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岗实习管理与就业指导论文

2022-04-13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顶岗实习管理与就业指导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当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普遍存在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管理实效不显著等问题,对此,构建基于双主体、双导师、双管控、双考核、双证书理念的“双线并行”运行机制的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以“五双”运行机制为基础,以信息化网络管理平台为载体,有效保障顶岗实习质量,企业深度参与实习过程管控。

顶岗实习管理与就业指导论文 篇1:

构建土木类高职生顶岗实习管理平台

摘 要:顶岗实习是高职学生提高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顶岗实习管理平台的构建就是为了克服土木工程类高职专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构建学校、企业、学生三位一体的信息管理总平台,实现三者之间的互利共赢。

关键词:管理平台 顶岗实习 土木类

顶岗实习是土木类高职生一个重要的学习环节,但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管,难以保障实习质量。企业对学生重劳动轻教育管理;高职院校对顶岗实习学生管理的过程需要与企业保持联系;实习生自身耐挫能力差,维权意识薄弱;校企生三方缺乏交流沟通的平台。

1 管理平台模块功能需求分析

为了实现对土木类高职生顶岗实习的全过程管理,实现校企生三方的目标,管理平台的构建需要组建学校、企业和学生三大模块,并以三大模块为基础进行无缝对接,形成一个顶岗实习的管理平台,借助不同模块的协同功能发挥,实现管理平台的整体功能最大化。在具体构建过程中,要对不同模块的功能进行明确的规定,确保的信息的收集与管理平台功能的发挥。

1.1 学校模块功能需求分析

学校实习管理平台模块在土木类学生顶岗实习中应该处于核心的位置,应该在学生和顶岗企业之间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该平台应该发挥信息集散中心的功能,即时发布学生实习供给情况和企业顶岗实习的需求,并形成开放的系统为企业和学生建立起联系。

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将顶岗实习信息管理平台与学生学籍信息结合,通过给予学生专门账户的模式,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学习进展不断更新自身的相关信息,结合实习的需要由学生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提出相应实习计划和目标。学校通过自身调查,与顶岗实习的单位建立起长期协作关系,并以契约明确权利和义务的形式,向有顶岗实习需求的企业提供进入本校顶岗实习信息管理平台的权限,在确保学生信息安全的形式下向顶岗实习企业开放学生信息,便于企业和学生进行信息的交流与衔接。

1.2 企业模块功能需求分析

企业模块的功能既要体现企业用人的单位的特点,还要兼顾教育功能的发挥。有顶岗实习需求的企业,应该把参与顶岗实习学生管理的信息平台纳入本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通过与有长期协作关系的学校的顶岗实习平台相连接,进入顶岗实习管理总平台。企业模块最大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企业自身人力和顶岗实习需求结合,即时向在学校顶岗实习管理总平台上发布企业的相关信息,为企业获得优质实习生资源创造条件;二是借助学校顶岗实习管理总平台,直接与有意到本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建立起信息交流机制,即时了解学生的要求,以此了解未来人力资源队伍的情况,并在该平台上适时处理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收集来明确企业的努力方向和目标,以对信息的处理来考核企业应对社会变化的能力,借助這一平台提升企业应对社会变化的能力。同时,企业还应该把参与顶岗实习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当作是宣传企业的窗口和门户,借助该平台即时向社会公布企业的相关信息,宣传企业的形象。

1.3 学生模块功能需求分析

学生作为顶岗实习岗位的需求者,要充分发挥顶岗实习管理平台的作用,建立自身信息发布窗口,为提升就业竞争力创造条件,因此,学生平台的最大功能是信息发布与传递。借助该平台的建设,顶岗实习学生能有顶岗实习需求的企业提供一个完整表达自身信息的机会,为有顶岗实习需求的企业获得相对完全的信息,尽量避免信息不对称给实习工作带来的影响。其次,顶岗实习的学生在自身信息模块建设过程中,针对企业要求,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能明确未来的努力方向,并通过自身合理利益诉求信息的公开,获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初步经验,为未来进入职业市场奠定基础。

在顶岗实现管理平台建设过程中,这三大模块相互协作,并应该随着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信息管理平台的发展而适时进行修正和完善,确保平台功能的最终发挥。

2 管理平台模块功能设计

2.1 学校模块设计

学校是顶岗实习的主要管理者,在整个过程管理中,除了就业主管部门,具体还有指导老师或班主任进行日常具体工作,学校模块分为两个层次,系统管理层和教师管理层,通过权限的设置实现;同时由于系统管理员的权限大,出于系统安全的考虑,必须经过身份验证管理员才能进入平台;因此学校模块具体的功能应包括:

(1)信息的管理和维护,包括学生和校内指导教师信息的导入、授权等管理,发布信息的更新管理,信息的统计和维护,同时完成对数据库的操作;(2)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包括发布最新的国家和地方的就业政策和新闻;(3)处理招聘信息,包括审核企业资质,招聘信息的真实度,并及时发布;(4)发布求职学生汇总信息,如以专业为单位,生源所在地、男女生比例的统计,专业课程开设情况等;同时审核发布学生个人的求职简历;(5)即时统计学生单位落实情况;(6)向指定用人单位发送文件,如面向社会的培训或调查问卷等;(7)向指定学生发送信息,如时间安排、是否签约等;(8)接收和回复企业和学生留言。

2.2 企业模块设计

企业作为顶岗实习学生的接收者,除了实习期间的管理与学校发生联系,其他的校企合作也因此可能产生;企业通过注册或取得学校分配的帐号密码进入平台,发布的信息需经管理员审核,一经发布没有修改或删除的权限,需要通过管理员修改信息;企业模块的具体功能应包括:(1)发布招聘信息和企业介绍;(2)浏览学校发布的信息;(3)实习结束时,对学生给出实习鉴定或实习成绩;(4)向学院或系部发送人员变更的消息;(5)接收学校文件并回馈。

2.3 学生模块设计

学生通过平台获得的招聘信息是基本可靠的,从维护学校声誉的角度考虑,学生发布的求职信息也需要得到管理员的审核,同时在信息进入平台后,除了基本信息可以修改,关键信息的修改需要管理员进行;为保护个人隐私,只有得到学校分配帐号进入系统的企业才能浏览完整信息;同时考虑到土木类高职生顶岗实习的特点。学生模块具体功能应包括:(1)录入和修改本人简历,发布求职信息;(2)查看就业指导信息和招聘信息;(2)录入实习单位具体信息;(3)完成实习日志;(5)给学校留言并得到回馈。

3 管理平台的实现

土木类高职生在进入顶岗实习前,系统管理员更新学院系部简介、专业介绍、各级就业政策;审核和发布求职招聘信息以供查询;导入学生信息和校内指导教师信息,其中学生信息包括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性别,教师信息包括部门、姓名、联系电话、邮箱;导入信息后,为学生和教师分配登录帐号和密码,设定权限。

学生确定实习单位开始顶岗实习后,登录平台,录入实习单位和校外导师信息,选择校内指导教师;在与单位签订实习协议后,上传签订协议;申请请假,定期上传实习日志;给指定人员发送留言,如系统管理员、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同时,系统管理员根据学生提交的实习单位,给企业分配帐号和登录密码。

单位使用该帐号密码登录平台,定期对学生进行实习考核,实习结束后,给出实习鉴定和实习成绩。实习成績是学生毕业成绩的一部分,在学生调换单位时,需在平台添加,而实习成绩由所有提交单位共同给出。企业填写学校的调查问卷,及时反映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在使用管理平台后,就业工作人员不需要输入大量学生信息,发布信息也轻松快捷,大大减轻了就业工作人员的机械重复劳动量;校内指导老师不需要定期一一电话通知学生,询问实习和论文进展情况;企业可以及时关注本单位实习生情况,尤其在外地项目的学生,通过平台的约束,减少了学生跳槽现象,一定程度上防止人才的流失;作为管理平台最大的受益者,实习生实时与学校和老师保持联系,不因工作耽误论文写作,在遇到问题时,及时向学校或企业反映,从而提高了实习质量,有利于职业生涯的发展。

4 管理平台的运行机制

顶岗实习管理平台运行的宗旨是建立起沟通企业和学校的强梁,以服务学生就业、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升企业经营效益为目标,其运行机制应该有自身的独特特点。

4.1 信息的收集与管理是管理总平台运行的基础

顶岗实习信息管理总平台是沟通学校、企业和实习学生的强梁和纽带,是三方信息交换的平台与枢纽,三方能否总重视信息管理总平台功能与作用,其关键在于信息管理总平台能否提供足够的信息,并确保信息管理总平台上反映的情况得到即时有效的处理,因此,信息管理总平台的信息与收集能力是管理总平台运行的基础。

对于学校来说,应该有专人管理顶岗实习信息总平台,而且管理活动应该专人化和日常化,充分信息管理总平台的信息中枢功能,向相关建筑企业推荐本校学生,让接受顶岗实习的企业能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实习技能和思想动态,使那些愿意接受顶岗实习的企业能从顶岗实习管理总平台获得足够而充分信息;学生能从顶岗实习管理总平台上,了解需求顶岗实习单位的情况,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的要求,以及实习单位能提供的相关的工伤保证以及实习期间的待遇问题,并结合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决定是否加盟该企业。

对于企业来说,应该积极主动参与职业技术学院顶岗实习总平台的建设,并定期参与的相关信息的发布。通过顶岗实习总平台,发布企业顶岗实习的职位需求、职位培训的相应技能,岗位职业发展的空间等。实习企业应该能在该平台上发布本单位顶岗实习的相关工作待遇以及系列纠纷出现的解决方法和途径,同时企业还应该结合本单位以往顶岗实习的成功案例,向有顶岗实习意愿的学生发出邀请,并充分利用以往该校留在企业的学生充当协调员的角色,利用校友关系拉近企业和学生的关系。

对于学生来说,应该利用好顶岗实习信息管理总平台,通过信息管理总平台了解当前的实习总体状况,结合以往的实习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合理定位自己的实习目标和要求,避免定位过高无法实习,也要避免因对企业实习情况不了解而导致自身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在具体的实习过程也要即时利用信息管理总平台,将自己的合理要求和体会表述出来,便于学生和实习企业进行协调沟通,如果因问题具有特殊性,可以通过专职实习老师和带队学生干部来进行解决。

4.2 即时快速反映是顶岗实习信息管理总平台的作用发挥的基础

顶岗实习管理总平台作为信息交换的枢纽,必须做到信息即时妥善解决,增强三方对信息管理总平台的信赖,从而增强信息管理总平台的吸引力。

顶岗实习信息管理总平台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能否真正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系列问题。学校、企业和学生在实习信息管理总平台的上反映的信息,必须得到妥善有效的解决。这就需要学校充分关注实习过程的情况,通过专人负责实习管理总平台,即时就企业和学生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尤其是要考虑到当前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的特殊性,而建筑行业又是一个艰苦的行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感受和自己原来的预期往往会出现比较大的落差,当实习学生利用信息管理总平台倾诉自身的体会时,需要学校即时妥善处理学生的这些现实问题,并确保问题的解决在一定时间内,时间过长会让学生产生被忽视的感觉,这种情绪一旦被带入实习工作,会造成系列不良的后果和影响。

此外,企业在顶岗实习信息管理总平台上反映出来的问题,也需要学校通过实习带队老师和实习学生进行的交流,便于学生改进提高,使企业感觉到学校处理问题的态度和实习学生学习真实技能的诚意,有利于三者之间关系的改善。

4.3 妥善解决顶岗实习中的纠纷和矛盾是信息管理总平台价值的重要体现

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和学生,学生和学校,学校和企业之间往往会因为工作关系而产生矛盾,信息管理总平台作为信息沟通的枢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做好化解矛盾的工作。

首先,学校、企业和实习学生对待三者之间的矛盾要有正确的态度。应为顶岗实习是涉及到学校、企业、学生三者的系统性活动,工作繁杂而艰辛,因此,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矛盾和纠纷是正常的事情,要用正常的心态来看待这种问题,并即时处理和化解矛盾和纠纷。学校和企业有要充分发挥顶岗实习信息管理总平台上学生的传递的信息,当发现某些矛盾和纠纷的苗头,应该即时沟通化解,避免矛盾的扩大。

第二,发挥信息管理总平台的引导功能。考虑到信息管理总平台的信息枢纽功能,学校和企业要利用这一平台即时解决问题,当实习学生反映顶岗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和情况时,企业和学校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对能即时解决要即时解决,对不能即时解决的问题,要给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和方案,并在事先确定的时间内解决。同时,要充分发挥信息管理总平台的导向功能,对实习中出现先进事迹和先进任务进行宣传,形成宣传先进,学习先进,鼓励先进的氛围。针对现代大学生的特点,利用顶岗实习信息管理总平台进行教育,鼓励大学生发挥不怕吃苦、勇于奋斗、成功立业的精神,形成实习的良好氛围。

第三,注意矛盾纠纷处理的技巧性和科学性。顶岗实习信息管理总平台作为实习信息集散地,实习学生的各种情绪不免有所流露,有些信息可能是正面,也有一些负面的信息,这需要学校和企业注重处理这些信息的技巧。不要轻易对负面信息进行删除或者简单定性,针对一般性的问题可以集体解决,若是针对个体特殊性的问题,则要注意进行单独沟通和交流,简单的删除和定性,会让负面信息产生“蝴蝶效应”,使问题发展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并导致整个实习的失败。

5 结语

土木类高职生的顶岗实习基本从事一线技术工作,工作强度大,安全隐患也较大,顶岗实习管理平台的构建为校企生三方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平台,为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作了先前准备。顶岗实习管理平台是包括学校、企业、学生三者在内的系统性工程,要建立好这个平台,需要三者共同努力,即时在信息管理总平台上完善的相应的信息,并形成各自的分工,确保平台功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张炼,王新凤.我国大学生实习问题的政策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11(8).

[2] 李宁.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组织、实施与管理[J].教育与职业,2010(11).

作者:黄阿梅

顶岗实习管理与就业指导论文 篇2:

基于“双线并行”运行机制的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

摘 要 当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普遍存在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管理实效不显著等问题,对此,构建基于双主体、双导师、双管控、双考核、双证书理念的“双线并行”运行机制的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以“五双”运行机制为基础,以信息化网络管理平台为载体,有效保障顶岗实习质量,企业深度参与实习过程管控。实践经验证明,该信息化管理模式能较好解决顶岗实习广泛存在的问题,显著提高顶岗实习管控效果,可为同类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双线并行;信息化管理;运行机制;顶岗实习

201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职教育必须做到“三对接”,即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1]。顶岗实习正是实现“三对接”的有效结合点,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并提升职业素养。顶岗实习已成为高职院校推行工学合作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学校教育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各类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的实际运行和管理过程中客观存在诸如放羊现象、监管松散、专业指导缺乏、考核不到位、实习质量不高等多种问题[2][3]。

对于顶岗实习的有效管理是各类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中的难点,但又是必须要面对和加以解决的关键点。为此,许多高职院校积极利用信息化平台探索多样化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开发“双主体、三层次、多元化”分散型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平台,设置信息发布、实习指导和拓展训练三层次递进模块,实现顶岗实习网络化、标准化、规范化、资源化和过程化[4]。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共同开发具有技术支持、实训监控、信息采集、计划分布、调查统计等功能的实训教学管理监控平台,以加强对顶岗实习的有效管理和监控[5]。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结合顶岗实习综合实践信息管理平台实际运行情况,对顶岗实习配套政策措施、成效等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6]。淄博职业学院借助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开发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实现顶岗实习课程化、管理手段信息化、评价主体多元化[7]。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积极运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充分利用现代通讯、网络技术,加强对顶岗实习学生的指导和管理[8]。

尽管各类高职院校都在顶岗实习方面下了大力气,进行了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但从总体水平来看,其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够高,管理实效不够显著。为促进顶岗实习质量的提升及顶岗实习管理效率的提高,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十多年“2+1”模式顶岗实习管理经验积累的基础上,首创了基于“双线并行”运行机制的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模式。

一、“双线并行”运行机制的定义及内涵

所謂“双线并行”顶岗实习运行机制,即双主体、双导师、双管控、双考核、双证书的“五双”机制,其机制理念如图1所示,具体阐述如下。

(一)双主体

学校和企业共建双主体学院或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学校和企业作为共同双主体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全程管理,以形成过程共管、成果同享、责任均担的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机制。

(二)双导师

每位顶岗实习学生均配备双导师,即由一名校内专任教师作为校内导师和一名符合校外兼职教师岗位要求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校外导师。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保持密切沟通,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全过程指导,并帮助解决实习中存在的专业技术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和后勤保障问题。

(三)双管控

校外导师在企业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现场直接管理和技术指导,校内导师通过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网络平台及实习巡视等方式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答疑回复及动态管理,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受企业和学校双重指导和管控。

(四)双考核

实行双重考核以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全面客观评价,即根据学生顶岗实习过程表现、顶岗实习成果材料两项内容双重联合考核,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及校外导师、学校巡视督导组及校内导师两个角度双重联合考核。

(五)双证书

实习结束后学生必须取得两项证书,即顶岗实习工作经历证书和毕业证书。实习期满,企业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鉴定合格后,方可签发顶岗实习工作经历证书;实习结束后学生返校,学校对顶岗实习成果材料审查合格并通过顶岗实习答辩后,方可颁发毕业证书。

二、“双线并行”信息化管理模式特点

从学院顶岗实习“双线并行”信息化管理模式多年运行实践情况看,其管控成效显著,总结起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五双运行管理机制,保障顶岗实习质量

在“五双”运行管理机制下,顶岗实习学生必须接受校企双主体协同管理、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双导师悉心指导、企业现场和网络平台双重管控、过程表现与成果材料双重考核、实习工作经历证书和毕业证书双证书评价证明,如此可以有效避免顶岗实习过程中易出现的放羊失控现象,其顶岗实习质量也因此得到全方位保障。

(二)企业深度参与管控,校企合作特色鲜明

在“五双”运行管理机制下,企业深度参与顶岗实习学生的工作岗位设置、工程技术指导、施工现场管理、后勤生活保障、多方考核评价等全过程。在该运行管理机制下,企业合作育人主体地位凸显,主动参与实践教学指导和学校管理的深度增加,校企合作特色鲜明。

(三)信息化网络平台为载体,管理便捷高效

顶岗实习信息化网络管理平台集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实习单位分配、网络交流指导、实习巡视安排、校内外指导教师互动、远程视频汇报、实习质量监控、招聘就业管理、校企生多层面交流讨论平台等功能,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在顶岗实习各个环节的信息化需求,管理便捷高效。

三、“双线并行”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实践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最早实行“2+1”模式顶岗实习的专业之一,在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管理手段和方法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该专业也率先提出了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实行基于“双线并行”运行机制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下面就结合学院顶岗实习实际,详细介绍基于“双线并行”运行机制的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运行和管理情况。

(一)组建“双线并行”顶岗实习管理机构

为确保顶岗实习教学质量、提高实习管控水平、明确管理主体及职责,学院专门组建“双线并行”顶岗实习组织管理机构。该机构由学院顶岗实习领导小组管理,接受学院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督导,下设两个分部,即企业顶岗实习管理部和学院顶岗实习管理部,且两个分部之间构建长期稳定的联动机制。其“双线并行”顶岗实习组织管理机构组成关系如图2所示。

企业顶岗实习管理部包括后勤保障组、技术指导组、绩效考核组,学院顶岗实习管理部包括网络平台指导组、实习巡视组、成果考核组、就业指导组。在每届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之前,均要综合考虑当年顶岗实习生人数、顶岗实习单位性质、实习所在工地区域分布等情况,重新组建顶岗实习组织管理机构。

(二)开发顶岗实习信息化网络管理平台

“双线并行”顶岗实习管理,参与人员多且角色复杂,功能要求多样且相互制约影响,信息化程度要求高且存在区域差异,因此必须能够开发出适合该运行机制的顶岗实习信息化网络管理平台,以对顶岗实习全过程进行更为实时、高效的管控,为学校、企业、师生提供更便捷、完善的服务。

基于“双线并行”运行机制的顶岗实习信息化网络管理平台由学院自行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平台主要包括:基本信息输入与人员角色权限设置、顶岗实习单位分配与管理、网络汇报讨论与回复、实习巡视分组安排与管理、成果材料及答辯资格审核、通知公告及就业信息发布等功能模块。顶岗实习信息化网络管理平台登录界面如图3所示,其主要模块功能详见图4。

将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及个性化要求、实习单位基本情况和岗位需求等信息输入管理平台后,顶岗实习单位分配模块具有自动匹配符合要求的学生到各顶岗实习单位的功能。网络汇报与回复模块能够非常方便用于师生交流,系统会自动记录每次汇报内容的字数、总共汇报次数,自动生成累计未按时汇报次数报表,且具有自动提醒功能。在无法用电脑上网的情况下,学生可以通过手机连接网络平台进行汇报和回复。实习巡视管理模块可以在百度地图上直接标注自己所在的实习工地位置、自动按区域划分巡视批次和巡视老师、自动生成各巡视老师的巡视信息汇总表等。成果材料及答辩资格审核模块具有成果材料网上提交、成果材料汇总统计、教师个人评阅、教师交叉评阅、答辩资格主管审核等功能。

该信息化网络管理平台经过试运行、多次修改和完善,现已正式投入使用。从多年实际使用情况看,该平台具有系统稳定性好,软件界面简洁、直观、友好,能适应多种用户不同差异需求,校企交流、师生交流、校内外导师交流便捷,大大提高了顶岗实习管理效率和管理效果,可为“双线并行”机制下的顶岗实习运行管理提供重要支撑平台。

(三)顶岗实习单位安排及工作岗位设置

由于土建类顶岗实习单位专业特殊性和工作岗位差异性大,决定了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很难做到轮岗实训。因此,要求学生在进行个人信息输入时,将自己意向工作单位或工作岗位作为个性化要求信息录入,平台在进行实习单位分配时将会兼顾学生个性化要求匹配最适合的顶岗实习单位和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如顶岗实习单位不能安排轮岗实训,则要求实习单位充分创造条件在实习期间给予实习生其他工作岗位见习或锻炼机会,并要求学生同步完成多岗位专题报告。为确保该项举措能够得到真正落实,特将此项条款在与顶岗实习单位签订的实习协议中予以明确约定。

(四)顶岗实习过程管理

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是决定实习质量的关键,也是实习管理中最重要、最难实施的环节,包含企业和学院两个主体对顶岗实习过程的管理。从企业角度,顶岗实习过程管理主要包含:业务培训、安全教育、现场技术指导、阶段性表现测评、生产管理、生活管理等。从学院角度,顶岗实习过程管理主要包含:网络平台汇报指导、校内外导师沟通、校企定期交流反馈、顶岗实习巡视、阶段性成果考核等。

企业对实习生的阶段性表现测评要求每2个月至少进行一次,一年实习期至少进行6次阶段性测评。阶段性测评的主要项目包括职业能力、出勤率、任务完成的质量、职业表现等内容,其中职业能力由识图能力、工程技术与组织能力、资料管理能力三部分构成,其能力考核标准和评分方法在顶岗实习手册中有明确规定。阶段性测评的主要项目及其评分标准与权重详见表1。顶岗实习学生的阶段性表现测评由校外导师负责评分,实习单位或项目经理部负责人确认并盖章后有效,以此作为实习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五)顶岗实习考核评价

考核评价是顶岗实习管控的重要环节,是确保顶岗实习质量的关键步骤,也是促进公平、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法宝。从顶岗实习评价主体看,分为学院考核和企业考核两个方面;从评价内容看,分为过程考核和成果考核两个方面;从评价形式看,分为量化考核和定性评价两个方面。上述考核评价方式在基于“双线并行”运行机制下的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中均有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应用与体现。

学生一年的顶岗实习虽是在企业场所完成,却是由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由校内外导师协同指导,因此对于顶岗实习学生的评价理应充分体现双主体考核原则。企业的考核评价主要体现在阶段性测评、顶岗实习周记评语、顶岗实习综合评价等方面,考核评价合格颁发顶岗实习工作经历证书。学院的考核评价主要体现在实习平台汇报质量评价、顶岗实习巡视评价、顶岗实习成果评价、顶岗实习综合考试、顶岗实习答辩等方面,学院与企业考核评价均合格后颁发毕业证书。

对于学生顶岗实习评价,除过程考核评价外,同样注重成果考核评价。顶岗实习成果考核的主要内容有顶岗实习周记、专题报告、顶岗实习报告、顶岗实习平台汇报内容、实习工程资料、加分项目材料等,其各项成果材料在考核评价中所占的比例如图5所示。加分项目材料主要包括在顶岗实习期间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企业和行业部门授予的表彰证书、合理化建议被采纳的证明材料等,加分项目材料由校内导师予以审查并给出建议加分值,最终由顶岗实习答辩小组统一审核后给予加分确认。

在顶岗实习考核评价时,根据考核内容的不同,灵活运用量化考核与定性评价两种考核形式。如职业能力、职业表现、顶岗实习报告质量等无法量化判定,故采用定性评价的形式进行考核;对于实习出勤率、顶岗实习综合考试等则采用量化考核的形式进行评价;对于实习平台汇报内容、顶岗实习周记等采用量化考核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总体上,是从可以量化的实习平台汇报次数和顶岗实习周记篇数,以及从适合定性评价的实习平台汇报内容质量、顶岗实习周记内容质量两个方面去综合考核评价。

学生顶岗实习总体考核评价内容及其比例关系如图6所示。在实际考核评价操作过程中,校内外导师只需在各个考核环节输入各分项考核成绩,顶岗实习信息化网络管理平台会自动进行考核成绩统计和计算。学生个人可实时查询本人顶岗实习各个阶段的分项成绩和总评成绩,校内外导师可查询小组成绩和班级成绩汇总。对于总评成绩位于班级排名后20%的学生,顶岗实习平台将自动生成顶岗实习成绩警告名单,并通过自动弹出通告对话框的形式告知学生本人、校内外导师和班主任。顶岗实习平台同时还具有自动生成符合颁发顶岗实习工作经历证书学生名单、符合顶岗实习答辩学生名单、符合颁发毕业证书学生名单等功能。

顶岗实习平台的这些信息化考核评价功能为学校、企业和校内外导师对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与考核提供了便捷,并有助于顶岗实习质量的提高。

四、结语

多年的顶岗实习管理实践证明,基于“双线并行”运行机制的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够较好解决顶岗实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各类问题、显著提高顶岗实习管控效果。其实践经验对同类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具有较好参考和借鉴价值。为使“双线并行”运行机制的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建议今后在如何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以更充分调动企业参与顶岗实习管理的积极性、如何统一不同企业不同岗位的指导要求和评价标准、如何将最新的信息化技术融入到顶岗实习管理网络平台等方面继续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实践。

参考文献

[1]李克强.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EB/OL].(2014-02-26)[2017-09-09].http://www.gov.cn/guowuyuan/2014-02/26/content_2622744.htm.

[2]凌成樹,仇大勇.高职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职教论坛,2013(11):42-44.

[3]吕纳.高职社会管理类学生顶岗实习困境及对策研究[J].职教论坛,2015(18):82-85.

[4]王秀静.分散型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基于“双主体、三层次、多元化”的管理平台设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19-21.

[5]王永福.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和监控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32):46-47.

[6]张国民.高职院校学生毕业综合实践管理信息化实践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8):74-77.

[7]潘学海.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学生顶岗实习课程化管理模式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1(16):149-151.

[8]谭辉平,李芹,廖俊杰,等.做实高职顶岗实习有效推进工学结合[J].中国高教研究,2008(1):69-70.

作者:石泉彬 周桂香 韩振国 朱星

顶岗实习管理与就业指导论文 篇3:

基于ISM的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最后冲刺环节,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是检验校企合作办学成效的重要指标,但其满意度受到了诸多因素影响。运用系统工程学中的解释结构模型法(ISM)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求各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和层级性,构建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据此,提出学生担当内因职责,实习单位担当主力军职责,高职院校担当主导性职责,“政”“协”担当统筹保障职责等建议,以期提高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确保学生顶岗实习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高职;顶岗实习满意度;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法(ISM)

作者简介:白玲,女,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基本原理。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以其职业性、实践性、应用性等特征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这些特征主要通过旨在缩短人才上岗时间与人才需求之间形成的极大“时间差”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等培养模式得以突显。“顶岗实习”作为高职教育的一个关键词、特征词,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职业教育”一章中明确指出“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1]高职院校学生的顶岗实习以校企合作办学为基础,不仅切合国家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而且可以促进学校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整合,加强高职院校和实习单位的互通与合作关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促进学生就业。因此,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应尽力实现学生和实习单位皆满意,学校和家庭都放心,政府和社會都获益,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顶岗实习,学生的满意度。因为,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满意度是直接反映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校企合作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然而在实践中,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对此进行研究将对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迄今为止,关于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的研究比较多,但关于顶岗实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的专门性研究却比较少,多数附属于前者中,且仅停留在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简单列举、经验总结、定性描述上,整体存在泛化现象,没有深入分析各因素的关联性和影响程度。本文尝试运用系统工程学里的解释结构模型法(Interpretive Structure Modeling,简称ISM)对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求各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和层级性。ISM是由美国John Warfield教授于1973年开发的一种系统结构模型化技术[2],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于电子计算机把复杂的系统先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和要素,再利用人们的实践经验和知识对系统内各要素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辨识,使得各要素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层次化、条理化,最终构成一个多级递阶的结构模型以展现系统的内部关系。该方法有助于实现对多要素问题认识与分析的层次化、条理化和系统化,是分析复杂关系结构的有效方法。[3]因此,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法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构建出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并据此提出提升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的针对性建议。

一、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影响因素提取

根据ISM方法的原理,首先要提炼影响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的因素。以前人关于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及顶岗实习满意度的研究为基础,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国内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据此进行提炼总结,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影响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的因素很多,从政府法律、社会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性格、人格都与实习满意度有着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进一步整理和分析,再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现实状况,在此将影响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的因素归为三大类:高职院校的实习管理、实习单位的特征和高职实习生的状况。其中高职院校的实习管理主要指高职院校提供的顶岗实习信息是否充足、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的帮助程度、学校制定的相关顶岗实习制度的满意程度、顶岗实习前学校对学生顶岗实习相关技能的指导和顶岗实习中学校委派的实习指导教师的帮助程度等。实习单位的特征是指学生所在实习单位的驻地与性质、实习岗位的学用对口程度、实习指导人员的指导情况、实习报酬等。高职生的状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实习生的背景和学业状况,如自身和家庭的社会关系、自身的学习及干部担任情况、专业与兴趣吻合度等;(2)对实习单位的期望因素,如对企业报酬、工作条件、易获得权力和社会资源、实习单位的管理和提供的指导及实习单位对自身职业发展帮助程度等的期望;(3)实习成效因素,如实习目标达成度、与就业的衔接、工作效率的提高、工作态度的改进、提高自我工作的能力、拓宽知识视野、适应社会变化和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等。

通过对这三大类影响因素中所包含的具体因素进行统计,列出候选因素表,然后组建一个由高职院校实习管理领导层、高职院校实习指导教师、实习企业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参加过和正在参加顶岗实习的高职学生以及高职教育研究人员组成的ISM在线小组,通过QQ群、微信群、电子邮件等方式,请在线小组成员对候选因素进行评价,评价等级分为1、2、3、4、5,五个等级,选出他们认为最影响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的因素。对小组成员的评价结果进行统计,筛选出分数过半的候选因素,并将之从高到低进行排列,进而得出影响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的15个关键影响因素,编号后分别为:S1:对就业前景的预期;S2:职业技能提升程度;S3:工资待遇;S4:学用对口程度;S5:学校教师指导情况;S6:实习单位教师指导情况;S7:实习涉入程度;S8:休假制度;S9:高职院校的实习管理;S10:实习生在实习中得到的上级认可;S11:人际关系的处理;S12:人际关系能力;S13:高职院校扶持力度;S14:独立判断并完成工作;S15:实习生的人格特质。

二、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影响因素ISM构建与分析

(一)确定逻辑关系表

根据ISM方法的原理,在提取出影响因素后,就可确定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将影响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的15个因素按顺序分别在行和列上排列。Si和Sj之间的关系用数值0和数值1表示,数值0表示Si和Sj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数值1表示Si和Sj之间存在关联。即Si对Sj有影响,填1;Si对Sj无影响,则填0;对于相互有影响的因素,取影响大的一方为影响关系。其中,“有影响”尽量选择直接的影响关系,不考虑间接的影响关系。由此确定了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表,见表2。

(二)建立ISM邻接矩阵

根据逻辑关系矩阵表表2,以及以下规则建立ISM邻接矩阵,即对Sj有直接影响,取1,否则取0;Sj对有直接影响,取1,否则取0。由此可得到邻接矩阵。

邻接矩阵描述了经过长度1的通过后,各影响因素两两之间的可达程度,表明了影响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不同因素两两之间的关系,且为直接关系。

(三)生成ISM可达矩阵

邻接矩阵反映的是影响因素两两之间的直接关系,可达矩阵则反映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的间接关系。其生成方法为:邻接矩阵与单位矩阵I求和,即,并对做幂运算,采用布尔矩阵运算法则计算,直到满足下列公式

=()=()≠…≠()2≠()

运用MATLAB2013B可计算出可达矩阵如下:

(四)划分影响因素层级

根据可达矩阵,归纳整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划分可達集、先行集和共同集。可达集是可以到达的集合,表示由可达矩阵行中所有矩阵元素为1的列所对应的元素构成的集合。先行集是的起始集,表示由可达矩阵列中所有矩阵元素为1的行所对应的元素构成的集合。共同集表示任意元素的可达集和先行集的共同部分(见表3)。

若是起始集,只影响其他元素而不受其他元素的影响,就必须满足条件:∩==,记为,在有向连接图中只有箭线流出,而无箭线流入; 若是终止集,只受其他元素影响而不影响其他元素,就必须满足条件:∩==,记为,在有向连接图中只有箭线流入,而无箭线流出。

可见=,=,因此,最高级元素即终止级元素为={,}。划去这2个元素,再求剩余元素的可达集、先行集和共同集,得出剩余元素集合的最高级元素,以此类推,直到得出最低一级元素的集合,即起始集,从而确定各层元素集。

(五)构建ISM模型

根据层级划分,第一层元素集合为{,},第二层元素集合为{,,,,},第三层元素集合为{,,,,},第四层元素集合为{,,},将各变量赋予其本身的含义,绘制ISM,从而得出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的ISM模型(见图1)。

(六)ISM模型分析

从图1可知,该模型是一个四级有向层级结构模型,层级数越高,表示影响因素越宏观、稳定,涵盖的范围越大;层级数越低,表示影响因素越微观、具体,涵盖的范围也越小。自小而上的箭头表示高层级数的因素对低一层级数因素的直接影响。

从模型中可以看出,第一层表象层影响因素包括:专业技能提升程度,工资待遇,它们是影响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的表层因素,也是高职院校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最看重的方面。但这些因素发挥作用的程度受到了其他层级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第四层的影响。第四层因素是根源层影响因素,包括实习生的人格特质、实习涉入程度(指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参与实习活动的深入程度)以及S13高职对顶岗实习工作的扶持程度。且图1 显示,在S7实习涉入程度和S13高职对顶岗实习工作的扶持程度之间有回路,说明这两者之间也会互相影响。第四层影响因素通过第三层影响因素,即S4学用对口程度,S9高职院校的实习管理,S10实习生在实习过程得到的上级认可,S12人际交往能力,S14独立判断并完成工作等传达影响力,并通过第二层级中的就业前景的预期、人际关系的处理、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和学校指导教师的指导以及休假制度等5大因素最终作用于表层的两大因素上。其中,第三层级中S10实习生在实习过程得到的上级认可和S14独立判断并完成工作之间也有回路,说明这两者之间也会互相产生作用。

基于ISM得出的结论颠覆了人们的日常认知,即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主要取决于实习单位的工资待遇、学生在实习中得到的专业技能的提升程度,这只是一种表象。通过构建出的ISM发现,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最根本影响因素是实习生自身的人格特质、实习涉入程度和高职院校对实习工作的扶持力度,后两者不难理解,在前文对相关文献进行内容分析提取影响因素时,多数研究者都从不同角度对此有所涉及。但实习生的人格特质对顶岗实习满意度的影响则鲜有学者关注,只有高道友运用心理学中的Big- Five人格维度对顶岗实习满意度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情绪稳定性”、“宜人性”和“想象力”的学生具有更高水平的实习满意度。[4]从解释结构模型中看出,实习生的人格特质之所以能成为最基本的影响因素,在于其对学生在实习中得到上级认可、独立判断并完成工作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有着直接影响。而这三者又影响了除实习生无法改变的休假制度和工资待遇以外的所有其他影响实习满意度的因素。因此,实习生的人格特质、实习涉入程度以及高职院校对顶岗实习工作的扶持作为影响高职学生满意度的最根本原因则不足为奇。

三、基于ISM提高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的建议

如何提高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进而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校企合作发展的水平是研究的最终目的。基于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影响因素ISM的分析,通过对各层级因素间关系的研究,可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学生担当内因职责,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从上述对ISM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生自身对顶岗实习满意度的影响最为根本。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是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自觉工作和自立生活的主体。为确保顶岗实习目标的实现,提升顶岗实习的满意度,学生应担当起内因职责,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对实习单位和学校抱有合理的期望。学生的期望度直接影响其满意度。在研究中发现,学生对顶岗实习后的就业前景、工作条件、实习中的自我提升等期望过高,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对顶岗实习的满意度很低。学校应加强顶岗实习前的期望教育,让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有清醒的认识,端正实习态度,正确地评价自我,在选择实习单位时,对企业的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等有适度的期望值。(2)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锻炼与学习机会,不断提升自己。从影响因素中可以看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对人际关系的处理对其顶岗实习满意度也有较大影响,因此学生在校时应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社团活动等,提高自己的表达交流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3)注重对自身良好人格特质的培养。良好完善的人格会影响到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坚韧、认真、乐观、积极、精进、乐于合作与追求卓越等人格特质。

(二)实习单位担当主力军职责,打好顶岗实习运行基础

实习单位是顶岗实习运行的基础,充当着教育的投资者、学生的管理与服务者、职业标准制定者等角色。为确保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目标的实现,提升学生满意度,实习单位应担当起主力军的职责。

1.实习单位要树立正确的校企合作意识,加强与高职院校的合作。企业不仅是人才使用的最终受益者,同时,也应该是社会发展的贡献者,应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和顶岗实习,承担未来发展的社会责任。实习单位应自觉与高职院校共同协商制定学生顶岗实习计划,积极与高职院校协商签订符合法律规范的学生实习协议,并严格执行;尽量给学生安排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使学生能学用对口、学有所用;尽量给学生提供深入参与企业生产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涉入程度;切实委派优秀的专/兼职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习进行指导。这些都是影响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事关学生顶岗实习目标完成的重要因素。

2.实习单位要与高职院校密切配合,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工资待遇是影响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的最直接因素,实习单位应为学生支付合理报酬,尽可能改善学生的福利待遇;利用顶岗实习信息交流平台,向高职院校及时反馈实习学生的實习情况,做好实习评价工作。

(三)高职院校担当主导性职责,确保学生顶岗实习目标的实现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为确保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目标的实现,提升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高职院校应担当起基础性和主导性职责。

1.加大对顶岗实习的扶持力度,切实担负起主导责任。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学生的顶岗实习,通过与企业建立深层、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建设一批长期稳定的能满足主干专业需要的顶岗实习基地。加强对顶岗实习基地的建设,以战略眼光看问题,真正深入企业,了解企业需求,在满足需求中找准双方利益契合点,大面积拓展专业对口的顶岗实习岗位,为学生提供更充足的顶岗实习信息,更多的选择机会。

2.建立健全顶岗实习管理机制。高职院校对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对顶岗实习质量和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具有重要影响。顶岗实习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来完成,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地点分散化、内容多样化等特点,因此,必须要有一套科学系统的管理机制。(1)高职院校首先要建立“刚柔并济”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生产经营有自身运行的规律和特点,有些行业和企业有淡旺季之分,他们接纳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段各有不同。因此,高职院校在对顶岗实习的时间和实习模式上应采用柔性办法,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2)为提高实习质量和实习成效,高职院校要主动与实习单位协商,共同制订实习计划和实习方案。(3)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完善“双导师制”,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

3.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教育。学生吃苦耐劳、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等人格特质同样也是学生应具有的职业素养,这不仅对学生顶岗实习有着根本的影响,而且会影响学生的一生。高职院校必须采取措施,大力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和培养。如教师将学生意志品质和道德素质的培养贯穿在日常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高度重视顶岗实习前的职业素质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顶岗实习的责任义务和权利教育、安全教育,普及企业管理制度及劳动法等相关知识,使学生做好顶岗实习前的心理准备。

(四)“政”“协”担当统筹保障职责,扮演好“中间人”角色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影响因素ISM中虽然没有直接涉及政府和行业协会,但高职院校实施顶岗实习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当地客观条件的制约。因此,要提高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就需在校企合作中担当起统筹和保障职责,当好“中间人”角色,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为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创设良好的区域环境。(1)完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联合地方职业院校、行业协会、主干企业成立实质性运作的职业教育集团,完善集团化办学的体制机制,为校企双方搭建坚实的纽带和桥梁,实现教育与产业的紧密衔接;(2)当地政府要根据本地实际,出台有可操作性且强制性的地方法规,建立健全有关校企合作的财政、税收激励政策,引导企业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乐于接纳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并认真执行实习计划。

影响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有表象层因素、根源层因素,还有连接顶底两层的桥梁层因素,它们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要提升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确保学生达到顶岗实习目标,还需“生—校—企—政”四大主体联合作用,产生合力效应。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2010-07-29.

[2] 贾斌,徐恩芹,谢云.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大学生课堂学习绩效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4(03):42-49.

[3] 汪应洛.系统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6-7.

[4] 高道友.Big Five人格维度对顶岗实习满意度影响实证研究[J].新余学院学报,2016,21(02):123-128.

[责任编辑 张栋梁]

作者:白玲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职院校机电实验室管理论文下一篇:学生党员实习期教育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