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制度的执行力

2023-03-23

制度本身是一种行为的规范,就是为了形成和建构社会秩序。怎样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如何加强制度的执行力》,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如何加强制度的执行力

浅谈如何加强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力

多年来,我国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方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相关规定。据一些学者统计,我国目前仅省部级以上部门制定的与反腐败相关的制度性规范就有2000多件。但真正行之有效、真正能执行到位的却不多。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各项制度为重点,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以提高制度执行力为抓手,加强整体规划,抓紧重点突破,逐步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增强制度实效。”许多法规制度之所以没有发挥应有的效力,一个重要原因是执行不力。因此,制度建设既要重视制定制度,更要加强制度的执行力。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必须坚持“立”、“行”并重,尤其要强化制度落实的措施,切实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

第一、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党员干部的制度意识。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党员干部遵守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一些党员干部制度意识淡薄,缺乏严格遵守和执行制度的自觉性,是影响制度执行效果的重要原因。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必须把制度的宣传教育摆上重要位置。要借鉴普法宣传教育的成功经验,把反腐倡廉制度宣传教育纳入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整体工作之中,统一安排部署,统筹组织落实。要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发挥各种新闻媒体的作用,重点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广泛开展反腐倡廉制度的宣传教育,增强他们的法治理念和制度意识,引导他们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养成严格按制度办事的习惯,真正用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要面向全社会搞好反腐倡廉制度的宣传教育,提高制度的透明度、影响力和知晓率。

第二、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领导干部带头遵守。

领导干部一定要带头遵守制度,自觉用制度约束自己的言行。领导干部是公权力的执掌人,提高制度执行力,关键在领导干部。可以说,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对反腐倡廉制度开口子、坏规矩,一般都是从领导干部开始的。有的干部明明非常清楚什么是硬性规定,却为了个人或局部利益而想方设法“灵活变通”。有的领导甚至对这种能够“灵活变通”的干部持肯定态度,认为这是具

有协调能力、活动能力、办事能力的表现。在制度执行上,现在已到了领导干部认认真真、规规矩矩“从我做起”的时候了,这是领导干部应尽的责任,也是领导干部必须的担当。

第三、要加强反腐倡廉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维护反腐倡廉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现实中,上级难以监督、同级不愿监督、下级不敢监督的现象比比皆是,是否执行了制度,制度执行得如何,这些都缺少监督,既缺少监督的机制,也缺少监督的心理习惯。而失去监督的权力,仅仅依靠权力者的自律,权力很难保证不被滥用,腐败也就很容易随之而来。所以在抓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同时,必须抓制度的贯彻落。要把对制度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检查结合起来,与开展巡视检查结合起来,与反腐倡廉各项工作检查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制度监督检查机制。要充分发挥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对制度贯彻执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监督。要严肃查处不认真执行制度、不及时执行制度和拒不执行制度的行为,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当前,网络已成为公众喜爱、中央认可的一个强有力的监督平台。它以其公开、透明、快捷、低成本的特性成为近年来的反腐倡廉的利器,推动着传统的反腐格局变得更加民主、开放、透明,使制度执行更加有力、监督更加有效。我们应合理利用网络这个强大的监督平台来使权利运行逐步公开透明,提高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力,把网络打造成为提高制度执行力的有力推手。

第四、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完善反腐倡廉制度评估、修正机制。

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增强反腐倡廉制度的科学性和适用性。要密切关注腐败现象发生发展的新情况新动向,建立科学有效的制度评估和反馈机制,针对制度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切实增强制度的系统性、科学性和适用性。认真做好制度调研和制度清理工作,对适应形势发展变化和反腐倡廉建设要求并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制度,要继续严格执行;对不适应、不严密、不配套、不具体和不便执行的制度,要及时补充、修订和完善;对工作急需、条件成熟但还没有的制度,要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努力做到不留死角;对已经过时、甚至与党和国家新出台的有关规

定相抵触的制度,要及时废止。

制度建设是反腐倡廉工作中构建惩防体系的核心内容,而制度的执行则是制度建设的关键,因此,提高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力,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成效的根本大计,也是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着眼点。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力是现阶段的重中之重。

第二篇:企业如何加强制度建设,提升制度执行力

上海海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冯思佳

企业制度是企业运作过程中赖以遵循的行为准则,制度建设关系到企业的基础管理能力。科学合理的制度能够促使企业不仅能使企业处于协调、稳定、和谐的状态,还能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从而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如何加强企业制度建设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绕不开的课题,现在的企业虽然明白制度建设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但在制度建设过程中仍然面临着需要克服的难题。制度建设工作之所以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主要问题可以归纳到两个层面,一是制度制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制订中存在的问题

1、制度的可操作性差。一是对制度的执行没有规定相应的保障条款。比如在公司管理条例中列明禁止事项,但是对于出现禁止行为后如何处理却没有明确的规定。二是制度表述不够明确。比如“表现优秀者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违反规定的要给予相应的处罚,造成损失的要追究相关责任”等条文,没有明确具体是怎样的奖励或者处罚,在执行过程中往往难以落实。三是对制度的执行者缺乏必要的约束。比如规定对在施工场所不配戴安全帽者,发现一次罚款5元。如果管理者发现员工不戴安全帽却不进行处罚,就会导致这条规定形同虚设。然而规定并没有对管理者的行为进行约束,就会很大程度地削弱制度的实际操作性。

2、制度的制订者过于单一。企业制度的制订者往往是企业的管理者,企业的管理者在制订制度时容易过于强调机构的利益,希望员工规范言行,服从指挥,按照管理者的意志行事,很少考虑被管理者的立场和个体利益,这样的制度很难被大多数员工认同和接受。

3、制度更新速度过慢。制度建设的速度落后于企业发展的速度,许多制度存在的条件已经不存在,但制度却依然照旧,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企业制度需要配合企业的发展不断修订,只有符合企业当前实际情况的制度才能切实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如果企业制度长期没有得到更新,很多制度早已不实行了却依然存在,这些过期的制度会影响到企业制度整体的权威,从而在制度执行过程中起到产生负面作用。因此,制度的制订工作绝不是一劳永逸的,还需要进行定期修订,才能始发挥长期作用。

二、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制度本身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而制度的实施行为是主观能动的,制度难以执行除了客观的因素外,也有其人为的主观原因。

1、制度执行缺乏严肃性。制度中的惩罚性条款往往很难得到落实,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制度执行者缺乏公心和责任感,或碍于情面,或存有心偏袒,对违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二是执行制度不能持之以恒,热一阵,冷一阵,时间一长便对违规行为熟视无睹;三是制度的学习宣传不到位,甚至连执行者自己都很难把制度的详细规定说清楚,更何况是一般员工,早已将其抛之脑后。

2、制度执行缺乏权威性。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还容易出现“弹性过大、灵活性太多、原则性不够”的现象,对出现的问题自作主张、先斩后奏、明知故犯等行为。有观点认为制度遭到破坏,在多数情况下都是缘于领导者自己首先破坏制度。这一观点固然有失偏颇,但也不无道理。作为普通的员工或者管理者,他们迫于压力一般不敢违反制度,而只有领导者有权超越、甚至改变制度,因为领导即使违反企业的内部制度往往并不会因此受到处罚。若要维护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权威性,需要领导者严于律人,起到表率作用。

3、制度执行缺乏监督考核。有的企业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公司制度完成发布,通知各部门组织学习,就认为大功告成。事实上,制度的落实过程如果缺少监督,效果往往差强人意。制度的执行情况需要有专业部门去考核,做到责任明确。而且监督考核机制需要切实可行,否则会适得其反。

三、如何提升制度执行力

1、制度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科学、合理、有效的制度是协调人与人关系的最有效手段,也是管理的最有效手段。所以企业制度不在于多,在于科学、规范,在于能够被更好地遵守执行。衡量的标准有四点:一是制订制度是否有明确标准;二是制度是否具有实用性;三是制度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四是与上级要求是否合拍。举个例子说明:假设三个人要分一块金币,如果由第一个人切金币并且又先挑金币,尽管你对切金币的人进行反复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很难保证他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如果我们从制度上这样规定,可以由你第一个切分金币,但是必须让其他两个人先挑。制度稍作调整,结果会怎样?他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尽量做到平均,因为一旦分得不均,吃亏的是他自己。检讨一下我们的工作方法,往往就像第一种分币法,热衷于把精力过多地放在空洞的说教和作指示上,对制度本身的缺陷却关注甚少,而这恰恰是制度难以真正落实的重要原因。

2、制度的制订程序要规范。既然是制度就必须规范,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能凌驾或超越国家法律法规。但如何保证实现上述目标?这就要规范制度的制订程序,企业建立的各项规章制度是直接面对广大企业员工,这些制度都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和经济效益,制度的发布更应规范、透明。应遵循以下程序:(1)企业基层管理人员、专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共同制订制度初稿;(2)基层管理部门初审并修改;(3)专业管理部门审核并签署修改意见;(4)根据两级管理部门提出的修改意见修改初稿;(5)基层管理人员将修改后的制度报专业管理部门审批;(6)企业高级管理层审查,签署审批意见后的制度发布执行。只有按照规范的程序所制订规范的制度,才能规范各项管理工作,才能保护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才能避免以上各种问题的出现和发生。

3、制度的内容要量化。管理是一门通过别人完成任务的艺术。管理者水平的高低,不在于能否让高素质的员工把事情办好,更重要的是让素质一般的员工把工作做好,让每一位员工在执行同一项命令时,能够按照管理者的意识,把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好。这里所说的 “保质、保量、按时”就是一个量化管理的概念。我们在制定制度的时候,制度的内容就要量化,要让企业员工知道去做什么,到哪做,什么时间做,怎么做或做到什么程度。这些内容都要在制度里明确量化,这样才能让企业的每一位员工知道工作怎么干,工作标准是什么。这样才能提高制度的执行力。有的员工认为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订的太多,不利于员工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企业十分赞赏有个性、有创造性特点的员工,企业的发展也需要许许多多有个性、有创造性特点的职工,企业才能健康地发展。但任何个性和创造性都必须有利于企业整体的利益,否则其个性越强,创造力越强,对企业利益的损害就越大。所以对于企业的所有员工,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制度来约束每一个人,只要你是企业的员工,你就必须接受,而且必须按现有制度来执行、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也就是说,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没有制度不管的人。制度的执行标准都一样,这也是提高制度执行力的一个保障。有了好的制度还要有规范的执行者,人的因素不可忽略,毕竟制度的执行、考核还是要由执行制度的人来完成,所以制度的执行者要一碗水端平,保证制度执行公平公正,才能真正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4、制度的考核要严格。有两个著名的管理学定律——酒与污水定律和木桶定律。 酒与污水定律是指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污水和短木板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他苹果也弄烂。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惊人的破坏力。破坏总比建设容易,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间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如果一个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即使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水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任何一个组织都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如何提高一个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不是光有完善的制度就行了,还要有严格的考核,管理制度一经公布,就对企业组织内部任何人都具有约束力,人人都要严格遵守执行,领导也不例外。只有领导以身作则,一旦有违反行为,同样接受处罚,坚决不搞特殊化,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企业氛围,制度建设才能真正得以贯彻实施与有效,企业的管理才能真正的提高。

5、制度的修改要及时。企业的制度建设需要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否则“污水和短木板”就会成为阻碍工作的瓶颈,妨碍企业的发展。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及生产环境的变化不断地修订、完善各项制度。制度的修订要注意及时和定期。当设备更新改造了、当工艺流程发生变化了、当运行参数重新调整了,那么制度就要及时修订,操作规程就要及时修改,应急预案就要及时变动,巡回检查路线图就要及时重新制作,这就是制度的及时修订。总结一个阶段的工作时,就要对工作过程中发现的和检查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是执行力不够的要加强考核力度,是制度有缺陷、不完善的,要组织有关人员修订完善制度,这就是制度的定期修订。

科学、统

一、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管理效力与决策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与生存能力。只有加强制度建设,克服企业制度在制订和实施过程中的难题,提高制度执行力,才能培养融洽、有序的工作环境,促使企业的健康发展与不断壮大。

第三篇:如何加强企业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提高制度执行力问题研究

如何加强企业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提高制度

执行力问题研究

摘要 当前,国有企业的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进入攻坚阶段,面临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加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制度执行力成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文就新形势下如何开加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制度执行力工作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作了一些初步的思考。 文章关键词: 反腐倡廉

制度建设

执行力

党的十七八报告强调,要“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反腐倡廉制度建设,重在建设,贵在落实。制度建设的成效如何,最终取决于制度的执行力。好的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没有不折不扣地执行,这个制度自然变成一纸空文。当前,如何提高企业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促进企业科学发展,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目前制度建设及执行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规定,建立了不少制度,据统计,我国防治腐败的各种法律、规章制度多达1200余件。但从2010年查办案件的统计数据看,有119527人受党纪处分,受党纪处分人数占党员总数的比例为1.5‰。制定了这么多的反腐倡廉制度腐败还会如此泛滥,可见制度执行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没有起到应有的约束作用,“有制不依、执制不严、违制不纠”的现象在某些部门和人员中还普遍存在。反腐倡廉制度落实难、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已直接影响和制约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效和深入开展。

1、规章制度“束之高阁”。有些单位和部门不同程度存在着制定的规章制度流于形式,而不注重如何将其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在工作时,那些制度也就成了一沓废纸,一种装饰墙体的工艺,而不认真贯彻执行,不在抓落实、求实效上下功夫。

2、制度制定“空洞化”,缺乏“科学性”

一些制度内容空洞、要求笼统、主体不明、监督缺失、难于操作,看似制度健全,实质无从执行,这些存在缺陷的制度可操作性不强,最后沦为摆设。

3、制度执行“一阵风”,缺乏“常态化”

制度刚刚出台时,执行得相对较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执行保障机制跟进不及时,抓落实不够,某些人思想上逐渐松懈,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使制度在执行中逐渐变了样。需要长期坚持的制度执行起来往往“变松”,搞“一阵风”,缺乏一贯性;一些单位和个人对制度要求置之不理,我行我素,恶意规避,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制度的规范落实和具体成效。

4、制度宣传“表面化”,缺乏“透明度”

反腐倡廉制度制定后,有的单位和领导只习惯于写在纸上,没有结合实际,创新方式方法,注重实效地深入开展制度宣传教育工作,造成一些党员干部对反腐倡廉制度知之甚少或是浅尝辄止,不能全面掌握领悟,更谈不上执行。同时,由于党员干部,尤其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的风气不够浓厚,示范作用明显不强,导致制度执行力得不到提高。 加强企业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提高制度执行力问题的对策

制度建设和执行力不是用来说的,而是用来做的。制度是制定了,但是不是执行到位了呢?反腐败斗争要想取得成效,除了完善的制度做保证,还要有端正的态度来对待和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

一、不断完善和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要切实提高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力,必须加强制度的不断建立和完善。在工作中,要从三方面抓好制度建设。

1.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加强制度建设。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反腐倡廉工作遇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在制度建设上,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把制度建设融入到企业经营工作的各方面。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三重一大”制度,完善决策程序制度。制定党委、经营班子议事规则,规范重大项目、投资等咨询论证、决策的程序,杜绝了个人说了算,拍脑袋决策。

2.围绕企业经营过程中易发生腐败问题的关键环节,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的同时,要认真研究企业腐败现象易发生的环节。从科研项目经费使用、项目验收、工程项目管理、大宗物资采购、干部任免、资金使用等环节着手。制定干部任免、工程项目管理、大宗物资(设备)采购等管理制度,制定效能监察和审计工作制度,从制度层面上杜绝易发生腐败现象的漏洞。

3.围绕职工反映的热点问题加强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要充分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使制度建设贴近群众的要求。在企业,群众关心的是干部损害群众切身利益,设立“小金库”;职务消费大手大脚,损公肥私;奖金提成分配,执行制度有偏差,分配不透明。针对上述问题,要建立和完善领导职务消费制度,加强招待费管理,进行“小金库”专项治理。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通过实施院务公开办法,接受职工的监督。

二、抓好腐败风险源头预防制度是根本。

1、兵法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同样,企业反腐倡廉的最佳策略是抓好预防工作。要着眼于治本抓源头,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加强预防制度建设。当前,我们业对火灾、疾病、突发事故等公共灾害事件形成了以预防为主的体制机制,同样在反腐倡廉工作中也应把预防落实到行动中。从国有企业近年的实践来看,做好源头预防工作,一是要坚持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相关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厘清责任内容,让企业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明白在廉政建设方面“应该做什么,不准做什么,违反了会怎么样”,通过严格考核,狠抓落实,使党员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充满严肃感和信任感。

2、是要建立和完善岗位廉洁风险防范管理制度,强化企业“每个岗位、每个员工都存在廉洁风险”的意识,主动的查找风险点,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积极的制定防范措施,从而有效预防和化解潜在的腐败风险,从而保证企业干部职工和国有资产的安全。

3、建立和完善效能监察立项、跟踪监察、考评、奖惩等各项工作制度,有针对性的进行监察。针对一些如油田、污水处理等企业线长、面广、范围大、重点项目多的实际,要采取分级立项、分级管理、分级实施的办法,有针对性的开展选题立项。运用《立项报告表》、《项目实施方案》、《效能监察通知书》《跟踪监察反馈卡》和《效能监察建议书》等,使所有的监督监察活动有章可循,有据可查,程序合法,手续完备,资料齐全。此外,可开发预防腐败信息系统,对违规供应商、承建商的信息进行共享,通过市场禁入对腐败行为形成有效的制约力。

三、在提高制度建设的执行力上狠下工夫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的讲话中,着重强调抓好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必须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的问题。事实一再表明,制度的效用取决于制度执行力。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制度的目的,是通过执行制度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抓好制度执行,既是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检验制度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可以说,提高制度的执行力,是制度建设与反腐倡廉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我们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下工夫抓好制度执行,切实提高反腐倡廉制度的效用。

1、狠抓制度教育,提高党员干部遵守制度的自觉性

在现实生活中,不管制度怎么好,总有人不去执行,也会有人故意违反和破坏。而一些党员干部制度意识淡薄,缺乏严格遵守和执行制度的自觉性,是影响制度执行效果的重要原因。把制度教育作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熟知制度内容,增强制度意识,维护制度权威,真正把制度转化为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

2、强化监督检查,维护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严肃性

维护是保证,制度的尊严不受侵犯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一项制度出台、一项工作部署传达后,要加强对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及时反馈信息,以便总结提高,调整深化。要坚决杜绝和纠正把单位或部门利益凌驾于全局之上,对上级重大决策和制度要求只取所需,合意的执行、不合意的不执行的现象。要建立保障制度执行和工作落实的机制,建立督促检查机制,解决谁来检查、如何检查、检查结果如何使用的问题。要优化考核考评工作,做到科学、可行、合理、及时、有用。要大力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办事公开,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人民群众、新闻媒体的监督。

3、建立问责机制,增强党员干部履行制度的约束性

要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问责制度,健全以领导干部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并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要把制度执行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内容,对制度执行不力的要坚决追究责任。各级领导班子和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查处违反制度的行为,这是提高制度执行力的重要保障和根本措施。一些制度不落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违反制度的行为没有及时受到查处。因此,必须坚持有纪必依、执纪必严、违纪必究,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随意变通、恶意规避等严重破坏制度的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只要触犯了制度,都必须依纪依法处理,决不姑息迁就。越是领导干部违反制度,越是要依纪依法从严处理。

制度建设刻不容缓、任重道远。顺应人民的真诚期盼,回应时代的迫切呼唤,适应形势的客观需要,要求全党同志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务必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坚定信心,坚定决心,振奋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争取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新进展、新突破、新成效。

四、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制度的影响力

自觉执行制度是提高制度执行力的根本,加强宣传教育是保证自觉执行制度的基础。如果广大党员干部没有牢固树立制度意识,不能自觉遵守和维护制度,再多再好的制度也很难发挥效用。一是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反腐倡廉各项规章制度,熟悉基本内容,掌握精神实质,牢固树立按制度办事的观念,养成自觉执行制度的习惯,把制度转化为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二是结合企业实际,选准载体,采取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增强反腐倡廉制。

五、以落实严格惩治制度作为有力保证。 1加强责任追究,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公司制定出来的各种规章制度,不能只是纸上谈兵,一旦发现有人违反规定,一定要严格执行,绝不手软。一些制度不落实,执行不得力,没有发挥应有效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违反制度的行为没有及时受到查处。对制度执行不力的情况进行责任追究,是形成良好制度执行环境的重要基础。一是要严肃查处不认真执行制度、不及时执行制度和拒不执行制度的行为,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二是建立“有错必究”的追究体系,明确责任追究的程序、明确责任追究的内容和落实责任单位、责任岗位和责任人,促进提高各责任主体的责任意识。三是坚持“双追究”制,既要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又要追究具体责任人的责任,力保追究到位,从而不断提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加强反腐倡廉惩治制度建设,使领导干部“不敢腐败”。加大惩治力度是遏制腐败现象的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手段。如前所述,当前我国正处于腐败高发时期,领导干部的腐败问题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一是腐败领域不断扩大。从传统的政治领域如党政机关部门向社会领域如教育、社保、医疗、环保等领域扩散。关键领域的腐败现象多发易发。二是腐败干部的级别不断提高,高中级干部贪污腐败现象严重。从全国来看,2009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处分138708人,其中,县处级以上干部2725人。三是腐败案件性质恶劣、涉案金额巨大。近年发生的一些群体性事件和重大责任事故背后往往存在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等腐败问题。四是作案手段、类型多样化。腐败案件更加复杂化、隐蔽化、智能化。

面对严峻复杂的反腐倡廉形势,必须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对待腐败分子要露头就打。必须承认,长期以来腐败势头屡禁不止和惩治腐败力度不够紧密相关。掌握公共权力的官员都是有理性的人,他们深谙腐败“成本”和“收益”之比,当腐败的“成本”远远小于“收益”之时,就不可避免地会有人铤而走险。反过来,当腐败的“成本”远远大于“收益”之时,绝大多数人就不敢贪污腐败。因此,加强惩治制度建设是遏制当前腐败高发势头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必须进一步加大对腐败官员的惩处力度,让他们政治上身败名裂、经济上倾家荡产、道德上众叛亲离,只有这样才能遏制腐败高发易发的趋势。

【参考书目】

1.《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2版

2.《党政机关领导干部责任工作全书》.知识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

3.《反腐倡廉教育与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及思想作风建设实务》.中国党史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

4、任建明.反腐倡廉离不开廉政文化建设.中国教育报,2102

5、石艳红.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中国纪检监察报.2006-3-11(01)

第四篇:如何加强公司员工的执行力

执行力,就是保质保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和任务的能力。

员工执行力的强弱都取决于两个要素: 一是个人能力;二是工作态度。要提高员工执行力,就必须从上述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 能力的提高。没有工作能力是不可能按照领导的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要提高员工能力,企业应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1、员工自身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2、企业有步骤、有计划、分阶段地以培训进修、轮岗锻炼、工作加压等手段帮助员工进行自我提高;

3、企业进行现有员工价值的开发,如果用“冰山”来比喻人的价值,它有90%都是沉在水面下未被开发的,而漂浮在水面上的10%就是展现出来的各种能力。企业一定要让员工明白,要学会发现问题,并在发现之后主动思考问题,思考之后要会解决问题。企业要重视普通员工解码能力,才能不断挖掘员工的自身潜力和价值;

4、选拔合适的人,让他在合适的岗位上工作。对不称职岗位的人员进行调整或解聘,这也有助于员工整体能力的提高。

二、 工作态度的转变。态度的不够积极,是造成执行力较弱的最主要原因。关于态度,我们往往在认识上存在一个误区: 认为良好态度的缺乏是下属员工的问题,是这个下属不合格的表现,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要求下属主动地改变工作态度。其实,真正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管理者应该进行改变,而不仅仅寄希望于下属员工态度的改变。管理者要做到让态度不佳的员工改变,也具备执行力,应该从五个方面入手。

一是了解员工个人自我发展规划,帮助员工规划职业生涯,使员工真正安心于企业工作。

二是企业管理者应经常与员工沟通、交流。如果员工什么事都被管理人员蒙在鼓里,就会影响员工的情绪及工作态度。

三是明确员工的工作目标。管理者在布置任务时,一定要明确指示所期望达到的结果和所期望完成的时间,并与下属员工验证大家的理解是否一致。只有做到这一点,执行力才有可能实现,否则,下属对执行的内容和你的理解都不同,你当然会对他们的执行力不满了。

四是督促下属员工制定工作计划,将目标分解到每月、每周,工作计划要注重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有了工作计划,不管员工态度如何,自然会自觉地对工作计划和任务开始进行思考,想办法去完成工作任务。

五是严格、合理、有效的监督检查、控制机制及公开、公平业绩考核和奖惩制度。当充满热情、激情的员工面对嘲讽他们努力的奖励系统时,作为一种社会动物的人是很难特立独行的。表现不佳者被纵容,坏习惯也会像“瘟疫”一样四处扩散传播复制。

总而言之,要让员工做到有执行力,管理者本身的改变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建立有执行力的管理团队、通过严格的制度管理,不断提高员工执行能力,执行就会成为一种优秀文化在企业生根开花结果!!!

第五篇:如何加强促销活动的执行力

全球品牌网向舜麟

当前执行力越来越受到营销经理人的重视,的确,仅从促销活动执行的角度来看,再好的促销方案离开执行也只能是一纸空文。常听人说辛辛苦苦做调研、分析,反复的思考和论证出来的促销方案,可是实施的时候没有按照原本的要求执行,结果和原先预计的效果相去甚远。这一直是困扰营销工作的突出问题。

为什么促销活动难以执行呢?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促销方案的可操作性、促销方案是否被认可、执行者对促销方案的理解及促销活动执行的督导力度四个方面。操作性不强的促销方案是纸上谈兵,是画上的老虎,好看不中用;如果不被认可,再好的促销活动别人不会按照它来执行;如果不充分理解就不能掌握促销活动操作重点,把握关键环节,也注定难以成功;没有督导就失去对整个活动的驾御和控制,一盘散沙,任其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当然只能是企业自己为没有回报的促销活动埋单。

那么怎么才能加强促销活动的执行力?

一、促销活动要有可操作性

1、促销活动具有现实可行性。这种可行性涉及到风险程度、资金投入、技术可能、人力资源等多个方面。以前曾看一家营销公司给商务通做展示推广的促销活动,其中一个亮点是设计了一个钻石型的透明玻璃展柜,所有人看了这个设计都认为非常的新颖而且体现出商务通的高端产品形象,可是落实到做的时候发现这个结构当时国内还没办法做,除非到国外订做,价格非常昂贵,所以此方案最终没有得到执行。促销活动不是要完美而是要最可行。绝大多数被执行的促销活动都不是所有方案中最好的,而是相对最可行的那个。

2、要考虑到促销活动的适应性。没有任何一个促销活动是适合所有市场现状的。企业一般会根据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规模分为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三级市场,但是促销的方案却经常只用一个,各个地方的资源、场地环境、费用、消费水平等等的不同必然造成方案执行难度和推广效果的差异。例如在一级城市可以开展大型的路演,可是到二级城市就不一定能找到足够大的商场门前场地可供搭台唱戏,到三级城市就连人流量足够大的卖场也不一定能找到。所以活动一定要具有灵活性,可以做大,也可以做小,或者用同一主题的不同规模的活动,针对不同的市场差异,做出大、中、小型三种活动方案,各个地方可以根据所在市场的状况选择其中的一个活动来做,这样就能避免出现有的市场人员明知活动不适合自己市场的要求,又不能不按照总部的意见办,所以就敷衍塞责,甚至故意阻碍方案实施等不良状况的发生。

3、促销方案要尽量细化。一个笼统的几页纸的方案执行起来的确很困难,切忌一些模式化的促销方案,只把活动目的、主题、主要活动内容等这些标题和大道理罗列出来然后就下发执行,这种方案充其量也只算个思路。尤其是中小企业在没有成熟的活动推广计划和活动执行督导体系的时候更应该注意。

促销方案中一般应注意细化以下几点:

A人员的安排。将方案中的具体事务明确部门,然后由部门落实到人。每个人知道自己在该方案中是什么职责。避免出现责任不明,具体事务没人做的情况。

B相关物料的准备。就拿一次促销活动来说,促销现场的布置,促销道具的设计和制作,人员服装的准备,宣传品的制作,音响等影音设备的准备和调试。如果不能给各个市场提供成品的,就要将可用的设计图、效果图及详细的制作要求等刻在光盘中发往各级市场。

C推广活动环节的设定。例如抽奖活动一般应有两人以上操作,相互监督,抽奖的过程要让消费者没有疑虑,另外获奖资格的确认,赠品的发放都需要有相应的规定。(避免被赠品被内部或其他人员消耗而没有用在消费者身上。)

D费用预算。各地在执行营销方案中所需的费用肯定不相同,但是总体费用和预计产出要有一个估算,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统一制作的促销、宣传物料减少费用。将营销方案中的各地支出的部分给出一个参考价格。

E促销活动时间安排。从活动的准备到活动的执行期间具体到哪天该做哪几项工作要分解在促销活动进度表上,以便于各级市场有计划的组织实施并且能配合到全局的安排。

二、方案要得到各级人员的认可

1、充分的前期沟通。在制订营销方案的时候就应该和各级市场人员相关部门的人员经常沟通,根据企业实际和各级人员面临的现实状况来制订。在市场竞争如此惨烈的年代做市场营销工作的确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各级市场人员最怕的就是不切实际的促销活动给他们雪上加霜。很多企业对分公司或区域市场都实行了费用考核制度,就是按销售回款的比例给予市场推广的费用,假如不了解各个分公司的经营现状,就拟订一个理想化的方案,这个费用拿不出来方案肯定是无法执行。所以我们最好先和各级市场达成共识,确定一个基本可行的方式,少数确有执行难度应提前考虑如何解决。

2、及时、耐心的解除对活动方案的异议。笔者在进行新产品促销时曾遇到这样的情况,在某一区域市场前期操作不规范,除了正常利润外给该区域经销商超过20点的返利,但由于这次新品上市在赠品和宣传推广上已经投入了很多,同时也是借此规范对该经销商的返利政策,因此决定减小对该经销商返利点,但是马上就遭到该地区经理的反对,该经理认为以前一直就是给予这位经销商这个返利点,如果我们减少到5个点以内那么这位经销商就不会和我们合作,我们的产品在当地就无法开展销售,因此不接受新产品的促销计划。针对这个问题我同该经理反复沟通,说明不是经销商要什么政策我们都必须接受,企业有个基本利润底线,如果超过这个底线企业就是亏而不是赚,而且我们给予了更多的促销和推广支持,产品卖得更多经销商才能赚的更多,如果新产品卖不出去,经销商也是一分钱也赚不到,希望该经理能把这个情况诚恳的向经销商说明清楚。最后在一系列的沟通以后,该经理也意识到经销商的要求是永远不会得到满足的,而且按照这个方案操作能很好的启动新产品市场,因

此他转变观念,想办法说服了经销商,而不再向我抱怨方案不合理,工作无法开展的问题。

三、促销活动方案的内容让大家充分的理解和掌握

1、提前下发活动方案。方案要在执行的前一个月下发,然后征集各方的意见,如果是方案有明显的缺陷可以马上修改完整,如果是理解上有一定难度的,可针对大家经常要提到的问题,拟订一个补充说明方案——《方案的解析》,这样再执行下去,就能相对准确的按照促销活动的原本意图开展,不至于到时才发现有很多地方还不是很清楚。

2、将促销方案内容分解。一份完整的促销活动计划书通常是“长篇大论”,包括从市场调研得出的分析结论到具体各项政策的各个细节,如果我们把这样的计划下发给各个分公司,各个部门的人员学习、了解,恐怕等到大家真的领会了方案的精神时这个计划早就过了要执行的时间。制订计划的人天天在研究方案、研究市场,通过很长时间写出个完整的方案,但是看方案的人没时间整天的研究。给各级市场主管一份完整的方案;针对活动的组织人员有一个《促销活动执行方案》详细说明活动如何准备、开展;促销导购人员有只介绍关于该活动如何促销和相应陈列宣传调整的《促销活动手册》等。让各级人员只重点掌握自己需要了解的内容,减少负担。做到所有人对整体方案意图明确,各级人员又能掌握相应的重点内容。

3、采用灵活的表现方式。应该针对不同的人给他们不同版本的方案,这样让大家真正能理解方案内容。例如给管理层的方案多是文字性的,叙述比较详细。促销人员多以图片和少量文字的《促销活动手册》为主,让他们能够轻松的知道这个活动相应的卖点,及配合该活动如何调整产品的陈列和宣传等。如果是很多文字方案,导购人员一般不会有耐心把它看完。

当然制作多种版本的促销活动方案可能涉及到费用增加问题,也许适合规模较小企业。规模小的企业可以采用一个方案中分多个章节,每个章节针对不同的人员有所侧重,大家在学习这个方案的时候主要选择针对自己的章节。这些做法都是为了减少方案给执行者带来的学习理解任务增加,而阻碍了方案的执行。

四、建立促销活动的督导机制

1、重点市场需要派专人前往指导和督促促销活动的执行。重点市场一般是促销活动的主要盈利点,活动的成功和失败是要靠最后产生的活动效果和销售额来体现,所以选定的重点市场一定要派精通本活动的专人操作,保障整体的活动效果。

2、各区域市场应该有活动的主要负责人。该负责人最好不要由区域经理兼任,而应指派其他人为活动推广专员(区域经理事务繁忙很难有精力抓好整体的促销活动),由他(她)全面的执行该活动方案。作为总部除了全面作好促销活动的动员和资料下发外,重点抓好活动推广专员的培训,这样在促销活动开展时就能较好的掌握和控制。

3、建立促销活动评估机制。通过各区域活动推广专员对促销活动准备、实施、和效果的信息反馈,评估该促销方案以及执行力度,以便积累经验和加强各级市场对促销方案执行的重视。

促销活动已经是营销活动的中的“常规武器”,尽管越来越多的企业都用到了这个方法,可我们不能弃之不用,而是要做的更精、更新、更有效果,提高执行力来最大限度的提升促

销活动的效果每个营销人员都在思索的问题,但愿笔者愚见能对各位营销人提高促销执行力带来一点裨益。

向舜麟,历任多家大型企业营销管理高层职务,多家企业营销管理咨询顾问,《销售与市场》《销售与管理》《财智》《商界》等权威媒体专栏作家及特约撰稿人,曾为美标卫浴、丝宝集团、金日集团、伊利集团、汇仁集团等多家企业提供服务。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xiangyujin@21cn.com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如何提高工人生产效率下一篇:如何让老板无法不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