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下诗歌的几点思考

2023-01-04

第一篇:对当下诗歌的几点思考

对当下诗歌的几点思考

叶延滨

社会形态与诗歌的形式

诗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讲究形式的文学。关于诗歌形式的问题,作为一个诗人我非常认真地学习前人和当代理论家们的成果。这些文字学、声韵学及其有关的学问,都证明了诗歌因形式的成就而成为文学中的文学,并且因形式的发展而形成诗歌的历史,因形式的困惑而困扰着诗歌的发展。但是,我也感到,诗歌形式问题,绝不是一个与社会形态完全无关的美学问题,社会形态也在诗歌形式上得到映像。

古典诗歌的整齐、规矩、对称、起承转合等所表达的中庸、平和、统一和稳定,恰恰是中国封建社会形态高度发展,封建秩序严格分明,封建伦理缜密井然这种社会形态的鲜明体现。自由诗的无序和放纵,恰恰是对这种秩序焚之于烛后,那些欢快的火焰舞蹈的姿态。

又如,未来主义的阶梯式的诗句,最好表达一种向上的昂扬的社会情绪,因此在二十世纪初的苏联,有马雅可夫斯基的阶梯诗,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有贺敬之的阶梯诗,而走在这阶级上的,是两个国家初掌政权的工农兵激昂自豪的情绪,天天向上的豪情。

又如,金斯博格的《嚎叫》放纵无形是对美国绅士体面的反动。

又如,毛泽东提出民歌与古典诗歌相结合,体现了五十年代“百花齐放”的理想与二元对立的现实发生冲突后,通向美学秩序的一条田园小路。

开放世界里诗歌交流的走向

在这个世界上,文化交流如同天上的气流,无时无刻不在进行。风雨雷电没有国境线,文化也是。但是,正如气流,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区,文化也如此,平等互惠大多是官方用词,而非真实的现状。走进书店,走进电影院,甚至走到卖盗版光盘的小贩面前,你就会感受到这种文化的殖民与文化的推进。高鼻子的文化朋友会说:“我们也在翻译中国的作品,比方说李白,还有杜甫。”这番友好的话只是再次证明了交流的走向,在中国唐代,中国的经济和文化都是强势,都在向外张扬。

强势并不等于优秀,比方说好莱坞,大家都明白。当然说到诺贝尔,明白的也有,不明白的更多。对于世界是如此,在一种文化圈内也是如此。

在中国革命由农村包围并进入城市之后,我在四川省会成都读小学,大大小小的机关里到处是讲山西话的老八路首长,大大小小的书店里是“山药蛋派”的小二黑们。在中国的经济改革由南方推向全国之后,我也在这个城市感受到它的力量,大大小小的酒店里坐满说广东话的真假老板,大大小小的书店里是金庸的武林侠士和琼瑶的富婆经济小说。在广州出了本诗歌年鉴,后又引起了民间写作与知识分子写作之争,其实是有了经济实力的南方口音们与传统的大学执掌文学史的正宗京腔们发生了话语权的冲突。

问题不在于这种交流是否“合情合理”,而在于处于这种境地中的写作者们知道自己处于何等位置。用中文写作的优秀文本当然是要文学理论家来评说,因此更多的文学理论家不当强势文化的推销员,尤其重要。

尴尬的回首,现实生活比现代主义更超前

二十世纪最短的一首诗,大概就是这首诗,题目:生活。内文:网。一字诗还有不少,但是最有争议的就是这一首了,反对者因为它把丰富的东西说成是一种“网”,而且这样的写法不像诗,更像偈语。

二十世纪与二十一世纪相交的时候,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新内容就是:网络。对于许多网迷和新人类来说,网络就是他们的新生活。而且,不少网络公司还在进行“网上生存”比赛,参加比赛的人不与正常社会接触,全凭网络取得生存条件。这时候的生活现实,题目:网。内容:生活。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最有争议一首诗,题目:《生活》。内容:网。

二十一世纪最新的现实的生存方式,题目:《网络》。内容:活。

对这一首诗的争论还在继续,因为还有许多人不认为它是什么好诗;对这种生存方式的争论也在继续,因为都在网络上活着,也太辜负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了。

但生活在二十一世纪变得比诗更有想象力,更浪漫,更荒诞,更简捷,这是叫诗人们尴尬的“现实主义”。

传统,中国新诗绕不过的冤家对头

传统对于一个历史悠久的中国来说,是个复杂的东西,不能简单地说它好说它不好。

好的传统当然是好东西,比方说文学传统中就有许多优秀的东西。外国人一开口,就会用四声不准的中国话说:“李白,杜甫,唐朝!”

但好东西多了,也有麻烦,要学写作,先读中国文学史,从诗经、楚辞、史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小品、清小说中钻出来,跑马观花跑到三十岁了,认真继承要一辈子。认真以后再写作,恐怕写不出什么好作品了。去改编电视剧还行,现在电视剧专吃古人的饭,又不肯读古人的书。

用不懂传统来指摘作家,是个“好办法”。哪怕你背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53035首诗,不信就考不住你!唐诗完了还有宋词呢。不懂传统不行,钻进传统里出不来也不行。一点传统也不继承不行,背上全背着传统绝对只能说别人的话,写不出自己的新东西来。

传统多了,有时还真误事。要以史为鉴,要发扬光大,就要先向后看,然后再朝前看。就如同开汽车,别人是一踏油门就走,你还要先调过头来,再换档踏油门。

文学这门功课,和别的不一样,一开口,就要从“关关雎鸠”坐进三千年前的私塾来启蒙,都以为这才正常,这才中文系,这才国学,这才功底深厚。但是,学开汽车,先让你学赶马车,学蹬三轮,学开蒸汽火车;学计算机,先让你学刻甲骨,学编竹简,学排活字版——你会同意吗?后现代、口语诗以及诸种风潮的兴起,与拒绝“文学传统总想占据青春大好光阴”的中文系传统有关。

文学与传统,一对活冤家。

当代新特色——流派众多而好诗较少

流派是评论家的创造。

是评论家天才的体现。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教养等有着许许多多不同的诗人,让评论家发现了他们之间的某一联系。于是他们就成为一体,一起让评论家说长道短,一起走进文学史坐在同一个位子上,一起想入非非,也一起心里不服:“难道我与这些人为伍?那么我的地位何在?”

是评论家疏懒的证明。当下中国写诗的人太多太多了,评论家看都看不过来,更谈不上研究了。但他知道,更多的囊括作家,就能更好的证明自己涉猎广泛。于是他把一些顾不上研究的诗人挂在他熟悉的诗人之后,谈了这个诗人之后,再加一段:在这一时期与某某创作思想相近的“还有„„”这个自然而纷杂的诗坛就有了不同的山头、不同的旗号与不同的代表——由评论家指定而不是读者们民主产生的代表。

是评论家的实用主义。评论家总要创造自己的体系,当他把自己的体系框架搭好了,他便将诗人分配进这个体系,当证人、当例子、当仪仗队。这一现状在先锋批评家那里我们屡见不鲜。

流派也是诗人的创造。

是诗人王者思想的产物。一个诗人如果不满足于指挥文字,写完《水浒》后还想当宋江,于是他就会写了诗歌再写创作谈,写了创作谈又写主义,挂起主义旗号后还鼓捣点再研究、再论战、与某某君商榷。只要媒体一参加起哄,这派流就算成立了。

是诗人奴仆思想的体现。写了几篇作品,急于在文坛上伸出头角,又没有自信心,于是跟上一伙人,心里才踏实,开会时有人请,评论文章里也混个有姓有名,虽说也只是在这样的句式里出现:“到会的还有„„等”。

是作家实用主义的兵法。有王者思想又有奴仆捧场,一拍即合。

百花齐放是褒义说法,贬义就是诗坛也会有三教九流。上流也罢,中流也罢,下流也罢,不入流不好说。

诗人多得不行时,只好说流派;好诗少得可怜时,同样也只好说流派。

诗歌的市场误区——诗歌快餐消费

中国诗歌缺少市场,当然有培育问题,更有千百年形成的消费误区:

一是小儿背诵。家家的小宝贝,都是小皇帝,都是接班人,都是薪火的接传者。于是都上一门课:背诵古诗。不管有无诗才,也不管能否爱之受之,背!!直背得在幼儿园里能诵,在客人面前能唱。“天才!天才!”换来几句赞叹,让爹妈脸上红光一片。这种效果之一,就是让大多数的背诵者,记住了幸福的儿童时代还有痛苦的回忆——“苦背诗词”。如同犯人出狱后追求自由,长大了,在他们能自我选择生活的时候,首先就选择了远离诗歌。

二是情书抄用。青春期的躁动与追觅,在表达不清时,在目标不明时,在情况危急时,想起的救命稻草,抄诗!大概十有八九的抄诗者,平时读得不多,找来的那几句,也难有一句顶一万句的效果。于是“诗”就与“失”相连,诗歌不幸成为失恋与失意的“文件名”和替罪羊,储存在年轮深处。寻寻觅觅,凄凄惨惨,诗意者,失意也。

三是理论家引用。现代理论家都不太愿意走诠释圣贤的老路。与传统一刀断裂,给前辈写好悼词,然后就大笔挥出新天地,高唱一曲“我来了!”——创造新体系,推出新学理,当然还要有新的例证才行。找例证,长篇小说太长,诗歌短小最好;于是诗歌,特别是“新”字头的,“后”字头的,最能造出新理论的气氛。由于这种反向消费,理论一次次的强迫了情感,情感也就早早地丢下诗歌外套,出逃。现代诗歌诸种流派,有真情感的诗较少,就是此种快餐化的结果。

诗歌快餐化消费,无论是在小儿层次、初恋人群还是蹩脚理论家那里,都是以最终拧干诗歌中的情感而告结束。情感,这是诗歌的眼泪、血液和汗水! 当代被遗忘的诗人素质——悟性

文学能不能成大器,悟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小诗人与大诗人,区别点很多,有无悟性,绝对要紧。

一部封建家族画卷,笑笑生写出了《金瓶梅》,曹雪芹写出了《红楼梦》,都是时代画卷大手笔,两者的差别,格调有高下,文笔有雅俗,想来,那最要紧的还不是写出了什么,而是悟出了什么。

读诗要讲悟性,写诗也要讲悟性。一点悟性也没有的人,不会爱诗和读诗,因为读诗的快乐多在从字句后面悟到的东西。悟性不好的诗人也写不好诗,写诗的方法讲起来并不难,不过同样的东西,写出来千差万别,悟性高下也在其中了。

不讲悟性不行,讲过头了也不行,朦胧诗之争,两方各持一极端,一方说我看不懂,怎么会是好诗。(作为读者的你,是否悟性差了一点呢?)另一方说我的诗是写给懂诗的人看的,你看不懂是因为你不懂诗。(诗歌当然为知音而写,但如果太难领悟,是否也不合艺术的本意呢?)

诗歌是文学中的文学,宝塔尖的位置。凡是在精神领域宝塔尖上的东西,都离不开悟性。宗教讲悟性,悟性这个词就是从宗教来的。佛教天天念经,念的就是那么几句,有的修成正果,有的就只配撞钟。政治也是如此,文化大革命中有一句“一句顶一万句”,领袖说一句话,那时就有成千上万篇长篇大论的“学习心得”出笼,其实,他们都只是在表达一个意思:啊,对英明领袖的话“我的悟性很高”。

关于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

古典主义和传统的现实主义有点像博物馆。无论哪种博物馆,都有共同的追求:完美、和谐、统

一、有序。中国历史博物馆如此,茶叶博物馆也如此;大英博物馆如此,茅台酒厂的酒文化博物馆也如此。它们建立起来,就好像确立了一种历史、一项范例、一类秩序和一个坐标。我们走进博物馆,需要有思想准备,准备一种高雅的兴趣,一种高贵的姿态和一种学习的态度,就像我们走进歌剧院时,要有一身得体的衣服和绅士风度。

没有准备不行,没有学过历史,历史博物馆里的破瓦罐就只是破瓦罐。任何古典主义作品都是给有准备的人欣赏的,古典音乐要乐理知识,古典诗词要韵律平仄,因此,古典主义总是阳春白雪,不畅销。

现代主义就像超市,超市就是具体而生活化了的现代主义作品:支离破碎、杂乱拼接、花样翻新、刺激感官、逻辑混乱、变化迅速。人们走进超市是放松的、自由的和随意的,他们以实用和满足感作为评价的标准。当然,人们在超市也要把“荒诞感”变成一种平常心,当乳罩和杀虫剂放在一起,马桶刷和牙刷放在一起时,我们并不惊惶失措。只是我们平静地面对它们时,忘记了超市老板就是个天生的现代艺术大师——真希望那些在几行现代诗和一两出现代剧面前,就喋喋不休的批评家们来批评一下现代主义超级市场:“啊,它多么直接地展示现代生活的矛盾和现代人的欲望和恐惧呀!”

博物馆的老成持重和需要人们学习后才能进入,使古典主义虽总是门可罗雀,但也总保有体面的门庭和长久的话语占有。

现代主义是现代人实用的俗文化(也是精英们研究的文化),不断花样翻新是因为有无以穷尽的欲望。在今天电子信息时代,生活的花样翻新比艺术的花样翻新,更快也更出乎意料,比现代主义更现代的是现代生活。当“新人类”在网络的虚空间“一秒万里”忘乎所以地冲浪时,古典主义正骑着唐·吉诃德的老马,一步一个脚印地显示出它久远的魅力。

重要的是不要把两个体系矛盾的评价体系互相换用,用博物馆的高雅去要求超市,用超市的现代性去重构博物馆,在生活中没有这样的事情,而在诗坛却每天发生。

创作自由是个常新的话题

法国著名的思想家说:“自由是人们的一个小小的活动,有了它,那些完全被社会所制约的存在,就成了不完全限制在社会给定的种种条件之中的人。”我注意到“小小的活动”这个提法,存在于“完全被社会所制约”和“不完全限制”之间,而不是一个抽象的全称意义上的口号。

创作自由也只是一种“小小的活动”,也只能是在“一个完全被社会所制约”的人,由于坚持这小小的活动,所得到的“不完全的限制”。

作家被界定于一个“自由职业者”。当然,由于社会发展,在中国出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期,这时,有人说作家有了体制内的诗人作家和体制外的诗人作家。我想,这里有个潜台词,体制内的是“不自由或不完全自由的”作家,而体制外的则是“自由写作者”。果真如此简单?恐怕不会。体制内的作家,正是因为有明显的社会身份,所以,对一个真正的作家,在写作时,会意识到身处的限制,去努力坚持创作自由这一“小小的活动”,从而得到“不完全的限制”,实现在艺术上的突破。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体制外的作家,没有单位管辖,没有公务缠身,形态上更自由,但他更要感受到另一种社会局限,市场和金钱的局限。因此,这些作家并非在所有的体制外,还有另一个体制在约束和限制他创作自由的“小小的活动”。客观的说,原有体制的作家,更多的制约来自写作前的限制——意识形态、长官意志等,而自由写作者的制约来自写作后的限制——市场需求、发行数量、版税收入等等。

承认处于受制约的现实中,努力坚守创作自由这个“小小的活动”,并非只是原有体制下生存的作家所面对的现实,也是自以为是“自由写作者”所面对的现实,在金钱面前,“创作自由”所可能得到的空间,并不一定更大。

在自由的金钱面前,坚持一个诗人自由的灵魂,也是一种壮烈的“小小的活动”。

净化写作是诗人天才的一部分

我们常在说的“我的生活经历”,是每个人留在记忆中的那些生活,记忆中的生活是可以具有意义的生活。如果没有记忆,我们活过,但没有生活,更无法找到生活的意义。

人们记日记,就是在进行储存生活意义的活动,当然,这是一种个体的活动,就像用一种自己的输入方式在计算机上存储文件,别人无法进入。诗人也是所有人中的一员,诗人也是在努力让生活进入记忆的磁盘,不同的是他在以一种人们能进入的方式储存生活,他是生活的证人,也力图让他的读者也成为生活的证人,共同证明:生活存在过,并且有意义。

谈到诗人是在以他人能够进入的方式储存生活,萨特说:“写作的需要从根本上说,是对净化的要求。”仍然回到存储档的比喻,净化就是将“病毒”从文件中清除。清除病毒不是宗教意义上的净化,也不是道德纲常要求上的规范。我认为,对于诗歌的文学性而言,至少是以下意义上的努力:第一,更真实的记录生活,净化即去伪。现实的生活充满了许多“必要的假像”和不可避免的“模式”,像契可夫的“套中人”。因此,诗人笔下的生活应该是揭开和清除假像的生活。第二,净化就是要清晰化,让“熟视无睹”的生活清晰出细节来,让细节的真实保持此时此刻的独特性。第三,诗人在作为生活的发现者时,同样被读者发现他的心灵图像,这样,便可使读者在认同的时候也得到发现的满足。

就此意义而言,诗人和作家是这样的人——他将现实生活材料清除病毒后变成人类共享档。

再提诗歌的一种作用——变速器

文学曾是生活中的加速器,这是文学的光荣。

在战争年代文学是鼓舞士气的号角与战鼓:“假如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的骨头说:/看/这就是奴隶!”这样的诗在当年,可以说能顶一百门大炮,一千台运兵车。战争结束了,硝烟和枪声都已消散,只有这样的诗句,还站在我们面前,展示着历史的光荣。

在那样的时代,战争或变革的年代,文学无疑充当生活加速器的角色,启迪、引导、鼓舞、推动„„在人性迷茫和迟顿的时候,文学呼唤着觉醒与奋起。如果文学不起这样的作用,拒绝这光荣的使命,那么,文字美也罢,情感真也罢,灵性善也罢,都不会让文学更有价值。

但文学也不会永远是加速器,不会永远是增加我们血液流速的催化剂。在这个以加速为特征的信息时代,到处都是这样的方式变更着生活:提速、升级、换代、更新„„在各种术语上加着“超××”、“后××”、“新新××”!在这个时候,我们从每秒几十亿次运转的计算机里走出来,我们从倒计数的火箭发射场走出来,从疯子一样变化的股票牌前走出来,放慢一下心速,安定一下心情,冷静一下思维——这也是多么难得的境界!用理论家的话,回归人性——减速一下,如此而已。

这也是文学的光荣,在物欲中让灵魂得到一分安宁,滚滚红尘中让人生得到一分清凉。

诗坛的两个学术倾向的“文化游戏”

文化开放时期,也是学术繁杂多样时期,高、低、粗、雅,各自都在表演。比方说,有这样一类人,在“学”上,多是与中国传统文化断臂的“绝智绝圣”,自认为是引进西方资源的文化殖民倾向。商业交流主要引进术,而这些“学”者以引进西方主流意识而自视精英;而在“术”上,又采取与庙堂文化绝对背道而驰的反文化非文化的流氓文化传统——生长在民间,源远流长,与庙堂文化对立,与市井文化并存的传统。

学的殖民化(其实与强大的商业行为并行,这种殖民文化的目的也十分明显),与术的鄙俗化(一般说来其姿态为反主流立场),结合起来的化学反应,一股股能闹腾的泡沫。

这是一种文化游戏,参加者津津有味,而旁观者感到茫然,最后只剩下参与者们在自说自话。

回到诗歌形式的另一视角——梨和苹果的困境

他们都长在自己的树上,有个伟人说过,出身是无法选择的。梨就是梨,苹果就是苹果,在他们确认自己的同时,也就无法选择另一种形态。认识自我的另一重含义就是发现世界上有许多与自己不一样的东西,不一样,就是自我以外的存在。

文学也如此,散文不是诗歌,诗歌不是散文。我说的是广义的诗歌与广义的散文,广义的诗包括新诗、旧体诗、歌词等,广义的散文包括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日记、杂文等。它们两者之间有许多联系也有许多区别,以至于什么是诗?什么是散文?出现了无数的解释和无尽的纷争。

我认真想过这个问题,以至于想用一个最简单的方式来表述诗与散文的区别:大千世界也就是两个字:事情。将情作为显性的表达,把事放在次要位置上的文体,就是诗;将情作为隐性的因素,把事作为叙述主体的文体,就是散文。换言之,万物皆“事情”二字,重“情”者诗,重“事”者文。

这是一般规律,就像梨是梨,苹果是苹果。当然也有特例,比方说散文诗是什么?有人说是诗,重抒情,只是形式是散文。那么抒情散文是什么?有人说当然是散文,只是比较抒情。那么抒情的散文诗与抒情散文的区别又在哪里呢?

再比方说,传统的叙事诗是诗的形式并以叙事贯穿文本,抒情性的因素仍是叙事诗的推进的动力。而在后现代诗作那里,常以叙事作为诗歌的主导,只是这种叙事,是片断的、破碎的、不连贯的,它作为诗歌的根据只是分行排列。那么,除了形式,它们本质上是诗还是散文呢?

梨和苹果不断地互相嫁接,变成了苹果梨,梨苹果,梨苹果梨,苹果梨苹果,这些果子仍然在树上长着,无论好吃还是不好吃,爱吃的人多还是少,对于他们都无所谓,只是他们认识自己出现了困境:我是什么?我和另一棵树上的那个家伙是一家人吗?

当然,这是假想,我们把文学理论家的困境放到了苹果和梨以及各种变种产品的身上。

“这是什么?”在现代文学作品中,最好少提这个最简单的问题。而在诗坛,许多论诗者,他们所定义的诗,几乎包括了文学、语言学、哲学、伦理学、禅宗、心理学„„诸种领域,唯一没谈到的就是:“除了外在分行的形式之外,诗到底是什么„„”

第二篇:对人生问题的几点思考

-----浅谈哲学人生

沭阳县委党校 周永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历史条件下,有些人似乎只关心眼前利益,只认得金钱和物质,他无暇去思忖生活的意义。象机械一样,一发而不可收,向前,向钱,再也不能回头。把自己淹没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中,再也看不到自己。人生问题,已经成了疑难问题。

一、 关于人生观

事实上,人的的问题是决定我们命运的生死悠关的问题。人不应象其他生物那样简单地存在着,而应不断地寻根究底地询问并解释他自己以及他自己所在的这个世界。我把这样的人生叫做哲学人生。

人,一方面,很复杂,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聪明而深刻的哲学家在探索这个问题;另一方面,他又很简单,简单到在汉语里面,只需要用两笔就可以把他表示出来,简单到我们每天、每时都与之打交道。事实上,越是看起来简单的东西,越是最难被弄清楚。

一个健全的人,总是长着两只眼睛,有两个功能,一要看世界,二要看自己。当他看世界的时候,就会得到对世界总的、根本的看法,这就是世界观。当他看自己、看人生的时候,就会得到对人、对人生的根本观点或态度,这就是人生观。

从认识事物的先后次序来看,一般地,一个人首先看到认识的总是自身以外的东西,即他首先看到的是这个世界然后带着关于对世界的认识来观察自己、观察人生。因此,从根本上说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便什么样的人生观;反过来人生观也积极作用于世界观,给予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以一定的影响。当然,人自身也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人对世界的看法已经包含了对人、对人生的看法。因此,人生观又从属于世界观。

人的问题或者说人生观问题是决定我们命运的生死攸关的问题。通常,认识不能使已被认识的事物产生任何变化事物有其自身稳固的结构和构造。但是,人却是唯一的例外,人对人的认识并非不会影响到人的存在。人不仅生活着,而且引导着他的生活。人的思想和行为直接受到人生观的制约和支配。

人生观的内容很多但最基本和最重大的问题有:人生的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人为什么活着?活着意味着什么?人是怎么一回事?生命之根何在?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属于人生意义问题的范围。不断地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体验世界,超越人生,领悟无限,追求永恒。这样的人生就是哲学人生。人生的价值问题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索取的关系问题。由于人生哲学主要是要使研就人如何生存,生存与社会之中,因此人生的价值问题是人生哲学的主要问题。

二、 关于人生处境

人生观的问题是与人生处境密切相关的。思考人生意义的前提是要敢于正视人生,勇于正视人这个活生生的存在。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

人,首先要活着,就要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但是,一般地,我们不可能独自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常常是吃别人做食物,穿别人缝制的衣裳,住别人盖的房子,乘别人开的车¨¨¨离开他人,离开社会,我们将寸步难行。我们不可能独自生活下去,我们必须要和他人,与社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正如马克思所说:在其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没有真正脱离社会的孤立的人。这是人的社会处境,是马克思早就论述过的。

与人的社会处境相对应的人生观主要就是要处理好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人生价值等问题,此为人生哲学研究的内容。

人不仅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人还生活在一定的空间、时间之中。

那小小的太阳系、茫茫的宇宙,地球如一粒尘埃在宇宙中漂浮,而人只是这粒尘埃表面上的的小小的存在物。宇宙是无穷的,而人却是多么渺小和有限,这是人的空间处境。

人类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经过数十亿万年长期辨证发展的产物。人类只是几百万年前才出现在地球上。对于一个具体的人来说,那情形就更严重了,一个人在他出生之前,是一个无穷的时间,对此他一无所知;在他生命结束之后,仍是一个无穷的时间,他也将失去任何直觉。一种宗教的说法:此时人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着,然而这种说法也不能给活着的人多少安慰。作为人,只是这个又有不尽的世间爱年历史长河中的极为短暂的一瞬。这是人的时间处境。

然而,人还有更严厉的事情。人类的精神世界是无限的,而生命之光总有一天要暗淡乃至熄灭。人生总是固执的、形而上学的,他向往无穷、追求永恒,希望一切美好的东西包括的生命长生不灭。而事实上,世界总是辩证发展的。任何事物包括一切美好东西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人心向往永恒,世界上却没有永恒。这由其表现在人总是徒然的希望自己的生命永远存在下去,而自然现象却又决定了他在一定的时候必然要死去。“极目四望,我只看到无限,而我像个原子被困在中间,如同稍纵即逝的影子,一但消失就再也不会返回。我只知道自己必然死亡,但我最不理解的正是这个我无法逃脱的死亡。”(帕斯卡尔语)人就是生活在这生于死的毛盾之中,却又很难超越这个矛盾,这是人的生死处境。

人的空间处境、时间处境及生死处境组成人的深层处境。人的这种深层处境也像人的社会处境一样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客观事实,但是人的深层处境却又不像人的社会处境那样容易被人们意识到.有些人甚至不愿意,不敢去面对人的深层处境。然而事实上,当人们正在快快乐乐地活着的时候,这死亡就从人们的肩头后面俯视着他!死是深藏的蛀虫,他潜伏在各种幸福欢乐的虚饰之后。

所以,人不仅生活在现在,还把他的内在自我向过去扩张,把他的好奇心延伸到地球产生之前,把他的恐惧从现在扩展到太阳衰亡的50亿年之后,把他的希望从现在扩展到永恒。

人们在生活中能够意识到并思考人的深层处境,这就是哲学人生。人与动物是不同的,动物只为对生命必须的光线所激动,而人却能为对生命无关紧要的最遥远星辰上的光线所激动。人不仅关心现在,还关心过去,关心未来;人不仅关心地上的事情,还关心天上的事情。一个人立于天地之间,仰观宇宙,俯视万物,常常会产生要去寻找生命之根的强烈的冲动,自己是谁?从何处来?到何处去?正在这个行星上干什么?人活着意味着什么?人生的意义何在?不朽的生命之谜是怎样的?这世界是怎么回事?¨¨¨这些问题尽管没有千古不变的确定的答案,但一个人在生活中如果能不断地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那么这个人的人生就充满哲学人生的意境。哲学人生是陈年美酒,越品尝味道越香浓久远;哲学人生是站在世界的最高峰,能使人超越一切,超越人生;哲学人生能使人内心充实、平和、宁静,是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在与自然的融合中或得永恒的人生。一般地,人们的人生价值(人生哲学)能够得到顺利实现时,对哲学人生的思考就比较浅淡;但是当人生哲学不顺,生活、工作遇到困难、挫折或不幸时,或在功成名就之后,对哲学人生的思考就较浓较深。

三、关于精神家园

由于人生处境,尤其是由于人的深层处境,人们常常会莫名其妙的感觉自己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没有落脚点。好像没有家,若有所失,不踏实,不安全。

人首先是生活于社会之中,现代的社会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社会。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围绕着商品、金钱转,都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书写自己的人生哲学。生活、工作均是高节奏,似乎已经忘掉了自己,忘掉人生的另一方面。于是有一天,在你的内心深处会突然泛起一种奇怪的情绪,一缕乡愁猛然的袭来,你很不得马上跑到荒野僻静处,发誓要去寻找生命的根,渴望着归真返璞。这种情绪实际上就是寻找家园的冲动,就是本来意义上的哲学活动。或者说,哲学原就是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因此,哲学人生是隐藏在人生哲学之后,从人生的意义上来看,人生哲学是人生的表象,哲学人生是人生的根本、本质。对精神家园的不懈追求是哲学人生的主要内容之一。

事实上,人有这样一种强烈的内在需要,在“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短暂人生河纷罗杂陈,万物皆变的茫茫宇宙中,他的精神迫切需要找到一个固定不变的支撑点,以便获得心灵上的平衡,达到神有所归,虑有所定,心有所寄和灵有所托的安稳境界。于是人们或献身于伟大的事业,或追求于崇高的理想,或忘我于平凡的工作之中,或纵情于壮美的山水之间,或沉浸于哲学的思维,或神游于艺术的殿堂¨¨¨都会或得某种精神上的宁静、升华、超越,达到一种安稳境界。这安稳境界即为故乡、为家园、为哲学意义上的精神家园。它原是人类自身的影子,代表着人类不息的意志和追求。

人类寻找精神家园、渴望返回精神故乡的活动具有悠远的历史。就像人类文明一样古老、漫长。它起源于人类文明曙光微露之时,到了世纪之交,人们生活于市场经济中,寻找精神家园、故乡的渴望和要求尤为迫切。

《古诗十九首》反映多半是作者内心深处的乡愁、情思的冲动以及感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无奈心境。是作者对精神家园的不懈追求。

唐诗中,有一首据说是贾岛写的:“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他表述了人类刻意返回精神家园的真切心情。

中国古典乐曲如《春江花月夜》、《渔舟晚唱》、《高山流水》、《二泉映月》等等,尤其是《春江花月夜》,隐隐约约透露出:叹时序之代谢,好景不长和光景千留不住的根本孤独感和根本惆怅的情绪。表达了寻找精神家园的不屈的冲动与努力。

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也认为:艺术、科学创造的动机就是为了摆脱日常生活的单调乏味,就是为了在艺术、科学的世界里寻找避难所。爱因斯坦说,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的公式组成。在这个世界里,就像在家里一样,并可以从中获得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达到的安定。爱因斯坦在这里阐述的正是哲学意义上的精神家园。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有一种不安感和无名的烦闷赶会忽然弥漫了我们的心头。艺术家、科学家的创造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摆脱这种感觉。

古典物理大师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但这万有引力即“第一推动力”是哪里来的呢?这个问题一直折磨着他,直到晚年他把这个“第一推动力”摊派给上帝,才使他一直不安的心平静下来。我们现在知道他的上帝“第一推动力”观点是错误的,但这是他晚年追求倒的精神家园。

在我国革命中,多少仁人志士去世界各国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许多人耗费了必生的心血也未找到这种真理,如孙中山先生,直到“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才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取得了中国革命的彻底胜利。因此,真正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就是马列主义,就是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理想。

在现代市场经济大潮中,我们从股民们那些茫然失措的眼神里,从百万富翁那慷慨捐助的义举之中,可以发现他们内心深处正在寻找的东西正是精神支柱、精神家园。

从根本上说,哲学人生就是追求、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但是建成的精神家园在一定条件下也会破裂。自由人类文明史以来,这种现象就一直存在着,这是人类备尝孤独感的原因之一。

以牛顿为主的古典物理学家创立并完备了经典物理学,并几乎成为各种科学家的精神家园。然而到了20世纪初,经典物理学家理论再也不是普遍使用的完备的理论了。更普遍使用的: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理论。玻尔、海森堡等创立了量子力学理论。经典理论似乎已经寿终正寝了。当时著名的物理学家洛伦兹说:“在今天,许多人提出同昨天他说过的话完全相反的主张,在这样的时期,真理已经没有标准了,也不知道科学是什么。我很懊悔自己没有在这些矛盾出现的前五年就死去。”爱因斯坦在悼念他的挚友P·埃伦菲斯特时也说:“一个要学习并且讲述在他心里不能完全接受的东西,总是一件困难的事,对于一个耿直成性的人,一个人认为明确性就是一切的人,这更是一种双倍的困难。”

二次大战期间,法西斯铁蹄几乎踏遍世界各国,他们杀人如麻。在人们生命毫无保障的情况下,许多人连归处、落脚点也没有,更谈不上什么精神家园。二战结束后,战败国德国人的精神家园被彻底摧毁。若不是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等战后大哲学家帮助德意志民族重建精神家园,作为战后一个经济巨人的联邦德国是不可能崛越的。

在我国“十年文革”中,真理已不复存在,是非颠倒了,黑白混淆了,有多人在这场战争中觉得活着实在不如死去!为什么?归根结底是精神家园的丧失!

精神家园的破裂,会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焦虑、空虚和不安。甚至自杀身亡,如科学家埃伦菲斯特、玻尔兹曼,文学家老舍等。精神家园丧失感是一种抑郁状态,对自己的事也和前途丧失了信心,变得忧心忡忡、郁郁寡欢,像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找不到一个支撑点,得不到任何安全感。

四、关于孤独

精神家园丧失以后,一些人会自杀,但更多的人会有孤独感。

那么。孤独是什么?幼无父(母)曰孤,老而无子为独。孤独意指人在生活中、感情上无依无靠。但是这还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孤独。

事实上,从人的处境来看,在茫茫的宇宙中,地球是孤独的;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难免不感染上孤独症。从人的时间处境来看:“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由于人生处境尤其是人的深层处境,人在内心深处必然会客观上存在着这种孤独感。这种孤独感尽管常常为世事所淹没,但它必将会不时地冒出水面,让你不得不面对着它,体验着它。

实际上,孤独感和幸福感一样,主要是一种主观感受。是不是一个人只有在只身孤影或独倚梧桐,黄叶西风,晓风残月时才会有这种心理体验呢?也不尽然,有时候当你置身在车水马龙和喧闹的人群中,你反而倍感孤独;当你独处一室,远离嘈杂的人群、远离现代物质文明,你才会觉得踏实。是无暇顾及自己,将自己淹没了,丧失了自我。然而人世间还有还有什么比丧失了“自我”更为寂寞的呢?孤独支配着人,使人越来越成为孤寂的存在。在高度社会化经济大潮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陷入根本孤境。其主要标志是实际上自己并不知道究竟要寻找什么。

一般地,普通人的根本孤独感往往是短暂的,无意识的,瞬间即逝的。有才华的,有哲学涵养的人包括政治领袖,则有较清晰的,较明显的,仿佛是周期性的根本孤独感。

大凡有根本孤独感的人,思想感情多为深沉者。因为他有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个性,不为当时社会和同时代人所容、所理解。在任何场合下,他们都有与众不同的表现和格局,对世界和人生都采取奇异的态度。故内心有一种隐隐约约无法排遣的孤独感。“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这是李白的孤独。“我飞向未来,飞得太远了;恐怖攫取住我。当我张望四周,看!时间是我唯一的伴侣。”这是尼采的孤独。“我实在是一个‘孤独的旅客’,我未曾全心全的属于我的国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亲爱的人。我是如此地闻名,却又是如此地孤寂。”这是爱因斯坦的孤独。但是当他们一旦陶醉在科学、艺术和哲学的创造中,他们才感到实实在在的平安、温暖和满足,获得一种家园感。

孤独是可怕的,但它也是香醇美酒,它能使你做自己的主人,能使你勇敢地真正地面对你自己,使你处事不为事所困,入世不为世所累。 孤独是可怕的,但是人在根本孤境中,其实是不孤独的。因为在根本孤境中,以天地为友,万物为怀。孤独是人类的故乡,人类需要这种根本孤独感。只有在根本孤境中人们才能惊醒真正的科学、艺术和哲学的创造。如果离开孤独,就不会有如今辉煌灿烂的世界文化。人类文化创造者为了排遣根本孤独感而进行的创造,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是今天千百万读者感受到一种解脱和安慰,驱散千百万个寂寞,获得一种真正的家园感! 在多艰而短暂的人生中,能时时体验到一种孤独感并寻找到一条解救的方法和出路的人,必会感到一种壮美!那浅薄的、廉价的感官享受,远不如处在根本孤寂中并力图去冲决它来得到幸福。这是搏斗的、超越自己、超越时空局限的崇高幸福。

纷罗杂陈的社会,悠悠不尽的时间、茫茫无限的空间,以及挡不住的死亡蛀虫,这是每一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着的处境。在这种处境中,人应奋发激越,应勇敢地品味人生,体验人生、领悟无限,追求永恒,是自己的哲学人生更加充实。

第三篇:对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有效教学”的目的

搞有效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虽然小学课改已经进行了一轮,但问题依然很多,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课改就是一句空话,素质教育更是无从谈起。主要问题有:

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太多,繁琐地分析讲解,生怕学生学不会,学生以听为主,以记为主,很少动口动手动心,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包办代替严重。

二、是课堂作业很少,课堂上也没时间做,课后作业一大堆,学生课后敷衍了事,负担重不说,质量也上不去。

三、是教师课堂提问不断,偏执地理解启发式教学,课堂以问答为主,问题大都价值较小,学生没有多少意义上的收获,善于表达的学生又不多,表面热闹,但没有深层次的思维活动。

四、是教师表演,学生配合,学生是老师上课的陪衬,课堂虚假,学生学会了作假,学会了顺从,学会了“表演”,没有自己的方法,更没有自己的思想,学生“被教育成了奴隶”。

五、是随着年级的升高直至到初、高中,学生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淡、成绩越来越低、方法越来越少、习惯越来越差,觉得学习是一件无聊的苦差事,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师生关系又不和谐,导致学生厌学,厌学已成为当代教育的重病。

六、是从文化的角度说,课堂“奴化、被动、虚假”充斥,看不见“民主、自由、人文”的影子,而“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存方式”,导致社会人“奴化、被动、虚假”和社会缺少“人文、科学、创新”,学生与生俱来的积极性、好奇心、创造性被湮灭。

七、是一谈到搞教研,就是集中学习、培训、念材料、看录像、备课听课,教师是被灌输,而不是教师自己的反思与改善。

八、是在课程管理上的问题。课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课堂,是“建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形成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而现在人们却常常把学科活动(像古诗背诵、口算比赛)、音舞绘画、教师学习、表演课堂、教研活动等说成是课改,实际是假课改,没有触及课改的核心内容。

课改存在的核心问题,是一定程度的“教师角色转型不到位,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不到位,三维目标落实不到位”。从而课改现状距课改目标距离还比较大。

进行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有效教学”是非常必要,迫在眉睫。

(二) “有效教学”的做法

1、全员洗脑,建立全新的教育观念

“教育理念是教育行动的灵魂,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动——韩立福”,所以全体教师要进行洗脑,首先涉及的内容就是教学理念,这些理念主要有: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苏格拉底”, 对课堂来说,教学不是讲授而是训练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学生要做学习的主人;教师要走下神圣的讲台;学生要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与学生要交真正的朋友,改变“操纵+依附”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上只是“节目主持人”的角色;教学要面向学生内心世界,培育学生完善的人格。

2、角色要转型,方式要转变,目标要多维

一、是课堂以学为主,淡化教师讲授,进行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不要对学生学习过程包办代替。课桌改成“圆桌式”,讲台撤掉讲桌,教室只有东西南北之分没有前后左右之别。

二、是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变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意识和能力。训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形成合作探究学习机制。

三、是教师角色由“知识讲授者”向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变化。教师要“走下讲台闭上嘴”。教师的组织任务是调动和协调学生学习,教师的引导任务主要是制定“学案”和提供帮助,教师的合作任务主要是巡回个别指导和精讲点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主人的帮助者。

四、是教学任务由“知识与技能”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转变。学习任务的完成,由依靠课后作业向当堂完成转变。

3、做好日常四件事

一、是理论学习。学习要以“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以“新课程指导纲要”和 “课程标准”为依据,以韩立福博士的“关于有效教学的著作”为行动策略。在学校要形成了一种学习氛围。在学习、上课、备课、批改、辅导几件事中,学习用的时间应该最多,学习应该成为最具个性化、常态化的一件事。教师的主要工作不是写教案、不是讲课、不是批改,而是学习。

二、是建立方法和模式。我们课题的名称是:“问题发现—合作学习—问题评价”。我们课堂的两种基本课型是:“问题发现课、问题解决课”,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任务方法+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师生合作+全面评价”。“问题发现课”就是预习课,怎样预习则要教给学生一套预习方法,“问题解决课”的流程是“回顾预习—组内交流—组间交流—师生合作—课内练习”。形成“先学后导,当堂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程序是“回顾预习——问题发现——组内交流——组间交流——倾听教师小结——问题解决”。

三、是设计学案。教师由“设计怎样教”的教案变为设计可供学生使用的“怎样学”的“学案”,学案由“我的任务、小资料、我的预习、我的合作学习、我的训练”组成。学生按照“学案”学习,课堂不是教师“执行教案”,而是“互动生成”。教师的“导学预案”主要是“时间预设”、“教师行为预设”、“期望学生行为”、“本节核心问题”等。

四、是建立学生合作学习机制,这是重中之重。

在习惯方面,主要是预习的习惯,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习惯,学习要动笔的习惯,在交流中学习的习惯,倾听、追问、表达的习惯。

在方法方面,主要是预习、阅读、思考、观察、记忆、笔记、合作、倾听、表达的方法。 在能力方面,主要是按照学习目标的限定和自学提示或导学案的要求,进行自主学习的相关能力,像“读、画、写、记、练、思”等。

在机制方面,主要是小组内的分工、职责、纪律、合作要求、默契合作等。 在心理方面,主要是心理安全,快乐,平等,自信心,进取精神,完整人格等。

4、建两个文件夹,搞“两个结构化”

建立教师课程文件夹和学生学习文件夹,取代传统的教师教案本和学生作业本。这是方法更是策略。

实行教师结构化备课,主要内容是:从“学生、课程、情景、自己、设计”五个角度,从“时间、知识、环节、教师活动预设、期望学生行动”五个方面,按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进行备课。“有效教学”的教师备课,应该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以往是“课时计划”,现在是基于合作学习机制、一定的学习流程基础上的“互动生成”。备课在生活中,生活就是备课。课堂学习流程,一会儿李显义老师会重点交流。

学生结构化预习,当前我们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我的资料、我的收获、我的问题”五个内容。

5、使用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这个内容赵凤云老师会重点交流 指标有四个方面:

学生学习:主体、方式、兴趣、交往、思考、生成; 师生教学:问题、对话、刺激、指导、训练、评价; 教师素养:情绪、技能、组织、方法、策略、设计; 外部观察:真实、思想、技术、任务、智慧、艺术。

以上24个课堂导学观察点,在实践上我们有时合并成八个角度:“预习效果、合作机制、学生状态、教师角色、教学设计、学案设计、学习效率、整体效果”。有些东西如“课堂秩序良好”、“严格执行教案”、“讲授基本功过硬”、“学生认真听讲”、“课堂结构严谨”等都不再列入其中。

搞“有效教学”会收到多方面的效果。

1、核心收效是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逐步靠近课改目标。

2、其他收效,大概有七个方面

(1)师生关系得到改善,由原来某种程度的“敌对”关系变成今天的朋友关系,校园意外地没有了训斥和体罚,教室充满和谐和绿色;(2)教师校本研修得到真正落实,教师为了搞课题主动学习。这种人本化的学习,目的上为自己的教学服务,内容上瞄准最新课改成果,形式上随时随地不拘一格;(3)教师专业成长成为现实,他们的进步真是相当快,老师们的教育理念,也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岗位研修意识比较强;(4)学生人格得到丰满,他们快乐,他们真诚,他们努力,他们自信,他们心里安全,比原来懂事儿多了,综合素质提高多了;(5)校风与学校管理得到改善,“要想地上不长草,只有侍弄好庄稼”,抓好业务是一把“双刃剑”;(6)家长与社区的认可得到提升。像奈曼四小,今年四五月份成功地承办了“奈曼旗中小学“新课程有效教学”现场会”,得到了参会领导和教师的好评,之后全旗有三分之二的小学、三分之一的初中到这所学校观摩学习;(7)教师职业幸福感得到加强,职业倦怠有所削减,老师们说“很忙很充实,很累很成长”,教师工作更加主动,过去领导督促教师,现在教师督促领导,再回到从前的教学,教师们会不同意。

第四篇:对教学案的几点思考

由《海燕》教学案所想到的

为了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用最少的时间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我校教师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教学案。我校教师使用教学案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很多年了,每年都对它的内容,格式等方面进行修改,教学案日趋成熟。

作为一名年轻的语文老师,对教学案的体会尤为深刻。

1.从“教案”转变为“教学案”,其实就是教学重心由如何教授学生转变为学生如何更好更有效的学,把教师的教学目标改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对一堂课的教学重难点非常清楚,教师教授的过程一目了然,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方向,有目标,有的放矢。例如在《海燕》的学习目标设置为1.在朗读的基础上体味作品的深刻含义,把握海燕精神。2.理解象征、对比、烘托等手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3.培养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和积极地人生态度。学生拿到教学案后,就能清楚知道从哪些方面学习《海燕》。教学重难点为1.反复诵读,深层领会作品的诗情画意和理趣。2.理解象征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在第一课时教师注重朗读的训练,通过朗读感知课文,第二课时重点了解象征的含义,由此可见,学生对每篇文章的学习目标,重难点了解后,会更有利于学。

2.教学案中的“课堂助学”部分是教师整堂课的教授过程,学生在预习时就可以知道新授课大致的流程,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中,通过教师简单的引导,学生很容易从“课堂助学”中找出整堂课的主线,便于学生形成对这篇文章,这一单元以及整本书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

3.教师在设计教学案的时候,会把与课堂内容有关的知识点设计在教学案上,提高了师生的课堂利用率。

4.学生在预习时有任何不懂的问题都可以写在预习导学上,教师在批改时对学生的疑难一清二楚,在授课时就会有针对性的解答,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时效性。

教学案有很多的可取之处,但几年的教学也发现了些许不足。

1.语文课要上的有语文味,那什么是语文味呢,就是指要有语文学科本身的味道,就是要从语言入手,从品味语言达到运用语言,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使之转化为智慧,最终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语文课的味道来自语言文字本身,就像饭菜的味道主要来自大米和青菜一样。只有抓住语言文字,进行反复而细致的咀嚼品味,才能真正尝到它的滋味。使用教学案,教师和学生都受到了教师备课时的思维限制,学生会对学案产生依赖,不利于学生思维拓展。教学案中的课堂巩固练习基本都是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组成,从而变成了题海战术,练习的形式单一,让学生误以为:只要把教学案上的题目都会做会背了,就是学语文。语文的听说读写在教学案中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2.一张教学案的容量是有限的,包含了教案和学案,课时少的课文就绰绰有余,但像《海燕》这样的文章,可能要2-3课时才能结束,那么在题目的量就有可能少,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第五篇:对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目前,我们虽然有一整套作文教材,但真正落实教材的要求尚有很大差距。其原因并非教材本身问题,而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与驾驭教材的能力问题。经过一年多的调查与研讨,现就我校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现状分析

1.作文教学无计划。作文教学历来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它不仅与阅读互为双翼,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外显为一个人的语文素质。但目前我们的作文教学不仅无标无序,且作文题重复又重复,千人一腔,给学生的语言表达、情感体验和人格养成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教师没有一个写作教学的系统计划,学生没有一个写作提高的渐递梯度。具体表现为:(1)走马观花。即写作训练跟着阅读教学亦步亦趋,学什么课文,写什么作文。例如:初一第一册第一单元是写景状物散文,学了课文之后便让学生以景物为描写对象,或即景生情,或托物言志。若作为单项训练未尝不可,但如果是为了配合阅读教学而置学生的写作现状而不顾,则劳而无功。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写什么丢什么,走马观花,过目即忘。(2)没有过渡。在作文训练之初教师便把全套本领、所有要求全方位下放,在学生根本未曾达到应有水平时却以高标准、严要求来强化作文教学,以期学生一步登天,写出十全十美的作文来。例如:初一第一学期,根据学生实际,作文教学应从基本功练起,即书写规范,标点、格式正确,完整地记叙一件事等。而我们的第一次作文课便将审题、立意、选材、构思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第一次考场作文便将“生动形象”、 “议论抒情”、 “点题扣题”作为评分标准,在此情况下,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绪与日俱增,难怪有的学生哀叹:我上小学时好歹写一篇作文就能获奖,到中学我费半天劲也得不了高分。这种没有过渡的作文教学,大大挫伤了学生的写作信心,造成初一讲审题、立意选材,到了初二初三还是讲这一套,学生听烦了,老师讲腻了,而成效甚微。

2.作文教学与学生实际脱节。教师本身因为对作文教学缺乏应有的热情而怕批改作文,自然也使得学生缺乏写作的热情而怕写作文。这种情况表现在作文教学的四个环节中(命题、指导、批改、讲评)。由于无计划,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该上作文课了,临去教室的前几分钟还没想出一个合适的作文题目,直到走进教室才挤出一个题目来。这样的命题根本谈不上符合学生实际、有真情实感。其结果,或老调重弹,或曲高和寡,学生望题生厌,望题生畏,哪里还有写作的兴趣?接下来的作文指导则是简单化、庸俗化、套式化,引而不发,疏而不通,越指导,学生的写作越僵化,长此以往,将学生的一点点灵气全磨灭了。再说批改:一是习惯于精批细改,劳而无功,大多数学生根本不关心评语,只看一眼分数便罢。 那是因为老师的评语从小学到中学全是一套话。二是批改拖沓,一篇作文拖上十天半月,学生自己写的什么都快忘光了。批改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导致批改方式僵化,教师独揽批改大权。讲评随便,无针对性,药到病不除,尽管学生作文写了不少,但写作水平提高却不快。

3.作文与阅读、生活脱节。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的写作教学常常与生活脱节,作文不能真实地反映生活,生活也不能化为作文题材,学生既没有丰富的词汇,又不熟悉多样的题材,作文时文思枯竭,硬挤强凑,自然文不成篇。其次,读与写分离,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脱节,读不能很好地为写服务,写作也无法促进阅读。

二、采取对策

对于上述现状,谈几点思考和建议。

1.制定作文教学计划。计划必须符合学生的写作实际,又要符合不同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所定计划要确保学生通过主观努力客观上行得通,不能成为学生的障碍。计划要细致、明确,哪个学段应掌握哪些写作要领,必须达到怎样的写作水准,可以运用的表达方式及其表现手法等都要具体。目标、措施既要具体,更要明了,教师要胸中有盘棋,学生要心中有颗子,教师教有方向,学生学有奔头。计划还要检查、调整,适时地查漏补缺,以期完善,防止计划的随意性、教条化。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由浅入深,在不知不觉中步入写作的殿堂,这样,畏难情绪自然烟消云散。

2.激发写作热情。学生作文需要热情,而这种热情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因此,教师的命题要围绕学生最关心的内容来确定,这样既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又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在作文指导这一环节中,教师要真正为学生排忧解难、牵线搭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写作冲动。指导前要仔细分析学生作文的症结所在,做到对症下药。

其次,评改作文历来为众多教师所头痛。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敢于放手,要采用多种批改方法,激发学生的评改欲望,力争做到教师面批、精批与师生互批、学生共批相结合,提倡写、评、改一次性处理。这样趁热打铁,学生就会兴致勃发,信息反馈快,评改质量高,写作效果好,批改费时少。真正做到“多快好省”。第三,教师适时地写下水文,与学生同写、同批、同改,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上学期本人与学生同时在课堂上用45分钟完成一篇下水文,第三节课上我首先读了我的作文,让学生集体批改,这样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作文课上得生动而又有实效。教师每学期至少写一次下水文,既可以体会学生写作时的心态及可能遇到的障碍,又可以“逼”着自己不断地学习、充实、提高。

3.多渠道拓宽写作途径。有丰富的写作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教师要尽可能地运用一切手段来拓宽学生的选材范围。首先阅读与写作要紧密结合。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善于捕捉名篇佳作中的闪光点,通过对课文的仿写、改写、缩写、抄写、补写等各种形式,培养学生多角度利用课文的能力。例如:《我的叔叔于勒》的续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排比段的仿写等。指导学生同中求异,不断拓宽写作思路达到创新的目的。再有写作与生活要紧密结合。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学生一是不会关注社会,二是生活面太窄。要想拓宽学生的选材面,就要组织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在活动中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生动的具体事例。我年级多次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如参观、采摘、各种文体竞赛等。学生参与了这些活动,有切身体会,文章写得有声有色。在活动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写随笔,记日记,养成日写百字、周成一篇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在完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之后,写创造型作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大二学生个人总结两篇下一篇:德对一个人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