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县农业生产现状调查和对策建议

2022-10-09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生产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效。随着三农工作的整体推进,我国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业生产也迎来新的突破,在此过程中,农业生产效率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要用世界上7%的耕地来养活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而酉阳县又是一个拥有71.2万农业人口的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2.8%,人均耕地只有(2.5×667)m2,要在有限的耕地上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来解决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农业生产显得尤为重要,它关系着民生,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处理好农业生产中的瓶颈问题,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成为当前农业经济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这也是本文所关注和将要探讨的问题。

1 调查目的和意义

1.1 目的

通过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掌握酉阳县农业生产现状,发现农业生产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为县委、县政府在稳定发展农业生产上提供决策参考,有效地解决农业生产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为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保障。

1.2 意义

农业是百业之基,是社会安定的基础,是保障经济持续发展的“压舱石”,农业生产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食物,而且与社会、经济、文化、紧密相连,是定国安邦之圣器。而农业生产条件直接影响到粮食总产量,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农业的发展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开展农业生产调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酉阳县农业生产基本情况

2.1 基本县情

酉阳县位于武陵山区腹地,地处渝东南渝、鄂、湘、黔四省市结合部,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势中部高、东西两侧低,地形起伏较大,海拔263~1895 m。地貌分为中山区,海拔800~1895 m;低山区,海拔600~800 m;槽谷和平坝区,海拔263~600 m。全县以毛坝盖山脉为分水岭,形成两大水系,即东部的酉水河、龙潭河为沅江水系,西部的小河、阿蓬江等为乌江水系。全县幅员5173 km2,下辖2个街道、37个乡镇、278个行政村(含8个社区),总人口86万人,其中农业户数19.1万户、农业人口71.2万人、乡村从业人员45.6万人。全县现有耕地面积11.54万hm2,其中田3.14万hm2、土8.40万hm2。境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垂直气候特点突出,生物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4.9℃,降水量1296 mm,年日照时数1131 h,积温5200~5800℃,无霜期220~300 d;常见的树种资源225种,草资源82种,中草药资源1200余种,兽类33种,鸟类149种,鱼类45种。农业是县内主要产业,粮食在农业中占居着主导地位,常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67万hm2左右,总产量36万t以上。2015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58.6亿元,其中:农业收入19.3亿元、林业收入2.3亿元、畜牧业收入17.7亿元、渔业收入0.3亿元、农村第二、三产业及其他收入1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69元。

2.2 种植业生产情况

据2015年农业统计资料显示,全县农作物播种总面积14.15万hm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91万hm2、经济作物播种面积5.11万hm2。粮食作物中主导作物玉米、水稻、马铃薯、红薯播种面积分别为2.12万hm2、1.82万hm2、2.39万hm2、1.20万hm2,产量分别达到11.3万t、12.2万t、7.2万t、4.9万t;经济作物中主导作物蔬菜、油菜、药材、烟叶播种面积分别为1.79万hm2、1.20万hm2、1.09万hm2、0.61万hm2,产量分别达到30.1万t、2.3万t、5.9万t、1.2万t。农业种植业内部结构比例为:粮食作物面积、经济作物面积分别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63%、36.1%。

2.3 农村劳动力情况

据2015年农业统计资料显示,全县乡村劳动力资源总数48.9万人,其中劳动年龄内的43.5万人,常年外出劳动力21万人,占劳动资源总数的42.9%。从事农林牧渔劳动力18.8万人,从事工业、建筑业劳动力5.9万人,从事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其他行业从业人员20.9万人。

2.4 农业机械推广情况

2010—2015年,全县共推广微耕机18500台,大小收割机54台,插秧机150台,大中型拖拉机78台,水泵5800台,打谷机5650台,畜牧机械、渔业机械、林业机械、各类加工机械5460台套。发放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1800多万元。

2.5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据统计,2006—2014年,酉阳县农业综合开发投入资金9808万元,对麻旺镇、泔溪镇、涂市乡、木叶乡、毛坝乡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综合治理,涉及治理面积0.63万hm2,修建机耕道83.98 km、人行便道90.45 km、排灌渠系173.75 km。

2.6 农村适用人才培训情况

2012—2015年,全县开展农村适用人才培训20569人。其中:2012年开展职业技术培训1600人,专项技术培训1400人;2013年开展农业专项技术培训、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农业创业培训3900人;2014年培育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500人,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700人;2015年培育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200人、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300人。

2.7 农药化肥用量情况

据统计,2015年,酉阳县农用化肥施用总量为8.8万t。其中:氮肥施用总量3.7万t,通常使用的品种有硝酸铵、尿素、氯化铵、碳酸氢铵,以尿素、硝酸铵、碳酸氢铵为主;磷肥施用总量2.6万t,通常使用的品种有过磷酸钙、磷矿粉、骨粉、钙粉、磷肥、饼肥,以过磷酸钙为主;钾肥施用总量0.5万t,通常使用的钾肥品种有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复合肥施用总量2万t,通常使用的品种有涪陵腾升25%与45%、桂湖牌45%含量的复合肥。农药施用量275 t,通常使用的种类为杀虫剂、杀菌剂等。

3 酉阳县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

3.1 农业结构不合理,市场缺口较大

长期以来,酉阳县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比较突出,据2015年农业生产年报统计数据显示,从粮经作物比例上看,粮食作物种植的比重较大,经济作物种植的比重较小,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分别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3%、36.1%;从种养殖结构上看,种植业收入略高于养殖业收入,农业收入、牧业收入分别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9.8%、29.1%,相对持平,绝大部分收入来源于二、三产业和外出务工收入;从农产品质量结构上看,低端大宗农产品较多,高端特色农产品较少,而大宗农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存在较大的缺口,就水果、蔬菜而言,绝大部分靠外地调入满足市场需求。

3.2 农村劳力不足,制约农业生产

近年来,在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的大背景下,酉阳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聚集,在这些外出务工的人员中,大部分都是50岁以下的青壮年劳动力,留守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是老年人、妇女。据2015年统计资料显示,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48.9万人,劳动年龄内的有43.5万人;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1万人,占劳动力资源总数的42.9%,如果按农村从业人员来计算的话,这个比例还要高。由于酉阳县地处山区,当前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并不高,农业生产仍然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体力活,光靠留守农村的老人、妇女来承担,必将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影响,成为酉阳县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农业前景令人担忧。

3.3 机械化水平较低,生产成本较高

受地理环境、经济状况、人员素质、基础设施投入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机作业便道建设硬件设施跟不上,农机正常使用受限,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需要,农民只能采取传统的耕作方式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强度增大和生产成本明显增高。据统计资料显示,2010—2015年,酉阳县共推广农机具35692台套,从推广的机械种类看,小型机具、动力机械、耕作机具、低科技含量机具较多,大型机具、收割机械、配套机具、高科技含量机具较少。大部分群众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农机重要性认识不足,购机积极性不高,机手熟悉农机安全常识、熟练掌握农机操作规程的不多。

3.4 基建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薄弱

近几年来,虽然国家和市级财政每年对酉阳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少,但相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来说还远远不够,大部分农田基础设施依然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难以适应农业生产机械耕作和现代农业发展。例如2006—2014年间,酉阳县共计投入9808万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用于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综合治理,但改造耕地面积仅占耕地总面积的6%。据统计资料显示,2015年,酉阳县旱涝保收面积0.96万hm2,仅占耕地总面积的9%,有91%的农田需要“靠天吃饭”,这就造成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农业生产风险大,现有农业基础条件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3.5 实用人才匮乏,增产增收困难

人才是事业之基,也是兴农之本,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管理的新型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是新农村建设的长久发展之计。从县乡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结构上来看,酉阳县从事种植业推广机构有41个,推广人员共399人。其中:在学历结构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05人,占76.5%;中专文化程度的有74人,占18.5%;高中以下文化程度20人,占5%。在年龄结构上,35岁以下117人,占29.3%;36~50岁210人,占52.6%;51岁以上72人,占18.1%。在专业结构上,植物生产类专业技术人员仅有62人,仅占15.5%。从抽样的150个农村劳动力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人,占2%;高中文化程度的有26个,占17.4%;初中文化程度的有38人,占25.3%;小学文化程度的有75人,占50%;文盲的有8人,占5.3%。从以上数据看出,农业专业技术推广人员严重不足,所学专业与从事的工作大多不对口;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在接收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上存在分歧和困难。

3.6 农药化肥用量偏大,土壤污染较重

由于缺少农村劳动力,为了降低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农业生产上化学肥料逐渐替代了农家肥料,除草剂逐渐替代了人工除草,化肥、农药施用量明显偏大,每667 m2化肥用量达55.8 kg,比我国农作物667 m2平均化肥用量(21.9kg)高154.8%。如果不科学施肥施药,大量的施用化学肥料将导致土壤板结、容重增加,团粒结构遭受破坏,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和化肥利用率下降,削弱庄稼的生产能力,还会导致重金属沉淀加重、土壤逐步酸化,部分重金属分子活力加强,造成农产品受重金属污染,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4 对策建议

4.1 优化农业产业内部结构,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加强农业产业结构的正面引导和宣传,通过典型示范激发农民主动进行结构调整的积极性;粮食生产要立足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结构调整优化要立足酉阳县特色资源优势,突出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带动性强的特色种植,如发展高附加值的绿色蔬菜,茶叶、青花椒、中药材等;要充分依托特色农产品,以加工、流通环节为重点,调整优化二、三产业结构,强化加工业,完善流通业和服务业。调整农业结构要树立创新意识,注意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的需求安排生产,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做到以销定产,抢占市场和主宰市场。

4.2 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的原则,以绿色、生态、有机为方向,以互联网思维为引领,以农产品变商品工程为抓手,全面夯实农村基础,拓宽农业功能,提高农民素质,加快特色效益农业向二、三产业延伸融合,构建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休闲一体化完整产业链,做大做强特色效益农业。在产业上重点加强中药材、青花椒、茶叶、蔬菜、苦荞、山羊等发展;依托特色效益农产品,做强农业加工业,形成特色产业加工集群;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实现农产品网上营销。通过发展特色效益农业,让广大农户参与到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过程中来,分享特色效益农业的成果,让农民留守在家也能解决就业问题,也能增加收入,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3 大力推广农业机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农业机械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率、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因此,酉阳县农机化发展要紧紧抓住农业结构调整机遇,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解放农村劳动力。(1)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修建机耕便道,为农业机械到田作业提供条件。(2)农作物种植要采用先进的种植、管理、收获模式,推广技术可靠、性能优良、作业效率高的保护性作业机械,提高配套农机具的数量和质量。(3)要加强农机手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熟练操作农机具的技能,确保农机作业质量和无安全事故发生。(4)要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为农业生产提供高质量、高效益的各项农机专业服务,提高农机服务水平。

4.4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以政府为主导,多种渠道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可以采取“向上级争取一点、财政挤一点、农民集一点、银行贷一点、社会筹一点”的办法,扩大资金来源范围,采取多元投资。重点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农田治理、中低产田地改造、山坪塘整治、农村一事一议等项目投资力度,最大限度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项目实施,进一步完善农田排灌体系、农田道路和桥、涵、闸等设施,建设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提高耕地质量,使基本良田力争达到旱能灌、涝能排、旱涝保收,增强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提高农机化水平。

4.5 加强农村适用人才培训,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围绕酉阳县主导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培训活动,促进主导产业发展,培养一批技术骨干,带动一方群众致富。(1)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不断拓展培养领域和途径,形成一支总量足、素质高、结构合理、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专业技术人才队伍。(2)以提高农业生产者专业技能、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队伍,使受训农民达到“学了即能用,用后即见效”的学习效果,成为生产实践的行家里手和技术骨干。(3)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农时季节、产业特点及农民实际需求,开设农民田间学校,实行分段安排培训,强化分类指导、操作实训和互动交流、案例分析,切实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4)利用赶场天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免费为农民提供农业信息咨询,发放致富信息、农产品销售信息等,畅通农民与外界的信息连通渠道。

4.6 引导合理施用化肥农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合理的施肥施药是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民节本增收、加快改善土壤质量、减轻环境污染、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1)加强农户施肥、施药习惯的引导,改变传统的施用方法,科学施肥施药。(2)针对植物营养特性、土壤特性、作物生育期需要选择肥料。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坚持因土壤、因作物合理施肥;坚持缺素补素,平衡施肥;确定合理的轮作施肥制度,合理调配养分;采用合理的施肥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3)倡导秸秆还田,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和提高耕地质量,培肥地力,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减少农药使用量,实现节本增产增收。(4)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则,杜绝使用违禁农药,遵循农药安全间隔期,严禁高毒农药施用于农产品,对农作物病虫害提倡物理机械防治和生物防治,确保农产品质量和安全。

摘要:结合酉阳县基本县情,从种植业生产、农村劳动力、农业机械化推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适用人才培训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调研,掌握了酉阳县农业生产现状,从多方面分析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农业发达国家和国内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提出了解决农业生产问题必须从优化农业产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加强农村适用人才培训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农业生产,现状,调查,对策建议,重庆市酉阳县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索下一篇:初中信息技术差异教学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