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2023-02-19

第一篇:加强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初探

南江县长征小学 黄国强

提 要: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阅读活动。是语文课外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最有效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拓展与延伸,是阅读能力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因为各种原因做得不到位,制约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故而农村学校和教师更要关注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促进孩子语文素养的提高。

主题词:农村 小学生 课外阅读 指导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要靠长期的大量的积累才能形成的, 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要让学生在课外也能广泛地阅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阅读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表达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思维及心理品质的成长。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内驱性行为。

1 但是,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课外阅读活动并没有很好的开展起来,制约了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近年来在课外阅读方面做了很多的思考、探索与尝试。

一、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有一个好的氛围的。可农村家庭的家长,大部分没有阅读观念、习惯和能力,亲子阅读经历极少,不能给学生树立身边的读书榜样。学生普遍缺乏来自家庭的文化熏陶。

学校对课外阅读重视也不够。学校图书室利用率低,课外阅读活动贫乏。原因是学校图书室没有专人负责,做不到向学生全时全面开放,甚至遗忘。

任课教师迫于教学压力,虽然也强调多看课外书,但缺乏良好的习惯和方法的指导,学生囫囵吞枣,感受不到课外阅读的快乐。

读书活动多数源于上级安排,任务式完成,效果不佳。主动开展相关活动少,学生缺乏兴趣调动。

二、指导课外阅读的尝试:

2 农村小学课外阅读存在这么多的问题,要想很好的搞好课外阅读指导,收获课外阅读成果就必须解决问题,我在工作中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转变观念,树立榜样,营造氛围。

在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指导和干预的同时,教师首先转变观念,切忌教学活动急功近利,充分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识到阅读是语文教师的立身之本,不爱阅读的语文教师肯定是不称职的。有热爱阅读的教师,就会有爱阅读的学生。教师自己的阅读从某种意义上看,本身就是对学生课外阅读的一种最好的指导和示范。

转变家长认识,争取家长支持。学生的课外阅读大部分是在家里进行的,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家庭因素有着很大的关联。教师如果能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那将极大地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我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和家长谈论对阅读的看法,力争在交流中达成这样的共识:分数赢得一时,读书赢得一世;对一个孩子来说,文化底蕴犹如营养,会使人一生受用。同时倡议家长帮助孩子制定读书计划,确定所读内容,选择阅读时间,有条件的开展亲子共读,让家长成为读书活动的坚强后盾。

让一部分学生先动起来。表扬、奖励积极参与课外阅读活动的学生,让他们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以点带面,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

3 培养兴趣,提供条件,给足时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兴趣是儿童主动积极阅读的基础。因此,我在阅读指导中首先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先让学生读感兴趣的书籍。如有趣的故事、寓言、情节感人的诗词文章,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声情并茂的朗读,激发学生读书的需求。

让学生有书可读,有可读之书,爱读之书。要开展课外阅读,首先要做到有数可读,有可读之书,爱读之书。为了做到这一点我想了很多办法:将自己和学生的书集中起来建立班级图书角:在图书室成批借书提供给学生;有了好书开展“共读一本书”活动;班级订阅报章杂志;网络搜索下载等等,用以丰富读书资源。

让学生花费一定时间进行阅读 古人云:“文贵自得,书忌耳传。”只有利用一定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才有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在增长知识、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也享受到无尽的乐趣和快乐。我在教学中把课内外结合起来思考和安排,课外作业力求“精”,让学生有时间阅读,甚至分层次制定奖励措施,能完成课外阅读任务的可以免做简单或偏难的课堂作业。

关注需要,注重引导,教给方法。

学生阅读毕竟有提高语文素养的迫切需要,不是成年人的休闲阅读。在学生有了较好的阅读兴趣以后教师就要更多的关注阅

4 读需要引导学生读书效益最大化。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这就更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读有益的书了。我在指导中提倡学生多读:经典名著、人文、社会科学的普及读物、自然、科普、科幻读物、时文佳作等书,少读:卡通、穿越、离奇、梦幻之类的书;坚决不读:黄色、凶杀之类的书。坚持定期给学生推荐读书目录。

有了正确的读书方法,用不同方法读不同的书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提供读书目录的同时提供阅读方法建议和不同方法的要求。

泛读,要求每分钟读200~400字之间,理解率在80%左右。速读。要求每分钟读400字以上,理解率达到70%。看书快、识别快、理解快、记忆快。精读。要求每分钟读200字以上,理解率在90%以上。做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读写结合,活动多样,体验成功。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当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为了稳定和保持这种兴趣,也为了获取他们课外阅读效果的反馈信息,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成果展示活动。随着课外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均会有大幅度的提升,老师要及时的

5 给学生以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会成功,保持兴趣更进一步开展好课外阅读活动。展示活动可以有很多,如:课本剧表演;童话故事改、续写;班级文集;读书汇报会;“读书社团”,参加作文竞赛;向学生报纸投稿等等。教师要及时给学生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爱读书的情感,引导在博览群书中积极主动地采集信息材料,使学生逐渐把读书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润于书香中的孩子,生活定是能锦上添花的高手。读书既是人类生存的必须,更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必须。我们今天能培养孩子们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明天他们有一个充实的精神世界,明天的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喜欢阅读的名族。

语文教师指导课外阅读任重道远!

第二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题目】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新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语言积累,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时努力倡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甚至布置了一些读书任务,然而却时常遭遇尴尬,“老师,我家有许多书可看。”“老师,我不知道买什么书好。”“老师,我忘了看。”------凡此种种,一学期下来推脱课外阅读的理由积累了一大筐,而能坚持天天课外阅读的学生屈指可数的。针对与此我常常在思索,在阅读教学中该做些什么呢?寻其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激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指导孩子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孩子们导航,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在阅读过程中就会处于高度自觉状态,会以惊人的毅力去学习。因此,我不断地变换手段来诱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问题】学生如何进行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来说,做好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首先要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其次引导小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然后才是指导小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是多样的,记得好多位著名教育专家都曾经说过:“教学有方,但教无定方。”至于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有很好的促进和提高作用的。反之,如果你的教学方法不适应学生,就会造成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但没有提高,反而阻碍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因此,选择合适的阅读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会选教法,能让学生在你的引导下尽可能用最少的时间,捕捉到最多的信息。

当今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感悟。依据这些教育理念,教师采用怎样的阅读教学方法与学生获得怎样的学习效果是密切联系的,因为每一种阅读教学方法都应由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课内外”相结合

阅读教学不能仅限于现成的教材,那样学生的阅读量会太少,阅读面太狭窄,学生的视野放不开。但教师可以利用现成的教材教会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利用课堂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延伸到课外。如学了《二泉映月》,我就向学生介绍阿炳的悲惨遭遇,讲到动情之处,我发现几个女同学的眼圈红了。此时,火候已到,我戛然而止,对他们说:“老师读到这里,感到很难过,不想再读下去了,以后的内容你们自己去看吧。”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放任自流,肯定没有收到实效的。因此,开展“讲故事”、“读书汇报会”、“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册”、“手抄报”、“知识竞赛”、“比赛查阅资料”、“诗歌朗诵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二 、课外阅读要有选择性

学生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同时,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都有限。根据这些特点,我精心挑选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儿童读物,如《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以及安徒生、格林兄弟的作品甚至迪尼斯的故事等。这些经典儿童文学书籍既是符合儿童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的课外读物,又能促进他们完美地发展,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敞亮孩子的心扉,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可以适当推荐给小学生的一些有时代特色的畅销课外读物。比如,郑渊洁的“皮皮鲁”和“鲁西西”等系列童话故事,成为众多小学生童话梦中的主人公;近两年,《哈利•波特》、《魔法学校》这样的儿童畅销书风靡校园,这种具有时代特色的课外读物也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宝贵契机和资源,可教师往往忽略甚至粗暴地扼杀。很多图书有充分的流行因素,其中包括正义的感召、美好的幻想、过人的机智及天真的童趣等。对这种课外阅读,教师要引导小学生积极亲身体验,使其能真正产生发自内心的激动和兴趣。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扩大了学生们的阅读量,还大大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更可喜的是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一个大幅度的提高。

三、“阅读、练笔”相结合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指导阅读上要求学生圈、点、画、找、记。圈出不懂的地方,点出关键词句,画出好词佳句,找出优美的片段进行熟读、背诵,养成“摘记”的习惯。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故事的情节,丰富自己的词汇,培养良好的语感能力,提高阅读的综合效益。

课外阅读是小学生丰富生活经验,积淀人生智慧,提高自身素养的过程。教师要放弃急功近利的思想,端正对课外阅读的认识,正确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开卷有益,只要学生读,就一定会有收获。

由读到写是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升华。从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写句子,到中年级的写片段,再到高年级的把人物、动物、活动、事件等写具体,这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语文教师耐心地、持之以恒地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他们养成勤于动手,勤于练笔的习惯,逐渐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因此,兴趣的激发是课堂教学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以《语文主题学习》为突破口,找准聚集点,捕捉契机,依据学生特点,灵活变换角度,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并把学生引入情景,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萌发求知欲,吸引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延伸。 例如,五年级下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第七册第七单元真爱无言。先让学生了解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之间发生过许多感人的故事。通过读赵丽宏的《麻雀》学生们看到作者对那只独脚麻雀的牵挂和怜悯尤其是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它们的声音,远比城市里的人喊车啸要美妙得多。”对这句话学生是怎么理解的?让他们谈谈自己的体会。通过《可爱的小鸟》水手与小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同时学生还了解到作家王文杰的其他作品。由《小狮子爱尔莎》,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学生们的聪明才智,描写一下爱尔莎回到大自然后的森林生活。《冬眠》让学生了解刺猬的生活习性。同时了解别的小动物冬眠。一份份浓浓的真情告诉我们:人和动物应和谐相处!开启阅读之旅,让我们用心来感受这份世间的真爱吧!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感想。借此机会老师充分利用课前就已经布置的作业:你回家详细观察了什么动物?重点观察了它的什么?把你观察到的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下来。不一会,有的写了小白兔、有的写了大公鸡、有的写了大白鹅……不光写了外型,还写了步态、叫声以及吃相等,许多同学写得很形象、很具体。 【取得的成效】 这样持之以恒地教学,使学生做到读写结合,课课有练笔。久而久之,老师不布置他们也会自己找素材,捕捉信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会稳步上升。

总之,阅读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劳动,教师如何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何从单纯的字词句的教学走向段篇的教学,注重从学生的阅读能力入手,阅读方法的选择是很重要、也是很有效的。

【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在指导中不能脱离教材,以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为主向外扩展。课外书籍浩瀚如海,学生不能一一去读,所以读书要有选择性,针对性。学以致用,读练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第三篇:如何做好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富村镇砂厂小学 彭礼斌 邮编:655504 联系电话:13577461489 邮箱:plbpzw@sina.com

【摘要】课外阅读不仅是学生开阔眼界、储备知识、训练能力的有力桥梁,而且更是语文课堂所必须不可缺的一项重要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有序的、有效的课外阅读学习,让课外阅读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课外阅读 环境和氛围 阅读兴趣 阅读方法

课外阅读对提高小学生语文水平和获取生活知识经验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本文作了一些探讨。

一、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氛围

学校读书环境是一种语言,良好的读书环境能够激发师生的读书欲望。把班级布置成一个小型图书室,开展“自给自足”式的补充图书方式,进一步规范了图书角的建设,学生的课外书籍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展出名人名言、经典诗文,乃至优秀学生的读书自创“小名言”。如:“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每一面墙壁,都浸润着文化气息,飘溢着浓浓书香。我们学校早已把课外阅读列入课程表,第周三下午固定有一节课外阅读课,它已成为课外活动的主要课程。

二、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

兴趣是阅读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孩子读书的欲望增强,产生阅读的内部运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读书能力,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

1、“以讲诱导法”

孩子不爱课外书,从根本上说是对课外书缺少了解。老师可以利用各种契机,用自身的语言描述给孩子建立一个有趣的课外书表象,让孩子产生对课外书的一种向往。每周三的阅读课,可根据不同的年级学生特点,适当安排一定的时间,引读部分童话故事、成语故事、作文天地、经典名著,用生动的描述和精彩部分的嘎然而止,激发学生强烈的看书欲望,激发孩子阅读类似书籍的兴趣。

2、“以身示范法”

古语道: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每次读书时间,老师也和学生一起读书、笔记;每次读书展示周,老师和学生一起撰写读后感、共编阅读小报。用自身阅读的状况、频率、习惯等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以师道的示范作用带动孩子,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课外阅读。

3、“赏识激趣发”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为了学生能保持读书的热度,在阅读教学的开展中,老师要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阅读过程,发现其“闪光点”,不失时机为孩子某一做法进行激励、表扬、喝彩,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还可以开展“读书小明星”、“课外知识小博士”、“书香小姐”等荣誉的评比活动。我匀通

1 过多种途径激发阅读愿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传授阅读方法,让学生会阅读

我们应当教会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发展多种思维,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以下介绍三种:

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习的致用。

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对于一本书中的重点篇章段落,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时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教师指导学生地进行课外阅读的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作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间、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做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

摘录批注法。此阅读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做到读与思共,思与读随。

2、在活动中砺炼阅读品质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提高阅读质量,每学期应进行若干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展开各类读书活动,可以是“我是小小推荐家”、“我是小小评论家”、“我是小小创作家”、“我是小小编辑”„„,还可以是读书经验交流会,与作家面对面等,这样一系列的活动开展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在活动中砺炼阅读品质,提升阅读品位,从而进入阅读的两良性循环。

3、在评价中培养阅读情感

阅读到一定的程度,学生也会在日记中有所表达。因此,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运用积累的语言特别重要。对学生作文中的好词好句,教师在修改文章时,用红笔标出并加以好的评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慢慢体会到正确应用积累的语文的方法。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外语言实践中运用语言、评价同学的语言。在辩论会上,在小记者会上,在演讲会上,对学生在表达时应用的好词好句,都要予以充分的肯定。在班级制度中,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形式交流所积累的语言,积极进行展评,从而给学生一个舞台,让积累腾飞。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语言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理所当然要强化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具体做法如下:

教会学生做文摘卡片。让学生置备卡片盒,避免散乱,每张卡片应适当留有空白,以备补充资料。教会学生不仅会做文摘卡片,而且还要求学生勤做文摘卡片,蜜蜂一样及时地不断地氢精彩的片段、重要的材料和信息随时摘录下来,指导学生到知识的海洋中去寻宝。

创造口头交流信息机会,进一步加强指导怎样选择、积累有益信息,让他们在交流中获取更多信息。

鼓励学生多读书勤动笔,既可以在书上做眉批,划线打重点号,也可以边读边思考,阅读后用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体会、见解,督促他们做到勤动笔多看书,及时写自己的感受,促进理解消化,提高表达能力。

2

第四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杂谈

响水县解放路小学

顾翠平

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是语文科开辟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透过丰富多彩的读物内容,学生将吸收精神养料,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学生还能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读写能力,对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有重大的意义。为了使课外阅读能扎实、深入地开展起来,我们应当帮助学生明确为什么读,读什么和怎样读的问题,怎么上阅读指导课,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培养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不稳定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家庭对他们的引导和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要立足课内,带动课外。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小学语文教材为指导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种有利的因素。首先,启发学生爱书,与书交朋友。小学生入学初识字不久,第一册语文教材就安排了有关读句子的练习,这也是小学阶段第一次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会读书,并且,使小学生在看图学词学句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有关太阳、地球、月亮的知识,开阔了眼界,激发其热爱科学。其它各册教材也同样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内容,以培养学生读书兴趣,使书逐步成为小学生的亲密伙伴。其次,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课本从第一册开始就安排了阅读课文,为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做过渡准备。各册的“基础训练”都适当安排了句子、一段话、短文等阅读练习,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不要包办代替。再次,课内与课外阅读活动应有计划地全面安排。如从第二册开始,“基础训练”都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参加朗读比赛或故事会,教师应认真组织这些活动,用课内训练促进课外阅读。

二、推荐读物

小学生求知欲旺盛,但缺乏辨别能力。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教育需要,认真地帮助他们选择有益的读物。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理解水平。小学生过早地阅读内容繁杂、语言艰深的书籍,不仅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有损健康,而且因为无法理解,会养成看书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坏习惯。因此,教师在向学生推荐读物时,要注意适合学生实际水平。

2.推荐的书籍思想内容要正确健康,符合教育方针和时代的需要。小学生识别能力差,我们一定要让他们阅读思想正确、健康的作品。平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清是非的能力,让学生从思想上、感情上对一些低级庸俗的黄色书刊产生反感,坚决抛弃。另外,过多地揭露社会阴暗面的作品也不宜给小学生阅读。

3.推荐的书籍语言要生活活泼、规范。读物的语言文字应明白流畅、生动活泼,要规范,使小学生从小学会用普通话,减少方言、土语和不规范语言的影响。

4.题材要广泛,体裁要多样。小学生一般最喜爱阅读故事性强的战斗故事书,教师除了帮助学生选择这类书外,还应介绍和鼓励学生读历史、地理故事、游记和各种科普读物、科学文艺读物,从小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5.选择读物要配合小学语文教材和小学各科教学。对小学生来说,最好结合教材,指导课外阅读。每篇课文最好能推荐相关文章阅读:比如结合记叙刘胡兰、黄继光等英雄人物的课文,阅读有关革命回忆录、故事和小说;结合《将相和》、《火烧赤壁》等课文阅读有关的历史故事书;结合《寓言两则》读相关寓言故事并开展故事会;结合常识性课文和自然教材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等。

此外,学生的课外阅读条件不同,教师要配合学生家长尽可能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成立班级图书角、图书箱,把学生个人零散的图书集中起来,供班级集体轮流阅读进行飘移;还可以剪辑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报刊文章,解决书籍不足的困难。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图书的作用,又培养了学生关心集体的品德。

三、指导课外阅读,开展有关辅导性活动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不能只停留在书目的选择上,我们还要开展辅导性活动,进一步帮助他们解决怎样读的问题。通常可开展以下几种辅导性活动。

1.朗读比赛、故事会、交流会。在广泛开展课外阅读的基础上,开展朗读比赛或故事会,是常用的辅导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可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机会;以班级为单位,应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参加的机会。如:有班级阅读交流会、好书推荐、我最喜欢的人物、我最爱读的一本书、读书笔记比赛、读物插图和人物图画设计比赛等

2.作文、出墙报。这种作文命题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评述自己所阅读的书籍,如《我喜欢的一本书》等;一种是介绍一本书的部分内容,如《介绍“蜥蜴捕食”》等。教师选择写得比较好的作文出墙报,交流阅读成果。

3.开展读报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报刊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因为报刊等于百科全书,各种知识无所不包,人们从报刊上得到的知识,比在学校里学到的多得多;二是因为报刊主要反映当前的情报和信息,能让读者了解到最新的社会动态。因此,我们应使读报刊成为学生生活中的内容。

同时,还可以结合教材开展其它活动,如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幻灯,收听广播,根据读物内容排练文艺节目等。

开展以上各项辅导性活动,必须体现这样的精神:既不放任自流,又不包办代替;既要指导帮助,又要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因为指导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增长知识,而且还要通过阅读书报来发展智力。同时,还要避免把课外阅读局限在课堂上。

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成果展示的多样化。课外阅读的成果展示将不拘泥于一种形式,不同年级不同的阅读程度,选择不同的展示形式。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要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好习惯。每读一本书,一定要认真读完,不要只翻阅主要情节,不能只问谁是好人或坏人。对高年级学生还要提倡动笔,随时摘录,做好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

2.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反复观察的好习惯。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留心生活中各种事物,做有心人。通过反复细致的观察,抓住事物的本质和特点,在头脑中形成生动、具体的形象。

3.要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指导学生读书要边读边思考,指导学生观察事物要注意分析。

4.要培养学生爱护书报,注意用眼卫生。对公共的或别人的书报,更要注意做到不撕页、不卷角、不涂抹、不乱折乱卷。要注意阅读姿势,不要躺着或歪着头读书;不要在吃饭、走路、乘车、光线太强或太暗时看书。

五、课外阅读指导课的课型的具体化。 课外阅读指导课中的讨论型。

课外阅读指导课中的讨论型,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通读课文后,由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自己提出问题。或由教师在各课中依据大纲的要求,课文的深浅程度,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问题,然后再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分组讨论,分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逐题回答讨论的问题。若答案有争议,也可展开全班性讨论,最后教师作总结。读议型的课外阅读指导课,采取先读后议,边读边议,读议结合的指导方法。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可以议生字新词的理解和运用;可以议重点句,疑难句的意思;可以议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议学习之后的收获;还可以议朗读问题……

点拨型的课外阅读指导课

教师不提出阅读的目的要求,也不设计阅读提纲,更不布置阅读作业,先放手让学生自己人阅读,边读边理解、边思考,有不懂的地方尽量让学生质疑问难,无论是字词或文章内容方面的问题,还是写作各方面的问题都可提出来。问题提完了,学生之间能帮助解决的问题由学生自己来解答,对比较复杂的问题,教师稍加点拨,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问题重点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答案,整个阅读过程中可概括为:自读——质疑问难——教师点拨——重点阅读——解释疑难。这种课型,教师要作充分准备,既要深钻教材,对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作深入理解,又要熟悉学生,充分估计学生在阅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作好指导的准备工作。

导读型课外阅读指导课

在进行这种类型的课外阅读指导时,为了克服放任自流现象,减少学生自读的盲目性,因此,指导时可根据教材的特点,拟好导读提纲,一步一步地让学生按教者的指点自读。它包括阅读提纲、阅读方法、阅读检测,在学生自读之前,先公布导读提纲,让学生遵循教师指点的阅读方法,结合阅读提示,一步一步自学,自学完课文之后,教师再进行阅读检测。

欣赏型课外阅读指导课。

教师应指导学生把自己学会的生字,学会的词语,优美的语句一一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为下一次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简短评语,或找来相关的分析评议文章引导学生阅读体会,从而逐渐培养起学生以欣赏的眼光阅读,以评判的思维体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六、课外阅读指导课的课型的内容主题化。

依据学生读书兴趣和读书内容,课外阅读指导课内容可分为童话欣赏、古诗词欣赏、小说人物细谈、儿歌背诵、绘本阅读、散文朗诵等。

七、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方法可行性化。 阅读指导课要完成三个“教会”。

教会指导选择书籍。从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看,随机性比较强,一有机会就见什么读什么。读什么样的书才有益呢?首先是选择思想健康、知识性强,有益于学习的读物,只有读好书,才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其次是选择针对性强的书籍,做到课内外结合,以一带十,相互促进,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

教会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科学的阅读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而阅读方法的确定应根据内容和阅读需要来确定,什么样的文章适合于泛读,什么情况下可采用精读,要一清二楚。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告诉他们,拿到一本书后,首先要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读着本书?我想从中得到什么?明确了阅读目的,才能确定科学的阅读方法。如果选择的是知识性读物,只想作一般性的了解,宜采用浏览式的泛读法,让学生按照“速读—寻找—摘记”的程序进行,如翻阅报刊可采用读版面,读标题,读导语的方法,快速了解内容,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材料。如果选择的是文情并茂的佳作,想品味其中的优美文字,宜采用精读法,对文中精美的字、词、句、段通过反复朗读,仔细品味,加以吸收。

教会做读书笔记。在课外阅读时我们要求学生注重积累。以摘录句子、片断,概括主要内容和写心得体会为主。教会学生做文摘卡片。卡片上可摘录书名,作者,优秀片断,好词佳句等。平时在读报时发现自己喜爱的文章或资料及时剪下来,分门别类贴在准备好的本子上。

为了提高课外阅读指导的质量,首先,教师要多读,只有自己是儿童读物的读者,才能成为指导者;其次,要加强计划性,明确各个时期的指导重点,鼓励学生在节日假期多读一点课外书,丰富课余生活。

第五篇:浅议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方法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都以其地位的特殊性占据着语文教学的一片天空,虽然教师总是针对阅读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如何通过有限的课堂教会学生阅读,一直是语文教育工作者思考和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本人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有限的工作经验以及研读的资料,对课外阅读指导方法做了以下设想。

(一)创设阅读的大环境。

1、让学生深入走进阅读。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都会要求学生要深入阅读,但是怎样走进阅读是一个薄弱的环节。阅读是一个心理过程,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因此,要想让学生进一步走进阅读,在指导学生时,应采取多层次阅读的原则。第一步泛读,即浏览,粗知文章大意,理顺文章的字词句,在阅读过程中,词汇的、句法的、语义的知识及背景知识都在发挥作用,并制约着我们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第二步,带着问题阅读,即理解性阅读,即要求学生不仅了解字面意义,而且要理解作者的意图、有关阅读内容的文化背景以及作者通过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各方面的知识。第三步,精读,用自己的慧眼去发现文章所蕴涵的美,然后从美学角度去欣赏,逐步引导学生走进阅读。

2、让学生更加热爱阅读。

对于学生来说,有的喜欢阅读,有的不喜欢阅读。教师一般都会拿出传统的说法:阅读可以增加知识、可以开阔眼界、有助于写作等来激发学生热爱阅读的兴趣,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加热爱阅读呢!我认为采取引导学生从美学角度去阅读一篇文章,尽量去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平时注意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经常念一些文质美的文章让学生品味,体会语言美、场景美、思想美等等。

3、让学生更好的自觉阅读。

通常教师都会要求学生自觉阅读,由于这一切都是学生的一个心理过程,因此教师很难把握这一环节,学生自觉阅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自觉阅读,在阅读课堂上,教师应尽力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尽量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自觉的去读,去思,而不是简单的给出标准答案,要求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教师要把自己看作是学生学习的向导和援助者,充分调动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做阅读的主人。强调预习的重要性,对于一篇文章的字、词的音和义,一般要求学生课前自查工具书完成;而有关作家作品,则提倡学生查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介绍,学生间可相互补充,这样,大大提高了时间的有效利用率,激发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也达到了预期的阅读效果。变学生“要我读”为“我要读”。

(三)进一步培养阅读能力。

1、 博约结合,粗精结合,培养阅读能力

博约结合法,是就阅读的内容而言,既要广博又要简约,这是横向和纵向的结合。广博指阅读涉及面大,文学、历史、地理、艺术、军事等等无一不读,而不光读本专业、本学科的书。简约指阅读的深度而言,“简约”二字更是“精深”的概括。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能突出重点,刻苦专研某一方面的书籍,两者结合才能融会贯通。

粗精结合是就阅读方法而言,将粗读和精读结合使用。精读一般每分钟阅读250字以下,理解率90%以上,略读一般每分钟阅读250—500字,理解率80%左右,快读每分钟阅读500字以上,理解率70%左右。如果说精读是精雕细琢,那么粗读便是走马观花,根据实际需要可以灵活运用。例如:看《水浒传》若要看故事情节发展,可快速浏览,若要看人物塑造的手法,则可一一品味,动作、语言、神态、肖像等等描写展现得淋漓尽致,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回就足以让人惊叹不已。另外粗读和精读是兼容并蓄的。不同的阅读内容可采用不同的方法,一般新闻报刊可大致浏览,粗读一番;散文名篇可仔细揣摩,精读品味;时尚读物可快速浏览,知其大意。正如美国休斯顿市教育发展实验室的一材料所指出的那样:一个好的读者,无不喜欢读书,这种人读书的速度由他所读的内容而定:对于弥尔顿的诗必须逐字逐行地读,对于少克莱的小说必须一段一段地读,对于柯南道尔的侦探小说必须一页一页地读,将粗读和精读不失时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培养阅读能力。

2、读写结合进一步培养阅读能力。

(1)进一步强化读与写的关系。

“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而读与写是相辅相承的,大量阅读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大量写作也能促使学生多去阅读。从初一开始,就要采取读与写相结合的阅读方法,有意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每天必读一篇课外文章,读本就选取课本的配套阅读教材,读后必做读书笔记:写作方面要求学生从一句话开始,到初二时则写成日记,通过长期的读写训练,有些学生反映,多读的确丰富他们的知识,培养他们的阅读审美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写作能力。以前是不想写,现在是很想写;以前只限于一般的浅显读物,现在则一步步走向深入,阅读兴趣大大提高,《读者》、《青年文摘》等都成了学生的精神大餐,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心理都呈良好的趋势向前发展。

(2)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文学作品中优美的语言、诗话的意境、丰富的人生哲理,对于陶冶性情、完善人格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不管读哪类文章,都要要求学生用审美的观念去发现其中的亮点,去找自

己认为最好的语句或语段,即使只有一句也算有收效。同时学会去体验生活,用心去观察生活,善于发现自己身边以及大自然中的各种美好事物,积极地去认识它们并抓住它们(因为“美是一项最难以捉摸的特质,它是那样的微妙,以致看起来好像是在快要抓住它的那一刹那间又给它逃跑了。”),获得心灵的愉悦和丰富的审美享受。

(五)更有效的提高阅读效率。

由于中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存在不足,而且在各种考试中也离不开阅读,所以提高阅读效率是一个大问题,教师也对此状况提出了很多对策:一目十行、只看中心内容等阅读方法,但对有些学生来说这些方法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为了更有效的提高阅读效率:

1、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阅读以理解为目的,推理是理解的核心。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语篇的能力,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语言,掌握必须的篇章知识,弄清语言各层次之间的制约关系以帮助他们正确预测,有效推理;同时,在理解过程中,教师还负有启发学生修正或建立理解所需的有关知识结构的重任。在阅读过程中,有的学生存在着一个问题,即只是粗略地浏览,不去探究其中的思想内涵,因此在理解上只限于表层。鉴于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他们读后至少能提出二至三个问题,然后在问题的引导下再深入研读课文,去获取有关信息,以达到正确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目的。而带着问题阅读实际上就起着促使学生积极地去思考的作用,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有地放矢。

2、缩短阅读时间。

目前中考、高考都离不了阅读,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好的阅读效果,必须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平时就一定要对学生进行限时阅读训练。可采取的方法是利用课堂4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一篇文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或写提纲,或提出几个问题,或写一篇读后感等等。坚持一段时间后,大多数学生基本上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目标。

3、学会提炼中心。

阅读理解是阅读活动的本质特征,达不到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就谈不上阅读效果,一个缺乏阅读理解能力的人在进行阅读时,轻则出现阅读效率低下,重则根本看不懂所阅读的材料,或者不能有效地从中提取所需信息,成为“功能性文盲”。缺乏对所阅读材料的理解,就谈不上对它的更进一步加工。因此,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训练中,第一,要求学生抓住第一感觉,并把这种感觉付诸笔端。因为第一感觉往往是最真实的,只要抓住了它,理解所读材料就显得不是想象的那么难了。第二,在阅读过程中学会圈、点、勾、画以及做旁披,及时保留阅读时所获得的有关信息。第三,学会找中心句。这要根据所阅读材料作出具体

要求。

本文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动机,阅读方法掌握为基础,阅读能力提高为目的的前提下,设想了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使中学生的阅读目的更明确,阅读方法更加合理和多样化,力图避免以往对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雷同,本文着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指导力求提高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课外阅读的能力,走出重重课外阅读误区,最终提高语文鉴赏能力,使得语文阅读在课堂内外比翼双飞。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加气站人员岗位责任制下一篇:假如我有三天光明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