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共关系特点

2022-08-13

第一篇:政府公共关系特点

警察公共关系的类型及特点

陕西省人民警察培训学校李祖华

根据公共关系功能的不同,警察公共关系活动模式有十种:宣传型公共关系、交际型公共关系、服务型公共关系、社会型公共关系、征询型公共关系、建设型公共关系、维系型公共关系、进攻型公共关系、防御型公共关系、矫正型公共关系。

一、宣传型公共关系

宣传型公共关系是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和内部沟通方法,开展宣传工作,树立良好组织形象的公共关系活动模式。主要做法是: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交流方式,进行内外传播,让各类公众充分了解组织、支持组织,从而形成有利于警察组织发展的社会舆论,使警察组织获得更多的支持者和合作者,达到促进组织发展的目的。

二、交际型公共关系

交际型公共关系是在人际交往中,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的一种模式。目的是通过人与人的直接接触,进行感情上的联络,为组织广结良缘,建立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形成有利于组织发展的人际环境。其方式是进行团体交往和个人交往。团体交往包括各式各样的招待会、座谈会、工作午餐、宴会、茶话会、舞会等。个人交往有交谈、拜访、祝贺、信件往来等。

三、服务型公共关系

服务型公共关系是一种以提供优质服务为主要手段的公共关系活动模式。其目的是以实际行动来获取社会的了解和好评,建立自己良好的形象,所谓“公共关系就是百分之九十要靠自己做好”,其含义即在于此。活动方式。服务性公共关系的活动方式包括各种教育、培训、指导、服务、接待公众和访问公众、为公众提供优惠服务及其他各种完善的服务措施等。 活动特点。服务性公共关系是一种最实在的公共关系,它的最大特点是看得见、摸得着、人情味足、反馈灵敏、调整迅速。

四、社会型公共关系

社会型公共关系是组织利用举办各种社会性、公益性、赞助性的活动,宋塑造良好组织形象的模式。其目的是通过积极的社会活动,扩大组织的社会影响,提高其社会声誉,赢得公众的支持。社会型公共关系活动能够为组织树立了较完美的社会形象,使公众对组织产生好感,为组织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1.活动方式。社会性公关活动模式有以下三种。

(1)以组织本身的重要活动为中心而开展的活动;

(2)赞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赞助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等; (3)资助大众传播媒介举办各种活动,提高组织的知名度。

2.活动特点。社会性公共关系活动的特点是公益性、文化性强,影响面大,着眼于组织的整体形象和长远利益。

3.活动原则。在开展社会性公共关系活动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公益性。应体现一种“乐善好施”的精神,突出回报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

(2)文化性。应充分展示对真善美的和谐追求,组织的社会性公共关系活动应尽量与社会文化事业联系起来,提高文化形象,促进信息交流。 (3)量力性。公关人员一定不要拘泥于眼前得失而不顾长远利益;也不要贪多求大,毫无节制;要量力而行,谨慎从事。

(4)宣传性。社会性公关活动应与宣传有机地结合,提高组织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五、征询型公共关系

征询型公共关系是以采集社会信息为主的公共关系活动模式。其目的是通过信息采集、舆论调查、民意测验等工作,了解社会舆论,为组织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咨询,使组织行为尽可能地与国家的总体利益、市场发展趋势以及民情、民意一致。

1.活动方式。征询性公共关系的活动方式有:开办各种咨询业务,进行有奖测验活动,制作调查问卷,广泛开展社会调查,访问重要用户,设立公众热线电话,受理投诉,举办信息交流会和建立信访制度、合理化建议制度及相应的接待机构等。

2.活动特点。征询性公共关系的特点是以输入信息为主,具有较强的研究性、参谋性。

3.活动原则。在开展征询性公共关系活动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长期性。征询性公共关系是一项长期艰巨性的任务,应坚持征询活动的日常化和制度化,并善于挖掘信息的潜在价值,才能及时发现问题与机遇,实现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

(2)公正性。在活动中,公共关系人员的态度必须公正。公关人员不但是组织的耳目,更重要的是要站在中间人的角度,广泛、及时、公正地采集一切有关组织形象的意见和建议,起到组织机构与社会公众的中介者的作用。 (3)全面性。搜集信息视野要宽广,应全面搜集一切有关信息,不能仅局限在某些领域和方面,而把有价值的信息漏掉。

(4)预测性。预测工作是征询性公共关系的重要内容。公共关系人员注重预测,以敏锐的眼光和洞察力,对组织发展的社会环境、市场前景、原材料及能源供应等进行全面的预测分析,为决策服务。

六、建设型公共关系

建设性公共关系是指组织采取高姿态的宣传、交际方式,主动向社会公众作自我介绍。建设性公共关系活动的重点是宣传和交际。活动方式。开展建设性公共关系有多种做法,一般是采用高姿态传播形式,主要有:主动向社会公众介绍情况;举办大型的公关活动;公安英模事迹报告;主动参加社区活动等。活动目的。是通过宣传和交际,向社会公众介绍自己,使公众对新组织、新服务、新产品有所认识,引起公众兴趣;并努力结交朋友,提高知名度,尽量使更多的公众知道、理解、接近自己,取得公众的信任与支持,形成良好的“第一社会印象”。

七、维系型公共关系

维系型公共关系是指社会组织在稳定发展之际用来巩固良好形象的公共关系活动模式。其做法是通过各种渠道和采用各种方式持续不断地向社会公众传递组织的各种信息,使公众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组织的顺意公众。 1.活动方式

根据公众心理特征的不同,维系性公共关系的开展应采取不同的维系方式。具体的维系方式可分为硬维系、软维系和强化维系三种。

(1)硬维系。硬维系是指那些维系目的明确、主客双方都能理解意图的维系活动。这种模式适用于已经建立了公安业务关系往来的组织和个人,特点是靠服务措施和感情联络来维系与公众的关系。 (2)软维系。软维系是指那些活动目的虽然明确,但表现形式却比较超脱的公共关系活动,它的目的是让公众不致淡忘了组织。其具体做法可灵活多样,但要以低姿态宣传为主,如定期广告、组织报道、提供组织的新闻画片、散发印有组织名称的览图等。保持一定的媒介曝光率,使公众在不知不觉中了解组织的情况,加深对组织的印象。

(3)强化维系。强化维系是指在组织已有了一定的形象或相当好的公关形象时,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既有形象、消除潜在危机而开展的公关活动。 2.适用环境。维系性公共关系适用于组织机构的稳定、顺利的发展时期,维系并稳定好已建立的关系,采取一种持续不断,较低姿态的传播方式,保持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力。

3.活动原则。开展维系性公共关系活动应把握以下原则:

(1)抓住公众心理。要维系组织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需要深入研究公众的心理需求,只有这样,有针对性地开展维系性公共关系活动,使公众对组织产生有利的心理定势。

(2)渐进性。开展维系性公共关系活动,在方法上应注重“细水长流”,通过传播媒介不断地将组织有关信息传给公众,使组织的良好形象经常呈现在公众的面前,公众在不知不觉中应慢慢地形成对社会组织的好感。

八、进攻型公共关系

进攻性公共关系是一种在组织与环境之间发生严重不协调时,以攻为守,以积极主动的方式改造环境,创造局面的公关活动模式。它要求组织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抓住一切有利的时机和条件,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调整自身行为,改变环境,摆脱被动局面,创造有利于组织发展的新局面。 进攻性公共关系模式适用于组织与环境发生冲突的时候,为了摆脱被动局面,就要采取以攻为守的公共关系活动。进攻性公共关系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主动”,主要用于警察公共关系危机和重大的警民冲突发生时。

开展进攻性公共关系活动应把握以下原则。

(1)把握时机。进攻性公关活动很讲究实际条件,并不是任何组织一旦与环境发生了矛盾冲突就能采用这种活动方式,在缺乏一定的社会气候,环境气候,尤其是在组织的内在应变能力本来就不强时,不能开展这种活动。如果实际条件没有把握好,盲目出击,瞎攻一气,不仅伤了组织的元气,还会加剧组织与环境的冲突。

(2)把握分寸。组织可以通过积极主动的行为改变环境,使环境适合于自己,但这种改变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就是合理运用环境中有利于组织的实际条件。倘若改变环境的努力超出环境承受力,就出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乃至“玩火自焚”的局面,使组织“赔了夫人又折兵”,陷入更大的困境,所以应把握好尺寸。

九、防御型公共关系

防御性公共关系是指警察组织为针对或防御经营和管理上可能出现的“失调”或“危机”而采取的一种公共关系模式。其目的是通过发挥组织机构的内部职能,及时发现问题和预见问题,及早制定出防治措施,调整警察组织有关的政策或行为,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况。它的特点是:洞察一切,见微知著;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积极防御,加强疏导。

1.活动方式。防御性公共关系的工作重点是以防为主、其特点是防御与引导相结合,多采用调查、预测手段来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这就需要通过公关人员树立强烈的防范意识,建立科学的预警系统,形成防御机制,对各类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2.适用环境。防御性公共关系活动模式适用于组织与外部环境出现不协调或与公众发生摩擦苗头的潜在危机时候,采取以防为主的策略,重视信息反馈。 3.活动原则。开展防御性公共关系活动应把握以下原则。

(1)具备危机意识。在警察组织中,应树立一种危机观念,营造“危机”氛围,使企业经营者所有员工面对激烈市场竞争激发其忧患意识和奋斗精神。

(2)形成预警系统。防御性公共关系工作应以预防为主,重在平时。公共关系部门要对可能遇到的会导致公众产生信任危机的问题,进行预测,分析其发生的概率、性质、范围、影响等,并分别制定应急措施,确定处理问题的恰当人选。

(3)主动采取措施。面对潜在危机,必须及时采取对策,在问题未对警察组织构成任何威胁时着手工作,主动进行调整与引导,防患于未然,使“患”在“胚胎”之中就得到解决。 (4)增加透明度。警察组织愈增加透明度就愈能减少与外部公众发生摩擦的可能性;即使出现了摩擦也能及时得到解决。防御型公共关系是指社会组织为防止自身的公共关系失调而采取的一种公共关系活动方式。它的特点是:洞察一切,见微知著;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积极防御,加强疏导。

十、矫正型公共关系

矫正型公共关系是指社会组织在遇到问题与危机、组织形象受到损害时,为了挽回影响而开展的公共关系活动。其目的是转危为安,重新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其出发点是站在受害者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以让受害者满意为目标去解决问题。其工作程序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错误,及时改善形象。

矫正性公共关系是警察组织的公共关系严重失调,警察组织形象发生严重损害时所采用的一种公关活动模式。其功能是通过快速反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对公众负责的态度处理危机,做好善后工作,以尽量减轻损害造成的后果,并重新建立起组织的新形象,挽回组织的声誉。

1.活动方式。矫正性公共关系根据产生危机的来源不同,将其活动方式分为内部矫正型和外部矫正型两类。

(1)内部矫正型。内部矫正型是指由于警察组织内在的原因,如服务态度、管理政策、重大方针等方面发生了问题而造成组织的公共关系严重失调,这时组织应设法降低知名度,尽量控制影响面,同时具体分析原因,提出纠正措施,解决实际问题,并利用各种公共关系方式向新闻界和社会公众公布纠正的措施和进展情况,平息风波,恢复信任。

(2)外部矫正型。外部矫正型是由于外在的误解、谣言,甚至人为的破坏而招致组织形象的损害,在这种情况下,组织机构迅速查清原因,公布真相、澄清事实,与舆论及有关部门协同采取措施,消除损害因素。

2.适用环境。矫正性公共关系适用于组织的公共关系严重失调,组织形象发生严重损害时,为了尽快挽回信誉,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3.活动原则,提出消除危机的办法和纠正错误的措施。与此同时。公共关系人员还需运用各种公共关系手段和技巧开展公共关系活动,消除不良影响,向新闻界,并通过新闻界向广大公众公布纠正的措施和进展情况,求得公众的谅解,平息风波,恢复信任,重新树立良好形象。 (1)正确对待。由于警察组织是在极其复杂的现实环境中进行运行的,不可能对运行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做出完全准确的预见。因此,难免会有失误的地方,并对警察组织形象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面对各种失误,应当树立正确的态度:亡羊补牢,向公众表明解决问题的诚意,求得公众的谅解和合作。这样,才有可能尽量减少因失误对警察组织形象产生的损坏,并由被动变为主动。

(2)阐明真相。面对受损的组织形象,公共关系部门应迅速查清原因,采取行动,尽快与新闻界取得联系,控制影响面,并及时把外界的舆论准确地反馈给决策层和有关部门,通过坦诚事实的真相,争取公众的谅解和支持。

(3)及时补救。失误一旦发生,警察组织形象便开始受到损坏,因此,纠正失误的公共关系工作要有成效,就要有强烈的“救火”意识,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及时改善,变被动为主动,控制事态,减少对组织形象的损害。

(4)重塑形象。运用矫正性公共关系纠正组织自身的失误,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补救措施,主动地、有意识地以该事件为契机,变坏事为好事,向好的方面扩大自己的知名度。这就需要一个组织有高超的公共关系艺术,善于借题发挥,因势利导,把握趋向,重塑形象。

第二篇:一、 当代劳资关系的特点

因为没有说明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所以我就从两方面都考虑了一下。 这方面的回答主要是依据财大副校长刘灿的一篇论文进行的,主要是分析资本主义国家 的劳资关系: 在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尤其是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西方发达国家的生产关 系和经济结构有了较大调整,劳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员工持股、参与式管理、分 享经济、利益相关者治理、劳资合作与冲突管理等一系列新的经济现象在资本主义企业制度 的框架内产生,并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微观基础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特点如下:

1、 成员契约型劳资关系与“民主的公司制” 所谓成员契约型劳资关系,是把企业看作各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一组契约,出资人(股 东)、职业经理、工人都是企业的成员并拥有相应的权利,企业的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在这些 成员之间分配。成员契约型关系的基础上,可以“构架另外一种企业形式,这种形式中,公司的 雇佣制被成员制所取代。”民主制公司建立在两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一是自我管理的民主原 则,即企业成员都拥有选举权;二是劳动财产理论,即企业成员拥有剩余和净收入权。20 世纪末 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知识经济改变了许多企业传统的管理方式,特别是那些依靠知识创新 和员工智力劳动的企业,合作式的成员关系是公司治理的基础。

2、 利润分享和职工持股计划 20 世纪70 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企业中开始实行“利润分享制”。20 世纪80 年代中期,美 国经济学家M. L 威茨曼提出了“分享经济”理论,分享经济主要是指职工参与利润分配和收 益分享的一种经济,其形式主要有奖金制、分红制、刺激工资制、利润分享制、纯收入分享 制等,特点是在固定工资之外,根据企业经营效益的好坏分给工人部分利润,目前在当代资本 主义企业中已相当普遍。职工持股计划是职工凭借拥有部分股权而参与企业剩余利润分配, 是当代各股份公司为使职工能在他所工作的公司得到有意义的所有者利益而进行的努力。

3、 利益相关者治理 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90 年代以后,股东至上主义面临着来自经理、雇员、 供应商等诸多利益相关者的诘难。来自不同利益主体的观点认为,公司应该更有责任感,它的 责任范围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股东,它应该有利于更大范围的群体———所有与公司利益相关 者的团体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公司雇员、债权人、所处社区成员等等。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看, 这一方面要求公司具有一个更加广泛的管理目标———最大化各种利益相关者团体的总体 福利,另一方面则意味着利益相关者团体应该分享控制权。

4、 劳资关系冲突管理 二战后到 20 世纪 90 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劳资关系变化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国家 干预,对资本运行以及劳资关系构建了一套规范和制衡机制,各国政府竭力平衡劳资双方实力, 缓和劳资冲突。在企业层面,劳资冲突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实践中最重要的内容。人力资源 管理、激励理论、雇员期限、利益相关等理论纷纷应用在企业劳资冲突管理实践中,其目的 主要是为了提高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和员工自愿提高工作效率。

从中国的角度来分析,也是参考论文回答:

(一)中国劳资关系现状

1、企业的劳资关系总体走向规范与和谐 总体而言,当前中国企业的劳资关系整体上发展态势良好:劳资关系将顺应经济市场化 发展而逐步扩大范围,最终将占据劳动关系的主体地位:随着市场化机制发育、完善,劳资 关系将走向完善和成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劳资关系的调整将从无序转变为自觉、 有序和规范:劳资合作将成为劳资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发展态势将有力地促进中国经 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有利于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

2、企业劳资关系中仍存在矛盾和冲突 ( 1)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劳动报酬低且常被拖欠。 工作时间长,压力大,经常加班,非公有制企业工人工资待遇差距大,增速慢且常被拖 欠。 ( 2)工作环境差,缺乏劳动安全保护。一般来说,非公有制企业忽视生产卫生和劳 动安全问题,其安全生产形势比较严峻。由于非公有制企业劳动保护资金投人不足,缺乏防 护设施,生产工艺落后、设备陈旧,造成工人的工作环境恶劣,工人常年工作在有毒、有害 的环境中,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伤害 (3)劳动合同内容流于形式、签约率低且歧视性用工现象严重。劳动合同本来是劳资双 方平等协商的产物,也是解决劳资矛盾的基本法律依据。然而,目前非公有制企业中,招工 不签订合同的现象非常普遍,劳动合同签订率远低于公有制企业。 4)劳动保障覆盖率低,福利待遇差。劳动保障是指我国为满足公民基本生活而提供的安 全性保护的公共福利计划、措施和行为的总称,通常包括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保险以 及公共医疗卫生保健。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员工的劳动保障、社会福利待遇与公有制企业员 工有较大差距。 5)工会组织不健全,员工的民主权利得不到有效保护。在我国的非公有制企业中,企业 内部劳资关系管理混乱,维护私营企业工人合法权益的工会组建率仅达到53.3% 。相当一部 分企业没有建立工会组织机构,即使有些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了工会组织,真正发挥作用的也 不多。

(二)中国文化背景下劳资关系的特点

1、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 虽然中国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矛盾仍然存在,但这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冲突和矛盾,是发 生在劳资统一基础上的矛盾,与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不可调和有着本质 区别,中国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的性质决定了劳资关系是可以协调的,劳方和资方在根本 利益上具有一致性。

2、一定程度的对抗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是一种新型的劳动关系,劳资双方在 根本利益上具有一致性;但非公有制企业的劳资关系本质上仍是劳动从属于资本的雇佣劳动 关系。由于非公有制企业在拥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雇用劳动力,无偿占有劳动者创造的剩 余价值,带有明显的雇用剥削色彩,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将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定程度的对抗和 冲突。

3、不平等性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是一种以资方为主导的不平等的劳动关系。当前,中国劳动力市场 供大于求,劳动力相对于资本过剩,出现了劳动与资本之间的不平衡现象,这种不平衡性几 乎是每个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4、不规范性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表现形式不同,但其现阶段的共同特征是仍 不成熟、不规范。政府在处理劳资问题时,采取特殊性的临时行政措施,而不是法律手段: 政府的立场及态度尚未相对稳定,在劳动者与私营企业主之间徘徊:三方机制、集体谈判平 等协商等制度尚不完备:工会还不能真正发挥代表劳动者利益的作用。

5、日益成熟性 中国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是一种发展中的劳资关系,并且日益走向成熟,其具体表现在 三个方面:首先,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发展的层次性、阶段性相当明显:劳资关系中的一些 基本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如劳动时间、劳动报酬、工作环境、劳动安全保护等。其次,劳资 双方对如何处理劳资矛盾、劳动争议、建立和谐劳资关系的认识也不断提高。第三,针对非 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的制度设计和立法也日臻完善,其必然引导非公有制劳资关系向和谐稳 定的方向发展。

2、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相对过剩人口与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发展中 出现的失业问题

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方面的知识见课本上。接下来通过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分析我国失业问 题:

(一)我国失业问题的成因 我国当前失业问题的成因,既有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和社 会主义社会)共有的普遍性原因,又有基于我国当前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特定阶段的特殊性 原因。 第一,在资本积累过程中,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出现资 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从而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 第二,我国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潜在的过剩人口。就目前我国农业的现实情 况而言,在农村经济走向现代化、社会化、商品化的过程中,伴随着农业科技的广泛采用、农 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加入 WTO 后,农业本身吸纳劳动力 的能力逐年下降,会释放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第三,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我国的工业化进程经历了一个结构升 级和资本深化的过程,经济增长带动的就业大大下降。 目前我国失业人口的出现除了上述主要因素外,还有其他众多因素,如产业结构调整造成 的结构性失业人数增加,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带来的转岗、下岗分流人员数量剧增,国 家机关的人事改革和机构调整带来的减岗裁员以及加入WTO后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等,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造成了我国目前严峻的失业人口问题,但从长远来看,资本有机构成 提高具有深远和决定性的影响。

(二)

(二)失业人口的积极作用 第一,适度失业人口的存在,有助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市 场优化配置。第二,失业人口的存在有利于降低工资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经济效益。第 三,失业人口的存在,增加了就业压力,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积极性 结论: 第一,相对过剩人口即失业人口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条件下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但应注意区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失业人口与资本主义 失业人口的性质、特点、作用及地位等方面的不同。对待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的正确态 度应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联系社会主义的新发展,对社会主义失业人口这一实际问 题进行新的理论思考,以寻求认识和理论的创新。 第二,保持一个适度失业人口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第三,技术进步和有机构成的提高,固然会提高相对过剩人口的数量,但失业人数的增加 并非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正比。 第四,尽管失业人口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大量失业人口的存在给 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和冲击也是不言而喻的。失业意味着收入中断,造成失业人口及其家庭 生活困难,使城镇贫困化问题日益突出,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从而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影 响社会稳定,所以必须加速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障制度,实施再就业工程和职工最低生活保障制 度,确保失业人口最低基本生活需求,避免社会震荡,巩固改革成果。

3、中小民营企业的生存困境及其解决

中小民营企业生存困境及其解这是 2011 年中国经济发展很热点的问题,与 2011 年的 浙江中小民营企业倒闭破产有关。答题的时候可以适当结合。

(一)中小民营企业的重要性 当前,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发展经济、繁荣市场、 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的主渠道、社会稳定之基、创新创业之源,关系 到国民经济增长后劲,提供了全国75% 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全社会65% 的专利、75% 以 上的技术创新和80% 以上的新产品开发。

(二)中小民营企业面临的困境 一是前所未有的“融资难”。由于我国金融结构二元性特征凸突,银行信贷资金继续向 大城市、大企业、大行业集中,国企与民企在融资可获得性和贷款利率方面差距巨大。据调 查,不到10% 的中小企业能从正规金融体系得到贷款,大部分融资需求依靠民间借贷解决, 结 果导致民间利率节节高攀。 二是十分严峻的“用工荒”。当前企业不仅招不到人,留不住人,而且人工成本大大攀 升。由于劳动力总量“无限供给”格局在改变 、区域间务工“推”、“拉”力量发生变化、 新生代农民工需求层次呈新态势,大量中小企业严重缺工,用工成本大大上升,平均成本上 升 20%-30%;企业员工流失率极高,大进大出的高流失率使企业极不稳定。 三是全方位进入“高成本的时代”。利率、汇率、税率、费率“四率”,薪金、租金、土 地出让金“三金”,原材料进价和资源环境代价“两价”,九种因素叠加推动企业成本直线上 升。高成本致使企业利润比“刀片”还薄,大量微小企业甚至处于亏损状态。且中小企业“高 税费”状态依然没有根本改变。长期以来,中小企业税负较重。

(三)解决困境的办法 解中小企业生存困境需政企合力当前,缓解中小企业困境需要政府和企业联手应对。仅 仅依靠企业或政府任何一方力量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双方各司其职,协同配合、 共同缓解企业发展困境。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这只“有形之手”的作用,化危机为契机, 推动政府职能从管制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积极改革和完善相应体制和机制,努力克服市 场缺陷,优化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缓解多重困境形成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需要中 小企业苦练内功,借助市场竞争淘汰机制的倒逼压力,变被动为主动,变生存压力为转型动 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推动转型,通过内外合力摆脱发展困境。 为此,政府应采取以下对策帮助中小企业应对危机: 一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平等使用信贷资源的融资环境,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二要加强劳动力市场规划与建设,营造良好用工环境,缓解“用工荒”。要推动东部产 业升级与向中西部转移并重,东部地区要通过产业转移、产业升级以减少低端劳动力需求, 中西部地区要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来解决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用工需求,让更多的农民工就地就 近就业。 三要减税降费切实为企业减负,使其轻装上阵以应对高成本压力。要大力实施结构性减 税,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等行为进行税收减免,切实减轻中小企业税赋,鼓励创 新,扶持创业。 企业采取措施应对困境: 一要拓宽融资来源,完善自身财务制度、提高资信水平,增强企业融资能力。 二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改变“过客”心态,形成利益共同体,减少员工流 失。要实施自动化、机械化、信息化战略,通过机器“替代”人工,降低用工依赖。 三要通过技术创新、产业链整合来降低“高成本”,通过产业转移来规避“高成本”,通 过提升产品附加值来化解“高成本”。要重视技术进步,养成企业自主创新习惯,加强创新 人才储备和选择合适创新模式,通过流程改造和技术革新来降低“高成本”

4、新形势下我国的外贸战略转移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外贸行业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与此相应,我国的外贸依存 度也逐渐增强。随着 2008 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的外贸环境急剧恶化,急需实现 我国外贸战略的转移,措施如下: 一方面,要大力推动出口结构调整,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一是通过调整和完善出口 退税、出口税收、加工贸易等政策,鼓励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自主核心技术、自主品牌 产品出口,鼓励优势农产品和环保节能型产品出口;支持轻工和纺织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 加快自主创新,保持出口有序增长;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扩大 开放和调整产业结构的支持力度。二是深入实施出口品牌发展战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 力度,加强对出口品牌的宣传和保护,促进品牌产品的生产、消费和出口。三是加强规范出 口竞争秩序和行业自律,稳步推进外贸秩序法律法规建设,加快建设外贸信用体系,依法处 理商业诈骗、低开发票、低价出口等活动。 另一方面,要积极扩大进口,优化进口结构。即要采取适当的鼓励措施,进一步完善进 口环境,让潜在的进口需求转化成为现实的市场需求。一是综合运用财税、金融等经济手段, 加大进口促进力度,鼓励国内短缺资源性商品进口,鼓励引进关键先进技术和消化吸收再创 新。二是结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制定鼓励进口的指导目录,给予进口税收减免。 三是对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实施零关税待遇,继续落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议的降税措施, 鼓励扩大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四是采取必要措施促进双边贸易平衡发展,缓解国际贸易摩擦。 五是清理妨碍进口的非关税措施,给予民营企业公平的政策待遇。另外,各地相关部门应结 合本地区实际,采取相应的鼓励进口的政策措施,促进本地区进出口平衡协调发展。

5、转型经济中的就业问题

经济转型主要是指技术转型、产业转型、增长方式转型、金融及经济体制转型的合成变 动,其中主要是指由于技术进步导致的产业升级过程。

(一)就业压力大的原因: 第一,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一部分人员的失业。首先,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使得产 业结构得以不断调整和优化。长期以来,我国的第

一、

二、三产业比例严重失调。为了促进 经济的发展,顺应时代的要求,我国的人力资源不得不在各产业间进行重新配置,即减少从 事第

一、二产业的从业人员这一调整带来的却是大量富余劳动力的下岗、失业。其次,随着 各产业部门自身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机器代替手工、电脑代替人脑,客观上对劳动力具有明 显的排斥性,表现为劳动力被机器所代替,从而使一部分劳动力成为剩余劳动人口,形成失 业。再次,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新兴产业的兴起与走向衰落产业的相应萎缩,会造成结 构性摩擦,其中走向衰落的“夕阳产业”部门的生产趋于停滞乃致绝对下降,必将使这类产业 部门不可避免地排挤部分劳动力。当这部分劳动力不能及时被新兴产业所吸纳时,便会形成 结构性失业。 第二,经济运行的周期性使部分人员失业。社会主义经济也存在周期性波动,其发展也 存在着高潮和低潮。当经济运行处于繁荣阶段时,社会需求旺盛,企业普遍开足马力,对劳 动力的需求迅速上升。而当经济运行处于低潮时,社会需求疲软,企业普遍压缩生产,甚至 停工关闭,整个社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势必相应减少,于是对劳动力的需求便会随之下降。 这时,不仅相当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而且原有就业人口中也会有相当一部分人失去工作, 形成失业人口,目前我国就处于这个阶段。 第三,高速发展的经济降温,使就业需求增长缓慢。高速发展的经济降温,使我国的就 业需求增长缓慢,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弱。其次,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方 面,经济增长对适应国际经济交流和能够熟练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 求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特别是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却与社会 发展的迫切要求存在越来越明显的差距,从而出现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

(二)解决措施:

1、协调各种关系,推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当前我国就业压力很大、任务艰巨,我们必 须将其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 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作出更大努力。一是立足于经济发展,保持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有力拉动。 二是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在支持劳动者更多地通过市场自主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同时, 加大政府对就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力度;三是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 全面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加大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广大劳动者的就业能 力;四是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为就业困难人员“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帮助 他们实现再就业;五是进一步加强与世界各国和有关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和 吸收一切有益的经验,推动我国就业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2、把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就业岗位紧密结合起来。我们要不断提高各类产业的科技含 量,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3、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要鼓励发展就业容量大的个体、私营、外商投资、股份合作 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各种产业和企业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的作用,千方百计扩大 就业和再就业。

4、鼓励自主创业,提倡灵活就业。国家除给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提供优惠政策外,还应开 辟多条渠道,为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提供更宽广的平台。

第三篇:企业劳动关系现状特点分析

目录

企业劳动关系现状特点分析 ................................................................................................... 1 引言 ........................................................................................................................................... 2 1.劳动关系概述 ........................................................................................................................ 2 2.劳动关系现状 ........................................................................................................................ 3 2.1现阶段我国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 ................................................................................. 3 3.劳动关系的发展趋势 ............................................................................................................ 4 4.对建立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对策 ........................................................................................ 5 5.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6

【摘要】劳动关系是维系一个企业和谐稳定发展的必然要素,任何企业在脱离劳动关系谈发展都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意义。特别是近年来,劳动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使得很多企业的健康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对劳动关系现状特点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劳动关系;劳动合同

引言

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是衡量和谐社会的关键指标。目前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状况不佳,劳资冲突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影响了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而企业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的动机不强,劳动关系状况改善速度缓慢,使得越来越多的劳动关系问题转嫁到其他的企业。

1.劳动关系概述

(一)劳动关系的含义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总称。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目前我国劳动关系的具体含义是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经济社会关系

(二)劳动关系的本质是管理方与劳动者个人及团体之间产生的、由双方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关系的总和,它会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技术、政策、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劳动关系双方要进行生产,就要共同合作,遵守一套既定的制度规则。同时,由于双方的利益、目标和期望常常会出现分歧,产生冲突,甚至背道而驰,因而冲突也在所难免。劳动关系双方选择合作还是冲突,取决于双方的力量对比。力量是影响劳动关系结果的能力,是互相冲突的利益、目标和期望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决定因素。在劳动关系

中,管理方享有决策权力。决策权力是管理方拥有的权威,即对劳动者进行指挥和安排,以及影响劳动者行为和表现的各种方式。拥有决策权力,使管理方在劳动关系中处于主导优势地位,但这种优势地位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在某些时间和场合,也可能会发生逆转。

(三)劳动关系的主体:是指劳动关系中劳动力的所有者和劳动力的使用者,即拥有劳动力的雇员和使用劳动力的雇主。从广义上讲,劳动关系的主体还包括政府。

(四)劳动关系的特征劳动关系主体之间既有法律上的平等性,又具有客观上的隶属性。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或服务,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劳动关系。同时,劳动者作为用人单位的成员,在实现劳动过程中理所当然地应当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服从用人单位的管理,双方形成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

劳动关系产生于劳动过程之中。劳动者只有与用人单位提供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在实现劳动过程中才能与用人单位产生劳动关系,没有劳动过程便不可能形成劳动关系。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劳动法所涉及的范围只限于劳动过程之中,不应包括未形成劳动关系之前的就业过程。但是,由于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大国,就业问题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都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同时就业与劳动关系又有特别紧密的联系。因此,我国的《劳动法》将就业纳入自己的调整范围,是出于我国实际的考虑,不能因此将就业也归于劳动关系的范畴。

2.劳动关系现状

2.1现阶段我国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

我国现阶段的劳动关系状况还处在不断变化过程中,具有以下特征。

劳动关系主体地位初步得到确立。非公有制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基本明确。国有企业在用人、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逐步扩大,已成为

劳动关系的一方主体。劳动者拥有了较大的择业自主权,初步成为能够拥有并自主支配自身劳动力的独立主体。在劳动力市场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通过双向选择来建立劳动关系,劳动关系主体双方的地位和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

劳动关系格局初步呈现多元化。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的所有制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格局已经形成。与此相对应,我国的劳动关系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劳动关系相互交错,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

劳动关系的建立初步实现契约化。随着劳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在企业用的制度方面,通过推行劳动合同制度来替代固定工制度,使劳动关系逐步由过去的行政隶属关系向契约关系转变。

劳动关系的运行初步实现市场化。劳动就业逐渐从过去的统包统配转向就业市场化和失业公开化,劳动关系的变更与终止逐渐从过去的行政管理方式转向市场调节方式,劳动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主要由主体双方按照市场规则自行决定,市场机制对劳动力资源的基础调节作用开始得到发挥。

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变化趋势

今后几年是我国社会经济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加快以及随着多种经济成份的进一步发展,就业方式的灵活变化,劳动关系将比现在更为复杂和多样,劳动关系的利益冲突在一定时期将日趋显性化。

3.劳动关系的发展趋势

(一)劳动关系多元化的形态将向更深层面发展,劳动关系更加复杂。随着《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进一步贯彻实施,用人单位对法律的理解将更加深刻,由于非标准化用工管理简便、用工灵活、成本低廉、法律风险较低的优势,在法律尚未作出可

操作性规定和细化规范的情况下,在一段时期内将会快速发展,更多的律师专注于劳动保障法律服务市场,更多的用人单位会认识到劳务派遣和非全日用工在规避法律风险中的作用,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劳动力使用形式,使劳动关系的界定将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二)劳资冲突短期内难以得到缓解,工资待遇争议增多趋势。由于受企业历史管理水平的限制和企业经营理念的影响,短期内用人单位不会自觉地把自己的经营活动纳入到法律规范之中,特别是在企业经营效益不好、企业仍要追求较高利润的驱驶下,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权益的现象仍难缓解,劳动争议仍将呈现增长趋势。特别在工资待遇方面,受近期政府调高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企业如果在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无利可图的情况下,可能仍会牺牲劳动者权益去换取利润,导致工资待遇类案件的发生。

(三)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集体意识将逐步增强,集体争议和突发事件的发生风险增大。随着《劳动合同法》的深入贯彻落实,越来越多劳动者的维权意识进一步增强,部分劳动者甚至还会利用法律规定的不足,成为专业的维权专业户,用人单位面临的争议数量和争议规模将可能逐渐增多,劳动关系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

4.对建立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对策

(一)进一步加大《劳动合同法》的宣传培训力度,引导帮助企业理解法律,自觉加强管理。虽然《劳动合同法》颁布逾三年,但法律贯彻实施中所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劳动关系的新变化,用人单位并不了解,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尚不透彻,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大《劳动合同法》的宣传培训,帮助企业改善管理,稳定岗位。

(二)加强地方立法和基础研究,细化管理规范,明确劳动关系基本概念的内涵。针对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界限难分,工资分配形式多样复杂的情况,立法部门应当依据立法精神和宗旨,明确劳动法律中一些基本概念如劳动关系的内涵,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劳务派遣用工的适用条件、非全日制用工的适用条件等规范,同时地方立法部门和政府管理部门,要细化诸如待岗生活费计发办法和比例、加班费计发

基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基数等一些与职工待遇紧密相关的基础性政策,使用人单位在管理中有法可依,依法管理。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及时完善相关规定,给劳动关系的运行提供可操作性的基础数据和依据。

(三)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执法维权力度。有法不监督,等于无法。要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力量,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维权力度。同时,针对争议多发的状况,要进一步充实劳动争议仲裁机构,选拔一批具备法律教育背景、业务素质高的仲裁人员,保证劳动仲裁机构的专业化、公正性和公信力。

(四)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对企业管理的帮助指导。对企业劳动用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避免只罚不管、只罚不帮的现象,劳动保障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对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提出,并尽可能提供改良化建议,援企稳岗,帮助企业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5.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国有企业劳动关系问题更加突出。近几年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国有企业劳动关系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逐步显现。下岗职工劳动关系处理工作任务重、难度大,明年各地将加大并轨进程,下岗职工劳动关系问题将突出;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安置中涉及的劳动关系问题十分复杂,随着市场的作用进一步加大,还将有一批国有企业需要通过关闭破产退出市场,破产企业职工安置和劳动关系处理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国有企业改制和分流富余人员中出现的经济补偿标准不统一,劳动关系处理不规范等问题还需引导。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如何保持劳动关系相对稳定成为难点。

严峻的就业和再就业形势等,影响到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就业压力大,劳动力供大于求,导致劳动者之间的就业竞争压力,也使得一些用人单位在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等问题上降低标准,甚至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劳动关系的矛盾。同时,就业形式的多样化也带来了劳动关系的复杂化。非全日制等灵活多样的用工方式,弹性就业、派遣就业、自营就业、家庭就业、社

区就业等多种就业形式,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关系新形式,探索协调处理劳动关系的新方式。

参考文献:

(1)黄越钦,员工关系管理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徐晓珍,基于员工关系的企业和谐管理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3)关淑润,人力资源管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4)易昱,员工关系管理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影响,《中国市场》,2012.(27).

第四篇:01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一):师生关系的时代特点

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

一、师生关系的时代特点

1、师生关系的业缘性 [理论阐述]

师生关系的业缘性意指师生关系基于教师的职业身份形成的交往特性。

(1) 业缘性的师生关系相对于类血缘性的师生关系而言。在传统中国,教师与学生之间依靠类血缘关系来维持,师生之间有着近似性的 “父子 ”亲情,教师就是学生的家长。师生之间既包含脉脉温情,又包含森严等级,师生关系本质上是宗法社会的家庭组织结构在教育活动中的延伸。师生之间虽然没有直接的血缘纽带,但在个人情感上却达到了类似血缘关系的亲密程度,教师的付出可以得到学生如孝敬父母般的回报,并籍此获得空前的心理安慰。 子贡在孔子墓前守孝六年,以及著名的 “程门立雪 ”的典故,就是这种 “视师如父 ”的充满亲情的师生关系最充分的体现。 但今天,教师与学生间的类血缘关系已经不复存在,教师是一个纯粹的职业概念,教师之于学生的角色价值处于不定状态。现代学生将教师视为平等的社会主体,将师生关系理解成“教”与“学”的契约关系,将教师的教学过程理解为纯粹的职业活动。这种公民平等意识支配下的师生关系到底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退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教育话题。

教师的业缘性教育与家庭的血缘性教育存在矛盾。血缘性教育是教育者基于血缘关系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教育,教育的实施主体通常是父母、兄长等与受教育者有血缘关系的人,家庭教育是血缘性教育的典型形式;业缘性教育则是教育者基于职业关系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教育,教育的实施主体是教师等与受教育者有业缘关系的人,学校教育是业缘性教育的典型形式。血缘性教育的施教主体主要是父母。作为爱的直接表达,中国的父母将子女理解为生活的全部,构筑起以子女为中心的家庭生活,血缘性教育也由此走向了以子女为中心的个人本位。血缘性教育的个人本位将受教育者的个人功利作为终极价值追求,当子女的个人功利有悖于社会利益时,父母通常会给予子女以利益优先权。业缘性教育的施教主体主要是教师。教师代表国家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的职业使命决定了学校教育必然以社会为本位,它强调的是社会整体价值,追求的是社会公利。业缘性的学校教育与血缘性的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明显不同,它将社会公利摆在优先位置。教师作为公共教育机构职员超越了家庭教育中所包含的血缘关系,其职责是向学生传授社会化的价值理念,让学生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公民,学会 “在民主和法制的社会条件下过尊重法律、尊重道德和尊重他人的生活 ”(注:朱小蔓、其东:《关于学校教育的思考》,《中国教育学刊》 2004年第 10期。)。业缘性教育与血缘性教育的价值本位的矛盾,往往成为师生冲突的终级根源。

师生关系的业缘性强化而类血缘关系的淡化,直接后果是 “ 师道尊严 ”传统的消解。 教师的传统权威靠 “师道尊严 ”来维持, “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 ” (《尚书 ·泰

1 誓》 )荀子提出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荀子 ·礼论》),把师和天、地、君、亲提到同等高度而尊崇。但是, “师道尊严 ”在封建时代就曾经接受挑战,明代杨继盛就说: “凡以师道尊严,不可挟势位以屈之也。 ”其意是说,教师不可凭借权势与地位来使学生屈服于自己的 “尊严 ”。今天, “师道尊严 ”已经失去存在的根本条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业缘关系使师生成为平等的教育主体, 虽然在“尊卑”的向度上师生之间间距减小,但在“亲疏”的向度上,师生关系也走向了淡化。

[案例分析]

一个高三学生给老师的信:

“近两周以来,我食而无味,寝而不安,常常一个人面对着书本发呆,无心听课、读书和做作业,害怕与同学们交流,甚至害怕与他们目光接触。我总觉得同学们的眼光里都带着炽热的锋芒 (也许不都是,但我感觉如此 ),时刻在刺痈我的心灵。我这个号称品学兼优、活泼开朗、性格刚强的人,如今好像变得非常渺小、孤独、怯懦。令我改变的不是别的,正是你们及全校同学给我的那份‘爱’,即给我的也是我不愿意接受的那份贫困学生资助款。你们在没有征得我同意的情况下,就把我列为资助对象.并在全校大会上,让我接受师生们给我的那份捐款。为了尊重你们的选择,我不情愿地接受了这份‘爱’。可是,你们知道吗 ?这份‘爱’太苦涩了。我确实需要钱,但我更需要尊重。多年的家境桔据使我养成了刚毅的性格,而你们这份‘爱’的奉献却使我变得脆弱许多„„”

(严育洪编著,《事说师生关系》, 2007年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第 5页)。

老师给困难的同学提供资助,本来是向学生表达爱心,融洽师生关系的好机会,但结果却事与愿违,受资助的同学不仅没有感激,反而感觉受到了尊严上的伤害。为什么?我们通常认为是教师的方法不对,没有事先征求学生意见。其实,追问下来,问题的本质在于,教师对于师生关系的“业缘性”认识不足,忘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基于“教”与“学”的职业关系。教师用“类血缘关系”来解读师生关系,以“父母”的角色来对待学生的贫困,就像父母给孩子钱不需要与孩子商量一样,老师给学生资助也没有想到征求学生意见。但学生却是用“业缘关系”来解读师生关系,并不将老师视做“父母”,因此也不认同老师像父母一样随意给自己钱的权利。所以,严格来说,这里教师并没有伤害学生尊严的故意,之所以在客观上伤害了学生,只是因为教师与学生对师生关系的定位产生了区别。

[问题讨论]

学生向老师借钱,老师该怎么办?

首先,学生向老师借钱,老师应该感到骄傲,学生的借钱行为至少表明,你是一个值得他信赖的老师。如果学生遭遇了严重的生活困难却不愿向老师求助,说明他缺少对老师的信任。

2 其次,老师应该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借钱的学生,尤其应该避免言行上的冷漠、无奈或厌烦等可能给学生带来的心理伤害。一般而言,学生向教师借钱,往往需要鼓足勇气并可能伴随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不是万不得已,学生不会轻易向老师开口。

再次,教师应该用关爱的语气向学生了解借钱的原因,如果学生确实由于特殊原因而陷入困境,教师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应该给予适当帮助。

最后,即使教师本人不能提供帮助,教师也应该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比如向学校反映具体情况,以期得到组织上的帮助。但在寻求其他帮助以前,最好先征求同学本人意见。

注意:如果学生的求助超越了教师的经济能力,教师可以委婉地拒绝,并坦然地向学生说明理由。教师不是学生的父母,教师没有义务为学生的经济困难承担绝对责任。当然,不管最后老师是否给学生借钱,老师给学生传递的信息必须清晰无误,即老师重视学生的诉求,并由此表达了对学生的关心。

2 、师生关系的交互性 [理论阐述]

师生关系的交互性是指师生关系的交流和互动特性。师生关系的交互性通过师生之间的交往行为来体现。哈贝马斯对交往行为进行了深刻分析,认为交往行为是指至少两个行为主体通过语言的理解活动协调相互间关系的互动行为。一次完整的交往行为由三个步骤构成:说话者通过言语行为对有效性要求的表达和听者对它的理解;听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接受或拒绝说话者提出的有效性要求;最后双方通过对话和相互纠正错误,达到对某一有效性要求的一致理解,并根据一致的意见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师生交往是师生感情的重要表达方式,而师生感情 “是一种充满了痛苦和欢乐的强烈情感。换句话说,师生之间的尊重、热爱和情感在他们相互体验到的现在的快乐中和满意中,而不是在将来的利益中。 ”(马克斯 ·范梅南 .教学机智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第 99页。)

( 1)交互性体现着师生之间的平等性。

交互性是现代师生关系的专有特点,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单向度的服从关系,学生只有对教师的无条件服从,没有与教师自由交流的权利。交互性的发生前提是师生之间平等关系的确立,唯有平等,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才成为可能。但是,师生之间的平等不是地位、知识和能力的平等,而是作为公民的人格平等。现在有一种倾向,将平等的师生关系庸俗化,认为师生关系平等是无条件的平等,是以牺牲教师教学主导权和学生管理权的平等,其实这是对师生平等关系的严重误解,只要教师将学生作为平等的公民来对待,并且赋予学生与教师平等对话的权利,师生之间的平等就基本实现了。

( 2)交互性体现着师生之间民主性。

交互是对教育专制的反叛,必然也是对民主的追求。 在人类的教育历史上,教师的绝对中心地位曾经导致教育的专制,等到教育家认识到学生也是“具有潜在性和现实性的特定人格” (马丁·布伯:《我与你》,三联书店, 1986年版,第 158页。 )对教育的道德批

3 判也真正开始。教育家在对教育进行检讨的过程中,特别对强制性灌输的非人道性进行了批判。由于灌输是把教育对象当作“物”对待,当作“可被别人占有的东西”,( 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1年版,第 31页。)因此灌输被谴责为教育者的文化霸权,是教育者的独语现象,背后隐藏的是特定利益集团的功利意图,故摈弃奴役性的灌输教育几乎成为教育界实现教育自我救赎的必然选择。目前,一些富于民主意味的教育模式应用而生,为师生之间交互性的推进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典型的如商谈教育,以平等身份与受教育者对话,对话双方没有尊卑之分,“无论是哪一方都可以在某一时刻充当学生,也可以在某一时刻充当教师,对话假定人人都有某些知识可供传授,并且人人都需要学习。”(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科学教育出版社, 1982年第 252页。)它通过平等和谐气氛的营造建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亲和感;生命叙事教育,通过叙事主体表达自己的生命故事,即“叙事主体在生命成长中所形成的对生命的经验、体验和追求的故事” (刘慧、朱小蔓:《生命叙事与生命道德教育资源的开发》,上海教育科研, 2003年第 8期。)实现受教育者对生命的理解和反思,进而生成对生命的热爱。

( 3) 交互性体现着师生关系的增益性。

交互性的师生关系可以确保受教育者作为交往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对等,同时实现受教育者的交往自由,学生在人格上被赋予与教师的平等地位时,必然在道德上寻求与“为人师表”的教师平等,在受尊重的过程中,学生的德性将被不自觉地优化,“ 德性之所以被强调和鼓励,不仅因为它们在一定的地域中确保了人们的行为有所预期,而且,如果人们遵循德性来确定自己的行为,那么就会因此而产生出一个具有主体间性的可靠的活动空间。”(夏宏:《生活世界的伦理学》,江苏社会科学, 2005年第 4期。)而且,师生之间的平等交往还可以在交往实践中给主体提供利益增量。萧伯纳曾经打过这样一个比喻: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如果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假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会各有两种思想。其实,萧伯纳的比喻还可以进行辨证解读,即你和我交换苹果,虽然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但彼此却多了一份感情。可见,利益在交往中的传递将不再是简单的零和效应,而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创生。

[案例分析]

有两位教师谈起现在学生修养问题,其中一位教师愤愤不平,认为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没有礼貌。以下是他们的对话:

问:你何以见得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没有礼貌? 答:我与学生 A在街上相遇,他居然不跟我打招呼。 问:你为什么不主动与学生打招呼呢?

答:我是老师,哪有老师主动与学生打招呼的道理!

4 对这位愤愤不平的老师,虽然我们在情感上可以理解他的愤怒,但在理智上,我们不能认同他愤怒的理由。在“师道尊严”的等级制度下,的确没有“老师主动与学生打招呼的道理”,但在平等的公民社会,教师与学生是交往中的平等主体,学生应该主动与老师打招呼,老师也应该主动跟学生打招呼。当教师认为自己不应该主动与学生打招呼时,客观上已经将自己摆在与学生不平等的位置。如果教师总是以这样的心态面对学生,必然与学生的平等认知之间产生冲突,进而导致师生关系紧张。事实上,教师主动与学生打招呼,教师的尊严并没有受到损害,相反,由于教师以平易近人的姿态面对学生,反而会获得学生更大的尊重。

3、师生关系的生成性 [理论阐述]

师生关系的生成性意指师生关系是一个由发生走向发展、由浅表走向深化、由表象触及心灵的过程。师生关系的生成性代表着师生关系的历时性,是对师生关系的动态表述,意味着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是教师与学生身份的简单规定,而是师生之间的用心呵护和行动履践。

( 1)生成性意味着师生关系发展的渐进性。与常人的人际交往一样,师生交往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虽然师生交往的第一印象对师生关系的处理非常重要,但师生良好关系的确立,更多地在于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和日常交流。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对师生关系的引导具有直接意义。 受亲子依恋理论的影响,弗莱斯曼和哈瑞奇将教师行为分为教导和关怀两个层面,两个层面交叉形成四种领导类型,也就是四种师生关系:高教导高关怀、高教导低关怀、低教导高关怀、低教导低关怀;其中以高教导高关怀为最理想的领导方式,低教导低关怀型领导的工作效率最低。 ( 张晓 /陈会昌《 心理发展与教育》 (京 )2006年 2期第 120~ 124页 .)可见,如果教师坚持用高教导和高关怀的方式面对学生,师生之间的关系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走向融洽。

( 2)生成性意味着师生关系的可修改性。师生关系是一种复杂的人际关系 ,师生关系可能由于师生之间交往活动的变化产生波动和起伏,因此,对师生关系加以修复和维护就成为师生共同的责任。就教师而言,在师生关系出现裂痕的时候,教师有责任主动寻求修复方法,促进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当然,更重要的是,教师应该尽可能避免师生关系出现不必要的波动。为此,教师就应该用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的德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进行道德引导。 让学生自己认知、自己体验、自己领悟、自己抉择、自己践行,自主地进行道德学习,自主建构、“自己运动”。(班华:《 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 2002年第 4期。)

( 3)生成性意味着意味着师生关系的未来性。师生关系的未来性是由教育目的的未来性所规定的。 教育者总是期望教育让受教育者终生受益。中国古代的《大学》就非常明确地指出了传统教育之目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具体路径则是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最后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意即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获取道德,最大限度地服务家庭和社会。 德国著名宗教哲

5 学家马丁·布伯 (Martin Buber)说:“教育的目的非是告之后人存在什么或必会存在什么,而是晓喻他们如何让精神充盈人生,如何与你相遇。”(马丁·布伯 :《我与你》,三联书店, 1986年版,第 60页。)苏霍姆林斯基说:“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在这里,思想家们对教育效果的预期有三个非常明确的特点:一是教育必须以受教育者为实现主体,教育的作用必须通过受教育者来展示;二是教育效果必须体现为受教育者内在精神的塑造,包括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优秀品质的养成等;三是教育效果具有鲜明的未来指向性,立足于受教育者的未来生活。对教育效果无限性的追求,反映出教育者对教育功能的充分自信,也包含着教育者对教育使命之神圣性的虔诚。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仅仅在此在的意义上评价现有的师生关系,而应该看到 师生关系效应的时间跨越性,师生关系的终极生成,是以学生走向社会后对教师的终极评价为根据的。尽管 教育效果的未来性验证几乎没有任何可能,此在的教育者根本不可能预知彼在的受教育者的未来生活,无法跨越时空建立起受教育者未来生活与现在进行的教育之间的因果关联。即使我们了解受教育者的未来生活,也无法确认受教育者未来的行为与现有教育之间的效应关系。但是,我们可以相信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真诚付出,无论学生在当下的情景下是否可以理解,但未来的生活一定会让学生理解老师的辛勤付出,并对老师表示敬意。

[案例分析]

徐老师经常是蓝衣黑裤再加一双青布鞋,朴素得简直象个农民,但同时他身上的书卷气很浓,又不苟言笑,这使得他显得有些特别,也使得他显得有些严肃。高一开学不久的一天,我与另一位同学想回家就去找他请假,一路上我心里都忐忑不安,因为一年前我转到这个县重点中学读书时就为了请假回家的事被班主任关在办公室里批了一个多小时,何况这位老师看起来这么严肃。不想徐老师听了我们的来意后却十分和蔼,微笑着询问我们家里情况,还说想家是应该回去,只是路太远了,跑来跑去太辛苦,也耽误学习,最后用商量的口气对我们说: “两星期回去一次可以吗? ”我们本来是想努力克制自己争取一个月回去一次的还怕老师不同意呢,因此听了这话真是喜出望外。

---- 来源于“天涯论坛”

这位已经走向社会的网友对自己高中物理老师的浓浓深情,其形成原因说起来其实很简单:老师给学生一次回家批假,其宽容和理解超越了学生的意料,老师用德性赢得了学生。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良好师生关系的生成,其实并不一定需要老师的超额付出,只要老师的所为超出了学生的预期,就会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并让学生对教师生出特别的敬意。所以,真实了解学生的知识、心理和道德需求,并超越预期给学生以帮助,师生关系的和谐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问题讨论]

怎样处理与差生的关系?

6 严格来说,所谓的“差生”是一个伤害教师德性的概念,因为在高尚教师的眼睛里并没有所谓的“差生”。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差生”其实就是“成绩差”的学生,它是以应试体制为杠杆对学生做出的不公正评价。其实,我们都清楚,很多“差生”有着其他方面的特殊才能,只是他们的才能没有得到现有教育评价机制的认同。

面对差生,老师所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内心深处接纳他们并给他们以适当的关注。为了改善同学之间的关系,有位教师曾布置学生这样的作业:“每个人写出你熟悉的本班的 10位同学的优点,并且每人的优点不少于 50个字。”然后,教师在班中高声朗读这些学生的“作业”,凡是被他人谈及优点的学生都害羞地低下了头,心里都美滋滋的。持续一段时间后,班级同学的关系更融洽了,相互之间更有礼貌了„„在此建议为师者,我们也可以给自己布置这样的作业:“给每位差生写出优点,并且优点不得少于 50个字。”我相信,等这道题目做完,并重复多次以后,当老师的,我们可能会改变对差生的看法。

当然,发现差生的优点只是第一步,告知差生的优点则是更进一步。 1852年,屠格涅夫无意间被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写的小说《童年》所吸引。他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了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写信给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便称赞你:‘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惊喜若狂,他本是因生活苦闷而信笔涂鸦,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他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一发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著名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在托尔斯泰身上发生的就是所谓著名的 皮格马利翁效应,即:当一个人因为受到激励而全身心地倾注热情、怀抱希望的时候,他所钟情和期待的对象往往会因其矢志不渝的执著而天遂人愿,并最终引导他到达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面对差生,教师的重要责任之一就是,发现差生的优点,并点燃差生心中的激情之火。

值得警惕的是,当高考的指挥棒挥动的时候,高考成绩的功利性可能遮蔽教师对差生的尊重和耐心,这个时候,更能考验一个教师的境界,能否坚守对差生那份关爱,就成为老师成就自己职业高尚的试金石。

第五篇: 公共安全事故发生原因和特点总结

共安全事故的发生是以宝贵的生命为代价的,事后的究责的确重要,但对那些逝者已无力回天,有多少官员被处分,有多少官员被革职等等只能成为新闻媒体的噱头,更重要的是这些以流血为代价的事故带给我们的教训。在当今这个发展快捷而又纷繁复杂的社会,公共安全问题几乎存在于任何时期的任何地方,有着各自的诱发原因,且呈现出各自的特点。

1、自然灾害等客观原因与人为疏忽等主观原因相结合,以人为主观引发的公共安全事故为主。由于近年来地壳运动的不规则性和全球气候变化的程度加剧,各种自然灾害接踵而至。如发生在2008年年初的南方“五十年一遇”的大面积冰灾。冰灾刚过,5.12汶川大地震突如其来。2009年年初,当人们在冰灾过后等着抗洪的时候,一场历史罕见的旱灾袭击我国十多个省、区、市。除了这些影响重大而深远的自然灾害外,2007年5月23发生在重庆开县的雷击事件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此外,短暂的冰雹、狂风暴雨等强对流天气引发的自然灾害事件各地时有发生。面对大自然这种突袭,人类的力量显得渺小而无助。唯一能做的是通过气象和科研预测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通过事后的积极补救来减小灾害引发的损失。天灾难免,但人祸可避。如交通事故:2008年4月28日4时41分,北京开往青岛的T195次旅客列车运行至山东胶济铁路周村至王村间脱线,与烟台至徐州的5034次客车相撞,初步认定事故系列车超速所致。其次,如矿难和山体坍塌等,有的是因为安全措施不到位,有的是因为安全教育不到位。再次,如轰动一时的“齐二药”假药案和三鹿问题奶“三聚氰胺”事件。这些都是由人为的原因故意或疏忽引起,且已成为危害公共安全的主要问题源。

2、人为主观原因引发的公共安全问题发生的行业和场所具有一定的特定性,行业自律和部门监管的不足成主要原因。无论是从上述不久前发生的公共安全事例来看还是从以往的历史记录来看,人为主观原因引发的公共安全问题呈现出特定的行业性。如矿难多发生于找矿和采矿的过程中,特别是以煤矿为代表的采矿业以及其他地质勘探行业。此类行业获利多,利润率高,但与此同时安全标准和安全规格要求都比较高,对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虽然近年来国家严厉打击小煤窑等非法开采和严抓安全设施和标准检查,然而,受暴利的驱使,小煤窑小金矿等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的死灰复燃,因而,各地的小矿场,小煤窑所在地的爆炸声、坍塌声、呼救声“声声入耳”。

其次,交通运输行业也是一个安全事故频发、安全问题严重的行业。交通运输业由于乘客多,运输工具的速度快,交通工具的安全隐患多,因而也特别容易发生公共安全事故,小的如汽车相撞,大的如沉船、火车脱轨、飞机失事等,此类事故多发生在交通航线上。此外,安全事故高发的行业是食品行业和与健康相密切联系的医药卫生行业。食品行业由于涉及人群广,进入门槛低,影响程度深等特点,往往成为黑心小商贩及大的食品公司的潜在威胁。大的如“三聚氰胺”事件,小的如快餐店食品中毒事件,这类事件的发生没有固定的场所,多与消费者所在地有关。

最后,一些普通的公共场所也成了公共安全事故的高发地。如酒吧、歌厅等娱乐场所,酒店、旅馆等住宿场所,电影院,公园等休闲场所,商场和超市等购物场所。这些场所由于人多地杂,往往容易受火灾、踩踏等原因影响而诱发公共安全问题。如2008年9月20日23时许发生在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龙东社区舞王俱乐部的特大火灾,2009年上午9时15分左右重庆涪陵商家促销时发生踩踏事故,上述事故发生的行业特点告诉我们,这些公共安全的事故多因缺乏自律和监管不足而引起。

3、公共安全事故导致的损失不断扩大,自然灾害诱发的公共安全事故损失尤其难以估量,事前有效预防和事后及时抢救成关键。

每一次公共安全事故都是以生命的伤亡为代价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时有发生,伤亡成了每次事故发生后的既定事实,而伤亡人数的多少成了每次事故后的关注焦点。发生在2008年4月的胶济铁路列车相撞事故造成72人死亡,416人受伤,经济损失难以准确统计。公共安全事故不但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样也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而深圳“舞王”大火造成44人死亡、64人受伤的严重后果。相对于这些人为原因诱发的公共安全事故,因自然灾害诱发的公共安全事故损失尤为严重。2008年发生的5.12大地震据不完全统计,遇难69197人,受伤374176人,失踪18379人。相对于这些人员伤亡、房屋倒塌等有形损失,生态破坏和人文环境等无形损失则难以用数字形容,因地震造成的各类损失可以堪称是国殇。面对由于人为原因引发的公共安全事故,事前的有效预防是成为减少损失的最经济途径,而对于由自然灾害诱发的公共安全事故,事后的及时抢救显得尤为重要。

公共安全事故的防控对策值得探讨

不管是自然灾害诱发的还是人为原因诱发的公共安全事故,每一次事故的发生都有其背后的原因。而如何预防和控制则成了公共安全问题的关键。

1、 加强公共安全教育,提高公众公共安全事故防范意识。当前,我国的各项改革已经进入社会结构的全面分化时期,社会制度系统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制度变迁。在这样的变革过程中,利益和权力将在不同的主体之间进行重新分配、转移,形成诸多不稳定因素,在这种权力和利益之争的过程中,忽视公共安全、唯利是图、权钱交易的现象仍然存在,因而各行各业都有可能发生公共安全问题。特别是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日益集中,给公共安全的防范提出了挑战。据了解,我国的城市化率目前已达到30.4%,城市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期,但我国城市遭受灾害威胁的形势十分严峻。相关资料表明,全国位于地震烈度大于或等于7的城市占城市总数的45%。全国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人口和76%以上的工农业产值分布在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都十分严重的沿海及东部平原丘陵地带。在此严峻形式下,公共安全教育特别是在城市就更不可缺少。

加强公共安教育,一是要提高对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和实际计算,安全宣传的投入产出比是1:5,是一项高效益的投资项目。

二是要组建专门机构,加强对城市安全文化建设的研究,为政府在安全教育方面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工作的有效性。

三是要创新安全宣传工作,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能打动人心的宣传,以提高人民大众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奠定安全文化建设的社会基础。

四是要制定激励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到安全文化建设队伍中来,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安全文化建设人才队伍。

五是要制定区域和部门安全文化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安全文化教育,充分发挥安全教育在解决安全问题中的积极作用。六是要按照先进文化的要求建设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是“人本”文化,是注重人的生命和价值的文化。总之,要通过公共安全教育使每一位公民都具有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事故应急知识。

2、 加强行业自律和行业监管,将安全责任分配细化、安全责任主体具体化。公共安全问题属于公共产品范畴,是运用公共权力的政府必须向公民提供的服务。严格意义上的公共安全问题,大致可以划分为生产领域的公共安全问题和非生产领域的公共安全问题。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里说的就是风险意识,要对各类公共安全事故易发和高发行业进行风险管理。公共安全作为公共产品,同其它的公共产品一样存在着风险管理,如何使公共安全风险管理规范化、程序化是政府解决公共安全问题的根本途径。面对食品、医药等安全事故高发的生产领域,加强行业自律是根本。要充分认识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对于安全事故频发的采矿业,要增强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健全完善考核奖惩、激励约束机制;将煤矿安全作为重中之重,深入开展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排查治理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隐患,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加紧应急救援工作,提高防范处置重特大事故的能力;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加强监管监察队伍自身建设,是生产安全的重点工作。

3、完善公共安全法制保障,力推“安全法治”。我国目前在公共安全建设领域的立法,总的来说已经初具规模,但由于没有从总体上来把握对公共安全建设的制度设计,所以目前我国关于公共安全建设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特别是一些关于公共安全的重要法律、行政法规还没有出台,有关公共安全的立法适用范围较窄或者层次比较低,仅适用于个别领域的保障公共安全的法律法规占绝大多数。迄今为止,还没有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所制定的法律层面出台一部《公共安全法》,或者是保障公共安全得以实现的《紧急状态法》和《突发事件应对法》。另外,还有许多公共安全建设领域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如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反恐怖主义活动所要求的《反恐怖法》。

在处理社会安全事件方面,也缺少处理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已经制定出台的公共安全法律法规中,公共安全建设的组织保障体制也比较分散,部门主义色彩比较重。如根据现行《防洪法》、《防震减灾法》等法律,在发生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危及公共安全时,分别由不同的机构来应对处理,形成了公共安全建设组织保障体制错综复杂的局面。此外,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公共安全的级别认定也不到位,还缺少关于确认公共安全的国家标准,由此导致了理论上的混乱和实践中的束手无策。这些法制方面的不足都有待完善。在此基础上,要依法治理安全事故责任人。目前,我国《刑法》分则第二章从第一百一十四条到第一百三十九条专章规定了危害公共安全罪,但这些条款在日常的执法活动中还有待司法解释的具体化,以使其更具可操作性。从而形成有法可依,安全法治的局面。

4、 加快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共安全系统。公共安全系统与普通的单一的应急服务系统是不同的,应该说,公共安全系统面对的是整个社会的安全问题,包括:人、财产、公共设施等。公共安全系统完全包括应急系统的内容,但却是个更综合、涉及面更广泛的体系。公共安全系统包括的内容应该有:危险评估和规划;预防准备(预案措施);快速反应即应急服务;恢复重建。

建立公共安全系统需要将各种单一的、孤立的应急服务系统纳入进来。公共安全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以各级政府及有关政府部门为主体,以国情、各地情况、行业情况为依据,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专项公共资源的配置、整合为手段,以社会力量为依托,以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效率为目标,坚持常抓不懈、稳步推进。结合应急体系理论研究的成果以及国际上特别是发达国家应急体系建设的经验,我国建立和完善保障公共安全体系,应在建立和完善应急指挥体系、应急资源体系、应急预案体系和紧急状态的法律体系上下功夫。公共安全重在“防患于未然”。经济学家也将对机会成本和沉淀成本的研究置于事前而非事后,我们相信,只要全社会都充满忧患意识、责任心,当前严峻的公共安全形势一定会大大改善。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政法干警面试题目下一篇:知恩于心感恩于行