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是

2023-06-06

第一篇: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是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用爱与责任托起明天的太阳

当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书生意气风发的我,提着那装满了年少无端的离愁别绪的行囊,还有一份沉甸甸地对教育痴心不改的信念,一脚跨进了师范学校,跨进了那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从那一刻起,我的人生便定格于三尺讲台,我的人生注定要屹立于这一片黑色的土地,在辛勤的劳作中悄悄地开花结果。

当熟悉的旋律再度响起,十四载流年已裹卷了多少岁月的风雨,多少清贫的蛙声,多少春华秋实,多少月圆月缺。平凡的人生,书写着平凡的故事.... ..但平凡中我并不甘于平庸,天天和学生在一起学习,和学生一起成长,我觉得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情!省委卢书记所提出的三平精神:“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就是我们老师工作的真实写照。身为一线教师,身为班主任的我,已经工作了整整十四载了, 回顾我的职业生涯,感慨颇多。作一名教师,作为一个班主任,更应该在平凡中追求伟大,在平静中保有热情,在平常中增强责任感,在工作中发扬雷锋同志的“钉子”精神、奉献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这样,学生才会在老师的熏陶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为人师表,乐于奉献。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也有人说“选择教师就意味着选择了两袖清风和一室蜗居,更意味着责任和奉献”。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事迹深深震撼了我,张丽莉同志面对生死考验,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毫不犹豫,奋不顾身救助学生。她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英雄的壮举诠释了新时期的雷锋精神,用实际行动彰显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风采。她使我品悟到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良好的师德形象更是一种精神的化身,它孕育着真,引导着善,创造着美,奉献着爱!张老师真正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把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张老师把满腔真挚的爱,慷慨无私地奉献给了她所衷爱的事业,此时我的耳畔响起了“山河不会忘记你,大地不会忘记你,因为你在这里,洒下一片深情……”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的这句话说明:凡是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先坚决不做。处处为学生表榜样,事事做表率,在工作、为人上能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达到为人师表的目的,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亲其师,信其道”,才能收到“不令而行”之效。上个学期,学校举行广播操比赛,因为这一套广播操为校园集体舞,作为农村学校,我班的孩子都很抵触,觉得学不会,跳不好。我无论怎么鼓励孩子,他们仍然没有信心。最后,我只好硬着头皮上,我先跟着碟片学习,然后和同学们又一起在体育课上学校,在我的带动下,我们班所有的孩子都能够自由洒脱地跳舞,并最终在学校比赛中以绝对优势获得第一名。这正是教师以模范品行作榜样,成为学生效仿的楷模,使平凡的表率,发挥非凡的力量。

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精于教书,博学多采。

博学多采对一位教师来说很重要。正如特级教师张思明所说:“要给学生一杯水,不止要有一桶水,因为桶里的水是死的,所以我们应该准备一眼泉”。时代的不断变迁,知识的不停创新,教师的知识储备应该像一眼永不枯竭的泉水,因为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所以我们应该:

1、有夯实的基本功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把自己知识的百分之一用于课堂讲授就够了的教师才是真正热爱自己学科的人。可见,作为教师必须严谨治学,勤练基本功。既要精通学科知识,又要博采相关知识,还要有过硬的有关本领。为师者只有达到厚积薄发,游刃有余的境界,才能应变不惊,胜任教师职业。

2、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面对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的挑战,面对多层次素质人才的呼唤,教师只有尽快地掌握多媒体教育技术,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3、进修培训赶超大时代、国际间人才创造力的竞争,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科研能力。而唯一的途径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一句话,为师者只有严谨治学,勤练基本功,方能精于教书而不失职呀!

三、关爱每位学生,让平凡的师爱发挥非凡的力量。

托尔斯泰认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由此可知,师爱是师德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正像教科文总干事马约翰先生说的:“世界上只有一种教育——爱的教育。” 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这也是师爱的准则。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广交朋友,多开展谈心活动,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用爱去赢得一切学生的信赖。爱,包容了教师工作的所有内涵。“金凤凰”可爱,“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竭力寻找他们的优点,出自真心地去赞扬、去鼓励。为他们提供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相信“丑小鸭”一定会变成美丽的“白天鹅”。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爱学生是教师最重要的职业道德。

爱学生,更要会爱学生。爱是尊重,爱是期待,爱是提醒,爱是了解学生的困难之处,并拉困难学生一把。我是个爱家访的老师,特别是对班里出现异常现象的学生。任教毕业班的一个冬季的下午,通过家访我了解到班里一位学生刚刚知道自己的真正身世:她现在的爸妈并不是她的亲生父母。看着大冬天的,她却穿着一双布鞋,我心里酸酸的。我赶紧为她准备了一双棉鞋,当她从我手中接过棉鞋时,我看见她稚嫩的双手到处都是裂痕,可能是她的手经常遇凉水,时间久了就容易裂。我提出想给她买护手霜,她却拒绝了。看她坚决不要的样子,我想起一个好办法:当全班学生的面,我宣布:冬天冷,老师给大家买了两瓶护手霜,作为班级的公用品,就在讲台的抽屉,只要大家把手洗干净,随时可用。结果那位学生和大家一块高兴地使用上了护手霜。这护手霜既保护了学生稚嫩的小手,也保护了这名学生的自尊心。我深刻的意识到:一定要从细节处爱学生,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

四、 用爱与责任铸师魂

我们说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其时责任也是一种爱,歌德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不由得使我想起一名援藏教师在一篇名为《带着爱启程》的文章中写到:“当我看那些帮孩子背沉重行李的母亲那期待的眼光时,当紧紧握着家长的手,听家长一遍遍地说‘拜托、拜托’时,我的心灵一次次受到震撼,我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这正是师爱的真挚的表白。但在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今天,有不少人却把责任定位在升官发财上,在教师队伍中也出现了不和谐音。为了依大官、傍大款,有钱有势人家的孩子不管好不好,年年是三好;班上的核心座位也作为讨好别人的资源;对有“背景”的孩子犯了错姑息迁就,而对于不送礼、家长地位低的孩子则鄙夷不屑;更有甚者,为了金钱拿回扣、考场舞弊等置国家的法律与政策不顾者„„我们说教师应是世界的良心,民族的良心。尽管现代教育技术日益高超,但在涉及学生人格的完善、特别是道德、价值观念形成方面教师的作用无法取代。“至要莫如教子”是一个母亲的责任,“教书育人”就是一名教师的责任。“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对教师的职业多一点使命感,我们的生命就多了一份精彩。生命和使命同行,人格就能闪发出耀眼的光辉!

教师的师德要在身教中和平凡的工作中体现,从个人的工作学习和教育教学中,我深刻的理解了省委卢书记提出的三平精神:“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我决心继续以“三平精神”为 指引,努力践行雷锋精神,在平凡而光荣的岗位上,弹奏爱的旋律,唱响奉献之歌,用爱与责任托起明天的太阳。

第二篇: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在中国的历史上,儒家思想统治人心长达两千年。从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一直到满清灭亡,甚至要一直延续到新中国建立,儒家思想还有很强的生命力。两千年来儒生们都要读四书五经,要看《论语》、《孟子》,要读《春秋》、《左传》。《春秋》《左传》这两部书,都写得精彩绝伦。记载的,都是春秋战国的历史,而春秋战国,既是中国文明的启蒙史,也是文化形成的黄金期,既是一部英雄史,也是一场人才的争夺战。在这场延续了五百五十年的战争,造就了无数传奇伟烈火的英雄,也就是一个传奇的群体——战国国士。在七百诸侯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处处都有战国的士的故事,而士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支柱,这种精神,使中华成了四大文明古国唯一幸存者,也是在这种精神的支持和激励下,中华民族几千年风风雨雨却巍然不倒。士的精神,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

我们的民族精神是什么呢?是孔子的仁,还是孟子的义?是岳飞的忠,还是文天祥的节?顾炎武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否也是这种民族精神的一种。但是有两句名言,在中国就是农村的文盲老者都知道,那就是:“士为知己者死!”和“自古忠孝难两全!”这两句,愚民黔首大多是从自古以来各路戏曲对民间的教化而得来,是帝王统治者的需要。值得品玩的是,正是这两句话,把一个几千年的谎言直接戳破。

那就是:自古帝王统治,儒教为衣,法家为里,宣仁政以愚民,行霸道而治众。而这一切的手段的目的,就是为了对付自春秋战国以来,中国民间暗自传承了两千多年的士。有人可能不信,且听我慢慢道来。

“士为知己者死!”这一句,是春秋战国时代士风的一个主要标志,战国四大刺客,哪一个不是为了知己或者他们自己以为的知己而死?但是他们造成的后果,却是任何统治者都不愿看到的。虽然《史记》为他们留下了一篇《刺客列传》,可是后世再也没有为他们大作宣传,反倒有“荆轲去,秦兵来,燕国亡”的说法。但是古代帝王又不能明白地禁止这种行为,因为“义”也是儒家思想的一部分,于是把“义”引向“忠”,大力推广“忠”的宣传。要人人都作忠臣,为一个人服务,那就是皇帝。皇帝就是每个人的知己,为皇帝办事,就是干些鸡鸣狗盗的事也是壮举,可是不为皇帝而为其他什么人办事,就是做得轰轰烈烈,也是不义之举。可是从赵氏孤儿到大刀王五,这种士为知己而死的事却依然存在,就是因为自春秋战国以来形成的士之风、士之骨、士之气节,生命力之强,竟然是统治者两千年都消灭不了的。

再说“孝”之道。孝道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一部分,也是几千提来一直传承的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封建君主大力弘扬孝道,因为这样有利于统治。所以才有了历史上动辄出现皇帝听命于太后的局面,而皇太子要想作皇帝,谋反是没有几个能成功的,就是成功了,也要落个千古骂名,连唐太宗都不能幸免。可是皇帝自己说要行孝道,那是哄哄老百姓的,在利益权势面前,什么都可以不要。可是老百姓是不能大行真孝道的。因为老百姓不能只对自己的父母行孝,还要对帝王行孝,那就是“忠”。如果忠与孝发生了冲突,就只能先尽忠而后行孝甚至不能行孝了。如果国家征你去打仗或者修长城,你说家有老母不能去,对不起,你不忠,是大罪!如果你父亲要造反,而你不检举或者不将人人得而诛之的叛逆杀了,也是不忠,是大罪!所以才有了:“自古忠孝难两全”之说。儒家思想里,至少在孔子的说法里是没有忠孝的理论的,可是孟子要先进一些,血性一些,嫂子落水,要救,这时就不能管义和礼了。但是孟子也没有说忠孝如何两全,毕竟王权大于天,学说要发扬光大,就要维护王权。所以秦始皇要坑儒,因为法家不讲忠孝,只讲法,人人要守法,而法就是皇帝,这样要直截了当得多。可是汉武帝要讲儒,因为他上面有太后,还有太皇太后,他要讲孝,当然,不会真的不顾皇帝尊严和统治。所以,儒为衣,法为里,开创了一个左右逢源的好办法。于是汉武帝以后,帝王们无不尊崇儒家,愈演愈烈,到了宋朝,封建理学达到了一个高峰,中国也跌到了一个谷底,从此千年以来,难以翻身了。

可是帝王们非常明白,儒家要用,不能真用,法家才是真正顶用的。多少朝代过去了,发明创造越来越少,但是法律却越来越全了,对付谁呢?是那些老百姓吗?不是!中国的老百姓,还是很善良的。只要米缸里还有一粒米,也是不会造反的。就是真的没有米了,也要看看朝庭会不会发善心来赈粮。确定没有活路了,才考虑是不是造反,就是要造反,也要看看有没有人起头,有了才敢响应。这时,士,就登场了。鼓动黎民,揭竿而起,千里征战,改朝换代。然后再以儒教为衣,法家为里,宣仁政以愚民,行霸道而治众。

士是什么,士是一种精神,一种人格,一种骨血刚烈的作风。几千年来,士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是无法衡量的。士起于春秋战国,至清朝而没落,但是士风永存。

春秋战国的士,是一个社会阶层,高于平民,而低于贵族,在春秋奴隶制时代,有“士农工商”的排序,所以应当说士在当时,属于社会地位较高的一个阶层,但这也只是个出身问题。也有一些人不是出身于士,比如奴隶出身的商鞅和百里奚和出身商人的吕不韦,但还是被称为士。那么士到底是什么呢?

在我理解中,士,首先要有士的形,然后有士的神,再有士的志,最后有士的风,才能称为士。 士的形是什么,那就是剑。不论你穷不是富,身居庙堂还是藏于山野,没有剑,或者不会用剑,就不能称为士。不论你的剑是雕金刻玉,还是破铜烂铁,都必须有剑。所以有寒士如冯欢,穷得连剑鞘都当了,腰上也只有一根草绳,但是剑,没有剑鞘的剑还插在草绳上。后来有倭国仰慕天朝战国士风,也学着装武士,身无长物,但长短两把剑就是身份的象征。长剑是杀人用的,短剑是自杀用的,其实只是对战国国士的粗浅模仿。这里我把战国的士称为国士,因为春秋的士,其风骨还在培养过程中,就有几个如专诸、要离这样的烈士,管仲、商鞅这样的谋士,但是士之大义,还是在战国时代才更趋于善境。所以说士,还是要说战国的士。不论是谋士还是策士,不管是勇士还是智士,大多是在为各诸侯国效力,可统称为国士。国士必须带剑,哪怕永远没有用剑,也不能没有,剑既是用来杀敌的,也是用以维护尊严的,更是一种精神和血性的象征,剑,就是士的形。

士的神又是什么?士的神就是勇气和智慧,而且是勇气和智慧的完善结合。当身临战阵,自当拨剑相向,浴血奋战。但是在战争之前,国士们更应当依靠智慧,或将战争消弥于无形,或者通过各种政治和外交手段,使战争在开始之前就已经占据主动。若战争已经无法避免,则国士就应披坚执锐,尽心尽力保卫家国,效死沙场。

就以崤之战来说。秦穆公要越过晋国去攻打郑国,但是蹇叔反对,因为他已经预料到战争不能胜,因而不惜杀头极力阻止,这是一种士:策士。秦穆公东进心切,不听蹇叔之言,遣秦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出征,这三个人后来在崤山打了败仗。但是从晋国逃出后,又带兵出征,后来终于血洗耻辱,也是一种士:勇士。晋国先轸见到战机可用,力劝晋新君襄公不顾晋文公丧葬期间不能打仗的规矩,毅然出兵袭击秦军,先轸可说是士中的精品。而另外一个没有出身名份的智士,就是郑国商人弦高。弦高贩牛途经滑国,判定秦军将袭郑,遂假托奉郑君之命,犒劳秦军。孟明视等认为郑已有防备,遂放弃攻郑,灭滑后撤兵。弦高没有一兵一卒,但却成功地利用形势,以高超的表演艺术和不怕死的勇气,保住了自己的国家。虽是商人身份,但足以傲视春秋之士了。

到了战国,士的故事更是精彩,士的神,也更加鲜明。如蔺相如那样的智勇双全者比比皆是。他们的勇气和才智,即使现代,也足以令人称奇。那么这些士,能有这样的才学,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吧?他们要想在历史上大书一笔,没有多年苦学历练怕是做不到的。为什么他们能付出那么大努力,有那么强毅力呢?是什么驱动他们努力学习而有所作为呢?这就得说士的志了。

战国的士,学剑、学文、学纵横、学兵法、学法治、学术算、学天下形势、考天文地理,调查民情、观摩战争,可以说所学极杂,用功极苦。但是他们仍然攻读不已,凭的就是一腔热血,志向高远。士的志,在战国而言,就是扶助明君,拯救黎民,出将入相,青史留名。也不是每一位士,都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也有的人,只为个人名利,而不计他人死活的。比如白起,虽然称得上是一代战神,但是杀人如麻,全没有仁者之心。而乐羊子为了攻下中山国,不惜喝下自己儿子的肉羹;吴起为了当将军,竟然杀了结发妻子。这些人也是士,可是他们的行为在今天就是赤裸裸的犯罪。但是放在那个年代,在中华大统一的思想形成以前,他们的志向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也是不难理解的。但也有的人,志向就是要把所学才能,向最赏识他的国君展现,使自己所学能淋漓尽致地发挥作用。这里面有代表性的应是孙武。他发现吴王对他的器重,因而为其效命,率吴国三万军队败楚军三十万,助吴国成就霸业,但是他却并不贪恋权势,于功成后悄然引退,虽无金玉满堂之惠,却也成就了孙子不败之名。可见孙子之志,不在高爵厚禄,不在将相之名,只在于将满腹韬略加以实践,为后世留下不朽的十三篇《孙子兵法》。而在我看来,春秋战国志向最大的士,恰恰是不是士的士:秦王嬴政。他不是士,但是比所有的士包括他的老师吕不韦还要象个士。战国末期,已经有许多人不甘于只做各诸侯的臣子,而是有了做一方诸侯的想法,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使天下在战争中统一,而后仿效周武分封天下,就可以不再当士,而变成士的主公。许多投奔到秦国的人就是这样的想法,吕不韦尤其精明且野心勃勃。但是他为秦国强??。那就是他带人编写的《春秋》所造就的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嬴政。

嬴政比他老师的志向更为远大,而且??。而嬴政周围的士,更是战国士中的精品,所以能战胜六国的士。六国的士太多太强了,从《过秦论》中可以看到的就有“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但是秦王还是毫不犹豫地扫除了他的所有障碍和同道,成为中国第一个皇帝。他的壮举,在《过秦论》中有一段最好的诠释: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这就是秦始皇,为战国士的历史拉下帷幕的战国最后的英雄。自始皇帝以后,战国的士的历史也就划上句号,从此无人超越。

士有了形,有了神,有了志,也就有了士的风。士的风一旦形成,几千年或明或暗的士的骨血就代代传承了下来。那就是高贵、自由、忠诚、坚忍。士的高贵,使他们不能从事他们看来低贱的劳动,不能耕种土地,不能做工,更加不能做买卖。他们只能依靠他们手中的剑和胸中的才学来换取生活待遇和社会地位。士的自由,使他们不会拘泥于陈规陋习,而是象西门豹一样奋发图强,除旧布新;象李冰父子一样战天斗地,征服自然。士的忠诚,使他们可以轻生死而重大义,为他们认准的目标而奋战到底。而要实现目标,坚忍,就是他们必须具备的素质。孙膑为了复仇,能够忍受酷刑,装疯卖傻。蔺相如完璧归赵,又在渑池会上智挫秦王,有大功于赵,却为了赵国的安全,宁可避让于廉颇。这就是士,越来越强大而完美的士,战国虽乱,而士风如玉,刚烈、高洁、集“仁、义、礼、智、乐、忠、信、天、地、德、道”于一身,且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看罢东周列国,禁不住掩卷长叹,这战国士风,真是荡气回肠,令人神往。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也。

战国之后,在秦汉这样的大统一中央集权专制之下,士的社会地位和生存空间被一步步地压缩,渐渐失去了往日的荣耀。皇帝不再象那些诸侯一样需要士的帮助,皇帝只需要俯首帖耳的臣民、忠贞不渝的军人、和在儒家教化之下安于天命的愚民。而高贵、自由、忠诚、坚忍的士,反而容易成为皇帝统治的障碍。于是有骨气的士被杀掉了,仅仅在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时代,士才进行了一次绝唱。为了阻止民间有才能的士再进入统治集团,从汉到隋,千年之间,门阀制度盛行,使民间才俊再不能列于朝堂。再以儒家统治思想,罢黜百家,任何自由的灵魂都被视为异端邪说而加以打压。并有意识地对天下能人进行教化,让人人都认为,学剑者,不过一武夫,只能学文,而且是学孔圣人之说才是正道。士,渐渐演化成了贵族文人的代名词,而这种“士”,是不剑而手执扇子的,是可以高谈阔论却百无一儒生。而原来执剑的士的精神,在这种新的“士”的骨血中,已经荡然无存了。但是士的精神有如此大的生命力,在民间仍然有无数仁人志士,在一个又一个的传奇中书写着士的历史。

有趣的是,在东海对面,有一个蛮夷之邦,号称“日出之国”对中华国士景仰无比,也照猫画虎地学起了武士。一样不种田,不做工,腰插两把不太直的剑,长的用来杀人,杀一切大名让他杀的人。短的用来在失势时自杀。只是他们只有士的武,却无士的谋,更无士的仁心和大志。只不过是学了个皮毛而已。但这些倭族武士,却也有先进的一面。就是当他们学着中原士大夫开始抓起扇子时,却没有丢下剑。依然保留着杀人的本事,也就同时保留下了一个种族能够存在下去所必须的尚武精神。

但是中国的士,却无可奈何地没落了。但士的骨血,使中华在数次大的外族入侵面前,总能出现英雄而使中华千年不倒。可明朝末年,天下大乱,内忧外患接踵而来,中华英雄自相残杀,以至被东北一隅的满清嫖窃了江山。而满清总结历代外族不能占据中原的原因,就是中华士风的存在,使英雄总能在民族危亡时刻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所以,满清开始让自己表面地汉化,借以收拢人心,又在文化上对汉人进行大清洗。收天下之书,假《四库全书》之名,而对汉文化进行扭曲删改,把士的文化彻底删除,而变为他们乐意的奴才思想。他们是成功的。汉人们不再以光复河山为己任,反而以能入旗籍而成为奴才为荣。再把史书重写,诽谤明朝,使反清复明之士后继无人。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大明万历年间,倭寇丰臣秀吉,亲率二十万所谓“战国武士”入侵朝鲜。明朝在皇帝三十年不上朝的情况下仍然能毅然出兵,以四万军队将二十万武士从鸭绿江一直赶到汉城,最后再增兵将倭寇迫入大海,还要在海上将最后一支敌军——小西行长部万余人尽数歼灭。史称“壬辰之战”。三百零二年之后,倭寇再度入侵朝鲜,清朝出兵,被倭寇从平壤一直追到鸭绿江。而后连自己都不敢相信这一战果的倭寇越过边界,历史上第一次踏上了中国国土,一直打到了旅顺,并屠城三万人。史称“甲午战争”。

写到这里,我自己都不忍再写。士不再,中华就要灭亡了。可是在喜峰口和卢沟桥那些手执大刀的士兵们却重新拾起了士的精神,在朝鲜与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军作战的英雄们更把这种精神进一步升华。中国又有了士。虽然和平日久,士风渐淡,可是只要还有一个中华的士,我们这个民族,就必然还有复兴的一天。

士为国家和民族而生,士为中华之崛起而存,士为尊严和荣誉而战,士为名节与大义而死。

风箫箫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两千年!两千年,青史如歌,士风浩荡。

第三篇:雷锋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本色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后记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人教版)中选编的一篇课文,属于儿童诗歌。全诗用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娓娓向我们诉说着雷锋的故事,从侧面呼唤着雷锋精神代代相传,引导着我们去寻找今天的活雷锋,沿着雷锋的足迹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在本篇课文的教学中,我有许多感悟:

一、学生想知道雷锋更多的故事。 课堂上有的学生问:“老师,雷锋还活着吗?”“雷锋是怎样牺牲的?”从学生口吻中,我发现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雷锋是个大英雄,是真善美的化身,是他们心中的偶像。孩子们希望心地善良,助人为乐的雷锋永远活着,希望生活中有更多的活雷锋。我让学生回家搜集有关雷锋的故事、书籍、《雷锋日记》等,结果没有找到雷锋精神深刻内涵的东西,我心里很纳闷,难道雷锋精神已经过时了吗?

雷锋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解放军战士,在一次工作中因意外事故而牺牲,年仅22岁。他生前所在部队沈阳军区建有“雷锋纪念馆”。1963年3 月,毛主席做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而后每年的3月5日也被定为“学雷锋日”。

雷锋,这位共和国一代优秀的军人,他的名字就像邱少云、董从瑞、黄继光这些伟大的革命战士一样,离我们的新时代的人越来越远,越来越陌生。如果雷锋还活着,他已是70多岁的老人了。和胡主席,温总理是同一时代的人,和同学们的爷爷一辈人一样有着中华民族艰苦朴素的美德,助人为乐,善良友爱。

改革开放以后,雷锋精神被有的人看做是“革命的傻子”“时代的疯子”,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革命时代的良好精神风尚被年轻一代淡化、变味甚至冷嘲热讽了。但是雷锋精神曾经被当做美国西点军校学习的榜样,面对这样的事实,难道不觉得年青一代的精神品质正在丢失某种珍贵的营养吗?在构建和谐文明社会的道路上,雷锋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财富应传承下去,为孩子们追求真善美的过程提供源源不断地动力。

二、学生不理解“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这句话的内涵。 在课堂中我发现,当学生们读到“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这句话时,总是边笑边读。我不明白这些小家伙为什么发笑,是被这一形象幽默的说法逗笑,还是笑雷锋傻呢?记得我们这一代上小学时读过《雷锋日记》、唱过《学习雷锋好榜样》、看过电影《雷锋的故事》,越读越有劲,越唱越振奋,经常学英模、见行动。想了很久终于明白,每代人的思想观念之间是有代沟的,虽如此,人们的信仰还是一样的,做人的标准也是一样的。雷锋同志哪里需要献出爱心,他就出现在哪里,做了好事不留姓名。他曾冒雨背着年迈的老大娘,踩着几十里泥泞的小路送老人回家,当大娘感激的问他“同志,你叫什么名字?”时,雷锋笑着说:“我叫解放军。”

今天的孩子们听到这些故事时,还以为是童话。其实这是真人真事。雷锋出生在旧社会,是个孤儿,饱受饥寒。新中国成立后,他光荣的参加了人民解放军。用一颗感恩的心,加入到建设新中国的行列中,克己奉公,助人为乐,甘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部队发扬了钉子精神,挤时间学习,钻研科学文化知识,天天做好事,为了团队荣誉,为人名解放军的优良作风树立了典型的形象。 抗击风雪救灾的人,冒着余震探路的人,列车上为老弱者让座的人„„雷锋精神世代相传,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风范,雷锋就在我们身边。

三、众多人不懂学雷锋学什么。 当我在课堂小结时问:“学完这一课,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学生对答如流“助人为乐做好事,帮助那些弱小有困难的人”,有的说把自己的零花钱捐给灾区的小朋友。这些令人感动的话语都出自

六、七岁的小孩子,作为成年人是怎样的感受?

今天我们处在书香校园,文化氛围浓厚的环境中,更应该把雷锋精神作为思想道德的支柱,常抓不懈。谨记雷锋在日记中的几句: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般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

我认为新时代的雷锋精神的内涵应该是: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集体主义精神;艰苦朴素,不忘根本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在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良好品质形成过程中,要宣传雷锋精神,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构建文明和谐校园,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克服虚荣、奢华、浮躁、自私的不良行为。教育学生不比吃穿比学习,不比享受比奉献,不比财富比知识,不比父母比本领,像雷锋叔叔一样,以个人的思想品格,工作作风,学习态度带动一个集体,影响身边的人,打造新时代公民高尚的职业道德,成为时代的先锋,名族精神的脊梁。

当我问到在现实生活中有像雷锋这样的人吗?学生摇着头直说没有。我对这样的回答并不满意,是因为他们年幼不懂事,还是生活中真的没有这样的人呢?一种良好的社会公德,高尚的职业道德,如饥似渴的学习精神,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没有深刻的概念,在成年人的脑海中是否也已褪色了呢?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在普通的人群中,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中,源源不断地展示着和平、友爱、团结、奋进的名族本色。

北京奥运会上志愿者的身影、汶川地震后自愿献血的队伍,海内外华人同胞的捐款„„这就是我们身边的雷锋啊!我们自豪的告诉世人:雷锋精神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雷锋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精神;雷锋精神是忠于人民,忠于党的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

第四篇: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弘扬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事业。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所讲的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同促进历史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同维护国家独立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江泽民文选》第1卷第121页,下引该书只注卷次和页码)“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中华民族结束了近代以来备受列强欺凌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使中国结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统一和人民团结;使中国人民摆脱了贫穷落后的状态,走上了富民强国的道路。”(第3卷第

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民族精神既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和一个民族对其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反映,以及该民族性格的展现。这就要求每个民族只有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变化,不断对其民族精神进行发展和创新,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当今世界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世界,时代的剧烈变化对各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都提出了严峻挑战,也使得改革创新成为时代精神的核心。一个民族要在当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坚持改革,不断创新。江泽民同志十分重视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创新。他指出:“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第3卷第36页)只有坚持全面创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有希望,中华民族才能在新世纪实现腾飞。江泽民同志还指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变革创新的光荣传统。1997年11月1日,他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中说:“我们的先哲通过观察宇宙万物的变动不居,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变革创新、努力奋斗的精神力量。”(第2卷第62页)依靠这一精神力量的推动,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也是依靠这一精神力量的引导和推动,中国人民摆脱了近代以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样是这一精神推动的结果。

坚持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二者相互依存。民族精神只有反映时代精神,才能使一个民族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时代精神只有与民族精神相结合,才能生根,转化为催

生民族向上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十分重视将民族精神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他指出,对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的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第3卷第278页)对中华民族精神,“我们世世代代都要加以继承和发扬,并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内容。”(第3卷第401页)江泽民同志还提出根据时代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任务。他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第3卷第559-560页)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呢?首先,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第2卷第33页)这个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民族精神升华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是今天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现实课题,也是坚持民族精神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相统一的关键。其次,要坚持文化建设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再次,要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这些思想为我们实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保持民族精神的先进性和活力指明了方向。

坚持自强不息与和平发展的统一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经五千年磨砺,由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品格,是维护中华民族独立和统一的精神脊梁和精神财富。今天,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需要发扬自强不息的光荣传统。爱好和平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江泽民同志指出:“我国先秦思想家就提出了„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的思想,反映了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希望天下太平、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第2卷第61页)正是这一理念,使中华民族与周边邻国长期睦邻友好、和平共处。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饱经资本主义殖民扩张和两次世界大战蹂躏的世界人民,迫切希望有一个长期和平的国际。江泽民同志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与当今世界主题和各国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有机结合起来,为我们制定了和平发展的道路。江泽民同志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庄严地向全世界承诺: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绝不会把自己曾经遭受欺凌的苦难加之于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不会对任何人构成威胁;将来中国发展和强大起来,也绝不谋求霸权;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

第五篇: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

发表时间: 2010-12-31来源: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使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爱国主义精神推动了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也必将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明天。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60年过去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爱国主义精神得到极大弘扬,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明深厚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血脉相承的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不仅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而且形成并不断发展着爱国主义传统。这种爱国主义传统已经深深融入到中华儿女的民族意识、民族性格和民族气概之中,成为对内动员和凝聚民族力量、对外树立民族形象的一面旗帜。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册中,曾涌现了无数爱国民族英雄,正是他们支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历史表明,爱国主义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植根于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之中,具有激励中华儿女自强不息、一往无前的无穷力量。

新中国60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辉煌和爱国主义精神极大弘扬的60年。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民族蒙受屈辱、人民灾难深重的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从此走上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最新成果指导和引领爱国主义,创造和培育出与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要求相契合的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使爱国主义精神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扬光大。

爱国主义精神是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在新的伟大实践中所作出的历史性选择,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没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就不可能实现民族复

兴的目标,中华民族也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既能够把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团结和凝聚在一起,推动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也能够引导人们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把对祖国、对人民深厚的爱,把个人的理想和抱负,化为立志图强、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社会主义是爱国主义的时代旗帜,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民族灵魂

当代中国,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始终离不开社会主义的方向引领与爱国主义的精神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和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并使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有机统一起来。

第一,社会主义把爱国主义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坚持社会主义,既是爱国主义实现时代价值的内在要求,也是它走向更高境界的必然选择。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以宽广的世界眼光,把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与理性、开放、包容的社会主义制度有机结合,既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不断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又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既坚持对外开放,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民族的长处,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增强我们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祖国的发展,又摒弃妄自菲薄、惧外媚外的民族虚无主义;既肩负振兴中华的重任,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履行国际主义的义务,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尤其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将爱国主义作为其价值体系和价值追求的重要内容,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

第二,爱国主义使社会主义具有了深厚的民族根基。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其保持强大生命力的源泉。在新中国60年的发展实践中,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凝聚了全社会的力量,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尤其是在我们出现困难和面对风险时,爱国主义精神所蕴含的那种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的崇高品格、那种敢于压倒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那种无所畏惧的昂扬气魄、那种百折不挠的自强信念、那种开拓创新的创造精神等,便犹如冲锋的号角在中华儿女的心头吹响,激起整个民族与困难和风险抗争到底的坚强决心。正是靠着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在中国才能够根深叶茂,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够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第三,社会主义使民族复兴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这是近代以来历史的结论。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宏伟目标,就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战略部署。

第四,中华民族复兴事业实现了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在当代中国,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既要把社会主义作为矢志不移的共同理想,又要把爱国主义作为发展的动力源泉,坚持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这是民族复兴伟业的本质要求。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爱国主义所要维护的民族独立,所要增进的民族团结,所要追求的民族富强,所要实现的人民幸福,都要靠社会主义提供根本的政治和制度保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实现时代价值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中国走向繁荣昌盛的必然选择。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就是要把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历史地统一起来,在二者良性互动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动员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形势在变化,我们要紧密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再接再厉,在迎接新的挑战中,把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继续推向前进。第一,要把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目标作为弘扬爱国主义、推进民族复兴的根本导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引领未来的伟大旗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为根本指引;推进民族伟大复兴,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根本保证。在走向未来的征程上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能够把全国各族人民中深深蕴藏的爱国主义精神更大地激发出来、更好地集聚起来,就能够把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民族复兴梦想逐步化为现实。第二,要把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挑战和风险作为弘扬爱国主义、推进民族复兴的重要契机。破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种难题,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特别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将长期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

占优势的压力,面临西方敌对势力加紧推行西化、分化战略的挑战,面临腐朽思想影响侵蚀加剧的考验,面临改革发展新的难题不断增多的风险。要解决这些制约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难题,就必须通过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帮助人们铸牢志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精神支柱,始终朝着既定的目标去迎接挑战,经受考验,排除风险,开拓奋进。

第三,要以时代精神不断丰富爱国主义精神,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内涵。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适应振兴中华的新需求而产生的,它同爱国主义精神在本质上是相统

一、相补充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赋予爱国主义精神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同弘扬时代精神有机统一起来。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弘扬时代精神贯通起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要把握历史方位,培育世界眼光,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借鉴吸取现代文明的有益内容,积极丰富和发展爱国主义精神;要把时代精神所体现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等,适时充实到爱国主义精神宝库中去,使爱国主义精神始终富有时代气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第四,要使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成为弘扬爱国主义、推进民族复兴的先锋模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空前艰巨的事业,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更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肩负着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理想追求、奋斗目标,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价值选择,也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对全民族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为推动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杨永利/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心组理论研讨会报告下一篇:智慧校园创建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