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理念

2023-05-19

第一篇: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理念

“课程游戏化”理念下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弹性实施

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六个支架”中的支架六要求:“加大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每个班级的户外游戏材料和活动不少于5种,允许儿童自己创造玩法。”课程游戏化强调“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的理念,就是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去游戏,让幼儿自己能够掌控自己的活动。为了有效实施课程游戏化,保证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时间充足、材料丰富和幼儿自主性发挥,有必要对现有的体育活动进行弹性实施,需要把更多的自主权还给幼儿,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弹性实施,除了要考虑一日作息、季节变化、天气情况等时间上的弹性安排,还需考虑到前后两个活动运动量之间的动态平衡,教师跟幼儿之间的角色平衡,体育材料跟玩法的弹性平衡。

一、弹性组织体育活动

1.运动适量

在确定体育活动的量时,既要根据幼儿年龄、性别、身体发展、运动水平、体质强弱安排运动负荷,还要考虑到气候、季节等客观条件的影响。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兼顾一日安排中静态活动与动态活动之间的平衡,教师要根据前后活动的运动量来适当调整当前体育游戏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例如,某班刚结束一个亲子游戏活动,孩子们满头大汗,运动量较大,那么原有的体育活动安排就可做相应的调整,运动量就可相应减少;反之,如果某班刚结束的是一节安静的阅读活动,原有的体育计划则可正常开展,亦可根据幼儿的情绪、出汗、运动负荷等情况适当增加运动时间和练习密度。做到运动适量,要求教师能弹性安排固有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使体育活动既能满足幼儿身体、动作发展需要,又不会使幼儿产生运动负荷,造成身心负担。

2.自主选择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为幼儿准备多种体育活动材料,鼓励他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开展活动。”目前多数幼儿园体育活动是教师发起的教学活动,体育活动中幼儿的自主游戏少,幼儿的体育活动组织仍旧处于高控制状态。幼儿会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游戏,幼儿行为是教学规划的一部分,弹性空间很小。而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弹性实施,则允许幼儿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能力去选择器材,去决定怎么玩、和谁玩、玩多久,这样每一次活动内容就充满了弹性。当然弹性实施并不等于无端放任,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运动情况,合理引导幼儿全面发展,积极参加各类体育运动。幼儿作为社会人,也需要在一定的规则下进行游戏,例如户外体育游戏时间,幼儿要在规定时间内自主游戏,此时幼儿需要遵守的隐性规则就是“时间”,幼儿需要合理分配时间,充分游戏。但是在进行体育集体教学活动时,有时会针对某一项器材进行游戏,幼儿无法选择材料,但幼儿却可以决定怎么玩、和谁玩,同时幼儿也需遵守隐性规则――“秩序”,幼儿需要排队游戏、礼让、顾及集体等。放手让幼儿自主选择,可以让每个孩子的潜能都发挥出来,孩子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思维更自由,想象力、创造力就会得到培养。

3.创新玩法

幼儿园体育材料常常会遇到素材单一,玩法固定,幼儿兴趣不高的问题,而弹性实施体育活动,就要求教师把握好体育材料的弹性玩法,只有合理选择并恰当使用材料,才能有效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促进幼儿动作发展,满足不同层次幼儿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教师可以引领幼儿尝试和探索单一材料的多种玩法,例如:把横幅拧成绳子拔河,把横幅围起来做小池塘跨跳,把横幅顶在胸前顶风跑,把横幅顶在头上舞龙,骑坐在横幅上划小船,把横幅抛起老鼠钻等等;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不同器材的组合机会,让幼儿进行组合器材的玩法创新,例如把轮胎、横幅提供给孩子,孩子们玩起了“遮风挡雨”(几人合作,把横幅顶在头顶,走过轮胎)的游戏,可以是两位幼儿一起合作,也可以是

三、四位幼儿一起合作。创新玩法需要教师提供材料的有效支持,需要教师给予幼儿创想的机会和时间。幼儿生成的游戏,是他们喜欢并适合他们的,同时,幼儿也在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和调整游戏的玩法。

二、弹性安排体育活动时间

1.根据季节变化,弹性安排体育活动

《指南》指出:“气温过热或过冷的季节或地区应因地制宜,选择温度适当的时间段开展户外活动,也可以根据气温的变化和幼儿的个体差异,适当减少活动时间。”例如华东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幼儿园体育活动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安排,春秋季可以正常开展体育活动,不受时间段限制。夏季则温度较高,体育活动一般不安排在10:30-15:00之间。冬季则可视本园的日照时间和体感温度,弹性安排活动,例如部分位于城市中心的幼儿园,因为周边高楼阻挡,下午三点左右,操场就基本看不到阳光,因此,该类幼儿园尽可能把活动安排在10:00-15:30之间。幼儿园在建构课程时,要以儿童立场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为幼儿的自主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满足儿童的发展需求。

2.根据天气情况,弹性安排户外活动

《指南》指出:“幼儿的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若碰到雨、雪、大风等恶劣天气,原本安排的体育活动,就无法开展,而体育活动多是针对室外环境?O计,再加上近几年来,国内雾霾天气越来越频繁,幼儿户外活动时间难以保证,这严重影响了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2013年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江苏省大气重污染预警与应急工作方案(暂行)》,其中明确规定空气质量指数(AQI)在201-300之间,即重度污染时应停止户外运动。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师要根据每日空气质量指数变化的情况来弹性安排体育活动,若空气质量指数超过特定标准,户外体育课和户外集体活动则必须取消,幼儿可改在室内进行体育活动。因此,在制定体育活动计划时,教师可以灵活制定一部分适宜室内开展的体育游戏,在活动安排上,可根据天气情况,弹性调整活动场地。

3.根据时间情况,弹性安排体育活动

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支架六”提出:尝试实行弹性一日活动时间安排表,除了餐点和午休时间,其他时间允许老师根据活动需要,灵活调配。如今江苏省各园都在积极开展课程游戏化实践,探索弹性时间安排,原本的零散时间,被整合为板块式、弹性化的作息安排。为了保证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很多幼儿园把早操和户外活动相对集中安排,减少幼儿在室内外活动交替、上下楼梯等环节上的等待,从而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但是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则受制于场地安排问题,通常需要对活动时间进行整体协调,统一安排。而实施弹性时间管理后,在幼儿操作活动中,有时教师会根据幼儿兴趣需要、活动实施进展、生成内容等不确定情况,适当延长活动时间,有时教师也会为了保证幼儿充分的探究时间,而把上午的教学活动时间进行整体使用。这样就无法保证原有的体育教学活动按计划进行,这就要求体育教学活动时间上的弹性实施。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课程审议,协调安排。教师应针对一周活动内容进行课程审议,各年级组预设需要板块时间、弹性时间的活动内容,进行梳理统整,幼儿园根据统整情况再做体育教学活动场地安排。

(2)允许班级之间时间安排的互相调整。各班级之间的体育教学活动,可以根据本班的活动实际,弹性实施,班级之间协调互换。

(3)允许单节体育教学活动时间上的弹性安排。教师应考虑到前后活动时间短暂的延长或缩短的弹性可能,给予体育教学活动时间上的弹性空间。例如,前一活动延时五分钟,那么体育教学活动应有延时五分钟的弹性空间。

(4)对于幼儿园内的专职体育男教师,可以提前参与到年级组周计划的制定中去,根据班级周计划制定体育活动的教学计划,除此之外,还要多和班级老师沟通,以防临时调整计划。

实行弹性体育活动,可以让活动更加深入,避免走过场,提高了体育活动的有效性,同时对幼儿和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要让体育活动更好地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要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能力、水平和需要,自主选择、自主尝试、自主探索。另一方面,教师要对个别特殊需要的孩子多加关注,要实时观察幼儿游戏情况,适时给予发展支架。

参考文献:

[1]刘封.对幼儿园教学活动时间进行弹性管理的思考与尝试[J].新课程(中),2011(3).

[2]王春燕.以游戏精神实现教学与游戏的融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2).

[3]任红雷.小学弹性化时间制度实施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4]刘倩.对幼儿园实行弹性时间管理的思考[J].亚太教育,2015(15).

第二篇: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反思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六个支架学习反思

近日,我们幼儿园全体教师在周园长的带领下一起学习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六个支架。在此之前,我认为《课程游戏化》的颁布与实施意味着旧的课程体系的结束,通过此次学习我们了解到《纲要》和《指南》和《课程游戏化》要求是一致的,是相互融合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就已提出了“游戏是基本活动”的问题。所谓基本活动,意味着是重要的和不可缺少的。

作为一线老师,我们常常疑惑于如何平衡“教和玩”的难题。在过去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为了生硬的体现教育教学活动中游戏的存在。我们通常只是植单一的插入一些游戏。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会困惑,为什么在教学活动中孩子的兴趣缺缺,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学。通过学习我才了解,课程游戏化是要站在质量的高度去考虑,站在儿童获得完整经验的角度去考虑,站在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角度去考虑,简单的说课程游戏化就是让幼儿园课程更贴近生活,更生动一些,更有趣一点,活动形式更多样化一点。幼儿动用多种感官探究、交往和表现的机会更多一些,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更充分一些。

结合这次学习来反思自身发现,在以往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年也能注重体现游戏化,但是在活动中并不能体现幼儿为主体的自主性游戏,由于害怕孩子“不会玩”“玩的不好”“玩的有危险”通常我在玩的过程中没能体现孩子的自主,这样的游戏往往只是在我的操控下“听我玩”!所以往往在玩的过程中孩子没有自我的意识,只是在我的控制下被动的接受。用虞永平教授的话来说游戏不是教学,不需要教师去“导演”和指挥,因为教师指导过头了,就成了“导演”,孩子游戏中的自由自主和创造就会失去,因此要合理指导游戏,应该融入课程文化,形成习惯。

课程游戏化的关键在教师,焦点在幼儿,幼儿行为总能折射教师的思想和作为。课程游戏化的核心追求是幼儿积极投入活动过程并充分探索、交往与表现,是幼儿不断丰富和发展新经验,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的不是教师说什么和做什么,而是幼儿说什么和做什么。良好的幼儿园课程会不断促发幼儿的兴趣,催生新的活动,能让幼儿专注地投入当前的和不断生发的行动中去。

此专题学习,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行为,在日常教学中的确存在很多问题,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要珍惜孩子们有限的童年生活,探索有质量的幼儿园课程。 而作为一名幼儿老师,我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反思。六个支架中提出的一些解决措施,给了我启发和思考,在今后的教学管理中,我将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学习先进的理念,与幼儿共成长。

XXX 2016-4-6

第三篇: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培训

走进游戏化的课程

四月大地复苏,春暖花开,我们迎来了卢主任的《课程游戏化理念下的幼儿园活动区域的再思考》专题讲座,在讲座中卢主任用一段视频更加逼真的诠释了什么是课程游戏化。

在这段视频中,是小班的幼儿与教师的展示。教师通过与幼儿听音乐进入课堂,在听音乐的部分教师讲清要求,幼儿每人找到自己喜爱的点点,当音乐停止时会让幼儿说出自己选择这个点点的原因。在第二个环节中是幼儿与教师共同感受点点的神奇变化。教师采用的是日本画家草间弥生的作品,让幼儿通过观察不同的画面来感受出点的变化,可以是长颈鹿,可以是草莓。其中还让幼儿亲身体验变点的过程,这个过程在幼儿的点画下是一个接着一个的点点出现,幼儿的游戏兴趣被推上了高潮。在幼儿了解了点可以是大的和小的,可以是不同颜色的,可以组成不同的图形等等之后,教师最后要求幼儿来实践。教师为幼儿准备了不同颜色的底版,不同的圆点,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千变万化。最后幼儿的作品真的很成功。不得不说这是教师在游戏化课程中的成功制作。

在这节课中教师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没有让幼儿只看教师的操作,从开始的引入配合音乐的力量来给这节课增添乐趣,幼儿的出发点被带动。几个环节中教师的语言很少,与幼儿的互动确体现了游戏的作用。可以看出这是一节幼儿喜欢的,真正的满足了幼儿的需要的游戏化课程。

虽然是一节课,要想达到游戏化,教师的准备不容忽视。教师要提前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加入适宜的游戏,然后是教具的准备,想要游戏动起来,要达到每个小朋友都有事可做,那学具就要人人都有。教师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要鼓励游戏、欣赏游戏、服务游戏、沟通游戏。

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游戏,虽然每天都坚持了区域游戏活动,但真正的要把课程变为游戏化,教师的观点要首先转变,不能说把一节课整体的一下子都变成游戏结构,也要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进行转变。在转变的过程中,我们还要会进行记录,反思接着改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是一个成功的课程游戏化实施者。

第四篇: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汇报材料

XX幼儿园2017年课程游戏化区级视导汇报材料

2015年末,我园申报了区级课程游戏化项目,申报的项目名称为《„„》。2016年,我园正式成为课程游戏化建设园,开始了我们的课程游戏化探索之旅。

一、2016年项目建设推进情况。 1.理论学习,明晰课程游戏化理念。

2016年是我园推行课程游戏化项目的第一年,园领导以及一线教师对“课程游戏化”的理念还不够清晰,因此,我们首先的安排是学习培训,内化理论。我们先后分层次派出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园内领导参加区级、市级的的课程游戏化理论培训,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菜单讲座,搜集网络资源提供给一线教师学习培训,定期组织沙龙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培训和指导,我们从领导到一线教师,对课程游戏化的理念已经非常明晰,对课程游戏化提出的要求也能熟记于心。

2.成立了课程游戏化核心组,整理建设思路。

紧接着,我们成立了课程游戏化核心组,通过教师自我申报和考核竞选的方式从园内挑选出了理论水平高,行动力强的老师组成了我们的课程游戏化核心组。核心组成员虽然只有8人,但是涵盖了老中青教师、一线和行政教师,何园长担任核心组组长。课程游戏化核心组成员每两周进行一次研讨,学习最新的理论知识,反馈最近的园内发展状况,反思园内的各项活动安排。

通过课程游戏化核心组成员的交流和讨论,我们的建设思路初步确定为:教师在研读《指南》和分析本班幼儿发展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科学合理的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能够创设满足幼儿发展的适宜环境,能够更加了解幼儿,自我反思能力有所提高,家园合作更加科学和谐。

3.分析一日活动流程的合理性,梳理过度环节的研究策略。

通过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的交流讨论思考,我们将园内的一日活动安排流程做了进一步的梳理,与所有教师交流了一日活动安排中的“弹性时间”的含义,鼓励教师按照班级特点和孩子兴趣,实行弹性时间,消除消极等待,给孩子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支持他们多样化的发展。

针对我园之前各环节中间的过度环节,教师自我反思加园领导蹲班观察,发现之前园内的过度环节时间处理方式有悖于课程游戏化的理念,幼儿缺乏自主,活动内容比较单一。针对这个情况,我们首先与教师展开了讨论,明确了一日活动中的过度环节有哪些,再指导老师与幼儿展开自由讨论,倾听孩子在过度时间想做的事情,鼓励孩子将可做的事情用图画的方式记录下来。教师提供一个专门的版块,孩子可以根据板块中图画的提示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游戏内容。在过度环节时间,孩子们除了可以玩游戏,还可以利用班级中的任何材料,待在班级中的任何位置,通过这样的形式,班级中的空间和材料都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孩子们也变得更加自主了。

4.在共建园的帮扶下重点研究区域游戏、晨段游戏环节。

我园的课题名称为《„„》,因此,我们将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先拆分出来,逐一重点研究在此环节实施课程游戏化的策略。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我园与„„幼儿园形成帮扶园关系。利用这一优质的指导资源,我园邀请了„„幼儿园的骨干教师多次来园,重点指导区域游戏和晨段环节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策略。通过园内教师的积极创新以及„„幼儿园老师的尽心指导,在区域游戏环节,我们的桌子全部进区角,教室的空间利用上更加合理,区域的隔断也经过多次的调整,实现了各区域间的互动。材料的投放上更加丰富,同时注重层次性和可操作性;教师也能更多的以观察者的身份而不是直接的参与指导进入游戏,及时观察、记录、反思,为进一步提材料做思考。

我园的晨段游戏环节,在实施课程游戏化之前,材料比较单一,幼儿消极等待、排队现象比较严重。自从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开展后,我们增添了很多大型的器械,梯子和轮胎。器械丰富后,孩子的自主性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依然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相对简单的器械组合锻炼。为此,我们学习了一些幼儿园的做法,实行了幼儿自主晨锻。起初,孩子们和老师都放不开手,经过核心组成员在操场的几天的观察,我们发现了问题的原因:孩子们对自主晨锻的规则、要求以及可以的组合方式了解的并不清楚,教师因为害怕安全隐患而不敢放开手。为此,我们指导教师利用集体教学时间,向幼儿介绍自主晨锻的要求和规则,开展晨锻器械组合创意比拼活动,提高幼儿自主组合拼搭的能力。针对教师的担忧,我们利用业务学习,观看了安吉的室外游戏,教师们在感慨的同时也愿意相信我们的孩子也是有能力的学习者,有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愿意放手试试看。 经过一学期的尝试,现在我园的孩子基本实现了自主晨锻,孩子的各项动作技能以及社会性品质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二、2017年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针对2016年我园实施课程游戏化的情况,我们制定了本学期课程游戏化的研究重点和研究目标。本学期,根据我园实际状况,我们将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游戏、户外游戏作为我们研究的重点领域。

根据《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实施要求》,比如目标一中指出:观察和理解儿童是教育工作的起点。“科学观察——正确解读——有效支持”是教师与幼儿日常互动中应有的专业行为。目标二中指出:审议和改造课程方案,提升课程的适宜性。在实践中坚持对先行课程方案的不断调整,基于儿童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对现行课程方案经行审议,发现问题和不足,并作出适宜性调整。审议课程的内容,内容应来自于幼儿园的环境和现实生活,从社区和家庭生活中寻找课程内容,避免本本主义的“课本”定内容的现象。目标四指出:注重活动形式的多样性。要根据需要灵活采用全班集体、小组、个别等多种活动形式。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创建多样化的活动区域,支持幼儿建构、探索、阅读,确保幼儿自发的游戏活动。根据这些目标和要求,结合我园本学期的研究重点,我们本学期的研究目标为:

1.加强教师的观察意识。

教师主动观察幼儿的意识加强,能够利用多种便捷的方式对儿童日常行为做简单的记录,能够借助《指南》,正确理解幼儿的行为,并提出有效的支持策略。

2. 开发周边资源并在主题教学活动中实施运用。

3. 丰富户外游戏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师在户外游戏活动时的指导水平。 具体工作安排:

(一)课程游戏化理论培训。 1.开展课程游戏化园级菜单讲座。

课程游戏化核心组成员对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在园内利用菜单讲座的形式进行宣传发动。

2.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学习课程游戏化理论知识。

业务园长利用每学期的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所有教师学习课程游戏化实施要求、六个支架等理论内容。 3.以青年教师沙龙组形式组织所有教师进行集中学习。

青年教师在我园的教师比例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利用青年教师沙龙组活动,学习并进行考核,激发所有青年教师提升理论的热情。

4.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理论分享。

课程游戏化群里面有很多的学习资料,课程游戏化负责人定期将最新的学习资料上传至网盘,提醒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我学习和提高,各教师在外出学习后,也可将学习资料上传至网络,供全园学习。

(二)加强教师观察意识。

课程游戏化“六个支架”里面要求教师每天观察1名幼儿,每天观察3次,每次观察3分钟,用随笔的方式或者同事们之间即兴谈话的方式讨论自己观察到的儿童行为。考虑到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要求每个班级的教师每天共同观察1名幼儿,每天观察3次,在下班前以即兴谈话的方式讨论观察到的儿童行为,要求教师去发现儿童的兴趣点和能力。另外要求教师每两周上交一篇纸质的观察记录随笔,每学期上交3篇儿童游戏视频的观察分析。一线教师观察幼儿在区域游戏、集体活动、户外游戏时幼儿的社会交往、动作发展、学习习惯、语言表达等情况。

另外,课程游戏化核心组成员还需要观察一线教师,定期观察一线教师在本学期重点研究的环节时幼儿的活动情况以及教师对幼儿的指导情况。

(三)丰富户外游戏内容和形式。

我园的下午户外游戏以户外集体游戏为主,为了进一步丰富孩子户外游戏的内容和形式,我们准备开发幼儿园后面的荒地,开辟户外种植区、玩水区、探索区,给孩子提供探究创造的场所(详细方案见幼儿园荒地开发方案)。

针对前期户外游戏活动形式比较单一的问题,我们拟在本学期在户外游戏时间开展“大带小”的活动。大班孩子带着中班孩子一起游戏,中班孩子带着小班孩子一起活动。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中大班的“大带小”活动我们鼓励大班孩子带着中班孩子一起去玩一玩传统游戏,中小班的“大带小”活动我们鼓励中班孩子带着小班孩子去玩一玩幼儿园里的器械和玩具材料(具体安排见幼儿园“大带小”活动安排表)。

这样的话我们每天下午的户外游戏:大带小一天、大型玩具或小树林游戏一天、荒地探索一天、集体游戏一天(星期三下午除外)。形式和内容较之前应该会有比较大的改变。

(四)园本主题教学活动的尝试。

根据暑期所有教师对周边资源的调查表,课程游戏化核心组成员讨论确定出适合小中大年龄特点的主题资源,青年教师沙龙组成员根据《指南》五大领域的目标和要求设计出相应的教学活动方案。再由年级组长和说课组长安排集体说课,最终确定出主题活动的内容。并在环境和区域中充分体现该主题。

三、项目建设存在问题及困惑。

1.区课程游戏化群文件更新的较少,缺乏课程游戏化项目优秀幼儿园实际的操作方案的文件参考。针对幼儿教师队伍来说,很大程度上别的幼儿园的实际的操作方案比理论学习更能激发教师的思考。

2.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开展,需要更多像“六个支架”一样实践性强的理论指导手册。

四、下一步推进计划。

1.加强一线教师的培训力度,理论培训+实践培训同步进行。 2.实行学习——反馈制度,提高教师的学习效率和工作的行动力。 3.打造特色班级,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班孩子的特点以及家长资源开展丰富的活动。

第五篇: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马春云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给我国幼儿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使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指导下,教师充分利用多种教育资源,积极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以幼儿的兴趣为线索来设计活动,同时又注重课程的生活化、游戏化,使幼儿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在主题活动中积极地感悟、体验、投入、参与,使幼儿在获得各种知识、各种经验、各种能力的同时,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得到了提升。

关键词: 幼儿园课程 生活化 游戏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为他们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同时又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由此可以看出,幼儿园课程应关注幼儿的生活,积极利用周围环境和社区资源,关注课程各领域的有机整合,促进幼儿整体、和谐、主动、健康地发展。注重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和游戏化是全面贯彻《纲要》的需要。生活和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综合的重要途径。《纲要》为幼儿园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如何整合课程资源、整合各领域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一. 课程的生活化

生活是完整的、多姿多彩的,对幼儿而言,生活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重要的学习途径。幼儿的一日生活、与幼儿有关的社会生活及幼儿的游戏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我们要善于从幼儿的生活出发,利用幼儿身边的人和事,利用幼儿熟悉的环境,以适合幼儿的方式,组织我们的教育活动,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发展。而教育与生活是互动的,教育应具有生活的意义,生活应具有教育的意义;教育要向生活回归,使生活成为课程源泉,让生活融入课堂教育之中。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是立足生活,以生活为背景,让幼儿在生活中不断拓展经验,发展积极的情感,发展必要的技能。比如:幼儿园生活就具有大量的对幼儿发展有益的教育资源,幼儿园的花草树木、种植园地、饲养角、玩具、图书及同伴、教师等均是幼儿学习的资源,融合了健康、语言、科学、艺术、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内容。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是幼儿熟悉的,也是能够引起幼儿兴趣的,因此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应该是趣味的;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是以完整的生活为资源的,因而是整体性的,不是分割的;生活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因此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的。

(一)生活是丰富多采的,生活又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路边的小水坑、草地上的蟋蟀、窗外的雨滴、雨后天空灿烂的彩虹、街上来往匆忙的行人……无一不是孩子们好奇的焦点,兴奋的来源。这里,有孩子们数不清的奇思妙想,脱下鞋袜,光脚跳进泥坑,体验一下皮肤触水、触泥的感觉;穿上雨衣,聆听雨的声音,体验雨打在身上的感觉,观察雨落地时所造成的奇特效果……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更多地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使他们融入自然,融入社会。如在组织“青蛙捉害虫”这一主题 时,我们并不勾画田野,草地,害虫知识网络,而是和幼儿一起去结识田野朋友草地朋友帮他们捉害虫,以朋友的目光感受朋友、理解朋友,关心、照顾朋友。幼儿把自己装扮成青蛙,为田野,草地捉害虫。于是,在情感愿望的驱动下,他们徜徉在田野的怀抱里,沉迷在美妙遐想中,为“青蛙捉不到害虫”着急,为“被害虫吃掉的庄稼”伤心……在音乐的旋律中他们用自己的形体语言表现青蛙的高兴、学着青蛙的跳跳,他们表现出无比开心快乐,把夏天的生机勃勃的精神富有神韵地表现出来……也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中,他们积极地探索,幼儿与自然交融,在真实、生动的情境中,获得了发展。

(二)生活是一种实践、一种参与,也是一种体验。课程可以追随幼儿的生活和经验。凡是幼儿需要的、感兴趣的,尤其是随时随地在其生活、学习过程中产生和发现的,又是他们急于想知道或解决的问题,应及时地纳入到课程和活动中来。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的经验受到了真正的重视,幼儿的学习与他们的真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在一次中班幼儿感受自己长大了的活动中,我们提供了水彩笔、报纸,建议孩子躺在报纸上,让同伴描画他的身体轮廓,一个孩子看到自己的身体轮廓图说“我怎么没戴眼镜呢?”于是,马上有孩子给轮廓添上五官,当发现有点五官位置不对时,一个孩子立即提议:“做个记号再画就不错了。”有个孩子突然想到还要画小鸡鸡,于是就添画了小鸡鸡和一串尿珠,几个孩子围成一团。这就是生活中孩子的成长。

如小班主题“轱辘轱辘”中,“汽车”“轮胎”“红灯、绿灯”都是幼儿生活中熟悉的,根据幼儿对“车轮”的观察角度和兴趣点不同,教师组织了多种活动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使幼儿的探索活动更为深入,更为主动。于是,围绕“轱辘轱辘”孩子们展开了探索、讨论并与爸爸妈妈一起查找资料。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的经验受到了真正的重视,幼儿的学习与他们的真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活动的主题是幼儿所喜欢、感兴趣的时候,幼儿就会调动全部的智慧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并有效地去同化外部世界,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二、课程的游戏化

缘于对生活、游戏、综合的思考,我们设想使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成为游戏活动展开的过程。通过实践,我们发现这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合理的。如在小班“小小蛋儿把门开”主题活动中,我们和孩子及家长一起收集各种各样的蛋和蛋的图片、画册,把各种蛋的图片布置在活动室四周,俨然一个蛋的小世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可随时观察、讨论。圆溜溜的蛋惹人喜爱,会滚、会转;薄薄的蛋壳一不小心就会破碎;圆圆的蛋里还会孵出小鸡、小鸭……一只只蛋就是一个个秘密,等待着我们去打开它的神秘之门。我们还组织幼儿设想各种游戏,于是,各种游戏活动生成了:科学游戏——滚蛋比赛、体育游戏——我是小鸡蛋、感官游戏——真假蛋宝宝等等。根据彩蛋鲜艳的色彩、美丽的花纹、图案,我们设计了美工活动“制作蛋壳画”和亲子游戏——欢乐蛋蛋碰。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投放一些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学习,制作蛋娃娃等等。按数量让幼儿做数学游戏——生蛋比赛,根据幼儿的兴趣、能力不断展开主题探究活动,及时调整、更换活动材料,使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密切结合并相互影响,在主题活动的展开过程中,生活活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有机整合在了一起。

游戏化意味着游戏不只是教学的手段,还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不只为教学服务,游戏也有它自身存在的价值,因此教学也应为游戏服务。孩子以“融合式”的认知方式来认识世界,这种“融合式”的认知方式通常转化为幼儿的游戏。孩子们在游戏和生活实践中,通过与周围环境中的人、事物等互相交往和接触,学习和积累相关的经验,游戏既是课程的内容,又是课程的实施途径。于是,我们充分利用孩子这种独特的认知方式,调整和实践我们的课程,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游戏和实践获得多方面的经验。游戏和教学一体化是将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从幼儿生活中来又回到幼儿游戏中去,并在游戏和教学一体化中实现整合,积累经验。在组织了一个教学游戏化及自主游戏的半日活动后教师问:“今天你们做了什么?”幼儿开心地回答:“我们一直在做游戏、在玩。”事实上,教师只是在教学环节上追求了游戏化效果,幼儿便有了置身游戏中的体验。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也许从头到尾都是在“玩”,但也正是在“玩”的同时引发、支持并促进了他们的学习活动。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同时也张开想象的翅膀尝试解释科学,或者萌生用歌唱或舞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知……只要我们做到心中有目标,把教育目标从有形转化为无形,渗透到游戏之中,孩子们就能在游戏中自主地学习。

“孩子认识世界有其独特的方式,在幼儿的世界中,不健全的逻辑嬗变以一种诗性的逻辑,不完善的科学演绎为想像的艺术。”孩子正是以这种“融合式”的认识方式来认识世界的,这种“融合式”的认知方式通常外化为幼儿的游戏。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孩子这种独特的认知方式,调整和实践我们的课程,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游戏和实践获得多方面的经验。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也许从头到尾都是在“玩”,但也正是在“玩”的同时引发,支持并促进他们的学习活动。

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空间,让他们享受童年的快乐;给孩子一个嬉戏的舞台,让他们展示儿时的风采;给孩子一个求知的启迪,让全心全意深究自然界的神秘。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游戏是快乐的学习,我们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中应该让教育回归生活,把游戏还给孩子,让孩子置身于快乐的生活和游戏之中。总之,幼儿园课程建设要立足生活化、游戏化,这是我们在课程改革与实践中获得的实实在在的感悟。

河南省尉氏县限制幼儿园 ------马春云

2014年5月22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幼儿园关工委工作计划下一篇: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