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信息技术之德育论文

2022-04-13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校网络信息技术之德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本文基于当前媒体情势和高校网络舆情在智能算法背景下呈现出的新特点,研判高校网络舆情监管转型中亟待解决的痛点问题,并深入探讨智能算法在监管模式构建中的推动作用。研究认为智能算法将会促进高校网络舆情监管信息收集、分析研判以及渠道构建的更新完善,并实现师生个人信息数据聚集、人机协同研判及传受关系连接增强的高校网络舆情监管的智能化转型。

高校网络信息技术之德育论文 篇1:

基于角色引导的大学生网络舆情治理与思政教育协同模式研究

摘要:由于高校网络的高度普及和大学生群体利用网络和新媒体自由表达言论观点的强烈意识,高校网络舆情的监管已经成为国内各大高校的常态化工作。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舆情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一大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在提升高校网络舆情监管的能力与技术的同时,应该构建有效的网络舆情分析与思政教育引导机制,以求有效化解齐发性、多发性、复发性的舆情危机,营造和谐稳定的高校网络氛围。

关键词:网络舆情;角色参与;舆情治理;角色引导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网络空间中的个人、组织及群体间的互动不仅仅只是在虚拟世界中激起涟漪。高校网络,作为高校师生表达意见、抒发情感、交流观点、传播思想的重要场所,其对高校的整体氛围、社会形象、治安稳定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当前层出不穷的校园网络舆情事件呈现出的多发性、复发性特点提醒我们,单一针对某一事件进行的网络舆情监控及事件处理已经不能有效杜绝和防范不良情形的重复发生,需要从网络舆情参与者的角度入手,分析构建有效的高校网络舆情分析与引导机制。

一、网络舆情中的角色分类

在网络空间中,网民个体参与公共事件和热点事件的观点、态度、情绪表达本身就是一种特定的角色参与。

1.根据角色主体参与的网络舆情的阶段不同,可分为舆情的发动者、舆情的传播者和舆情的干预者。[1]其中,舆情的发动者在舆情发生阶段通过信息发布制造了事件,传播者通过浏览信息、发表意见评论、转发传播等方式将舆论范围扩大,干预者通过对新闻事件的说明、解释和处理就舆情的发展及走向进行干预。

2.根据角色参与对舆情发展影响的强弱不同,可分为主导型的参与者、跟随型的参与者、围观型的参与者。其中,主导型的参与者指的是通过创设或发表议题,主导网络舆情的发展方向,左右并引导舆情发展的舆情主体,主要包括意见领袖和网络推手。跟随型的参与者主要是被动接受主导型参与者意见的参与主体,包括事件的评论者、跟帖者。围观型的参与者包括事件新闻的浏览者、关注者。

3.根据对角色参与的干预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角色赋予、角色引导和角色再造。其中,角色赋予指的是通过一定行为,赋予网络舆情参与者特定角色特征的干预方式;角色引导是通过对网络舆情的跟踪分析,对参与者的认知和判断进行引导的干预方式;角色再造是通过教育途径,改变或加深角色参与者对自身的认知的干预方式。

表1网络舆情中的角色种类

划分依据角色分类特征表述参与阶段舆情发动者信息发布制造事件舆情传播者扩大舆论影响范围舆情干预者影响舆情发展走向影响强度主导型参与者意见领袖、网络推手跟随型参与者评论者、跟帖者围观型参与者浏览者、关注者(续表1)划分依据角色分类特征表述干预方式角色赋予赋予特定角色特征角色引导对认知和判断进行引导角色再造通过教育途径进行干预二、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辨别与现状剖析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概念及特征

针对网络舆情的概念,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解释 。“网络舆情多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网民在网络空间中对其关心的公共事务尤其是社会热点话题所表达的情绪、意愿、态度”[2]。也有类似的观点:“网络舆情就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3]。在此概念基础上提出的高校网络舆情,就是指“在高校这一特殊环境内,大学生群体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是当前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新兴力量”[4],主要指“高校内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等活动紧密相连的一些网络载体上所形成的较为集中的意见、情绪和言论等”[5]。

综合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手机终端和新媒体,本文认为,网络舆情是网民在网络空间、新媒体终端中就公共事件和热点事件形成、表达及传播的情绪、态度和意见;高校网络舆情,就是大学生群体在与校园相关的网站以及受大学生群体关注较多的网络空间、新媒体终端中所表达、传播的情绪、态度和观点。

作为和谐校园的“晴雨表”,高校网络舆情由于参与主体的年轻化、新技术和新媒体应用技巧的高水平化、对新思潮新文化的高接受度、受众面参与性的集中化,较之一般公众更容易形成广泛的社会关注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1.即时性。不同于一般的传统媒体舆情,公共事件一旦出现,网民就可以借用网络空间和新媒体的便捷性和开放性,进行转载和传播,发表各种相关信息,表达言论、情绪和态度,继而迅速产生有关事件的网络舆情。[6]

2.匿名性。虚拟的网络社会可以使网民在无需表露身份的情况下表达观点和态度,这种低成本性、随意性和扩散性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了激发网络舆情的重要动力源。当然,网络舆情的匿名性是相对的,在网络技术的甄别下,任何匿名的网络舆情实际上都是可以追踪溯源的。[7]

3.迅速性。由于高校大学生群体在日常生活中对网络和新媒体的高接受度、高应用性和高集中性,使得一旦有能引起这一群体关注度和兴奋点的新闻信息,就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聚集起广泛的关注和快速的传播。

4.互动性。网络舆情一旦产生,就会引发网民与网民之间、网民与网络媒体之间的互动,还可以作用于现实社会,加速现实事件的爆发或恶化,也可以促进现实事件的有效化解,还可以实现与纸质等传统媒体的资源共享,从而促进事件信息的扩散和累积。

5.情绪化。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面对突发性事件,人们会出现情绪冲动。网民同样如此,在公共事件发生后,他也可能会将网络视作排解紧张、焦虑、困惑、不满等消极情绪的重要渠道,因而在网络上经常会出现多种非理性的情绪、态度和意见。[8]

6.极化性。公共事件发生后,网民之所以能聚集在一起,除了满足信息知晓欲望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对事件有相似的观点,并在不断的讨论和交流中逐渐得到强化,进而使网民对其认同的观点深信不疑。这就是群体极化。

·教师与学生·基于角色引导的大学生网络舆情治理与思政教育协同模式研究(二) 高校网络舆情的作用及影响

1.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多元文化冲击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导致青少年对不同文化价值选择的困惑。大学阶段恰是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确立的关键时期,网络空间中形形色色的负面思潮和观念充斥其间,极易动摇和破坏大学生经过前期教育而积淀到心理层次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文化传统。网上交往中多元文化价值的共存以及网上生活对技术价值的极度崇拜,容易动摇现实社会主导价值在大学生心理上的权威地位,就会使身心尚未成熟的青年陷入价值选择的困惑,导致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的错位。

2.空间主体的人格缺失、自由行为和自律危机对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影响。网络社会在人际沟通上的虚拟性很容易使大学生从中获得为人处世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并对其产生依赖性,未能有效实现客观现实和虚拟现实之间的角色转换,这样就容易使之趋向于社会分隔化与人格孤立化。网络的自主性特点,使网络主体的行为得到充分自由的实现,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即时发布各种信息,可以通过各种网络论坛发表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人们可以自由集结和组合,并由此产生一系列有效的网络行动。与此同时,虚拟的网络主体,由于不受传统社会中诸如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和社会责任的约束和控制,其自由的行为很容易滑向绝对自由的陷阱,导致网络主体行为失控。

3.道德失范、文化危机和行为失控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网络空间中,由于剥离了一系列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一种无法被传统的社会舆论监督和评价的,不具有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所具有的完整性和充分性的,虚拟的、间接的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道德主体的淡化导致了网络道德观念的虚无和淡化,网络道德出现失范的现象。与现今网络盛行所对应的是并未确立起一套公认的文化准则和价值观,网络空间亚文化盛行和社会失范皆由此而生。由于大学生对这种虚拟性存在误解,把虚拟性混同于虚幻性,因此对“虚幻空间”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现实空间,导致大学生对网络生态文明危机问题的不同态度。上网的人缺少“他人在场”的压力,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中丑与恶的一面,会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态下得到宣泄。

(三) 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由于高校网络的高度普及和大学生群体利用网络和新媒体平台自由表达言论观点的意识越来越强烈,高校网络舆情的监管已经成为国内各大高校的常态化工作。校园网络的监测管理、网上信息的公开透明、舆情事件发生后的积极应对等方面的能力和技术得到极大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准确把握了校园舆情动态,第一时间捕捉到舆情苗头,及时、妥善处理了一系列舆情热点和突发事件,塑造了良好的舆论形象。

然而,在高校网络舆情得到充分重视和有效监管的同时,一系列校园网络舆情事件在各大高校呈现出齐发性、多发性、复发性特征。这类事件提醒我们,应该正视当前高校网络舆情治理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针对短板寻求有效、长效的监管机制。

1.网络舆情的监管对象仍主要集中于校园网络平台。大学生参与网络舆情的传播途径广泛,除了一般的校园网络平台(校园网、校园新闻网、团学组织网站、BBS等校园网络媒介),还包括其他深受大学生群体关注的社会BBS、博客、社交平台、电子邮件、即时通讯、手机等新媒体终端。较之传统的校园网络平台,在高校舆情传播中手机终端、新媒体等网络媒介的采用越来越多,这对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信息采集、信息识别及处理的能力和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思政教育者在网络舆情的角色引导中往往处于被动。网络舆情的周期一般经历“形成、高涨、波动和最终淡化”[9]或称“发生、传播、干预、平息”[10]四个阶段,本文从主体角色参与的角度将之整理为“形成、传播、干预、平息”。当前高校针对网络舆情事件的介入,往往处于传播的中后期阶段,在信息处理中,也主要是被动地就舆情事件进行解释处理。在舆情治理过程中缺乏有力的“舆论领袖”,没能占据控制网络舆情的主动权和制高点。

3.网络舆情在监管之余缺乏有效的引导教育后续措施。虚拟社会的群体伦理是按照“初始共识→社群原始规则→特定冲突→新共识→新伦理规则”的规律构建的[11],因而在网络舆情的形成、发展、传播过程中,参与者个体的角色意识及角色参与对于舆情的形成和转变有着关键的导向性作用。当前高校在网络舆情治理中,关注点多数集中于针对热点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有效处理、防范疏导上,缺乏对隐形类似事件“隐患”可能再次“复发”的根本性治理,仅仅依靠网络空间的单线治理,缺乏在线下就相关群体做好类似事件的角色引导和思政互动教育。

网络舆情的发展周期及网络伦理的构建规律告诉我们,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有效治理应该与线下教育结合起来,依托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系统和思政德育教育平台,硬软件配备,线上线下互动,前期监控与后续辅导相结合,及时更新网络舆情的发展媒介,紧密捕捉网络环境中高校大学生群体的角色参与特征,积极探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舆情治理与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办法。

三、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治理与思政教育模式的构建(一)构建角色引导的舆情治理与思政教育模式

基于上述分析和认识,本文认为高校加强网络舆情的监督和管理,需要在把握网络舆情发展周期及网络伦理构建规律的内在逻辑的基础上(见图1),结合舆情信息系统的硬件技术和思政德育引导的软件手段,既注重对网络舆情事件本身的实时监控及有效处理,又能通过对类似事件引发的伦理规则构建路径的整理分析,对相关群体和大学生开展后续的思想政治教育。

图1网络舆情发展周期及网络伦理构建规律的内在逻辑匹配

为此,高校需要集中一定的物质资源和优质团队,打造“舆情信息系统”和“舆情德育平台”两大平台,通过“线上信息处理”与“线下德育辅导”这一“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结合(见图2),解决单独依靠网络这一“单线”治理手段可能造成的短视及弊端,通过虚拟和现实的二维空间相结合、舆情发展的周期环节与群体角色参与的干预手段相匹配,实现对网络舆情事件的“标本兼治”,切实占领网络教育的主阵地和制高点。

1.舆情甄别与角色赋予

在舆情形成和传播的初期阶段,在利用“舆情信息系统”的网络技术手段有效捕捉、甄别舆情动态的同时,积极培养“意见领袖”参与舆情发展,有意识地在舆情形成和传播的初期赋予正向的角色参与,参与网络伦理的冲突,制造积极的正向影响,减少负面影响。

2.舆情分析与角色引导

在舆情传播阶段通过“舆情信息系统”跟踪收集信息,并将舆情事件的情况与舆情德育平台进行共享,进行舆情信息的有效分析,并将舆情分析的结果通过“舆情德育平台”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对舆情参与者进行积极的角色引导,促进正向的新共识的达成,从而干预舆情发展的进程。

3.舆情反馈与角色再造

在就舆情进行干预后直至舆情事件的有效解决,即在舆情平息阶段,应将舆情事件加以总结和汇总,充实信息系统的关键内存。同时,提炼事件中的伦理冲突,强化达成的新共识,通过舆情的反馈和后续德育教育,实现角色再造,构建舆情参与群体针对类似事件的新伦理共识,即成为对之后可能产生

图2基于角色引导的舆情治理与思政教育协同模式

的类似事件影响的潜在“意见领袖”,对处理类似事件的角色赋予形成反哺机制。

角色引导的舆情治理与思政教育模式实质是强调高校在网络舆情治理中时刻掌握主动权,依托虚拟的网络空间与现实的教育平台相结合,通过在舆情形成、传播、干预、平息各个阶段的有效监控和积极参与,通过对一个事件的处理梳理类似舆情事件的干预方式,覆盖一类群体的思政教育,达到一个高校网络空间的自主净化和良性互动。

(二)实施策略及保障机制

1.提升学生群体在网络实践过程中的主体自觉意识。

网络教育要疏堵结合,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自律能力。在网络思政教育中学生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注重大学生作为思政工作主体的“内化机制”,将主动权赋予学生自身,强调自觉和自律,发展他们对信息的判断和处理能力,并加之适当的引导和监督,使得他们在面对网上海量信息和多元文化时能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正确选择。

2.充分利用网络空间资源拓展大学生思政工作的阵地建设。

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开展要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最大限度地保证网络交流的自由、开放和民主,鼓励学生把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存在的情绪与困扰,通过网络来直接反映、直率表达,这才有利于教育者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把握问题的关键,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使思政工作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现实。因此,应构建思政网络体系,开辟思政工作的虚拟阵地,主动占领德育教育的虚拟阵地。

3.加强网络空间的引导,建设一支实力雄厚的思政教育工作者队伍。

实施网络空间下大学生精神治理和思政工作的开展必须培养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能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能够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包括专职教师队伍、学生骨干、学生党团员和班级导师队伍。他们能够针对大学生的心理、文化习惯、思维方式等特点,灵活多样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同时他们能熟练地使用网络,及时通过网络途径发现学生思政工作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4.健全对网络和新媒体终端舆情监督预警的管理机制和处置措施。

高校通过对校园互联网、移动互联终端、网络新媒体监管的硬件技术和软件能力的升级,扩展高校网络舆情监管的覆盖面,加强网络舆情监督预警水平,加强高校思政德育工作者的网络技术水平,将校园网络空间的净化作为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保证网络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小结

在新的形势下,在网络日益高速发展的新世纪,学校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及机遇。网络扩大了大学生的交往空间,缩短了大学生社会化的时间,并为他们创造了个性化和社会化学习的条件,提供了认识社会和扮演社会角色的便利,创造了自我实现的机会,从而对大学生的社会化角色扮演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与此同时,网络交往导致大学生对现实交往的冷漠化,引发大学生的信任危机和人格障碍,网络空间意识形态的芜杂和文化导向的缺失容易导致道德意识弱化,导致高校大学生对不同文化与价值选择的困惑,反而对大学生的社会化带来消极影响。在高校网络舆情的治理中,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不能忽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我们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团结奋斗,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把大学生网络空间的精神治理与思政工作的开展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学校网络文化氛围,开创大学生思政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2]傅亚挺.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演化逻辑及有效监管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2).

[3][4][6][8][11]李尚旗.高校网络舆情的作用及其管理[J].学术论坛,2011(2):183.

[5][7]胡玉东.高校网络舆情现状及其引导机制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0(32).

[9]宋海龙,巨乃岐,张备.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演化与控制[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2-16.

[10]张一文,齐佳音,方滨兴.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热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情报杂志,2010(11):71-75.

作者:吴婷

高校网络信息技术之德育论文 篇2:

智能算法语境高校舆情监管困局与破局思考

摘 要:本文基于当前媒体情势和高校网络舆情在智能算法背景下呈现出的新特点,研判高校网络舆情监管转型中亟待解决的痛点问题,并深入探讨智能算法在监管模式构建中的推动作用。研究认为智能算法将会促进高校网络舆情监管信息收集、分析研判以及渠道构建的更新完善,并实现师生个人信息数据聚集、人机协同研判及传受关系连接增强的高校网络舆情监管的智能化转型。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智能算法;舆情监管

作为一门通过技术手段模拟、拓宽和延展人类智能的新技术科学,人工智能从2017年至2020年连续3年登上政府工作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突破,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其中20~29岁的网民群体占比最高,达24.6%。由此可见,互联网用户集中于青年网民群体,高校学生又是其重要组成,高校网络舆情已成为社会舆情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2020年,频频暴发的高校网络舆情危机,映射出高校网络舆情监管面临着新挑战,高校网络舆情转型过程中遇到痛点问题。在此背景下,顺应技术发展对传播方式的推动之势,充分利用智能算法的技术特性进行科学的布局与破局,是推动高校网络舆情监管智能化轉型的必由之路。

一、困局中的高校网络舆情监管现状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得网络舆情发生了诸多变化。伴随着用户信息获取方式的转变,传统舆情发声渠道突破了人际传播和纸质传播方式转向网络媒介终端传播,高校网络舆情呈现新特点使其监管遭遇困境。

(一)舆情研判存在薄弱环节

准确的舆情信息研判是高校网络舆情处理的“奠基石”,对舆情治理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舆情信息表达转向数字化、网络化,高校舆情收集仍囿于官方信息传递、校园论坛管理等传统渠道,二者之间的不同步导致高校网络舆情信息渠道闭塞,舆情研判陷入困境。

第一,高校网络舆情传播平台辐射广。高校网络舆情话题产生源头多样,涵盖内容丰富,高校网络舆情可能以高校为源头转化为社会舆情,反之亦可。同时,高校网络舆情发生、发展平台多样,大学生群体使用移动客户端数量多、类型杂,其对高校网络舆情收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第二,大学生群体特征的矛盾属性。一方面,大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敢于表达想法和质疑;另一方面,大学生思想尚未成熟,缺乏社会经验,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利用。高校学生身处海量网络信息与复杂的媒体环境,且有积极参与舆情讨论的主观意愿,但客观上存在心智不成熟所造成的非理性判断,容易出现“跟风”“从众”等舆论表现。

第三,舆情监管队伍缺乏专业性。一是,监管人员自身缺乏专业素养,在舆情分析和研判上十分欠缺,监管人员仍处于传统监管模式思维体系之下,没有培养出大数据思维和网络发展的持续性视野;二是,缺乏舆情监管应对机制,在舆情发生前缺乏舆情危机的评估,舆情发生中没有合适的应对体系,舆情结束后并未进行系统反馈和总结。

(二)舆情监管反应相对滞后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出了处置舆情危机的“黄金4小时”理论,即“官方要第一时间发声,第一时间处理问题,做突发事件的‘第一定义者’”。高校处理网络舆情时常有迟疑与滞后现象,因此丧失了引导舆论的话语权,在舆情前期形成阶段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损害。高校网络舆情由热点事件引发,往往涉及到高校学生的自身利益或政治敏感,一旦暴发极易形成群体性情绪化表达,借由多平台网络传播,打破时空界限,扩散辐射范围,促使高校网络舆情监管难度上升,舆情负面影响加大。高校舆情监管处于被动局面,往往舆情热点已发酵,由高校舆情发展为社会舆情,高校迫于多重压力进行反应与发声。高校处理危机反应滞后,实际缺乏舆情预警应急机制,不能提前观测舆情热点趋势、准确检索舆情发生现状,从而进行及时应对。

(三)舆情评估呈点状、散碎状

网络舆情已然成为常态,智能算法为高校网络舆情开拓了新视野,诸多舆情应对过程也为舆情监管工作提供了案例范本,但高校目前缺乏系统性的舆情处理总结体系,仍处于散碎状态。高校对网络舆情监管体系的构建仍存在漏洞,多数高校仍处于传统应对体系当中,即在突发事件形成舆情后,临时抽调校领导带领宣传部门、团委部门组成舆情应对小组。缺乏前期研判和系统分析的舆情应对处理模式,仅局限于单一舆情事件的浅层次解决,舆情背后所反映出的深层次原因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和挖掘。系统监管机制的匮乏使舆情监管各流程点状独立,无法形成一套符合传播学规律的基本逻辑和思路,导致舆情发展容易走向失控局面,各个舆情危机处理间无法形成借鉴,往往重蹈覆辙。

二、智能算法提供转型破局可能性

2012年,联合国发布的《大数据促发展:挑战与机遇》白皮书中指明,大数据将会对人类社会各个领域产生深刻影响。伴随着以智能算法为代表的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不断普及,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渗透并改变着传播的方方面面,随着网络用户量的日益增加以及人工智能信息收集处理技术的不断成熟,智能算法将为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治理困境提供新的出路。

(一)信息汇集:智能算法海量信息汇总

网络环境下海量数据信息成为常态,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信息分析处理技术,挖掘和汇集网络信息数据是传播平台建设的首要条件。大数据呈现大量性、多样性、高速性、价值性的特性。用户在使用网络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信息助推网络数据量呈指数增长,海量增长的数据倒逼其信息收集的能力和方式的不断革新。传统意义上的数据统计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从各样本中逐一获取信息,信息主体呈点状的分散状态,增加了信息的获取难度。大数据时代下的海量信息则被集中储存于固定数据库中,依据特定算法逻辑加以排列,相关人员只需通过算法应用即可获取所需信息,避免过多信息获取的能量消耗。依托智能算法整合以校内业务、网络流量、传播平台、设备运行为主的全网高校舆情数据信息,为舆情研判提供数据基础支撑。

(二)信息分类:智能算法识别信息语义  如果说信息收集是智能算法的眼睛,用以获取海量信息,那么语义识别技术则是智能算法的大脑,进行信息的识别和处理。基于大数据和算法模型的搭建,语义识别在智能算法掌握庞大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对收集数据进行分类处理。智能语义识别技术,通过转化人类常用的自然语言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信息,既可以分析网页、文件、邮件、音频、论坛、社交媒体中的大量数据,也可以通过技术接口应用于所有智能语音交互场景。大数据为自动化新闻写作提供了数据支持,及时、准确地写出了当时所发生的新闻内容。目前,智能算法语义识别已经在新闻行业发挥了其优势和特性,例如,《今日头条》已将机器人写作纳入其新闻生产体系中,极大地提高了新闻生产的效率。基于语义识别技术,可以对舆情中热点词汇和敏感词汇进行聚类分析,从而实现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监管。

(三)信息分析:智能算法提供处理依据

以智能算法为背景搭建网络传播平台已成为当下网络传播发展、传统传播方式转型的大趋势,一方面,通过智能算法搭建信息与场景;另一方面,以算法为手段实现传播方式精准分发。以今日头条手机客户端为例,平台通过智能算法截取用户基本信息、使用习惯和关注信息类别,以描画用户肖像。同时,平台把信息内容数据作为元数据库,以平台信息内容数据连接用户肖像数据,实现传播内容精准分发,传播信息个人化定制。在传播平台的转型过程中,智能算法通过其信息分析处理技术,为信息分流提供数据支撑,从而达到信息处理的智能化。

智能算法为传播平台搭建和转型提供处理依据的尝试与迭代,为高校网络舆情处理提供借鉴,智能算法中信息聚类技术,可以精准反映舆情焦点,同时以有效提高网络舆情的数据信息处理分类速度,助推高校舆情实现提前预判、快速反映与科学应对,进而提高高校网络舆情监管应对效果。

三、高校网络舆情智能化转型发展的思考

基于高校網络舆情监管的现存困境,智能算法结合舆情治理,搭建智能算法舆情防控的初始形态模型将成为未来舆情处理的新路径。结合智能算法信息收集数据化、传播路径精确化、互动反馈及时化与评估预警提前化等特征,高校舆情可构建智能监管信息环境,进一步完成舆情信息监管良性生态,最后建立长期友好的传受连接。

(一)高校网络舆情监管转型布局原则

1.数据驱动,智能大数据为基础。网络舆情是高校学生对某一热点事件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从个体认知出发对互联网舆论情况再加工形成的反馈,舆情信息的数据流整合是高校对舆情作出反映的基础条件,可基于智能算法大数据搭建舆情信息库,最大化实现各网络平台的舆情信息汇总。

2.人工主导,专业化团队研判方向。准确的舆情分析、研判是进行舆情后续反应环节的充分条件,“人”的主观能动性、价值判断及行为态度取向在智能化舆情监管中的重要作用。搭建专业队伍,依托大数据信息收集,定期、定性开展网络信息调研分析工作,汇集热点话题和检测舆情走势,为舆情处理提供可靠依据。

3.用户融入,注重用户反馈渠道。搭建学生的信息反馈平台以减少舆情危机出现的概率,预先判断舆情可能出现的方向与情景。一方面,构建校内专属信息反馈通道,集中搭建学生参与校内事务、热点问题讨论平台;另一方面,学生诉求得以表达,校方信息准确传达,打通校生双方反馈互动通道,一定程度上将会减少部分舆情危机的产生。

(二)高校网络舆情监管模式的智能协同效应  1.海量数据,智能算法助力信息整合。构建高校网络舆情监管模式,首先,是全面信息采集汇合,依托智能算法进行高校数据抓取,形成全面信息流;其次,是基本信息参数匹配收集,即精确收集高校舆情相关传播者的态度表达,过滤非相关性舆情信息;最后,是舆情诉求种类初步分析,区分舆情热点,为下一步舆情处理提供方便。

2.词频分析,智能算法分析舆情痛点。在处理网络舆情危机的过程中,必须将智能算法处理分析信息的优势发挥出来,大数据时代信息传递具有扁平化特点,依托智能算法对数据信息进行词频分析,精准捕捉舆情热点,提前预防可能会出现的舆情话题,从而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动向做出合理化、科学化的决策行为。

3.人机协同,智能算法凸显人工优势。智能算法的应用将代替人工完成信息数据采集、分析的基本工作,辅助人工完成舆论引导的后续环节。以智能算法为辅,凸显人工研判优势,舆情导向作用需要人机协同共同完成。加强培养高校网络舆情信息技术人员,搭建高校网络舆情信息分析团队,良好的舆情引导队伍可以为高校舆情引导进行“把关”。

4.传受关系,智能算法助力渠道通畅。搭建高校网络舆情智能型新平台,联通高校舆情中的传受双方。一方面,打通学生利益诉求网络表达渠道,尽可能在源头上有效地减少学生利用网络发表不当言论、宣泄负面情绪而引发网络舆情的潜在可能性;另一方面,基于学生利益诉求,高校应健全信息发布机制,以尽量保持信息的公开通畅,接受学生的监督与反馈。

(三)智能化转型对高校舆情监管的意义  实现高校网络舆情智能化转型升级,顺应新型媒介环境下网络舆情发展新趋势,借由人工智能发展态势,推动原有监管模式转型升级,充分发挥舆情监管模式功能,维护高校舆论环境的安全和稳定,开拓网络舆情监管新思路,构建和谐清明的网络舆论环境。

1.舆情信息研判全面化。对高校师生态度、观点的收集研判是舆情监管的前提。全面汇总海量分散数据,集中分析数据表面呈现出的舆情热点关键及其背后所隐藏的动机原因,预判舆情发展潜力趋势,及时发现不良思想并加以引导,解决问题冲突,维护校园稳定。

2.舆情监管反应即时化。智能算法在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前期信息收集工作的效率,节约了舆情发现时间,为舆情后续处理工作争取主动地位。网络热点议题更新速度快,高校依托智能算法,搭建智能化舆情信息监管,第一时间对舆论、谣言、诉求做出官方反应并及时反馈,以消减舆情的负面影响。

3.舆情危机处理主动化。新型监管模式下,发现舆情潜在危机是其建设的重要环节。高校在舆情危机发生后应主动应对,积极处理,杜绝舆情“冷处理”所造成的不利局势;同时,高校在舆情发酵前主动进行处理反馈,在重大舆情事件形成之前加以应对,有效减小舆情的负面影响,反之也可极大地提升舆情的正面作用。

4.舆情处理评估系统化。舆情的总结和评估是高校网络舆情监管过程的最后一环,通过对舆情处理过程的反思反馈,弥补舆情应对中出现的问题,捕捉可能产生的缺漏,对舆情监管进一步转型及日后舆情应对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0-04-27.

[2] 黄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舆情实证研究——基于西安地区部分高校的调查分析[J].社会科学家,2014(3):44-49.

[3] 刘修阳,王涛.高校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机制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4(8):80-83.

[4]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如何应对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分析师手册[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18-19.

[5] 邬晓燕.运用大数据推动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能力建设[J].北京教育(德育),2019(11):54-57.

[6] 李中原.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动态监测路径与防控机制研究[J].现代情报,2019,39(8):171-177.

[责任编辑:艾涓]

作者:王珊珊 唐冰寒

高校网络信息技术之德育论文 篇3:

“微”时代大学生传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再探索

高校网络是在信息时代下面向大学生的网络信息共享与思想交流的多功能平台,加强网络思想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和新趋势。高校应依托现有网络资源,搭建信息化网络平台,积极探索网络思想教育的内在规律与路径,不断提高网络思想教育水平,利用如动漫等艺术形式充分发挥网络的思想引导、舆论宣传和氛围营造等功能,并且让网络真正成为我们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平台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

【关键词】“微”时代;网络思想教育;动漫;再探索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资源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这一“第四媒体”的地位与优势愈加凸显,信息的传输向着“微”型化不断发展,微信、微博的出现已经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网络思想教育的方式。大学生作为我国网民的主体之一,他们的思想品质、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互联网传播内容、传播方式的影响,网络也随之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利用互联网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何继续发挥传统网络思想教育的作用,构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使网络真正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新手段、新载体,扩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目的

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是以现代互联网的特性為出发点,对大学生网络生活的观念引导并进行相应的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教育活动。它与高校教学、校园文化建设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大学教育的延伸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在目前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育的方式尽量减少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消极影响,在网络上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2 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的意义

网络思想教育是科技发展与传统教育相结合所形成的适合社会发展的新生事物,又具有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显著特点。在新形势下,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新形式,教育工作者将自身思想政治专业知识与网络知识有机结合,针对学生特点,运用现代传播学原理和思想政治的宣传教育理论,以计算机互联网络为媒介,与大学生进行交往、互动,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信息素养,进行有目的、有规划、有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既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又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1 加强网络思想教育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现实需要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除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外,我们还可以借助网络这个强大的媒体,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将网络信息的娱乐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思想性有机结合起来,易于大学生接受,无形中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传达给教育对象,大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2 加强网络思想教育是占领高校校园文化阵地的迫切要求

网络文化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网络思想教育,增强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与影响力。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覆盖面广、亲和力强的优势,大力打造网络文化媒介,例如制作广受学生喜爱的动漫形象或宣传片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思想文化新阵地,为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和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2.3 加强网络思想教育是调动教育对象主体能动性的客观需要

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一方面要面向大学生需求与思想特点提供不同类型的网络文化产品,另外一方面,充分发挥各高校的学科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使得教育信息资源得以共享,还可以把教育信息向外传播扩散,使得大学生可以更好地享受便利快捷的教育服务。

3 高校网络思想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网络是把双刃剑,它在带来巨大社会效益的同时,也给我们的教育、管理带来了很多消极和负面的影响,目前我院的网络思想教育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 网络思想教育意识不强,网络管理体制不健全

要做好网络思想教育工作,树立良好的网络思想教育意识是前提,构建科学的网络管理体制基础。目前,我们对网络思想教育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还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并没有将网络思想教育放在应有的位置来重视和及发展。

3.2 网络思想教育投入不多,网站利用率较低

由于对其潜在的社会效益和教育效果认识不够,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与其他工作相比,我们在网络思想教育这一块投入相对较少,特别是对网站前期创建和日常维护方面的投入,稍显不足。另外,投入上的不足会导致高校的网络平台功能不健全、网站的互动与个性化服务欠缺、更新维护不及时、利用率较低,网络的教育作用不能很好发挥。

3.3 网络思想教育队伍数量不足,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网络思想教育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尽快培养出一批能够适应网络文化,并能参与网络文化创造的优秀管理队伍。目前,高校专门从事网络思想教育的专职队伍人数少、专业化程度低,工作队伍缺少对互联网知识的培训,并且网络思想教育知识培养机制跟不上时代变化。

3.4 对学生使用网络的监督引导不够,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突出

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中发现,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他们习惯通过网络关注热点新闻、参与微博互动、参加群组,但对学生工作网站浏览较少,关注较少。部分学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网瘾、浏览不健康内容、上课用手机上网、通宵玩电脑等现象,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我们在引导大学生科学、文明使用网络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加强改进。

4 做好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工作的对策建议

当前,“微”软件对传统网络思想教育影响很大,但是作为基础的网络思想教育,我们只有不失时机因势利导地进行网络思想教育系统工程建设和网络思想教育实践,才能早日形成网络思想教育体系,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4.1 高度重视,完善网络思想教育体制机制

要建立高校网络思想教育的领导体制。具体地讲,就是要建立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学生班级、学生宿舍等从上到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体系。成立相关网络思想教育工作的管理领导小组,设立专门的学生网络思想教育科,配备分管网络思想教育工作的管理员。要制定一系列相应的、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做到分工明确、内容具体、责任到人,这样才能保证高校网络思想教育工作的高效运行。

4.2 更新观念,增强网络思想教育的主动性

面对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准确把握网络思想教育的内涵,积极研究网络思想教育工作的规律和发展趋势,更新教育观念,创新适应网络思想教育思路,实现网上与网下的协同作用、同步进行,善于把握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契机,不断创新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形式,如拓展高校思想宣传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漫化”途径,充分利用网络的“平等交互式”信息沟通方式,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端正大学生的价值观。

4.3 整合队伍,提高教师的网络思想教育水平

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主动建设一支思想水平高、网络业务强、熟悉学生思想状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与此同时,我们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网络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打造专门从事网络思想教育专兼职队伍,发挥教育管理和引导功能。

4.4 打造品牌网站,扩大网络思想教育的影响力

要以鲜活生动的网络载体实施教育,利用网络阵地有效地宣传先进文化和思想,拓宽网络思想教育工作思路,加大网络思想教育投入力度。要依托“高校社区网站”,不断改进其形式、丰富其内容。各个年级都要建有自己的QQ群、飞信群、微博,各个班级也拥有一系列的网络载体,形成以网络带动“网络”发展的新局面,这样不仅能将学校、高校信息及时传达给每一个学生,还为同学们提供网络空间进行专题讨论。同时,我们利用网络及时更新推出各个班级特色活动,将体验式学习、协作学习和网络社交融入到学生生活中。此外,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要建立网上虚拟党校、团校等,邀请相关专家或者老师通过与学生们在线交流,如“微邦”就是一个很好的网络思想教育实例。

参考文献

[1]赵宇华.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胡树祥,谢玉进.大数据时代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3,06:60-62+102.

[3]高山,胡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实践——以中南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索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03:116-119.

[4]鄭华.网络环境下“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3.

作者简介

董长雨(1986-),男,河南省商丘市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为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德育教育。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省新乡市 453007

作者:董长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立体化课堂导入大学英语论文下一篇:音乐课堂中探究学习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