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感染控制与管理

2023-04-06

第一篇:手术室感染控制与管理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有效方法,以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从手术室环境、手术物品、无菌技术的管理,健全医院与手术室感染管理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知识,提高控制医院感染意识等进行管理。结果:加强医院手术室管理是提高医疗安全、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保证。结论:实施手术室科学化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

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它担负着对患者进行手术和急危重患者的抢救任务[1],因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手术患者的预后及医疗效果,为了有效地控制手术室感染,我们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健全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组织

手术室成立由感管办负责人、护士长、监测员组成的医院感染小组,主要负责手术室的微生物监测、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及平时手术室感染工作督促,定期检查,并就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2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及各项规章制度(手术室一般制度、卫生制度、参观制度、门卫制度、消毒制度、洗手制度),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率。在全面普及医院感染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对监控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管理者首先要得到正确、规范化的培训后才能正确指导、监督、管理他人的工作,监控工作专人负责。

3 手术室环境管理

3.1 建立合理手术室布局

我院手术室有6个手术间,1间百级净化间、1间隔离手术间。手术间被内外走廊所包绕,手术室布局合理,符合洁、污分开的要求,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特殊感染手术特殊处理。

3.2 严格控制进入手术区人员

限制参观人数,除参加手术的医护麻醉人员及有关人员外,其他人员一概不准入内,手术过程中关闭手术间前后门,尽量减少人员走动。患上呼吸道感染、面部、颈部、手部感染者不可进入手术室。手术医生应认真做好术前准备,不得在术前参加换药。凡进入手术室人员,应按规定更换手术室所备衣、裤、口罩、鞋、帽。

3.3 手术室空气消毒

手术室术后及每日必须进行清洁卫生消毒,每日常规臭氧消毒2次,每次60min,连台手术之间消毒0.5~1h;手术室内物品应摆放整齐,保持清洁无灰尘、无血迹,避免不必要移动;严禁在手术间制作敷料或整理包布;每日清洁空调过滤板1次。各手术间的拖把、抹布应固定两套使用,用后以消毒液清洗,减少拖把、抹布的污染。手术室采用垂直或水平层流净化手术间空气,每月做空气培养1次,使其菌落数控制在≤200CFU/m3。

3.4 防止室外细菌进入

接送手术患者的平车、被褥是手术室的重要污染源,尤其车轮更是细菌传播的载体。患者进入手术室必须使用手术交换车,以保持手术间的洁净度,防止污染源的传播。手术交换车所用物品,用后应及时更换,每日手术前用清洁巾进行湿式擦拭。手术结束后车上所有物品进行更换,并用0.2%过氧乙酸或500mg/ml有效氯消毒液进行擦拭。

3.5 手术室卫生清扫的要求

手术间地面及所用的各种物品,应经常保持清洁整齐,每日手术前用清洁巾进行湿式擦拭手术间窗台、地面、无影灯、敷料桌、托盘、输液架、手术床及走廊地面等。每月卫生后做空气培养监测。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的清扫应在运行中进行,清扫工作结束后净化空调系统要继续进行,一般不短于该洁净室自净时间。

4 手术物品管理

4.1 手术器械

手术器械的清洗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在引起医院感染的诸多因素中,通过医疗器械作为传播媒介的报道已屡见不鲜[2]。凡进入体腔的所有手术器械、医疗用品每次使用前必须灭菌。其方法首选压力蒸汽灭菌,它具有高效、快速、方便、经济、安全等诸多优点。灭菌前必须彻底清洗以降低有机物或生物负荷,提高灭菌效果。对于不能耐温、耐湿的物品首选环氧乙烷,到目前为止环氧乙烷是最有效的低湿灭菌的方法,用于橡胶类、塑料类、显微器械、腹腔镜、膀胱镜、纤维肠镜等高危险度手术用品。

4.2 一次性医疗用品

手术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液、排泄液是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染源,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之一,采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卫生用品可有效地控制医源性感染,因此我院手术室已大量使用一次性物品。(1)加强一次性物品使用前的检查:使用前查看一次性灭菌物品,核对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厂名、产品商标、无菌有效期、生产批号等。(2)严格落实一次性物品的回收制度:为了防止一次性医疗用品重复使用及流入社会,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危害[3,4]我院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制定了严格的一次性物品的回收管理制度及措施。加强用后处理是防止回收重复使用的关键,用后毁形处理是行之有效的措施[5]。

4.3 手术间物品

进入手术间的物品,必须拆除外包装,擦拭洁净方可进入。

5 无菌技术管理

5.1 手术人员手的消毒

洗手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措施之一,手术人员要严格执行有效地手卫生制度,接触患者前后均要洗手用消毒剂洗手,必要时戴一次性手套,定期监测,保证工作人员手指带菌数<5CFU/cm2。

5.2 台上护士严格无菌操作

严格查对手术器械、敷料的消毒灭菌日期及有效期。严格刷手、穿手术衣、戴手套,术中严格无菌操作。

5.3 台下护士监督无菌操作

严格限制手术室人员数量,监督无菌操作,发现污染,应立即更换。

5.4 隔离手术严格终末消毒

患者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严格隔离术后器械及物品消毒,标本应盛放在单独的容器中,手术间严格终末消毒。

总之,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是手术室工作质量的体现,手术室的合理设计与布局、手术物品的消毒隔离与监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是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关键。为此,要控制手术感染,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全一整套手术室科学管理系统和管理对策,实施手术室科学化管理,确保手术室安全,防止医院感染发生。

参考文献:

[1] 宋

烽,王建荣.手机室护理管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0.(7)

[2] 毕重秀,孙淑珍.医院感染的细菌学监测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华医院感染血杂志,2010.11

[4] 倪晓平,蔡一华等.医疗固体废物处置方法探讨与研究.

[5] 周海波,周海鸥.医疗废弃物的处理.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2(6)

第二篇:手术室感染控制与预防

一、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

手术室应当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建立并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并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臵工作流程,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手术室应当通过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空气质量控制、环境清洁管理、人员进出管理、医疗设备和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等措施,降低发生感染的危险。

1、手术器械及物品使用 手术室应当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有关文件的要求,使用手术器械及物品,保证医疗安全。

2、环境清洁 手术室的工作区域,应当每24小时清洁消毒一次。连台手术之间、当天手术全部完毕后,应当对手术间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实施感染手术的手术间应当严格按照医院感染控制的要求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3、感染预防 手术室应当与临床科室等有关部门共同实施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措施,包括正确准备皮肤、有效控制血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及预防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发生低体温等。

4、无菌技术 医务人员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必须遵守无菌技术原则,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实施标准预防。

5、职业防护 手术室应当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制订具体措施,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6、医疗废弃物管理 手术室的医疗废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二、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措施

控制手术部位感染应以预防为主,在细菌繁殖和局部感染发生及扩散前及时阻止,使机体免于感染。具体措施包括增强患者的抗感染能力、熟练掌握无菌操作技能、注意手术操作的技巧、加强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抓好术前、术中、术后各环节的防范感染的措施,达到控制感染的目的。

(一)管理要求

应当制订并完善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并严格落实;要加强对临床医师、护士、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人员的培训,掌握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工作要点;应当开展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目标性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逐步降低感染率;严格按照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关规定,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评估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做好各项防控工作。

(二)手术前预防措施

1、术前皮肤清洁 术前应彻底清洁手术切口和周围区域,去除所有污物、有机碎屑以及暂住菌,从而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

2、术前备皮 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彻底清除手术切口部位和周围皮肤的污染。术前是否需要进行备皮,应取决于手术患者的毛发数量、手术切口位臵、手术方式、是否影响手术薄膜粘贴以及是否干扰电极板粘贴等综合因素。备皮前先评估手术患者皮肤情况,

2 如手术部位皮肤有破损、痣、疣、疹等特殊情况,应谨慎处理。备皮时间应尽量接近手术开始时间,同时备皮不应在手术间中进行。

3、皮肤消毒和准备 消毒前要彻底清除手术切口和周围皮肤的污染。采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合适的消毒剂以适当的方式消毒手术部位皮肤,严格按照不同手术切口部位的皮肤消毒范围进行消毒。

4、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能够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手术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5、外科洗手 参加手术的医务人员必须保持较短的指甲,不戴首饰。严格按照外科手消毒法进行洗手。

6、感染或潜在感染手术人员的管理 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参加手术。重视术前手术患者的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的不平衡、贫血、低蛋白血症等。

7、术前预防其他措施 劝导手术患者术前应戒烟,控制血糖水平,在做好充分术前准备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术前住院天数;不减少和中断一些药物的使用,不建议单纯通过营养支持控制感染(包括输血),不提倡通过提高伤口周围氧含量等预防感染。

(三)手术中预防措施

1、手术室环境管理 手术间内人员的活动可能增加微生物的传播,手术间空气中的细菌会附着于灰尘、棉絮、皮肤碎屑以及呼吸道飞沫上。保证手术室良好的环境必须从以下两方面控制:

3 (1)控制微粒及微生物数量:术中手术门关闭;定期维护清洗空调过滤网。尽可能减少手术人员出入手术房间的频率,工作人员避免交谈,正确佩戴口罩,避免物品表面长时间在空气中的暴露,尤其是各种植入物。手术室内的人员包括台上及台下人员尽量使用不会脱落颗粒的物品(如无粉手套)。

(2)维持地面环境清洁:手术过程中及时清除滴落在地面上的血迹、体液等,保持手术环境清洁。手术日晨或当日手术全部结束后,均采用湿性方式清扫地面,清洁物品表面。

2、手术人员仪表要求 手术人员进入手术间前,应规范佩戴外科口罩和帽子,口、鼻、头发不外露。外科手消毒后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如手术衣被污染或潮湿应立即更换,以避免术中微生物从手术人员的头发、暴露的皮肤和粘膜等向手术患者和无菌区域转移。手术人员避免直接接触手术患者的血液和体液,保证自身安全。

3、手术技术和管理 手术中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手术操作中尽量轻柔地接触组织,保持有效止血,最大限度地减少组织损伤;尽可能减少坏死组织、异物的产生。手术过程中应维持手术患者正常体温,预防低体温的发生。放臵引流管应当首选密闭负压引流,臵管位臵合适,引流管切口应尽量选择远离手术切口处;切口缝合前后,均应用消毒剂再次进行消毒,然后粘贴敷贴或按常规处理。

4、物品灭菌要求 保证使用的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等达到灭

4 菌水平;常规采用供应室灭菌器灭菌物品。只在紧急情况下采用小型快速灭菌器灭菌。植入物不能采用小型快速灭菌器灭菌。

(四)手术后预防措施

病区医务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操作,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三、接台手术的感染控制

随着医院手术量的不断提升,手术室护士应在保证接台手术合理时间间隔的前提下,对接台手术的环境、物品及手术人员进行严格管理,实施接台手术的感染控制。

(一)接台手术环境管理

当手术间的地面无明显污染时,用清水擦拭即可;当地面被血液或体液污染时,除将污渍擦净外,还应使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拖地。普通手术室的空气消毒,在无人情况下应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方可进行下一台手术。

(二)接台手术物品管理

1、手术标本 由巡回护士按《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将装有手术标本的容器或标本袋运送至标本间放臵。

2、废弃物 固体废弃物,通过污染走廊或采取隔离转移措施,运送到污物间;液体废弃物通过专用池直接倒入下水道(有完善污水处理系统的医院),或者消毒后倒入下水道。

3、手术器械 使用后的器械应初步清理,立即臵于器械栏或整理箱内,使用干净的手术巾遮盖,通过污染走廊送往供应室进行集

5 中处理。

4、仪器表面 如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等,尤其是频繁接触的仪器表面如按钮、操作面板等,应用75%酒精擦拭或按照仪器使用说明要求进行保洁、消毒处理。

(三)接台手术人员管理

手术人员应在手术间内脱掉手套、手术衣、非接台手术人员洗手后方可离开手术室;接台手术人员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再按要求穿无菌衣,戴外科手套。接台手术人员的口罩或防护面罩潮湿或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四、感染手术的管理

感染手术是指手术部位已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或直接暴露于感染区的手术,以及一些特殊化验指标异常的手术患者的手术。常见的一般感染手术有脓肿切开或切除,胃、肠、阑尾穿孔,烧伤感染、甲类传染病、结核、铜绿假单胞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艾滋病、非典、破伤风、梅毒、各种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液、引流液、排泄物对周围环境和术者造成污染,如处理不当,可引起交叉感染,甚至引起某一菌种所致疾病的暴发流行,因此必须做好感染手术的标准预防,防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一)术前准备

1、术前访视 对择期手术患者,手术室护士应于手术前一天进行术前访视,较为全面地了解手术患者的整体情况,包括基础健康问题,皮肤准备情况、肠道准备情况、备血、配血、各项检查情况

6 以及手术方案等,取得手术患者及家属理解和配合。密切关注手术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如肝功能指标、HBV、HCV等。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次日的手术排班,如时间、手术房间、手术用物及人员等。

2、手术安排 已知具有感染或传染性的手术患者,手术医生应在手术通知单上注明感染性疾病名称。感染手术应安排在感染手术专用手术间内实施,条件受限时则应安排在当日最后一台。有条件的医院,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手术尽量安排在设有负压系统的感染手术间,经空气传播的感染手术必须安排在设有负压系统的感染手术间。对于急诊手术患者,缺少各项检查报告,应按感染手术进行处理。

3、物品准备 手术间门口根据病原菌的传播途径悬挂相应的隔离牌,如空气隔离、接触隔离等。将手术间内本次手术不需要的物品移到室外,术前充分备好术中所需各种手术器械及物品,尽可能使用一次性铺单、手术衣及卫材用品等。若遇到艾滋病、外渗引流物较多、有皮肤感染型疾病等情况时,应选择使用一次性床单;开包后所有器械必须与器械单核对,无误后签字。

4手术患者转送 患有空气或飞沫传播疾病的手术患者应佩戴外科口罩。患有接触传播疾病的手术患者应更换清洁患服并使用敷料覆盖裸露的感染部位,同时应避免不必要的停留。手术患者转运床上粘贴隔离标识。

5、隔离措施 参加手术的医务人员必须提高防护意识,做好个人防护,手术室应备好各类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面罩、防渗透

7 隔离衣等。当血液、体液可能飞溅到手术人员面部时,应戴防渗透的口罩和防护眼镜;当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和污染手术人员身体时还应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有皮肤破损的手术人员应避免安排参加感染手术;台上所有手术人员应戴双层手套及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

(二)术中管理

巡回护士应始终保持手术间房门关闭,负压手术间应经常观察其负压维持情况。手术过程中手术成员要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洗手护士应使用持针器装卸刀片,禁止用手装卸刀片;传递锐器时不能将锐利面直接放到手术者手中;禁止将使用过的针头重新戴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针头、刀片等锐器。术中使用的敷料、引流液、冲洗液、切下的组织等集中放臵于无渗漏的袋或容器中,尽量减少周围坏境和工作人员的污染。

(三)术后处理

1、工作人员处理 手术人员将脱下的一次性手术衣、手套、鞋套、口罩、帽子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中,在手术间门口更换清洁鞋、口罩、帽子方可外出,经淋浴后更换洗手衣裤方可参加其他工作。

2、手术器械、物品处理 再次与器械单核对数目并签名,将器械进行双层打包。第一层袋口在手术房内扎紧,第二层在手术房外套上,并表明感染种类,送供应室规定清洗机特殊程序处理;特殊感染手术后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转运车及手术间内的一切物品,包括手术床、器械台、无影灯、吸引器、电刀等,如为严

8 重特殊感染必须用5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

3污物的处理 交换车、手术床床单床套、被套使用后立即更换,非一次性的敷料包括手术巾、手术衣、床单、被套等布类,应放在黑色袋中,袋口分层扎紧,标明敷料种类、数量、感染种类,送洗衣厂特殊处理;一次性医疗废弃物,包括一次性的敷料、一次性布类、一次性物品、纱布等用双层黄色医用垃圾袋分层严密包扎,统一回收处理;引流液加水加含氯消毒片配制成2000mg/L含氯溶液侵泡1小时后倒净;针头、刀片和缝针等损伤性废物立即放入利器盒内;防护用品如防护镜、面罩、隔离衣等侵泡于2000mg/L含氯溶液1小时后洗净,晾干备用。

4、污染环境的处理 一般感染手术后房间的地面、墙壁用20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特殊感染必须采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墙面要求擦到2.5M以上,擦拭顺序为先干净后污染。当地面有明显污染时,应先用消毒剂覆盖消毒,再按照常规清洁消毒程序。

手术间内污染物品送出后,封闭手术间,采用层流过滤设施进行空气净化与消毒。经空气传播的感染手术或特殊感染手术,如结核手术,术后的负压手术间应手术结束后至少负压持续运转30分钟后,再使用相应浓度的消毒剂进行清洁擦拭,并更换回风口过滤网,开启正压层流12小时后,空气培养阴性后开放手术间使用。

手术室感染管理

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马道分院手术室

目 录

一、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1

二、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措施---------------2

三、接台手术的感染控制---------------------5

四、感染手术的管理---------------------------6 11

第三篇: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一、手术室的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和实施手术的医师,应当具备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及环境卫生学管理方面的知识,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操作规范,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二、建筑布局应当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原则,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功能分区应当包括:工作人员生活办公区;无菌物品储存区;医护人员刷手、患者手术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各区标志明确,设专用通道,区域之间有实际屏障,避免交叉污染。

三、手术室内应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每一手术间限置一张手术台;隔离手术间应靠近手术室入口处。

四、配备流动水等洗手设施,严格手卫生管理。洗手刷/海绵、擦手毛巾一人一用一灭菌,戴手套前后应洗手及手消毒。

五、手术室的墙壁、地面光滑、无裂隙,排水系统良好。

六、手术室用房的墙体表面、地面和各种设施、仪器设备的表面,应当在每日开始手术前和手术结束后进行湿式擦拭方法的清洁、消毒,墙体表面的擦拭高度为2—2.5M。未经清洁、消毒的手术间不得连续使用。

七、不同区域及不同手术用房的清洁、消毒物品应当分开使用。用于清洁、消毒的拖布、抹面应当是不易掉纤维的织物材料。

八、手术部应当选用环保型中、高效化学消毒剂,根据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资料选择有效的消毒剂,周期性更换,避免长期使用一种消毒剂导致微生物的耐药性。

九、接送手术病人平车应用交换车,并保持清洁,平车上的铺单一人一换。

十、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规定更换手术室专用的工作衣、鞋、帽、口罩;穿好无菌手术衣的医务人员限制在无菌区活动,手术结束后脱下的手术衣、手套、口罩等物品,应当放入指定位置后方可离开手术室。

十一、实施手术刷手的人员,刷手后只能触及无菌物品和无菌区域。 十

二、在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和实施手术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在无菌区内只允许使用无菌物品,若对物品的无菌性有怀疑,应当视其为污染;不得在手术者背后传递器械、用物,坠落在手术床边缘以下或者手术器械台平面以下的器械、物品应视为污染。

十三、严格限制进入手术间的人员数,手术室的门在手术过程中应当关闭,尽量减少人员的出入。

十四、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者其他传染病的工作人员应暂时限制进入手术室工作。

十五、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以及各种敷料必须达到无菌,无菌物品应当存放于无菌物品储存区域。

十六、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十七、医务人员使用无菌物品和器械时,应当检查外包装的完整性和灭菌有效日期,包括不合格或者超过灭菌有效期限的物品或肉眼可见污垢的器械、敷料和物品不得使用。

十八、获准进入手术室的新设备或者因手术需要外带的仪器、设备,使用前必须对其进行检查,应按手术器械的性能、用途做好清洗、消毒、灭菌工作后方可使用。

十九、进入手术室无菌区和清洁区域的物品、药品,应当拆除其外包装后进行存放,设施、设备应当进行表面的清洁处理。

十、病人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麻醉导管及面罩等器具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干燥或无菌保存。

二十一、手术室工作人员应掌握器械清洗、消毒相关知识,对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应按正确的器械清洗、保养以及灭菌的方法进行。耐热、耐湿物品首选压力蒸汽灭菌,备用刀、剪刀等器具可采用小包装进行压力蒸汽灭菌,避免使用化学灭菌剂浸泡灭菌;特殊污染(炭疽、破伤风、气性坏疽等)器械按高水平消毒—清洗—灭菌程序进行。

洁净手术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一、进入洁净手术部清洁区、无菌区内的人员应当更换手术部专用的产尘少的工作服。

二、洁净手术部各区域的缓冲区,应当设有明显标识,各区域的门应当保持关闭状态,不可同时打开出、入门。

三、医务人员应当在气流的上风侧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有对空气产生污染的操作选择在回风口侧进行。

四、洁净手术室温度应在20℃~25℃;相对湿度为40%~60%;噪声为40~50分贝;手术室照明的平均照度为500LX左右;洁净手术室在手术中保持正压状态,洁净区与相邻洁净区的静压差应符合标准(Ⅰ、Ⅱ级8Pa;Ⅲ、Ⅳ级5Pa;洁净区对非洁净区10Pa)。

五、洁净手术部的净化空调系统应当在手术前30分钟开启。

六、洁净手术部的净化空调系统应当连续运行,直到清洁、消毒工作完成。Ⅰ~Ⅱ级用房的运转时间为清洁、消毒工作完成后20分钟,Ⅲ~Ⅳ级用房的运转时间为清洁、消毒工作完成后30分钟。

七、空气处理机组、新风机组就定期检查,保持清洁。洁净手术部新风机组粗效网每2天清洁一次;粗效过滤器宜1~2月更换一次;中效过滤器宜每周检查,3个月更换一次;亚高效过滤器每年更换。末端高效过滤器宜每年检查一次,当阻力超过设计初阻力160Pa或已经使用3年以上时宜更换。

八、消毒气体、麻醉废气的控制排放,应单独系统排放或与送风系统连锁的装置,不可回风进入循环。

九、排风机组中的中效过滤器宜每年更换,发现污染和堵塞有时更换。

十、定期检查回风口过滤网,宜每周清洁一次,每年更换一次。如遇特殊污染,及时更换,并用消毒剂擦拭回风口内表面。

十一、负压手术室每次手术结束后应当进行负压持续运转15分钟后再进行清洁擦拭,达到自净要求方可进行下一个手术。过滤致病气溶胶的排风过滤器应当每半年更换一次。 十

二、热交换器机组散热器应当每周进行高压自来水喷射冲洗,并保持清洁干燥。

十三、对空调器内部加湿器和表冷器下的水盘和水塔,应当每周进行清洗去除污垢,并保持干燥清洁。

十四、对挡水板应当每周进行清洗,保持干燥。

十五、对凝结水的排水点应当每天检查,并每周进行清洁。

十六、Ⅰ~Ⅲ级洁净手术室和Ⅰ~Ⅱ级其他洁净用房应当实行空气洁净系统送、回风的动态控制;Ⅳ级洁净手术室和Ⅲ、Ⅳ级其他洁净用房可能通过末端为高效或者亚高效过滤器的局部空气净化设备实行动态控制,并设置工程专职人员负责手术进行中的计算机动态监控;非洁净区可以利用局部净化设备进行循环自净。

十七、设专门维护人员,遵循设备的使用说明进行保养与维护;并制定运行手册,有检查和记录。

十八、空气净化系统的送风末端装置应当保持密闭,不泄露。

十九、负压手术室和产生致病性气溶胶的房间应当设置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并且排风口安装高效过滤器。

十、排放有致病气溶胶的风口应采用密闭装置。

二十一、洁净手术部投入运行前,应当经有资质的工程质检部门进行综合性能全面评定,并作为手术部基础材料存档。

二十二、洁净手术部日常实行动态监测,必测项目为细菌浓度和空气的气压差。检测方法和标准符合相关规定。

二十三、每天可通过净化自控系统进行机组监控并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十

四、每月对非洁净区域局部净化送、回风口设备进行清洁状况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十五、每月对各级别洁净手术部手术室至少进行1间静态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并记录。

二十六、每半年对洁净手术部进行一次包括尘埃粒子、高效过滤器的使用状况、测漏、零部件的工作状况等在内的综合性能全面评定,监控并记录。

二十七、每半年对洁净手术部的正负压力进行监测并记录。 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一、消毒供应室的各类人员必须经相应的岗位培训,掌握各类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及个人防护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操作规范,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二、消毒供应室布局合理,相对独立,邻近手术室和临床科室,便于收、送;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通风采风良好。

三、医院应按照集中管理的方式,对所有重复使用并需要清洗消毒、灭菌的诊疗器械、器具、物品集中由消毒供应中心处理和供应。

四、医疗机构应根据其规模、任务、消毒供应种类及工作量,合理配备清洗消毒设备及配套设施。

五、内部布局合理,分办公区域和工作区域。工作区分去污染区、检查包装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各区划分明确,标志清楚,区域间设有实际屏障和物品通道,严格管理,实行由污到洁的工作流程,不昨洁污交叉或物品回流。

六、天花板、墙壁应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洗和消毒;墙角宜采用弧形设计以减少死角。地面应防滑、易清洗、耐腐蚀。电源插座应采用嵌墙式防水安全型。包装间、无菌物品存放间安装空气消毒装置,每天对空气、物体表面等消毒2次,空气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9cm平皿)标准。

七、严格区分灭菌与未灭菌物品,定点放置。对各类无菌包应认真执行检查制度,包括包装规范及包外标注等,发放前必须认真检查,过期重新灭菌。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分区存放,保持车辆清洁、干燥。

八、凡需要消毒、灭菌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先清洗再消毒灭菌。特殊感染性疾病(炭疽、破伤风、气性坏疽等)污染的器械应单独包装,明显标记,先经高水平消毒后再清洗;朊毒体感染病人用后的器械按照WS310.2-2009《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有关要求处置。

九、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应遵循回收、分类、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储存与发放等基本工作流程。

十、器械、物品的清洗,应根据其不同材质和性质、形状、精密程度与污染状况进行分类,选择正确的清洗方法。耐热、耐湿的器械与物品宜采用机构清洗方法;精密复杂的器械应先手工清洗,再采用机构清洗方法。

十一、经过清洗、消毒、干燥处理的器械、物品,必须进行清洗质量检查和器械功能检查,符合要求后再包装灭菌。灭菌包必须包装严密、正确,捆扎松紧适宜,包外标注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操作人员代号、灭菌锅号、锅次等,使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封。

十二、根据器械、物品的用途、性质等选择适宜的灭菌方式,灭菌物品的装载、卸载、存放与发放正确、适合,严格遵守消毒供应技术操作程序,确保供应物品的质量。

十三、消毒供应中心应进行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与追踪,建立清洗、消毒设备和操作的过程记录,记录应易于识别和追溯。灭菌质量记录保留期限应不少于3年。对消毒剂的浓度、使用中的消毒液、常水和精洗用水的质量进行监测;对自身工作环境的洁净程度和清洗、组装、灭菌等环节的工作质量有监控措施;对灭菌后成品的包装、外观及内在质量有检测措施。

十四、消毒供应中心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包括清洁剂、洗涤用水、润滑剂、消毒剂、包装材料(含硬质容器、特殊包装材料)监测材料等,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要求。对购进的原材料、消毒洗涤剂、试剂、一次性珍无菌医疗用品等进行质量监督,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供应室。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应拆除外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间。

十五、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人员还必须取得质量监督部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持证上岗,遵章守制。

第四篇: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理论考核

一、单选题:

1、特殊感染病人(如破伤风等)用过的器械预处理的含氯消毒剂浓度为(

d ) A:500mg/L

B:200mg/L

C:1000mg/L

D:2000mg/L

2、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手术间控制参观人数,一台手术不超过多少人,并距手术者距离为多少(

d)

A:2人

20cm

B:3人

15-20cm

C:1-3人

20-30cm

D:2-3人

30cm以外

3、百级层流手术区周边级别为(

d)

A:百万级

B:十万级

C:万级

D:千级

4、气性坏疽术后器械有明显污染时应采用浓度为(

d)ml/L的含氯消毒剂 A:2000-3000

B:3000-4000

C:4000-5000

D:5000-10000

5、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手术室,Ⅰ类手术环境的空气细菌数应为(沉降法)?(

b)

A:手术区0个/30min·90皿

B:手术区0.2个/30min·90皿

C:手术区0.3个/30min·90皿

D:手术区0.1个/30min·90皿

6以下不属于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的是(

c) A:住院时间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

B:无明确潜伏期的疾病,入院后48小时发生的感染 C:无明确潜伏期的疾病,入院后24小时发生的感染

D:新生儿在经过母体产道时获得的感染

7、动脉瘤切除术的手术切口属于(

a)

A:清洁切口

B:污染切口

C:清洁-污染切口

D:污秽-感染切口

8、以下不属于清洁-污染切口的是(

d)

A:胃大部分切除

B:食道癌根治术

C:无污染的阑尾切除术

D:甲状腺大部切除

9、手术室空气洁净程度衡量标准(

c)

A:新风量

B:细菌含量

C:含尘浓度

D:回风量

10、浅表手术切口感染的诊断标准要求感染时间应在手术后(

c)天内 A:10天

B:15天

C:30天

D:40天

二、多选题:

1、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颁布的《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准则》指出的以下正确的是(

ace)

A:不涉及到的手术区,毛发可以不去除

B:术前无论如何都要去除毛发 C:去除的时间距离手术越近越好

D:去除的时间距离手术越久越好 E:最好使用剪刀的去毛方式

2、手术室每月必做的监测项目有(

bcde)

A:清洁用具细菌培养

B:物体表面细菌培养

C:灭菌后无菌物品细菌培养 D:手术人员手培养

E:空气细菌培养

3、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有效措施(

abcde)

A:手术区皮肤的准备

B:手术人员应进行刷手

C: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 D:术前加强营养

E:手术室空气消毒

4、浅表手术切口感染临床诊断标准包括(

abe)

A:表浅切口有红肿,压痛或脓性分泌物

B:临床医生诊断的表浅切口感染

C:切口脂肪液化,液体清亮

D: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 E:医师有意打开手术部位,无论承认与否

5、洗手的指针包括(

ade) A: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B:接触不同病人间或从病人身体的清洁部位移动到污染部位时 C:处理清洁或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之前 D: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E: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敷料后

第五篇: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培训记录

时间: 地点: 人员: 主持人: 内容:

一、环境管理

1、 手术室人员出入管理

(1) 手术人员按“手术通知单”上名单、核对无误后进入手术室,如有手术参观者,须在“手术通知单”上注明参观者姓名,方可进入。

(2) 一台手术参观人员不超过3人次,每天不超过10人次。 (3) 外来参观手术者,需提前与医务科联系,并填写“参观手术申请单”,凭申请单换参观卡方可进入。

(4) 参观手术室建设或管理者,应提前1日向医务科申请,征得手术室同意后方可参观。一般只允许参观半限制区及经参观廊参观限制区。需进入限制区的,一般不超过3人。

(5) 正在施行手术的手术间禁止参观。病人的亲友、无关人员、特殊感染手术拒绝参观。

2、 手术室着装管理

(1) 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手术室所备的衣、裤、鞋、帽、口罩等,离开时将其放在指定位置。

(2) 手术患者一律空穿干净病号服(门、急诊病人空穿一次性隔离衣)由交换车接送,戴隔离帽,步行者换鞋。

3、 手术室物流管理

(1) 严禁在手术间折叠各种布类敷料或将私人物品和书报等带入手术间。 (2)各类药品、液体及一次性物品去掉外包装箱后进入物品库房存放备用。

(3)保证各类物品分类放置,无过期灭菌物品。 (4)一次性医疗用品禁止重复使用。

4、 严格管制手术间门户

(1) 手术人员及参观者进入手术室后,迅速到指定位置,尽量减少人员走动,不可互窜手术间。

(2) 手术过程中保持前后门关闭,如无人员进出,将门暂时控制在关闭状态,以避免频繁开关门时空气流动污染。

(3) 通向外走廊的门,术中禁止打开。按专科相对固定手术间,所用物品定位放置,减少进出手术间的次数。

5、 严格分离洁、污流线

(1) 设立手术室工作人员通道、手术病人通道和污物通道。 (2) 将医护人员、患者以及洁净物品作为洁净流线;手术后器械、敷料、污物等作为污物流线,严格区分,以保证洁净手术部空气的洁净度及手术流程的需要。

(3) 划分无菌、急诊和感染手术间。急诊手术间在手术部的最外边。感染手术间靠近污物通道,有侧门、缓冲间,以便于隔离和消毒。接台手术应先做无菌手术再做感染手术。特殊感染手术必须在感染手术间施行。

二、卫生清洁管理

1.一切清洁工作,均要在净化系统运行过程中采用湿布擦拭。 2.进入手术间的各种仪器设备,应在进入前安装完毕,擦拭干净。 3.每天手术前、后用消毒液擦拭无影灯、器械车、麻醉桌、手术床、回风口过滤网、壁柜等各种器材表面及地面。

4.每周末对手术室工作区域的地面、天花板、墙壁、物体表面彻底擦拭消毒、清洁保养1次。

5.每台手术结束后清除各种污物,医疗废物分类袋内密封,从污物通道运出。

6.对工作人员穿过的隔离鞋,用毕进行清洁消毒。 7.每周对回风口过滤网拆卸清洗2次。

8.每季度对洁净手术部空气进行采样做细菌培养,物体表面的细菌监测每月一次。

三、手术器械、敷料包灭菌管理

1.应用追溯系统严格实施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及使用。 2.耐热、耐湿手术器械、物品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脉动真空灭菌器每日第一锅要做BD 试验,每锅必须有工艺监测、每包有化学监测、每周有生物监测记录。

3.不耐热、不耐湿的器械、物品应采用低温灭菌方法,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每锅要有物理监测, 每包有化学监测,每日要有生物监测记录。

4.严格外来器械及植入性器械的登记、清洗、消毒灭菌的管理,并做好生物监测记录。

四、手卫生管理

1.严格按照洗手和卫生手消毒原则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2.外科手消毒应遵循先洗手,后消毒的原则。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3.每季度对手术室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消毒效果抽查监测,当怀疑流行爆发与医务人员手有关时及时进行监测。

五、手术间的使用管理

1、 温湿度 一般以22~25℃,相对湿度为40~60%最为理想,在霉雨季节适当在早晨开机时调低温度1~2℃,以利抽湿,保证质量。

2、 接台手术设备连续运行,接台间隔要保证足够自净时间。百级净化时间不超过15分钟,万级净化时间不超过25分钟。

3 层流手术间空气净化系统应在术前30分钟开机,长时间不用的手术间应提前3 h开机,以提高空气净化度,保证手术质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水塔拆除组织施工方案下一篇:三上手工劳技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