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梯田世界文化论文

2022-04-23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稻米梯田世界文化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东盟有10个成员国,人口众多,历史悠久,民族、宗教文化各异,绚烂多姿。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东盟共拥有27处世界文化遗产,可以说,东盟国家的文化遗产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稻米梯田世界文化论文 篇1:

国内外梯田旅游研究现状及评述

在世界范围类,梯田分布十分广泛。梯田是人类农耕文明的活化石,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同时也是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人文地理学等社会科学研究者们钟爱的田野调查地。作为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类型,梯田旅游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在国内外学者的不懈努力之下,产生了丰硕的学术成果。

一、国外梯田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梯田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菲律宾伊富高梯田、印度尼西亚巴厘梯田和瑞士的拉沃梯田等几个热点地区。

山下晋司指出,由于旅游者的国籍和文化不同,其“旅游文化”也不同。对于日本游客来说,巴厘并不充满异国情调,而是一个怀旧的地方,水稻梯田景观让他们想起日本的乡村,“巴隆舞”让他们想起日本的“狮子舞”。对他们而言,巴厘是在现代化和城市化过程中消失的原真性的日本乡村的替代物。

MargaretM Calderon等指出,菲律宾伊富高梯田有2000多年的开垦历史,于1995年被UNESCO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由于梯田一直在退化,2001年被列入濒危遗产名录。由于山体滑坡、蚯蚓侵害、供水不足、灌溉系统脆弱、害虫侵扰等原因,导致梯田被荒废,威胁到了梯田的可持续发展。

Stroma Cole.Mia Browne运 用ElinorOstrom的SES( social - ecologicalsystems)模式从社会生态角度对巴厘岛的旅游与水资源不平衡进行了研究,指出由于对旅游业的管理比较薄弱,带来了水资源的减少并造成负面的影响。在巴厘岛,越来越多的别墅、酒店正在占据农田,当地水资源已经严重缺乏,海水入侵、地面沉降、水质恶化,农民、梯田水资源管理者(苏巴克)、从事旅游业的村子、出售瓶装水的商家等因为争夺水资源而发生冲突,但使用群体和政府管理部门都没有形成反馈体制并采取适当的反应措施。

苏巴克是印尼巴厘岛的一种传统梯田灌溉技术,于2012年6月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一灌溉系统在公元九世纪时由峇里岛人创造,体现了“幸福三要素( Tri HitaKarana)”的哲学概念,是精神王国、人类世界和自然领域三者的相互结合。有研究者指出,由于传统农业技术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巨大的生产需求,随着印尼政府不断推动现代化的脚步,这一著名的农业文化遗产或将从农业舞台上消失。

张田勘指出,拉沃梯田位于瑞士阿尔卑斯山南坡,开垦于12世纪中叶,是著名的葡萄产地和葡萄酒酿造基地。200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后,当地制定了温和旅游休闲模式,保护区范围类不允许建宾馆和客栈,并让公路铁路远离梯田,以保护这一稀缺的资源。

在国际哈尼梯田学术研究方面,国外学者欧列-格索、保尔-刘易斯等人自20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对泰国、缅甸的哈尼族支系——阿卡人进行研究;20世纪七十年代末,日本、美国、法国的人类学家开始进入西双版纳、元阳的哈尼村寨做调查,其中有不少研究成果都涉及到梯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日本学者来云南哀牢山考察和“寻根”,兴起了梯田稻作文化研究的热潮。例如,渡部忠世经过多年的考察和研究,在其所著《稻米之路》一书中,提出了认为亚洲的栽培稻起源于印度的阿萨姆经缅甸、泰国北部到云南的弧形地带的“阿萨姆——云南”假说,并指出哈尼族居住地有可能就是“稻作文化的发源地”。日本学者欠端实所著的《神树与稻魂——哈尼族文化与日本文化》考察了以树神为中心的哈尼族的生命观和哈尼族文化中的神圣空间、丧葬礼仪、树神崇拜与农耕祭仪的结合,并与日本文化进行了对比研究。

1993年,中國西南边疆民族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和红河州民族研究所联合举办了多届哈尼族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其中第四届、第六届会议的主题都涉及到红河哈尼梯田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2010年11月,首届哈尼梯田大会在蒙自召开,大会以“保护·传承-发展-未来”为主题,并发布了倡导梯田保护的《红河宣言》。哈尼梯田研究已经形成了国际性的研究格局。

二、国内梯田旅游研究现状

国内对梯田旅游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01年至2017年有关“梯田旅游”的期刊文章共计206篇,经筛选,与主题紧密相关的学术论文有80篇。从研究对象来看,与云南哈尼梯田有关的30篇,与广西龙胜龙脊梯田有关的26篇,与湖南紫鹊界梯田有关的8篇,与浙江云和梯田有关的4篇,与湖南张家界龙凤梯田有关的1篇,与浙江梅源梯田有关的1篇,与菲律宾科迪勒拉梯田有关的2篇。可以看出,哈尼梯田历来是国内梯田旅游研究的热点,与其相关的论文数量最多。从主题看,涉及“保护”的有12篇,涉及“景观”的有8篇,“开发和发展模式”5篇, “利益问题”4篇,研究综述4篇,“生态补偿”3篇,“可持续发展”3篇,“生态旅游”2篇,“社会文化影响”2篇,“旅游地居民感知”2篇,与国外梯田(泰国、菲律宾)的比较研究2篇,国内梯田对比研究1篇。其他方面的研究则显得比较分散,各领域相关论文仅有1篇,分别涉及产业融合、空间生产、旅游满意度、灾害风险认知、开发对策、主客冲突、规划、资源评价、生态环境容量、环境承载力、景区管理、营销、旅游市场、游客空间特征、旅游商品设计、游客消费差异、生态博物馆、旅游工艺品、体验旅游、游客转移支付、精英治理、妇女发展、符号性消费、家庭旅馆、社区从业者等。

在涉及“景观”的8篇论文中,吴忠军等分别对紫鹊界梯田、龙脊梯田、哈尼梯田景观资源与旅游开发提出了思考,高玉玲、王健通过比较研究对中国梯田旅游景观开发的前景与模式进行了探讨。侯惠珺等以菲律宾科迪勒拉高山水稻梯田景观复兴为例,指出借鉴传统管理模式建立适应新形势的社区管理和合理的旅游规划体系,有利于重建“森林一木涌一聚落一梯田一水系”的景观生态格局,促进传统文化回归,实现高山梯田景观复兴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对梯田景观格局重建。

哈尼梯田于2013年6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在哈尼梯田景观研究方面,韩欣池以元阳县2005年和2013年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通过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对哈尼梯田的景观格局进行了研究,对其未来变化进行了情景模拟,并提出了促进梯田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孙业红,吴平对比分析了巴厘南部中心地区( ParawisataBudaya)和红河丰富的梯田景观与文化,从资源与可进入性、市场和营销、规划等方面提出红河哈尼梯田旅游发展的建议,并探讨了梯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三、研究评述

国内关于哈尼梯田的早期研究主要是从民族学和社会学角度探讨哈尼族的世界观、文化传承等文化现象,对梯田生产和管理方式、梯田稻作礼仪以及梯田历史进行分析和总结。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更加关注梯田旅游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经济文化关系,关注景观的变迁、当地人的生存状态等现实问题。

目前国内外众多学者梯田旅游研究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突破,积累了比较丰实的学术成果,形成了国内国际相结合、多视角、多学科进行研究的格局。但就笔者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从人类学、符号学角度,对哈尼梯田这样的世界文化遗产旅游景观管理进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还不多,尚存较大的探讨空间。

作者:伍乐平 苏颖

稻米梯田世界文化论文 篇2:

细数东盟绚烂多姿的世界文化遗产

东盟有10个成员国,人口众多,历史悠久,民族、宗教文化各异,绚烂多姿。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东盟共拥有27处世界文化遗产,可以说,东盟国家的文化遗产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越南

长安名胜群

长安名胜群是一处由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构成的山谷景观,这些遗迹展示了从事季节性狩猎和采集的原始居民适应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历程,名胜群还有寺庙、佛塔、稻田以及村庄和祠堂等各类人文景观。

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名录。

顺化历史建筑群

顺化历史建筑群位于越南顺化市,是越南现存最大最为完整的古建筑群。顺化是越南末代王朝的京都,顺化历史建筑群除顺化皇城外,著名的名胜古迹还有皇陵、天姥寺等数十座建筑。

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胡朝时期的城堡

胡朝时期的城堡遗址现存于越南清化省永禄县,是14世纪末期传到越南及东亚其他地区新儒家思想发扬光大的见证。胡朝时期的城堡遗迹区是独特的使用巨型石头建造的建筑工程,明显地反映出了越南文化和文明的一个历史阶段。

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圣子修道院

圣子修道院位于越南广南省维川县维富乡,它囊括了现存的占婆王国时期最古老最庞大的建筑群。其建筑和雕刻均为印度风格。圣子修道院是一处非同寻常的文化交流场所,生动说明了公元4世纪到13世纪印度教文化在越南边境地区的发展。

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会安古镇

会安古镇位于越南广南省,是15世纪到19世纪东南亚保存完好的传统贸易港,其建筑和街道样式受到本地和国外风格的影响,民族文化的相互结合共同孕育出这个独特的国际商港遗址。

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缅甸

蒲甘

蒲甘位于缅甸中部,是一处欣赏佛教艺术和建筑的胜地。蒲甘王朝的历代君王在此大建佛塔,先后建造的佛塔达万余座,故蒲甘又被称为“万塔之城”。蒲甘佛塔以数量众多、保存完好、建筑价值高而举世闻名,与柬埔寨的吴哥窟、印尼的婆罗浮屠并称为东南亚三大佛教奇观。

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骠国古城

骠国古城位于缅甸中部,这些遗迹见证了骠国1000多年间的辉煌历史。骠国古城遗址的三处古城只有部分经过了考古勘探。遗迹包括宫殿城堡、墓葬、手工业作坊遗址以及巨大的砖砌佛塔、部分完整的城墙和排水设施,有的至今仍在使用。

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菲律宾

巴洛克式教堂群

菲律宾的巴洛克式教堂群主要位于菲律宾吕宋岛的巴奥阿伊、圣玛利亚、马尼拉,以及班乃岛的米亚高等地,从16世纪开始出现,这些教堂基本是西班牙及墨西哥殖民者建立的。教堂的大体风格顺延了巴洛克建筑风格,使用大量镀金图案,装饰奢侈的墙面以及刻面精美的柱子等,形成了菲律宾样式的基督教堂,是东方基督教文化与建筑艺术相结合的建筑杰作。

199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维甘历史古城

维甘历史古城位于菲律宾吕宋岛,修建于16世纪。维甘的历史建筑不仅反映出菲律宾其他地方的建筑风格,而且融入了中国和欧洲的建筑特色,是亚洲保存最完好的西班牙殖民城市,也是唯一一个在欧洲建筑和设计中,融入亚洲风格建筑并存留至今且被完好保存的城市特例。

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科迪勒拉山的水稻梯田

科迪勒拉水稻梯田位于菲律宾吕宋岛中央的科迪勒拉山脉海拔700米至1500米的山峰上。几个世纪以来,伊富高部落人民完全靠肩扛手扶,用一块块岩石垒成一道道堤坝,直至成为现在被誉为“通往天堂的天梯”的稻米梯田。它是现今仍然存活的原始景观,当地居民沿用原始的农业方式耕种着千年水稻梯田,并承袭着古老的文化。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遺产名录。

泰国

素可泰历史城镇及相关历史城镇

泰国的素可泰及相关历史文化城镇遗址位于泰北中部,这里矗立着许多引人注目的纪念性建筑,反映了泰国早期建筑的艺术风格。素可泰王国时期逐步形成的灿烂文明迅速吸收了各种文化成分,并结合当地的古老传统构成了现在的“素可泰风格”。

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班清考古遗址

班清遗址位于泰国的乌隆地区。班清被视为东南亚最重要的史前聚居地。考古发现班清遗址的居民于公元前2000年已经懂得使用青铜器具,青铜时代之后,班清经历了铁器时代,出土了为数不多的铁器。出土的陶器种类众多、风格独特。此外还有葬具及随葬品以及一些用象牙和骨头雕刻的人像,用玻璃和次等宝石制作的珠串等。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阿育他亚(大城)历史城及相关城镇

阿育他亚又名大城,位于泰国中部、首都曼谷以北100千米的湄南河畔。阿育他亚拥有众多宏伟的古都建筑。它的遗迹——圣骨塔和大清真寺还依稀显露出它昔日的辉煌,可看出当时阿育他亚在绘画、文化、艺术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其中以绘画艺术的成就最为显著。阿育他亚艺术流派展示了阿育他亚文明的智慧和创造力。

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柬埔寨

柏威夏寺

柏威夏寺是吴哥王朝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大型石宫建筑物之一。柏威夏寺原是一座印度教神庙,供奉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湿婆。13世纪后,随着印度教在这一地区的衰败,柏威夏寺逐渐融合佛教元素,成为佛教寺庙。柏威夏寺有大量精美的石雕和佛像造型,建筑充分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宗教功能,寺内精致的石雕更是古代文明的瑰宝。

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古伊奢那补罗考古遗址的三波坡雷古寺庙区

三波坡雷古高棉语意为“丛林中的寺庙”,是6世纪末至7世纪初的真腊王国的首都伊奢那补罗所在地。这一遗迹占地25平方公里,包含有一个带有防御工事的城市中心以及若干寺庙,其中十座呈八角形,是东南亚同类建筑物中的典型代表。

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吴哥窟

吴哥窟位于柬埔寨暹粒市北约5.5公里,被称作柬埔寨国宝,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类建筑,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筑。吴哥窟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庙宇,是高棉古典建筑艺术的高峰,它结合了高棉寺庙建筑学中祭坛和回廊两个基本的布局,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马来西亚

马六甲海峡的历史名城:马六甲和乔治城

马六甲海峡是打通东方和西方、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国际水道。地处海峡边上马六甲和乔治城(槟城)是两座著名的古城。马六甲从16世纪起,曾受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的殖民统治,留下许多殖民时期的遗迹,至今依然保存完好。乔治城位于马来西亚的东北端,是槟城的首府和主要港口。乔治城以民居与商用建筑为特色,反映了自18世纪末期开始的英国统治时期的历史面貌。

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玲珑谷地考古遗址

玲珑谷地考古遗址位于马来西亚霹雳州,这一文化遗产坐落在玲珑谷地,被认为是人类发源地之一。1991年在玲珑谷地发现的“霹雳人”古人类遗骸距今已有1.1万年,证明马来西亚在一万多年前已经有人类居住。玲珑谷地遗址中既有露天遗址,也有洞穴遗址,还可以找到旧石器时代打造工具的场所以及早期技术的证据。

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老挝

川圹巨石缸遗址-石缸平原

川圹巨石缸遗址-石缸平原又叫石缸阵,位于老挝川圹省首府丰沙湾市附近,得名于其上的2100多个巨型石缸,这些石缸是铁器时代的丧葬遗迹。除巨型石缸之外,这里还有可追溯到公元前500年至公元500年的石盘、墓葬品、墓碑、采石场等。

201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占巴塞文化景观内的瓦普庙和相关古民居

占巴塞文化景观内的瓦普庙和相关古民居这一遗产位于老挝西南部的占巴塞省。占巴塞省在普高山脉和湄公河之间,有众多的寺庙、水利设施、民居、采石场、遗址古迹以及一条通往吴哥的古道。瓦普庙西邻普高山脉东邻湄公河,是占巴塞平原上一处重要文化景观。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琅勃拉邦古城

琅勃拉邦是老挝现存最古老的城镇,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琅勃拉邦是老挝佛教中心,寺庙、佛塔林立,有679座有保存价值的古老建筑物,是19世纪至20世纪欧洲殖民者建造的传统建筑与老挝城市结构相融合的突出典范。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琅勃拉邦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印度尼西亚

翁比林煤矿工业遗址

翁比林煤矿工业遗址位于印度尼西亚西苏门答腊省,翁比林煤矿遗产地是一个能够进行高效的深度采矿、加工、运输和出口煤炭的综合体系。煤矿作为一个露天矿进行开采的历史持续至2002年,其后只有地下矿继续运营。2011年以来,逐渐转型的翁比林煤矿建造了旅游和体育设施、苏门答腊吸毒者康复中心、摩托车公路赛场和动物园等,成为综合性的旅游景点。

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桑吉兰早期人类化石遗址

桑吉兰早期人类化石遗址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人类化石的分布面积约50平方公里。1937年9月,古人類学家孔尼华首次在此发现古人类化石,其后发现的人类化石标本达70多件,包括头骨、上颌骨残段、下颌骨残段以及单枚牙齿,其中S17号头骨标本为爪哇猿人化石中保存最好的原始人类头盖骨,由于大量珍贵化石的发现,为直立人阶段形态特征的研究提供了大量信息。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普兰巴南寺庙群

普兰巴南寺庙群位于印度尼西亚日惹城以东17公里处,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湿婆神建筑群。它是记录印度尼西亚人祖先灿烂文化的载体,也是世界建筑、雕刻和绘画艺术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美丽和优雅闻名于世。

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婆罗浮屠寺庙群

婆罗浮屠寺庙群位于印度尼西亚的马吉冷婆罗浮屠村。“婆罗浮屠”来自梵语,意为“山丘上的佛寺”。其中,佛塔的三个部分代表着通往佛教大千世界的三个修炼境界,其浮雕的顺序按照佛教徒朝拜圣迹的右旋礼分布。婆罗浮屠完美结合了建筑艺术及佛教思想,是佛教建筑中的不朽杰作。尤其是其浮雕内容丰富,雕刻细腻,被誉为“石头上的史诗”。

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巴厘文化景观·苏巴克灌溉系统

巴厘文化景观·苏巴克灌溉系统位于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巴厘文化景观包括五块水稻梯田和它们的水神庙,占地19500公顷。这些梯田沿袭一种叫做“苏巴克”的古老的灌溉系统,由水稻梯田和水渠、水坝、印度教神庙等建筑物组成。其中,“苏巴克”灌溉系统至今仍正常运行,已成为巴厘著名人文旅游景观之一。

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作者:冯慧宁

稻米梯田世界文化论文 篇3:

没有“苏巴克”,就没有巴厘岛


“善恶门”两侧分别代表“善”与“恶”

提到印尼,很多人会想到巴厘岛,但其实巴厘岛没那么“印尼”。而提到巴厘岛,很多人会想到阳光、沙滩、度假村或百货公司,但其实这些也没那么“巴厘岛”。

诚然,当代巴厘岛在印尼1.7萬多个岛屿中,无疑是最璀璨的那颗珍珠,其观光与休闲价值享誉国际。我们喜爱在库塔和水明漾逛街、按摩、做SPA;在金巴兰的海边烧烤、看夕阳;到蓝梦岛潜水、住VILLA;或住进努沙杜瓦的超高级度假村,与世隔绝。然而,若要深入找寻巴厘岛的传统精神,我们得离开海滩,前往那山野间的田,感受那流淌在田里的水。
没那么“印尼”

巴厘岛位于爪哇岛东边,以仅3公里的巴厘海峡相隔,面积不到6000平方公里,只占印尼国土0.3%,但却自成一省(印尼的一级行政区)。如果不算首都雅加达特区和日惹特区,巴厘岛就是印尼最小的省份。然而光是巴厘岛,在2018年就吸引了超过650万国际游客,同年度印尼国际游客数不过1580万人。换句话说,一个小小的巴厘岛,就为印尼带来了超过四成的游客。

但若是想透过巴厘岛来理解“印尼”,可能是很不切实际的。

印尼人的日常生活,很大程度受到宗教信仰影响。因为有86%的人口信仰伊斯兰教,所以在印尼的大部分地方随处可见清真寺,或是在天甫亮时便能听见“晨礼”的钟声,而且大部分地方都买不到“猪料理”,因为穆斯林不吃猪肉。
“圣泉庙”终年涌出“ 圣泉”供信徒和旅客浸沐

全印尼的印度教信仰者也不过约400万人,几乎都集中在巴厘岛上。

然而,仅仅一个海峡之隔,在巴厘岛信仰人数超过八成的宗教却是印度教。以巴厘岛总人口约420万人来计算,印度教信仰者约350万人,而全印尼的印度教信仰者也不过约400万人,几乎都集中在巴厘岛上。

于是在今日的巴厘岛,有许多以“烧烤猪排”闻名的餐厅,但较难吃到“牛料理”,因为牛是印度教里的圣兽;最常碰到的不是清真寺,而是随处可见的神龛与“花盒”。巴厘岛的印度教徒每日三次礼敬神灵的仪式,都是透过“花盒”作为媒介。

“花盒”成方形,以椰叶编制而成,没有盖子,里面会放入多种颜色的小花。红花置于南边,象征创造之神梵天;黄花置于西边,象征破坏之神湿婆;蓝花或绿花置于北边,象征保护之神毗湿奴。花盒里面还会放入简单的小饼干、米饭或糖果,人们在点香祭拜后,再洒以圣水祈求平安。

花盒会被置于家门外或是巷口的神龛上,有时候还会搭配各种颜色的“小伞”,象征不同的仪式。有的家户或商店也会直接将花盒放在门口或路口,于是不论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花盒。这也是因为在巴厘岛,万物皆有神。
盛世的沉积

离开阳光、海滩,往内陆走,最知名的景点是位于吉安雅县的乌布(Ubud)小镇。

乌布是巴厘岛艺术与文化的重镇,过去曾是巴厘岛最富庶的乌布王国。虽然印尼独立成为共和国后,除了日惹王国以外的王室都已失去实权,但是乌布王室仍受到当地民众的敬重。因此,建于16世纪的乌布王宫至今仍有王室成员居住,不过平时也开放部分区域让民众免费参观。

乌布王宫位于乌布的市中心,称不上金碧辉煌,甚至可以说有点“接地气”。因为它就位于嘈杂的乌布传统市集对面,市井之间人来车往,不远处就有卖家漫天喊价、买家半价开杀的声音。而王宫占地也不大,若是走马观花半小时内便可逛完,但是王宫建筑上细腻的石刻,让旅人仍得以感受它曾经的风华。

走出乌布王宫,半小时车程便可以抵达“圣泉庙”。巴厘岛又被称为“千庙之岛”,四处可见大大小小的印度教神庙。而圣泉庙是巴厘岛六大神庙之一,因为终年涌出“圣泉”供信徒和旅客浸沐而出名。

进入神庙不能穿着短裤、短裙,而要自备或在神庙外租借“沙笼”,围起下半身方能前行。在巴厘岛的神庙外,都能看见造型独特的“门”,名为“善恶门”,虽然是一个山形,但仅有对称的左右两侧,因此又被称为“裂山门”。“善恶门”两侧分别代表“善”与“恶”,透漏了巴厘岛人认为善恶并存的哲学,而门上通常会雕刻神像或动物图腾作为“门神”,用以阻挡坏的意念与事物进门。

走过善恶门,可以看到民众一一跳进长方形的浴池,有序地排队等待。而“圣泉”不负众望地从墙上的30个孔洞奋力涌出,让人们低头领受象征“净化”与“繁衍”的泉水,祈求平安、健康和财富。圣泉出口的上方则再次摆满了“花盒”,礼敬着赐福的神灵。
“湖水女神庙”

事实上,印度教在现今印尼国土上的传播,比伊斯兰教还要早。甚至在“前印尼”的历史中,最辉煌的盛世满者伯夷王朝,也是以信仰印度教与佛教的人为主。

满者伯夷王朝从13世纪末统治至16世纪初,并且在1343年征服了巴厘岛。然而到了15世纪,王朝因为王位继承问题日渐衰弱、分裂,导致16世纪时伊斯兰教势力开始进入苏门答腊和爪哇岛,迫使当地贵族、王室往东边逃到了巴厘岛,并在巴厘岛开启了新一轮印度教文化的盛世。

巴厘岛或许得利于一海之隔,当时并没有被伊斯兰教的苏丹王国攻下,因而维持了巴厘岛的独特性。虽然在19世纪时,巴厘岛遭受荷兰入侵与殖民,甚至有王室最终以集体自杀来拒绝投降,导致巴厘岛上信仰印度教的政权几近覆灭,但是印度教文化仍在巴厘岛得到了庇护,沉积至今,并滚滚流淌在当代巴厘岛人的血液里。
千年智慧“苏巴克”

除了历史连绵流长外,乌布也闻名于它美丽的梯田景观。然而,大部分游客虽然惊叹于层层叠叠的翠绿田景,但却没有发现在这些梯田之间,其实蕴涵着巴厘岛人的深刻智慧—苏巴克(Subak)。

“苏巴克”是由各地农民组成的自治组织,整个巴厘岛上约有1200个“苏巴克”,大的达500人,小的则有50人。“苏巴克”的功能,包括分配灌溉水、维护渠道、设立公用基金、调解纠纷以及举办仪式与活动。

“苏巴克”灌溉系统有一个全世界绝无仅有的特色—每一块农民的田,都只有一个进水口与出水口。农民间的用水互不干涉,避免纠纷。而下游“苏巴克”的灌溉水来自上游的“苏巴克”,于是每一个“苏巴克”的用水都是来自上游“苏巴克”的努力,也因此每一个“苏巴克”都必须努力维护水源,接力让灌溉水往下流去,直至入海。

根据目前的研究,“苏巴克”这个名词在10世纪就已出现。

那时一名来自印度与西藏一带的贤者,为了传教而带着800名随从来到巴厘岛,并与随从们以乌布北方15公里的Talun村为中心开始开垦,化林为田,才逐渐发展出了“苏巴克”—源自民间自发的沟通与协调,最终发展出了独一无二的合作制度,流传千年。

由于巴厘岛的气候四季皆可种稻,于是“苏巴克”之间会互相协商,错开种植的时间,避免灌溉用水不足的问题。而不同的“苏巴克”也有不同的规则,彼此互不干涉。“苏巴克”中所有决策,都不是投票的“多数决”,而是采用“共识决”,找出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方式,就连选出领导“苏巴克”的“苏巴克长”,也必须得到所有成员的认可。

这是“苏巴克”制度最重要的精神—公平与和谐,而这也正是巴厘岛文化的核心。
“三界”和谐共存

乌布北方有一座阿贡火山,那里对巴厘岛人来说是“神的家园”。

3万年前,巴厘島中部的火山爆发,让巴厘岛聚积了大量肥沃的火山灰土;而在巴厘岛共有四个火山湖,作为丰沛的水源终年灌溉着巴厘岛上8万公顷的梯田。其中位于巴度火山旁的“巴度湖”,有一座“湖水女神庙”,巴厘岛人相信岛上所有水的源头都来自这里。换句话说,对于巴厘岛人来说,他们所赖以为生的土地和水,都是来自“神的赐予”。
乌布小镇美丽的梯田景观

巴厘岛人相信,人与神、人与人、人与自然必须维持和谐与平衡,才能够永远共存。

“苏巴克”不只是灌溉系统,其组织和运作方式都隐含着印度教“三界和谐”的精神。巴厘岛人相信,人与神、人与人、人与自然必须维持和谐与平衡,才能够永远共存。在巴厘岛,除了常常听到“Om Swastiastu(欢迎你的到来)”之外,另外一句口头禅便是“Om Shanti Shanti Shanti Om”。“Shanti”意为“和平、安宁、平静”,整句话意指“愿天地万物和谐共存”。

“苏巴克”依据土地条件种植稻米,不过度追求种植面积,并且在每年的“宁静节”放任大地上的一切生长,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苏巴克”在内部集体讨论,取得共识、制定规范,并在“苏巴克”间协商、传承用水,这是“人与人”的和谐;“苏巴克”灌溉系统的每一个汇流点都会有寺庙,而且农民在进行各种活动之前,都会在寺庙集体举行敬天的仪式和祭典,这是“人与神”的和谐。

“苏巴克”制度的日常,就是“三界和谐”精神的实践。

20世纪70年代时,印尼政府推动绿色革命,巴厘岛的农人为了增加产量而加速稻田轮作,打乱了“苏巴克”原本的周期,使得虫害和鼠害暴发,稻米产量反而下降。在那之后,巴厘岛的农人才又逐渐回归“苏巴克”的传统模式,彼此协商与合作,重建巴厘岛千年以来的样貌。

2012年,独特的“苏巴克”制度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使得这种与土地和谐共存的稻作模式成为世界的典范。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可能与之相悖的“观光人潮”。农村周边的土地开始被旅游业、餐饮业高价收购,筑起一间间面向观光客的堂皇建筑。面对观光业的进逼,巴厘岛的农人们如何应对,将是下一个重要的课题。

若我们真的爱巴厘岛,也许该思索如何避免在观光和旅游的过程中,伤害巴厘岛的农村、伤害“苏巴克”的传统精神。毕竟若哪一天巴厘岛没有了“苏巴克”、没有了农村,我们—也将失去巴厘岛。

作者:卡莫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敦煌棉花种植管理论文下一篇:商代音乐文化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