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高校行政部门勤工助学工作的探索及思考——以华北电力大学党办校办为例

2022-09-14

随着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的日益扩大和提高, 高校行政工作呈现出工作量大、质量要求高、时效性强等特点, 人少事多、质量跟不上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与此同时, 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与日俱增, 工作经历成为许多单位招聘毕业生的必要条件, 参加勤工助学也成为广大学生的内在需求。

一、高校行政部门引入学生助管的必要性

华北电力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以下简称“办公室”) 自2012年9月1日至今, 先后聘用了38名学生助管, 在管理教师的指导下, 他们广泛参与办公室的日常行政事务, 积极活跃在各类活动的筹备和服务工作中。经过历练, 他们中的大多数已为学生中的佼佼者:3名同学代表学校参加创业类国际竞赛并获奖, 7名同学获得过国家奖学金, 8名同学在校院学生组织担任过副主席以上职务, 12名同学获得了研究生保送资格, 毕业生也都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当前, 高校已普遍在图书馆等教辅部门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将学生引入行政部门, 使其参与到学校管理和服务工作中来, 是对高校资助体系的又一丰富和创新, 充分体现了学校行政部门在“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方面的独特作用, 成为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模式。

(一) 有助于减轻学生经济负担, 促进自身能力的提高。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勤工助学, 在管理教师的指导下, 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报酬, 解决了部分生活学习费用, 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 高校行政部门特殊的工作环境、丰富的信息资源和良好的职业平台,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组织协调能力, 使其更加明确自身的职业特点, 做出科学的职业规划。

(二) 有助于提升行政部门的工作水平, 促进内涵式发展。随着高水平大学建设和简政放权理念的不断深入, 高校行政部门普遍面临工作量大、人手紧缺的问题, 进而导致了服务水平下降、创新动力不足等现象的出现。职能部门根据自身工作需要设立勤工助学岗位, 一方面可以发挥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特长, 丰富和更新服务形式, 提升部门服务水平;另一方面, 减轻了行政人员的工作负担, 使他们能够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跳出来, 及时对自身工作进行思考和创新, 促进部门工作水平的提升。

(三) 有助于加强学校和学生的联系, 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学生助管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部门的助管, 有着被服务者和服务者的双重身份, 他们利用这种优势与服务对象进行交流, 无形中提升了部门的亲和力。同时他们也会反馈一些学生中的不同声音, 为学校有的放矢地制定、调整政策提供了参考, 促进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改进。此外, 学生助管对学校的运行机制有一定的了解, 能在同学中起到很好的解释宣传作用, 有利于各项政策在学生中的落实。

二、现状与不足

勤工助学使学校、部门、师生三者都从中受益, 但在实践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 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依然存在一些不足。

(一) 培训不足, 工作水平亟待提高。实践中, 由于勤工助学岗位数量有限, 尚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愿望和需求, 加之缺乏科学合理的招聘和考评机制, 招聘关口把持不严, 导致勤工助学的学生鱼目混珠。在工作过程中, 用人部门普遍存在着重使用、轻培训的现象, 如缺乏系统的学习资料、甚至没有专门的岗前培训, 学生在对工作部门规章制度、运行机制缺乏了解的情况下上岗工作, 这样的工作效果必将大打折扣。如果后续培训跟不上, 学生就会对自身工作的责任和重要性缺乏认识, 从而出现混日子、行为不得体等现象。

(二) 流动性大, 学生的优势有待发挥。由于要服从学习任务, 学生助管的工作时间比较零散, 如果不加以规划, 大都从事一些如递送文件、收发报纸和清洁卫生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 丧失了在管理服务工作中发挥其专业和特长优势的机会。在分配工作时, 绝大多数教师倾向于让有工作经验的学生来做, 如果教师缺乏适应学生变换的意识, 在助管中就很容易造成两极分化:能做事的同学有干不完的工作, 不会做事的同学得过且过。如此, 打造富有部门特色的助管队伍也就无从谈起。

(三) 缺乏激励, 薪酬管理制度有待改进。目前, 大多数高校学生助管的工作报酬都是按时计算, 但在同等时间条件下, 工作强度和熟练程度不同, 最终的工作效果却不尽相同。例如有的学生可能一上午就送两次文件, 而有的学生却写了一篇报道或设计了一个ppt模板。如果没有科学的考核办法, 只机械地按时计酬, 这种一刀切的管理模式显然有失公平, 加之缺乏公正合理的评价激励, 一些原本积极优秀的学生也会出现倦怠。

三、健全和完善学生助管制度的可行性建议

行政部门是学校的窗口, 学生助管的言行折射出部门的管理水平, 一定程度上甚至代表着学校的形象。一直以来, 办公室对勤工助学工作高度重视, 指定专门教师负责学生助管的招聘、培训和考核管理。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 办公室逐步形成了符合自身特点的勤工助学管理体系, 即坚持“系统化培训、班级化管理、人性化培养”的工作思路, 按照“集中管理、统一使用”的工作形式, 实现了学生发展、教师满意的双赢效果。

(一) 系统化的培训体系, 强化育人作用。办公室根据校学生资助中心的推荐名单, 优先考虑经济困难的学生, 通过各种形式的考察, 选出热爱行政服务工作、综合素质较强的学生。但选拔出来的学生不一定就是合格的助管, 还必须经过系统的培训。培训不仅针对工作内容, 更重要的是及时发现学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针对个体实现有效的帮扶。这是高校行政部门育人作用的重要体现, 也是校内勤工助学与社会打工最本质的区别。1.岗前 (试用期) 培训。办公室面试合格的学生, 通常要经过一至两周的试用期再予签约。试用期培训以系统学习自编的《党办校办学生助管培训手册》为主, 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办公室的工作机制、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和注意事项, 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2.专项培训。管理教师根据学生工作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或亟需拓展的职业技能, 选择一到两个专题 (如公文写作、活动策划、办公软件应用等) 进行培训, 在培训中鼓励工作较为出色的同学发言。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 这种培训将逐步由一对多的被动说教向多对多的主动交流过渡, 旨在针对性地提高个体的工作能力, 促进团队整体水平的提升。3.期末总结交流。每逢学期结束, 全体学生助管会召开一次既务虚又务实的总结交流会, 他们或邀请办公室领导提希望, 或请之前工作过的师兄师姐交流心得。总结交流的内容也比较宽泛, 除为下一批助管更新培训资料外, 大家可以结合平日的工作, 对办公室乃至学校的行政工作提出建议, 也可以对未来的职业规划进行设想和调整。期末交流旨在培养观察分析和总结表达能力, 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 规范化的绩效考核制度, 注重人尽其才。学生助管不是小时工, 他们来自学校各专业, 有着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 他们知识更新快知识面广, 接受能力强悟性高, 在某些工作上他们甚至比正式工作人员更有优势。因此, 制定一套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 对于保护学生工作的积极性, 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有着重要的意义。办公室建立起以工作日志为载体的评价考核体系, 鼓励学生参与到更高层面、更深层次的工作中去,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提供了沃土。1.工作日志。办公室教师在分配工作时, 会尽量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工作表现, 力求达到“扬长补短”的效果。学生在来办公室值班前都要进行签到, 值班结束后要在日志簿中填写工作内容和心得体会。工作日志不仅是计算学生工时的基本依据, 亦是量化考核学生的重要依据。管理教师以工作日志为线索, 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察, 这不仅有助于后续绩效的评定, 更利于从工作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2.评价体系。通过对工作日志进行分析, 管理教师综合学生工作的难度、态度、效率、效果等因素对学生助管的工作进行评级。评级结果会以评星的方式在学生中公示, 对于优秀的学生追加适当的工时予以奖励。评价体系体现了公平公正, 对优秀的学生积极肯定, 对后进的学生起到警示。3.多组合帮带。办公室根据每名同学的特点, 划分若干个帮带组合, 形成了一对多管理、一对多帮扶为主, 互相帮扶为辅的管理模式。一对多管理就是一名教师管理几名学生助管;一对多帮扶是指老生帮助新生, 绩效突出的帮扶绩效一般的;互相帮扶是事务型助管与技术型助管相互帮扶。这种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 加强了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感情, 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 人性化的管理方式, 突出以人为本。学生助管是在校学生, 学习是他们的首要任务, 勤工助学必须要服从学习。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 是学生和行政部门共同面临的问题。严格规范的管理固然重要, 但人性化的关心和教育更为必要。尊重学生的劳动, 宽容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广阔的平台, 不仅可以激发工作热情, 还可以以情留人, 形成一支稳定而富有责任意识的青春团队。1.专门工作区域。在学生助管的使用上, 办公室采取“集中管理、统一使用”的方式, 即先将学生编成若干小组, 再以组为单位安排值班, 学生在办公室给划定的专门区域内工作。遇有任务时, 教师不布置给某个学生, 而是下达给值班小组, 由组内同学自行组合完成。这种“以条为主”的管理模式, 改变了传统的固定学生对固定老师模式, 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共享, 既锻炼了学生的分工协作能力, 又使他们更全面地了解了办公室的工作。2.无理由请假。大学生正值“追梦”的年龄, 除了学习之外, 还有竞赛、社团、拓展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办公室给他们提供了宽松的“圆梦”环境。入职伊始, 办公室就根据学生的课表制定一张动态的“勤工助学值班表”, 当学生的其他活动与值班时间冲突时, 只须自行协调其他助管互换时间, 确保当天有人值班即可。此外, 在考试复习阶段, 办公室还会采用弹性工作制, 以减轻学生负担。3.班级化管理。长期以来, 办公室教师将学生助管当做班级进行管理, 对学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试用期培训前先召开一次师生见面会、新学期开始召开一次“班会”、期末总结交流会照张“全家福”。针对学生助管跨年级、跨专业的特点, 办公室选出一名业绩突出、师生认可的同学担任班长, 建立和维护班级QQ群、微信群, 促进大家平日交流。班级化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 师生之间由此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 不少同学毕业后还与办公室教师保持联系, 一些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同学也由此成为好朋友、好搭档。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现状, 以华北电力大学党办校办学生助管管理模式为例, 分析了高校行政部门引入学生助管的必要性, 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力求实现学校、部门与学生的互惠共赢。

关键词:高校行政,勤工助学,育人

参考文献

[1] 岑慧连, 彭丽.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的意义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5 (1) :18~20.

[2] 宗栓金.现代信息环境下学生馆员的角色定位[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6 (6) :101~103.

[3] 卢波.试论高校图书馆如何对大学生馆员进行职业化管理[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1 (3) :28~3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原创贴”广告的发展及其趋势探析下一篇:民办高校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