

以网上平台为载体,提高银企对接合作的效率水平。通过网上融资对接平台, 企业可对意向银行定向发布标准化格式的融资需求信息,经系统推送到达银行端, 由银行进行初步筛查,并经企业授权查询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而后选择符合条件的企业线下对接审查,最终确定能否授信并反馈至平台。实质上,网上融资对接平台就是将银企对接推向了线上,构建了一个庞大的金融超市,为各市场主体的投融资行为提供了更加直观、便捷、市场化的选择。作为开放性的对等主体,银行和企业均具备展示自身优势的机会,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和更小的约束范围内进行市场化竞争,最终实现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双向自主选择。长期来看,连续性的对接交易会形成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一种博弈场,为了从平台获得长期收益,双方有动机主动避免道德风险,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银企对接机制。

以指导服务为宗旨,保护中小微企业公平信贷权益。金融信用网特设投诉管理模块,用于受理企业申贷过程中遭遇的银行不公正对待投诉,由人民银行对投拆事项展开调查并督促银行机构依规合理处理,同时及时为企业提供反馈,在最大限度内争取和保障中小微企业的公平信贷权益。投诉管理功能客观上制约了银行对中小微企业的可能性信贷歧视,指导和保障银行对中小微企业实施公正市场对待。此外,企业投诉的受理使人民银行同银企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为深入了解企业融资诉求、调研企业发展状况、透视经济运行问题提供了基础和可能。

取得成效

截至2019年3月末,鞍山市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已成功采集了涵盖全市31000余户企业的基本信息,其中包括企业的银行信贷信息34633条、非银行信息128576条;金融信用网已接受6688户企业和189家银行(含分支机构)注册,累计发布264款适合中小微企业的融资产品, 融资需求264项,解决企业融资需求19.3 亿元,融资对接成功率达59.8%。2018年10月,国务院金融稳定委员会督导组来鞍山市督查,对此项创新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作为典型经验上报国务院。鞍山市金融信用综合服务平台已成为鞍山服务民营和中小微企业金融创新的一个品牌, 得到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总行的高度肯定,并拟在辽宁全省范围推广应用。


存在的主要问题

推广范围和效果有限。在人民银行鞍山市中心支行的大力推动下,鞍山各银行机构都已在金融信息网上完成注册,并在展业过程中对平台的优势和特点进行持续的宣传和推广,使平台对接贷款规模和成功率较创建之初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受制于多种客观条件,目前平台的宣传、推广仅局限在鞍山一地,主体范围局限于银行系统,手段和方式也相对单一,因此辐射力和影响力相对不足,难以取得更大的示范效果。

融资对接延伸性不足。从前期对接环节来看,目前企业申贷模式自主性较强, 没有形成统一的特征分类体系,且对实体经济支持和服务的现实真实性和未来持续性难以验证。此外,金融产品的展示模式偏于扁平化,仅根据银行录入信息直观显示产品名称,给产品分类选择造成难度。从对接过程和结果环节来看,目前企业的对接局限于单线程模式,对接以成功放贷和答复拒贷说明为终点,对于未成功对接的后续问题关注和服务相对不足。
提升对策

加强多方统筹协作,扩大服务平台影响力。政府部门和金融部门须立足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切实将金融信用综合服务平台的推广应用作为助推中小微企业发展、纾解中小微企业困难的重要抓手。地方政府落实属地管理的主体责任, 充分用好各类行政服务窗口、网站及新闻媒体等宣传渠道,同时扩大信息采集和部门参与深度、加大开发投入和技术支持力度,探索将金融信用综合服务平台纳入区域企业整体政务服务体系,使之成为城市金融服务的亮点和品牌。银行应充分发挥与企业客户的一线关系优势,对企业客户进行尽职宣传和应用指导。金融管理部门可借助政策宣传会、银企对接会等形式对企业进行面对面的平台应用推介。各方通过加强协调、统筹合力,使平台得到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和推广,持续提升企业对平台的认知力、认可度和应用率,不断扩大平台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使更多的中小微企业享受更大的融资便利和平等的信贷权益。

发挥平台延伸功能,多点助力银企务实对接。针对融资对接各个阶段的问题和困难,实施精准应对、各个击破。对于企业交易背景真实性调查,可在金融信用网站开辟专题板块,供政府部门上传和发布重点项目承办单位信息,为金融机构适当节约调查成本。对于金融产品选择问题, 可在银行金融产品维护环节进行系統分类,针对企业的不同需求侧重点提取金融产品的优势特征标签,以便企业结合自身需要进行针对性选择。对于投诉及拒贷, 要深入了解对接失败的原因,必要时将问题移交给有关部门督办处理,尽可能从根源帮助企业寻求方案、破解困境。对于因企业风险而发生惧贷的情况,可进一步在平台中探索完善各种信用增进机制,如引入国内权威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为有融资需求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信用评级服务,作为银行融资参考,同时对企业可利用的政府贴息、风险补偿等优惠政策进行公示推介和适用说明,以促进银企双方的合作。此外,还可在网站特定板块对企业信用情况定期开展激励约束宣传,如公布失信名单对银行,切实推动银企间的可持续务实合作。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中国人民银行鞍山市中心支行,其中宋慧中系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副行长

作者:宋慧中 李万超 苏婵媛

小微企业困局企业融资论文 篇2:

论小微企业融资困局的破解对策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以及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虽然我国近年来加大了对小微企业的重视,但是小微企业融资困难一直都是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本文将结合企业融资的相关理论知识,分析小微企业融资所面临的困局,并提出相应的破解对策。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困局;破解对策

一、引言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全世界范围部分国家的经济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造成经济疲软状态。中国的小微企业,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小微型企业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出现了很多“跑路”事件。此次危机为小微企业后期发展,尤其是融资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小微企业作为融资主体,其融资途径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内源融资以及外源融资,外源融资又可以分为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两种形式。内源融资通常是企业利用自身的发展状况,从企业内部融通的资金,概括来说是企业在创建过程中的原始资本积累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剩余价值的积累,主要包括股本、留存收益等。外源融资则主要是以企业所处市场,运用企业的品牌效应等自身资源从外部融通资源的途径。其中,间接融资主要包括银行贷款、民间借贷、融资租赁等;直接融资主要包括发行股票、债券。由于小微企业自身实力状况,其外源融资主要集中于间接融资。虽然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多种多样,但是小微企业的融资依旧面临着很多困境。比如,融资渠道利用不充分、融资成本过高、融资信用制度创建不完善、政府政策不实用等,这些问题都亟待我们予以思考解决。

二、小微企业融资面临的困境

1.融资渠道利用不充分

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小微企业中,95%有融资需求,其中43%选择银行贷款的融资渠道,45%选择民间借贷的融资渠道,剩下的则侧重于选择内源融资、信托融资等方式。由该组数据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小微企业目前的融资渠道过于狭窄,在众多的融资渠道中,它们仅将融资渠道限定在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其他途径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造成小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

2.融资成本过高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小微企业大多选择银行贷款以及民间借贷作为融资途径。众所周知,银行在进行贷款业务的过程中,会对企业的资金实力、经营实力以及诚信度进行严格的考核。小微企业由于其经营规模、经营范围等的影响,银行对其贷款门槛要求往往很高,这种要求自然而然的转嫁为贷款利率,导致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偏高。此外,从温州房地产泡沫“跑路”现象我们可以看出,民间借贷的贷款利率也不容小觑。在如此高的借贷利率之下,小微企业很难获得资金支持,使企业的发展处于恶性循环过程当中。

3.融资信用制度创建不完善

融资除了需要提供资金方拥有足够的资金外,最重要的一点是融资方与提供资金方两者之间拥有良好的信用度,确切的说是融资方必须拥有较高的融资度来取得提供资金方的信任。目前,融资信用制度的创建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方面,由于小微企业管理者的信用意识以及品牌意识较差或者部门执行力度差,造成小微企业信用度普遍较低,也给银行贷款等其他融资渠道的运用带来一定的困扰。另一方面,并不是每一种融资渠道都有一个规范性的信用标准作为衡量信用度的尺度,尤其是外源融资渠道,这就使得提供资金方在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进行考核时不一定客观、公平,会给提供资金方带来隐形的资金危机,进而提高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

4.政府政策不明确

政府的政策往往存在的一定的模糊性,即原则性强、针对性差。比如“国九条”中关于小微企业的税收减免政策,虽然原则性很强,但是所谓的原则性在一定情况下很可能导致出现上面请客、下面买单的现象,削减地方的积极性。此外,在融资渠道方面也不尽明确,比如对于信托融资渠道的规定,只是对信托融资的一些中介进行了原则性的指导,这些原则对于其具体操作并没有进行详细规定,对于其中出现的问题也没有提出很好的解决策略,给信托融资中介带来规避法律法规的机会。

三、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破解对策

1.充分利用融资渠道

(1)完善内源融资渠道。由于小微企业特殊的社会地位造成其外源融资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是小微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内源融资渠道,利用自身的优势为企业提供资金。内源融资渠道主要由初始投资形成的股本、折旧基金以及留存收益等构成,通过内源融资渠道进行融资可以使企业处于主动地位,给企业带来大量资金。对于小微企业,初始投资无法改变,但是可以通过对企业的评估,采取提取盈余公积的方式,增加企业留存收益,为企业的运行保留足够的资金,避免出现资金链条断裂的现象。

(2)拓展外源融资渠道。对于小微企业来说,直接的外源融资渠道可能不太容易实现,但是可以通过拓展间接的外源融资渠道为企业筹集资金。企业可以将银行贷款以及民间借贷可以作为基础性的外源融资渠道,同时可以拓展像融资租赁、担保融资、信托融资等融资方式。借助多样的融资方式,使企业变被动为主动,在金融市场上可以主动地结合自己的发展需求,选择固定的融资伙伴以及多样的融资渠道。

2.规范融资成本

(1)提升小微企业自身实力。融资成本过高有很多原因,比如融资渠道过少、提供融资方要求过高等。其中,小微企业自身实力不强是融资成本较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小微企业只有立足发展,在市场上扎扎实实的站稳脚步,提升自身实力,才能不断积累融资的资本,用实力取得银行、民间融资机构、担保公司等的信任,用企业自身实力以及企业文化使提供资金方成为长期合作伙伴,降低融资成本。

(2)规范银行贷款以及民间借贷利率。针对银行贷款,政府相关部门应当考虑到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对小微企业进行银行贷款实行一定的优惠政策。西方国家对于小微企业的银行贷款往往采取阶梯式的优惠政策,按照不同的企业实力予以不同的银行贷款利率。针对民间借贷,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对民间借贷利率进行严格的规制,总结温州房地产商“跑路”现象的经验教训,降低民间借贷成本,避免过高的利率带来过高的企业破产率。

3.创建完善的融资信用制度

(1)完善企业的融资信用机制。品牌的树立是小微企业创建信用度的关键环节之一,IT行业的发展给小微企业创建了一个良好的宣传环境,小微企业可以运用互联网为企业打造品牌效应,不断树立企业的社会公众形象。此外,企业还应当严格按照融资协议,履行还款义务,支付还款相关利息,做到诚信融资。企业在进行融资过程中,要确保拥有抵押物的所有权,确定担保人的还款能力。在对企业的融资能力进行正确的评估的前提下制定融资方案,并且对融资风险进行正确的识别、分析以及应对。

(2)完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用管理机制。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当不断完善其对小微企业的信用管理机制。一方面,借鉴西方国家管理小微企业贷款经验,针对小微企业的整体情况进行分层,对不同层级的小微企业采取不同的宽松贷款策略,适当降低其贷款门槛。另一方面,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建立适当的信用评估机制,结合国家相关优惠政策,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估因素有选择的参考,而不是一味的参照企业实力,导致企业发展积极性降低。

4.完善政府相关政策

(1)明确细节性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当根据国家出台的相关原则性政策制定更加详细的指导性意见,明确细节性问题的处理。不仅仅包括对于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还包括小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具体问题。比如,盈余公积的提取、银行贷款的具体程序、民间借贷的利率幅度、融资租赁的范围等,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政府相关部门或者相关金融机构做出具体的规定。

(2)加大立法力度。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小微企业的各项具体政策都是建立在小微企业的相关法律基础之上的,鉴于此,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立法力度,将小微企业的相关标准予以法律化、标准化,将法规的执行予以具体化,鼓励企业采用信托融资、债券融资等这些融资渠道。

四、结论

小微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保证其资金链的连贯,创造良好的资金环境,小微企业的发展才能没有物质上的担忧。小微企业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创造企业品牌文化、拓展融资渠道、充分利用政府相关政策,不断提升企业的融资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体系。

参考文献:

[1]许志.小微企业融资困局如何解? [J].中国中小企业,2013(05)

[2]潘功胜.优化小微企业融资环境[J]. 中国金融. 2013(01)

作者:贾莉

小微企业困局企业融资论文 篇3:

新型民间金融组织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局的现实思考

[摘 要]融资困难是长期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因素之一,2012年温州作为金融改革试验区出台的“金融改革十二条”明确提出了要加强新型金融组织的建设。本文详细分析了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设立以来,新型金融组织在小微企业融资方面已经取得的成绩,在此基础之上指出了其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关键词]小微企业;金融改革;新型金融组织

1 前 言

作为小微企业最为直接的融资方式,民间借贷各地普遍存在,对于拥有众多小微企业的温州更是如此。但在经历2011年的温州企业家“跑路”事件之后,民间借贷再次处在了一种高危状态。2012年《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颁布,其中明确指出要试点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加快小额贷款公司发展,这将进一步帮助民间借贷走向规范化、阳光化。本文在分析温州金改概况的基础之上,结合温州金改两周年以来小额贷款公司、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民间资本管理公司这三大新型金融组织所取得的成绩,分析其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以期帮助温州小微企业更好地走出融资难困境。

2 温州金改概况

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温州,有着数量众多的小微企业,它们的存在为这个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是温州地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尽管近年来温州小微企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仍然面临诸多瓶颈,融资难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正式设立。2012年11月23日,《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正式公布,其中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拓宽渠道,引流民间资本。金改细则 “十二项任务”中的前三项便明确提出了要加快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小额贷款公司、民间资本管理公司这三大新型组织的建设。温州金改方案的出炉,无论是对于仍处于阵痛时期的温州金融还是早已在资金方面捉襟见肘的小微企业,这既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是一次现实挑战。

3 金改背景下新型民间金融组织的发展

(1)小额贷款公司是温州金融改革第二项任务“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的体现,作为民间资本合法化的途径之一,它的发展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自2008年试点以来,温州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迅速增长,2013年新增13家,新增数位列浙江省第一,目前总量已经多达40余家,注册资本超过了100亿元,在平均注册资本金、平均贷款规模、人均管理贷款资金等方面在全国均处于领先地位。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也为小微企业的贷款提供了全新的一条途径,至2013年8月,中小企业贷款累计发放额达到382.95亿元,小额贷款公司与实体经济正在紧密结合,为小微企业所提供的服务效果愈发明显。温州不同地区的小额贷款公司立足当地不同的特色传统行业提供金融服务,例如平阳的小额贷款公司以皮革、塑编、印刷、礼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而乐清的小额贷款公司则主要以电子电器、电气机械制造业为主要服务对象,这种帮助集群小微企业发展的举动正是小额贷款公司对实体经济最有力的支持。

(2)2012年4月,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挂牌成立,之后又在苍南、平阳、乐清、永嘉、瑞安、文成等地相继开业运营,从挂牌成立至今,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已经显现了一定的作用,至2013年8月7日,全市全部7家借贷中心登记借入借出需求总额已达59.71亿元。此外,《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第十三条所规定的“备案”制度正是由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提供服务,从2014年3月1日备案制实施首日的情况来看,备案制已经被不少企业和市民所接受,实施首日温州全市共有备案民间贷款31笔,金额6419万元;至4月8日,温州市共备案民间借贷860笔,总金额11.66亿元,其中,单笔300万元以上符合条例强制备案标准的有138笔,由此可见,其中并不缺乏自愿来备案的小额借贷双方。

(3)2012年2月,温州首开先河成立第一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以来,到2013年年底,全市9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累计投放521个项目18.14亿元资金,实现净利润2555.55万元。在组织架构、人才储备、盈利能力、机构信誉度方面初成规模的同时,也成为浙江推进首批省级民间融资管理创新试点的主要参照。此外,《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还针对温州市民间融资实际情况,设计了两种定向私募融资工具,即定向债权融资和定向集合资金融资。这些规定,再一次为温州小微企业的融资拓宽了渠道。

4 新型金融组织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 小额贷款公司

尽管在各项指标上领跑全国,但温州小额贷款公司在发展的进程中也是困难重重。最突出的两大问题莫过于融资难和税负重。根据现有法律、法规的规定,小额贷款公司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国家这样规定的初衷是为了降低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风险,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但却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企业扩大放贷规模。“负重前行”又是对小额贷款公司现状另一种生动写照,作为工商企业的形式存在于市场之中的小额贷款公司却始终无法享受到针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种种优惠政策,此外,它们除了要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之外,还需要另外多缴纳5.56%的营业税和附加税,计算下来,利息收入的30%要用来缴税,利润空间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挤压。

4.2 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

作为全球首创,被温州金融业寄予厚望的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自运行以来固然起到了不小作用,但仍存在诸多不足。首先,借贷登记服务中心业务单一,登记总量相对不足。截至2013年8月7日,全市7家借贷中心成交总额为12.68亿元,看似庞大的一个数目,相对于高达上百亿甚至上千亿元的温州民间借贷总额,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对经济的影响还十分有限。其次,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自身处于入不敷出的困境之中,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目前主要依靠对中介机构收取租金和管理费用来维持正常的运转,但如果收费过高,最终会转嫁到借款人身上,挫伤借款人借款的积极性;如果收费过低,又容易导致自身运营困难,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目前正处于这样一种“两难”境地。

4.3 民间资本管理公司

截至2014年1月,温州已共成立民间资本管理公司10家,这些公司在募集市场上闲置资金的同时还积极寻找有价值投资项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温州“两多两难”(民间资金多、投资难,中小企业多、融资难)的问题。但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民资管理公司在自身的许多方面还亟待完善。首先,温州现有的民资管理公司大多是以当地龙头制造业企业作为主发起人来筹建,管理层对于民资管理公司这一全新新型金融组织的认识经历了长时间的困惑期,缺乏对其的正确定位使得管理层只能运用自己所熟悉的制造业语言来理解这个新生事物。其次,以资本投资咨询、资本管理、项目投资为主要业务的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在进行项目投资时,尽管有较多可供选择的候选资本对接企业,但实际上,其中的绝大多数企业最终却无法和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实行项目对接。

5 完善新型金融组织发展的建议

5.1 从政府层面看

虽然政府已经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地方金融,但即便有很多人想成立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也会因为过高的准入门槛望而却步。小额贷款公司、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作为新型金融组织,对缓解温州市民营经济资金短缺的问题、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适当降低这些新型金融组织的准入门槛,可以使它们在业务操作上获得更多的空间,这无论是对机构自身的发展还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合理降低民间借贷守法的税收成本。对于小额贷款公司来说,作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机构,现行的小额贷款公司的税收标准明显偏高,为使其减轻税收压力,政府可参考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等税收标准,重新制定小额贷款公司的税收标准,以促进小额贷款公司的积极性,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在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政府对借贷利息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是备案制度难以到达最活跃状态的原因之一。同样的问题也在民间资本管理公司身上凸现出来,民资公司属于服务业纳税对象,按照我国现行税法,民资公司营业税及其相关税种税率合计约为5.7%,企业所得税25%,一旦股东分红还需另缴20%的个人所得税,过高的税负也制约了它们的发展。

5.2 从新型金融组织自身层面看

小额贷款公司首先应加快差异化营销策略的实行,获得更多企业收入。按照相关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只能在本县(市、区)行政区域内从事小额贷款业务和小企业发展、财务、管理等咨询业务,因此想在短时间内扩大公司的业务经营范围难度较大。小额贷款公司应充分利用自身灵活、便捷的特点在现有政策所允许的范围内,着力于业务的创新,积极开展如担保业务、股份质权质押贷款等第二、第三业务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其次,立足实际,抓住机遇转制村镇银行。温州金融改革十二项主要任务中明确规定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转制为村镇银行,可以改变原来因尴尬身份所引起的困惑,在“升级”成功之后,小额贷款公司就可以以“金融机构”的身份按照行业规则进行合法操作,对其本身的发展及对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水平都有重大意义。但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温州地区尚未有任何一家小额贷款公司成功转制为村镇银行。

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通过市场运行机制入驻到市场经济内进行营业,应充分发挥自身所应具备的优势,为小微企业提供投资咨询等公益活动,利用自身掌握的已有信息来引导小微企业的资金流向。其次,通过与其他机构的合作,提高民间借贷成交量。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可以通过与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等机构的合作吸引到更多的闲置资金,再选择部分有一定发展潜力但资金较为紧缺的企业,通过股权等方式投资到这些实体企业之中,不但有利于解决这些企业融资问题,还能促进整个产业的优化发展。再次,完善民间借贷备案登记制度。《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明确提出要对大额民间借贷进行备案制。备案制所带来的好处是一旦发生借贷纠纷,可以将其作为判断借贷合法性的重要依据,从而引导民间资金流向真正有资金需求的实业,在把控风险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物尽其用”。

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应当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做好定向集合资金募集。《温州民间融资管理条例》将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的合法身份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进行明确,作为民间资本对接各类项目的大门之一,定向集合资金募集作为一个全新概念的出现,是“改革就需要因地制宜”这句话在温州金改过程中的最好体现。其次,应尽早建立有效可行的风险控制机制。由于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其业务的特殊性,当这些业务大规模出现风险时,容易导致流动性风险的出现,再加上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其资金涉及对象的广泛性,一旦出现流动性风险,无论是对民资公司本身还是其服务对象,都是极其严峻的挑战,甚至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因此,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持续稳定的经营离不开稳健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

6 结 论

小额贷款公司、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民间资本管理公司作为温州金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既是温州金改中的先锋部队,更是疏通温州民间资本的毛细血管。而小微企业长期面对无法突破的融资难瓶颈,正需要这些新兴力量的加入。在刚满两年的温州金改历程中,这些新型金融机构所取得的成绩固然可喜,但想真正让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这三大组织所要做的努力还远远不够。作为温州金融改革的先行者,它们的成功与失败都将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现状提供重要参照。

参考文献:

[1]严行方.小微企业融资一本通[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2.

[2]周德文.温州金融改革——为中国金融改革探路[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3]国彦兵.温州民间借贷问题初探[J].经济问题探索,2004(2):80-81.

[4]王晓梅,陈相侄.温州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选择[J].企业经济,2007(8):95-97.

[5]蔡洋萍.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可行性及运行分析——基于规范民间融资的视角[J].经营管理,2013(6):81-84.

[6]韩煜达,唐志刚,柯晓微.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及对策——基于温州地区[J].浙江金融,2010(9):41-43.

[7]周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原因与对策建议——从浙江温州金融风波看中小企业融资[J].发展研究,2012(1):12-14.

[8]潘颖颖.小金融大事业 微贷创造财富——温州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五周年记[N].温州日报,2013-10-10(13).

[9]温州市金融办.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做民间财富管理的先行者[N].温州日报,2013-11-7(13).

作者:胡晨沛 王晓梅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企业年金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下一篇:基层电力企业项目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